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玛丽莲梦兔
917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7: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成绩查询网-十一国庆短信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目 录
摘要
„„„„„„„„„„„„„„„„„„„„„„„„„„3
Abstract
„„„„„„„„„„„„„„„„„„„„„„„„4
前言
„„„„„„„„„„„„„„„„„„„„„„„„„„5
正文
„„„„„„„„„„„„„„„„„„„„„„„„„„5
一、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5
1、孔乙己、陈士成之类——封建祭祀品型„„„„„„„„„5
2、孔乙己 陈士城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6
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7
1、四铭、高尔础——一味拥护型„„„„„„„„„„„„7
2、四铭、高而基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8
三、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10

1、子君、娟生之类——爱情悲剧型„„„„„„„„„„„10
2、子君、涓生人物形象具体分析„„„„„„„„„„„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2




摘 要

鲁迅先生一生中有许多作品,其中小说大概有三十多篇。而在这些小说的众
多人物形象中,注重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就有十五篇之多,而通过他笔下的知识
分子形象生动地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也反映了他艺术创造的风格和特点。鲁
迅描写了好几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使之构 成为一个可以烛照历史进程的系列,既
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生活中所肩负的重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软弱 或妥协,多方
面揭示了他们梦醒之后而无路可走的精神危机,为他们的新的出路进行长期的思
考 和探索,而鲁迅自己也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之一,在这些题材的作品中,也有着
鲁迅本人心灵经历的痕迹和 思想的投影。鲁迅不是孤立的描写知识分子,而是以
自己的切身体验,对他的描写对象给予肯定或批判。

关键词: 封建制度;牺牲品;封建社会;知识分子


3





Abstract

Luxun in life there are many works, including novel probably has more
than 30 articles. Many characters in these novels, focus on shaping the image
of intellectuals have fifteen texts, and by his intellectual image vividly reflected
the social phenomenon at that time, also reflects his artistic style and features.
Luxun describes the image of intellectual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can make is
to constitute a temporal history series, both represent the intellectuals in
history in the shoulder the burden of life, also shows the weakness or
compromise, they many reveals the spiritual crisis of them after waking up and
getting nowhere, for their new way of long- term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and
luxun himself is also one of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in the theme of works,
luxun has a projection of the trace of my mind and thought. Luxun is not
isolated descriptions of intellectuals, but with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its
subject matter, to give you or critical of him.

Key words: The feudal system, victim, intellectuals of feudal society

4





前 言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
和革命家,是中 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他的作品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史上地位显
赫,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人物塑造上、 主题的开掘的深广度上都取得了非凡的
成就。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 孔乙已》、《白
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
中,鲁迅塑造了三种不同的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
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 很不一样,但他们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
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

一、
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1、孔乙己、陈士成之类——封建祭祀品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四
体不勤,五谷不分, 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
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 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
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 也在“金
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
诱下淹 死在河里

2、孔乙己 陈士城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

《 孔乙己 》中的孔乙己、《 白光 》 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
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 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
也有同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知识分子:
关 于孔乙已和陈士成。只要一想《孔乙已》和《白光》,眼前就会浮现这样
两幅冷酷与凄厉的画面: 一幅是在 “咸亨酒店”里,时节是秋已过,看看将近
初冬,酒店里很冷清,没有顾客,小伙计正在打盹儿 ,忽然 间听得一个很低的
声音说“温一碗酒”。小伙计睁眼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原来孔乙
己已对着门槛坐着。脸上黑而且瘦,这个经常给酒店带来“快活”空气的人物,

5




已经不成样子 :穿着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
挂着。掌柜的还像往常一样,笑着对他 说:“你又偷了东西了!”孔乙己没有声
辩:“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 己低声说道:“跌
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不一会,他喝完酒,
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背负着把他迫向死路的生活和心灵上的残酷重压,“坐在
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从此也没有再见到他。活着无足轻重,死了也很快被人遗
忘了。另一幅是在一座破落的宅院里,老童生陈 士成圆睁着赤红的双眼,忽然举
起一只手屈指计算着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 官懂得
文章„„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蓦的从书包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来,拿
着往外去 ,刚进房门,看见满眼都是明光,连鸡也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
狂跳。眼光格外的闪烁,空中青碧 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
光波来„„忽然一个声音出现了“左弯右弯”„„白光如一 柄白团扇,遥遥摆摆
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他便狮子似的抓起锄头,发狂的掘下去,终于掘出了一个烂骨头„„幻想也随之破灭。这次又没有考中,而且掘藏也失败了,“量金量银不
论斗”,„„忽然耳 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于
是,他含着大希望的恐怖惨然出奔了。第二天 ,有人在离西门十五里外的万流湖
里看见了一个浮尸„„
这两幅画面都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 这两个人物的精神上的严重毒害与摧
残,在他们身上都散发着腐朽的封建士大夫气息。但是,这两幅画面 给读者的感
受,却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使人感到心灵上的刺痛和沉重,人们瞧不起他,但又
忍不 住要同情他;后者仿佛误走近一具腐烂恶臭的尸体,使人感到恶心和憎恶,
不得不掩鼻而过。
知识分子在任何历史阶段,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阶层,而任何一个反动统
治阶级总要造就和网罗一批知 识分子,作为剥削和统治人民的工具。中国封建统
治阶级利用科举制度,诱使知识分子走上追逐功名富贵 的道路,充当他们统治人
民的鹰犬。但是,大多数考不中的人们,却被他们造就成一无所有的废料,如果
出身贫穷或家境破落,那就要潦倒终身,落魄而死。孔乙己和陈士成都是在后一
条路走向终点的 。

6




在第一幅画里,鲁迅借助孔乙己的形象,深刻的揭露了科举制度怎样摧残和
毒害一个 善良贫穷的读书人,并愤怒谴责了封建豪绅阶级和那黑暗残酷的环境怎
样给予了这个小人物以严重的侮辱 和损害。小说是通过第一人称的酒店小伙计对
于孔乙己的观感讲述了这篇故事的。到咸亨酒店喝酒的主顾 ,历来分两个等级,
“靠柜外站着”,买一碗酒喝的,是那些“傍午傍晚散了工”的“短衣帮”,能“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的,“只有穿长衫的”主顾。
而孔乙己却是唯一 站着喝酒的穿长衫的人。这个有着“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青
色脸色,皱纹间又时常夹杂些伤痕的老人, 虽然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却显
然不是“长衫主顾”的一类,而是属于“短衣帮”那一伙的。在咸亨 酒店里,他
又是怎样一个“穿长衫的”可笑人物啊!他是那样贫穷而又颓唐,衰老而又迂腐,
“ 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令人发笑。据说他原来也读过书,可是他既
无财产,又无靠山的家世, 注定了他的终于没有进学的命运,而封建教育又把他
变成一无所能,不爱劳动,好吃懒做的废料。于是, 愈过愈穷,一直弄到给人抄
书,将要讨饭,以至偷窃„„除了供人愚弄和嘲笑,别无生活价值。可是,孔 乙
己潦倒穷困到这种程度,却还是舍不得脱掉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以显示自己读
书人身份。当 人们故意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还要“显出不屑
置辩的神气”;而当人们问他“你怎的 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却使孔乙已
“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这幅 幅讽刺的画面都说明孔乙已的生活虽然已经濒临绝望的境地,却还迂执
的沉溺在腐儒的自尊自大的幻梦里 ,死守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律条,
而冷酷的现实又极端残忍的嘲弄了他这种轻视劳动的腐朽 观念,无情的把他逐出
长衫的行列扔向短衣帮。总之,孔乙已是—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 br>的社会环境之中。短衣帮也处在社会最底层,然而他们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不
幸者又肆意嘲弄。 他们以看见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的样子为乐事。惟利是图的掌柜只是惦记着 孔乙己是否交清了酒钱,孔乙己不再
来之后,他也只是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根本不关心孔乙 己的命运。
还有那个始终没有出场的丁举人,只因为孔乙己偷了他家的西便“打了大半夜,
再打 折了腿”,更是残忍狠毒。孔乙己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样冰冷的人
群中,连一声微弱的抗议也没 有,多么悲惨。

7




《白光》里的陈士成,同样也是一个穷愁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
尽管作家 字面上无一贬词,但在他冷隽讽刺的笔触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
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 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
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鲁 迅以他的锋利的艺术
雕刀无情的开掘了陈士成富有个性特征的精神世界。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 br>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
豪绅阶级。这陈府 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
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 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
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 !封建科举制度
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
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
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 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
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 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
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 ”多
少次,多少次,这铺着锦绣前程的好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
的考场失意 ,飘散了他的梦境。颓唐,空虚在袭击着他的无聊的私塾生活,而那
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 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
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 完全„„但这毕竟
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
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阻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
功成名就的倒塌的糖塔 ,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
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引向那无稽 的谣传,而幻象又把他驱往变态的
疯狂。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用生命 去填塞了
他自己手造的欲海。

二、
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1、四铭、高尔础——一味拥护型
《肥皂》中的四铭和《高尔夫子》中的高而基他们一样的虚伪,一样的表里不一。
满嘴的仁义道德也掩饰不了内心的丑陋和伪善。对于这样一类人,鲁迅先生只有无

8




情的批判和讽 刺。鲁迅以嘲讽的笔调,戳破一帮守旧文人道貌岸然的面具,揭示他
们肮脏的内心和种种丑态。
2、
四铭、高而基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中的高尔 础。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
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 学,或
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肥皂》
中的四 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
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 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
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 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
邪念萌生,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通过他老婆“简
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卜薇园的调侃戏谑及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
秘揭露得淋漓尽 致。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显得
十分辛辣,犀利。《高老夫子》中的高尔 基,与前一类不同,高尔础处于新思潮
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 ,他是在 新旧两种文化夹
缝中的封建怪胎,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
败丑陋的灵魂。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
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 盗女娼的腹心给泯灭了。
《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
徒的丑态揭露得含蓄而深刻。四铭一面高嚷着:“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也没有道
德,再不想点 法子来挽救,中国这才真个要亡了”,而另一方面却“不是骂十八九
的女学生,就称赞十八九岁的女讨饭 ,都不是什么好心思”。小说写四铭、薇园、
道统聚会的一场非常出色,四铭念念不忘那位“十八九岁的 女讨饭”,提出“孝女
行”的征文诗题,薇园连忙说她不会做诗,“要会做诗,然后有趣”,他们哪里是 要
力挽社会颓风 ,只不过是拿一个“女讨饭”来寻开心,满足他们卑鄙下流的欲望
罢了。当他 人沦为悲惨的乞丐时,四铭不同情受难者或谴责社会, 而是和那两个
议论去买肥皂给“女讨饭”洗澡的 光棍一样,在她的痛苦中寻找自己情欲的满足。
高尔础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 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
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
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作。四铭和

9




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
击所致 , 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 ,隐隐传出封建大厦的崩塌声。如果说鲁迅对
上述几个知识分子本我的泯灭是持纯 粹的批判态度的话,那么对于孔乙己和陈士
成的悲剧性人格,鲁迅则在批判中又掺入了几许同情,致使他 们的命运、性格始终
贯注着一股悲凉和辛酸,这种悲剧性是相当深刻的。孔乙己的本我性格里有正直、< br>热情、善良的一面,他的品行比别的顾客好,从不拖欠酒钱,热心地教酒店伙计识
字,把茴香豆分 给围观的小孩吃,然而他身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封建制度无
情地摧毁了,只因他并非科举考场上的成 功者,被生计逼迫得穷困潦倒的他最后
只能选择“偷”的方式,结果被打折了腿,默默地死去。鲁迅说悲 剧是美好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那么孔乙己本我中这些美好成分的丧失正是一个深刻的悲剧。封建
制度不仅摧残了孔乙己好的一面,也养成了他身上陈腐、卑琐的一面他坚持穿一
身破旧的长衫,开口便是 “之乎者也”,他的好喝懒做、不做营生正是封建教育所
致,所以等待他的只有穷途末路。

三、
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1、子君、娟生之类——爱情悲剧型

《伤逝》中的一对恋人子君和娟生,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
象,他们 的饿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争取婚姻自主和妇女解放,是“五四”
时期广大知识分子普遍关心的社会 问题,也是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封建斗争的
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 解放的斗争中,男女
主人公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蔑视封建礼教,冲破牢笼,大胆相爱,并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对封建势力的种种迫害和压力进行的抗战是坚决的。但由于缺乏
远大目标,他么只能 把自己束缚在个人奋斗的小圈子里。因此,一旦自由结合,
达到了“婚姻”自由的目的,就沉默于短暂的 “安宁和幸福”中,忙于家庭琐事
为生计劳碌,逐渐变的消极颓唐、无所作为了。终于在顽固的封建势力 严酷打击
下,陷入绝境,走想失败,走向爱情的悲剧。
2、子君、涓生人物形象具体分析



10




《伤逝》是一 篇具有非凡思想深度的爱情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地
塑造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形象。涓生和子 君都是20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
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 地追求自由
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的
樊篱 ,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
恋。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 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
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 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
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
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
“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
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 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
的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 的生活理想,她
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
死未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
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 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但是,他们的爱情怎样才能更新、生长、创造? 他们新的生活道路到底在哪里?
这一切,他自己也并不很清楚。当局长一纸公文断绝了他的生计后,他最 初还是
做了多种努力,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处境。当这一切努力失败后,他竟错误
地把一切 责任都归咎于子君,认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 现在忍
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 半倒是为了她”,最后终于提出了和子君分手。涓生
本以为和子君分手后,他自己可以自由奋飞,子君也 可以获得解脱。然而,他没
有想到,离开子君后他依然是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处于绝境,只有一个人在 会
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带着“悔恨和悲哀”回首往事。而子君呢?涓生与
子君分手,实 际上是将她重新推回到了她曾经挣脱出的有着“严威”和“冷眼”
的封建家庭。于是不久,她便“在严威 和冷眼”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就这样,涓生和子君这对曾经热恋、相爱,并大胆地走到一起 的青年男女,最后
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生活。那么,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呢?总体上说,其原因是复杂的,非单一的,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首先,他们
的爱情缺乏深厚的基础和 更高的目标。由于两位主人公的奋斗目标仅仅是“个性

11




解放”、“恋爱自由”,因此,他们一旦走到了一起,也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个 性解放”、“爱情至上”、“恋爱自由”等思想, 20 年代前后曾经召唤
过许多青年冲破封建罗网 , 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因此,那时有不少作
家也把讴歌男女青年勇敢反封建、争取自由恋爱作为 爱情小说的主要表现内容。
但是,鲁迅与同时代作家的不同在于:他没有一味地盲目讴歌当时盛行的这些 观
点,而是让人们从涓生与子君这对恋人的悲剧故事中,去思索当时这些流行的思
想的局限性。 子君与涓生靠着这些思想的鼓舞,勇敢地抗争封建势力的重压,特
别是子君,当她勇于追求自由恋爱时, 曾发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
干涉我的权利”的宣言,表达了她为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 人格独立而无所
畏惧的精神。然而,正是由于子君把获得爱情、婚姻自主,当作了自己奋斗的终
极目标,把与涓生的爱和小家庭的生活,当作了新生活的全部内容,因此,当她
婚后实现了这些目标时, 她也就无所追求了,人变得空虚、停滞,情趣变得越来
越庸俗,视野变得越来越狭小。也正因此,她和涓 生之间的裂痕也就越来越大。
另外,由于子君还是一个“爱情之上”者,因此,当涓生宣布不爱她的时候 ,她
的精神也就由此完全崩溃了。与子君比,涓生尽管对爱情比较冷静,懂得“爱情
必须时时更 新”;但由于他最终不知道该怎样更新,因此,在对待爱情、对待生
活上,他与子君有着同样的盲目性。 正是这种盲目性导致他们失去了奋斗方向,
最终使爱情枯萎。作者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悲剧的再现,揭示出 了“个性解放”,
“个人奋斗”以及“爱情至上”等当时十分流行的思想的局限性。在作者看来,
尽管这些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们有可能成为青年反封建的
精神支柱,但绝不能引 导人们获得长久的幸福,取得真正的解放,这也正是《 伤
逝 》 比当时同类题材作品思想深刻的地方 。其次,黑暗社会的重压。涓生和子
君虽然依靠“个性解放”等思想,一时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樊篱,但由 于整个社会
并没有因此改变,黑暗的社会是决不允许有这种叛逆者存在的。因此,他们婚后,
社 会对他们的打击、摧残始终没有停止。这其中涓生的失业,对他们的打击最沉
重。因为这几乎使得这对青 年丧失了生存的最低条件。尽管他们也曾经挣扎过,
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贫困的困境。显然,这加剧了他 们的悲剧。最后,当子君无
奈回到娘家后,封建势力继续对她施以“威严”、“冷眼”,最终吞噬掉她的 生

12




命。作者在表现这对恋人悲剧的同时,还对黑暗的社会、残酷的封建势力摧残青
年的 罪行也予以了猛烈抨击。而主要不在批评涓生和子君。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 需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
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 殳、
以及子君和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
提供给知识 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竞指出了和工农群众
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分子也开 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至
于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和涓生,他们都有一个跳出个人 小天地,投入社会的
大熔炉去的问题。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 魏连殳则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也是靠自己个人的能力苦战,最多他们的相互鼓励和支援,
也不过是“涸辙 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时。子君只
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 人的奋翅高飞。鲁迅深刻的揭示了知识
分子个人奋斗道路在当时黑暗社会是难以走通的,即使取得了暂时 的某些胜利,
最后失败的命运仍然是难免的。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问题,离开了整个社会的解
放 上不能解决。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 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
失败,必须正视不足去克 服自身的缺点,只有和工农大众解放的解放斗争以及全
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结 语
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魅力不仅在于生动、形象,还在于逼真、真实,更 在
于展示国人灵魂的典型形象。他把人物放在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这段中国社会发
生巨大变化的 典型历史环境中,竭力发现人物身上多方面的社会影响和印记,通
过人物复杂性格的描绘,力图反映出社 会本质。知识分子形象的性格虽不尽相同,
但都体现了旧中国土壤所滋生的弱小者的精神状态。鲁迅小说 中的知识分子是深
受封建礼教压迫和毒害的另类社会群体,他们又是整个社会改革的思想启蒙主体,只有彻底改造世界观,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从
而推翻封建制度。 从这些知识分子形象中,我们看到鲁迅对自身的拷问,和对于
中国现代知识者个体文化人格及其现实生存 方式的批判和探索。

13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发行第一版
【2】《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发行第一版
【3】《鲁迅小说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4】 《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5】 《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14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 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
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帮助。在此,我表示深深地谢意。论文能够顺利完成,不止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指导过我们的老师、帮助过我们
的同学和一直关心支 持着我们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童静,她为人随和,治 学细心严谨,而且还关
心我们,在论文的选题选材等方面,她都热心的指导帮助我们。正是因为她的帮< br>助,我们的论文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在此,我们衷心的感谢童老师。另外,感谢
校方给予我这样一 次机会,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个课题,使我们在即将离校的这一
段时间里,能够更多的学习一些实践应用和 知识。再一次对我的母校表示感谢。
感谢我们身边所有的同学和朋友,在写论文的时候给予我热情的帮助 。正是由于
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疑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谢谢 你们。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

15

南风天-2013山东理综


伯明翰大学宿舍-公共事业费


喀什米尔-新加波留学


励志故事大全-劳动模范材料


绿色蝈蝈-迎中秋庆国庆手抄报


食品添加剂作用-法律服务所工作计划


慈溪中考分数线-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赤峰人事网-竞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