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理学类-听课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三)
一、填空题
1.
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包括我们人。
2. 放大镜也叫(
),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显出红黄蓝三色组
成的。
3. 世界是由(
)构成的,物质是( )的,世界上没有( )的物质。
4. 把铁与( ) 、(
)隔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办法。
5.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 )和(
),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
6. 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 )、(
)、( )等现象的
产生。
7. 淀粉与( )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
)色的,利用这
一特征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 ( )。
8. 放大镜和(
)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 )。
二、选择题
1.人类利用( )
发面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了,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
多孔。
A、细胞 B、酵母菌
C、霉菌
2.下面物质中不是晶体的是( )
A、食盐 B、金刚石 C、玻璃
3.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中间边缘一样厚
4.(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5.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
6.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
A、口腔中含有糖
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
的
三、判断题
1.人类第一个太空人是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
2.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4.微生物室生物,也由细胞组成,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5.物质之间的变化中,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 )
6.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草履虫都是微生物.( )
四、巧分变化
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将下面的变化分一分。
冰融成水 钢铁生锈 酒精挥发
空气液化
海水嗮盐 食物腐败 灯泡发光 煤气爆炸
木材燃烧 酱油拌饭
书法创作 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五、简答题
1.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细胞的作用)
2.举例说说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2种),并说明其
中的科学道理。
3.铁钉会生锈,你能按铁钉生锈从慢到快的顺序排出下面三种情况?
A、放在空盘子中
B、放在盐水盘中 C、放在水盘子中
六、实践操作题
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用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3)根据这个信息,你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单元一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上的图像,你能发现它们是由( )
组成的。
2.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人们把放大镜又叫做( )。
3.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 )。
4.(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5. ( ),( )国科学家(
)用自制的复合显
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时,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6.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调节载物台下的(
),从目镜往下
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7. (
)的建立被誉为(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判断题
1.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
2.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
3.
列文虎克在雨水、河水、井水中都找到了微生物。( )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加上目镜倍数。( )
5.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
附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
1、许多小点 2、凸透镜
3、扁平的细毛 4、列文虎克 5、1663,英,罗伯特 胡
克 6、反光镜
7、细胞学说,19
二、判断题
T T T F T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 )
2.
水的“三态”变化是( 物理 )变化。
3. 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
是否产生新物质 )
4.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罗伯特 胡克 )
5. 我们长得都像自己的父母,这是细胞的( 遗传 )作用。
6. (
水 )和( 空气)是使铁容易生锈的重要原因。
7. 显微镜中( 目镜 )和( 物镜
)是两个不同倍数的凸透镜。
8. 人们把白糖,食盐,味精这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
晶体 )
9. 洋葱表皮的一个细胞中有一个小黑点,是( 细胞核 )
10.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 微生物 )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
12.制作神秘信件就是利用( 碘酒 )渗入(淀粉)后会发生变色的原理。
二、判断题
1.放大镜的倍数是与其凸起的程度和面积的大小有关。( F )
2.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T )
3.盛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也有放大作用。 (T )
4.把铁与水和氧气隔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T )
5.变形虫、眼虫、喇叭虫、团藻都是水中的微生物。( T )
6.空气、电、声音是看不见的,所以不是物质。( F )
三、选择题
1.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一般要用( D)来观察。
A 、肉眼
B、放大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2.加热白糖发生的变化是(C )
A、化学变化 B、 物理变化
C、先是物理变化,随后是化学变化 D、先是化学变化,随后是物理变化
3.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常用方法是( D )
A、放在嘴里品尝 B、加热
C、加入白醋 D、加入碘酒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水加热变成了水蒸气升入空中
B、小女孩几年后变成了个大姑娘
C、米磨成了粉
D、烟花爆炸,在空中成了五颜六色的焰火
四、简答题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了哪些成果?
五、操作题
根据你在课堂上观察到的“小苏打和白醋”实验演示,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实验的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