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释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成长手抄报
龙源期刊网 http:
“忏悔”释义
作者:刘培培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
摘要:忏悔体
现着人对自我超越的渴望和欲求,它唤起麻木良知的觉醒,迷失人性的复
苏,促进灵魂境界的不断提升。
本文通过对“忏悔”的宗教学、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等各个方
面的解析,试图界定“忏悔”的内涵与本
质。
关键词:忏悔;罪;悔;良知;真诚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96-01
“忏悔”一词,出自佛教用语。佛教的“忏悔”指于佛面
前自白罪恶,请求宽恕,以期达到灭
罪的目的。忏悔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在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中
無处不在。佛教认为,宇
宙万物的本性是空性,所谓万物自性本空,而包括人在内的种种众生由于无始无
明遮蔽,非但
不能见此真相,反而执万法为实有,并由此生出种种颠倒见解,造出种种恶业,遭受种种恶
报,轮回于六道苦海,难有出期。忏悔无始以来的“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是原始佛法
所没有的,而大乘佛法规定信徒皈依佛门之前首先必须忏悔罪业。佛教为令众生远离苦海而安
立了戒定慧
三学,众生只要依三学修行,就能够改邪归正、远恶从善、离苦得乐。这是理解
“忏悔”一词的宗教学基
础。
现代语境下,“忏悔”一词有“坦白”、“承认”、
“悔罪”、“赎罪”、“不彻底或不完全的忏
悔”、“痛悔”或者“彻底或完全的忏悔”等含义。
仅从宗教学意义上来看,“忏悔”一词所包含的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西方话语中也没有
与之
完全对等的概念,表明其蕴涵的意义非常广泛。当它一旦脱离原始宗教语境,便逐渐向独立自
足的概念方向转化。全球化语境下,“忏悔”一词在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广泛地通用于世俗
语言中
。各民族语言在交流对译中,也不时显示出对“忏悔”这一指称对象的理解和表达上的偏
差,恰好证明了
彼此之间联系的存在。这种联系经过多元文化的洗练融合,“忏悔”一词所适用
的语境和场合逐渐扩大,
其作为一个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也日渐清晰。
从字面意义上看,“忏悔”是指以“
忏”(告白、坦白等)为形式,以“悔”(悔过、悔罪、悔
悟等)为内容的一种主体行为。首先,人要意
识到自己所犯的罪性或者过失、过错,从内心深
处产生羞耻感,然后才会借助“忏悔”达到心灵提升的目
的。人之所以会“忏悔”,与人的“羞耻
感”休戚相关。耻,原写作“恥”。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
耳朵只有听到了来自良心的判断,其心
中才会产生“羞耻心”这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或心灵知觉(指“觉察
到”或“意识到”之义)。羞耻的个
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继而产生
懊悔、悔恨之情,希望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