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8.《一棵小桃树》
中政行测在线题库-电子信息工程简历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金溪初级中学校 王宇蕾
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内容,掌握“灼灼”、“伫立”、“猥琐”、“矜持”、“孱头”等词语的音形意。 2、自读课文,运用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思维导图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内
容的能力。
3、比较小桃树的生长和“我”的人生历程,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
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自读课文,运用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思维导图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内容的
能力。
教学难点:
比较小桃树的生长和“我”的人生历程,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
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汉字是咱们中国人最骄傲最美的符号,老师写一个符号考考大家。
板书:凹
师:念什么?
预设1:没人知道。要想学好语文,汉字是通关钥匙,好遗憾,大家还没能找到这把钥
匙。 <
br>预设2:āo。嗯,形象的符号有了你正确的读音更显美好,现在老师再加两个字连起来
又读什么
呢?
预设3:wā。嗯,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知道它还有一个读音吗?āo
板书:贾平凹
师:当这个字与这位作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读āo,而读wā。他是我国当代著名文
学家。
(屏显)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顺通;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
。一
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贾平凹《我的小传》)
师:大家从这段介绍中找出“凹”的解释,大声读出来。
生:“正视于崎岖”。
师
:是的,人生有坦途也有坎坷,我们要敢于正视崎岖。今天,我们自主学习这篇散文
《一棵小桃树》,从
文中了解他敢于正视崎岖的心。
二、检查预习
师过渡:同学们,这篇课文预习了吗?段落标
了吗?有多少段?读读写写的字词掌握了
吗?接下来,我们要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一)检测字词
师:老师抽取了6个词语,同学们拿出来听写本听写掌握。
(屏显)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ó zhuó qí huá
wěi suǒ
灼 灼 其 华
猥琐
2.根据词语意思写汉字。
猥琐( wěi suǒ):(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伫立(zhù):长时间站立,没
有动作。王老师初来天宫殿心情紧张,久久伫立在天宫殿
校门前的那一课树下。
孱头(càn):软弱无能的人。
师:老师刚刚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哪个字有错误,需要同学们注意一下,可以作笔记哦。
师过渡语:掌握字词是学语文最基本的要求,但读书贵在质疑,陶行知先生说过:“发
现千千万,起点是
一问”。
三、内容探究
师:老师来上课之前収集了老师班上的孩子们对这篇课文的一些质疑
,老师整理了一下,
提取了5个主要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会不会有共鸣的地方呢?
(屏显问题集锦)
1、本文的小桃树可怜在什么地方?
2、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
3、如何理解文中“我的梦是绿色的”?
4、“蓄着我的梦”的核桃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是在写花吗?
5、文章的题目《一棵小桃树》可以换成《我的小桃树》吗?
明确:
1、小桃树是
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
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
折过,险些被砍掉;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风雨的摧残。
2、因为作者有理想想出去干一番事业。 3、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奶奶给我们一人一个桃子,说这是“仙桃”;谁梦见桃花开了,
就会幸福一
生,于是,我将核桃埋在院子角落,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第二层是因为小桃树
在生长的过程中虽然惨遭
风雨等各种磨难,可是仍然努力地生长着,最后开出了花儿,这种
坚强的精神也正是作者所想要的,作者
也想像小桃树一样正视崎岖。所以梦是绿色的。
4、不是,也穿插了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补充作者的
经历。因为小桃树象征着“我”
的幸福和希望,而小桃树的坎坷的生长经历和“我”的生活道路十分相似
,所以“我”在情
感上与它息息相通。
5、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对于小桃树的一片深情。因为
小桃树的坎坷的生长经历和“我”
的生活道路十分相似。文章开头即饱含着“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当初
是怀着它能给“我”
带来幸福的深情,让它“蓄着我的梦”钟下它,所以偏爱它;见到它长得孱弱,花儿
开的惨
淡,又为自己漂泊异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生活受到挫折时,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
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
受到感动
。
师:我们这节课集中解决同学们最想解决的两个问题,怎么样?同学们自由选择。 师过渡语:俗话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然是同学们自己选的,那接下来,你们就得自己
来完成。
四、内容探究
(一)学生自己解决两个问题,写下来。(5分钟)
师过渡:老师巡
视了几圈发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接下来我们
小组讨论。
(二)小组合作探究主问题,整理成文字。
分6个小组讨论,前3个小组为第一大组探究第一
个问题,后3个小组为第2大组探究
第二个问题,写下来,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答案
师过渡:同学们,我们集体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够了吗?这5个
问题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
都是一些散点问题,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这份导图包含了小
桃树的生长过程
也穿插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梳理一下。
(三)总结梳理内容
1、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明确:(1)桃核儿埋在角落里
(2)一点嫩绿儿
(3)长到二尺来高(廋弱,没人理会)
(4)有院墙高(院墙高)(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
(5)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弱小,遭大雨,花零落,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
的挣扎起来)
(6)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板书
(1)种子(2)发芽(3)长大(4)开花
2、“我”的心路历程
明确:(1)“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从小有梦想。(蓄幸福梦)
(2)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干事业心)
(3
)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我渐渐地长大,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奶
奶离世,遭受种种磨难
。(受挫折难)
(4)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
福追求更加
坚定了。(孕希望情)
师过渡:在作者看来,小桃树是他从儿时便怀有
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我
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因此,无论是他对小桃树的来由、
发芽、长大、开花以至横遭风
雨的叙述,还是各处的具体描写,都饱含着深沉的感慨和寄托,文章也就真
情洋溢,感人至
深。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也称寓意于物,即将个人之“志”
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作者的个人之
“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
更充分、更富于感染力。
五、寄语:
师:同学们,老师想在最后让同学们带着深沉的情感齐读第14段。
师:我和我的“小桃树”
都曾在成长的道路上横遭风雨,但心里仍有一朵希望的花,他
们都在努力地生长。所以,孩子们,也许你
的成长路上也会有很多困难与挫折,但请相信你
们都会有美好的希望!
六、板书设计
绘画一棵小桃树
开花 孕理想情
生长
受挫折难
托
发芽
干事业心
物
种子
蓄幸福梦
言
志
七、作业布置
今天
我们只集中解决了两个问题,可是我看同学们依然有一些疑惑的眼深,所以今天我
们的作业是小组解决剩
下来的问题,或者自己质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