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三重一大是指什么-酒店年终总结
扬州树人学校2019—2019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阶段性测试
初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2019.5
一、积累运用(40 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迸
发(bèng) 校补(jiào) 祈祷(qí) 锲而不舍(qiè)
B.炽痛(zhì) 嗥鸣(háo) 崎岖(qí) 叱咤风云(zhà)
C.冗杂(rǒng) 案牍(dú) 修葺(róng) 气冲斗牛(dòu)
D.孱头(càn) 萋萋(qī) 马嵬坡(wēi)鲜为人知(x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樱花的梦幻之美,我们既可以从宣传照片里窥见一二,也可以亲自去遇见。
..
B.一首沉寂了三百多年的小诗《苔》,被山村教师和孩子们唤醒,瞬间征服了亿万中国人
。
..
C.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D.为了确保“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去完成科研任务。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今后的路该
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
在休息室里
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了起来,使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D.文章里的中
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
4.下列对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 分)( )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倪焕之》《稻草人》。
B.驿路,又叫
“驿道”,古代传递皇帝诏书用的道路。
C.《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
思想家、学者。
D.“铭”和“说”都是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
述功德的文字。
5. 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A.斯:这 B.馨:品德高尚 C.上:上面 D.白丁:平民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
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
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第 1 页
7.(1)根据名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3 分)(
...
)
A.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
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B.
《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其母亲逝世,她被其父亲
卖去做了娼妓,最后被人吊死在树上。
C.
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D.
“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2)有人说: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你
同意吗?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3 分)
8.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污 huì 霹 lì jū 躬尽瘁
力挽狂 lán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 分)
(1)东市买骏马, ,
, 。
(2) ,散入春风满洛城。
(3)故园东望路漫漫, 。
(4)
,惟解漫天作雪飞。
(5)无丝竹之乱耳, 。
(6)念天地之悠悠, 。
(7) ,决眦入归鸟。
(8)不畏浮云遮望眼, 。
(9)浩荡离愁白日斜, 。
(10)《爱莲说》中通过“莲”生长环境象征了君子的不同流合污精神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47 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10—12 题。(7 分)
(甲) 夏雨后题青
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乙) 新
晴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0.甲乙两首诗写雨后景象,除了都写了“风”之外,还写了哪些意象?(2 分)
第 2
页
1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环境怎样的特点?(2 分)
12.赏析“偷开门户又翻书”中“偷”字的妙处。(3 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3 分)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
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
③
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
④
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
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 ②窬:yú,洞,窟窿。③设:如果。
④袭:衣裳一套叫一袭。
1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非复吴下阿蒙 B.不闻爷娘唤女声
C.妆奁甚富
D.可爱者甚蕃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①适巨绅家将嫁女 适:_ _
②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 止:
③乃阴嘱吏目 阴: ④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故:
15.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2 分)
_
②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2 分)
16.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11 分)
①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
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
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②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
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
股、夜以继日。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
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
是思想和心灵上的。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
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③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
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
群
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
①②
第
3 页
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
努力与积累,
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④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
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宁
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
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好书往往是娓娓道来,并
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⑤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
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尊
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⑥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
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⑦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心灵丰盈
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17.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3 分)
18.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2 分)
19.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4 分)
20.作者认为成功的含义和条件各是什么?(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16 分)
风 筝
董改正
①我入学前,每个年后青黄不接的那段时间,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一个人走长长
的山路,也不知害怕,因为有憧憬——外婆会做菜,稀饭尤其煮得香,不用小菜都能喝几碗。
②外婆也喜欢我,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未开口叫的公鸡仔,把鸡肉切成小方块,因为
鸡不肥,总要搁点肥肉一起炒。这一只鸡,全是我一个人吃的。就连吃过的鸡骨头,外婆也
要收集起来,用香油炸过,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
③村前有一片大晒场,对于那时的我,可以用广阔来形容。除了秋收,晒场上可干的事
情很多,比如春种前的戏班子,农闲里的电影,都是全村出动,我会在第一时间扛条长凳子,
占一个好位置。届时,孩子们会绕着晒场跑,跟着跑的还有不知其乐何乐的黑狗、黄狗,兴
奋地伸着舌头,大口喘气。
④那一个春日,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吵着也要。外婆为难了,她不会做,就央求我
的舅母,舅母说,鸡骨头粉你都会磨,咋就不会做风筝呢?舅母到底也没有做。那时候,我
第
4 页
真是不懂事,只知道如丧考妣地哭,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才看到的。
⑤外婆只好空着手拉我去晒场,天上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舞动得越是恣肆,我的心里
就越发委屈。眼前又有人在放风筝了,一个人远远地牵线,一个人扶,一声“放!”牵线的
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最终扶摇直上。外婆边看边说,其实放风筝并不
好玩,看看就好。我就撒开野了,满地打滚,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祥说。
⑥最终我知道外婆真是无能为力了,而孩子们的风筝大多都是在城里买的,也就灰心了,
只好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只绸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
着它在空中猎猎飞动,感受风筝线紧绷着的快意。
⑦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个“风筝”,竹子骨外糊着红纸,是过年写对联剩下的。虽
然不是我想要的,但它毕竟是风筝,我还是欣喜若狂的。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
去放风筝吧!”
⑧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最终还是没有
飞起来,它丢人地在晒场上拖着,许多孩子都大笑起来。我狠狠踩踏着它,不管外婆的伤心
和尴尬,她也只好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哄我,不说话。
⑨第二年我就上学了,外婆托小姨带来口信,说她做了一个绸布的大蝴蝶,并且和我小
舅试过,飞上天了。我应着,因为日子渐渐好过了,不再闹春荒,我也就再没有回去过。外
婆来看我了,而我有了很多小伙伴,常常吃过饭,就出去玩了,没工夫陪她说话跟她玩。中
学二年级,我得到噩耗,外婆去世了。我是一路哭着回去的。我知道,我在村口高喊外婆,
她再不能远远地应我,微笑着迎我,拎着我的换洗衣服,摸着我的头问长问短了。
⑩她给我留下那只不再鲜艳的绸布蝴蝶风筝,我坐在石门槛上,看着它:第一次感到痛
彻肺腑的无力无助。耳边忽然响起舅母的话:“外婆养外孙,十月放风筝,风筝断了线,不
见外婆面。”又浮现外婆当时淡然的笑容,她是知道的啊,可是爱又怎么会因为知道结局,
而有所保留?
⑪这只风筝,终于没再飞起。它在我的屋顶梁上渐渐朽坏,一触即破,纷纷扬扬着时间
的粉屑。
21.本文主要写了与外婆有关的五件事,请从外婆的角度概括其他三件事。(3
分)
①外婆为我烧公鸡仔,并把鸡骨头磨碎给我喝。
④外婆用红纸给我糊风筝,放飞时没能飞上天。
22.“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才看到的。”结合上下文,说说外婆尴尬的原因。
(3 分)
23.说说文章第⑥自然段的作用。(3 分)
2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的画线句。(3 分)
她也只好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哄我,不说话。
第 5 页
25.文章以“风筝”为题,有何作用?(4 分)
三、根据要求作文(60+3 分)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美丽也可以是这样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和班级;(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第 6 页
…
…
…
…
密
…
封
…
…
…
线
…
…
…
内
…
…
…
…
不
…
…
…
准
…
…
答
…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2019.5
一、积累运用(40 分)
扬州树人学校2019—2019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阶段性测试
初一语文答题纸
7.(2)(3 分)
8.(4 分)
9. (13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二、阅读理解(47 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10——12
题。(7 分)
10.(2 分)
11.(2 分)
12.(3
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0 分)
14.(4
分)① _ _
7
②
第 7
页
15.(4 分)
①(2 分)_
②(2 分)
16.(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11 分)
17. (3 分)
18. (2 分)
19. (4 分)
20. (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16 分)
21.(3 分)
22.(3 分)
23.(3 分)
24.(3
分)
25.(4 分)
8
第 8 页
三、作文(60+3 分)
…
…
…
…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准
…
答
…
600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美丽也可以是这样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和班级;(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题目:美丽也可以是这样的
9
第 9 页
600
10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