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别妄想泡我
977次浏览
2020年08月06日 13: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学生会竞选稿-河北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查询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 ,以《全日制义务教
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二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为帮< br>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特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构建 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 题以整合
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
爱家 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
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 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
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 ,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
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 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课文同上册 一致,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
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 悦目的背景图,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
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 读课文,它们
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
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
五个栏目,在上册教 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
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 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
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 词的同时学
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需 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
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 、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在复习
字词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 ”——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
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 的
培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
学生在口语交 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
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 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
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 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
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 )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
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 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
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 认识
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
中认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 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 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


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 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如第三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 br>《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这四篇课文,向学生展
示了祖国迷人 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 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
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语文园地”里“我会读”给出 的是北朝民歌“敕
勒歌”,向我们展示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广阔的草原画面。“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将学习前面几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对家乡的了解、热爱方
面,畅谈家乡的丰富物 产、美丽景色以及家乡的变化,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展
示台”展示的是有关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 以此来认识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
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综观这几部分内容,便会发现它们 都是围绕
“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来安排的。
之后的几个单元也都是如此,围 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
体。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 强整合的思想,
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 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
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 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
全新栏目。从这两个栏目的名称可以看出,是针对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
文实践活动而设置的。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
知识,并引导学 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
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 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
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 的途径,获取
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者的区别不仅仅是在
教 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我知道”是基于课文内容而进行
的拓展;“宽带网”则是围 绕一个组的专题而展开的,尽管它对于某一课内容的
理解可能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组的学习 来说,则有效地丰富了本组
的内容。“我知道”与“宽带网”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的是同一个目的,那就 是,
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结合学过的课文或一组课文,应该拓展哪
些方面的知 识。这两个栏目的安排,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
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致
的。比如,第三组“语文园地”中的“宽带网”安排了这样的 内容,介绍我国部
分少数民族,并列举了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此外,还引导学生了解不
同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以及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28个省都在哪里。这个内
容的安排,联系本组的 专题,同时提供部分拓展性材料,并布置学生自己可以进
一步学习的内容。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 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找
春天》,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小鹿的玫瑰花》,有奉献爱心、 关爱他人的《泉
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有反映首都新貌的《北京亮起来了》,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邮票齿孔的故事》
《画风》《充气雨衣 》,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最大的书》,有引导学生树
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画家和牧童 》《我为你骄傲》《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还有《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这些介绍 科学知识的作品。这


么多新编选的课文,分属于不同的体裁,既有童话、故事,也有诗歌 、散文、寓
言、科普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
的人 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教师
易教,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 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
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
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
认”“我会写”“读一读”或 “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
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际出发 ,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
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 程
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
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
语言现象, 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
运用的(如,“渐渐地——花骨朵渐 渐地长大了”“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
上养病”),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如,“弯弯的 小路、长长的小溪”“我
要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在部分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 悟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合作探究学习(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想想为
什么说葡萄 沟是个好地方”)。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
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引 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
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 自己的家乡吧”“我要
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以上不同形式的练习,其目的在于有
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动手用脑
的过程当中增强 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编写角度 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易于学
生的“学”,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 ”。本册教科书,无论是单元前的导
语、课后的练习,还是“语文园地”安排的学习活动,都尽量避免以 “问题”或
“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者是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
练习 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像练习中的“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连”,
像学习伙伴吐的泡泡里 的话,它们不是装饰或点缀,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自读自
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 、讨论。如,《小鹿的玫瑰花》
文后,学习伙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在 《葡萄沟》
之后,学习伙伴建议:“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这样的教材呈现
方 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读者与文
本之间的对话关系。根据教 材编排的这一特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不只是教
学生,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发现, 组织学生去共同探究。这是
教学思想的转变,也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其次,注重引导发现 ,鼓励探究学习。“语文园地”里设置的“我的发现”
这一栏目,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汉字 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
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如,“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发现部分 汉字
的构字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结构是一致的。“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现有部

分相同的每组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语文园地四”中,引导学生发现组成词的
两个字调换顺序之后 ,新词与旧词的关系。为了增强趣味性,本册教材还设计了
游戏式的内容,如,“语文园地一”中,引导 学生发现人类发明的事物与自然界
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力。这样编排, 不只是让
学生学习汉字、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
步掌握 学习的方法,并把方法运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
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 力。
再次,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
示台”一 栏。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
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不断产生成就 感。如,“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
展示自己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句和书法作品。“语文园地三 ”的展示台,引导学
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以及同学之间做的词语接龙游戏。
“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和关于这张邮票的故
事。这样安排,从儿童 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了他们喜闻乐见的、能主动参与和
积极投入的方式、方法,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
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渐把学习作为促进自身发展 的需要。
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
文,成 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本册教材还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现代社会对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
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合作意识。本册教科书,
不论是题目的 安排,还是插图的设计,都努力体现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如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文后学习伙伴 的对话,甲:“我还知道一些辨别方向的
方法呢!”乙:“快说给我们听吧!”“语文园地五”之中的“ 读读背背”练习后学
习伙伴的对话,甲:“我知道‘暑相连’是指‘小暑’过后是‘大暑’。”乙:“你
能说出‘秋处露秋’是指哪四个节气吗?”
6.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是语文学习 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前几册
教材一样,本册教材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不受 教
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
阅读方面,本册教科书后附六篇选读课文。此类课文不作统一 要求,教师可
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处理: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的消息》
可在教学第一组课文时,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
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作为朗读检测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朗读比赛、演课
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
部分 课后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如,“背诵自己
喜欢的部分”;“我要把会写的词 语都抄下来”。展示台以学习伙伴展示的内容为
引导,鼓励学生展示与本组专题相关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的 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
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不断获得成就感。这些,都体现< br>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
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 细的字形分析,也
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地址


河之南-上海三本大学


青年节-元旦的英文


话题作文大全-大仲马名言


江西司法警官学院-2013年浙江高考


哦冬夜的灯光-蒋雅文


湖北专科学校-案例分析格式


广州市真光中学-通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