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叶者言的阅读答案
秋之舞-清明节放几天
拾叶者言的阅读答案
【篇一:江西省四校2014-2015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
试题】
>一、(27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廖廓万户侯
漫江碧透 书生义气
b、携手 竟自由 山舞银蛇 萧瑟秋风
c、遏制 中庶子中流砥柱 攻城略地
d、榆荫 飨士卒 英雄气慨
浮想联翩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二战”成了时下影视
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
b.端正党风是关键。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了头,才
能上
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c.
人们都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可他不以为然,他从春秋
各国的史官....
所著史书的相关记载,说明左丘明最多也就是个整理者。
d.随着瓦釜雷鸣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
空而起,向....
太空飞去。
4、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博
会将为国内外文化企业搭建一个产品展示、项目交易和信息
交流的平台,为国内外客商创造良好的合作。
b、电视剧《北大荒》讲述的是一群知识青年返乡前后随时代浮沉,
在浮沉中奋起。
c、中央政府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提供教
科书的范围,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
专项资金。
d、我国制订完成的食品卫生标准达400余项,基本覆盖食品从原
料
、添加剂到产品,也覆盖了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5、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
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
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
轻招手作别,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
的青
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
碎”、“漫溯”、“挥一挥”等,_
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
)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
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
的画面
a、(1)(2)(3)
b、(1)(4)(6)c、(2)(4)(5) d、
(2)(3)(6)
6、下列多义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①今者出,未辞也(辞别)②辞曰,臣之壮也(推辞) ..
b、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特意) ②剑坚,故不
可立拔(所..
以) .
c、①秦王惊,自引而起(身子向上起)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举..
起)
d、①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送)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
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
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
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
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
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
杞子、
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0、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无能为也已
d.失其所与,不知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
③以乱易整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a.①军队
②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③替代④替
b.①驻军 ②执掌事务
③交换④被
c.①驻军 ②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③替代④给予
d.①军队 ②管理事务 ③交换④是
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邻”的意思是:增加邻国的土地。
c.君之所知也
“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瑕两地划给
秦国了”。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目(15分,13--
14每小题
3分,15题9分)
樊 哙 传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
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
,还守丰,击
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
项伯面见项羽,
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
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
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
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
肉食,尽之。项
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
定咸阳,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
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
,
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
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
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
惫也!
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
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高帝笑而起……
(二)诗歌鉴赏、默写(16分)
16、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
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怎样的特点?(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7、默写(8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
辉, 。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⑴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⑵这种树,又名公
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
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
子,叫做
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
滋味。旧时,在上海
,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
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
来,在寒风
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⑶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
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
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
br>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
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
件乐在
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
很特别的风格。
⑷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
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
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
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
飒
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
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
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
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⑸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
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
,我到别处
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
小小的纪念。
⑹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⑺有时候,
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
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
某年某月的某一
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⑻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
所以,它从
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
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
其实,也含有一
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
也就多了一
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
有了尊严。
⑼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⑽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
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
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
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
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
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
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
山
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
但它的叶片,却
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
一般的特色了
。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
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
能懂得大自然
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
自己的路,过自
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
,南方的季节要晚些,
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
落地无
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
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
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
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
,却总是应
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
一生中那碧蓝碧蓝
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
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
感受也好,
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
和有价值的事了。
18、文章第3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9、请分别说说第9段中两个“一回事”的含义。(4分)
答:
20、文章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
是否重复?请
【篇二:南京市语文高淳二模卷】
s=txt>一、(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蒹葭萋萋, ▲
。(《诗经蒹葭》)
②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⑤▲,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⑥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折戟沉沙铁未销, ▲
。(杜牧《赤壁》)
⑧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远大抱负;
生
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爱国情怀;生命就是龚自珍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济世理想。
2.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选择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慰籍 藩篱 无动于衷 b 推崇 帷幕 重峦叠障
c 嬉戏
粗犷 孜孜不倦 d 搏击 悲怆 眼花瞭乱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白色污染,培养
人们尽量避免不使用塑
料袋。
b.老街的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商店里摆满了名人字画、古玩器物、
珍珠水产、导游图册
等各种工艺品。
c.我们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为了让学生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自
主学习,发展各自特长。
d.目前,因天气干旱,我县正面临用水危机,如何加强全县节水调
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某班举行了一次主题为“青春的随想”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青春立志】
以下是对该班同学未来职业目标的调查统计,请认真分析。
5.(1)请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该班同学职业取向的特点 。(2分)
▲(2
(2)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2分)
▲
【青春导航】
在活动时,同学们学习了温总理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对青年人谈
话的部分内容:
青年要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奋斗的理想;树立为
实现世界繁荣和进步而奋斗的理想。“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
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
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青年要树立终生的远大理
想,并努力为之奋斗。
青年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时期,最少保守思想,最能接受新生事物,
要刻苦学习。不仅
学知识、学本领,而且要学做人。学习要持之以恒,尤其要打好基
础。要善于求知求新,不
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事物。既要学会动脑,又要学会动手。
青年要懂得真善美,懂得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从年轻时起就培养
讲诚信的良好品质,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6.某同学想概括温总理对青年人提出的希望。请你帮助完成。(2
分)
有
理
想
【青春寄语】
7.最后老师在给同学们青春寄语中写上了这样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
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虚
度年华而羞耻。
老师的这个寄语是出自于《 ▲ 》中▲
说的一段话。请你用简洁的
语言
概括一下他的人生经历。(4分)
▲
二、(41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8—13题。(16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这首诗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之情。(1分)
(2)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眼前之景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请
举例分析。(2分)
▲
【古文阅读】
吴隐之传(选自《晋书》)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
雅标名。弱冠而介立①,
有清操,虽儋石无储②,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
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
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
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
③,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④,累迁晋
陵太守。在郡清俭,妻
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⑤亲族,冬月无被尝浣
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注: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
指主管
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
级:清官 。⑤班: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善谈论( ▲ )及其执丧( ▲ )
辍餐投箸(▲ ) 妻自负薪(▲)
10.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弱冠而介立泉香而酒洌
b.以儒雅标名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为之悲泣 当余之从师也
d.勤苦同于贫庶 受地于先王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
12.用“”为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2分)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乃 披絮
1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 12分)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
秘诀。他说:“夫妻之间
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
道:“如此一来,您不觉
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
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
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
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
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
小门,门高l
.5米,宽40
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
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
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
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
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
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
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
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
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
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
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
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
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
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
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
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
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
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
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
而后私仇”,诸葛亮“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
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其实,挺拔、高大是一种艺术,刚强、不屈是一种艺术,▲ , ▲
是一种艺
术,而适时地弯腰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人对于外界的压力,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
一下腰。是的,有的时候
弯腰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
新的自我。
14.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2分)
▲
15.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2
分)
▲
16.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3
分)
▲
17.请根据上下文将文,在下列文中句子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分)
挺拔、高大是一种艺术,刚强、不屈是一种艺术,▲ , ▲ 是一种
艺术,而
适时地弯腰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18.下例课文中的例子,不符合本文所说“弯腰”的一项是( ▲ )
(3分 )
a.胡适的母亲面对两个儿媳的无理刁难总是克己忍让,从不把生气
的脸色露给别人看,但
是她内心却充满刚气,不受人格上的一点侮辱。(胡适《我的母
亲》)
c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但是他却能坦然面对,与民同乐,在自然美
景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人生的追求。
(欧阳修《醉翁亭记》)
d.宋濂在年轻求学时,能够毕恭毕敬地在老师面前请教,即使老
师
发怒也能够心平气和;在吃穿都不如别人时,他却没有一点羡慕之
意,安然自得。(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13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
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
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
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
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
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
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
银杏树,但树上挂着
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
于树的兴
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
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
。在所有的树木中,
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
轻盈飘
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
株古老银杏,近
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
不过,一到秋
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
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
,也是怪有情
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
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
我,却总要拾几片银
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
叶,也有
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
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
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
天,
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
不会扮演
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
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
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
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
知之明,
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
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
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
米
,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
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
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
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
的
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
叶片,却是
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
般的特色了。伟岸
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
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
大自然中,
没有两
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
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
方的季节要晚些,但
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
地无声,
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
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
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
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
是应该记
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
中那
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
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
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
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
有价值的事了。
19.文题为“拾叶者言”,请问作者从拾叶中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
简要回答。(3分)▲
20. 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
是否重复?请说明理
由。(3分)
▲
21.
结合语境,欣赏文章划线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1)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
暖在心头之意。▲
(2)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
人,都膜拜之,仰视之,
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
22.
下列关于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运用衬托手法,用香山红叶和
银杏的黄叶,相互衬托,形象
地说明了各种颜色相互搭配世界才美,风景才好
b.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别人”与“我”到香山不同目的加以对比,
用以突出作者“拾叶”的特有情趣。
c.文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银杏树的高大伟岸抒发昂扬之情,
借银杏树叶抒
发飘逸雅致之趣。
d.文章运用运用象征手法,用银杏树干象征伟岸的人,用银杏树叶象征寻常的人,既贴切又形象。
三、(50分)
22.以“用
推荐自己”,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完成文题。②文体不限。③
不
少于600字。④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四、书写(3分)
九年级语文二模参考答案
①白露未晞②采菊东篱下③斜晖脉脉水悠悠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
世有伯乐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⑦自将磨洗认前朝⑧后天下之乐而乐;
留取丹心照汗青;落花不是无情物
<
/p>
【篇三: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4—2015学年第二学
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
卷】
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5.07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
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b.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
c.
近日,清华、北大对高考状元的争夺可谓剑拔弩张,高校招生人
士坦言,学校此举也是....
被逼上梁山。
d.2014年十大流行语揭晓,“顶层设计”“打虎拍蝇”“你懂的”等脱颖
而出。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分)
...
a.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b.今年是第16个全国爱耳日,专家建议远离耳鸣要注意:减少噪音
接触,避免挖耳朵,不要长期戴耳
机,这些都是保护耳朵必要的注
意事项。
c.
“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丁永祥说:“我想以《东关街人文
风情图》献礼城庆。”
d. 经过连续多年打造,《扬州的夏日》活动品牌得到进一步确立,
并成为扬城夏季旅游的
一个知名节庆活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网络热词“任性”出现在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广泛引
起社会舆论的共鸣。
b.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
加强服务水平。
c.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扬州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
便利条件。
d.中俄两国今年分别举办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活动,目的是总结历史
,缅怀先烈,维护和平,警示未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
a.《白杨礼赞》《散步》都是优美的状物抒情的散文。前者主要运
用象征手法,后者主要采
用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
康情怀。
b.本学期“精彩演讲”单元,
爱因斯坦的真挚,左拉的精辟,公刘的
幽默,郭沫若的激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读者。
c.最能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小说,我们从鲁迅的《孔乙己》
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中,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笼罩下的炎凉世
态和深受其害的畸形知识分子形象。
d
.《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文体即题目所说的
“说”“铭”“序”,其中“铭”这种文体
一般是用韵的。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①巢成雏长大, ▲ 。
(葛天民《迎燕》)
②▲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
。 (李商隐《无题》)
⑤ ▲ ,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城东早春》)
⑥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⑦ ▲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臧克家《有的人》)
⑧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
br>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 ▲。
8.综合实践活动。(9分)
【阅览室】小林在参加某电视台“开心辞典”答题活动时,遇
到了这
样一个题目:“智取生辰纲”能够成功,除了两个自然条件“相助”之
外,也有人的因素
,请问两个自然条件和这一情节中的人的因素,
即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分别是什么?他向你电话求助,请
你帮他作
简要回答?(4分)
▲
【自然堂】“世界环境日”
当天,某班开展了“鸟与人类”宣传活动,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不超过12个字
)
▲
【研讨会】有人对《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读《水浒传》提
出
不同意见: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会学里面的英雄好汉,
形成不良的习性。请你结合
课内学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在阅
读课上向全班同学推荐读《水浒传》,你会怎样有
针对性地说呢?
(3分) ▲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5分)
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
去年。
9.①试用简洁忧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2分)
▲
②诗歌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3分)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7分)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会诏百官言事 ( ▲ )
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 ( ▲ ) ..
③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 ▲
) ④上由是嘉之 ( ▲ )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年少者往往罢去不以木为之者 b.为三司度支推官中轩者为
舱 ....
c.帝益器重之于厅事之东北角 d.事决乃退久而乃和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13.结合具体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张铁
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
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
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
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
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
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
出
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
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
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
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
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③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
们走过漫长得似乎
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
心灵的成长
。“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
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
的世界,也成就一个
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
若再次站
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
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
舞台越来越广阔,
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现实中,
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
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
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
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
更多的
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④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
,让说走就走
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
明,让生存状态
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
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
安土重迁的观念到
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
一些稳定的
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
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br>
⑤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
然而,在竞争
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
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
世界很无奈”,或
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
回来之
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
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
徒然羡慕着远方。
⑥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
br>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
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
。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
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
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⑦“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
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
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
活充
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
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人民日报》2015年4月16日,有删改)
14.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
15.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太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
原因是什么?(4分)
▲
16. 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
17.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①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②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
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
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
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得名。
③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
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
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
树
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上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
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
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
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
,
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④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
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
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
br>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
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
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
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⑤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
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
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
树叶
,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⑥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⑦有时候,翻开书,未
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
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
某一
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