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经验与启示知识讲解
露营活动-离别赠言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经验与启示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历朝历代
在反腐倡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
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对当代社会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
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文化与廉政文化 <
br>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概其种类,有164种说法。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将文化当作名词
来进
行界定的。但笔者以为,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层面,即动词,取“文而化之”之义。最早的
记载见于《易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这是“文化”概念得以发端的源头。
在早期文字中,
“文”通皱纹的“纹”,意指人在年幼之时虽无皱纹,但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
智慧、经验、教训;随着
年龄增长、阅历丰富,逐渐有了相应的知识、智慧、经验、教训,
同时也有了皱纹。故“人文”就是指人
类社会知识、智慧、经验、教训的积累,再用这样的积
累去教化天下,天下之人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便
是“文化”。文化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有
了种种“文”的积淀,更在于用它去教化人,并使之发生相应
的变化。可见,将“文化”一词作
为动词来对待和理解,实具有鞭辟入里之功效,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
认识文化的真谛。
传统中国社会,民众期盼清官、拥戴清官,官员集团亦以做清官作为道德指引,国家
也出台
相应的政策制度,在选拔和考核环节加大道德评价的比重,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认同,出现一
种清官情结,进而成为传统廉政文化中最具说服力的内容。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的清官可谓
层出不穷,
所以历代正史中常常会为之立传,《循吏传》便是其例。众人熟知的包公、海瑞、
于成龙等,更是其中的
典范。
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就是要用在清官政治的实践中积累的知识、智慧、经验、<
br>教训,去教化天下,使人们的思想认识随之产生变化,从而全面提高官员集团的道德修养和
工作能
力,推动政治清明和法制进步。
传统廉政文化的经验
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在
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换言之,乃是在
追求做清官的价值导向之下,逐渐凝练出一些带有规
律性的文化品格,成为引导更多官员向
清官的目标渐行渐近的成功经验。
(一)清廉:对待财富的品格
《广雅》中解释:“廉,清也。”即要求人对待财富要保持廉洁
自律的心态,无论是对待物质
财富,还是精神荣誉这种种利益,不能有贪心。这样的文化品格,刚好和贪
官相对应。
宋朝的包拯,是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克己奉公、刚正廉洁。因担心自己死后,会有子孙后
代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去贪赃枉法,特意立下遗嘱,告诫后人说:我的后世子孙,为官者若
贪赃
枉法,便要将他从族谱上除名,死后不准葬入祖坟,还要将其丑恶“事迹”刻成碑文,立
于堂屋东墙以警
示后人。
明朝海瑞,在当县令时,要靠挖野菜才能吃饱,母亲过生日,他只能买两斤肉去贺寿,结果<
br>这事都被当成“稀罕事”传到总督胡宗宪那里(《明史·海瑞传》)。清朝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在
赴任途中,居然要以萝卜充饥,仅有一袭官衣蔽体。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上述这些
官员,身上有着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对
待财富能保持廉洁的态度。可以说,为官清廉是传统廉政文化
的第一层要求。
然而“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人都会有追逐利益财富的欲望。司马光在《训俭示康》
中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简朴变得奢华,容易,因为这是在放纵欲望;由奢华变得简朴,困难,因为这需要克制欲望。作为官员,手握实权、占据资源,面临的诱惑远高于常人,
真正要
做到克制私欲、廉洁不贪,并非易事。正因如此,故而历代特别重视廉政文化的教化。
第一,将清廉作为高尚的品德来塑造。《增广贤文》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官
员本应有高
于常人的道德修养,故孟子就极力主张:“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离娄上》)
东汉名臣杨震,高
升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
知!’密愧而出”。(《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在“暮夜无知”的私密环境,能扛住金钱的诱惑,
正是一种高尚品德在起作用。儒家强调
“慎独”功夫,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礼记·中庸》中说:“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便在别人看不
到的环境中也应当
有所警惕,在别人听不见的情况下也应当有所敬畏。任何时候都能坚定自己的信念,自
觉按
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
第二,将清廉作为人生智慧来追求,《道德经》第九章说:“金
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对待财富荣誉,需要保持正确的态度,
追求过度,或许会
给自己带来灾祸;反之,淡泊名利却能让人一生平安。楚汉战争时期,萧何、韩信和张
良为
刘邦争霸成功立下汗马功劳,史称“汉初三杰”。然而这三人后来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萧
何在争霸战争期间,为刘邦搞后方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草。因此在论功行赏时,
他排名第一,
封酂侯,赏赐大量金银财宝,还给他特殊荣誉:“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后
来,刘邦带兵出去平定诸
侯王叛乱,萧何留守关中。刘邦不放心他,经常派使者回来慰问萧
何。有一次,干脆给他配备了一支五百
人的卫队。萧何的谋士对他分析说:“君灭族不久矣!”
(《史记·萧相国世家》)您来关中十余年,威
信太高,皇上给您配备卫队,是不放心您。如
果再继续发展下去,便会功高震主,招致灾祸。于是萧何将
自己以前得的赏赐全部捐作军费,
并主动降低自己的威信,从而保得平安。这就印证了“金玉满堂,莫之
能守”的那句话。
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史记·高祖本纪》),是个常胜将军,因
此也很高傲。
大汉统一后,被封为楚王,“行县邑,陈兵出入”(《史记·淮阴侯列传》),到县乡视察
工作,
居然要排兵布阵前往,把场面搞得很大。有人告他谋反,刘邦趁机就把他抓了起来,降级为
淮阴侯,到公元前196年,韩信被诛灭三族,享年36岁。印证了“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那
句话。
张良是刘邦最得力的军师,史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他淡泊名利,刘邦封汉王时,给他赏赐两斗金银珠宝,他分文未取;打败项羽后,封他为齐
侯,他也
不要,只要了个小小的留侯,在今天微山湖一带。57岁退隐山林,一辈子平平安
安、善始善终。在历代
开国功臣中,能得善终的不多,张良是其中的典型。这就印证了“功
成身退,天之道”那句话。
通过比较可知,对财富荣誉看得太重,虽然能富贵一时,往往后果不好;反之,能做到淡泊
名利,虽然
生活平淡,却是能给人带来一生平安的智慧。
总而言之,传统廉政文化中“清廉”的文化品格,要求领
导干部克制贪欲,这既是一种道德操
守,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二)清明:对待工作的品格
《周礼·天官·小宰》对“廉”作如是解:“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廉能”指遇事能够<
br>明察,有解决困难的能力,故又有“廉明”的说法。有些官员,虽然能做到不贪不腐,显得清
廉,
却疏于职事、怠政懒政,自然算不得清官。故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要求
官员对待工作事务
要做到清明。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棘手的案件,要迎难而上,发挥聪明才
智,做到明察秋毫、明辨是非,
还老百姓以清明世界,树领导干部以清明形象。清明的文化
品格可和“昏官”相对。
历代衙门
正堂上,往往会悬挂一个牌匾:“明镜高悬。”来源于《西京杂记》卷三中所记载的
“秦镜”,有的官员
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明,就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
镜”的典故
不太熟悉,后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这种设置表明,历代统治者对各级官吏清
明的能力有着很高
的期望值。唐朝考核官吏,有一条法律规定:“清慎明著”。即为官清明的
升官;不清明的降级。正是有
了这些要求,所以历史上涌现出众多为官清明的典型。人们熟
悉的狄公狄仁杰、包公包拯,他们都以办案
如神著称,被老百姓称为神探,其实这都是为官
清明的文化品格的表现。如何才能做到为官清明?
首先,要有一颗为民办事的公心。
《荀子·不苟》篇里有句话叫“公生明”。这句话又被后来
的官箴所援用:“吏不畏吾严而畏吾
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
廉生威。”该碑文现藏
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个人以为,“公生明”就是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有一颗公心,
然后遇事才
能产生明察。古人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为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
乐”;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清廉、为民、务实”,都是要求<
br>领导干部要有一颗公心,一颗为民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开动脑筋、克服困难,明辨是非。
唐朝
咸通(860—874)初年,江阴县令赵和是个著名清官。与江阴县隔江相邻的淮阴县发生
一桩案件。
“东邻”农民向“西邻”农民借钱万缗,同时以“庄券”(即地契)做抵押。后来,东
邻农民先还八千缗
钱给西邻农民,没有打收条。再后来,东邻归还剩下的两千缗时,西邻农
民矢口否认已还八千缗的事实,
且拒不归还地契。东邻无奈,只好诉诸公堂,然因“既无保
证,又无文籍”“诉与州县,皆不能直”。无
奈转而求助于江阴县令赵和。和曰:“县政甚卑,
且复逾境,何计奉雪!”意思是自己是江阴县令,管不
了淮阴县的案件,否则便是超越管辖
权。东邻泣曰:“此不得理,无由自申。”
赵和见东邻冤
屈难伸,便为他苦思对策。依照大唐法律,凡在江中犯罪,两边的县都有管辖
权。江阴与淮阴隔一条江,
为了受理东庄农民的案件,赵和给淮阴县去了一纸公文,说本县
在江中破获一起“寇江”(江洋大盗)案
,同案犯供认,贵县有个西邻农民也参与了此案,望
贵县协助缉拿,押送本县听审。淮阴县衙旋即将西邻
农民押送江阴县。赵和审问西邻为何参
与“寇江”,西邻否认。又令其如实申报家中财产,西邻为解脱自
己与“寇江”的干系,答曰:“稻
若干斛,庄人某人者;绸绢若干匹,家机所出者;钱若干缗,东邻赎契
者。”赵和见西邻说
出实情,再叫出东邻对质,西邻只好承认还钱的事实,问题遂得妥善解决。(《棠阴
比事》下
篇)
赵和作为江阴县令,本无义务为东邻申冤,但他心里装着一颗为民做主的公心,
所以才会采
用巧妙的方法智断此案,留下千古美名。
其次,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官清明,除了要有“为民”的态度之外,还要有超强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
要开动脑筋
,多想办法,甚至加班加点,“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此才
能真正做到为官清明。
在传统社会,我们的祖先摸索出一套解决疑难问题、审理棘手案件的系统方法,叫作“五听”,
又叫“五声听狱讼”。具体操作办法为:“观其言辞,不直则烦。观其颜色,不直则赧。观其
气息,不直
则喘。观其听聆,不直则惑。观其眸子,不直则眊。”(《周礼·秋官·小司寇》)即
通过观察言辞、脸
色、呼吸、听聆、眼神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真伪,发现真相。这样的方法,
对我们今天有效地开展工作仍然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清正:对待压力的品格
《广雅》曰:“廉,稜也。”意指正直、刚
直、品行方正,故而常有“廉直”的说法。传统社会
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廉政文化之第三层含义,就是要
培养官员廉直的操守,对待人为压力,
要有正直、正气、刚正的品格,要讲原则,做到刚直不阿、公正执
法。清正的文化品格正好
和“庸官”相对。
东汉初年,69岁的董宣做了洛阳县令,在办理一
桩“苍头白日杀人”案时遇到了极大的压力。
当时的“苍头”,代指家奴。该案凶手是湖
阳公主刘黄的苍头,而刘黄正是当朝皇帝刘秀的亲
姐姐,权势炙手可热。此苍头光天化日之下杀人,躲在
公主府,没人敢去抓捕。董宣不顾压
力,带着十几个狱卒,在公主的车队中发现苍头,正欲缉拿,遭到湖
阳公主的强力阻拦。没
想到董宣竟然“以刀画地”,强行拦住车队,将凶手缉拿下车,就地正法。那场面
令人荡气回
肠,大快人心!(《后汉书·董宣传》)
董宣身上所展现的,正是传统廉政文化中
“清正”的文化品格。历史上,民间关于“南瑞北拯”
的说法,更是这方面的典范。北拯指的是包拯,南
瑞则指海瑞。传说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有
三口铡刀: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专铡贪官污
吏、祸国奸臣;狗头铡专铡
土豪劣绅、恶霸无赖。该说法虽见于文学作品《三侠五义》,不能作为信史,
但包拯公正执
法、不畏权贵的品质则是妇孺皆知。海瑞任户部主事时,眼看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整日沉迷
于长生方术,严嵩父子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官场昏暗不堪,民不聊生,遂准备好棺材,与
家人
一一告别,冒死上书:“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建议嘉靖
皇帝下台。被激怒的嘉靖皇帝将其下狱,直到穆宗继位的时候,海瑞才得以释放并
官复原职。
清正的文化品格虽然为世人所赞扬,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
一方面,是因为人的本性。
人生在世,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欲望,物欲、色欲、权势欲、名利欲
,如此等等,原本无可厚
非。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只有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做到清正。欲望
多了,往往
被迷住心窍,难以做到刚正。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桩案件中,原告为了打赢官司,给县太<
br>爷送了五两银子;被告为了打赢官司,给县太爷送了十两银子。开庭审理时,原告一说话,
县太爷
就说:“你不老实,给我大刑伺候。”原告心想,我给他送了礼,怎么还要打我呢?于
是举手叉开五指说
:“老爷,我可是有理(礼)的呀!”一语双关,意思是我可是给你送了五
两银子的礼的,怎么还打我呀
!没想到县太爷也伸开五指,先用手心指着原告,再翻一下掌,
用手背指着被告,说:“你有理(礼),
他比你更有理(礼)。给我打!”暗含的意思就是你才
送五两为礼,人家可比你翻了一倍。这个县官为物
欲所奴役,自然也做不到公正。一个领导
干部被这样的欲或那样的欲所控制,就难以做到清正。
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关系。
人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不是孤家寡人,有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
。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牵一发而动全身”。遇到问题,你想公正办理,别人往往会通过你的同学
、亲友,甚至家人
来说情。在各种关系的牵制之下,有的人就难以摆正自己的心态了;如果完全不顾这种
种社
会关系,恐怕在社会上乃至家庭中,就难以被人认同。
比如海瑞在出任南京右都御史时,
老朋友何以尚前去拜见。这是何许人也?前面提到海瑞因
得罪嘉靖皇帝而被打入死牢,何以尚上书为他求
情,因此被打了一百板子,并关进监狱。可
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结果海瑞接见他时,把他座位安排在一
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以示自
己公正无私。何以尚看到如此场面,觉得海瑞这哥儿们太不近情理,气得当
场离去,并发誓
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要想做到清正,老朋友都容不得你,况其他人乎! 如何才能做到清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
查禁
鸦片时在自己的府衙写的一副对联。我认为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这种“无欲则刚”的态度,
才能做到清正。
“无欲则刚”源于儒家经典。“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
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第五》)人的欲望太多,是很难做到刚强正直的。
古人说:“舍得一身剐,敢把
皇帝拉下马。”海瑞敢于批评皇帝,那是把求生之欲看淡了,才
有这份勇气;董宣面临湖阳公主的干涉,
宁愿不要乌纱帽,也要顶住压力、坚持原则,那是
把权势之欲看淡了,才有这份担当。一个人只有能克制
自己的私欲,才能像孟子说的那样: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
子·滕文公下》)有了这样的
大丈夫人格,才能锤炼出为官清正的文化品格。
包拯
传统廉政文化的成因与启示
在中国历史上,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是
受什么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呢?对我们今天
的廉政建设又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一)传统廉政文化的思想成因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繁荣。诸子百家,各领风骚。
说是百家,其实主要有十几家,
比如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
横家、兵家等等。
其中儒、法两家的思想,对后世政治法制建设影响最大。那么,在这两家之中,清官文
化主
要是受了哪家思想而形成的呢?
两家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人与法”谁最重要的问题意见不同。
法家认为,治国安邦,法最重
要,人的作用微不足道。提倡“垂法而治”“以法而治”;只要法
律制定好了,官员们只要有“中人之智
”(《慎子逸文》),就能把国家治理好。这是法家代表
人物慎到的观点。
儒家认为,治理国
家,法固然重要,但法需要靠人来运行,“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
上》),所以人最重要,提
倡“为政在人”(《礼记·中庸》),强调人在政治法治实践中的作用。
既然人在政治法治实践中最重要
,所以不能选道德品质很一般的“中人”出来做官,而要“举
贤才”,要选个人修养好、品格高的人出来
做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举贤才”的思想成为历朝
历代选拔官吏的重要原则。
一方面,国家制定的政策,要选拔道德高尚的清廉、清明、清正的
人出来做官。汉武帝推出
“举孝廉”的制度,就是要选拔孝顺父母和廉洁自律的人出来做官。还多次出台
了举“贤良方
正”的政策,就是选拔品行刚正的人出来做官。
另一方面,民众知道有这样的政
策、制度,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官,无不都希望提升自
己的品德,从而进入仕途。
还有一
方面,做官的人也知道,只能不断锤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清廉、清明、清正等品格
上进一步提升,才能
升官。
于是,“做好官”“做清官”成了众多人的共同追求,清官情结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认同。汉朝有
清吏、清白吏、循吏等概念,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清官这一准确概念。到了唐朝,清
官的
文化要素系统地转化为法律制度。比如唐朝考察官吏的标准叫作“四善二十七最”,四善
是品德方面的要
求,“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二十
七最是才能政绩的要求。考
核标准为: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
可见官吏考核时,品德方面的标准是最
重要的,体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
在四善中,第二善就包括“清廉”“清明”的文化
要素,第三善就是“清正”的文化要素。
当文化转化为法律制度后,法律制度又会反过来极大地推动文
化的传播。所以唐宋以后,清
官情结越来越浓郁,每个时代都有典型的清官代表,其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廉政文化得以深
入到社会各阶层。
通过梳理可见,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主要是
受儒家“为政在人”思想的影响而
形成的。
(二)传统廉政文化的现实启示
以清官
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对进一步完善现实的用人政策,推动廉政建设也很有启
发作用。
《礼记·曲礼》中有“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这句话后来直接演化为“为吏之道”,也就是
做官的
标准:“临财见利,勿取苟富;临难见死,勿取苟免。”遇到财富荣誉,不要苟且得到;
遇到困难压力,也不能苟且逃避。“毋苟得”是一种名利观,指的就是“清廉”的文化品格;“毋
苟免”
是一种困难观,指的就是“清明”“清正”的文化品格。
其实考察一个官员很简单,不必用一些假大空
的指标来考察,关键就看他对财富荣誉和困难
灾难是什么态度。对待财富荣誉有“苟得”之心的人,对待
困难压力有“苟免”之心的人,一定
要慎用,甚至不用。用这样的方法来选拔干部,既简单易行,又能提
高干部队伍的德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