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列宁与十月革命》精品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学入党申请书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知道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了解苏维埃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
措施;理解、掌握十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对比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的社会状况,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结合中国近代史
的相关内容,了解十
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了解十月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认识到革命领袖在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马克
思主义诞生后,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
阶级反动统治,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917年,列宁领导布尔
什维克党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你知道俄国为什么会
爆发十月革命吗?十月革命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1.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
月革命爆发之间的关系。
材料展示: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
27.1%;人均工业产
量,俄国分别为德国、英国的113和114,不到美国的121;俄国的人
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
国的15。
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
工厂,
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时间
1914年8—12月
1915年
1916年
1917年3月8日
罢工资料
68次
1000次
1500次
事件
参加人数
3.5万
54万
100万
20多万工人、士兵
设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表格中1917年3月8日发生了什么事件
?该事件后俄国
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提示: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伤
亡;人民反战罢工、游行不断。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
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或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归纳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
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2.说一说:掌握全国政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行了怎样的内外政策?
3.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武装起义不可避免”的原因,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
性。 <
br>材料展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
由于无产阶
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
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
中。
设问: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与图一有何关系?
提示:十月革
命(或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前线的俄军大举进
攻,结果俄军惨败, 这
引发了彼得格勒几十万群众游行反战,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七月流
血事件),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决
定发动起义,十月革命由此爆发。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
br>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2)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反战
运动高涨。(3)临时政府镇压工农运动。(4)临时政府陷入全面危机,武装起义不可避免。
目标导学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政权的措施
1.结合十月革命爆发的史实,说说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概况。
归纳总结:(1)爆发:191
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2)胜利
: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
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3)建
立: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
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说说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和平法令》发表后的场景
归纳总结:
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巩固
政权
措施
项目
政治
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参加一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停战或开始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
新的政权机关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
的反革命叛乱
将大工
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
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
农民耕种;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外交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
军事
经济
意义
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
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目标导学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说说十月革命的影响。
设问: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有何含义?
提示: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扫除了以沙皇为主的封建势力以及资产
阶级、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图解意义】
2.读史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设问:结合毛泽东的言论,说说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此话形象地说明中
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了解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
命以后,这也说明十月革命为中国和其他国
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斗争经验和政
权范例。
归纳总结: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拓展提升:俄国历史上有关土地政策的演变
时间
1861年
1917年
三年国
内战争
时期
认识
提升
事件
农奴制
改革
十月
革命
土地政策(农业政策)
农奴成为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
但他们必须出高价赎买这份土地
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
民耕种
战时共
实行余粮征集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上交余粮和其
产主义
他农产品,国家征收粮食时给农民一定的补偿
政策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
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其实质是对农民的一
场大掠夺;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土地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体现了苏
俄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三、课堂总结
列宁说:“战争引发了革命,
革命制止了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
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
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引
发革命。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完成了由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
一条崭新的寻求
解放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
趣是学
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
产生一种
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