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
江苏教育学院-幼儿园保健工作计划
教材分析与解读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xx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经过团队个人研读、同伴互助的方式,我们团队主要从课标、教材、评
价
建议三大方面来对教材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课标的解读
(一)、解读课标包括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学段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能
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
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主动进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通过学
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创新合作精神,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引民
族文化的智慧,具有口语交际的能力,更要学会倾
听与表达,学会使用常用的
语文工具书。
(二)、年级不同所属学段不同,学段目标也会不同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
会认1600个生字,会写800个,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讲
普通话,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积极参加讨论,并发
表自己的意见,还
要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用
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
观察所得,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观察大自然。
二、教材的解读
教材解读包括教材单元原结构、教材编写的特点与意图、教材的知识点和
能力。
本册
教材围绕宽泛的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5
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
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或4
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在第一单元后皮安排“快乐读
书吧”。“口语交际”穿
1 7
插编排在语文园地
之前,共编排了4次。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
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
”“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
“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
文园地中穿插安排,“写话”与“口语交
际”轮流出现。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
容,共分八个单
元:
第一单元,围绕着“春光”为主题,春天来了,我们来到了野外。沐浴着
灿
烂的阳光,迎着暖暖的春风,踏着青青的小草,听着哗哗的河水的流淌声,我
们感到了春天的
勃勃生机。
第二单元,围绕着“爱心”为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有了
爱,我
们才能感受到生活是幸福而快乐的。爱不仅提现在父母、老师的呵护,
同学、朋友的关心帮助上,还体现
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默默奉献和付出上。我
们在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感受到爱的同时,也让我们把爱洒向周
围。
第三单元(识字),围绕着“传统文化”为主题,汉字是我们伟大祖国传统
文化的一部分
,神奇的汉字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让我们走进本单元课文,
结合汉字的特点,了解我们悠久的文化。
第四单元,围绕“童话世界”为主题,童话世界充满着真善美,阅读童话
时,展开想象的翅膀,
就会从中领略到一些美妙的东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度、勇敢坚强的品质、热爱生活的行为等。
让我们在童话故事中再次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第五单元,围绕“生活哲理”为主题,生活是丰
富多彩的,但并不是一帆风
顺的,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只要开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懂得生
活中的一些道理。
第六单元,围绕“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神奇的大自
然中。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东西:本单元
课文中,我们在感
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要养成努力学习的好习惯,以为知
识是探索大自然的基础。
2
7
第七单元,围绕“童话故事”为主题,本单元由四篇童话故事
构成,带领我
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我们会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伤心、快乐、理解
甚至
误解,而这些都是组成生活的一部分。
让我们走进课文,从这些故事中品尝生活的百味。
第八单元,围绕“神话故事”为主题,本单元课文有神话故事,有诗歌,还
有充满道理的文章。
本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书写工整规范。
(二)注意汉字间架结构,继续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
能力。
(
三)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通过阅读感受语言
美,学会与人交流。
(四)有表达的自信心,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与感兴趣的见闻。
(五)对写话产生兴趣,学会运用积累的词句,学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都是为教材内容服务的,因此,本册教材有以下特
点:
(一)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天性。
(二)自然渗透立德树人,注重文化传承,涵养品格。
(三)关注方法、策略,鼓励发现、探究。
(四)紧密联系生活,重视迁移与运用。
(五)统筹规划,引导大量阅读。
(六)夯实基础,循序渐进,xx。
3 7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
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
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
。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
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
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识记字形。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
欢、最习惯的方法
认识汉字。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在识字要求上,要承认学生个
体的差异,识字首要的是认识。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
的指
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知道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
的笔顺,要求
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了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要集
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分散到每一
堂课中去,注意写字的质量。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
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
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
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
进而通过阅读表达
出来。对于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我们应给予必要的
尊重,只要学生的见解、感受能自圆其说,有
一定的道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课外书,
提供
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感受、成果的机会。
(四)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课文共设计了4个口语交际练习:有趣的动物做手工商量看图讲故事
在交际的过程中,教
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
程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注意规范学生
的口头语言。让学生感受
4 7
到交际的乐趣、获
得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
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
力。
(五)语文园地的教学
本册教材的语文园地安排的丰富多彩,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
话书写提
示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的发现查字典我爱阅读。
从语文园地的安排可以看出,注重了识
字、写字、阅读方面的学习,引导
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识用结合。查字典是重点,要让学生知道
查字典
的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在语文园地中特别
设计了“我
爱阅读”让孩子享受读书的快乐。
三、评价与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
学习,课程评价应准确的反映学
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首先,应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
程目标的程度,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
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
展。其次,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终结
性评价关
注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要加强形成性评价,要坚
持定性评
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最后,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助,应注意
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
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要尊重学生的
个体差异。
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强烈的
资源意识来源于教师对“语文”的正确诠释与把握,语文是“生活性”
的,“生活是资源;语文是“时空
性”的,“存在”就是资源;语文是“渗透性”的,
“学科”就是资源,“课堂”就是资源;语文是“主
体性”的,“学生”就是资源。有了
对语文的正确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便随之增强。
(一)开发利用教材资源
5 7
利用文本插图,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利用多媒体
资源
利用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合理利用教室校园以及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寻找语
文,感受语文
(四)组织实践,开发地域资源
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校园外的语文,拓宽学习空间。
其中,我们团队以识字
这一单元中的《中国美食》为主进行教学设想、教
学策略的具体阐述。这个单元是识字单元,以“传统文
化”为主题,课文形式活
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学生的识字兴趣,<
br>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中国美食》这一课是以形声字为主
体的归类识字,形声字分布在美食名
中,以图片配汉字的方式呈现菜肴名,以列举的方式呈现主食名。每
一种都包
含着烹饪方法,但在烹饪方法种包含有需要识记的形声字,本课出现的美食均
为生活中
常见的,利于学生的自主朗读以及识记与美食相关的形声字,了解丰
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
文化。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生字的特点,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识记。
看图识字识词
,将菜肴的图片与主食的图片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直观记忆“菠
菜、蘑菇、茄子”这几个字词。利用形声
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调动学
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帮助识记,引导学生发现烹饪方法中“烤、爆、
烧”都是火字
旁,“煎、煮、蒸”都是“灬”的字,它们都和“火”有关,利用部首查字法发现“灬”<
br>与“火”在意义上联系。还可以利用熟字识记,可以用熟字“加一加”“换一换”。
在课文教学
中,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文中的各种烹饪手法,利用丰富的美
食图片或短片《舌尖上的中国》,带学生进
入中国美食世界,直观感受中国美
食品种多样、烹饪手法变化多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布
置学生
6 7
学做一道菜,要求用上课后练习题中的烹饪方法,如“煮、炒、烧、蒸、炸”
等。
在
实践活动中分小组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收集家乡美食的图片或家乡
美食的制作方法,与大家一起分
享。
以上就是我们团队的教材解析,感谢各位的聆听,请大家多多指教。•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