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概要 名词解释

玛丽莲梦兔
686次浏览
2020年08月06日 10: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明天会更好主持串词



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
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 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 说
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 “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 、治国、
平天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 其主要的
思想源自于《大学》的经。《大学》是如此指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 至善。

周公制礼
周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在夏礼和商礼的基础上,以“亲亲”和 “尊尊”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本族的
风俗习惯,制定了一整套礼制,史称“周公制礼”。这次制礼的内 容非常广泛,大到国家的政治制度,
小到个人的日常行为都有详细规定。大的方面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和 国家重大活动的制度礼仪,小
的方面包括人的婚姻、丧事、成人礼仪、祭祀活动等等。通过周公制礼,统 治阶层力图使西周的社
会制度、国家制度和人们生活以及思想,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事以礼为准则。此 后,中国两千多
年的历史中,虽然朝代更替很多,但西周时周公制礼所确定的各种礼制都被继承了下来, 特别是婚
姻制度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周礼的影响

阴阳五行
阴 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
阴阳二气 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
界不可缺少的元 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先
王” 极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
确 ,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墨家三表说
墨子提出的认识或 判定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
之者,有原之者,有用 之者。”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
即实际大众经验;“废 (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政治实践。

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 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
效法或遵循自 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
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 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
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 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无为而治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
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 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让事物按照 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
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
涤除玄览
老子把握道的一种方法。就是就要把人的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的 干扰,象一面清澈
幽深的镜子,不沾一点灰尘,这样就能把握道了。这是一种神秘主义认识方法

抱法处势
出自《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比喻把法和 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
的推行。韩非强调法在统治中的作用,同时突出势的重要性。提出要法势合一 ,统治者必须
同时兼备两种权威,即制订法的权威与实施法的权威,才能达到抱法处势则治的境界。

性三品说
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结合天人感应说,提出人性有 上、中、下之别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的根源是阳,表现于外为仁,是善;情的根源是阴,表现于外为贪 ,是不善。人生下
来就有性和情两种质,虽然性是主,情是从,但不能说人性先天就是善的。要使人养成 道德品行,
达到“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需要经过社会的教育。董仲舒 认为:上
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 善的。这
两种都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中民是大多数,需要教育,所以董 仲舒
指出:“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认为君王承天命,教育人民养成善德。他从人性论上论
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原心定罪
由董仲舒提出是春秋之义中的一项 最为重要的内容,汉儒把它当成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
其内容是在审判中重点考察犯罪者的动机是否合乎 儒家道德,如不合乎,必须严惩;如合乎,
虽犯法亦可从轻论处。这一审判原则从道德至上的立场出发, 过分强调了犯罪者的主观动机
而相对忽视了犯罪的客观事实,从而为酷吏任意安置人罪打开了方便之门。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 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
哲学思想体系,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天” 就是指自然界 ,
“人”就是指人类 ,“合一”就是指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 意的体现;天意能
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

文武张设 < br>这是王充法理思想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一德一力,一文一武,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
要“ 文武张设”、礼法兼用。但比较起来,王充认为礼义德教更为重要。

名教出于自然
名教与自然之辩是魏晋时期政治伦理的一个中心问题,它源自汉末士人中普遍发生的儒学信
念危机。王 弼从以无为本、崇本举末的本体论出发,得出名教出于自然的结论。他否定了汉代
以仁义为本的观念,儒 道兼综,以道统儒,主张名教从属于自然。名教出于自然的命题,在中国伦
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 当代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名教”,一般理解
为儒家的纲常伦理,又称“礼教 ”、“五教”、“王教”、“世教”,因其是正名分的大本,故称“名教”。






名教本自然
王弼对世界存在普遍 原理的追问展现在多个方面,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根据,万事万物
的运行遵从自然原则;对于 人类社会,同样强调自然原则对于人类规范制度的创立具有本源意义,肯
定了自然原则对于人类社会具有 普遍的适用性,该观点被总结为名教本于自然。将自在的物质世界
的运行规律规定为自为的人类世界的行 为规则,其理论前提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与人类思维在内的
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适用 的普遍规律。

圣人制刑
韩愈坚持圣人史观,认为圣人就是人道德楷模,圣人就是 仁义,圣和仁是一体的。韩愈认为,
法律和刑是道的体现,是由圣人创造和设立的。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 性三品说,认为统治着生来
具有上品的善性,劳动人民具有下品的恶性,中间阶层的性则是中品,可以导 而上下,即可上
可下。这种性三品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统治阶级的严刑峻法提供了理论根据 ,它的性
三品说也可以用来反对佛教。

天人不相预
在元气惟存,气化宇 宙的思想前提下。柳宗元视天为自然之物,天道只是按自然规律发展和变
化的过程。他肯定的指出,草木 之生长繁殖,年岁之凶歉璺收。是天所造成的自然现象;而法制与
动乱,是人为的社会现象。二者皆有其 发展变化之规律,各司其职,各行其事,互不干预。这种天
人相分的思想。不仅是驳斥了韩愈所主张的天 能赏功罚过的天命论,也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同时承继了荀子所谓的“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 知识。格物致知一词
出自《大学》八条目。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 是儒家的一个
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这是
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
做 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易简功夫
陆九渊认为心就是本心,本心就是孟子的恻隐 仁义 羞恶 辞让 此四端就是此心本心。他认为
人常被物欲私欲本见蒙蔽本心,解蔽的方法是他提出的易简功夫。易简功夫就是首先要确认自己尽
善的 本心,其次学会用心度量是非,最后反观内省,顿悟本心。反观内省的方法就是存心养心去利
欲。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 由朱熹发明。这一概念在
《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 是大善,是人的仁
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 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
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三不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自《宋史·王安石列 传》,意思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
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天变不足畏 ”:原意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 应,同时透露出一种朴素的唯物
主义思想;“祖宗不足法”: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 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
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这既 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
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降,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

大明法度
出自 宋代王安石的《上时政疏》,“明:严明;法度:规矩,制 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他认为,国家是否富强,天上是否安宁,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度,和法度是否合 理。但是,他又十分
重视“人”的作用,这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立法离不开贤人。其二,执法离不 开贤才。

童心说:
李贽认为人先天具有天真淳朴的童心。“童心”就是真心,“ 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
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 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
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童心说,导源于王守仁的良知说 ,但否定仁义礼智忠孝等
是人的天性。

帝王皆贼
作为明末清初四大思想 家之一的唐甄,以人人平等为出发点,提出了帝王皆贼和治乱唯君的思想,把
矛头直对君主专制政治;并 针对其政治弊端,提出了限制君主权力的主张,从而使其反专制思想达到
了明末清初时代的高峰,并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校议政
学校议政思想是黄宗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黄宗羲指出,学校不仅仅是养士的教育机关,
而且是国家议政的政治场所,天下是非的评判,国家 政事的处理。不能只有皇帝一人说了算,而要
听从学校的公议,学校是高于君主的决定政治是非的最高权 力机关,一切治理天下的设施都将出于
学校。学校议政”可以看作是实现政治设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学校 议政,可以反映民意,可以监督
君主和地方官

理势合一
出自王夫之的《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理”,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势”,指事物发展的必然
趋势。认为“理” 和“势”在自然之天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不可抗拒。提出“在势之必然处见理”,
“势寂然而不得不然, 则即此为理矣。”肯定历史变迁根本上取决于势。但又认为势“存乎神之不
测”,要通过英雄人物来表现 。

理欲合一



王夫之提出了理欲合一的观点 。他肯定人欲的合理性。一是理欲同源。他认为理欲都是自然的
产物,与生俱来。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 性、合理性。二是理不能脱离欲而单独存在。理往往要借
助于欲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三是欲为人性的当然 组成部分。四是在圣人身上,理欲实现了和谐统一。
既然欲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消灭欲又是不可能的 ,那么就要对人的物质欲求给予一定的满足,
不过,王夫之对欲的肯定是有限的,他更为推崇的是理的地 位和价值,反映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就是
注重和维护礼教与纲常。这是其理欲观的局限性所在。



广西医科大学分数线-江苏理工学院分数线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务处-个人读书计划


割肝救子-河北学考成绩查询


傅韵霏-教学工作总结


大庆东风中学-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英国商科排名-广东省国税局


任职表态-我的中国梦读后感


美国留学专业选择-实习单位鉴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