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奥数八大问题解析
中秋节感想-名著摘抄
学习奥数八大问题解析
概述: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学习内容多为超出课内
知识水
平的题目,旨在通过高水平的学习和比赛,及早锻炼学生的思维,发
现并培养数学人才。
奥数的题目多具有趣味性及创造性,有利于提高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
193
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
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
959年罗马尼亚数学物理学
会邀请东欧国家中学生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数学奥
林匹克竞赛。从此每年一次,至今已举办了50届。
奥数的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
平,有些题目的难
度大大超过了大学入学考试,有些题目甚至数学家也感到棘手。通过
这样高水
平的比赛,可以及早发现数学人才,然后进行培养,使其脱
颖而出。
近年,国内外很多名
牌大学和重点中学比较注重奥数人才,通常
通过奥数选拔优秀生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
校对奥
数优秀的学生偏爱有佳,每年有很多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成绩优异的学
生直接免试进入北大
数学系。
由于,高校和重点中学对奥数人才的重视,近年来,又出现了小
学奥数一词。小
学奥数全称叫“小学奥林匹克数学”,或叫“小学数学
奥林匹克”,称呼起源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
体现了数学与奥林匹
克体育运动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强。其实它更准确应称为
“小学竞赛数学”。
重点中学招生为什么爱考奥数?
(1)目前小学数学
课内教学比较简单,而现在的孩子智力发育都
比较好,在学校考试中,很多孩子都可以考满分,数学成绩
拉不开差
距。
(2)从重点中学的角度来讲,他们希望招收智商高、资质好的学
生。在校内成绩不能区分的情况下,他们选择通过提高数学题难度来
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校内考试
都是100分的学生,在考奥数时
就有可能有人考80分,有人考20分,这样重点中学就能挑选到他们
需要的好学生。
(3)通过多年实践观察可以看到,数学好、思考能力强的学生,
相比其他同学有更好的学习习惯及品质,更强的创造力和自信心,有
利于全面、综合发展。
(4)重点中学多年研究发现:奥数学习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
培养,而这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数学好
的学生在升入初高中后,数理
化成绩都非常好,语文和英语的提升也较快,这也是重点中学愿意通
过奥数选拔优秀学生的原因。
是否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习奥数?
在奥数的学习上,我们会问不是是否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习奥数?
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奥数。
我们建议满足以下几个特点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奥数学
习:
(1)校内学习学有余力
(2)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3)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奥数对孩子学习和发展有害吗?
有人认为奥数对孩子发展有害,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正如手术刀既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对于每件事情我们都应看
到其两面性。
奥数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
发,提高课内学习成绩,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这对
于孩子的学习
和发展都是有利的。
但是,如果家长急功近利,强迫学生学习,孩子本身又
对奥数学
习没有兴趣,奥数的学习将会强烈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更影响他们
对于基础数学的兴
趣。
所有的考试类项目都会导致学习的急功近利,高考也是如此,如
果我
们家长抱着开发孩子智力的目的而不是功利的升学目的,那么孩
子的奥数学习会轻松愉快很多。
为何中国多奥数金牌而无诺贝尔奖?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那么多奥数金牌获得者却没有拿到
过诺贝尔奖。这有多方面的因素:
(1)09年有机构做过研究,结论为中国恢复高考30年的高考状元
中,在各领域取得成
就者非常少。这一现象与获得奥数金牌和拿诺贝
尔奖的原理极为相似。
高考取得好成绩和
获得奥数金牌是一种学习行为,而要在某一领
域取得成就或获得诺贝尔奖则需要长期全身心地投入,进行
长期的研
究。
北京大学李伟固教授曾经拿跑步打过一个比方。竞赛只需要几个
小
时,高考也就2天,类似于测试学生的短跑能力,而诺贝尔奖、菲
尔兹奖的获得则相当于测试学生的长跑
能力,短跑选拔出来的人跑步
会有一些优势,但未必能做长跑冠军。
(2)这一现象的出
现还与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国外,
很多奥数金牌获得者同样是诺贝尔奖及菲尔兹奖的获得者
,但是我国
很多奥数金牌获得者没有选择继续从事数学研究,而是选择投身行政
管理、金融等高收入领域。因此,在目前大家更重视工作收入的状况
下,短期内我国的奥数金牌获得者仍
旧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
奖。
(3)附: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奖牌的学生,成为著名数学
家的名单举例:
1.1959年IMO银牌得主 Gregory Margulies于1978获菲尔兹
奖。
2.1963-66年IMO金牌及银牌得主 Laszlo
Lovasz,于1999年获
沃尔夫大奖(数学最高大奖),Lovasz并于
1965及1966年连续两年
取得 IMO特别奖。
3.1969年IMO金牌得主
Valdimir Drinfeld于1990获菲尔兹奖。
4.1974年IMO金牌得主
Jean - Christophe Yoccoz于1994获菲
尔兹奖。
5.1977年及1978年IMO金、银牌得主 Richard
Borcherds于
1998获菲尔兹奖。
6.1981年IMO金牌得主
Timothy Gowers于1998年获菲尔兹
奖。
7.1985年IMO银牌得主 Laurant Lafforgue于2002年获菲尔兹
奖。
8.1977年IMO银牌得主 Peter Shor于1998年获Nevanlinna
Prize。
9.1979年IMO金牌得主 A
Razborov于1990年获Nevanlinna
Prize。
10.1986年IMO金牌得主 v得2001年Clay数学研究
奖。
11.1990年IMO金牌得主 gue得2000年欧洲数学联盟
奖。
d
Feynman获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
h Wilson获1982年诺贝尔物理奖。
Milnor获1962年菲尔兹奖。
Mumford获1974年获菲尔兹奖。
16. Daniel
Quillen获1978年菲尔兹奖。
什么是奥数的学习体系?
目前,国内最完整、最权威的奥数学习体系是 “小学数学智力开
发课程十二级体系”,是学而思专家团
队经过7年的积累和沉淀,在
2010年推出的全国唯一的完整的奥数学系知识体系。该体系包括“优<
br>秀儿童智力开发体系”、“超常儿童培养体系”两个结构统一的部分。
在陶晓永教授领导下,在华
杯赛主试委员们的指导下,由一批来自清
华北大等顶尖学府的核心教研团队经过长时间研发,最终推出这
套
《超常儿童培养体系》及《优秀儿童智力开发体系》。通过这套体系,
让学生们在“保证体系
逻辑的严谨”、“杯赛小升初知识储备的需求”、
“孩子认知能力的成长”这三者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让
孩子在看似天马
行空的奥数学习中可以把握住整体的学习脉络,事半功倍。
为了培养孩子
品质全面提升,十二级体系中加入了二十四项品格
教育,将采取“分阶段、分年级”的方式,使品格教育
符合孩子的认知
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孝顺、勇敢、勤奋、谦虚
二年级:自律、自信、主动、同情心
三年级:诚信、专注、坚持、忠诚
四年级:反思、行动、感恩、坚韧
五年级:学习、热忱、乐观、责任
六年级:宽容、目标、信念、全力以赴
学习奥数实在学不进去,通常有哪些原因?
(1)基础不扎实。基础不好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所
有学习奥数的学生一定要
稳扎稳打,夯实基础。有的学得晚的学生缺
的内容可通过网校或1对1老师来进行补习,跟上大部队。
(2)难度过高。例如,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在超常班或尖子班学
习,但是孩子的实际能力
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超出难度的学习会影
响孩子的积极性,调低难度是有好处的。
(3
)没有兴趣。很多家长一定要把孩子往最好的孩子班上塞,结
果让孩子天天去受刺激,受打击,孩子不会
产生兴趣。
(4)方法不对。奥数学习讲究循序渐进,由简入难,有的家长希
望孩子做题
越多越好,报班越多越好,打破了孩子学习的节奏。
(5)信心受打击。家长需要在孩子解不出题
的时候多给安慰,鼓
励独立思考,解不出也没有关系。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一定
要给予
鼓励。
想成为奥数顶尖选手,应该怎么办?
(1)基础扎实,不能存在知识点的盲
区和漏洞,这是要成为顶尖
奥数高手的必备条件。在这一方面,可按照一套好的奥数学习体系逐
步完成。因为一套好的体系,不仅覆盖所有的奥数知识点,更能够根
据思维习惯和知识点
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反复强化,确保所有知识掌
握牢固。
(2)要勤于练习,多做题,珍
惜与高水平学生共同学习及考试的
机会。学习奥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做题、多练习,反复巩固知识<
br>点。与高水平学生共同学习将促进孩子的思维训练、做题速度和学习
兴趣。例如,北京集训队为学
生们搭建的相互学习的平台。北京市各
年级的前三十名集中在北京集训队共同学习,相互借鉴好的经验及
方
法,这种良性竞争大大提高了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
(3)积极参加各类有代表性的竞
赛,在竞赛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战场,通过各类竞赛来检查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是否存在漏洞。例如“华杯赛”和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这两
项竞赛可定位自己的排名并充
分检验学习能力。
(4)跟随一支好的教练员队伍。顶尖的奥数竞赛选手一定不是由
一名
老师带出来的,从近几年的IMO金牌获得者中就可以看到--张
瑞祥、林博等IMO金牌获得者长期师
从北京集训队教练员李伟固老
师、熊斌老师学习,最终取得了目前顶尖奥赛的金牌。北京集训队的
十多位名师大多都是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金牌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