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用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验报告
雪景的作文-公务员级别划分
英语论文之用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提高学生英语听说
能力的实验报告
从2
001年9月,我校决定在高一年级全面试用新世纪英语教材,
并成功申请了2001年的上海市教育发
展基金,我荣幸地担当了该课题
(课题号:J010057)组的负责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
实验,
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完成了高中三年新世纪教材的试用,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进行任何
实验一定是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我校为了探索一条如
何在新世纪英语教材这一舞台背景下,全面提高高中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
力,尤其是在传统上历来为中国学生弱项的英语听、说方面有所突破,
决定在
平行的10个班级中建立两个英语实验班。在编班之后的第一次
摸底考试后,发现两个英语实验班的平均
成绩要比平行班高3-4分(成
绩见附表1)。所以我们在实验班的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与平行班不同
的方法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运用新世纪英语教材之外,还适当
补充了课外内容,增加了
难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将重点讲
述在三年的实验阶段中,如何着手解决听说困难这一难题。
根据
和y的统计显示,成人在交际活动中听,说,读,
写所占的比例为:
言语活动形
式 听
说 读
写
所占时
间比例 45%
30% 16%
9%
(舒运祥,1998,P148)听是四大语言技能中十分重要的组成
部分,也是日常交际活动中所占比
例最大的。但是对以英语为非母语的
学生而言,却是不易掌握的一项技能。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
输
入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语言输入,就不可能有语言习得,因
此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
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说话能力是语言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
是语言能力中
最容易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一个人语言水平的一种技能。我国开展中学英
语教学时间
不短了,但是一个让人困惑和烦恼的现实就是,我们培养的
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解题能力,而开口说话
的能力显然不够理想,众
所周知,听乃说的前提,听为说提供了物质基础,前者为语言输入,后
者为导出,要改变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哑巴英语的局面,我们觉得
首先必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
料,这一前提保证的条件下,再组织
各种话题,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的舞台。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一、
积
极促进课堂内外的英语交流,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首先,身为英语教
师的我,身体力行,所
有英语课只使用英语这一语言频道,坚持在课堂
上,用英语进行交流。包括课间休息,谈心,也充分利用
班主任身份,
用英语进行交流。在班会课上也仅使用英语,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听英语;同时也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作为教师,必须注
意到,在这种英语交流的环境
下,尤其是在初期,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
开口,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因为心理实验揭示在会话过程中,
如果说
话人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则他会继续他的谈话,反之则可能会中断
他的命题(Ver
plank,1955)。高一学生正处于心里敏感期,十分在意
外对他的评价,又因为,长期的应试教
育模式,使得大多数高一新生不
习惯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所以在实验的启始阶段,我始终保持赞同的口<
br>吻和表情,只要学生有勇气用英语进行表达,一律给予鼓励,决不纠正
学生犯的任何错误,虽然这
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背道而驰,但是这种
教法是完全符合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的,我们知道,小婴儿,
在学习母
语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语言输入---听,过渡到语言输出---说,在这
期间,完
全没有任何语法教师指正他们的语法错误,婴儿们正是在这种
不断的语言操练过程中,自我学习,自我纠
正,自我完善而学会母语的,
而这正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学<
br>习其实就是通过反复的刺激与反应最终形成的一套语言习惯。同时,语
言心理学揭示了这样一个事
实,即人们的母语和第二外语同时隶属于大
脑前庭中叶的管辖,这就表明,我们完全应该遵循母语的语言
习得规律,
应用于外语---英语教学中来,通过反复不断的S(刺激)-R(反应),帮助
学
生养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二、利用英语新闻、报刊,为学生提供真
实的语言材料,加大
语言输入量 从高一开始,我除了坚持进行英语
语言知识输入,持续不断地进行语法,字,词,句的操
练之外,还坚持
进行背景知识的输入,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每节课都坚持利用5分钟
的时间听
英语新闻。当然考虑到新高一的学生词汇有限,所储存的背景
知识亦有限的现实,在最初的三个月,我使
用的
是 21世纪中学生
英语报,并且尽量使用其
中短小的,学生耳熟能详的娱乐新闻,体育新
闻,教育新闻。这样主要是考虑听力材料的难度主要取决于
学生的熟悉
度,语言本身的难度,说话人的口音以及语速。因为面对的是新高一的
学生,选择上
述题材的新闻,学生可以凭借其背景知识推断,减弱了他
们的畏惧心理。随着实验的深入,我有意识地选
择包含较多长句,句子
结构较复杂的文章,与此同时,我很明白,听力材料的真实性中一个重
要
因素是说话者的口音。因为在真实交际环境中,各人语音截然不同,
只有在实验中也使用不同的口音材料
才能使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应付自
如,于是我常常请同事或者外教做一些录音。至于影响听力理解的另一<
br>个重要因素语速,我参阅了(1981)的语速标准(平均速160
字分钟;较慢速130字分钟
)、英语专业六级标准(140字分钟)及
一期课改高中英语(高三120字分钟)的标准之后,制定了
适合我们
实验班的语速标准。考虑到实验对象是英语实验班学生,大都具有较强
的英语学习兴趣
和基础,我决定高一上的标准为每分钟110-120字, 高
一下开始为120字每分
钟,或130字分钟。三年的实验期间,我们在
英语课堂教学中由起先的“听新闻”,开始逐步发展到“
读新闻”,“讨
论新闻”,部分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自己“写新闻”。这一做法大大促进
了语感
的培养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现仅以实验进行到第三
个月,即2001年12月实验班取得的
成绩为例:测试时间: 2001年 12
月 3日测试对象:实验1、2班以及平行班
测试内容:听力理解(具体内容见下) (朗
读者为外教,语速
110字分钟)测试结果:
班级
实验1
实验2
3
4
5
6
7
8
9
10
均分(总
分为20分)
16.2
16.4
14.7
14.1
14.3
13.2
13.8
13.9
13.7
9.3
新闻
A(国内新闻)得分率
88%
89.1%
82.1%
83.9%
82%
75%
73.2%
72.4%
72.2%
65%
新闻
B(国际新闻)得分率
74%
74.9%
64.9%
57.1%
61%
57%
64.8%
66.6%
64.8%
28%
测试结果显示,实验2班的平均分16.4,比平行
班最高分14.7高1.7
(总分20),其中新闻A(国内新闻)实验2班比平行
班最高得分率的4班高5.2%, 新闻B(国
际新闻),实验2班比平行班
的最高得分率3班高整整10%,那么为何同样条件下的听力理解,国内<
br>新闻与国际新闻理解的落差会如此明显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测试
内容:News A
Most Chinese freshmen choose to major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liberal arts
and
medicine.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nrolled 2.6
million freshmen
this year,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number shows that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those
who took part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entered further education. News B
Negotiations
on a future Afghan government
moved closer to a general agreement
last week.
Earlier,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troops of the
Afghan Northern Alliance had moved into
Kandahar. However, the
US television network
reported that there was still serous
fighting
around the area.
显然新闻A讲
述的是我们高中学生极为关注的高
考,这已经成为学生阅读新闻,课外闲谈的一个必谈内容,在他们的大
脑中,已经储存有极为清晰的图式,只要一涉及这一个话题他们都具备
有充分的背景知识来进行
理解,推断,难怪各班得分都不错,实验班与
平行班之间的差距也不明显. 但是新闻B涉及的是阿富汗
情况,平时学
生们,尤其是女学生们并不热衷,大脑中事先没有相关知识储备,又碰
上语言知识
---词汇的不充分,难怪得分率一下子跳了水。那为什么实
验1,2
班与平行班在此处差距如此明显呢? 分析下来,首先要归功于
实验1,2班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较为充
分,新闻B中的negotiation,
alliance, Kandahar, 平时我在每天
讲英语新闻时已有多次涉及,所
以帮助他们扫清了语言知识障碍,其次我认为应该归功于我要求实验1,
2班每天必做的新闻阅读。三、通过行为评价(Performance Assess
ment)
量表,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包括英语,不仅有其自身语法
规则,而且还
有使用规则。传统的英语测试往往把英语作为一个独立的
符号加以测试,注重语言的形式,规则以及结构
,排斥语言的社会因素,
完全漠视或者很少考虑人在实际交际中使用英语的规律和以及在这一
使
用过程中,英语这一个被使用者所产生的变异因素,完全违背了语言
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功能这
一现实。为了测定学生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Performance
Assessment所提供的场景更
接近于真实场景,为此美国心理与语言学家Brendan
Carroll称交际测
试为行为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指在真实的或
者与真实相仿的
场景中,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评估语言掌握程度的一种测试。在教学实
验中,我
采用Performance
Assessment这一评估方法,就是想要尽可
能地在课堂上还语言的本来面目,正如社会语言学家
所说
的,一个学语言的人,不仅仅是能够造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而且还
包括能否恰当使用语
言的能力。他提出了交际能力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