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春丽
苏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对口高考
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
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张春丽 孩子两三岁后,就开始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喜欢说“不”,这是孩子心
理成长的必然阶段。他的自
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自主愿望,喜欢做的事情,
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此时若不了解原因就对孩子训斥、
惩罚,则会伤害孩子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变得更爱发脾气。对于性格固执的孩子的教育经常使我们的父母感到挠头,同样也困扰着我们一线的教师。对性格顽固的学生开展教
育工作,真的是一件非
常艰难、很费心思和功夫的事情。因为这种学生性格形
成原因很复杂。
在特殊教育学校像下面
情况的孩子很多,我们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教育,是
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如何成功地教育固执学生,关
键是班主任如何转换教育
角度,寻根探底,切中要害。下面我结合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各位老师进行一
下交流。
聚焦一:
小林,唐氏综合症,性格执拗、任性,随意性很强,上课同学们
都起立向
老师问好,她就坐着不动,老师讲课同学们都听,她偏拿出本子写字,强硬地
命令她,
或是温和地劝他收起本子,她都跟没听到一样我行我素,把她的本子
收上来,心情好时她就再拿一本接着
写,心情不好时就放声大哭,任你怎么哄
都没用,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正常授课。
聚焦二: <
br>小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执拗,从不听大人的话。经常和同学发脾
气。常常自己不带橡皮,
去拿别人橡皮。别人不给她,她就把班级里同学们的
教科书都撕坏了,还动手打人。
聚焦三:
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小飞就马上躺到讲台桌里、或是钻进
课桌下不起来,
引来同学们的围观。任课教师来上课也要想尽办法才能把她从桌里拉出来,弄
得
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头疼。
聚焦四:
硕硕,脑袋就像被问号所填满,课上不管老师讲得怎样精
彩,他脑袋里的
问题会随时出现,抓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没完没了的问。老师在上《蜘蛛结
网
》这节公开课播放课件时,他突然问老师“为什么蜘蛛能织网,我不能织网?”
老师耐心地解答,谁料他
竟然固执的抓住这个问题,一节课上站起来问老师十
多次。
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孩子
越来越多。由于孩子的执拗和任性,已
经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不便,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
,我和我的
课题小组,经过了多次的观察、实践、论证、交流,最终形成了“性格执拗学
生的教
育与疏导”策略,现总结如下:
一、 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个别教育计划“是源自美国的,
我们国家在法规的层面还没有做出明确
的实施规定,但个别教育计划的观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我们的同
行所接受。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现状分析、该生应达到的短期目标和年终目标、干预
强化的
方法与手段、衡量目标实现的标准和评估手段。
首先对性格执拗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然后为他制
定了“个别教育计
划”,并设定了短期发展目标和年终发展目标,每当他能够减少语言重复性时,
就尝试用赞美的语言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鼓励他。同时保证每两天与他谈
心一次,告诉他如果在课
上再有问题想要问老师就写下来,在课下与老师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
强化周硕的“抓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的毛病得到了有
效的控制,当然我的这个计划还在试验当中。 <
br>刚才田老师提到的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我班韩晓飞生
活在单亲家庭,性格内向
,对学习缺乏兴趣,与同学缺少应有的沟通。虽然很
少惹祸,但每当我看到他祈盼的目光时,我的心都会
为之一颤。做为她的老师,
我有责任让他的学习与生活充满阳光。所以我从语言表达、认知水平、生活自
理、社会交往方面进行了全面观察、了解,并为他制定了小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确定了相应的教
学内容,采取了能够激发他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
一个学期的实验,从他课堂、课下表现和各
项记录描述中,可以看出:韩晓飞
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正确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作业题
,能够
寻求同伴的帮助,与同学主动谈话的次数逐步增加。当然,这里面也包含我采
用鼓励性语
言或是物质奖励激励他的成长。对于韩晓飞的变化,感触最深的就
是他的母亲。她每每看到我,都会欣慰
地告诉我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愿意上
学了。
二、“正强化”行为矫正
无论是 “
用赞美的语言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鼓励他”,还是物质奖励,
其实这些都是行为矫正方法中的正强化
。当孩子做出某种正确行为或反应时,
教师给予相应的某种奖励,就使良好行为得到强化。常用的正强化
物包括:消
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饼干等。活动性强化:如做游戏、看电视等活动。操作
性强化
物:包括玩具。拥有性强化物:如奖章、漂亮的粘贴等。社会性强化:
如表扬、微笑等。其实在我们的教
育教学过程中,在对孩子进行评价时,经常
会用到正强化。比如当孩子能够回答提出的问题时会说:“你
真棒!善于思考,
什么事都难不到你,老师佩服你!”;他们能在四线格中写出拼音我会说:“老
师真喜欢你写的字。”;语言训练中我会对孩子说:“你的声音能不能再大一
些,让老师能听见。”“请你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进步!”。同时为了促
进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
养成,只要孩子们集中精神听课保持3分钟,我就奖
励他一颗小红星。只要他们每个课间打闹不超过3次
,我就奖励他两颗小红星,
如果能够集齐10颗红星就会得到我为他们买的糖果或饼干。我还会鼓励他们
说:
“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强化物的使用对低年级孩
子的行为矫正可以说能够受到很大的成效。随着
年级的增长,应当逐渐的减少强化物的使用,逐步让孩子
们实现自我控制。在
减少强化物的同时,可以利用间歇强化来巩固孩子们良好的行为。
三、“换位思考”的策略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窗边的小豆豆》。书中的小豆豆,和我们教
育的
孩子很相似,她上课时总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明明被罚站了却还
刨根问底:“
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吗?”。 但调皮
的小豆豆却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
长。小林校长能够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
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
捞出来堆成
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 小林校长的的话震憾着每
一个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心灵,最大启示就是:请不要用成人世界的语
言和他们沟通,无论是说还是听
,如果想和他们真正沟通,请使用孩子们的语
言。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
式去指导他,才能
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很佩服这位小林校长,他能够充分理解孩子
的感受,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
置去思考、去体验,保护了孩子好奇心和自尊心。
四、“支持性”情感疏导
支持性心理治疗,这种方法和日常生活中
的谈心和说理十分近似。最常用
的方法为倾听、鼓励、安慰、抚摸拥抱疏导。那么抚摸拥抱传达的是心灵
沟通
的语言,包含着心理暗示的因素,表达着我们彼此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无限的
关爱。用我们
的双手、脸颊和身体传达给孩子温暖和关爱的信息。会给孩子一
种心灵上的抚慰,传达给孩子一些关爱的
信息,在他们情绪不稳定或遇到困难
需要特别关注的时候,抚摸拥抱能够有效稳定情绪给予他们心理莫大
的安慰和
有力的支持。
吉吉,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经常借助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心
中
的负向情绪。入学时,他就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
下,他会突然起
身用手掌或拳头攻击别人。我时常拍拍、摸摸、抱抱他,让他
时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以消除他心里
上的障碍。现在他的攻击性行为次
数明显的减少了,情绪也趋于稳定。说道这里我还要向王老师表示歉意
,记得
吉吉刚入学时,有一次情绪发作,我们一起安抚他,在这个过程中吉吉给了王
老师一个耳
光,而王老师当时丝毫没有顾及到自己,一直坚持到帮我把孩子的
情绪稳定住。
无论是制定个
别教育计划时老师的细致观察与思考;自己为孩子买来各种
强化物进行行为矫正;还是为了避免负行为效
应而试着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
走进他们的心灵;冒着被孩子攻击的危险用自己真诚的拥抱去温暖孩子那
颗孤
独的心,这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我们对这些性格执拗学生在教育与
疏导方面付出
的浓浓师爱。
作为班主任,我们每一天教育学生的时候都发生着无数真实感人的故事,
关键是
我们能不能抓住教育的契机,在这里我想用我刚刚参加工作时一篇案例
结束我的交流。
案例:要做严慈相兼的班主任
(一)背景分析:
孙健同
学是独生子,个性突出张扬、好斗呈强,脾气暴躁,对周围同学常
常报着敌意的态度。什么事他说了算,
和同学的关系紧张,很容易由小事发展
到吵架,甚至打起来。学习成绩比较差,对待学习的态度极其不端
正,拖拉作
业是他的家常便饭,上课好动,扰乱课堂纪律,所以看到他,老师就头疼。他
虽然有
诸多缺点,但也不失可爱的一面。他喜欢表扬,对批评表面上无动于衷,
但内心仍存有不安。他思想单纯
,淘气的样子常常让你又生气又好笑。他还特
别喜欢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总是表现得异常地积
极。
(二)初步原因分析:
1. 性格冲动,独生子女气严重,遇事不冷静,欠思考;
2.
生活中自卫反应强烈,对并非恶意的批评也极为敏感,抵触情绪强,
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3. 意志薄弱、行为习惯不良,主观不努力,对学习没有兴趣。
(三)主要做法:
1.针对孙健的情况,我平日里做了很多工作,多次的单独谈话交心。不管
是专门等无人时在办公室的
私下交谈,还是在校园内相遇时的问题交流,我都
希望能让他感受到关心和重视,用爱触动他的心灵。
2.与同学们共同努力,走进他的心灵世界,让同学用爱帮助他,让他在玩
耍、交谈中接受大家
的建议,但是收效甚微,这孩子身上似乎天生有种逆反心
理,总喜欢和大家对着干,在集体的成长里表现
出不和谐。
3.对其特殊性的特殊处理,充分尊重他的自尊心,不在同学面
前对他进行
批评,即便需要单独批评时也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更多的希望,尽量维护到他的
面子;
对其优点号召大家学习。
4.加强家校的联动,我与他妈妈联系,一让她配合学校积极教育,帮助孩
子改正缺点
5.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关心,帮他辅导作业,和他一起包书皮,送给他笔
记本等等。
我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改变,可是事情往往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对于这些他
好象认为是自己应
该得到的,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直到那次事后,他开始变
了。
契机:
一天下午,
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班上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班上出事了。
我三步并两步地跑过去看,看到体育老师
拉下脸气呼呼地说:“这课没法上了!
他和同学打架,我去制止,结果他把我的教棒都夺走了……”当时
我也气极了,
虽然表面平静。他还振振有辞地辩解,因为他可能认为我喜欢他,肯定会原谅
他这
次这么有理由的行为。我没有给他更多狡辩的时间,终于我也火了,虽然
不是平生第一次,但这次的厉声
责训,好似几吨炸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呆
了。工作第一年就让我碰到这样顽固、任性的学生。当我再
次坐下改作业时,
我怎么都不能平静下来,我想:好不容易和他走近了点儿,这次火一发,是不
是又还原了,以前的功夫是不是都白费了?甚至比以前还恶劣?但是我也不能
任着他来,岂不是非不分,
黑白不明了吗?我决定将计就计,让他在没有老师
的以前的那种关心下检讨、反省。我希望是这样的效果
,我默默期待着……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就像没看到一样。虽然我很想问
他认识到错了没有,但
是我没有这样做,这次我一定要让他先开口,承认错误。
过了两节课,
他实在忍不住了,主动找我讲话,而我也只是应付地回答。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见我答理他了,便随即向
我道歉,承认错误。我心里很高
兴,但表面上还装做一脸的平静说:“你没有对不起我,你对不起的是…
…”
抓住这次机会,我给他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
(四)教育效果:
渐渐的,在他
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孙健:以前喜欢好斗的他看到
班上有人打架,他会去拉架;对老师和同学的
建议能够正确地对待,不再抵制;
上课好动的他,也会常常举手发言;作业也能按时交了,虽然质量还不
是很高;
班级里的事他也会主动关心了……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他真的变了”。
(五)收获与思考:
真没想到费劲心思的关心,居然不如不理他;不过,如果没有之前“爱”
的教育,怎么能让他感受到失去“爱”的滋味,哪里有他的转变呢?所以经过
了这次的教育,让
我明白了: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倾注母亲般的慈爱,这能
抚平痛的伤口;还要有父亲般的严爱,这能使
他分清是非、黑白,这样的教育
才是完整的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每个人肯定都会遇到
许多特殊的孩子,给班级造成
不和谐的音符,针对其特殊性,抓住机遇,耐心地面对,才能有效果。也许
这
种方法只适合卢新宇,换一个人未必会这样,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分析,
找到一条适合他
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工作才
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