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层级培训

温柔似野鬼°
721次浏览
2020年08月06日 13: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报检员-干部培训工作总结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层级培训
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 8~
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 12~14课为
“道理篇”意在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 课为“人物篇”意在让
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
学 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
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 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
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 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
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 的故事》《识
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
蛛开店》《青 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 气》《推荐一部动
画片》等内容。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 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
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 br>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
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 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 “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


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 新栏目。设计“我知道”
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
解 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
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 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
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
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 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
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 新貌的,
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
学生树立良好品质 、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 言,启发思维,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
面一般都有 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
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 求。“读读背背”这一项,
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 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 接
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
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 ,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在部分
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 合作


探究学习。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
展的语 文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
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
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编
写角度由服务于 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
的“学”,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 其 次,注重引导发
现,鼓励探究学习。“语文园地”里设置的“我的发现”这一栏目,
可以不断引 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
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 再次,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
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
教材 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
和学习收获,使其不断产生成就感。 本 册教材还积极倡导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对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合作意识。本册教科书,不论是题目
的安排,还是插图的设计,都努力 体现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
6、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培养学生在生活 中
主动识字的习惯,是语文学习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前几册教材一样,
本册教材继续鼓励学生通 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不受教
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 阅读方面,本册教科书后附六篇选 读课文。
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处理:可以根据需
要结合精读课文进 行教学,部分课后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


发,不作统一要求。如,“背诵自己喜欢 的部分”;“我要把会写的
词语都抄下来”。展示台以学习伙伴展示的内容为引导,鼓励学生展
示与本组专题相关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的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
认识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发 展,不断获得成就感。绿色圃中
小学教育网这些,都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学习目标
1、培养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
习惯。
(2) 继续掌握写铅笔字的正确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
讲的习惯。
(3)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 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 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00个生字,会写300个字
(2) 能按笔顺书写,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讲的故事。
(2) 能在看图后用普通话说几句完整的话。


(3)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
思连贯。
(4)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
5、阅读
(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3)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6、写话
(1)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2) 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

使用本册教材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册教科书采
取了按照专题来整合各部 分内容的编排方法,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
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 、中间
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应该在学习相 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
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
个生字,这是下限,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
加识字量。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 的方法、经
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


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
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 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
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
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 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
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 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
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
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 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3、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
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 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
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
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
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 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
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
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 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
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 到学生的
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
际的过程予以调控 ,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
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 要注意规范学
生的口头语言。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 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
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
有 一定的联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
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 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
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连续观察日记-湖北注协


仰望星空作文-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新春贺词-认知实习报告


辽宁省高考状元-梅花的作文


石钟山记教案-湖南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小学语文教研组计划


学校代码-自我介绍作文300字


吴樾图片-测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