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词语
孙子兵法全文-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1 ping ba chuan dai da ban
huan chang zhao hu piao
yang jing li
hu die
hao qi you xi zhao yin re
nao gu lao tong zhong
cu zhuang
jie bai
yao huang kong que wu feng
wei zhu
2 sheng kai wan shua
shi jin you qu yi ben zheng
jing
yin ren zhu mu
rong mao ja zhuang
zhe xie diao yu guan cha hua ban he
long shou zhang
yong qi jue xin
ju ran li liang bai fa cang cang
5课jiao wai san bu xiong pu yang wang
huan kuai huo
zhe yan han ke xi
huan beng luan tiao
ji zhe zhuan gao
ren xing dao zhao xiang ji za zhi
she
7 qi guai zhu ming qiao qiao duo
shan zhuo mi cang zhuan
lai zhuan qu
kao cha qin ling
ben pao
dou
dong xun zhao mo fang ji xu da jing shi
se qian hu
wan huan
11qing liang
liu yi shan zi yan re you piao liang
shuang
yang shu feng shou
shi zi
xian zi bo luo qi wei xiang tian liang
shi jia jin
you liang liang
13liu
xin yan li su xing shi du mi qie guan
xi jiao nen
zheng qi dou yan
xu da
zhi
fen fang mi ren zhi wu xue jia
14 wu lun shi yan shi yan que que shi
shi ji yi li
zhi dai zheng shi fei
san ji hu da gai jian shao zu li
bao kuo jian cha mi shi yan tu
chao chang ben neng
15ming tang iang
fei jing pian kan shou ding shi qing xian xi
wei
yue du sui yi tiao jie
Jian dan
bai fang wan ju fang da jing xian wei jing ji
lai ji qu wei
sheng wu
3 feng ding si
hu hu ran zan men fen li zhong yu bian
zi shi yi zhan shi xu yao kun chong
chuan bo xiu jian lu
ken ding guo
ran cheng shi mian bao zha zi yan zi
yu yao yuan tui ce
6tu ran li ke
da liang bai nong zhun bei jiao juan mi
shu zhun que wu wu
xing qu li shi
ping zheng tui dong lu xing zhuan men
二 四字词语
一本( )( ) 引人( )( )
白发( )( )
yi ji yan jiu
cheng guo zhen jing di zhi xue jia
自( )自( )
yan yan shi shi
大( )失( ) 千( )万( ) 确确(
)( )
9 cu jin shen qian hui yi
qi yi xiang feng jia jie jia bei yao
转( )转( )
yuan bian di cha hua
惹人( )( ) ( )头( )气 五彩(
)( )
10jing xin xi wang yi ren
fei wu pin ming chui tou sang qi
争(
)斗( )
1
不( )不( )
( )( )而归 严严( )( )
(
)逢( )
( )( )迢迢
导( )
准( )遥( )播( )倍(
)陪
三形近字1单元
( )培( )
苹(
) 评( ) 坪( ) 戴( ) 带( ) 代精(
) 村( )抖( )枚( )坊(
)访
( )趣( ) ( )仿( )
取( ) 湖( ) 葫( ) 蝴( )
铜( ) 洞睛( ) 材( )陡( )牧(
)波( )菠
( )桐(
粗( )
组(
( )碟(
杂( ) 朵(
(
)城(
耍( ) 要(
( )诚(
朝( ) 些(
( )察(
辩(
) 辨(
( )掌(
党( ) 峰(
(
)以(
记( ) 纪(
( )
胶(
) 敢(
( )密(
郊( ) 取(
(
)秘(
亿( ) 艺(
( )蜜(
异( ) 佳(
)
) 祖(
)
) 孔(
)
) 装(
)
) 此(
)
) 瓣(
)
) 锋(
)
) 仰(
)低(
)
)底(
)
)忆(
)
)摇(
) 招(
) 召(
) 孙( ) 雀(
) 壮(
) 状(
) 钓( ) 钩(
) 辫(
) 究(
) 顶( ) 项(
) 柳(
) 奋(
)按( )侧(
)安(
)测(
)借( )蜡(
)插(
)峰(
( )良( )
) 蝶粮(
) 食( )杨(
梦( )湿( )娇(
) 省
( )检( )
禁( )温(
)桥(
) 潮
( )既( )
艳(
)证( )阻(
) 查
( )镜(
)
颜( )征( )祖(
) 穷
(
)境( )
闲( )闭( )待(
) 似
( )随( )
四给带点字注音
)
备当( )时 教( )书 好(
( )饭 假(
)装
)卷上当( ) 教( )室 好(
( )开
放假( )
)圈朝( )向 睡觉( ) 首都(
(
)带 发( )现
)惜朝( )阳 自觉( ) 都(
( ) 白发( )
)锋相( )同 宝藏(
) 装载(
2
)扬( )
)式( )验(
)脸
)试( )概( )即
)扩( )确(
)途
)括( )却( )涂
)诗( )腿(
)退
)坏 晃( )眼 盛
)奇 摇晃( )
盛
) 似( )乎 背
)是 似( )的
后背
) 劳累( ) 磨
( )刀 还( )是
7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
照相(
) 藏( )身 记载( ) 积累( )
磨
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
)米 归还( )
塞( )子 边塞( ) 堵塞(
) 行( )走
行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
(
)列 打量( ) 转( )告 空( )地 停当( )
挑( )动 丈量( )
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转(
)动 天空( ) 上当( ) 挑( )水
垂头丧
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 )气
丧
(
)
事
磨
( )
坊 歌曲
(
)
朝鲜
( )
口号
( )
闷
(1)用——画出窗外安静的句子。作者描写窗外的安静,突出了
( )
热 散
( )
步
磨
( )
刀 曲
( )
折
鲜
( )
花 号
( )
叫
烦闷
(2)此段描写了小动物,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 ,也突出了孩子们
( )
散
( )
文
8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文中的“并”
几
(
)
乎 尽
( )
量 看
( )
见
调
( )
整 走着
( )
着
(
)
火
字表明
。
几
( )
个 尽
( )
管
看
( )
守 调
( )
动 沉着
(
)
干
( )
活干
( )
净
9多么可爱的
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表达了“我”对草地和蒲公英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为我们描述了这所小学(
)和( )的民族
特色。表达了作者的( )和( )的感情。
2《金色的草地》写了( )次发现。第1次发现时在无意中的(
)发现,
第2次发现是第1次发现的( ),是在( )的、(
)的基础上的发现。
3我为什么起得很早去钓鱼?
因为过去没有起这么早,一直以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
4早晨,绿色的
,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中午金色的,蒲公英的花瓣张开;
晚上,绿色的,蒲公英的花瓣合拢。
5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变化相似。
6最后一段表达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我
。
3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这段话共 句话。 (2)把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 画出。
(3)把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用 画出。(4)“我爬得上去吗?”表现
和
。
10生活中的发现
。
1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
br>
(5) “ ”这个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字体现了出来。
12“我
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
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
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进一步体现列宁对灰雀
的
。
一个样……”中“奋力”“一会儿”“一会儿”表明我 的精神
。
18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男孩认识到自己
13“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中的“终于”
体现了
。
14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
桦树,树上
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
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
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
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用
画出灰雀惹人喜爱的句子。(2)这段话中的“每次、都要、经常”体现
列宁对灰雀的
。
15“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
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中的“找遍”表现列宁 对灰雀
的 。
的
,但没有 。
19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中的“看
看”表明男孩下定 ,鼓起 。
20“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表明男孩及时 ,是
个
、 的好孩子。
21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
哪儿去了?”
表现列宁对孩子的 。
22加标点
是你扔的纸团吗
高尔基问
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 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
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16男孩说:“没……我没看见。”从这种吞吞吐吐的言语中,可以推测灰雀的 23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
与 有关
。
17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
4
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这句话表明高尔
基
。“很久很久”反映高尔基对孩子 .
24高尔基赶
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
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
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赶紧”反映高尔
基想 ,又担心
的心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中的“很
忙、一定”表现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 。
25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巨石是 。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
明巨石体积
。
“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 。
26“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
该
。可它
?
27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
多年。直到他长
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
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
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
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
进一步的考察,
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这几句话中的“许多年、直到、
才、专门、考察、发现” 说明李四光的 可贵品质。
28我们课内学过的名人有:喜欢鸟类、尊重、爱护孩子的
关心、爱护
孩子的 ;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
;坚守诺言
的 。课外积累的名人 、
29风筝的叙述顺序是 风筝、 风筝, 风筝。
童年的时候,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 。非常 。
我们放风筝时,快活地 ,在田野里 。
线断了。我们 , 。
我们寻找风筝时,都哭了,我们 地坐在田埂上。
30 它把黄
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
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
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
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些都
是 句。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是
句。
31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
雨滴里呢
!这句话中的“ ”
字,形象的写出了秋雨里还有好多香甜的气味。
5
32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
首 。
33鲜花朵朵, ,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
吹起了紫色的
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 ;七点,睡莲
;下
午三点,万寿菊 ;傍晚六点,烟草花
;月光花
在七点左右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
3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
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
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
相吻合。
35《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科普作家
写的,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他的代表作是《
》
。
38课文以 为线索以 为中心,名堂的意思是
。
他发明了 、 发现了
。
课外积累的发明 、
3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身, ,
。
40《夜书所见》中的 ,
。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
41解释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挑的意思是
。
。
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我知道他的诗有《相思》《送别》
诗人的思乡之情在 ,
句中得到抒
发。成为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
。
43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故事讲祖逖奋发努力,不怕吃苦,坚持不懈,报效祖国。它
是
。课外积累的成语有 , ,
44聪明在于学习, 。
世上无难事, 。为
读书。
任何成就都是 。书籍是
。
36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
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可以看出作者善
于
。
37《 玩出了名堂》讲的是荷兰人
的事。正是他在玩的过程
中, , 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6
课外积累的名言:
。
。
45橙黄 鹅黄 、 、 橘红、桃红
、
墨绿 、 、
蔚蓝、湛蓝 、
46天对 ,
对风,大陆对 。 对海树。
秋月 , 红, 对云横。雨中 ,灯下
。
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
课外积累的对子
。 居民要多得多。
47匆匆地 悄悄地 轻轻地
甜甜的
甜甜地 快活地
快乐的
拼命地 好奇地
认真地
苹评坪辨辫瓣燥躁操饿俄娥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
中产生的。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
份工作相当清闲,他
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
br>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
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来
劲,
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
显微镜。他
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
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
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
7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
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
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
女王和
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
的“
居民”。
17 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
识还不够渊博,
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
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
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
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
就是我要拜访的
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
孔丘,特地来拜见老
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
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
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
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
渊博,跟您
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
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8 盘古开天辟地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
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有个叫盘
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
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lūn)起大斧头,朝眼
前
的黑暗猛(měng)劈(pī)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
了。轻而清的东西,缓
(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húo)的东西,
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
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dēng)
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
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
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
形了,盘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
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zhī),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jī)肤,变成了
8
辽
(liáo)阔的大地;他的血(xùe)液(yè),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
汗毛,变成了茂盛
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zōng)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9 赵州桥 <
br>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
隋朝的石匠李春设
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
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
三
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
河水从大桥
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
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
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
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
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
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
海水有深有浅,
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
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是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
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
着一簇红缨,好
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
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
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
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
有趣的要算海龟
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
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
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9
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
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
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
小溪,淙淙地流
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
人们的视线
,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
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
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
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
、黄的、紫的,真
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
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
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
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
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
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
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
收
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5 矛和盾的结合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
是难以招架。在这紧
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与乌龟。自卫,
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
这铁屋子还
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9月15
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
,吓得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6 科里亚的木匣
战争开始的时
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
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
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
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
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
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科利
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
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
,到喀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
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起,走了三十步,箱
子埋在地下。科利亚
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
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院了差不多四个
年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
了。
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来回到了帮乡。他们家的房子还
在,屋里
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妈妈说:“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在地下哩。”
10
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
术
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
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
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
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小伙伴们围上来,都朝着科利亚笑:“你的算术不管事啦!也许,法西斯把
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
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
伙伴们说:“我
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
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
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
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
,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
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
不是都在起变化么?”
27 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yù)厨(chú)里有两只罐子:一
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
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qiān)虚的陶罐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
东西,并不是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脑怒了,”你怎么敢
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
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mù)相处吧,有什么可吵(chǎo)
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ǐ),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
总有
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shì),世界上
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fù)灭了,宫殿倒塌了。
两只罐子遗(yí)落在荒(huāng)凉的场
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渣滓(zǐ)和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jué)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
11
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掏出里面的泥土,擦洗
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
朴(pǔ)素(sù),美观。
“多美的陶罐!
”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
很有价(jià)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
来吧,它一定闷(mēn
)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jí)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
br>到。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yǎng)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29 掌声
上
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
角。上课前,她早早就来到
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
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
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
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
12
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
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
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
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
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
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
事讲完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
地鞠了一躬,然后,
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
的,不再像以前那么犹豫。她和同学们一
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
声,因为它使我
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
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
瓶子放在地上,
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
到瓶子里。
他对这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
拿着的铅锤代表
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
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
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
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们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
许多次,每次孩
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31 给予树
圣诞节快要到了。该选购圣诞礼物了。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试探对
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
13
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有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
好的礼物呢?
圣诞节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接着,
我把他们带到
一个商场,分头去采购,约定两小时后一起回家。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
,我让你默默口袋,不断让
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
袋,
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
她到底用这
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一回到家,我立即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打算和她好好谈谈。没等我问,金吉<
br>娅先开口了:“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
物。后来,我看到
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议长是一
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
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去
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金吉娅的声
音很低,显然在没能给我们毛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写棒
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那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
什么也没有。”
我紧紧地拥抱着紧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
们
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