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

别妄想泡我
552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01: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将相和缩写-主持台词


1.(2019·四川凉山)
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 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
①②
躯。然其巧也,适以 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宫绂绣,
孰非我为? 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
其 忍也!”蛛日:“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①衮龙:龙袍;②绂绣:一种官员的礼服; (③枵腹:空腹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我固自杀(



(2)遂为文章(



(3)孰非我为(


...
【答案】固:固然 遂: (接着) 就 孰:哪一个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1)结合上文“蛛语蚕曰”的内 容分析,“固”是固然的意思;(2)根据对话
情景和所积累实词含义分析“遂”是“就”的意思;(3 )前文所罗列之物,“衮龙”、“绂绣”均为丝织物可知,该
句为反问句,故“孰”的意思是哪一个。注 意平时多积累文言实词的含义,作答时结合具体语境写出正确解释。
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2)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
【 答案】(1)既然如此.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这)不是太愚盘了吗?(2)替别人打算,还是替 自己打算,
(我)宁背为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翻译时,字要一 一对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
的理解,根据句式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换,使句子 流畅;(1)然:既然如此;以:用来。(2)为:替;谋:打算。
11. 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
【答案】蛛:指利己不利世的人;蚕:指利世不利己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文由蛛与蚕的对话中可知,蛛不顾他人感受,只为自己享乐;而蚕到 死都
在为别人忙碌,从不为自己考虑。由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蜘蛛跟蚕说:你饱食终 日,一直到老。丝吐成经纬(织成茧),颜色黄白灿烂,于是将自己裹缚。养
蚕的妇人将你们放进沸腾的 水中,(你们)就丧失了性命。但是,你们的巧只适合用来自寻死路,不是太蠢了点吗?
蚕回答蜘蛛说: 我的确是自寻死路,(但)我所吐的丝就成了花纹和彩绣,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百官祭祀礼服所绣
的 服饰,哪样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空着肚子营造(网),口吐经纬(的丝)、织成罗网,在那上面等待着。看见蚊 虫
蜂蝶经过,没有不杀(了)它们而(让)自己(吃)饱(的)。巧是巧啊,多么残忍啊!蜘蛛说:为别 人着想就做你;为自
己着想就做我。啊,世界上像蚕一样不像蜘蛛一样的人太少了!

2.(2019·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况守时,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 ,遗火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
..
①②③④
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 罪

止罚俸。公之周旋

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 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
之品,于是不可及矣!(节选自《智囊》)
【注释】 ①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②府治:府衙。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④砾:小石,碎石。⑤亟:急速,赶快。⑥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文卷悉烬 悉:

(2)喝使归舍

舍:


【答案】(1)全,都 (2)房舍,住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 。对于课外文言文中的实词解释,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法进行解答,即联系课文中出
现的该词词义进行解释 ,同时结合课外文言文的上下文进行验证。例如本题中“悉”和“舍”就可以联系《桃花源
记》中的“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和“屋舍俨然”,则可以得知“悉”应作“全,都”意,“舍”应作“房舍、住宅”
意。分别代入文中句子,即“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喝令(造成火灾的)小吏回到房舍中”,意思是说得通的 。
则可以确定。
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译文:
【答案】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 的翻译。首先“……也”为判断句,应翻译为“……是……”;根据上下句意思,抓住
重点难点词语“固 ”(联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确定意思)作“本来”意,“何
足” (联系《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确定意思)作“怎么值得,怎么配,怎么能”意。据此进行翻译即< br>可。
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分)
【答案】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对 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注意“公之品,于是不可及也”的前一句“使
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 人,况肯代人受过乎”,现在的人处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自己的罪责尚且想要
推脱给下面的人,更何况代 别人受过呢。这里的“代别人受过”即指况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在上奏皇帝失 火事件时,一力承担全部责任,况钟自己则称“此固太守事也”,这本来就是我该负的责任。因此可
以总 结为况钟的“品”在于不因畏惧受到惩戒而逃避责任,即勇于担当。对小吏的过错,在呈奏皇帝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参考译文】
况钟做太守时,府衙被火烧,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失职造 成火灾的人是一个小吏。火熄灭后,况钟出门坐
在碎石场上,叫人狠狠杖打小吏一百下,大声叫喊让他回 到房舍中,赶快亲自草拟奏折,尽全力把罪责归聚到自己
身上,却不用罪责连累小吏。开始小吏自己知道 将要承担死罪,况钟感叹说:“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
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况钟(将事情 )上奏给皇上,论罪被罚没俸禄。况钟对待手下小官都如此(有担当),这就
是他行事有威严却不遭人怨 怼的原因。假如让如今的人处于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过还想要推脱给手下的人,
更何况愿意代替别 人承担过错呢?况钟的品格,就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望尘莫及啊!


12.(2019·新疆)
【乙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 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
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
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 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彘:猪。
12.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B.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 文意翻译为“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
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故应 选A。
1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子之妻教育孩子的错误表现为 (不少于6个字),曾子教育孩子的态度用一个
四字成语概括是 。(3分)
13.【答案】示例:不讲信用,不守诚信。(围绕不诚信作答即可)“言而有信”(或“以


身作则”“一诺千金”“言传身教”“言行一致”“言行若一“)【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曾子之妻”去集市前告
诉儿子“顾反为女杀彘”,回来后却说“特与婴儿戏耳”,不再杀猪,可见她是“ 言而无信”“不讲信用”等。曾子
却说“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也就是大人要“言而有信”“说话算话”等。
【参考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 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
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 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
闹着玩儿罢了。”曾子说:“小孩 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
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 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
育好该用的办 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13.(2019·吉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5分)
造白糖
凡 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
①②
则信来矣。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 ,将草塞住,

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 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
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①粘手则信来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
过滤漏斗。④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 起脱色、除蜜作用。
14.“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答案】左右,上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解释课外文言文中的 词语,要善于触类旁通,“许”曾出现在《小石潭记》“水
中鱼可百许头”一句中,在这句话中,“许” 理解为“左右,上下”。结合这一知识积累,可推知“量上一层厚五寸
许”中“许”字也理解为“左右, 上下”。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答案】这时候还是黄黑色,将(它)用桶来盛贮后,(不久)就会凝固形成黑色的的沙糖。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遵循直译为主、意义为辅的原则,课外文言文还要注意迁
移——联系课内知识去理解。这是一个省略句,翻译时应在“将”后面加上宾语“它”,这句话中“尚” 理解为“还”,
“凝”理解为“凝结”,结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准确翻译。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答案】逻辑顺序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 常识。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介绍了造白糖的过程,没有
出现表示时间 或空间变化的词语,而是采用的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展开。“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
法。 ”这句话是概括说明,后文“榨汁入缸”“ 将桶盛贮”等内容则是具体说明。
【乙文参考译文】 < br>我国南方的福建和广东一带有过了冬的成熟老甘蔗,它的压榨方法与前面所讲过的方法一样。将榨出的糖汁 引
入糖缸之中,熬糖时要通过注意观察蔗汁沸腾时的水花来控制火候。当熬到水花呈细珠状,好像煮开了 的羹糊似的
时,就用手捻试一下,如果粘手就说明已经熬到火候了。这时的糖浆还是黄黑色,把它盛装在 桶里,让它凝结成糖
膏,然后把瓦溜(请陶工专门烧制而成)放在糖缸上。这种瓦溜上宽下尖,底下留有 一个小孔,用草将小孔塞住,
把桶里的糖膏倒入瓦溜中。等糖膏凝固以后就除去塞在小孔中的草,用黄泥 水从上淋浇下来,其中黑色的糖浆就会
淋进缸里,留在瓦溜中的全都变成了白糖。最上面的一层约有五寸 多厚,非常洁白,名叫“西洋糖”(西洋糖非常
白,因此而得名),下面的一层稍带黄褐色。

立春的时间-班级目标


超越自我作文-和谐校园手抄报


英语四级分值-爱国英雄故事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高中生入党申请书


咖啡机租赁-山西招生考试网官网登录


导师推荐信-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查询


七一征文-盖洛普中国


安全生产标语-公务员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