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解读人生

玛丽莲梦兔
698次浏览
2020年08月06日 10: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硅酸盐所-澳门回归日


◆曾仕强教授解读人生:人生只做三件事
曾仕强教授解读人生:人生只做三件事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只是来贪图享乐的,也不应该只是来
受苦受难的。人的一生,说 长不长,不过百年,说短也不短,要经历
多少喜怒哀乐,多少悲欢离合。人的一生究竟意义何在,价值几 何?
经常作为一个终极命题摆在我们面前。台湾师范大学曾仁强教授认
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是要追求圆满的,通过不断地改造自己完善
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完成自己此生的功课,最后心安理得 的离去,
开始新的轮回。曾仕强教授提出,我们应该做好三件事:知道此生为
何而来,知道如何 完成,知道如何做得更好。知道此生为何而来,我
们就明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不再迷迷糊糊晕头转向浑 浑噩噩浪费此
生;知道如何完成,知道如何做得更好,我们才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
曾仕强教授 透彻的分析了我们的一生,虽然有些观点第一次听不好接
受,但是仔细想想,言之确凿,是非常有道理的 。
曾仕强教授认为:人生就是从有口难言到不了了之的一段过程。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 的要做好,确实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人生的最后结局是什么?中国人的答案,四个字:不了了 之。没
有人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才走,不论你多么伟大。因为只要活着,
就不断的有问题发 生。所以,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最后都是不了了
之。但是,不了了之有两种,一种是闭着眼睛不了了之 ,这种比较可
爱,叫做心安理得。一种是张开眼睛不了了之,这种比较可怕,叫做
死不瞑目。中 国人最怕的,就是死不瞑目。所以人生只有一个目标:


简单明了,求得好死。
其实我们怎么死并不重要,难就难在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
生,所以应该时时刻刻要准备着,无时无刻 不求心安理得。这一点很
重要,有的人说,我还年轻,我可以现在不注意,将来再补救。这种
想 法是错误的,往往死亡是突然来临的,根本没时间补救。所以一定
要时刻准备,为人处事无时无刻不求心 安理得。
人生的起点是什么,四个字:有口难言。小孩子一出生都不会说
话。小孩子来只 有两个目的:报恩和报仇。到底是报恩还是报仇,那
是机缘决定的,不是随便就能说清楚的。所谓沉默是 金,因为祸从口
出。嘴巴会说话就会闯祸,但是又不能不说话,所以一个聪明的人可
以不说就不 说,善于倾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所以人自始至终
是不能乱说话的,没有根据的事情更不能乱讲。
人是从哪里来的?中国人就一句话:你把你自已搞成这样的!人
是自已搞出来的,所以,我 们要对我们自己负完全的责任。中国人知
道,一切就四个字:自作自受,现在的境遇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 的,
幸福是自己创造的,不幸也是自己导致的,和别人没多大关系。所以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 人。
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从有口难言走到不了了之的过程。
每个人生来都是不 完满的,人一生就是要补足自己的缺憾。每个
人是有差异的,与生俱来的缺陷各不相同,这辈子就是要弥 补这种缺
陷。每一个人的功课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和别人比较。人生的价值
和意义是平等的, 职业也是没有贵贱的。我们就是在其中互相弥补,


才有了这多彩多姿的世界。
人生都是有缺陷的,没有人生来十全十美。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
量圆满,修得圆满。
我们 最后要修得圆满,但是人和人圆满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每个
人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做好就圆满了。你如果 不是他,就没有资格评
价他。所以不要评价他人,每个人都不一样,人只有自己有资格评价
自己 。
所以人生其实就是来做一件事的:修得圆满。修是什么意思?修
就是改造。修就两个字 :修己。把自己的缺陷修补齐全。人生只有一
个目标,就是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没有人能改变你 ,除非你
自己愿意改变,所以,不要怪别人改变了你。
所以我们应该真正了解自己,改造自己,这是我们必须一生一世
要做的事情。
怎么改造自 己?我们是通过别人改造自己,因为人类是群居。你
根本不了解自己,只有通过别人才了解你,人对人是 一面镜子,当你
看到别人的时候,要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通过他的反应来了解自己。
通过别人 的态度,就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当,需不需要修改。看别人
的表情,就知道是否应该修正自己的方向。互 相尊重,互相成全,互
相提醒,共同提高,这是人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
你想改变别人吗 ?你要首先改变你自己。你自己一改变,别人也
改变了。人和人是互动,是永远平等。儒家说,反求诸己 。任何事情,
反过头来,想象自己,检讨自己,改变自己是最好的路子。老是强制


别人改变,老是觉得别人不对,老是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是没有道
理的。
人生下来, 你就不断的改变自己,改变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就可
以快快乐乐地回去了。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人生的目 标,要知道此生
为何而来。当你作什么事情感觉到很兴奋,很有价值,没有人强迫你,
你还可以 废寝忘食的去做,大概就是你这辈子要做的事情。人各有志,
做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用比较,不用批 判。没有人有批判别人笑
话别人的权利。每个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其次要知道如 何完成,找到做事的方法。时间只能用在一个地方,
不能用在很多地方,所以要选择,无法同时去作很多 的事情。这辈子
该做的事情你不做,却做了别的事情,就会死不瞑目。我们对过去的
事情过去的 时光都不必后悔,后悔也没有用。我们更应该不断的总结,
反思过去,让过去变成经验,为我所用,这样 子就行了。
最后,就是要知道如何做得更好,不断地改善。有目标、有方法,
天天改善, 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进步了,不断的追求精益求精,就是在
高质量的完成我们的功课。做好这三件事,我们 的人生应该算是有意
义的,在人生的终结时,面对此生的收获,应该能够心安理得了。
◆学习:百家讲坛之曾仕强《易经与人生》讲义(2)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 强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
“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六十四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 本没有好


卦坏卦之分,《易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
自 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
曾教授,在美国获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在英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
回台湾工作后,他常常觉得中国人很难理解,39岁那年,他被复杂
的人际关系,弄得身心疲 惫,而学习《易经》后,他发现许多困扰他
的问题,用《易经》中的道理解释,就都能够理解了。 曾仕强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主讲:《易
经》与人生。他说:我的名字 虽然叫曾仕强,但是在39岁那年,身
体一度非常衰弱,一点都不强。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上下 楼
梯,都要小心翼翼。他父亲知道此事后就对他说:早叫你读《易经》,
你为什么不读?曾教授 说:读《易经》跟我生病有什么关系?据我所
知,《易经》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的。我是学科学的 ,我根本
不信那一套。
父亲说:那是一般人的错误观念,把这部经典给害苦了。《易经》,< br>是讲未来变化道理的。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叫“无三不成理”,把任
何东西都分成三块,外国人是 经常分成两块。时间有过去,现在和未
来,一天有上午,中午和下午,连孔子都说,人分中人以上,中人 和
中人以下。《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变化的,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
来,但未来又是不确定的 ,是会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
性的,这就是我们所要去掌握的。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我觉得 有道理,
就说我去读读看。


回去以后,我就开始读《易经》,但怎么读也读不 懂,有七八本书都
是说怎么算命的,怎么看风水的。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爸爸说:你
先读《易 传》,读懂了《易传》,再去看《易经》,你就会觉得很清
楚了。果然,当我读完《易传》,有很多感悟 ,最大的收获是:我终
于看懂了中国人。说实话,我那个时候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很羡慕
做外 国人的,但是自从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
用现代的观念去看古老的《易经》,我 越读越有兴趣。平时,常常碰
到一些看不懂的事,听不懂的话,慢慢地都从《易经》中找到它的根
源。
比如说,什么叫内方外圆?内方是说中国人很有原则,但是你的原则
不能表现出来,你 一表现,就会跟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所以外边要圆。
爸爸说:你这样不是很圆滑吗?不是,中国人是非常 讨厌圆滑的。这
不叫圆滑,而叫圆通。你不圆通,你在社会上就会吃亏。我觉得古人
非常聪明, 他们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在地球的上面,美国在地球的
下面,你要去美国,最好是挖一条隧道,装一部 电梯,你只要坐电梯
就到了,不必坐飞机。但是,事实上行不通,因为地心是一团火,会
把你烧 熔化的。两点之间直线走最怏,但有时往往行不通。《易经》
太极图里有一条曲线,你打个转不就到美国 了吗?
你再看,有三个中国人,走在马路上,大家都会躲来躲去。原来他们
都在避免走在中间 ,因为中间为最大。如果跟领导一起走,一定要让
领导走在中间。一些年轻人不懂事,每次照相都挤到中 间。照片洗出
来,领导一看,就是这个家伙最讨厌,挤到中间来干什么?人家懂事


的人就坐在旁边。该你坐中间,人家自然会把你请到中间来的,你急
什么?中间为最大,这是《易经》 的观念。
中国有一句话叫不三不四,什么叫不三不四?我曾让学生把这句话翻
译成英语,全世 界的人都听不懂。中国人很奇怪,不说不五不六,不
七不八,就说不三不四。读了《易经》我才知道,不 三不四就是不仁
不义。中国人讲了话以后常常否认,跟你讲完话后还要加一句:这话
你不要说是 我说的。结果你跟别人说了,那就是你对我不仁。人家来
问我,我只好说:我没说。不是我骗你,是你先 不仁我才不义。如果
把这些道理讲清楚了,真正搞懂了,你就会觉得,中国人是非常诚实,
非常 实在的。我也常常问年轻人: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如
果你说阴阳是两个东西,说明你的脑筋已 经西化了。西方的阴就是阴,
阳就是阳,是分开的。中国人是一个合起来看的民族,我们动不动就
讲合作,讲和谐。其实阴阳是一个东西,是不能分的。同样一个东西,
有时候变阴,有时候变阳,这是 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我从《易
经》里体悟出的一个最好的法则。《易经》的哲理就是阴阳一体,我
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我发现中国人还会同时讲两句矛盾的话。这里告 诉你:人同此心,心
同此理。但肚子里想的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里讲的是:礼让
为先。 心里想的却是:当仁不让。我慢慢感觉到,外国人很讨厌我们
的地方,其实是我们最擅长的地方。你问外 国人,你要喝茶还是喝咖
啡?外国人很干脆,要么是说喝茶,要么是说喝咖啡。但你要是问中

< p>
国人:你要喝茶还是喝咖啡?回答肯定是:“随便!”凭我几十年的
经验,会讲“随便”的 人,都是长寿的。
曾仕强教授说: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里出来的。孔子把人
分成三 种:中人以上,中人和中人以下。中人以上的人怎么读《易经》?
这个人叫老子,老子是替高智慧的人去 解释《易经》的。《道德经》
就是高难度的经典著作,光是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
楚。他先说:不能说,然后才来说。这对中国人的影响太大了。现在
我们在开会的时候,你问他有没有 意见?他说:没意见。然后说:不
过,我认为,下面讲了一大堆意见。你把《道德经》读完之后,就可< br>以知道《易经》里面一些很高深的那部分哲理。而孔子是替中等智慧
的人解释《易经》的。什么叫 《论语》,家常便饭才叫《论语》。你
要解读《论语》,可以到我们生活圈中去体验。《论语》一开头就 告
诉你,做人要快乐,所以在《学而篇》中提出了孔门三乐。
这三种乐趣是:一,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说,
你学完了以后要去做,要去实践,让实践变成习惯,这里的“习” 要
解释为习惯,形成习惯你就很乐了嘛。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友来了,你要设身处 地把好茶端给他,把好东西与他分享,下次他
一定会再来,这也是一件乐事。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愠
就是小小的生气,没有发脾气,只是不太高兴。人家不知道你是谁,
你一点也没有不高 兴。现在的人,不是这样,现在的人会不知而大怒。
你不知道我是谁吗?!你真的没有看到过我?!如今 各行各业千千万,
隔行如隔山,谁也不认识谁,这是非常正常的。你如果把孔子说的这

< br>三条都做好了,你就会很高兴。《易经》是包罗万象的,包括天文,
地理,兵家,医学,甚至于现 在的电脑。兵书36计中的许多计谋,
都出自《易经》的卦象之中。中医讲究的阴阳平衡,更是出自《易 经》
的阴阳共体之说。代表现代文明的高科技电脑,也包括在《易经》中。
电脑就是01010 1,0就是阴,1就是阳,010101就构成了浩瀚无穷的
网际网络,可是我们老祖宗,早在六七千年 前就说过,阴阳变化产生
宇宙万物,一样的道理。电脑就是阴阳的变化,没有什么稀奇的。
还 有一个人,我们一定要记住,就是墨子。他是专门替基层的人,大
众的人去讲《易经》道理的。墨子的学 说是最好的,做人要先学墨子,
他实干,认同上面。现在有些人,年纪轻轻,对上面就有一大堆意见,< br>那不是把自己害了吗?从墨子开始,然后慢慢走上儒家的路,最后你
才可进入道家的境界。 曾教授认为,《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是四个字:持经达变。什
么叫“经”?“经”就是不能变 的东西。一个人有了“经”以后,你
还不会变,那就是你不会用。我们知道,原则是不能变的,但是方法
是一定要变的。
其实,《易经》是全世界最高明的辩证法。从这个角度去看,你会发
现中国人,说要,会变成不要,说不要,他就是要。你送礼给外国人,
外国人会当场打开说,这是我最喜 欢的东西。中国人呢?你送礼给他,
他说不要,不要,那,就搁那儿吧,最后还是要了。小时候我很讨厌
这个,太虚伪了。读了《易经》我才懂,这里面的学理很简单:站在
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 会乱要。站在没有没有意见立场来发表意


见,才不会乱讲。站在退让退让的立场来不让, 那才是当仁不让,当
仁就不应该让嘛。
《易经》告诉我们,当不当,就是应该不应该的意思, 对年轻人我想
说一句话:少问喜欢不喜欢,多问应该不应该。现在不是,动不动就
是“我喜欢” ,你喜欢就糟糕了。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
半的,我们的脑筋是全的。我们是有阴有阳,要同 时兼顾。外国人经
常讲一半的话,最流行的一句叫“不自由毋宁死”。现在的年轻人都
上当了。 还有一半他们从来没讲过,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讲,叫“一自
由就堕落”。不自由当然不好,太自由更不好 。
曾仕强教授说:我读完《易经》后,不但身体健康,而且心情愉快。
因为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易经》中的道理,主要是六个字:明象位,
立德业。“象”就是现象,一个人首先要搞清楚现象。“ 位”就是位
臵,又叫地盘。你是要武艺高强,还是要地盘?武艺高强,经常要挨
打,还是占有地 盘好。一个人占到一个合理的地盘,你会比谁都强。
位臵,什么叫做对,什么叫做不对呢?这要看当时的 现象,而现象是
变化的。很多人就是因为位臵搞错了,讲话就讲错,做事也做错。
现在 ,世界各国都在认真的学习《易经》,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宝
贝给丢了。以前没有科学的语言,现在我们 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一定
要用科学的语言,用科学的发现来帮助我们去了解《易经》的道理,
这 才是现代人读《易经》的一个方法。
什么叫“中庸”?中庸就是恰到好处。什么叫中?中就是合理。我 们
做任何事,说任何说,都要找到合理点,然后你才去做,才去讲。俗


话说,有 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们要把《易经》的道理提炼
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去运用。运用到自己 的一言一行中去,变成
很好的习惯以后,那你什么病都没有了。回顾当年39岁时的样子,
我现 在已经七十多岁,完全不一样了。当时,好多事我看不懂,好多
话我听不懂,气都快气死了。是《易经》 救了我,要不然早就没命了。

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你嫂子掉到水里去,你救不救? 你说男女
授受不亲,不救。这样,所有的人都会骂你见死不救。可是,你把嫂
子拉上来以后,你 还拉着不放,人家问你老拉着干什么?从这个例子,
可以知道,一切都要做到恰到好处。
其实 ,我们每一个人,都懂《易经》的道理,只是没有去整理,没有
去提炼而已。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从《 易经》角度去看它,都是合
乎它的道理的。事不过三,《易经》画三划卦,它就不画了,因为搞
得太复杂就转不出来了。我们做事情,看到简单的时候,要让它复杂
一点,否则,你就会翻船。看到复杂 的时候,要让它简单化,不然,
你也会翻船。把64卦都整理出来,我觉得每一卦都是宝贝,都可以用来了解自己和认知社会。
先来看第一卦:乾卦,它一共用六个字就讲完了(笔者:乾卦卦辞是< br>四个字:元,亨,利,贞)。乾卦有六个原则,其实每个卦都有六个
原则。第一个原则说,你如果 搞不清楚状况,不要随便表现。很多年
轻人认为,有能力就应该表现。错!你要搞清楚才表现,你不搞清 楚
就表现,就会被人打死。许多年轻人很有才干,一表现,所有人都打


他,这是 必然的。你没有能力人家打你干什么?有能力才打击你啊。
问题是表现的人,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现到 什么地步,你再去表现。
当然,一直低调一个人也没有前途,低调的时候你要看机会,有机会
一 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飞龙在天了。孔子说,你四五十岁还上不去,
大概就没有什么后劲了。这是从《易 经》中得来的。
请各位相信,在64卦里,没有好卦也没有坏卦。你说你卜到一个好
卦,错! 卦没有好坏之分。卦,只是告诉你,你处在这个位臵,你看
到什么现象,你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如此而 已。前面讲的明象位三
个字很重要,但后面三个字立德业才是根本。一个人学问再好,不能
担保 你有成就,你能力再高,不能担保你能发达,最要紧的是品德要
好。教育,最要紧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品德 。
我是在福建受的国学教育,我那个小学老师最了不起。记得那时候我
们都在庙里上课,老师 第一天把国语课本发给我们,只讲了一句话:
你们把书拿回去背。不管你懂不懂,背!你背会一课,到我 这里来,
我就给你盖一个章。当时,我们非常开心,回去就背,一个礼拜,把
一本书全背完了。 年纪小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不高,懂不懂无所谓。
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他就会把记住的东西吐出来,跟 牛一样,一个
一个去嚼,去整理,去体悟,然后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你有了品
德以后,你就 会照你心中的这把尺子去做。如果你没有照这把尺子去
做,你就会歪,就会走歪路。
中国人经 常讲:要凭良心。做人最要紧的是要凭良心,这是很难的。
我要告诉大家,前半夜你要想想自己,后半夜 你要想想别人。很多道


理要从小告诉他,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然后才来学 应
变。一个不务实的人,是没有资格讲应变的。而一个不懂得应变的人,
是没有前途的。刚才我 讲了四个字:持经达变,现在再讲一遍。应变
就是适应不同的人,让大家都能够接受你的原则。不能强制 ,强制没
有用。不是说一定要把他拉过来,中国人发展到最后是和而不同。我
们很和谐,但看法 不一定一样。和谐不是和稀泥,我有我的原则,你
有你的原则,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是彼此要尊重。动 植物要多元,
才能生生不息,人也是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没有办法,也没有必
要把所有的人 都变成跟你一样。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然后在和
谐中商量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
《易经》中有六十四个卦象,64卦中没有好卦坏卦之分。曾教授说,
有一例外,这里有一个从头至尾都 好的卦,叫做谦卦。做人一定要谦
虚,人家说你不对,不要马上反应。我的经验是:马上反应是最大的< br>危险。学懂《易经》以后,你会知道:《易经》就是开关而已。一开,
一关,阴就是开,阳就是关 。建议各位:当你碰到任何剌激的时候,
第一要把嘴巴闭起来。最不好的是,一遇上事,嘴巴就打开了, 然后
得罪了一大堆人,回去就后悔。要养成一种习惯,听到什么后,先要
把嘴闭起来,这样你才 会动脑筋去想,想妥了再讲,想妥了再做,保
证你没事。孔子都说,他读了《易经》以后,可以没有大过 失,不会
犯大错。
《易经》告诉你:如果你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你那样,将来会这
样。究竟怎么做,你自己去选择。经过理性的选择,你怎么会犯大错


呢?年轻人,多花 一点时间读《易经》,你后面的日子还很长,用得
着。年纪大的多花点时间读《易经》,才知道这一辈子 你到底过得怎
能样。当然,读《易经》,入门比较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网-世界国家领土排名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


内蒙古满洲里市-老同学聚会感言


美术设计-茶馆读后感1000字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优美句子-化学教学反思


清明感悟-范爱农读后感


专科分数线2014-厕所卫生管理制度


五杠少年-平面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