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解读语言的魅力
有关母爱的诗歌-网络经典语录
语言学概论——解读语言的魅力
1.语言三要素:语音、语义、语法
语言学是以语言(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共同特点、一般规律
性质: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音的表达内容。(语言的结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
(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符号系统,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语言中,符号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
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哲学家荀子曾经说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br>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正名》)
2.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语言符号层级结构 “两层三级” 音位层和符号层 “三级”
语素、词、句子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生成性
语言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小于60个),语素的数目则有几千个。
3.组合关系
指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与符号是怎样组合的?
①在语流中,语言符号之间的线性连接关系,横向组合,有规则,并非任意的
②连接中的每一环都可以拆卸下来进行组装。
聚合关系
语流之外,语言符号根据某一种共同特点(语音、语义、语法),而聚集在一起的类聚关系。
4.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①单位的明晰性
人类说出来的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规则组装出来的句子
②任意性
③结构的二层性
人类的语言是一种两层结构装置。动物“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
④开放性 人
类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动物“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能够传递的信
息
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
⑤传授性 人类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掌握什么语
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动物的
“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
用学习。
⑥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
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人
类语言信息的传递不受当时当地环境的限制。
5.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生理属性)发出的代表一定语言意义(社会属性)的声音(物理属性)
音位是在语流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从国际音标上讲)分为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
音位学是研究语音的社会学,即研究语音的社会功能。
语音的单位:音节、音素、元音、辅音、声母、韵母、声调、音标
音节是人们从听觉和发音感知上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的单位
音素(元音、辅音)——音节(声、韵、声韵)——语流
语音四要素 音高、音强(重)、音长、音色
发声器官三大部分:动力区(肺)、发音体(喉头、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6.元音和辅音的区别(P59) 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互补原则、相似原则、对立原则
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P60)
辅音(P62)
7.音位对立和互补原则(P70)
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个音
位在不同位置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①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②其间的相互交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的,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①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
②语言学中把这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③英语还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
8.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区别特征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临
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
我们叫做语流音
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9.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脑子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中
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10.语法
定义:
①语言的结构规则
②研究语法结构的语法语或语法理论
包括 词法和句法,以词为界限
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这个定义强调“独立运用”和“最小”两层意思
①它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
②不能扩展,或者通俗地说,就是中间不能插入任何别的成分
词法包括
构词法和词的构形;句法包括词组、句子的构成
性质包括 抽象性、递归性和民族性
语法单位包括句子、词组、词、语素
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把它们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汉语中绝大多数词
都是由词根构成的
11.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分析)P95
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
型可以归纳为主谓、
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是从语法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汉语缺少词形变化,更多地依靠词序来确定结构关系
我们将组合规则的时候给句子定出了主、
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它们是句子结构里的组合位置,每个位置上可能出现的词
要到有关的聚合里
去选择。这种聚合就是词类
。所以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组合的层次性指语法单位在相互组合时不是简单的线型排列,而是一层一层套合起来的
形态: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的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
个聚合,
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变更词尾,也有一些是使词根内部的元音、辅音发生变化
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进一步概括得到的种类,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12.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
①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
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代表语言如汉语、彝语、壮语、苗语等
②屈折语主要
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代
表语如俄、德、法、英语
③粘着语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曲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
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有一个变词语素表示。代表语
如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日、朝鲜语
等
④复综语主要特点是一个词往往由多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如美洲印第安人
的语言——美诺米尼语
13.词和词汇是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基本词汇主要特点是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
一般
词汇特点: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较若。
所包含的
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人
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做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
附加色彩。
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词义的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
14.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
义叫做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其他意义的基础;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
派生意义产生的
途径就是一般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
br>种相似的基础上,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
15.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
特点。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语言包括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方言
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
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主要体现在语音方面,是全民
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在确定方言分支的时候,要同时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统一的社会和语本身的差异。
汉语一般可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方言间的词汇区别主要表现为名异实同,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相同的事物
研究方言意义:①推广普通话②对在方言区工作的外地人掌握方言有重要意义
③为研究语言的历史提供可靠的宝贵资料
16.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世界上各种语言按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使用人数最多)、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
索语系、达罗昆
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系
17.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访译词,
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洋泾浜 又称“皮钦语”,是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这种语言是当地人和外来殖民者在
打交道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
性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