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中国的汉字——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巡山小妖精
654次浏览
2020年08月06日 09: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直招士官-十七大报告


最中国的汉字——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学校景观雕塑《景苏》三年前已设 计完成。为迎接市上十佳校园文化
建设学校评估,工程紧锣密鼓地实施。但到最后阶段,以书简为背景< br>的内容却是空白。于是,我受托设计,由于时间急迫,方案几经改换,
最终决定使用2010年1 0月《中华遗产》杂志社评出的“最中国汉字
——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但是,网上提取 的信息几乎
完全错误,幸亏及时发现,否则刻上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耗时8个
小时,想尽一切 能想到的办法,几乎在网上辗转全国,终于在下午5
点收到杂志社传来的邮件„„今天,雕塑已完成,成 为唯一由《中华
遗产》杂志社授权的作品,备受师生喜爱。由于各位专家对所选字的
解读详略不 一,博主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补充或改编。分五个部分
与大家分享这一中华文化。感谢《中华遗产》杂 志社的大力支持。



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 是最大的
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
定与持久。



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
二任根 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
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 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 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
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
相克。



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
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 ,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
阳。



中国历来有 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
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 日有相似的
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
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 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
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
相同,人类 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
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
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五行之一,构成了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
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 现出
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是中国化的佛,是神 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
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
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 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
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 br>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生即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天 地看成是不断生化的
天地,用生命的观点来看待天地、万物和人体器官,是诸多中国文化
的内核 ,表明了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情中寻找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
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



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农业文明出现以后的重
大进步。而 耕地手段的进步,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




春表 示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映了先民对万物生长靠太
阳的朴素认识。春是生机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 。每到春节,极具
装饰性的“春”字遍布城乡,成为中国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托。



“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
中国成为古 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 。禾,最初指北方的
粟。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子不忘本、谦虚、感恩的美德。



甲骨文中像人靠着大树休息,之后引申有休假、停止、喜乐、
美好等意 思,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清晰地展现出中国文字演变的一个
缩影。



经过人工开发,用于农业耕种的土地,在历史进程中是统治
者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少历 史事件由田地而发生和展开。


远古的氏族部落划定疆域称为“丰”。甲骨文中 是树木和下方的土堆的
形象,后引申出草木茂盛,转指人的容貌丰润、体态丰满。中国正是在对丰美、< br>丰富、丰盛等的不断追求中得到发展。



甲骨文中有此字,说明 我国丝绸在上古既已出现。丝绸是我国古代的一
重大发明,在汉代即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著名的 “丝绸之路”。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 所以“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国将不国。



先民由游猎进入定居阶段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依托。因此保家卫国,
匹夫有责。




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对民是“平安”,对国家就是“ 安定”,
从国家层面而言,安与定、平等既表现为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动态。



甲骨文中“乐”字是一把类似二胡的乐器。音乐带来快乐,这个字后来
用于书写世上一切的快乐。



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 质、是宗教,也是方术,人人
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理想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



平之如水,法律必须公道,犹如一碗水端平,体现了执着追求社会公平
的传统中国法律意识。



是古代对“天”的形状的朴素认识,即所谓“天圆地方”,这种观念影
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建筑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圆”是中华文化的精
神追求之一。中国哲学首 先追求德行的修为,继而作用于外部世界,即“内圣外
王”。“内圣”境界表现之一即圆融、圆通,形成 圆满的生存逻辑,从而做一个
有德行的人。



春秋时,孔子创 立儒家学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
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觉悟”,看见我的心。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把所有
觉的瞬间与长长的悟的过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心了。



佛陀释迦牟尼是觉者、知者。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东汉
时由官方正式引入中国。“南朝四 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唐代达
到鼎盛,其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有种“戒石”,是刻警戒官吏的铭文的石碑,凡事引
以为“戒”,行事说话多加小心,从道德上约束自己,从而成了一种中华美德。



“本”是根本,“本草”指中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被视为社
稷守业的不二法门,否则 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中国人把最初的部分称为“元”, 以元为首,奋勇争先,从春秋时代开
始成为中国人品质中的一部分。



古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群众望见而趋附之。“中”不仅有方
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 ,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的意蕴。喜怒不过节,度量把
握恰当,是为“中庸”之妙。




在五行中,东为木,为春,为生,意喻日出东方。自古以来,中 国人观
察黄河、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
的认识 ,因此,根深蒂固的内陆文明逐步接纳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也是构成万事
万物的“五行”之一, 对于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作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出
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社稷也因此 成为国家的象征。



阴阳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国人以北为上,有尊北的 意思。“坐北朝南”
的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之中。


< br>土生万物,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依托,有土才有国。自古先民春秋祭社,
平日撮土为堆进行结拜, 以及各地都建有土地庙进行肃拜。这些都不是迷信,反
映了人们对大地的感谢,对国家的崇敬,对疆土的 珍视。


在中国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数”,上踞于天,下临于地。“九 ”
“久”谐音,“九”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表示永恒、喜庆意味的吉祥数
字之一。


鼎在古代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 br>国家政权的象征。象形所形成的独特视觉效果,它的庄重感认人不由自主产生信
任感,“一言九鼎 ”即是如此。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汉语、汉字、汉学、汉 人、汉赋、汉朝„„
在中国人心中,“汉”几乎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



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就是“瓷”的意思。瓷、茶、丝,作为古
代中国向 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由于影响久远而广泛,往往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
就见惯不惊了。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
城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
“国”字在新中国简化后 ,



“帝”字在战国以前专属天帝,战国是始以指人间君主,秦以后为 “皇
帝”简称保国古代历史的传述体系中,帝系是中国历史之始,也是古代统治秩序
之体现。< br>


“王”字像斧钺。古代氏族首领率军打仗,斧钺象征其军事统帅权。进
入阶级社会,王为最高统治者称谓,王权、王道、帝王文化等有其丰富内涵。也


有将“王”字型与“三才者,天地人”联系起来,说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
为人,人能上顺天道,下 达民意,即为王者,颇具情趣。



兵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战 的策略和方法,即兵法。这是世界
公认的中国智慧,如今已运用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据说车起源于黄帝时期。先秦以来,就根据不同的用途、等级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最高级的可以嵌金镶玉,最低级的是不加修饰的本色木材,由此形成
丰富多彩的车文化。


甲骨文中,“宝”是会意字,表示屋子里有一串玉。在古代,玉是珍稀< br>的东西,也是人们十分财富的表现之一。后来,添加了“贝”“缶”,由会意字
变成了形声字,是 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一步。简化后的宝回到了甲骨文的写法。



龙是中 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上古时期众
多民族的图腾。龙又是中国古代王权、皇 权的象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龙
都具有很高的权威。龙也是几千年来亿万苍生们喜爱和亲近的神灵 ,丰富多彩的
龙文化,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各个方面。龙,沟通了中华大地历史上不同民族、信
仰 的人们的关系,今天仍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凤是古人把很多鸟的美丽部位汇集、变形、组合而成。在神话传说中,
它是最有权威的神鸟。中 国传统文化中大量与龙凤有关的内容被称为“龙凤文化”。



玉是天地 华育之精华,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以玉比德是中国特
有的观念。以玉作为礼天的主礼器,是人们 与生俱来的“石崇拜”观念的理性升
华。



礼乐文化在中国文 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化体系,“礼教”十分
受重视。礼乐之道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四散传播 ,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待人
接物的准则和教育子女的良方。



“伦”有次序、辈之意。“序”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古代
政治文明中的礼制便是以次序为物 征。在社会结构层面,等级制的实质也是一种
规定的次序,破坏了尊卑次序,将被视为“儹越”;在社会 生活层面,伦理纲常
的核心还是约定俗成的次序,破坏了既定的长幼关系,即被视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中心为忠。最大的忠诚不是忠于外表,而是内心 ,正如中国老百姓所说
的,做事认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心,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读书都应该有这份胸怀。孔子的恕
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间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指导个人及社会间
的行为准则。



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宗法社会的德性所在。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狭义的义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广义的义是一切文化。荀子说“人
能群而有义”,从而区别于禽 兽,“义”就是文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仅
是儒家提倡,现代也表扬。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
儒家理想人格 的重要品质之一。

信 人言为信,人无信则不立。信是理想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作为人与 其
他人发生联系的纽带。中国传统社会不是规则社会,而是人情社会,不需要什么
法律的凭证, 但只要言从口出,就要一诺千金,为之负责。“诚信”自古以来不
仅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政府的考量标准,
从而为诚信社会的的构建奠定基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养之,死祭之,永怀之,被视为“仁之本”。做忠臣孝子,一向是为人的最高境界。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孝”字,维
系了中华民族大一统 的国家,奠定了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



中国人自古对自然、对人保有的尊崇尊敬的心态。做事时要严肃恭敬,
把事情做好。

祭 祭祀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中是件大事,是不忘本的朴素
思想与追求人与自然 和谐关系的良好愿望的反映。几千年来,皇帝祭天地,庶民
祭祖先,百姓祭神灵,以至今天的祭黄陵、祭 孔子,“祭”字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之中,成了一道可观的风景。

祀 甲骨文的“祀” 像未成形的胎儿形,本义为求子之祀。繁衍后代在成活
率较低的古代是民族延续的根本任务,显示中华民 族对繁衍后代、教育子女的一
贯重视。

祖 古人相信,死去的先人能够保护自己家人 的平安。从商代甲骨文中对商
族祖先隆重祭祀的记载,到近代农村祠堂的势力之大,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 祖先


神的崇拜。我们今天仍然把自己的国家称为“祖国”,把自己的老家称为祖籍,把为家族争光叫做“光宗耀祖”,把忘本思想和行为斥为“数典忘祖”。

宗 示是祖宗神 主牌。神主牌所置之屋宇,即为宗。祖与宗是中国古代社会
祭祀文化的核心,对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和民间 社会的和谐起了重要作用。

福 甲骨文“福”字似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是以酒祭神以 求降福,
后引申为神灵所降赐的“福气”。小篆的“福”,一人有田地,有吃喝(口旁),
还有 精神生活(示旁),也算是幸福了。

寿 作为对个体生命延续的最朴实的希冀,“寿”一直是 中国社会最普遍的
生活理想之一。对寿的渴求,也是中国人重视世俗生活,寄希望于现世的精神反
映。

神 在中国人的原始看法中,神、人、物三个概念并提,指代三种生命形态。

神字内涵的演化表现观念的大变革,是中国文化史重大特色。因为社会文化由个
人精神历史的积 淀形成,又是个人精神的教养-规范-导引和创新集成者。

仙 仙人多住在山上。中国人对仙 有一种特别的向往,相信通过修炼可得道
成仙,也可通过行善在死后上天成仙。而如果在世时作恶多端, 死后将下地狱。
因此,中国人把神仙的生活作为最理想、惬意的追求。

德 西周初年 ,周人确立了以“德”为核心,“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
礼乐文明,由此开启了中国步入人本社会的 大门。在古代,“德”不仅指人的修
养和品行,更是指对天道、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与体认。



真人就是仙人,字的构成也是上为升天,下为登遐,中间是开天目者。传
统哲学不在乎事物的真假,而注重研究人际关系,因此就用“诚”“信”一类判
断人情的词来定义真伪 。



善即良,是人性的本色,是知行的原点。上善若水,于柔中见刚, 于纤
中见强,是进取而内敛。人生苦短,上下求索,但求止于至善。在中国人的哲学理
念中,有 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那就是“止于至善”,上升
到人性的层面来说,那是大真、大 爱、大诚、大智的体现。



古人认为一个人除了他的形体之外,还有一 种朦胧模糊之感,就是美。
中国文学艺术讲究意境,“美”字的构形,就是原始意境的萌芽。




本义为命令,又可表“言辞”,即“辞令”。辞令刻意求美求善 ,自然
使辞令被赋予“美善”的内涵,“令”表现了中华语言之美的历史沉淀。最大的
令,是每 个月来自自然、四时节气的命令,即月令、时令。时令之中所包涵的关
于人的行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的命题,蕴涵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侠客与侠气都是中国先民心中 的理想人格,有英雄志趣兼有刀剑功夫的
成为侠客,没有拳脚功夫,只有心智上表现痛快淋漓、英雄风范 的称为侠气。“侠
肝义胆”历来是中国人推崇的风骨。



春秋 以前,士是武士,春秋以后的士是文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知识分
子的通称,也指一般知识分子,一直是 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生长、提炼的主要力
量。



名位代表着一 个人的社会地位。中国是个世俗的国家,有无名位、何等
名位,往往成了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所 以中国人看重名位,追求名位。
名分与权、位、利、禄、誉紧紧捆绑在一起,所以有无名分,成了人们极 为重视
的事。



文是汉字的构建基础,“文”指有条理的纹路 。古人很看重纹路,这是
一种有规律的存在,西方叫血管,我们叫血脉,同指纹路。水称水文,山称山脉 。

武 本指军事,但真正深深影响中国的却是“武文化”,它诠释了中国人看
待武力 、权势、力量的拥有者的态度。



甲骨文“书”是人手执毛笔。毛笔是 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独特的书写和
绘画工具,因为它富有弹性,表现力强,因此也是形成后世书法艺术的 重要物质
因素。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书”字的构形,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书
法艺术 的久远起源。



古代称编好的竹简为册,后演变成动词,如“册封”“ 册立”,都是国
家大事。作为动词,其拥有了庄重的意味,而这些大事又被载入史册。



水、火中和,冷热中和,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处世哲
学,心态平和、不温不火是为“淡定”。“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是中国人看待社会生活 的深刻体会。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官文化。官文化的核心是治 人,其特征是人
治。在人治的社会里,贪就如同附着在中国文化上的斑斑锈迹,伴随着国人几千
年。其中是非得失,尤其是“只在意今天财富”这直观感受在新的时代特别值得
我们反思。




中国人尊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而憎恨取财无道的昏君贪 官,可
以说,“财”与“贪”的对弈,一直穿插在中国人的历史进程中。



鬼文化在中国经过漫长演变,人们对鬼的态度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畏惧,
发展出形形色色的鬼故 事„„鬼的世界,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面镜子。



从敬献于神的珍馐,谨 呈于帝王贵族的美味,变成了表现内心羞惭,甚
至于儿女情长的“羞人答答”,汉字中恐怕没有哪个字有 “羞”字这样兜兜转转、
跌宕起伏的命运了。



对战斗中受到 的箭伤进行治疗,箭取出来了,还被规规矩矩地放在匣子
里。“持中守一而医百病”,身体若无阳燥,又 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
会百病全无,“中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医学造福百姓、慈惠无穷的智慧 与思想。



古老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在祭祀中是必不可少的祭 品,沟通人
神关系的巫觋,更要把酒作为祭祀活动时的重要工具。酒不仅是养生所必须,而
且是 最重要的药品。酒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饮到尽兴时,文人墨客留下千古绝
唱;饮到激昂处,将士游侠顾 盼自雄,豪气干云。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个农业国家,粮食收成不仅 牵系千家万户生存问题,
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的头等大事。



数千年来,中国的“民”扎根泥土,努力攀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尽管是一种理 想状况,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其实决定了整个社会
的发展方向。



细密的渔网不进入鱼塘,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吃,这是中国人最早对于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的一种观念。“网”字的生命力在于它能由实而虚,由虚
而实,今天人们生活在网络时代,网更是虚实结 合,无处不在,无远弗届。



“堂”是同祖的旁系亲属关系。堂屋同亲 属关系发生的牵扯有中华传统
文化的因由,表现了传统人伦关系与传统建筑格局的奇妙融合。



懂得凿井,中国人得以脱离对大河的依赖,可以把生活的地带扩大到更
远阔的地方;而均分井田,古制八家为一井,先公后私,“井”已经成为代表中
国人最为依恋的家乡的一 个文化符号。



住在自己的院子里,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院”是本 无言的书,院里
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养育了一茬又一茬在院里长大的人,传统中国大家庭的
形式得以延续数千年。




最初的“年”指五谷成熟。粮 食收成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占测粮食收
成也就成为古代统治者最为关心的大事,也是当时知识精英的职 责。由于禾谷类
粮食作物多为一年一熟,因此,“年”成为了最大、最重要的时间节点,而过年
也就成为人们庆祝丰收,企盼来年风调雨顺最重要的节日。在中国人的心中,“年”
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 ,是一切美好希望的开始,并以诗意浪漫又厚重地植根在每
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古文字中,“食”是一个像器皿盛着食物之形,有的字还在旁边加上几
个点,表示所釜底抽薪提谷物之类。我国的膳食结构与欧美以肉食不同,是以谷
物为主。远古时代,北方 吃小米“粟”,南方吃大米“稻”。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 发现羊性情温顺善良,不犯众物,繁殖
能力强,就将其驯养,人与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出于对羊的 重视和喜爱,
赋予羊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如“美”“善”“祥”“羲”等,表明古人心中羊
确 是美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且是知礼义的动物。



在浩繁的汉字中 ,“和”结构简单,人人共识,但却又内涵丰富、意境
深远。它植根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渗透着中国人 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
慧,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把
和看作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录取分数线-高考理科状元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景观建筑设计专业


节能小常识-妇女节前夕


黄褐斑病因-餐饮创业计划书范文


北京专科院校-运输合同


中国军衔等级图片-谁偷走了我的时间


辩论赛题目-给朋友的新年祝福语


日本ai-圣诞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