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重庆选调生-浙江传媒学院分数线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嗔怒 慰藉 妇儒皆知 如火如茶
C.点缀 枯躁 力争上游 谈笑风生
B.恢弘 剽悍 望眼欲穿 正襟威坐
D.诞生 曙光 金碧辉煌 神采奕奕
2
.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塌败(tā)
皇恐 熟识(shú) 维持
B.蹬车(dēng) 光棍
侮辱(wū) 僵硬
C.荒僻(pì) 凑合 琢磨(zhuó)
包裹
D.镶嵌(qiàn) 边缘 载客(zǎi) 田螺
3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2)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 ,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
3)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尊称,不能___________。
A.承载 触景生情 混为一谈
C.承载
人 混为一谈
睹物思人
B.承担 触景生情 混淆是非
混淆是
非
D承担 睹物思
二、字词书写
4 .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第 1
页 共 9 页
老领导一行首先来到茱萸湾公园。三月的茱萸湾桃花zhàn(
)放,美景如画,cháng( ) 徉在“植物
王国”里的老领导们深切体验到绿杨城guō(
)的如画意境;在东关古渡,老领导们弃车登船,游览了乾隆水
上游览线,一路桃红柳绿,亭台楼阁,美
景尽收眼底,内心的喜悦之情荡yàng( )在老领导们的脸上。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石头里的春暖花开
葛 闪
⑴洛宁十
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
的
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⑵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
什么
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
⑶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
⑷也
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
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
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
的小狮子,
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⑸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
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
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⑹洛宁口
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
被按
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⑺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
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
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
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
第 2 页 共
9 页
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
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
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
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
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
了。
⑻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
母亲;二来,
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
⑼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
br>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
黄牛,
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
,做饭,洗衣服,
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
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
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
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
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
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
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⑽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
是一
袋石头?
⑾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
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
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
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
再不断地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
⑿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⒀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
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是无数次碰疼了洛
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
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
⒁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5 .
下面句子理解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合的句子是( )
A.洛宁是同学们眼中的最怪的同学,是因为他沉默寡言,喜欢独处
B.《石头里的春暖花开》标题新颖,蕴含深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C.洛宁口袋里的秘密因同学们太过好奇而被强行打开。
D.洛宁不断增加口袋里石头的重量,直到能适应母亲八十六斤的体重。
第 3
页 共 9 页
6 . 细读第⑺节,洛宁命运的“无情残酷”表现在哪里?
7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品析。
⑴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
⑵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
8 .
第⑾节中洛宁的母亲“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爱
的秘密”是什么?。
9 . 第⒀中“我”从洛宁家出来,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仿佛看到这样
一幕画面……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
解,将这幅画面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
一碗入梦
林清玄
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台北,
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
蟹的生命。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
:“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
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
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
我说。 <
br>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注:台湾高雄地名)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我
们
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
、蝗虫、蚂
蚱□地上能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
④捉毛
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
头
,就能捉到五六只。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
br>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⑤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
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
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
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
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
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
道为什么,我们吃
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第 4
页 共 9 页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
就好像爸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菜)、
鸡肉丝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我对孩子说。
⑨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想到我十四岁
就离开家乡,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过了六十,却时不时会
想起爸爸、妈妈,爸妈常入我梦来。
⑩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
也有
华丽的光。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6年第6期,略有改动)
10
. 给第③段“□”内,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_________________
11 .
文章回忆往事,抒发深情。请依据文章内容填空:
妻子买蟹→儿子问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回味毛蟹
12 . 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
A.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我对兄弟们一起为填饱肚子而忙碌的美好回忆。
B.第⑤段画线句,写出了黄昏油灯下的那一大碗色美、味更美的毛蟹对孩子们的诱惑。
C.第⑦段画线句,指的是父亲的做法失传了,我之后再也没有机会吃到这个菜了。
D.第⑩段画线句,表达了我为一大家人在贫穷的生活中过得简单快乐而感怀。
13 .
文章围绕故乡的毛蟹展开,却巧妙地以“一碗入梦”为题,请按照提示简要分析:
(1)“一碗”具体
指的是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梦”具体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2)题目的形式新鲜有趣,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br>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
第 5 页 共 9 页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节选自《世说新语》)
【乙】宾
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④,
饭落
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⑥。”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⑧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⑨,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
但糜
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诣:拜见。②论议:这里
指谈论玄理。③进火:烧火。④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
著箅,放竹箅。⑤馏:蒸饭
。⑥糜:粥。⑦识:所收获的知识。⑧志:记得。⑨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
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
(2)太丘舍去(__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
(4)俱委而窃听(__________)
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16 . “读文品人”,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题。
(1)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2)结合甲乙文,简单分析元方从小就如此聪明善辩的原因。
五、句子默写
17 . 古诗文默写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3)
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
6 页 共 9 页
(4)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6)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
行》中创造性运用延宕,使这两句成了千古名句,同化了不同读者的心理内涵,甚至成为独立的谚
语、格
言,该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18 . 材料一:当下“文创产品”已成为不断升温的一个热门词
汇,全国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投身其中。然而要
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非易事,产品雷同现象比比皆是
。某博物馆馆长就这一问题谈了看法:“我们馆里历来
有文创产品,书画系列、瓷器系列、钟表系列……
种类也不少,但80%和各大博物馆趋同,游客并不青睐。我们再
也不能让顾客花钱买一块毫无意义的石
块,哪怕它雕刻得再精美,如果背后没有故事、内涵,它终究只是一块石头。”
材料二:故宫博物馆致
力于文创产品设计,截至2015年底,共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销售额从2013年
的6亿元
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其中,故宫元素的手机壳每月都有新品,已研发了上百种;正大光明的充电器也以其“故宫独创”的标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还有手机座、行李牌等日常用品造型也是既有趣又充满故宫
元素。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到,在“文创产品”领域博物馆面对的困境是:
。而解决的方法
有: 。
七、作文
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
。”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
于此。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文言文阅读
1、
第 8 页 共 9 页
五、句子默写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