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论文范文-月亮的奥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范围及资料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答: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浓厚
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与中学生活相比:学习
要求的改变:知识深度广度增加,专业方向确定,主动性、创
造性,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生活环境的改变
:集体生活。社会活动的变化:根据特点爱
好时间精力参加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组织和交往能力。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
生活经
验。
3.树立新的学习的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
理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答: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 <
br>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
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
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的
那个带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
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2、在现实
的基础上迎接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
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任务的挑战。
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3.体是
人才素质的条件。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
立的成才目标,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全面发展,
健康发
展,科技发展的一代人。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答:1、理想信念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
高人生的精神境
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1)指引大学生能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鼓
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结合当前形势与自身实际,论述当代
大学生应
当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答: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
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2、一、树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阶段中国各民族人民的
共同理想。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以
改革世界为己任。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的统一。他是
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
爱
自己的国家。
6、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答:在
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
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
续存在,爱国主义在就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
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维护自
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现实情况表明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
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
西方发达
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关和
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轨道。在这
种情况下,更需要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7、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答: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的作用。正是出于
对自己故土国
家,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和热爱,中华各民族才能够求同存异,维
护整体,在自己的国土上繁衍生
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
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了维护国家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
益,中华民族同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斗争,对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出卖
国家和民族利益的
卖国败类极端鄙视,对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热爱国家是贯穿中
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8、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
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要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去哪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9、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答: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的“身心健康”。
甚至人体的生理组织
以及身体的机能,泛指人的心理或精神活动。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
的科学方法;合理的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积
极参加体育锻炼,
保持身体健康。
10、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
形式。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原则,诚实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2、正
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认识竞争,正确认识合作,正确处理好竞争
与合作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
1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
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
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
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
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
范。再次,在
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定带有阶级属性。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
能力
。集中表现在,他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
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
量。分为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
沟通功能等等。
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
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
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作
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存在
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
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
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
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
原则?
答: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客观要求
。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
形态道德的显著标识。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
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和保持个人的正当利益。……
13、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诚信品质。
答:WHY:因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
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
的未来,即诚信是大学生
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HOW:一.大学生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以诚实守信的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
信用
,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信做事,诚信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
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
,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
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
实守信的优良品质,遵守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
二.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
但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少
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各种因素
地影响,也有大学
生自身的原因。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并在诚信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自
觉加以抵制和改进。
14、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2)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5、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答: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
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
识,努力做着会功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16、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答: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在网络生活中
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答: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
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
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就是社会主义职
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
业生活中应
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诺言、讲求信誉;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做到公平、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私
害民、不假公济私;
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得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
群众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贡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
,并通过
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贡献社会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1、人才素质的基础是(B )A、德 B、智 C、体 D、美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3、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D )
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
严格要求自己C、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
值。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
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4、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5、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6、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B )
A、一切道德传统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C)。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
,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
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
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
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
应归( D )所有。
A 刘母 B 刘父 C 幼儿园 D刘迪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A.1949 B.1950
C.1952 D.1954
10、(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12、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A、性爱、理想和经济基础 B、性爱、理想和社会地位
C、性爱、理想和责任
D、性爱、理想和道德
1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B
)处罚。
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15、中学生某甲,1
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
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1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
A、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知行统一
1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的主要组成部分。(D )
A、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历史观C、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D、社会主义道德观
18、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A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19、爱国主义的基础是( A)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言语
20、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2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 B )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
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22、 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D、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23、
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是以(A )
A、集体主义为原则
B、享乐主义为原则C、等价交换为原则 D、公平竞争为原则
25、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B )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26、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B)
A、文明礼貌 B、遵纪守法C、助人为乐
D、保护环境
27、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B )
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8、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A )
A、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B、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C、向本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D、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29、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A )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3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 )
A、人民群众 B、中国共产党C、人民代表大会
D、司法机关
31.下列关于人的素质中,不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是( A )
A、政治素质 B、心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 D、道德素质
32.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B )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
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33.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B )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34.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B )是灵魂。
A、情感
B、思想 C、行为 D、意志
35.人生观的核心是( B )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3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
步( C )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37.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8.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
A、传统
B、语言 C、公有制 D、劳动
39.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B )
A、文明礼貌
B、遵纪守法C、助人为乐 D、保护环境
40.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
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
产( B )
A、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B、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C、情节轻微尚不够民事处罚的行为D、情节轻微尚不够经济处罚的行为
41.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 A )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42.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 C )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4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 )
A、人民群众 B、中国共产党C、人民代表大会
D、司法机关
44.我的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
45.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A )
A、民事权利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C、民事责任能力 D、民事法律能力
4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
A 、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C、德才兼备 D、知行统一
47、只有
才是道德理想彼岸的桥梁。(D )A、实践 B、立志 C、躬行 D、修身
48、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 C)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体验
49、人的本质属性是 (
B)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50、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B )A、爱国 B、诚信 C、团结
D、敬业
51、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 )A、体制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改革创新
52人的本质属性是( B )A、自私本性 B、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
D、社会性和自然性
53、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是(B )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54、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D )
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5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B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公私兼顾 D、大公无私
56、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D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5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59、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60、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1. 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
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
物权。所有权包括D
A、占有、生产、收益、处分四项权能B、占有、使用、经营、处分四项权能
C、购买、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D、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62.
学会宽容,善于原谅他人A
A、一种美德 B、是非不分 C、软弱不欺 D、缺乏原则
63.人的本质属性是 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 地缘属性 D、
业缘属性
64.下列不属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是 C
A、拜金主义
B、享乐主义C、现实主义 D、 个人主义
65.社会公德涵盖了 C
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66.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
喻表达的是B
A、 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 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67.人才素质的灵魂是AA、德 B、智
C、体 D、美
68.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A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69.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C
A、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
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国家接班人
70.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A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B、人才的文化素质C、人才的心理素质 D、人才的身体素质
71.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C
A、设计理想 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
D、人际交往
72.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 D
A、一个国家不受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B、一个国家不受内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C、一个国家不受大国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D、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73.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D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C、统筹发展
D、以人为本
74. 我国现行宪法是A
A、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7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5.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76、人才素质的基础是(B )
A、德 B、智 C、体
D、美
7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
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D )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78、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
以顺利
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7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80、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8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B )
A、爱国 B、诚信
C、团结 D、敬业
82、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B )
A、习惯和法律 B、道德和法律C、风俗和法律 D、习惯和风俗
83、《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 D )
A、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
B、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快速行走
C、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左边行走
D、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84、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A )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85、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86、明确规定了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
措施制
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等内容的法律是( B)
A、《国家安全法》 B、《反分裂国家法》C、《兵役法》
D、《国防法》
87、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
完全的物
权。所有权包括( D )
A、占有、生产、收益、处分四项权能B、占有、使用、经营、处分四项权能
C、购买、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D、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88、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89、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A )
A、民事权利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C、民事责任能力 D、民事法律能力
90、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 D )
A、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B、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C、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D、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