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提高训练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美国的风土人情
(一)
阅读文学作品后答题
(甲)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
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
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
不快
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A)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
一种责任,
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
.....
是可爱,拉过了
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
.................
...................
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和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
与它之间没有一点
...................................
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
........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
都拧得出汗来,哗哗
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
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
里那样。
假若胆壮不就是大意,他在放胆跑的时候可并不大意。不快跑若是对不起人,
快跑而
碰伤了车便对不起自己。车是他的命,他知道怎样的小心。小心与大胆放
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
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做的。
因此,他不但敢放胆的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去考虑。他觉得用力拉
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他愿意出去,没人可以拦住他。
(乙)祥子自己可并没
轻描淡写的随便忘了这件事。他恨不得马上就能再买
上辆新车,越着急便越想着原来那辆。一天到晚他任
劳任怨的去干,可是干着干
着,他便想起那回事。一想起来,他心中就觉得发堵,不由的想到,要强又怎
样
呢,这个世界并不因为自己要强而公道一些。他觉得过去的事像个噩梦,使他几
乎不敢再希望
将来。
可是,他必须能多剩一个就去多剩一个,非这样不能早早买上自己的车。即
使今天买上
,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
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象是白活。他
想不到作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
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
。他一天到晚思索
这回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
会跑路的畜生,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无论是多么好的车,只要是赁来的,他拉
着总不起劲,好象背着
块石头那么不自然。就是赁来的车,他也不偷懒,永远给
人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永远不去胡碰乱撞;可是
这只是一些小心谨慎,不是一种
快乐。是的,收拾自己的车,就如同数着自己的钱,才是真快乐。他还是
得不吃
烟不喝酒,爽性连包好茶叶也不便于喝。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
苦;可是
,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
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
得一切!
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不放松一步。没有包月,他就拉整天,
出车早
,回来的晚,他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腿;有时他
硬连下去,拉一天一夜。从前,
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
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
的份儿?现在,他不大管
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
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象一只饿疯的野兽。(B)拉上就跑,他心中舒服一些,
觉得只有老
不站住脚,才能有买上车的希望。一来二去的骆驼祥子的名誉远不及
单是祥子的时候了。有许多次,他抢
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不回口,
低着头飞跑,心里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不要
脸!”
(丙)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侯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
车的,只要车份儿小
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
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
天才不算一回事!(C)独自拉着车,
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
他还肯跑一气,
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
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
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
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
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1.(乙)“这件事”指什么?请你向没有阅读过《骆驼祥子》的同学简要介绍一
下“这件事”。
2.批注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为(甲)加点句子作一注。
小贴士: 批注,可以从语
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
进行理解感受、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批注的内容不
必面面俱到,但注意语言凝
练。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文中(A)(B)(C)三个横线句子两“跑”—“走”
的理解。
4.下面几位文学评论名家对造成祥子悲剧命
运原因的评论,有的已经成为定论,
有的给我们启发,请结合选文和《骆驼祥子》全书,说说你的看法。
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
关系中凸显出来的,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樊骏
祥子的悲剧是深刻的,因为他具有人生悲剧、家庭悲剧和心灵悲剧的多重性。
——杨义 这骆驼祥子,究竟又是怎样走上毁灭之路的呢?是命运吗?是自己的意志吗?抑
还是这从封建走上近
代,最终流了产,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呢?这一
点,老舍却始终没有告诉我们啊!
(二)
《骆驼祥子》片段阅读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
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
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
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
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
个闪,正在头上
,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
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
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
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
雨道往下落;
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
在
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
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
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
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
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
水
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
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
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
,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
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
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
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
放下,
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
一步地往
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
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
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
浅地跑起来。刚
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
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
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1.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讲究动词的锤炼。请从A、B中选一句赏析动词的表达
效果。 A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
像把黑云掀开一块
,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B.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2.联系语境,谈谈你对第2段末句中“挣命”这个词的理解。
(三) 换暖 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
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
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
儿,
车就要开过来了 !”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
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
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
老李头则多
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
呼着
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 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
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
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嗽
叭声穿透呼
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 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
地开
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
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
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 纷滚落下来。两
人看
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
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
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
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
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
。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A老李太太脸上全
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
侧有一个小小
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
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
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
小的一堆煤,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⑾从房后
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C老李太太兀自一
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
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
的炉子?”
⑿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
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
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⒀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
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
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
去上学,放假回来,
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⒁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
继续烟薰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
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
渐渐地暖和起
来。
⒂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
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
的车开得都不那
么稳当了?”
⒃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
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
我想起了自己
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
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
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
那一点煤换来
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
自《小小说选刊》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两件事?
(4分)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
br>3.⑨、⑩、⑾各有一处写老李太太脸上的笑,请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三个笑容各包含的人物当
时怎
样的心理活动?(3分)
4.⒂段战友问开车的战士“怎
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开车的战
士回答自己是故意的。其实在前文已有句子
作了暗示,请用横线划出来。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换暖”含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