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素的成语20个,带解释例句

玛丽莲梦兔
635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01: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许愿瓶-幼儿园中班评语


含素的成语20个,带解释例句


成语解释: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例 句:人人善念看经,个个把素持斋。持斋把素chí zhāi bǎ sù
成语解释: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例 句:俺也曾看经念佛,俺也曾持斋把素。艰苦朴素jiān kǔ pǔ sù
成语解释: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
例 句:为实现这一远大的政治目的而在生活上竭力做到艰苦朴素。窃位
素餐qiè wèi sù cān
成语解释: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
员饱食 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例 句: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
青蝇点素qīng yíng diǎn sù
成语解释: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
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成语出处:《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汉·王充 《论衡·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汙,常在练素。”
例 句: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鱼传尺素yú chuán chǐ sù
成语解释: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成语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
鲤鱼,中有尺素书。”
例 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好丹非素hào dān fēi

成语解释:爱好红色,反对白色。比喻对事物有偏见。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速,莫不
论甘则忌辛,好丹则非素。”
例 句:岂容以好丹非素之微,贻破斧缺戕之痛。素车白马sù chē bái

成语解释: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成语出处:《 后汉书·范武传》记载:山阳人范式跟汝南人张劭友好,劭去


世后将埋葬,式“素车白马 ,号哭而来。”素昧平生sù mèi píng shēng
成语解释: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
来不认识。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例 句:其在前曰:真为素昧平生,突如其来,难怪妾之得罪。尸位素餐
shī wèi sù cān
成语解释: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
事,白吃饭。
成语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
尸位素餐。”
例 句:在我们这里既没有“老虎”可打,也没有“苍蝇”可欺,所以简
直有“尸位素餐”之嫌,心里 很觉得不安。素隐行怪sù yǐn xíng guài
成语解释:隐:隐暗的事;行: 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
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成语出处:《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
之矣。”威望素著wēi wàng sù zhù
成语解释: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著: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成语出处:《宋史·宗泽传 》:“泽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
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 ,民赖以安。”我行我素wǒ
xíng wǒ sù
成语解释: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
做。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
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 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例 句:笑骂由人笑骂,我行我素而已。相知有素xiāng zhī yǒu sù
成语解释: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例 句:他人不必论,就是段芝泉等,随从总统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
未免生疑。训练有素xùn liàn yǒu sù
成语解释:素:平素,向来。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
成语出处: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三十四·将帅家丁》:“显亦为当
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 有素。”
例 句:如此整齐严密,虽极迅猛激烈而丝毫不乱,足见训练有素,名不
虚传。素丝羔羊sù sī gāo yáng
成语解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成语出处:《诗·周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退食自公,委蛇委
蛇。”素不相识sù bù xiāng shí
成语解释: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成语出 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为你
寄书,因而戏言,岂意遂为眷属。”
例 句:船儿只管乘风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素不相识的他乡。爱素好
古ài sù hào gǔ
成语解释: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成语出处:《老子》:“见素 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



.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 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 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 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 、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__,水的温度是__42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 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洗澡时淋浴
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 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 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 为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 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固态、液__态和__气__态。在个标 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铁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 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11.把①糖、②醋、③白雾、④碗、⑤勺子、⑥味精、
⑦水蒸气、⑧二 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 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 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 ℃__,最低气温是-2 ℃__,一天的温差为_7 ℃__,平均气温是__1.25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 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 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
--
.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 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米,直径10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 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 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 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18℃~4 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 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乙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 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 _℃和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 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 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 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
会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 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 ℃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 ℃__。第四节 地球 上的水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 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 区饮水问题.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白气.霜、露、白气.露、雾、白气. 露、雾、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 升华成水蒸气了__。.有下列物态变化:①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 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 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 —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 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 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 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 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 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 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 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 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 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南 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 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 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_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 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 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吸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成水蒸 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 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 户玻璃的__内侧_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 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 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 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 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 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
节,农 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 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 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气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凝华__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和__气温在0 ℃以 下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 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汽化 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 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 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8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吸热__选 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 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放__(选填“吸”或“放”)热。.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 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 .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人的皮肤产生的 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春天,早晨经常 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深秋,枯草上出现的 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 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水的沸点 跟水的多少无关.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 ,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 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 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 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 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西安培华学院-中班教师个人总结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德拉华大学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帮助别人的名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幼儿园班务计划


校本培训内容-党章的内容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文


满天星花语-见义勇为事迹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浙江三本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