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分析

余年寄山水
568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8: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旧口高中-具结保证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树立自立自强自律的生活;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请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理念:
自主学习 全面学习 创新学习 合作学习 终身学习
3.思想道德与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
种问题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是 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时政治素养、道德
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思想素质道德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法律素质是
指人们掌握和运 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意
识,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是构成 法律素养的基本素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良
好的法律素养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是在学习中升华的、内审中完善、自律
中养成、实践中锤炼的结果。只要坚持去做、用心去做, 每个人都可以有所收获。
5.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四个全 面”: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
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深化理性认知,准确把握其 基础内容、精神实质、重
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断力;增进情感认知;注重实践履行,从一点一
滴做起,真正的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 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
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三观即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待定阶级的烙印。
理想源于现实,有超越现实。
理想自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
有现实性,而 且具有预见性。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有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 象。信念是认知、情感与意志的
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事物坚信不疑 并身体
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 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
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一方面要承认这是正常现象,不宜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又
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 人的信念也有共通之处,从而形成社会共同的信念。
在人的生命经历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行 、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
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所以人们总是把理想和信念合称 为理想
信念。
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 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特殊 的历史使命和
历史责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 入发展,文化
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作为当
代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以高度的历
史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钻 研、努力成才,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在为国
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努力中,创无愧与时代的业 绩。
5.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念:
马克思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 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
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
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
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习。
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 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 br>会市场经济、社会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族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实 现理想、创造未来,必须有战胜种种
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必须通过时间才能转变为现实。
8.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 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 的
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是对社会个体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9.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理智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1.重精神是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 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
独到理解上。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的主 流思想。其次还表现在中
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道德精神是激励个体的精神内驱力,是凝聚社会整
体的精神力量。然后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上的重视上,最后表现为重视
人生境界和理想 人格。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视继承者和坚定弘扬
者。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以改革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实现民主复兴的精神引领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
保证。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中国 精神是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
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精 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形
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道德规范、精神气质
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br>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征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精神风貌和社会 风尚的总和,是一种读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
意识。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 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伟
大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 动着伟大的事业。
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 族,名族精神是中华名族生命力、
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团结一致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会随着
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而变得厚重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量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 感的统
一。他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
精神的核 心。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全国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 ,承担起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维护祖国统一和名族团结的纽带 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实现人生价
值的力量源泉
7.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 继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
社会主义的统一,把维护祖国统一放在突出位置,献身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
(1)爱国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 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经济全球
化是把双刃剑,既是机缘,又是挑战。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的心不应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
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同全球政治、文化一
体化。
(2)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
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8.最忠诚的爱国者:
(1)推进祖国统一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推进祖国统一,
必须保持香 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
族的根本利益。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反对“台独”
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加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增强国防意识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时代精神是什么
时代精神是名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 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
(2)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的重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a.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与勇气 树立
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b.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c.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能力本领的基础 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是增
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人生与人生观: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 了人的本
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单个人而所拥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
在实践活动中 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
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观的主要目的:
(1)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

(2)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当乐观 人生要进去
(3)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 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时间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
意义。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 根本。大学生只有正确的理解人生价值的
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 人生的价值,成
就人生的辉煌。
3.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4.用科学的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一个树 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
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 类,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
反对拜金主义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5.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 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 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
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 对社会、他人所具有
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
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生活活动是 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历史的进步。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
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在看一个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真诚奉献 ,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3)人生价值的评价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
持完善自身与贡献和会相统一
6.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7.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考社会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8.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 积极
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平等原则 诚信原则 宽容原则 互助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正确认识竞争 正确认识合作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
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10.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自觉珍爱自
然,保护生态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道德
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最后,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 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
社会,是人类道德祈愿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道德是社会经济 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经
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 ,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
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另一方面,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 极被动的,
而是积极能动的。
2.道德的













上课走神怎么办-船务文员


学游泳作文-领导述职报告范文


河南汝阳县-锐角三角函数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年会策划ppt


家乡的变化500字-读书的小报


韩国大使馆电话-大班育儿知识


北京财经大学分数线-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爱情箴言-感恩的心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