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相关解释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留学费用最低的国家
行政审批相关解释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行
政许可项目是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许可法》颁布以后正式
确立的概念。
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是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对确
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
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2004年8
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下发以后正式确立的概念。
行政许可项目与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分辨的意义:
一
是行政许可项目不可以委托事业单位实施;非行政许
可审批项目可以委托事业单位实施。有的事业单位为
了实施
行政审批权力,就将行政许可项目说成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
目。
二是对违反行
政许可项目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国家部
委规章和较大市人民政府规章不能作为适用依据;对违反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国家部委规章和较
大市人民政府规章能作为适用依据。有的
部门为了为其乱处
罚辩护,就将行政许可项目诡辩为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三是对行政许可项
目的收费,要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
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收费,只要有省物价部门文件依据
就可以。有的部门为了乱收费,就将行政许可项目错误定性,
1
从而规避法律违法收费。四是行政许可项目可以提出行政复
议和行政诉讼;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主要是内部行政行为)
不可以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的部门为了避免被告,
就将行政许
可项目界定为内部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可见,
准确识别某一项目是行政许可还是非行政许可审批,意义
重
大。
准确识别某一行政审批事项是行政许可项目还是非行
政许可审批项目做到十看:
1、
看事项范畴。行政许可项目仅限于从事某类特定活
动,包括申请停止活动(不限于《许可法》第十二条中
所列
事项,超出的事项只是属于不合法的行政许可项目),例如
《养犬登记证》;而非行政许可
审批项目则不限于从事某类
特定活动,包括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
等事项,例如收养登记、工伤认定。
2、看申请目的。申请目的是为了从事自己预期受益的
活
动,一般是行政许可项目,例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申请目的是为了直接获得法定权益或者为了履
行法定义务,
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例如“提取住房公积金”核准、
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备案
。
3、看行政干预。申请人的申请行为若不受行政干预的,
可以是行政许可项目。比如申领《
营业执照》,人们不想去
从事经营活动就可以不去申领,行政机关不能强制人们去申
2
领。申请人的申请行为若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比如兵役登记,适龄青年不想去登记也得去登
记,否则将会受到行政制裁。
4、看作为状态。如果未经行政机关同意,申请人仍可
以自行作为的,可能是行政许可项目。比如,张三
未取得《道
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他是仍可以自行载客经营的,只是一
旦发现要被行政处罚而已
。如果未经行政机关同意,申请人
就无法自行作为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比如张三户
口
迁移申请未获批准,他是不能自行迁移户口的。
5、看行为过程。行政许可项目是一种过程性、连续性
行政行为,已经许可,并不表明申请人从事活动的结束,而
是申请人从事活动的开始,行政机关
应当对其后续活动继续
监督。比如,某企业建造厂房,必须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建设
过程中还要接受规划部门的监督、验收。而非
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则是一时性、阶段性行为,一经批准,申
请事项就算办结,行政机关不再跟踪监督。比如,某人购买
了商品房,申领了《房屋所有权证》
,房屋交易行为就此结
束,发证机关不再过问。
6、看法律评价。该事项为法律所一般禁止的
,可能是
行政许可项目,例如《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该事项
为法律所提倡的,肯定
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例如《独生
子女父母光荣证》。
3
7、看事前事后性。从事活动必须事前经得同意,事后
补办手续要受
行政处罚的,可以是行政许可项目,例如“建
设项目开工申报”;需要批准的事项可以事后补办手续并且
不予行政处罚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例如《国家鼓
励发展项目确认书》。
8
、看可诉性。对行政机关审查的事项,可以申请行政复
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是行政许可项目,例
如《矿产
资源开采许可证》;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
目,例如“使用政府财政资金项
目转让须经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9、看法律责任。某一项目
未经行政机关认可而自行实
施了,必将受到行政处罚的,是行政许可。例如,居民未申
报登记而
进行“建筑装饰装修”活动,根据建设部规章规定
要处于行政罚款。某一项目未经行政机关认可而自行实
施
了,不会受到行政处罚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例如,未
申领《结婚证》就结婚,有关婚姻
法律、法规、规章未规定
要给予行政处罚,只是不被法律承认而已。
10、看行政审查内容。
对行政许可项目的行政审查,主
要是审查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资质条件,例如开办武术学校、
经营
危险化学品。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行政审查,主要
是审查其既有权属、既定义务、既是关系,例如税
费减免、
暂住证。
4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是指由行政
机关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除依
据法
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等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外的审批
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
的行政审
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审批(即有
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
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
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政府行使产权人对有关资
产管理
的审批、政府财政优惠待遇审批(主要是政府基金使
用、税费减免、进入政府产业园区等事项)、授予荣
誉称号
审批和宗教民族政策性事项审批等。
非行政许可:应该是不需要设置行政许可的许可或
违法
设定的许可。为了更加有效地限制政府过多地干预社会,行
政许可法第13条规定,即便属
于上述5类事项的,如果出
现以下一种情形,可以不设行政许可:①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能
够自主决定的(私人自主优先);②市场竞争机制
能够有效调节的(市场调节优先);③行业组织或者中
介机
构能够自律管理(社会自治优先);④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
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
问题的(事后监督优先以及
其他管理方式优先。
1、行政许可:即通常说的行政审批,是指行
政机关根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
特定活动的行为。有以下
四个方面的特征:(1)行政许可是
5
依申请的行为。
以申请为起始,无申请即无许可。(2)行政
许可是管理性行为。主要体现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的单
方面性。不具有管理性特征的行为,即使冠以审批、登记的
名称,也不属于行政许可。(3)行
政许可是管理经济和社会
事务的外部行为。行政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对机关直
接管理的事
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则属
于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4)行政许可是准
予相
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实施行政许可的结果是,相对人
获得了人事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者
资格。
2、审批:是指政府机关或授权单位,根据法律、法规、
行政规章及有关文件,对相对
人从事某种行为、申请某种权利
或资格等进行具有限制性管理的行为。审批有三个基本要
素:一
是指标额度限制;二是审批机关有选择决定权;三是
一般都是终审。审批最主要特点是审批机关有选择决
定权,
即使符合规定的条件,也可以不批准。
3、核准:是指政府机关或授权单位,根据法律
、法规、
行政规章及有关文件,对相对人从事某种行为,申请某种权
利或资格等,依法进行确认
的行为。因此,在批准相对人的
申请时,只是按照有关条件进行确认。只要符合条件,一般
都予
以准许。核准的条件都比较明确具体,便于确认。
4、审核:是指由本机关审查核实,报上级机关或其他
机关审批的行为。
6
5、备案:是指相对人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
关性文件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项的行
为。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有何区别:
行政许可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它是针对一般设禁而产生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指经相对人申请,行政主体对相对
人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要求
的相对人,通过颁
发执照或许可证的方式,允许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
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审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吗?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审批是指行政
机关(包括
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
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
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
为。所以行政审批本身就是一种行政许可行
为。从其分类也
可以证明这一点,行政审批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和适用
条件的角度来说,大
体可以划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
认可、核准、登记。
综上,行政审批应该只有行政许可审批,不包括非行政
许可审批。
7
行政审批相关解释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
br>行政许可项目是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许可法》颁布
以后正式确立的概念。
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是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对确
需保留的行
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2004年8
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
目的
通知》下发以后正式确立的概念。
行政许可项目与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分辨的意义: <
br>一是行政许可项目不可以委托事业单位实施;非行政许
可审批项目可以委托事业单位实施。有的事
业单位为了实施
行政审批权力,就将行政许可项目说成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
目。
二是
对违反行政许可项目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国家部
委规章和较大市人民政府规章不能作为适用依据;对违
反非
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国家部委规章和较
大市人民政府规章能作为适用依
据。有的部门为了为其乱处
罚辩护,就将行政许可项目诡辩为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三是对行
政许可项目的收费,要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
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收费,只要有省物价部门文件依
据
就可以。有的部门为了乱收费,就将行政许可项目错误定性,
1
从而规避法律违法收费。四是行政许可项目可以提出行政复
议和行政
诉讼;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主要是内部行政行为)
不可以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的部门为了避免
被告,
就将行政许可项目界定为内部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可见,
准确识别某一项目是行政许可
还是非行政许可审批,意义重
大。
准确识别某一行政审批事项是行政许可项目还是非行
政许可审批项目做到十看:
1、
看事项范畴。行政许可项目仅限于从事某类特定活
动,包括申请停止活动(不限于《许可法》第十二条中
所列
事项,超出的事项只是属于不合法的行政许可项目),例如
《养犬登记证》;而非行政许可
审批项目则不限于从事某类
特定活动,包括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
等事项,例如收养登记、工伤认定。
2、看申请目的。申请目的是为了从事自己预期受益的
活
动,一般是行政许可项目,例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申请目的是为了直接获得法定权益或者为了履
行法定义务,
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例如“提取住房公积金”核准、
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备案
。
3、看行政干预。申请人的申请行为若不受行政干预的,
可以是行政许可项目。比如申领《
营业执照》,人们不想去
从事经营活动就可以不去申领,行政机关不能强制人们去申
2
领。申请人的申请行为若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比如兵役登记,适龄青年不想去登记也得去登
记,否则将会受到行政制裁。
4、看作为状态。如果未经行政机关同意,申请人仍可
以自行作为的,可能是行政许可项目。比如,张三
未取得《道
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他是仍可以自行载客经营的,只是一
旦发现要被行政处罚而已
。如果未经行政机关同意,申请人
就无法自行作为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比如张三户
口
迁移申请未获批准,他是不能自行迁移户口的。
5、看行为过程。行政许可项目是一种过程性、连续性
行政行为,已经许可,并不表明申请人从事活动的结束,而
是申请人从事活动的开始,行政机关
应当对其后续活动继续
监督。比如,某企业建造厂房,必须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建设
过程中还要接受规划部门的监督、验收。而非
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则是一时性、阶段性行为,一经批准,申
请事项就算办结,行政机关不再跟踪监督。比如,某人购买
了商品房,申领了《房屋所有权证》
,房屋交易行为就此结
束,发证机关不再过问。
6、看法律评价。该事项为法律所一般禁止的
,可能是
行政许可项目,例如《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该事项
为法律所提倡的,肯定
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例如《独生
子女父母光荣证》。
3
7、看事前事后性。从事活动必须事前经得同意,事后
补办手续要受
行政处罚的,可以是行政许可项目,例如“建
设项目开工申报”;需要批准的事项可以事后补办手续并且
不予行政处罚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例如《国家鼓
励发展项目确认书》。
8
、看可诉性。对行政机关审查的事项,可以申请行政复
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是行政许可项目,例
如《矿产
资源开采许可证》;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
目,例如“使用政府财政资金项
目转让须经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9、看法律责任。某一项目
未经行政机关认可而自行实
施了,必将受到行政处罚的,是行政许可。例如,居民未申
报登记而
进行“建筑装饰装修”活动,根据建设部规章规定
要处于行政罚款。某一项目未经行政机关认可而自行实
施
了,不会受到行政处罚的,则是非行政许可审批。例如,未
申领《结婚证》就结婚,有关婚姻
法律、法规、规章未规定
要给予行政处罚,只是不被法律承认而已。
10、看行政审查内容。
对行政许可项目的行政审查,主
要是审查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资质条件,例如开办武术学校、
经营
危险化学品。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行政审查,主要
是审查其既有权属、既定义务、既是关系,例如税
费减免、
暂住证。
4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是指由行政
机关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除依
据法
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等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外的审批
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
的行政审
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审批(即有
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
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
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政府行使产权人对有关资
产管理
的审批、政府财政优惠待遇审批(主要是政府基金使
用、税费减免、进入政府产业园区等事项)、授予荣
誉称号
审批和宗教民族政策性事项审批等。
非行政许可:应该是不需要设置行政许可的许可或
违法
设定的许可。为了更加有效地限制政府过多地干预社会,行
政许可法第13条规定,即便属
于上述5类事项的,如果出
现以下一种情形,可以不设行政许可:①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能
够自主决定的(私人自主优先);②市场竞争机制
能够有效调节的(市场调节优先);③行业组织或者中
介机
构能够自律管理(社会自治优先);④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
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
问题的(事后监督优先以及
其他管理方式优先。
1、行政许可:即通常说的行政审批,是指行
政机关根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
特定活动的行为。有以下
四个方面的特征:(1)行政许可是
5
依申请的行为。
以申请为起始,无申请即无许可。(2)行政
许可是管理性行为。主要体现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的单
方面性。不具有管理性特征的行为,即使冠以审批、登记的
名称,也不属于行政许可。(3)行
政许可是管理经济和社会
事务的外部行为。行政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对机关直
接管理的事
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则属
于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4)行政许可是准
予相
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实施行政许可的结果是,相对人
获得了人事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者
资格。
2、审批:是指政府机关或授权单位,根据法律、法规、
行政规章及有关文件,对相对
人从事某种行为、申请某种权利
或资格等进行具有限制性管理的行为。审批有三个基本要
素:一
是指标额度限制;二是审批机关有选择决定权;三是
一般都是终审。审批最主要特点是审批机关有选择决
定权,
即使符合规定的条件,也可以不批准。
3、核准:是指政府机关或授权单位,根据法律
、法规、
行政规章及有关文件,对相对人从事某种行为,申请某种权
利或资格等,依法进行确认
的行为。因此,在批准相对人的
申请时,只是按照有关条件进行确认。只要符合条件,一般
都予
以准许。核准的条件都比较明确具体,便于确认。
4、审核:是指由本机关审查核实,报上级机关或其他
机关审批的行为。
6
5、备案:是指相对人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
关性文件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项的行
为。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有何区别:
行政许可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它是针对一般设禁而产生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指经相对人申请,行政主体对相对
人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要求
的相对人,通过颁
发执照或许可证的方式,允许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
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审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吗?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审批是指行政
机关(包括
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
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
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
为。所以行政审批本身就是一种行政许可行
为。从其分类也
可以证明这一点,行政审批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和适用
条件的角度来说,大
体可以划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
认可、核准、登记。
综上,行政审批应该只有行政许可审批,不包括非行政
许可审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