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班音乐教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
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目
次
前言 .........................................
..................... 1
1 总则 .................
........................................... 1
2 术语 .........................................
................... 1
3 一般规定 .................
....................................... 3
4
检(探)测点的确定
.............................................. 4
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 7
6
检(探)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安装 ................................
9
附录 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 10
附录B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
..................................... 14
附录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 ............................. 15
规范用词说明 .......................................
.............. 16
1 总则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人身安
全和或生产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
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
的发生,特制定
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
、
扩
建及改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
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指甲类可燃气体或液化烃、甲
B
、乙
A
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
气体。
2.0.2有毒气体toxic gas
指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
<高毒物品目录>>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
体,常见的有:
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
氯乙烯, 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 of Release
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
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
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
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 apparatus
指接收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设备。
2.0.6检测范围Sensible Range
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
2.0.7报警设定值Alarm set point
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
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
通常,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 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
安装高度Vertical height
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指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2.0.10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on Limit(LEL)
指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2.0.11爆炸上限 Upper
Explosion Limit(UEL)
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2.0.12最高容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
度。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0.1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
指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允许接
触浓度。
2.0.14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
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允许接触水平。
2.0.15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IDLH)
指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
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损害健康,或
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3 一般规定
3
.0.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
和液化烃、甲
B
、乙
A
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的区域内,对可
能发生可燃
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监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
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
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但
有毒气体
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
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泄漏时,
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最高容许
浓度,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
)测器;
3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
有
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检(探)测器;
4
同一种气体,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时,应只设置有毒气体检(探)
测器;
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系统应采用两级报警。有毒气体和可燃
气体同时报警时,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
应优先。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0.3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宜对可燃气体
和或有毒
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
3.0.4报警信号应发送至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进行报警。
3.0.5
根据装置占地的面积、设备及建构筑物的布置、释放源的理化性质和现场
空气流动特点,应在装置区域内
布置现场报警器。现场报警器可选用音响器和
或旋光报警灯。
3.0.6 可燃气体检(探)
测器必须取得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
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
3.0.7 国家法规有要求的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必须取得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
检验单位
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还应经国家指定机
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
证。
3.0.8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场所,应采用固定式检(探)测
器。
3.0.9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
3.0.10根据生产装置或生产
场所的工艺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及毒性,应配备便
携式可燃和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
3.0
.11现场固定安装的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采用不间断电源
(UPS)供电。分散或独
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品的经营设施,如加油站、加气站等,
检测报警系统可采用普通电源供电。
3.0.12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见附录A;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见附录B。
4
检(探)测点的确定
4.1一般原则
4.1.1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检(
探)测点,应根据气体的理化性
质、释放源的特性、生产场地布置、地理条件、环境气候、操作巡检路线
等条件,
选择气体易于积累和便于采样检测之处布置。
4.1.2可能泄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主要释放源:
1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动密封;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 液体采样口和气体采样口;
3液体排液(水)口和放空口;
4设备和管道的法兰和阀门组。
4.2工艺装置
4.2.1 释放源处于露天或敞
开式厂房布置的设备区域内,当检(探)测点位于释
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
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
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
探)测
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
的距离不
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
4.2.2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
闭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每隔15m可设
一台检(探)测器,且检(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
内的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
7.5m。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
4.2.
3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
开厂房内,除应在释放源上方设
置检(探)测器外,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气体易
于积聚处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4.3 储运设施
4.3.1 液化烃、甲
B
、乙
A
类液
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
检(探)测器。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
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
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
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
风侧时,可燃气
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探)
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
4.3.2 液化烃、甲
B
、乙
A
类液体的装卸设施,检(探)测器
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探)测
器,且
检(探)测器与装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
2大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宜设一台检(探)测器;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当
汽车装卸站内设有
缓冲罐时,检(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第4.2.1条的规定。
4.3.3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探)测器设置,应符合第4.2节的规定。、
4.3.4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探)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封闭或半敞开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2封闭或半敞开式储瓶库,应符合第4.2.2条规定;敞开式储瓶库 房沿四
周每隔15~3
0m应设一台检(探)测器,当四周边长总和小于15m时,应设一台
检(探)测器;
3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4.3.5
封闭或半敞开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
设检(探)测器。
4
.3.6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设一台
检(探)测器。
4.3.7 储存、运输有毒气体、有毒液体的储运设施, 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应按
第4.
2节和第3.0.10条的规定设置。
4.4其他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
4.4.1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距加热炉炉边5m处应设检(探)测
器。当明火加热炉与
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设有不燃烧材料实体墙时,实体墙靠近
释放源的一侧应设检(探)测器。
4.4.2 设在爆炸危险区域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可燃气体检(探)
测器。
4.4.3 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的空调引风口、电缆沟和电缆桥架进入建筑物
房间的开
洞处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有可能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宜设置检(探)
测器。
4.4.4可能
积聚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或有毒气体的工艺阀井、地坑
及排污沟等场所,应设检(探)测器。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5.1 系统的技术性能
5.1.1检(探)测器的输出宜选用数字信号、触点信号、4~20毫安信号和毫伏信
号。
5.1.2 报警系统应具有历史事件记录功能。
5.1.3 系统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12358、《可燃气体探测器》GB15322.1~
3和《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
和试验方法》GB16808的有关规定;防爆性能应符合现行《爆
炸性气体环境用电
器设备》GB3836标准的要求。
5.2 检(探)测器的选用
5.2.1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选用,应根据检(探)测器的技术性
能、被测气体的理
化性质和生产环境特点确定。
5.2.2常用气体的检(探)测器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烃类可燃气体可选用催化燃烧型或红外气体检(探)测器。当使用场所的
空气中含有能使催化燃烧型检测
元件中毒的硫、磷、硅、铅、卤素化合物等介质
时,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探)测器;
2在缺氧或高腐蚀性等场所,宜选用红外气体检(探)测器;
3氢气检测可选用催化燃烧型、电化学型、热传导型或半导体型检(探)测
器;
4检测组分单一的可燃气体, 宜选用热传导型检(探)测器;
5硫化氢、氯气、氨气、丙烯腈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电化学型或半导
体型检(探)测器;
6氯乙烯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光致电离型检(探)测器;
7氰化氢气体宜选用电化学型检(探)测器;
8苯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光致电离型检(探)测器;
9碳酰氯
(光气)可选用电化学型或红外气体检(探)测器。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2.3
检(探)测器防爆类型的选用,应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
规范》GB50058的要求,
根据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以及被检测气体的性
质,选择检(探)测器的防爆类型和级别。
5.2.4 常用检(探)测器的采样方式,应根据使用场所确定:
1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宜采用扩散式检(探)测器;
2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
无法使用扩散式检(探)测器的场所,宜采
用吸入式检(探)测器。
5.2.5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见附录C。
5.3 指示报警设备的选用
5.3.1指示报警设备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能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及所连接的其他部件供电;
2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可
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及其他报警触
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声
光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
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仍能发出报警;
3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0~100%LEL;
4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
300%MAC或0~300%PC-
STEL;当现有检(探)
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
IDLH;
5指示报警设备(报警控制器)应具有开关量输出功能;
6多点式指示报警设备应具有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报警功能,并能区分和
识别报警场所位号;
7指示报警设备发出报警后,即使安装场所被测气体浓度发生变化恢复到正
常水平,仍应持续报
警,只有经确认并采取措施后,才能停止报警;
8在下列情况下,指示报警设备应能发出与可燃气体或
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
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
a
指示报警设备与检(探)测器之间连线断路;
b 检(探)测器内部元件失效;
c
指示报警设备主电源欠压;
d指示报警设备与电源之间连接线路的短路与断路。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9指示报警设备应具有以下记录功能:
a
能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时间,且日计时误差不超过30s;
b 能显示当前报警点总数;
c 能区分最先报警点。
5.3.2
根据工厂(装置)的规模和特点,指示报警设备可按下列方式设置:
1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与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合并设置;
2
指示报警设备采用独立的工业PC机、PLC等;
3指示报警设备采用常规的模拟仪表;
4
当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包括DCS、
SCADA等)合并设计时,I
O卡件应独立设置。
5.3.3 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LEL;
2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高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LEL;
3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 MACPC-
STEL,当试验用标准气
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00%MACPC-STEL以下。当现有检
(探)测器的测
量范围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
IDLH;有毒气体
的报警(高高限)设定值不得超过10% IDLH值。
6
检(探)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安装
6.1 检(探)测器的安装
6.1.1 检测比空气
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
0.3~0.6m。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
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
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6.1.2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
释放源0.5~2m。
6.1.3 检(探)测器应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易于检修的场
所,安装
探头的地点与周边管线或设备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净空和出入通
道。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6.1.4检(探)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技术要求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并应符合《爆
炸和火灾危
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6.2 指示报警设备和现场报警器的安装
6.2.1指示报警设备应安装在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内部。
6.2.2
现场报警器应就近安装在检(探)测器所在的区域。
附录 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表A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物质名
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引燃温度
(℃)组
别
540T1
515T1
466T1
405T2
260T3
225T3
215T3
220T3
205T3
500T1
380T2
460T1
245T3
420T2
410T2
210T3
260T3
沸点
(℃)
-161.5
-88.9
-42.1
-0.5
36.07
68.9
98.3
125.67
150.77
-33.9
469.4
-11.7
81.7
27.8
99.24
71.1
103.3
闪点
(℃)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40.0
-22.8
-3.9
13.3
31.0
气体
<-6.7
气体
-20.0
<-51.1
-12.0
<-15.6
<21
爆炸浓度
(V%)
下限
5.0
3.0
2.1
1.9
1.4
1.1
1.1
1.0
0.7
2.4
1.4
1.8
1.3
1.4
1.0
1.2
1.1
火灾
危险
性分
上限
类
15.0
15.5
9.5
8.5
7.8
7.5
6.7
6.5
5.6
10.4
8.4
8.0
7.6
6.0
7.7
6.7
甲
甲
甲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乙A
甲
甲B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蒸气密
度
kgm
3
0.77
1.34
2.07
2.59
3.22
3.88
4.53
5.09
5.73
1.94
3.10
2.59
3.75
3.21
5.09
3.75
4.40
备注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10 环丙烷
11
环戊烷
12 异丁烷
13 环己烷
14 异戊烷
15 异辛烷
乙基环
16
丁烷
17 乙基环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序
号
物质名
称
引燃温度
(℃)组
别
沸点
(℃)
闪点
(℃)
爆炸浓度
(V%)
下限
火灾
危险
性分
上限
类
6.6
6.7
36
11.1
10.0
9.0
9.7
12
9.6
100
7.1
7.1
6.7
6.0
7.0
7.0
6.1
100
37
27
乙A
甲B
甲
甲
甲
甲
甲
甲
甲
甲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乙A
甲A
甲B
甲
蒸气密
度
kgm
3
备注
戊烷
乙基环
18
己烷
甲基环
19
己烷
20
乙烯
21 丙烯
22 1—丁烯
2—丁烯
(顺)
2—丁烯
24
(反)
23
25 丁二烯
26
异丁烯
27 乙炔
28 丙炔
29 苯
30 甲苯
31
乙苯
邻—二
32
甲苯
间—二
33
甲苯
对—二
34
甲苯
35 苯乙烯
环氧乙
36
烷
环氧丙
37
烷
38 甲基醚
262T3
250T3
425T2
460T1
385T2
325T2
324T2
420T2
465T1
305T2
T1
560T1
480T1
430T2
465T1
530T1
530T1
490T1
429T2
430T2
350T2
131.7
101.1
-103.7
-47.2
-6.1
3.7
1.1
-4.44
-6.7
-84
-2.3
80.1
110.6
136.2
144.4
138.9
138.3
146.1
10.56
33.9
-23.9
35
-3.9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11.1
4.4
15
17
25
25
32
<-17.8
-37.2
气体
0.9
1.2
2.7
2.0
1.6
1.7
1.8
2.0
1.8
2.5
1.7
1.3
1.2
1.0
1.0
1.1
1.1
1.1
3.6
2.8
3.4
5.04
4.40
1.29
1.94
2.46
2.46
2.46
2.42
2.46
1.16
1.81
3.62
4.01
4.73
4.78
4.78
4.78
4.64
1.94
2.59
2.07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序
号
物质名
称
引燃温度
(℃)组
别
170T4
190T4
240T3
194T4
385T2
422T2
440T2
365T2
300T3
399T2
426T2
430T2
175T4
207T3
235T3
465T1
230T3
515T1
420T2
465T
465T1
455
501T
427T2
450T
425T2
427T2
415T2
沸点
(℃)
35
10.6
-23.7
141.1
63.9
78.3
97.2
117.0
138.0
82.8
108.0
-19.4
21.1
48.9
51.7
56.7
76
79.6
156.1
118.3
32.2
54.4
60
77.2
101.7
127
717.7
79.7
闪点
(℃)
-45
-37.2
气体
25
11
12.8
25
28.9
32.7
11.7
31.6
气体
-37.8
-9.4~
7.2
-26.1
-17.8
-6.7
-6.1
43.9
42.8
-18.9
-20
-10
-4.4
14.4
22
7.0
-2.9
爆炸浓度
(V%)
下限
1.9
2.0
3.4
1.5
6.7
3.3
2.1
1.4
1.2
2.0
1.7
7.0
4.0
2.9
2.8
2.6
2.5
1.8
1.1
5.4
5.0
2.8
3.1
2.2
2.0
1.7
2.6
2.8
39 乙醚
乙基甲
40
基醚
41 二甲醚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二丁醚
甲醇
乙醇
丙醇
丁醇
戊醇
异丙醇
异丁醇
火灾
蒸气密
危险
度
性分
kgm
3
上限
类
36 甲B 3.36
10.1
27
7.6
36
19
13.5
11.2
10
12
19.0
73
60
17
31
12.8
12.5
10
8.1
16
23
16
16
11.0
3.0
7.3
25
甲A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乙A
乙A
甲B
乙A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乙A
乙A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2.72
2.06
5.82
1.42
2.06
2.72
3.36
3.88
2.72
3.30
1.29
1.94
2.59
2.46
2.59
3.23
3.23
4.40
2.72
2.72
3.37
3.62
3.88
4.53
5.17
3.88
3.88
备注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50 甲醛
51 乙醛
52
丙醛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丙烯醛
丙酮
丁醛
甲乙酮
环已酮
乙酸
甲酸甲
酯
甲酸乙
酯
醋酸甲
酯
醋酸乙
酯
醋酸丙
酯
醋酸丁
酯
醋酸丁
烯酯
丙烯酸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序
号
物质名
称
甲酯
呋喃
四氢呋
喃
氯代甲
烷
氯乙烷
溴乙烷
氯丙烷
引燃温度
(℃)组
别
390T
321T2
623T1
519T
511T1
520T2
245T2
265T2
413T2
485T1
640T1
412T2
570T1
260T3
90T6
300T3
524T1
481T1
418T2
414T2
90T6
538T1
430T2
400T2
550T2
510T1
沸点
(℃)
闪点
(℃)
爆炸浓度
(V%)
下限
2.3
2.0
10.7
3.8
6.7
2.6
1.8
2.6
3.6
2.9
1.3
6.2
7.3
4.3
1.3
2.8
4.4
3.0
7.3
3.4
3.0
5.6
4.9
2.8
1.7
4.0
火灾
危险
性分
上限
类
14.3
11.8
17.4
15.4
11.3
11.1
10.1
6.6
33
11.1
7.1
16
16
45.5
5.0
10.0
16.0
17.0
63
5.0
50
40
20.1
14.4
12
75
甲B
甲B
甲
甲A
甲B
甲B
甲
甲B
甲
甲B
乙A
甲B
甲B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乙A
甲B
甲B
甲B
甲
甲
甲B
甲
蒸气密
度
kgm
3
2.97
3.23
2.33
2.84
4.91
3.49
4.14
6.08
2.84
3.36
5.04
4.40
4.40
1.54
3.36
2.72
1.81
2.33
2.72
3.36
3.36
1.16
2.72
2.07
3.53
0.09
备注
67
68
69
70
71
72
31.1
66.1
-23.9
12.2
37.8
46.1
76.6
102
-13.9
45
132.2
83.9
37.2
-60.4
46.2
35.0
81.6
77.2
101.1
113.8
17.2
26.1
-6.5
7.2
115.5
-253
<0
-14.4
气体
-50
<-20
<-17.8
-9.4
18.9
气体
-32
28.9
13.3
-17.8
气体
-30
<26.7
5.6
0
35.0
27.8
-35
-17.8
气体
气体
<2.8
气体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液化后为甲
A
73 氯丁烷
74
溴丁烷
75 氯乙烯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烯丙基
氯
氯苯
1,2—二
氯乙烷
1,1—二
氯乙烯
硫化氢
二硫化
碳
乙硫醇
乙腈
丙烯腈
硝基甲
烷
硝基乙
烷
亚硝酸
乙酯
氰化氢
89 甲胺
90 二甲胺
91
吡啶
92 氢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序
号
物质名
称
引燃温度
(℃)组
别
484T1
520T1
沸点
(℃)
<-50
闪点
(℃)
气体
气体
爆炸浓度
(V%)
下限
3.8
4.0
93 天然气
城市煤
94
气
95
液化石
油气
火灾
危险
性分
上限
类
13 甲
甲
蒸气密
度
kgm
3
0.65
备注
气化后为甲
类气体,下
限按国际海
协数据
1.0 甲A
轻石脑
油
重石脑
97
油
98 汽油
96
99
喷气燃
料
285T3
233T3
280T3
200T3
223T3
36~68 <-20.0 1.2
0.6
1.1
0.6
0.6
5.9
甲B ≥3.22
甲B ≥3.61
甲B
乙A
乙A
甲B
4.14
65~177 -22~20
50~150
80~250
150~
300
<-20
<28
≤45
闪点按
6.47
GB1788—79
的数据
6.47
100 煤油
101 原油
注:
1. 本表数值来源以《化学易燃品参
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
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
度分类》
HGJ20660-2000、《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
—90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移到条文说明中
2.“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
状态下的。
附录B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
表B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
序号
1
1 2 3
熔点
(℃)
4
沸点
(℃)
5 6 7
MAC
mg/m
3
8
IDLH
mg/m
3
1700
蒸气密度
物质名称
一氧化碳 1.25
PC-TWA
PC-STEL
mg/m
3
mg/m
3
20 30
-199.5 -191.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
3
4
5
6
7
8
9
10
氯乙烯
硫化氢
氯
氰化氢
丙烯腈
二氧化氮
苯
氨
碳酰氯
2.84
1.54
3.21
1.16
1.81
1.45
3.62
0.78
1.38
-160
4
-13.9
-85.5 -60.4
-101 -34.5
-13.2 26.1
-83.6
-11.2
5.5
-78
-104
77.2
21.2
80.1
-33.4
8.3
10
1
5
6
20
25
2
10
10
30
10
1
1
0.5
430
88
56
1100
96
9800
360
8
注:数值来源于
《化验员实用手册》、《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高毒物品作业
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工作
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1866
4-2002 。
附录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
表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
*
被测气的含氧
要求
可燃气测量范
围
不适用的被测
气体
催化燃烧型
检(探)测
器
需要O
2
>
10%
≤LEL
热传导型
检(探)
测器
无
LEL~
100%
中等
CO
2
,氟里
昂
无
无
红外气体
检(探)
测器
无
0~100%
H
2
较短
有
无
无
光致电离
半导体型检电化学型检
型检(探)
(探)测器 (探)测器
测器
无
≤LEL
与被测介质
有关
SO
2
,NO
x
,HO
2
Si,
SO
2,
卤素
无
无
≤LEL
烷烃
中等
SO
2
,NO
x
,
CO
2
无
无
<LEL
H
2
,CO,CH
4
**
较短
***
大分子有机
物
与被测介质
相对响应时间
有关
检测干扰气体
使检测元件中
毒的介质
辅助气体要求
注:
*
无
Si,Pb卤
素,H
2
S
无
无
无
本表数值来源 欧洲标准《可燃气体或氧气检测与
测量仪器的选用、安装、
使用和维护指南》EN50073:1999。设计过程中,检(探)测器的选
用,应根据检
(探)测器产品的技术性能确定。移到条文说明中
专业资料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离子化能级高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
离子化能级低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
***
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
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
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专业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