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精英的四个必要条件

别妄想泡我
521次浏览
2020年08月06日 14: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春晚主持-质量月活动总结


成为精英的四个必要条件

成为精英的四个必要条件杜导斌
这个寄托明说了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像周文
王那样流芳万世的“君子”,用现在的话翻 译就是,希望你
能成为精英、精选之士或“精选分子”,英语elitism。爸爸
之所以没对 你明言,是不愿给你的童年增加过多的功利色
彩,希望你拥有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作为美好人生的美好
起点,如同我们父子的约定:我给你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
你还我一个负责任的少年,然后,我 们共同迎接孩子的成功
青年和灿烂辉煌的成年!

既然挑明了父亲对儿子的期待是成 为一个“精选分子”。那
么,也就有必要告诉你如何才算得上“精选分子”。“精选分
子”与一 般平民有哪些区别。
首先,要成为“精选分子”必须达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标准。
做一个普普通 能的正常人都不及格,还谈什么“精选分子”
呢?做正常人不及格的只配成为“被淘汰分子”。所以,要
确认自己已达到一个正常人的标准,首先得了解什么是“被
淘汰分子”。以爸爸的理解,被淘汰 分子主要指两种人,最
差的就是罪犯,以及社会上的地痞流氓,这些人是社会的“渣
滓”——当 然他们也有可能改好,其中也有因偶然过失,如


司机因车祸坐牢等。这些人之所以被淘汰 ,是因为他们人格
中存在重大缺陷。这种缺陷突出表现在不遵守或不知道文明
社会最基本的行为 规则,其行为所遵循的是动物本能性质的
野蛮的丛林法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或者虽然知道错误,但控制不住冲动或自以为聪明。爸爸不
是犯罪学专家,不大清楚犯罪的诱发机制 ,但凭常识判断,
一个人走向犯罪必定是不良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在罪恶的
潜伏滋长期间缺乏 自我纠错机制或社会纠错机制。另一类被
淘汰的人是因技能的、先天的、或道德的等因素而在竞争中失败的人,比如有劳动能力却靠救济维持生计的人,因造假
等而被取消职业资格的律师、记者、医生 等,这些人不一定
是坏人,也许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只可惜缺乏应对生
活必不可少的能力 ,而沦落到社会边缘的边缘。他们最大的
共同特征是智力未得到必要的开发,智力中存在先天性的某种缺损却未自觉。
所有没有沦为被淘汰分子的人,都属于正常人。正常人的基
本特点就是 能自食其力,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承担必要
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虽不乏缺点——也许全身都是小毛病 ,
但不存在巨大缺陷,能遵守文明规则。
比正常人做得更好是否就是“精选分子”呢?对此不 同的人
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中国古代的荀子,他就把社会精英划分
为三个等级:士、君子、圣人 。传统中国社会把人划分为“士、


农、工、商”,官是精选分子。精选分子只有这个等级 。但
对正常人却划分为四个等级,士最高,农比工高,商人地位
最卑下。传统还有“三教九流” 之说,“三教”:儒、释、道
中的上层人士,“九流”(忘了是哪九种)则居于底层,其中
九流 又被划分为“上九流”、“下九流”,比如剃头的属于“上
九流”之列,修脚的则属于“下九流”了。总 之,这些都是
将人划分成三六九等的等级制社会的产物。鉴于等级制的危
害,爸爸自然不愿堕入 进去。所以,爸爸认为,在跟你聊精
选分子的时候,要提醒你注意,今天和未来的中国,都是一
个平等的国家,即使是精选分子,在基本权力和义务方面,
与任何一个正常公民都既不多占一分,也不减 少一分。精选
分子不同于一般人的,首先是他做出高出于一般人的社会贡
献。他比一般人做得更 多更好,许多人从他的努力中受惠,
比如发明高产水稻的袁隆平先生;然后,这样的精选分子才
拥有远比一般人高得多的荣誉、地位、收入。其中崇高的地
位、荣誉、高额收入是驱动力,是激励人不懈 努力的要素,
而杰出的贡献则是成功地实际享有荣誉、地位、收入的途径。
荣誉等既是个人奋斗 的目标,又是对采取正当途径奋斗成功
的奖赏。从这里我们可得出对精选分子的定义。什么是精选
分子呢?精选分子就是具有比普通人更远大的目标,并用正
当手段不断奋斗去努力实现目标的人。
所以,精选分子首先是自选,自己选择自己,然后是他选,


他人承认你的努力。
弄明白了什么是精选分子,然后我们再说说如何把自己选就
成精选分子,或者说探讨一下成为一 个精选分子需要学习些
什么,以使自己区别于非精选分子。
培养精英方面,中国古代有一套完 整的理论,叫作“八条目”。
在《四书·大学》里这“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有两条在
宋代时受到格外推重,就是诚意、正心。诚意, 就是虔诚,
大抵相当于基督教里的“因信称义”,就是你要从灵魂深处
相信主,不要动摇怀疑。 正心,大抵相当于基督教里的“道
成肉身”,你不是要相信吗?相信什么呢?就是基督,肉身
化 的天道。中国人不信基督,但古人相信天道、天理。所谓
“天人合一”的至理,用天理来匡正自己的内心 ,防止邪魔
歪道入侵。关于成为精英,孔丘还列举了三个条件:知命、
知礼、知言。原话是:“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就是说,这三个是君子所
以 为君子的必要条件,缺少一个,你就不够格被当作君子—
—孔丘话语中的精选分子。“命”是什么呢?就 是天命,现
在可以理解为能否行“道”的客观条件。“礼”则可解释为
经长期历史演变而来的人 伦规范。“言”的意思,余英时先
生解释是“所谓被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隐,邪辞知其所
离 ,遁辞知其所穷”,也就是阅读和理解能力是超乎寻常的,


能听得出别人的言外之意,弦 外之音。我认为,言不仅指理
解能力,应当还包括表达能力,就是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
什么, 意思如何表达。这三点在儒家学说中占有很高位置。
所以宋代大儒朱熹说:“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 。”也就
是,朱熹的看法,知命、知礼、知言三项是成为精选分子的
充分条件,具备这三项,就 是精选分子。
当然,儒家的观点中有合理的部分,然而,这些标准的核心
是人格教育,与现代 教育是脱节的。现代教育的重点不再是
人格的培育和完善,而是知识与技能。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
道德完人,而是有用的公民。这种现代教育,欧洲从18世
纪就开始了,中国则始于自上个世纪的“五 四运动”,1919
年,当然更早一点还可以追溯到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的终
结。儒家的一 套在现代社会被扬弃了,而你们从小学开始的
教育又是一视同仁地致力于把每个学生同等地培育成合格< br>公民。那么,是不是现代社会就不需要精英教育了呢?现代
社会精英除了知识技能就不需要其它优 于常人的素质呢?
我看未必。至少在当代英国,就有一套保存完好的绅士培育
程序。著名的“三 一学院”就是专门培养政治精英的摇篮。
可惜爸爸无缘去实地考察学习,否则我一定可以为你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意见。不过,即便如此,凭爸爸的博闻强识,我
还是可以提供几条给你,以广见闻吧。
我认为,成为精选分子必要的一种素质,头一条就是自强不


息。没有自强不息, 精选分子就不成其为精选分子。自古以
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说,孔丘学说中最有
价值部分之一,也是其刚毅进取、遇事不求诸人,而反求储
己,不怨天尤人,尽力而为。这些都是自强 之道。
第二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孔子说的,是作为
一个精英分子的起码标准, 在西方,这句话以其反命题广为
人知:“己之所欲,施予他人”。被称为“人际关系黄金律”,
是从更高一层说的,比孔子的说法积极一些,但也难于做到
一些。
第三条是中庸。中庸以前跟 你讲过,就是无过与不及,持之
以恒。中庸的思想不仅中国有,在西方同样有。与孟子大体
属同 一时期人的亚里士多德也有中庸的主张,但意思翻译过
来后与我们的中庸略有不同。他的中庸是指适当, 就是不论
做什么事都要适当。至于什么是适当,什么是不适当,得由
当事人自己去把握。中庸的 思想在中国历史非常久远,前面
说的“天道”、“至理”指的就是中庸之道。《易经》中多处
提 到“中道”,也是中庸之道。相传尧帝传位于舜帝时,叮
嘱的话中核心一句就是 “允执厥中”。舜帝在 把帝位禅让给
大禹时把这一句增加成四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惟一,允执厥中。”所 以,中庸的思想可视为中华文明遗产
的核心内容之一。不知中庸就难以说了解中华文明(“中庸”
在《中庸》中也被称为“中和”)。


第四条是尊重他人权利,这本来是对一个普通人 的基本要
求,但由于中华文明传统中特别缺乏权利和自由的学说,所
以,现在一时半会还不能要 求所有人都具备这一点,而只有
少数精选分子才应该具备。如果到西方留学或工作,这一点
是中 国人最应该学习和留意的。尊重他人权利,不是简单的
一句话,关键是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这个方面,伯 里克利的
一句话不可不知道,在大约二千三百年前,古希腊城邦雅典
的领袖伯里克利就说过:“ 我们在家里为所欲为,不看邻人
眼色行事,但我们遵守法律。”在家“为所欲为”四个家,
现在 要加以适当限定,比如,即使在家里也不可吸毒,不可
大声喧哗影响邻居休息,所以,西方还有两句话可 以说与你
知道,一句是“邻人的鼻子就是你权利的界限。”另一句是
“穷人的茅屋风能进,雨能 进,国王不能进。”。
以上四点,是爸爸的个人观点,还有一些,我也罗列如下:
做事一以 贯之,不半途而废;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不言过
其实,言而有信;敢于坚持真理,大义所在,明知不可 为而
为之;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行事正大光明,不靠阴谋诡计,
行为端方;择善而从,遇不善 而退;尊贤而容众,宽恕他人
小过,肯定他人优点;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忍小事,
成大谋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所谓素质教育的,知识技
能因素不在其列。
爸爸跟你说这些是什么 意思呢?不是要求你现在按这些原


则,或经验去照着做,而只是说,爸爸给你准备有这些 ,你
不必担心。如果你有志作一个精选分子,你的所有条件都是
具备的。由于现代教育的重点是 知识和技能。现代社会区分
精选与非精选分子的核心条件,还是知识与技能的高低。所
以,你要 做精选分子,当前就要把该学的全部学好,学得比
一般学生更好,为灿烂的前程作准备。爸爸这信的核心 ,是
想扶助你的志气,要有一个做精选分子的志愿,这个志愿就
可以自动生发出内在的学习驱动 力,你现在之所在感到压力
蛮大,一方面可能是与别的同学比感到了不足,这当然是好
事,知道 不足就会去追赶,不会依旧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
幻觉中。另一方面也不太好,因为你说感到压力大,而 还不
是干劲足,就说明你在不自觉中还没端正好态度,很大程度
上还是被环境逼迫而学,不得不 学,而不是主动要去学。你
也许还没有把父母(老师等)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要我 学”与“我要学”是有根本区别的。从孔子到宋代大
儒朱熹等人,哲学上也许不大专业,教育学方面却绝 对专业。
他们有一个观点,叫做:“古之学者为己,为己而成物;今
之学者为人,为人则丧己” 。为父亲学,为别人学就不可能
“成物”,不可能成器,为别人学,结果是丧失自我,找不
到自 我了。爸爸跟你聊了这么多精选分子的话,核心是帮你
找到自我。我,杜文玉,要成为一个未来中国的精 英,为此,
我要努力学习知识,争当第一名!爸爸想要的,说白了,就


是这种效 果。
有了自我追求,就不会再有压力一说。因为学习是你自己选
择的,“我要”,“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人一我百,人百我
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乐此
不疲,乐在其中。君子杜文玉以学为乐,而非以学为负担,
到了这种境界,我看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 的优秀孩子!!
给你加油!给你鼓劲!为你鼓掌!


老爸
2009年4月3日

(摘自《杜导斌家书》)

西岸音乐节-自命题作文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公司员工考勤表范本


马蓉个人资料-德能勤绩廉工作总结


教师节快乐英文-标书模板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上海市杉达学院-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工作年终总结


深圳考试院网上报名系统-世界第一美女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