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教案
黑龙江司法警官学校-安全童谣
:第 1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绪论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1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
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珍惜历史机遇,胸
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
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
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
量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含义和历史机遇
教育学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引入: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要面对和回荅时代的问卷。
我们所
处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
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
讲述: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提问:当代大学生面临什么样的人生课题
解答: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
与义务、自由
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
做人,怎样
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怎样处理好理
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
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
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
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
提问:
为什么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解析: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去观察、思索、
选择、实践。步入人生新阶段,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需要对新时
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
教学备注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
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
这一重
大判断,明确
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
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
和被赋予的新的使命责
任,凸显出当代中国在新
的时代条件下的崭新面貌
和鲜
明品质。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新时
代,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胜利的时代,是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
美好生活、逐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
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
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思考:中国梦的特点和新时代的关系
解析: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
来的。它凝结着无数仁人志
士的不懈努力。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
个目标。
2、中国梦
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
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
礴力量。当代大学生
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新时
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
合素质
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
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有
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
信自励。中国梦是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
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大学生要有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爱
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大学生要
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
命
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
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不断增强的本领
才干,是青春焕发光彩的重要源泉。新时代大学生素质和本领的强
弱,
直接影响着民族复兴的进程。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
从学习开始、事业靠
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3、要
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青春至美是担当,青年的担当是决定人生价值
的最大砝码,是影响时代
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
小结: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
生,才是有意义的人
生。当代大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
每个
人都有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当代
大学生一定要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
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
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
国》
请学生结合视频与教材谈
感想
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
道德素质
和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
法治素养的有机
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
br>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
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
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
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
br>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
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
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
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
为人
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
小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
想性、政治性、
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
成长过程
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
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业:
撰写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小论文,800字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章
2017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1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什么是人生观,人生与人生观的关系;与学生探讨如何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以及
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正确人生观的内容,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教学备注
一、为什么学?(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课程的逻辑结构:全书共有绪论、六章和后记,集中进行三个方面
的教育:
第一是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的绪论和一、
二、三章的内容,是全书内容的前提。
第二是道德观教育。包括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个方面,
教材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中道德的相关内容,是全书内容的基础。
第三是法制观教育。教材第六章中法律相关的内容。
全书的逻辑结构实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的有机统一,承前启后。
问题1:为什么上了大学要再谈人生观?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
句话启发我们:人生要不断反思,在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人生的
每一个重大抉择都需要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原则,
而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做真挚完整的自己。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的人生是没有尊严和意义的。
任何选择要有结果必须依据一定的标
准,人生选择的依据往往在于
我们自己拥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则依据必须合理。因此,尽管我们在中学已经学习了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相关知识,但并没有树
立自己的三观,更没有对种种似是而非的
观点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这就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课程的必要性。
问题2:大学阶段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为什么首先要反思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们渗透、凌驾于整个
的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观察
、认识、态度、信念、理解、思维、想象
以及行为等等,支配着人们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
自我了
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判别
标准和理由,是道
德行为的基础。苏格拉底说“德性即知识”,就是指人
要了解自己,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采取合理
、明智的行动。
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
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
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
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
座谈会上的讲话: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
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
我们的用人
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
有明大德、守
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
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理应
严肃认真地思考人生,努力领悟人生的真谛,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
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实现应有的人生价值。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
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
用和意义。
三、正确的人生观:如何树立与实现
大学时期是时间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
学生应深
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准确掌握面对和解决人生
问题的科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奠定
良好的基础。
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
人生
追求,才能理解为什么而活,走什么样的人生路,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
度对待人生、解决实
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
的情感,努力使
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应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
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再崇高的人生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
走好人生之路,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
困难和问
题,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5)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6)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对人生价值
及其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是人们自觉
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
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重要前提。
四、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如何做?
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大学生要在
科学高
尚的人生观指引下,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努力提升
人生境界,成就出
彩人生。
1.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4)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5)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6)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大学生要科学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勇敢面对和正确处理各
种人生矛盾。
2.
反对错误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2)反对享乐主义;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是非明,方向
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艰辛从能结出果实,人生实
践才能获得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
错误思潮、腐朽观
念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
种种错
误观念和看法。这些错误的人生观容易侵蚀大学生的心灵,不利
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学会思考、善于分
析、正确抉择,认清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3.成就出彩人生
1)与历史同向; 2)与祖国同行;
3)与人民同在
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绝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
观世界与主
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终
究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
为杰出人物,但是只要每
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
作出贡献,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业布置:
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2018年 9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
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
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
、能力准备。
1.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讲授、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备注
知识拓展:钙有什么生理
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0.5 学时)
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
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
浆凝血
因子参与凝血过
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
程。(3
)骨骼肌中的钙可
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引起肌肉收缩。(4)是重
要的调节物质: ①作用于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
1、理想的内涵:
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
使,起
着重要的代谢调节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
作用;③是
许多酶的激活
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
剂;④其他
。
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
物;
强调:理想是可能实现的
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实践性
。理想追求。
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
想不同于空想。(3)时代性。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
案例讲述技巧:名人和先
p>
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
现为它受时代
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
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
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
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
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
(1)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
改变。 (2)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
由于社会环境、思想
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
念;
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
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1.5 学时)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
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
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是由
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
定的。
大
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真正确立崇高的理想
信念,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
、明确方向,为服务人民、奉
献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进典范介绍后,要求学生
谈身边的故事。
杨善洲事迹介绍,丁 玲
说:“人
,只要有一种信念、
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
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
应。 ”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
两弹元勋邓嫁先的名言
彼得·杰克森当导演并重
拍《金刚》的理想信念
强调
信念对某种思想或
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
行。
王国维(我国近代享有国
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谈人
生三大境界
作为党员的人生境界: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
奋斗。
解读重点︰1.马列关于资
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论
述;2.
恩格斯在《英国工
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
第二版序言中的原文解
读。3.
“消费异化论” 解
读。
证明马克思主义体现
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一。马
克思主义具有鲜明
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
具有持久生命力。
1.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
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
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4.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
发展方向。
共产
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
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事实上,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
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
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
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
br>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
是向着远大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作业布置
1、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
系?
教学后记
手写
归纳︰共同理想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共同步调的、
科学的、千辛万苦找到的
理想。
归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是方向,是过程(共同理
想)。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201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一、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
、掌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
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
想,实现人生理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
须躬行。
三、运用—上述概念、原理分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
现人生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分散讨论与教师总结相结合、案例启发.
幻灯片、USB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0.5学时)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两个误区: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
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
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
能够实现。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
工作中。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0.5学时)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
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
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
教学备注
教学方法:
该授课主题整个过程主要
用案例讲授,案例以正面
人
物为主,反面案例要得
出正面结论。
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
往和追
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理想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
实现,并具体体
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1学时)
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
任,只有把实现
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
想。
1.立志当高远。
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
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代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报效祖国
2.立志做大事。
先行者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3.立志须躬行。漫长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
一点一滴地奋斗。长征的胜利就是
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大学生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埋头
苦
干,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用勤劳的双手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精彩。
中国梦是中华民
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中
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与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
有人生出彩的机
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
的机会。
讨论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
责任
(1)单独发言(2)小组讨论(3)教师总结发言。
作业布置
根据讨论的成果,继续修改和完善讨论主题。
教学后记
手写
教学设计:1.学生讨论以
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为素
材,注意不侵犯他人隐私; 2.讨论后的得出的所有结
论都不能偏离本节基本原
理和结论;3.提前一周布
置
学生准备讨论材料并打
印好,带至教室;4.因学
生人数较多,不一定人人
有个别发言
机会,所以可
根据教学大纲主变化灵活
增加课时讨论。5.作业布
置是对课堂讨论主题
的深
化。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第一节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
素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引入: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
着一个社
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设问: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课件展示:1.含义:①核心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
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
则,
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②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
和最根本观点。 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
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
地位的
价值理念。
讲述: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
会的思想观念体
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
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
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
传
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
教学备注
知识拓展:20
16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
会
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
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
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
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
向未来。
坚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
要坚定文化自信,文
化自
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
持久的力量。”
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
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
信与价值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两者是紧密联系、
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
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富强
、民主、
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
了人们
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
重要标志。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
发展环境,友善才
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到底追求什么、反对什么,
要朝着什么方向走、不能朝什么方向走,坚守我们的价值观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社
会的有序运行、良性发展提供
明确价值准则,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
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
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
关键所在。文
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
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
观的竞争。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
有建立
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
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教学后记
提问: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是什么关系
提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
哪些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什么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提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些
方面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第二节第三节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
素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二节 坚定价值观自信
引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
谁,是从哪里来的,
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种坚
定
不移朝着目标前进的精神状态,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高度自觉自
信的状态。
讲故事:进行课前布置的讲历史故事活动
讲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命脉。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没有中
断并延续发展至
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培育和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
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不忘本来才能开辟
未来,善于继承才
能更好创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
别地加
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
响力和感召力,把跨越时空、
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
新成果传播出去。
教学备注
提问:
举例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
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
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价值观
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
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
也
各有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
心价
值观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抓住和用
好了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
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新<
br>台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
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
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
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消灭了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是人类社会
迄今为止
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
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
会理想而奋斗。马克思
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就是始终站在广大劳动
人民的立场上,以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为旨归,竭尽全力
为人民求福利、
谋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源于它的真实性。“名非天造,必
从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统治阶级都曾提出了不少看上去
非常美好的价值理念,
其中有些在历史上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
由于其阶级和历史局限性,这些美好的价值理念并未能彻
底地、真正地
实现。民主、自由、博爱等便是资产阶级时刻挂在嘴边的价值主张。
教师总结: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
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
义,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接力前行;要求我们
自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
证地分析各种错误价
值观的实质,增强抵御错误价值观侵蚀的能力,不
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共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自信,还要求
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
能数典忘
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
指气使的说教。
第三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引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
提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
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正如习近
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
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
始就要扣好。”
讲述: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大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
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
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
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
庄稼。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当今世界
和当代中国都处于大
变革之中。这种变革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自
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思想理论和价值理念。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
远,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努力把
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
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
br>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
量。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勤学。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生要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专攻博览,努力掌握为祖国、
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让勤
于学习、敏于求知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案例:考试作弊受到法律严惩
案情:为获取非法利
益,被告人李某甲购买设备用于机动车驾驶学
员在考试中作弊,被告人李某乙负责教学员如何使用作弊设
备,被告人
吴某甲、秦某甲、蔡某甲负责联系“客户”。揭阳市揭东区人民法院认
为,5名被告
人结伙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均已构成组
织考试作弊罪,均被判刑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
修德。“德者,本也。”蔡元培曾经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
达,适足助其为恶。
”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
省、学会自律。
明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
和道德责任
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
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案例
微信公众号不是法外之地
案情:被告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曝光朋友圈热卖毁容护肤品,请<
br>介绍给你的仇人》一文,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肆意攻击诋毁原告
旗下的面膜产品,严重损害
原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原告损失。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判处被告应向原告承担相应的侵权责
任,为原告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笃实。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要把艰苦
环境作为磨炼自己
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
要坚韧
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案例分析:人民法院
对考试作弊行为依法予
以惩治,净化考试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考试的严
肃性,体现出法律维护社
会诚信和公
平竞争的价
值指向。
案例
分析:本案教育
和警示了新媒体传播行
业的从业者应恪守职业
道德准则,自觉维护网络
舆论秩序,传播网络法治
正能量。
教师总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
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
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勤
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
为功。
作业:结合本课内容,
联系实际,撰写论文谈谈
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教学后记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道德的涵义、本质及其变化发展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2018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的内涵、本质、功能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
具备基本道德素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必须具德的条件。从而能提高自觉提高个人
道德素质,从而与人为
善,乐于助人。
重点:道德的本质;
难点:道德发展总趋势;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新课导入:你哭了吗? 山间公路上三名歹徒居然盯上了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要带女司机下
车去“玩玩”,女司机
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应声奋
起,却被打伤在地。男子气级,奋起大呼全车
人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任凭女司
机被拖至山林草丛。一个小时后,三名歹徒与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
。车又将行,
女司机却突然要求刚才被打伤,正在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僵持起来。
“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说:“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
我想救你还错了吗?”
“你救我?你救了我什么了?”女司机矢口否认,引得几个
乘客窃笑。中年男子气极,恨自己身无大侠之
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该得此被驱
逐下车的结果呀!他坚决不下:“再说我买票了,我有权坐车!”女
司机扬起脸无
教学备注
《你哭了吗?》解读
人人不讲道德,缺乏基本
的社
会正义感,社会将变成荒
漠。被赶下车的中年男子之所
以哭,并不是简单地哭女司
机。
因为女司机最终以暴以制
暴拉全车人陪葬的行为,也是
不道德的行为。他是哭而同车
不
制止歹徒暴行的乘客。他们
面缺乏制止暴行的正义,而无
辜地为歹徒陪葬。他哭的是这
个缺乏道德的社会。
知识拓展:范跑跑事件
2008年5月12日,
汶川
大地震
发生时,时任四川都
情地说:“不下车,我就不开。”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
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
江堰市
光亚学校
老师的
范
撤至
们,现
在却如刚刚睡醒般,齐心协力劝那男子下车:“你快下去吧,我们还有事呢,
美忠
丢下学生先行
逃生,
学校的操场。班上的十几名高
耽搁不起。”有几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这中年男子下
车,使人想起莫泊桑笔
中生随后才反应过来,陆续来
下《羊脂球》里的情节。三
个歹徒咧着嘴得意地笑着。其中有个黑皮无赖毫不知耻
地说:“是咱哥们把她玩了。”另外两个歹徒也胡
言乱语:“她是我对象,关你屁
事。”一场争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被扔出车窗,他随后也被推搡而下。
汽车又平
稳地行驶在山路上,女司机掠了一下头发,按响了收音机。车快到山顶,拐过弯就
要下
山了。车左侧是劈山开的路,右侧是百丈悬崖。汽车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机脸
上十分平静,双手紧握着方
向盘,眼睛里淌着晶莹的泪水。一歹徒似乎觉察到了什
么,说:“慢点开,慢点开,你他妈的想干什么?
”女司机并不说话,车速越来越
快。歹徒企图扑上去抢方向盘,汽车却像离弦的箭般向悬崖冲去。 第二天当地报纸报道:伏虎山区昨天发生惨祸,一中巴摔下山崖,车上司机和
到操场。5月22日,
范美忠在
天涯社区论坛发表《那一刻地
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
历记》一文说:
“在这种生死抉
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
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
的人,哪怕
是我的母亲,在这
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
忠说,逃跑是自 己瞬间的本
能行为
,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
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
衡,他并不认为作为一名老
师,有为
救学生而牺牲自己生
命的义务。这些言论引发了部
13名乘客无一生还。半路被赶下车的中年男
子看到报纸哭了。谁也不知道他哭什么,
分网民对 其教师道德素养的
为什么哭。
思考:中年人男子看到报纸报道后为什么哭?他到底哭什么?这篇小说对当代
大学生有何启示?
声讨。6月,光亚学校解聘范
美忠。
佛山小悦悦事件解析:答:第
一,面对
小悦悦被车碾,十八
个路人选择离开,说明在市场
经济影响和侵蚀下,社会成员
的道德
水平在一些地方确实
有滑坡之势。如果任其发展,
社会成员普遍缺德,人与人将
冷漠成
风,富足的社会蜕变成
道德荒漠;第二,判断一个人
道德水平高低,并不是一个文
化和
收入水平的高低,而是看
他否在行动上关爱他人、奉献
社会和热爱祖国。第三,为避
免
类似小悦悦事件再度发生,
首先,政府必须完善立法,以
完善的法制,不仅应从正面促
进社会成员热心公益,敢于见
义勇为,还应从反面对见死不
救的社会成员划出法律红线;
其次,社会要完成慈善志愿组
织,通过组织共建社会慈善平
台,通过宣传道德模范来展示道德的力量;再次,加强个人
特别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社会成员明礼仪、知善恶、<
br>做君子。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
为规范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形式;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与作用很容易混淆。功能是指潜在的作用,作用是指功能的现
实发挥。
1.道德功能含义;2.道德具有认识、规范、调节、导向、激励等功能;
(二)道德的作用
1.道德作用含义;2.反对“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1.人类社会先后有五种道德;2.人类道德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
程;
3.道德进步的表现;
(一)道德的功能
案例分析:2011年佛山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发生一出惨剧:
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王悦)
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而
且路边的
监控视频显示:事件发生的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
最
后,一位拾荒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年10月21
日,小悦悦经医院
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问:1、面对小悦悦被碾,十八个路人选择离开是否说明社会的道德水平在滑坡?
2、
你觉得如何来衡量具体个人的道德水平高低?3、你觉得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如何
避免小
悦悦事件再次发生?
作业布置:
思考: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忘本来、吸收外
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br>从吸引借鉴优秀道德来理解,十九大报告讲“不记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具
体指的是什么?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人类优秀道德成果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2018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学生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从而能对中华传统美
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能把握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优秀道
德成果基本内容,从而
在传承革命道德和人类优秀道德成果中努力按照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要求完善自我。
重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难点: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新课导入:康德名言——“有两种东西,
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
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
和心中的道德
法则。”
教学备注
知识拓展:《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请问:孔子上朝回来,听人
报告说马厩失业,孔子问人
不问马,体现什么人文关怀。
答:问伤人不问马,体现孔
子仁者爱人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吸引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供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案例教学:志愿军小战士高在朝鲜战场上高呼:向我开炮
1952年的深秋,23岁美国陆军
二等兵麦.卡拉汉跟随大部队在飞机,坦克和大炮
的掩护支援下终于拿下这个久攻不克的山头!令他大吃
一惊的是,整个阵地上只留下
三十多具尸体和一名手无寸铁的中国士兵!这个中国士兵看上去年龄很小,
像个还未
发育成熟的少年,他背靠在一截没有了树枝熟叶的树干上,满脸满身都是泥土;他浑
身
发抖,好像以身负重伤,两充满了仇恨与恐惧........口中发出哇啦哇啦的怪叫
声.别开枪他还
是个孩子!他没有武器!麦.卡拉汉向身后的战友们大声呼喊,我
们把他包围....活捉他吧!他背着
台步话机!'只听到有人惊恐的喊道.这声提醒似
乎叫美国意识到了什么.....可是为时以晚,无数
发炮弹密集的像暴雨冰雹一样倾泻
而降,100多个美国官兵被炸的身首异处,那个中国士兵也给炸飞了
....
惨烈啊,惨烈!我为了去救护战友,当场被炮火炸晕......苏醒后随手抓了把
土,里面竟有二三十块弹片,那个中国士兵所倚靠的那截一米来长的树干上,竟有一
千多个弹片
和弹头!麦.卡拉汉提起往事仍不免心有余悸,整个阵地上仅剩下三名幸
存者:一个双腿被炸断,右臂被
炸残;另一个被炸的双目失明,双耳炸聋:而我-----左
腿膝盖以下全没........
最令麦.卡拉汉追悔莫及和自责的是,他对那个中国士兵手下留情竟酿成如此
大祸:致使他的百余名战
友魂断异国,客死他乡!没想到他的善意之举换走了那么多
战友的生命啊!那个中国士兵跟本不领情.而
且还不按常理出牌!他气愤无奈地总结
道.他仇恨那个中国士兵....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他常常从
恶梦中惊醒.他原一为
假肢装好以后,他的恶梦也随之了解.然而,无论他走到那里,无论他职务升多高
,他
灵魂深处的中国情结始终萦绕着他......总之他的左腿好像烙下了中国印!
200
8年麦·卡拉汉到中国访问,中国翻译告诉他:麦.卡拉汉先生,他是在说:
向我开炮,向我开炮!思考:1、志愿小战士喊“向我开炮”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什么内容;2、中国和美
国文化有何差别
?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反对复古论和虚无论。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革命道德的含义;
2.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
3.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三)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案例教学:决别
——给母亲的信
卅一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这是1931年邓恩铭烈士被执行枪决前写给母亲的诀别书。
思考:1.作者说“壮志未酬”是不是表示参加革命后悔?
2.这首诗反遇邓恩铭烈士什么样革命道德?传承革命道德,在当代有何重要
意义或价值?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1.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都对促进道德的发展作
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
2.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
法。
作业布置:
思考: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从吸引借鉴优秀
道德来理解,十九大报告讲“不记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具
体指的是什么?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公民道德准则: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2018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类型,把
握道德的本质和功能,在自觉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优秀
道德成果基础,努力按
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完善自我。
重点:道德的本质、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难点: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新课导入:
讨论:恋爱与婚姻是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
教学备注
课堂热
议1:毒妻翟欣欣事件
2017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
WePhone开发者苏享茂因遭遇<
br>骗婚被前妻翟欣欣所逼,遭索
要1000万元和房产赔偿后自
杀身亡。翟欣欣因“程序员
自
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报道,翟欣欣抓住了苏享茂
的两个弱点:1、苏享茂
个人
有漏税行为。2、WePhone有网
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翟欣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二)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1.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 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一、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1.
公共生活含义;2.公共生活的特征;3.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br>欣用这两点威胁苏享茂,称要
让其产品下架、倾家荡产。并
且索要1000万、三亚的房
子。
问:1、恋爱和婚姻是否纯是
个人私事,完全与社会无关?
2.翟欣欣事件对青
年大学踏
入社会有何启示?
课程热议2:一根钉子的故事
一个中专学校的女生到
一家合资企业应聘,面试后,
1. 社会公德含义:2.社会公
德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没有录用。女孩收回自己的材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案例分析:2010年吻瘫机场事件
料,站起来准备走时,突然觉
得自己的手被扎了
一下,看了
江海松,美国罗格斯大学留学博士生,江西省临川人。“吻瘫机场”
看手掌,上面渗
出了血珠。原
事件主人公之一,2010年1月3日江海松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自由国
来椅子
上一个钉子露在外面。
际机场违反安全法规,闯越机场安全绳索,引起机场关闭6小时,事后
江
海松称其只为送女友登机,2010年1月8日被警方逮捕,后数小时后
获释,2010年1月9日江海
松以“挑衅入侵罪”被指控,2010年3月9
日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地方法院二度开审“吻瘫机场”的
中国博士生江
海松案,他向法官表示认罪,并随后发表诚恳声明向公众道歉,最终得
以罚款50
0美元和100小时社区服务而免除牢狱之灾。
思考:思考:1.有序的公共秩序有何重要性?2.违
反社会公德受到
法律制裁,说明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关系?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加强网络道德
自律;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案例教学:2017年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
2017年1
1月上海携程托幼所教师有虐待孩子行为,视频中,教师
除了殴打孩子,还给小朋友吃了疑似芥末的不明
物品。
她见桌子上有一把镇尺,便拿
来用劲把小钉子压了下去,然
后微微一笑,转身
离去。一会
儿,外方经理派人在楼下追上
来并告诉她:“姑娘,你被录
用了”。
思考:这个中专生为什么
会被录用?这个故事对大学
生有何启示?
思考:1、作为教师,有没有只适用于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2.违背
职业道德有何社会后果?
三、职业道德
(一)职业生活和劳动观念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
职业道德含义;2.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
众和奉献社会;
(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3
.做好充分的择业
准备;4.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四)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
四、家庭美德
(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1.注重家庭;2.注重家教;3.注重家风;
(二)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1.爱情含义;2.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
明相亲相爱;
3.婚姻含义;4.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3.不能片面或功利化
地对待恋爱;
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5.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五、个人品德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二)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1.学思并重;2.省察克治;3.慎独自律;4.知行合一;5.积善成德;
(三)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1.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2.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
德情感;
3.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新课导入
2014年5月4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道不
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
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
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思考:习总书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对青年学生有可启示?
第四节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
1.道德模范的含义;
2.改革开放以
来,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
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的道德模范。
3.尊崇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时代呼声、是群众的心声。
案例教学: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志愿服务的含义;
2.志愿服务的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3.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
三、引领社会风尚
1.知荣辱;2.讲正气;3.作奉献;4.促和谐;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
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宪法的地
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
体法和程序法等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修正案的介绍
法律体系的构成,法律位阶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导入新课:
从这周开始,我们进行法制观的学习,这是本课程的最后一个版块。
先关注一个焦点事件——复旦投毒案(见讲义)
问:谈谈你对“复旦投毒案”的认识?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
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
生的。从法律发展史来看,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从以下四
个方面来分析:
1.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教学备注
案例:谁有权制定法
律?
2.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
有一个典型案例,说的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是某村有一公共果园
,常有
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
(1)国家对公民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树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
(2)国家对公民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
有此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
法律是一种以国家政权意志出现的行为规范。而国家政权由统治阶<
br>大会当场举手表决,以三分
级掌握,因此法首先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之二多数通过
了这一规定。
有一天,村民孙某的两只山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羊再次进
入果园吃树叶和果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其中
实时被守护
人打死。孙某遂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同时也决定着法律的
将村委会
告上法庭,要求赔
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偿损失,并声明表决时自己
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
例如:《环境保护法》就是随着
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建立的法律
案例分析:本案中村委
制度。
会的行为不是立法活
动,村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民大会通过的规定不是
法
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
律,不是法的表现形式
,不
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
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因而,
孙某有权依法获得赔偿。这
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法律的
(二)法律的历史发展
特征和创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
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而调整社会关系的主
要规范是风俗和习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于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手段和
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1、奴隶制法律
奴隶制法律通常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会说
话的工具)
2、封建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以维
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使命。
3、资本主义法律
国家创制、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区别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和途径:制定、认可
起来的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变成了商品。
4、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
建筑,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
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就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无产阶级意志的
体现,它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制),
它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
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
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实效。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除了具有规范作用外,还具有确立和维护社会主
义制度的社会作用。
A.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①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专政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和维护社会主
义的经济制度 ③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④推动社会改革与进
步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
(守法)等环节。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
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
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①法律制定(立法)
②法律执行(执法)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而建立
④法律遵守(守法):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在讲述法律体系之前先解
(一)宪法
释法律位阶,宪法处于第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
一法律位阶是我国的根本
法,其次是普通法等。
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中国的四部宪法:→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5年宪法(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宪法(第五届)→1982年宪法(第五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我国宪法五次修正案:
介绍最新的
2018年宪法
①1988年第七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
修正案修改
的内容。
正;
②1993年第八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
正;
③1999年第九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
正;
④2004年第十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
正。
(5)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
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结论:宪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特征:(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
重要的方面;(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制定
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五条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
保障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家性质)
③法律适用(司法):
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
方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形式。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
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
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
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
社会生产的性质和手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方法、生产资料的分配
形式等国家经济生活的制度的总和。
教学视频:宪法知识与法律体系。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政法为统
帅,以法律为主干,
提问:实体法和程序法的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
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
区别?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
统一整体。
(一)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动作等
方面的法律规范。
(二)民法商法
(三)行政法
(四)经济法
(五)社会法
(六)刑法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5分钟)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
范。
(一)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二)非诉讼程序法
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作业布置: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宪法的地位。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制和法治的区别,宪法修正案32条中把法制修改为法制,联系现在的发展状况
分析原因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教学备注
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奋
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提问:依法治国和依宪治
国的联系?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全面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个人的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法
治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大学生树立社
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关心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在这一进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自觉性。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
心要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
本的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
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
南。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
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体现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离开了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没有领导核心;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党的
领导和依法治国就失去了目标和内在依据;离开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
和人民当家作主就不能有序进行。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
国方略。
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
、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
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实践证明,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
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
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让
法治和德治
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做
到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正确认识法治和
德治的作用。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坚持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
执政,要把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作
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业布置: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
教学后记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权威,培养法治思维的重要性,熟悉公民的权利和
义务在各法中的体现。
法治思维 权利义务的关系以及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导入新课:知识产权被侵权怎样维权,举例说明:如自己取名的标识不
申请商标专利,而被他人使用,并抢先注册。从而引出培养法治思维的
重要性。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群众尊重、运用、遵守
和信仰法律,法律才有生命力。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
和特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关系,逐步培养社会主义法
治思维,培养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
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
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
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
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因此,法治思维是一种融法律
教学备注
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
解读。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
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
对待自己。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
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
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现代国家有很多规范,如宗教规
范、道德规范、团体规范和行业规范等。法律至上要求这些规范都不得
超越法律规范,不得与法律规范相抵触。这里的法律,既包括①《邓小
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宪法,也包括其他
一般法律。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
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
责与义务。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
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
用。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至崛罚。任
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
承担法律责任。养成法律至上思维,对于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意义重大。
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二、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很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和途径学习法
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依法办事习惯等,在学习
和生活中逐渐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养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
法治思维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应当具备的一种思维,与公民的专业和
职业没有关系。缺乏法治思维的人做事情就可能违法。如,一个搞经营
的人没有法治思维,在经商时就可能上当受骗或者违法经营;一个科技
人员缺乏法治思维,就很难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不会知道
如何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年纪尚小,培养法治思
维是将来的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法治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应当从进校
之日起,就着力培养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行为习
惯,积极参与和支持法治中国建设。
三、 尊重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
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要深刻认识尊重社
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尊重法律权威,既要尊重一般法律的权威,更要尊重宪法至上的权威。
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是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
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
权
威;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
威,否则无权威;三是法律在实践中
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
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
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成,否则
无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
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在一定
意义上,法
律的权威就是执政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政权的权威,
法律的权威源
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
求,是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法律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尊
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
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秩序的稳定性和连
续性。
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
本途径。
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国
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
威是其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就大学生而言,作
为一个公民,要在尊重
法律权威方面加强砥砺,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作为,养成敬畏法律的良
好
品质,努力成为尊重法律权威、信仰宪法法律的先锋。
信仰法律。应当相信法律、信奉法律,
树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
牢固观念,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认同感。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常思
敬重之情。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律要发生作用,全社会
都要信仰法律。如果对法律不信
任,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而总是
想找门路、托关系,或者采取极端行为,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
。
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参与社会
活动,实施个人
行为,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违反法律规范。处理问
题、作出决定时,要先问问在法律上“是什么”和
“为什么”,是否合法
可行。在处理守法与违法的关系时,要防微杜渐,防止因小失大。在面
临
选择的重大关头,要依法冷静权衡,防止头脑发热或心存侥幸而铸成
大错。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要树立法
治意识,学习和掌握工商企业法律
规范、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等,运用法律推进创新,转化成果,保护产权
。
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要法字当头,依法化解,谨防采取非法方式导致
关系的紧张与事态的恶
化。
服从法律。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
务,服从依法
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一切依据法律和事
实作出的决定,真心接受与认可,自觉予以执行
。如,因违法受到行政
处罚或者被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要认真履行;对人民法院依法公
正
作出的生效裁判,要主动履行,维护法律权威;对学校依据法律和校
纪校规作出的各种奖惩决定,要严格
执行,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尊重
法律权威的习惯。
维护法律。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
的护法者。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露、敢于抵制;坚决克服事不关
己、高高
挂起的消极心态,消除袖手旁观、畏缩不前的恐惧心理,抵制
遇事回避、私下了之的惧法现象。如,老人
摔倒无人搀扶、做好事反被
诬告甚至见死不救等现象,虽然并不普遍,却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其
实,帮扶弱者、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诉求,也为我国法律所规定
和保护,已经成为具有法律性质
的社会行为,体现在我国的残疾人保障
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以及不少地方
制定
的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中,这对践行法律、弘扬
正气起到了极大的推
动作用。所以,大学生要遵法守规、抑恶扬善,做
新时代的护法使者。
学习思考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3.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知识拓展:
阅读文献
1.习近平:《在
首都
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
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版。
2.习近平:《(中共中
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
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新课导入:问:
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
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
法律权利和承担
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如
3.
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照法律途径寻
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
,中国长安出版社
求保护和 救济,以及滥用去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
担什么法律责
念读本》
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去法
2009年版。
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
的
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
养。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一、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
1、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可以概括为,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
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
存在差异。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
可侵犯性。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
1、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
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
育权等;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
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
利,如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等。
2、政治权利、人生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
利。政治权利包括选举
权与被选举权等。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
命权和人格尊严权等。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
等。社会经济
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等。文化权利包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文学艺
术创作和其
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3、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一般主体享有
的权利是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权利;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指妇女、
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
门享有的权利。
【案例】妇女特殊保护
根据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女
职工保护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妇女享有的特权主要有两个方面:
1、因生理上的特殊性而享有的特权
(1)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应受到优
待。首先是在劳动
中受到优待,如职工在月经期间,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
国家规
定的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怀孕期间不得安排从事国家规
定的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
忌从事的劳动。任何单位不得
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其次,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妇女在离婚和子女抚养上享有优先权。如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
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再次,孕期、
产期、哺乳期的妇女在判刑和执行刑罚上受到优待。如审判时怀
孕的妇
女不适用死刑。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是正在怀孕、
哺乳自己婴儿的妇
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
(2)妇女在工种安排上应受到优待。如禁止安排从事禁忌妇女从事
的工作和劳动。 (3)妇女人身自由受特殊保护。如刑事诉讼法规定:“搜查妇女的
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禁止组织、强
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雇佣、容留妇女与他人进行猥
亵活动。”
(4)对丧失生育能力的妇女离婚时,在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时给予照
顾。
(5)计划生育保健待遇。
2、为实现平等权利而享有的特权
为消除
传统的消极影响,减缓客观条件对妇女造成的不利,国家法
律和法规赋予妇女的补偿性特权主要有:
(1)被选举优待权。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
人大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
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
例。”
(2)干部培养与选拔优先权。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积极培养
和选拔女干部。
(3)女性青少年的受优待权。妇女权益保
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
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
青少年身心健康。”
(4)离婚时财产分配优先权。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协
议不成,由法院根据财产(包括夫妻共有房屋)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
和子女的原则判决。
4、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
利,如经济法中的经营权
,商法中的股权等;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
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
理权等。
(三)、法律权利与人权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
障。
二、法律义务
(
一)、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
整和变化的。如,随着我国经济
社会的发展,国家免除了农民缴纳土地税的义务;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
国家足部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收入在起征点以下人群缴纳所得
税的义务也随之被免除;
随着信息社会和汽车时代的到来,人们维护信
息安全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则相应增多。
【案例】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
(二)、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
历史
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
生重要影响。如,有
些国家出于安全的考虑,法律规定每个身体健康的
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若干年,否则就要受到法律惩罚;
在有些信仰宗教
的国家,规定宗教义务也是法律义务,违反宗教义务的要受到法律惩罚。
【案例】韩国兵役制度
在韩国,20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兵种不同,服兵役的<
br>时间也不同,但期限最短的兵种也需要服役24个月(陆军及海军陆战队
24个月,海军26个月
,空军28个月),拒绝服兵役者会被判刑监禁。
(三)、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由具
有法律职权的国
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
坚持义
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四)、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
,相
互依存,互利共赢。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
义务,权利的实现也
就成为空话。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依法
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公民权利与义务,
大体
可分为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
权利与义务、宗教信
仰及文化权利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
公平性和真实性,表现在: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为全体公
民,权利范围涵
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生活的各个方面;权利与义务为公民平等地享有或
履行;国家从制度上、法律上、物质上保障公民权利与
义务的实现。
政治权利与义务
(一)选举权利与义务。选举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我
国第
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
性别、职业、家庭
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
治权利的人除外。”
(二)表达权利与义务。表达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
国家公
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
(三)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
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
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我国宪法
第2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行使,管理国家事
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公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主要通过选举和监督人大
代表,监督国家行
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活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
特别行
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
选举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主任以及
参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
理活动等方式而获得实现。
(四)监督权利与义务。监督权是指
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br>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
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
实进行诬告
陷害。”
人身权利与义务
(一)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生命权是指维持
生命存在的权利。拥
有生命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权利的前
提,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权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防止生
命危害权、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等。
健康权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
下确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权利。
【案例】:武昌岳家嘴夜市旁,一男子偷盗电线败露后,被人戴白帽
示众。
(二)人
身自由权利与义务。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不
受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等行为侵犯的权利。人
身自由,首先是指人的
身体不受拘束,其次是指人的行动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必须依法
行
使,滥用人身自由权利,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案例一
原告甲与
被告乙系同父异母的兄弟,其父1995年去世后,原、被
告共同将其父骨灰盒安放在火葬厂的灵堂里。
2001年某日,被告在未与
原告协商的情况下,私自将其父骨灰盒从灵堂移走并藏匿,不让原告知道安放地点,原告无法对其父进行瞻仰、祭祀,经多次协商未果。原告
以其瞻仰、祭祀权利受到侵犯
,精神遭受了痛苦为由,起诉到法院,要
求被告将其父骨灰盒放回原处,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三)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人格尊严权利是指与人身
有密切联系
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的基本内容包括:姓
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案例】案例二
消费者工某在某超市购物付款后,由于该超市
收银员的疏忽,未将
工某所购物品消磁,以致工某在离店时电子报警装置响铃。该超市安保
人员
即将工某的包及电脑结账单索至总服务台检查,值班经理在未查明
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将工某带到公室,
强制滞留了一个小时,并造成群
众围观。在总服务台核实其所购物品与电脑结账单相符的情况下,才将<
br>工某放走。王某认为其身心受到伤害,随后向市消委投诉,要求该超市
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身心
健康损失费。经市消委两次调解,超市同意
向工某公开道歉,并赔偿工某精神损失费500 元。 (四)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住宅安全权也称住宅不受侵犯权,是
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
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住宅安全
包括以下内容: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
随
意搜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必要时可以对住宅安全权进行
限制。如国家机
关为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国家机关可依法查
封公民的
住宅;在紧急状态下,特定国家机关和人员可在事先没有办理
必要手续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公民住宅,但
事后须办理必要手续。
(五)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通信自由通过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
过书
信、电报、传真、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
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通信自由的基
本内容是公民何时何地、采取何种
方式、与何人通信不受非法干涉,其所保护的利益是私生活秘密和表达
行为的自由。
财产权利与义务
财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
法方式取得财
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对个人而言,财产权是公民
权利的重要
内容,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
途径。
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不管是生活资
料还是生产资料,不管是物权、债
权还是知识产权,都应当受到保护。
其中包括:第一,公民自由战友、使用、收益、处分其财产,排除他
人
的干涉;第二,国家征收、征用公民财产须为公共利益,且依法给予合
理补偿;第三,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应负赔
偿责任;第四,公民不得侵犯他人财产权,否则应负相应
的民事、行政
或刑事责任。公民在其财产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
害、返还财
产、排除妨害、回复原状、赔偿损失,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
继承权利与义务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法律所规定的第
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
母、外祖父母。继承考试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
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
承人丧失继承权利的,将丧
失继承权。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劳动权利与义务 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的机会和适当的劳动
条件和报酬的权利。劳动权是公民
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
物质上的保障。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的
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
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的权利等。
休息权利与义务
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付出一定的劳动以后所享有的休息和修养的
权
利,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休息
权是提高劳动效率、保
障劳动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劳动者的休息权主要通过国家规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予以实现
。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
从1995年5月1
日起,国务院进一步将职工工作时间缩短为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根
据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
有关规定,暂离工作岗位,进行休息和度假,同时继续领取这一阶段的
工
资的制度。休假支付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公休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
度、带薪年休假制度。
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
社会保障权是指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维持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我国
高度重视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努力履行国家承担的义务。我国宪法
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
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
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
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
br>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
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
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
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除宪法外,
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了物质帮助权的内容及其
实现方式。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
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具体内容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举行或参加宗教<
br>仪式的自由等。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第一,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二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第三,我国宗
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反对外来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宗
教的内部
事务。
文化教育权利与义务
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文化和教育领域享有的
权利。文化权利有个
人的文化权利和集体的文化权利之分,前者如由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
作品
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受到保护的权利;后者如少数民族
群众享有保留和发展其文化特性及其文化的各种形式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与
履行义务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只是写在纸上
的条文,要让他们成为现实中的权利和义务,让全体公
民都积极行动起
来,依法充分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让法律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在现实
中开出绚
丽之花,结出丰硕果实。大学生应当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既珍惜自己权利又尊
重他人权利,既善于行使权
利又自觉履行义务,为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依法行使权利
1、权力行使的目的。公民在行使法律权利时,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
相
关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不得违反宪法法律确定的
基本原则,保障权利行使的正当性。
此外,行使权利不得破坏公序良俗,
妨碍法律的社会功能和法律价值的实现。
2、权力行使的
限度。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其相应的
限度,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法人限度来行使权力。如果
因行使自己的权利
而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或他人的利益,超出了国家法律所许可和保
障的范
围与界限,则不再是行使权利,而是侵权,会受到法律追究。
3、权利行使的方式。权利行使的方式分
为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行
为方式,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可以兼用。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
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但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
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
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4、权利行使的程序。由于一个人行使权利的过程可能就是另一个人
履行义务的过程,所以程序正当原则同样适用于权利行驶过程。通常情
况下,行使权利的程序是法律规定
的。如,我国选举法对选举程序作了
规定,包括确定选民资格、选民登记、发放选民证、推荐候选人、选
举
投票、确定当选人等流程。
二、依法救济权利
1、司法救济。公民可以通过行使
诉权,依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
法和行政诉讼法,实现权利救济。司法救济一般由人民法院主导并通过
公正的审判来实现。相对于其他性质的救济,司法救济在职能上具有其
他救济不可替代的终局性
地位。申请国家赔偿也是司法救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公民由于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或公共权
力时给予违
法行为而导致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2、行政救济。公民可以
通过行使听证、复议等权利,要求国家行政
机关裁决的形式实现对权利的救济。如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决定
不服,可
以向其上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要求重新处理。公民或其他权利主体由
于国家机关或其
工作人员合法行使国家或公共权力而导致自己的权利受
到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3、政治
救济与社会救济。政治救济主要是公民依法以游行、示威、
结社、请愿等方式要求或实现合法权益的权利
救济模式。社会救济主要
是公民通过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民商事仲裁、劳动人事仲裁等渠道对
受到损害的权利施以救济,其特点是第三方参与、当事人自愿和程序便
捷等,在我国的权利救济体系中占
有重要地位。
4、自力救济。自力救济是指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救济行为。
如我国刑法
中规定的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民事法律规定侵权人和被侵
权人就侵权行为达成的赔偿或和解协议等。我国法律鼓励当公民的权益
受到损害时,通过各 种途径和方式合理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这是
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不管采取什么诉求,不管运用何种 方式,都必须在
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
尊重他人权利
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作业布置:如何认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小结:作为当代大学
生,我 们只有了解相关的
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权
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
学习、生活中遇到 的法律
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
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
修养,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四有青年。
教学后记
手写
:第 1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绪论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1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珍惜历史机遇,胸
怀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
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
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含义和历史机遇
教育学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引入: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
一代青年都要面对和回荅时代的问卷。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
成才、
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
讲述: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提问:当代大学生面临什么样的人生课题
解
答: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
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
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
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
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
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
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
提问:
为什么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解析: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去观察、思索、
选择、实践。步入人生新阶段,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需要对新时
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
教学备注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
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
这一重
大判断,明确
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
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
和被赋予的新的使命责
任,凸显出当代中国在新
的时代条件下的崭新面貌
和鲜
明品质。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新时
代,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胜利的时代,是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
美好生活、逐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
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
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思考:中国梦的特点和新时代的关系
解析: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
来的。它凝结着无数仁人志
士的不懈努力。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
个目标。
2、中国梦
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
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
礴力量。当代大学生
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新时
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
合素质
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
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有
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
信自励。中国梦是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
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大学生要有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爱
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大学生要
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
命
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
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不断增强的本领
才干,是青春焕发光彩的重要源泉。新时代大学生素质和本领的强
弱,
直接影响着民族复兴的进程。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
从学习开始、事业靠
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3、要
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青春至美是担当,青年的担当是决定人生价值
的最大砝码,是影响时代
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
小结: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
生,才是有意义的人
生。当代大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
每个
人都有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当代
大学生一定要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
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
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
国》
请学生结合视频与教材谈
感想
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
道德素质
和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
法治素养的有机
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
br>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
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
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
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
br>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
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
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
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
为人
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
小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
想性、政治性、
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
成长过程
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
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业:
撰写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小论文,800字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章
2017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1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什么是人生观,人生与人生观的关系;与学生探讨如何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以及
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正确人生观的内容,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教学备注
一、为什么学?(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课程的逻辑结构:全书共有绪论、六章和后记,集中进行三个方面
的教育:
第一是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的绪论和一、
二、三章的内容,是全书内容的前提。
第二是道德观教育。包括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个方面,
教材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中道德的相关内容,是全书内容的基础。
第三是法制观教育。教材第六章中法律相关的内容。
全书的逻辑结构实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的有机统一,承前启后。
问题1:为什么上了大学要再谈人生观?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
句话启发我们:人生要不断反思,在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人生的
每一个重大抉择都需要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原则,
而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做真挚完整的自己。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的人生是没有尊严和意义的。
任何选择要有结果必须依据一定的标
准,人生选择的依据往往在于
我们自己拥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则依据必须合理。因此,尽管我们在中学已经学习了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相关知识,但并没有树
立自己的三观,更没有对种种似是而非的
观点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这就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课程的必要性。
问题2:大学阶段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为什么首先要反思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们渗透、凌驾于整个
的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观察
、认识、态度、信念、理解、思维、想象
以及行为等等,支配着人们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
自我了
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判别
标准和理由,是道
德行为的基础。苏格拉底说“德性即知识”,就是指人
要了解自己,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采取合理
、明智的行动。
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
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
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
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
座谈会上的讲话: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
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
我们的用人
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
有明大德、守
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
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理应
严肃认真地思考人生,努力领悟人生的真谛,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
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实现应有的人生价值。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
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
用和意义。
三、正确的人生观:如何树立与实现
大学时期是时间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
学生应深
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准确掌握面对和解决人生
问题的科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奠定
良好的基础。
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
人生
追求,才能理解为什么而活,走什么样的人生路,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
度对待人生、解决实
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
的情感,努力使
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应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
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再崇高的人生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
走好人生之路,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
困难和问
题,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5)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6)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对人生价值
及其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是人们自觉
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
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重要前提。
四、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如何做?
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大学生要在
科学高
尚的人生观指引下,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努力提升
人生境界,成就出
彩人生。
1.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4)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5)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6)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大学生要科学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勇敢面对和正确处理各
种人生矛盾。
2.
反对错误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2)反对享乐主义;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是非明,方向
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艰辛从能结出果实,人生实
践才能获得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
错误思潮、腐朽观
念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
种种错
误观念和看法。这些错误的人生观容易侵蚀大学生的心灵,不利
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学会思考、善于分
析、正确抉择,认清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3.成就出彩人生
1)与历史同向; 2)与祖国同行;
3)与人民同在
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绝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
观世界与主
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终
究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
为杰出人物,但是只要每
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
作出贡献,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业布置:
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2018年 9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
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
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
、能力准备。
1.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讲授、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备注
知识拓展:钙有什么生理
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0.5 学时)
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
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
浆凝血
因子参与凝血过
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
程。(3
)骨骼肌中的钙可
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引起肌肉收缩。(4)是重
要的调节物质: ①作用于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
1、理想的内涵:
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
使,起
着重要的代谢调节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
作用;③是
许多酶的激活
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
剂;④其他
。
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
物;
强调:理想是可能实现的
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实践性
。理想追求。
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
想不同于空想。(3)时代性。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
案例讲述技巧:名人和先
p>
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
现为它受时代
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
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
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
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
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
(1)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
改变。 (2)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
由于社会环境、思想
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
念;
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
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1.5 学时)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
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
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是由
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
定的。
大
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真正确立崇高的理想
信念,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
、明确方向,为服务人民、奉
献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进典范介绍后,要求学生
谈身边的故事。
杨善洲事迹介绍,丁 玲
说:“人
,只要有一种信念、
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
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
应。 ”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
两弹元勋邓嫁先的名言
彼得·杰克森当导演并重
拍《金刚》的理想信念
强调
信念对某种思想或
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
行。
王国维(我国近代享有国
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谈人
生三大境界
作为党员的人生境界: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
奋斗。
解读重点︰1.马列关于资
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论
述;2.
恩格斯在《英国工
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
第二版序言中的原文解
读。3.
“消费异化论” 解
读。
证明马克思主义体现
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一。马
克思主义具有鲜明
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
具有持久生命力。
1.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
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
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4.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
发展方向。
共产
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
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事实上,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
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
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
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
br>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
是向着远大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作业布置
1、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
系?
教学后记
手写
归纳︰共同理想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共同步调的、
科学的、千辛万苦找到的
理想。
归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是方向,是过程(共同理
想)。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201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一、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
、掌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
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
想,实现人生理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
须躬行。
三、运用—上述概念、原理分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
现人生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分散讨论与教师总结相结合、案例启发.
幻灯片、USB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0.5学时)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两个误区: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
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
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
能够实现。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
工作中。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0.5学时)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
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
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
教学备注
教学方法:
该授课主题整个过程主要
用案例讲授,案例以正面
人
物为主,反面案例要得
出正面结论。
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
往和追
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理想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
实现,并具体体
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1学时)
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
任,只有把实现
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
想。
1.立志当高远。
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
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代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报效祖国
2.立志做大事。
先行者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3.立志须躬行。漫长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
一点一滴地奋斗。长征的胜利就是
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大学生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埋头
苦
干,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用勤劳的双手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精彩。
中国梦是中华民
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中
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与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
有人生出彩的机
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
的机会。
讨论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
责任
(1)单独发言(2)小组讨论(3)教师总结发言。
作业布置
根据讨论的成果,继续修改和完善讨论主题。
教学后记
手写
教学设计:1.学生讨论以
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为素
材,注意不侵犯他人隐私; 2.讨论后的得出的所有结
论都不能偏离本节基本原
理和结论;3.提前一周布
置
学生准备讨论材料并打
印好,带至教室;4.因学
生人数较多,不一定人人
有个别发言
机会,所以可
根据教学大纲主变化灵活
增加课时讨论。5.作业布
置是对课堂讨论主题
的深
化。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第一节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
素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引入: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
着一个社
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设问: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课件展示:1.含义:①核心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
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
则,
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②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
和最根本观点。 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
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
地位的
价值理念。
讲述: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
会的思想观念体
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
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
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
传
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
教学备注
知识拓展:20
16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
会
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
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
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
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
向未来。
坚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
要坚定文化自信,文
化自
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
持久的力量。”
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
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
信与价值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两者是紧密联系、
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
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富强
、民主、
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
了人们
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
重要标志。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
发展环境,友善才
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到底追求什么、反对什么,
要朝着什么方向走、不能朝什么方向走,坚守我们的价值观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社
会的有序运行、良性发展提供
明确价值准则,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
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
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
关键所在。文
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
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
观的竞争。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
有建立
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
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教学后记
提问: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是什么关系
提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
哪些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什么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提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些
方面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第二节第三节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
素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二节 坚定价值观自信
引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
谁,是从哪里来的,
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种坚
定
不移朝着目标前进的精神状态,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高度自觉自
信的状态。
讲故事:进行课前布置的讲历史故事活动
讲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命脉。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没有中
断并延续发展至
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培育和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
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不忘本来才能开辟
未来,善于继承才
能更好创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
别地加
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
响力和感召力,把跨越时空、
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
新成果传播出去。
教学备注
提问:
举例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
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
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价值观
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
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
也
各有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
心价
值观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抓住和用
好了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
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新<
br>台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
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
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
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消灭了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是人类社会
迄今为止
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
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
会理想而奋斗。马克思
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就是始终站在广大劳动
人民的立场上,以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为旨归,竭尽全力
为人民求福利、
谋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源于它的真实性。“名非天造,必
从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统治阶级都曾提出了不少看上去
非常美好的价值理念,
其中有些在历史上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
由于其阶级和历史局限性,这些美好的价值理念并未能彻
底地、真正地
实现。民主、自由、博爱等便是资产阶级时刻挂在嘴边的价值主张。
教师总结: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
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
义,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接力前行;要求我们
自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
证地分析各种错误价
值观的实质,增强抵御错误价值观侵蚀的能力,不
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共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自信,还要求
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
能数典忘
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
指气使的说教。
第三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引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
提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
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正如习近
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
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
始就要扣好。”
讲述: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大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
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
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
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
庄稼。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当今世界
和当代中国都处于大
变革之中。这种变革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自
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思想理论和价值理念。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
远,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努力把
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
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
br>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
量。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勤学。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生要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专攻博览,努力掌握为祖国、
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让勤
于学习、敏于求知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案例:考试作弊受到法律严惩
案情:为获取非法利
益,被告人李某甲购买设备用于机动车驾驶学
员在考试中作弊,被告人李某乙负责教学员如何使用作弊设
备,被告人
吴某甲、秦某甲、蔡某甲负责联系“客户”。揭阳市揭东区人民法院认
为,5名被告
人结伙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均已构成组
织考试作弊罪,均被判刑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
修德。“德者,本也。”蔡元培曾经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
达,适足助其为恶。
”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
省、学会自律。
明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
和道德责任
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
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案例
微信公众号不是法外之地
案情:被告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曝光朋友圈热卖毁容护肤品,请<
br>介绍给你的仇人》一文,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肆意攻击诋毁原告
旗下的面膜产品,严重损害
原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原告损失。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判处被告应向原告承担相应的侵权责
任,为原告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笃实。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要把艰苦
环境作为磨炼自己
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
要坚韧
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案例分析:人民法院
对考试作弊行为依法予
以惩治,净化考试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考试的严
肃性,体现出法律维护社
会诚信和公
平竞争的价
值指向。
案例
分析:本案教育
和警示了新媒体传播行
业的从业者应恪守职业
道德准则,自觉维护网络
舆论秩序,传播网络法治
正能量。
教师总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
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
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勤
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
为功。
作业:结合本课内容,
联系实际,撰写论文谈谈
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教学后记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道德的涵义、本质及其变化发展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2018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的内涵、本质、功能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
具备基本道德素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必须具德的条件。从而能提高自觉提高个人
道德素质,从而与人为
善,乐于助人。
重点:道德的本质;
难点:道德发展总趋势;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新课导入:你哭了吗? 山间公路上三名歹徒居然盯上了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要带女司机下
车去“玩玩”,女司机
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应声奋
起,却被打伤在地。男子气级,奋起大呼全车
人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任凭女司
机被拖至山林草丛。一个小时后,三名歹徒与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
。车又将行,
女司机却突然要求刚才被打伤,正在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僵持起来。
“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说:“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
我想救你还错了吗?”
“你救我?你救了我什么了?”女司机矢口否认,引得几个
乘客窃笑。中年男子气极,恨自己身无大侠之
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该得此被驱
逐下车的结果呀!他坚决不下:“再说我买票了,我有权坐车!”女
司机扬起脸无
教学备注
《你哭了吗?》解读
人人不讲道德,缺乏基本
的社
会正义感,社会将变成荒
漠。被赶下车的中年男子之所
以哭,并不是简单地哭女司
机。
因为女司机最终以暴以制
暴拉全车人陪葬的行为,也是
不道德的行为。他是哭而同车
不
制止歹徒暴行的乘客。他们
面缺乏制止暴行的正义,而无
辜地为歹徒陪葬。他哭的是这
个缺乏道德的社会。
知识拓展:范跑跑事件
2008年5月12日,
汶川
大地震
发生时,时任四川都
情地说:“不下车,我就不开。”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
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
江堰市
光亚学校
老师的
范
撤至
们,现
在却如刚刚睡醒般,齐心协力劝那男子下车:“你快下去吧,我们还有事呢,
美忠
丢下学生先行
逃生,
学校的操场。班上的十几名高
耽搁不起。”有几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这中年男子下
车,使人想起莫泊桑笔
中生随后才反应过来,陆续来
下《羊脂球》里的情节。三
个歹徒咧着嘴得意地笑着。其中有个黑皮无赖毫不知耻
地说:“是咱哥们把她玩了。”另外两个歹徒也胡
言乱语:“她是我对象,关你屁
事。”一场争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被扔出车窗,他随后也被推搡而下。
汽车又平
稳地行驶在山路上,女司机掠了一下头发,按响了收音机。车快到山顶,拐过弯就
要下
山了。车左侧是劈山开的路,右侧是百丈悬崖。汽车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机脸
上十分平静,双手紧握着方
向盘,眼睛里淌着晶莹的泪水。一歹徒似乎觉察到了什
么,说:“慢点开,慢点开,你他妈的想干什么?
”女司机并不说话,车速越来越
快。歹徒企图扑上去抢方向盘,汽车却像离弦的箭般向悬崖冲去。 第二天当地报纸报道:伏虎山区昨天发生惨祸,一中巴摔下山崖,车上司机和
到操场。5月22日,
范美忠在
天涯社区论坛发表《那一刻地
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
历记》一文说:
“在这种生死抉
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
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
的人,哪怕
是我的母亲,在这
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
忠说,逃跑是自 己瞬间的本
能行为
,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
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
衡,他并不认为作为一名老
师,有为
救学生而牺牲自己生
命的义务。这些言论引发了部
13名乘客无一生还。半路被赶下车的中年男
子看到报纸哭了。谁也不知道他哭什么,
分网民对 其教师道德素养的
为什么哭。
思考:中年人男子看到报纸报道后为什么哭?他到底哭什么?这篇小说对当代
大学生有何启示?
声讨。6月,光亚学校解聘范
美忠。
佛山小悦悦事件解析:答:第
一,面对
小悦悦被车碾,十八
个路人选择离开,说明在市场
经济影响和侵蚀下,社会成员
的道德
水平在一些地方确实
有滑坡之势。如果任其发展,
社会成员普遍缺德,人与人将
冷漠成
风,富足的社会蜕变成
道德荒漠;第二,判断一个人
道德水平高低,并不是一个文
化和
收入水平的高低,而是看
他否在行动上关爱他人、奉献
社会和热爱祖国。第三,为避
免
类似小悦悦事件再度发生,
首先,政府必须完善立法,以
完善的法制,不仅应从正面促
进社会成员热心公益,敢于见
义勇为,还应从反面对见死不
救的社会成员划出法律红线;
其次,社会要完成慈善志愿组
织,通过组织共建社会慈善平
台,通过宣传道德模范来展示道德的力量;再次,加强个人
特别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社会成员明礼仪、知善恶、<
br>做君子。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
为规范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形式;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与作用很容易混淆。功能是指潜在的作用,作用是指功能的现
实发挥。
1.道德功能含义;2.道德具有认识、规范、调节、导向、激励等功能;
(二)道德的作用
1.道德作用含义;2.反对“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1.人类社会先后有五种道德;2.人类道德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
程;
3.道德进步的表现;
(一)道德的功能
案例分析:2011年佛山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发生一出惨剧:
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王悦)
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而
且路边的
监控视频显示:事件发生的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
最
后,一位拾荒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年10月21
日,小悦悦经医院
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问:1、面对小悦悦被碾,十八个路人选择离开是否说明社会的道德水平在滑坡?
2、
你觉得如何来衡量具体个人的道德水平高低?3、你觉得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如何
避免小
悦悦事件再次发生?
作业布置:
思考: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忘本来、吸收外
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br>从吸引借鉴优秀道德来理解,十九大报告讲“不记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具
体指的是什么?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人类优秀道德成果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2018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学生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从而能对中华传统美
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能把握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优秀道
德成果基本内容,从而
在传承革命道德和人类优秀道德成果中努力按照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要求完善自我。
重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难点: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新课导入:康德名言——“有两种东西,
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
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
和心中的道德
法则。”
教学备注
知识拓展:《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请问:孔子上朝回来,听人
报告说马厩失业,孔子问人
不问马,体现什么人文关怀。
答:问伤人不问马,体现孔
子仁者爱人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吸引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供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案例教学:志愿军小战士高在朝鲜战场上高呼:向我开炮
1952年的深秋,23岁美国陆军
二等兵麦.卡拉汉跟随大部队在飞机,坦克和大炮
的掩护支援下终于拿下这个久攻不克的山头!令他大吃
一惊的是,整个阵地上只留下
三十多具尸体和一名手无寸铁的中国士兵!这个中国士兵看上去年龄很小,
像个还未
发育成熟的少年,他背靠在一截没有了树枝熟叶的树干上,满脸满身都是泥土;他浑
身
发抖,好像以身负重伤,两充满了仇恨与恐惧........口中发出哇啦哇啦的怪叫
声.别开枪他还
是个孩子!他没有武器!麦.卡拉汉向身后的战友们大声呼喊,我
们把他包围....活捉他吧!他背着
台步话机!'只听到有人惊恐的喊道.这声提醒似
乎叫美国意识到了什么.....可是为时以晚,无数
发炮弹密集的像暴雨冰雹一样倾泻
而降,100多个美国官兵被炸的身首异处,那个中国士兵也给炸飞了
....
惨烈啊,惨烈!我为了去救护战友,当场被炮火炸晕......苏醒后随手抓了把
土,里面竟有二三十块弹片,那个中国士兵所倚靠的那截一米来长的树干上,竟有一
千多个弹片
和弹头!麦.卡拉汉提起往事仍不免心有余悸,整个阵地上仅剩下三名幸
存者:一个双腿被炸断,右臂被
炸残;另一个被炸的双目失明,双耳炸聋:而我-----左
腿膝盖以下全没........
最令麦.卡拉汉追悔莫及和自责的是,他对那个中国士兵手下留情竟酿成如此
大祸:致使他的百余名战
友魂断异国,客死他乡!没想到他的善意之举换走了那么多
战友的生命啊!那个中国士兵跟本不领情.而
且还不按常理出牌!他气愤无奈地总结
道.他仇恨那个中国士兵....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他常常从
恶梦中惊醒.他原一为
假肢装好以后,他的恶梦也随之了解.然而,无论他走到那里,无论他职务升多高
,他
灵魂深处的中国情结始终萦绕着他......总之他的左腿好像烙下了中国印!
200
8年麦·卡拉汉到中国访问,中国翻译告诉他:麦.卡拉汉先生,他是在说:
向我开炮,向我开炮!思考:1、志愿小战士喊“向我开炮”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什么内容;2、中国和美
国文化有何差别
?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反对复古论和虚无论。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革命道德的含义;
2.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
3.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三)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案例教学:决别
——给母亲的信
卅一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这是1931年邓恩铭烈士被执行枪决前写给母亲的诀别书。
思考:1.作者说“壮志未酬”是不是表示参加革命后悔?
2.这首诗反遇邓恩铭烈士什么样革命道德?传承革命道德,在当代有何重要
意义或价值?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1.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都对促进道德的发展作
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
2.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
法。
作业布置:
思考: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从吸引借鉴优秀
道德来理解,十九大报告讲“不记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具
体指的是什么?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公民道德准则: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2018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类型,把
握道德的本质和功能,在自觉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优秀
道德成果基础,努力按
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完善自我。
重点:道德的本质、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难点: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新课导入:
讨论:恋爱与婚姻是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
教学备注
课堂热
议1:毒妻翟欣欣事件
2017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
WePhone开发者苏享茂因遭遇<
br>骗婚被前妻翟欣欣所逼,遭索
要1000万元和房产赔偿后自
杀身亡。翟欣欣因“程序员
自
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报道,翟欣欣抓住了苏享茂
的两个弱点:1、苏享茂
个人
有漏税行为。2、WePhone有网
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翟欣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二)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1.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 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一、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1.
公共生活含义;2.公共生活的特征;3.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br>欣用这两点威胁苏享茂,称要
让其产品下架、倾家荡产。并
且索要1000万、三亚的房
子。
问:1、恋爱和婚姻是否纯是
个人私事,完全与社会无关?
2.翟欣欣事件对青
年大学踏
入社会有何启示?
课程热议2:一根钉子的故事
一个中专学校的女生到
一家合资企业应聘,面试后,
1. 社会公德含义:2.社会公
德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没有录用。女孩收回自己的材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案例分析:2010年吻瘫机场事件
料,站起来准备走时,突然觉
得自己的手被扎了
一下,看了
江海松,美国罗格斯大学留学博士生,江西省临川人。“吻瘫机场”
看手掌,上面渗
出了血珠。原
事件主人公之一,2010年1月3日江海松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自由国
来椅子
上一个钉子露在外面。
际机场违反安全法规,闯越机场安全绳索,引起机场关闭6小时,事后
江
海松称其只为送女友登机,2010年1月8日被警方逮捕,后数小时后
获释,2010年1月9日江海
松以“挑衅入侵罪”被指控,2010年3月9
日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地方法院二度开审“吻瘫机场”的
中国博士生江
海松案,他向法官表示认罪,并随后发表诚恳声明向公众道歉,最终得
以罚款50
0美元和100小时社区服务而免除牢狱之灾。
思考:思考:1.有序的公共秩序有何重要性?2.违
反社会公德受到
法律制裁,说明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关系?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加强网络道德
自律;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案例教学:2017年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
2017年1
1月上海携程托幼所教师有虐待孩子行为,视频中,教师
除了殴打孩子,还给小朋友吃了疑似芥末的不明
物品。
她见桌子上有一把镇尺,便拿
来用劲把小钉子压了下去,然
后微微一笑,转身
离去。一会
儿,外方经理派人在楼下追上
来并告诉她:“姑娘,你被录
用了”。
思考:这个中专生为什么
会被录用?这个故事对大学
生有何启示?
思考:1、作为教师,有没有只适用于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2.违背
职业道德有何社会后果?
三、职业道德
(一)职业生活和劳动观念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
职业道德含义;2.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
众和奉献社会;
(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3
.做好充分的择业
准备;4.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四)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
四、家庭美德
(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1.注重家庭;2.注重家教;3.注重家风;
(二)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1.爱情含义;2.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
明相亲相爱;
3.婚姻含义;4.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3.不能片面或功利化
地对待恋爱;
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5.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五、个人品德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二)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1.学思并重;2.省察克治;3.慎独自律;4.知行合一;5.积善成德;
(三)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1.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2.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
德情感;
3.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新课导入
2014年5月4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道不
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
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
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思考:习总书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对青年学生有可启示?
第四节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
1.道德模范的含义;
2.改革开放以
来,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
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的道德模范。
3.尊崇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时代呼声、是群众的心声。
案例教学: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志愿服务的含义;
2.志愿服务的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3.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
三、引领社会风尚
1.知荣辱;2.讲正气;3.作奉献;4.促和谐;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
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宪法的地
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
体法和程序法等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修正案的介绍
法律体系的构成,法律位阶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导入新课:
从这周开始,我们进行法制观的学习,这是本课程的最后一个版块。
先关注一个焦点事件——复旦投毒案(见讲义)
问:谈谈你对“复旦投毒案”的认识?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
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
生的。从法律发展史来看,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从以下四
个方面来分析:
1.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教学备注
案例:谁有权制定法
律?
2.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
有一个典型案例,说的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是某村有一公共果园
,常有
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
(1)国家对公民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树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
(2)国家对公民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
有此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
法律是一种以国家政权意志出现的行为规范。而国家政权由统治阶<
br>大会当场举手表决,以三分
级掌握,因此法首先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之二多数通过
了这一规定。
有一天,村民孙某的两只山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羊再次进
入果园吃树叶和果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其中
实时被守护
人打死。孙某遂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同时也决定着法律的
将村委会
告上法庭,要求赔
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偿损失,并声明表决时自己
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
例如:《环境保护法》就是随着
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建立的法律
案例分析:本案中村委
制度。
会的行为不是立法活
动,村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民大会通过的规定不是
法
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
律,不是法的表现形式
,不
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
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因而,
孙某有权依法获得赔偿。这
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法律的
(二)法律的历史发展
特征和创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
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而调整社会关系的主
要规范是风俗和习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于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手段和
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1、奴隶制法律
奴隶制法律通常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会说
话的工具)
2、封建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以维
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使命。
3、资本主义法律
国家创制、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区别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和途径:制定、认可
起来的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变成了商品。
4、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
建筑,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
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就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无产阶级意志的
体现,它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制),
它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
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
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实效。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除了具有规范作用外,还具有确立和维护社会主
义制度的社会作用。
A.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①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专政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和维护社会主
义的经济制度 ③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④推动社会改革与进
步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
(守法)等环节。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
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
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①法律制定(立法)
②法律执行(执法)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而建立
④法律遵守(守法):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在讲述法律体系之前先解
(一)宪法
释法律位阶,宪法处于第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
一法律位阶是我国的根本
法,其次是普通法等。
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中国的四部宪法:→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5年宪法(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宪法(第五届)→1982年宪法(第五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我国宪法五次修正案:
介绍最新的
2018年宪法
①1988年第七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
修正案修改
的内容。
正;
②1993年第八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
正;
③1999年第九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
正;
④2004年第十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
正。
(5)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
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结论:宪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特征:(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
重要的方面;(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制定
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五条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
保障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家性质)
③法律适用(司法):
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
方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形式。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
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
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
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
社会生产的性质和手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方法、生产资料的分配
形式等国家经济生活的制度的总和。
教学视频:宪法知识与法律体系。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政法为统
帅,以法律为主干,
提问:实体法和程序法的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
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
区别?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
统一整体。
(一)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动作等
方面的法律规范。
(二)民法商法
(三)行政法
(四)经济法
(五)社会法
(六)刑法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5分钟)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
范。
(一)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二)非诉讼程序法
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作业布置: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宪法的地位。
教学后记
手写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制和法治的区别,宪法修正案32条中把法制修改为法制,联系现在的发展状况
分析原因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教学备注
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奋
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提问:依法治国和依宪治
国的联系?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全面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个人的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法
治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大学生树立社
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关心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在这一进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自觉性。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
心要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
本的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
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
南。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
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体现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离开了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没有领导核心;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党的
领导和依法治国就失去了目标和内在依据;离开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
和人民当家作主就不能有序进行。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
国方略。
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
、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
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实践证明,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
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
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让
法治和德治
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做
到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正确认识法治和
德治的作用。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坚持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
执政,要把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作
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业布置: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
教学后记
课次:第
讲
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相应章节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仪器
教学设计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时
地点
2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权威,培养法治思维的重要性,熟悉公民的权利和
义务在各法中的体现。
法治思维 权利义务的关系以及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讲授、讨论、案例启发
幻灯片
导入新课、新课内容、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导入新课:知识产权被侵权怎样维权,举例说明:如自己取名的标识不
申请商标专利,而被他人使用,并抢先注册。从而引出培养法治思维的
重要性。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群众尊重、运用、遵守
和信仰法律,法律才有生命力。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
和特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关系,逐步培养社会主义法
治思维,培养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
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
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
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
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因此,法治思维是一种融法律
教学备注
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
解读。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
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
对待自己。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
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
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现代国家有很多规范,如宗教规
范、道德规范、团体规范和行业规范等。法律至上要求这些规范都不得
超越法律规范,不得与法律规范相抵触。这里的法律,既包括①《邓小
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宪法,也包括其他
一般法律。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
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
责与义务。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
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
用。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至崛罚。任
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
承担法律责任。养成法律至上思维,对于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意义重大。
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二、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很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和途径学习法
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依法办事习惯等,在学习
和生活中逐渐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养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
法治思维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应当具备的一种思维,与公民的专业和
职业没有关系。缺乏法治思维的人做事情就可能违法。如,一个搞经营
的人没有法治思维,在经商时就可能上当受骗或者违法经营;一个科技
人员缺乏法治思维,就很难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不会知道
如何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年纪尚小,培养法治思
维是将来的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法治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应当从进校
之日起,就着力培养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行为习
惯,积极参与和支持法治中国建设。
三、 尊重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
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要深刻认识尊重社
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尊重法律权威,既要尊重一般法律的权威,更要尊重宪法至上的权威。
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是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
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
权
威;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
威,否则无权威;三是法律在实践中
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
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
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成,否则
无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
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在一定
意义上,法
律的权威就是执政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政权的权威,
法律的权威源
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
求,是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法律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尊
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
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秩序的稳定性和连
续性。
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
本途径。
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国
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
威是其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就大学生而言,作
为一个公民,要在尊重
法律权威方面加强砥砺,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作为,养成敬畏法律的良
好
品质,努力成为尊重法律权威、信仰宪法法律的先锋。
信仰法律。应当相信法律、信奉法律,
树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
牢固观念,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认同感。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常思
敬重之情。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律要发生作用,全社会
都要信仰法律。如果对法律不信
任,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而总是
想找门路、托关系,或者采取极端行为,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
。
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参与社会
活动,实施个人
行为,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违反法律规范。处理问
题、作出决定时,要先问问在法律上“是什么”和
“为什么”,是否合法
可行。在处理守法与违法的关系时,要防微杜渐,防止因小失大。在面
临
选择的重大关头,要依法冷静权衡,防止头脑发热或心存侥幸而铸成
大错。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要树立法
治意识,学习和掌握工商企业法律
规范、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等,运用法律推进创新,转化成果,保护产权
。
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要法字当头,依法化解,谨防采取非法方式导致
关系的紧张与事态的恶
化。
服从法律。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
务,服从依法
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一切依据法律和事
实作出的决定,真心接受与认可,自觉予以执行
。如,因违法受到行政
处罚或者被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要认真履行;对人民法院依法公
正
作出的生效裁判,要主动履行,维护法律权威;对学校依据法律和校
纪校规作出的各种奖惩决定,要严格
执行,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尊重
法律权威的习惯。
维护法律。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
的护法者。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露、敢于抵制;坚决克服事不关
己、高高
挂起的消极心态,消除袖手旁观、畏缩不前的恐惧心理,抵制
遇事回避、私下了之的惧法现象。如,老人
摔倒无人搀扶、做好事反被
诬告甚至见死不救等现象,虽然并不普遍,却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其
实,帮扶弱者、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诉求,也为我国法律所规定
和保护,已经成为具有法律性质
的社会行为,体现在我国的残疾人保障
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以及不少地方
制定
的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中,这对践行法律、弘扬
正气起到了极大的推
动作用。所以,大学生要遵法守规、抑恶扬善,做
新时代的护法使者。
学习思考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3.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知识拓展:
阅读文献
1.习近平:《在
首都
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
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版。
2.习近平:《(中共中
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
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新课导入:问:
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
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
法律权利和承担
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如
3.
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照法律途径寻
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
,中国长安出版社
求保护和 救济,以及滥用去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
担什么法律责
念读本》
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去法
2009年版。
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
的
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
养。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一、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
1、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可以概括为,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
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
存在差异。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
可侵犯性。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
1、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
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
育权等;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
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
利,如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等。
2、政治权利、人生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
利。政治权利包括选举
权与被选举权等。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
命权和人格尊严权等。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
等。社会经济
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等。文化权利包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文学艺
术创作和其
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3、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一般主体享有
的权利是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权利;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指妇女、
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
门享有的权利。
【案例】妇女特殊保护
根据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女
职工保护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妇女享有的特权主要有两个方面:
1、因生理上的特殊性而享有的特权
(1)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应受到优
待。首先是在劳动
中受到优待,如职工在月经期间,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
国家规
定的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怀孕期间不得安排从事国家规
定的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
忌从事的劳动。任何单位不得
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其次,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妇女在离婚和子女抚养上享有优先权。如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
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再次,孕期、
产期、哺乳期的妇女在判刑和执行刑罚上受到优待。如审判时怀
孕的妇
女不适用死刑。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是正在怀孕、
哺乳自己婴儿的妇
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
(2)妇女在工种安排上应受到优待。如禁止安排从事禁忌妇女从事
的工作和劳动。 (3)妇女人身自由受特殊保护。如刑事诉讼法规定:“搜查妇女的
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禁止组织、强
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雇佣、容留妇女与他人进行猥
亵活动。”
(4)对丧失生育能力的妇女离婚时,在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时给予照
顾。
(5)计划生育保健待遇。
2、为实现平等权利而享有的特权
为消除
传统的消极影响,减缓客观条件对妇女造成的不利,国家法
律和法规赋予妇女的补偿性特权主要有:
(1)被选举优待权。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
人大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
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
例。”
(2)干部培养与选拔优先权。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积极培养
和选拔女干部。
(3)女性青少年的受优待权。妇女权益保
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
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
青少年身心健康。”
(4)离婚时财产分配优先权。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协
议不成,由法院根据财产(包括夫妻共有房屋)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
和子女的原则判决。
4、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
利,如经济法中的经营权
,商法中的股权等;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
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
理权等。
(三)、法律权利与人权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
障。
二、法律义务
(
一)、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
整和变化的。如,随着我国经济
社会的发展,国家免除了农民缴纳土地税的义务;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
国家足部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收入在起征点以下人群缴纳所得
税的义务也随之被免除;
随着信息社会和汽车时代的到来,人们维护信
息安全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则相应增多。
【案例】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
(二)、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
历史
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
生重要影响。如,有
些国家出于安全的考虑,法律规定每个身体健康的
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若干年,否则就要受到法律惩罚;
在有些信仰宗教
的国家,规定宗教义务也是法律义务,违反宗教义务的要受到法律惩罚。
【案例】韩国兵役制度
在韩国,20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兵种不同,服兵役的<
br>时间也不同,但期限最短的兵种也需要服役24个月(陆军及海军陆战队
24个月,海军26个月
,空军28个月),拒绝服兵役者会被判刑监禁。
(三)、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由具
有法律职权的国
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
坚持义
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四)、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
,相
互依存,互利共赢。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
义务,权利的实现也
就成为空话。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依法
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公民权利与义务,
大体
可分为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
权利与义务、宗教信
仰及文化权利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
公平性和真实性,表现在: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为全体公
民,权利范围涵
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生活的各个方面;权利与义务为公民平等地享有或
履行;国家从制度上、法律上、物质上保障公民权利与
义务的实现。
政治权利与义务
(一)选举权利与义务。选举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我
国第
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
性别、职业、家庭
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
治权利的人除外。”
(二)表达权利与义务。表达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
国家公
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
(三)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
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
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我国宪法
第2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行使,管理国家事
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公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主要通过选举和监督人大
代表,监督国家行
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活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
特别行
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
选举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主任以及
参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
理活动等方式而获得实现。
(四)监督权利与义务。监督权是指
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br>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
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
实进行诬告
陷害。”
人身权利与义务
(一)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生命权是指维持
生命存在的权利。拥
有生命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权利的前
提,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权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防止生
命危害权、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等。
健康权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
下确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权利。
【案例】:武昌岳家嘴夜市旁,一男子偷盗电线败露后,被人戴白帽
示众。
(二)人
身自由权利与义务。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不
受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等行为侵犯的权利。人
身自由,首先是指人的
身体不受拘束,其次是指人的行动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必须依法
行
使,滥用人身自由权利,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案例一
原告甲与
被告乙系同父异母的兄弟,其父1995年去世后,原、被
告共同将其父骨灰盒安放在火葬厂的灵堂里。
2001年某日,被告在未与
原告协商的情况下,私自将其父骨灰盒从灵堂移走并藏匿,不让原告知道安放地点,原告无法对其父进行瞻仰、祭祀,经多次协商未果。原告
以其瞻仰、祭祀权利受到侵犯
,精神遭受了痛苦为由,起诉到法院,要
求被告将其父骨灰盒放回原处,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三)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人格尊严权利是指与人身
有密切联系
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的基本内容包括:姓
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案例】案例二
消费者工某在某超市购物付款后,由于该超市
收银员的疏忽,未将
工某所购物品消磁,以致工某在离店时电子报警装置响铃。该超市安保
人员
即将工某的包及电脑结账单索至总服务台检查,值班经理在未查明
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将工某带到公室,
强制滞留了一个小时,并造成群
众围观。在总服务台核实其所购物品与电脑结账单相符的情况下,才将<
br>工某放走。王某认为其身心受到伤害,随后向市消委投诉,要求该超市
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身心
健康损失费。经市消委两次调解,超市同意
向工某公开道歉,并赔偿工某精神损失费500 元。 (四)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住宅安全权也称住宅不受侵犯权,是
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
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住宅安全
包括以下内容: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
随
意搜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必要时可以对住宅安全权进行
限制。如国家机
关为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国家机关可依法查
封公民的
住宅;在紧急状态下,特定国家机关和人员可在事先没有办理
必要手续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公民住宅,但
事后须办理必要手续。
(五)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通信自由通过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
过书
信、电报、传真、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
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通信自由的基
本内容是公民何时何地、采取何种
方式、与何人通信不受非法干涉,其所保护的利益是私生活秘密和表达
行为的自由。
财产权利与义务
财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
法方式取得财
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对个人而言,财产权是公民
权利的重要
内容,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
途径。
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不管是生活资
料还是生产资料,不管是物权、债
权还是知识产权,都应当受到保护。
其中包括:第一,公民自由战友、使用、收益、处分其财产,排除他
人
的干涉;第二,国家征收、征用公民财产须为公共利益,且依法给予合
理补偿;第三,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应负赔
偿责任;第四,公民不得侵犯他人财产权,否则应负相应
的民事、行政
或刑事责任。公民在其财产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
害、返还财
产、排除妨害、回复原状、赔偿损失,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
继承权利与义务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法律所规定的第
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
母、外祖父母。继承考试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
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
承人丧失继承权利的,将丧
失继承权。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劳动权利与义务 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的机会和适当的劳动
条件和报酬的权利。劳动权是公民
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
物质上的保障。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的
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
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的权利等。
休息权利与义务
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付出一定的劳动以后所享有的休息和修养的
权
利,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休息
权是提高劳动效率、保
障劳动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劳动者的休息权主要通过国家规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予以实现
。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
从1995年5月1
日起,国务院进一步将职工工作时间缩短为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根
据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
有关规定,暂离工作岗位,进行休息和度假,同时继续领取这一阶段的
工
资的制度。休假支付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公休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
度、带薪年休假制度。
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
社会保障权是指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维持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我国
高度重视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努力履行国家承担的义务。我国宪法
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
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
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
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
br>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
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
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
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除宪法外,
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了物质帮助权的内容及其
实现方式。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
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具体内容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举行或参加宗教<
br>仪式的自由等。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第一,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二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第三,我国宗
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反对外来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宗
教的内部
事务。
文化教育权利与义务
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文化和教育领域享有的
权利。文化权利有个
人的文化权利和集体的文化权利之分,前者如由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
作品
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受到保护的权利;后者如少数民族
群众享有保留和发展其文化特性及其文化的各种形式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与
履行义务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只是写在纸上
的条文,要让他们成为现实中的权利和义务,让全体公
民都积极行动起
来,依法充分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让法律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在现实
中开出绚
丽之花,结出丰硕果实。大学生应当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既珍惜自己权利又尊
重他人权利,既善于行使权
利又自觉履行义务,为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依法行使权利
1、权力行使的目的。公民在行使法律权利时,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
相
关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不得违反宪法法律确定的
基本原则,保障权利行使的正当性。
此外,行使权利不得破坏公序良俗,
妨碍法律的社会功能和法律价值的实现。
2、权力行使的
限度。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其相应的
限度,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法人限度来行使权力。如果
因行使自己的权利
而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或他人的利益,超出了国家法律所许可和保
障的范
围与界限,则不再是行使权利,而是侵权,会受到法律追究。
3、权利行使的方式。权利行使的方式分
为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行
为方式,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可以兼用。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
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但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
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
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4、权利行使的程序。由于一个人行使权利的过程可能就是另一个人
履行义务的过程,所以程序正当原则同样适用于权利行驶过程。通常情
况下,行使权利的程序是法律规定
的。如,我国选举法对选举程序作了
规定,包括确定选民资格、选民登记、发放选民证、推荐候选人、选
举
投票、确定当选人等流程。
二、依法救济权利
1、司法救济。公民可以通过行使
诉权,依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
法和行政诉讼法,实现权利救济。司法救济一般由人民法院主导并通过
公正的审判来实现。相对于其他性质的救济,司法救济在职能上具有其
他救济不可替代的终局性
地位。申请国家赔偿也是司法救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公民由于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或公共权
力时给予违
法行为而导致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2、行政救济。公民可以
通过行使听证、复议等权利,要求国家行政
机关裁决的形式实现对权利的救济。如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决定
不服,可
以向其上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要求重新处理。公民或其他权利主体由
于国家机关或其
工作人员合法行使国家或公共权力而导致自己的权利受
到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3、政治
救济与社会救济。政治救济主要是公民依法以游行、示威、
结社、请愿等方式要求或实现合法权益的权利
救济模式。社会救济主要
是公民通过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民商事仲裁、劳动人事仲裁等渠道对
受到损害的权利施以救济,其特点是第三方参与、当事人自愿和程序便
捷等,在我国的权利救济体系中占
有重要地位。
4、自力救济。自力救济是指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救济行为。
如我国刑法
中规定的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民事法律规定侵权人和被侵
权人就侵权行为达成的赔偿或和解协议等。我国法律鼓励当公民的权益
受到损害时,通过各 种途径和方式合理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这是
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不管采取什么诉求,不管运用何种 方式,都必须在
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
尊重他人权利
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作业布置:如何认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小结:作为当代大学
生,我 们只有了解相关的
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权
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
学习、生活中遇到 的法律
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
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
修养,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四有青年。
教学后记
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