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A卷
入党宣誓-证婚人致词
第二组达标检测卷
一、基础训练营(24分)
1.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模样(mú)
正月(zhēng) 分外(fèn) 豁达乐观(huò)
....
B.藏戏(zàng) 不禁(jìn) 活佛(fó)
哄堂大笑(hōng)
....
C.空地(kòng) 通宵
(xiāo)
香喷喷
(pèn) 迎风引吭(háng)
....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8分)
三月chū xún(
),我和爸爸去参观本市zhù
mínɡ(
)的民俗文化村。热情的村民们敲锣打鼓,zài gē zài
wǔ(
)地欢迎我们。村里到处zhānɡ dēnɡ jié
cǎi(
),热闹非凡。我买了阿胶枣、mài yá
táng( )、bǎn lì(
)等línɡ qī bā suì( )
儿,还观看了fàng fēng
zheng( )比赛。那天真是愉快
的一天。
3.选词填空。(4分)
严峻 严肃 严格 严厉
(1)不管怎么说,(
)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
步得更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 )地批评了一顿。
(3)形势非常(
),爸爸不能再待在这儿了,必须马上转移。
(4)建造竹楼,选择中柱是件(
)而隆重的事情。
4.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3分)
1 8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1)正月初一的
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
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
(2)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 )
(3)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
5.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改
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维吾尔族的姑娘很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4分)
6.过年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了钱去买烟
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我市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4分)
7.《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____
___,课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北京
春节民俗。
2 8
<
br>8.《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文介绍了和田维吾尔人的________特点和
_________
___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维吾尔人的________和
________之情。
9.泱
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
同的民风民俗。许多民族有独具特色的节日
,如汉族的春节、蒙
古族的____________、彝族的__________、藏族的____
______等;
从民居来讲,有客家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从
民族戏剧来讲,有藏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真
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四、阅读检阅台(28分)
(一)中国书法
①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一种独特的艺术——
书法。
②书法艺术与
写字有关,但不等于说,将字写得好看一些,就是
书法艺术了。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叫
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
中国,文字也
随之统一,那叫小篆。汉代以后又有隶书。后来在隶书
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行书、草书,其中行书和草
书是人们平时很喜
欢的书法形式。
③中国出现书法艺术,得力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字,汉
字是
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提供
了条件。一是毛笔,毛
笔的发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
3 8
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
。由兔毫、羊毫、狼毫等做成的毛笔,柔软而富
有弹性,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为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
可能。
④书法是线条艺术,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那就是无影无形又无
处不在的内在气脉。流
动的气脉是书法的灵魂。
⑤例如,中国书法所说的“一笔书”,不是一笔写成,而是指一
气相
连。外在的笔迹可以是缺断的,但内在的气脉不能断。内在气脉
断了,就没有了生机。
10.
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_
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书法这种独特艺术的。(3分)
11.短文第⑤段运用了_______
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分)
12.“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一种独特的艺术——
书法。”这句话中的
“稍” 删掉可以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
酒
..
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
全茶峒人
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
..
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
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
4 8
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
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
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
份
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
帮,各自选出了
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
与平常木船
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
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
,要用它时,才拖下
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
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
,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
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
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
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
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
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
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
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
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
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
br>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3.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
龙舟竞赛的
人之__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
人”度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3分)
14.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6分)
5 8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
br>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练,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
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6
分)
(1)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30分)
17.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
中秋
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留给你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其中
的一个传统节日,把你们过
节的情景有条理地写下来。
6 8
第二组达标检测卷
一、1.A
2.初旬 著名 载歌载舞 张灯结彩 麦芽糖 板栗
零七八碎
放风筝
3.(1)严格 (2)严厉 (3)严峻 (4)严肃
4.(1)D (2)B
(3)B、C
5.(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怎能不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
的魅力呢?
(3)示例:维吾尔族的姑娘像花儿般漂亮。
二、6.示例:燃放烟花爆竹虽然能营造喜庆的
气氛,但会造成严重的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还具有很大的危险
性。我们
不如将过年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书籍,也可以
捐一些给有困难的人。
三、7.老舍
时间 8.民俗 豁达乐观 赞美 敬佩
9.那达慕大会 火把节 雪顿节 北京四合院 蒙古包
越剧 京剧 豫剧
四、(一)10.汉字书写形式的演变 中国书法产生的条件和基础
中
国书法的艺术特征(精神、灵魂)
11.举例子 流动的气脉是书法的灵魂
12.不可以,“稍”说明中国书法的影响范围之广,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7 8
(二)13.多 广 盛况
14.(1)不能。“撑”的速度没有
“划”的速度快,且“撑”这
个动作的发出者应是站在船上,而龙舟竞赛的桨手是坐在船上。
因
此用“撑”这个动词不恰当。 (2)不能。“摇摆”的幅度大,
且没有节奏感,“挥动”有节奏感,用
这个动词写带头人的动作
符合他的身份特征。
15.出城看划船、河上赛龙船、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
16.(1)示例:船头的领头人,
挥动着手中的小令旗,嘴里大声
地叫喊:“一二,一二。”船员们齐声应和。锣鼓声、呐喊声,
响彻天空。
(2)示例:岸边的人们为龙舟选手们呐喊助威,发出震耳欲聋的
加油声。 五、17.思路点拨:首先,写自己经历过的真实故事,真实的故事才
能打动读者。其次,注意故事
内容与节日风俗的关联。第三,要
能从节日故事中发现积极意义,并表达出明确的主题。 例文略。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