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录取分数线-广西大学研究生处
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从理论到实践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与资本主义
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相
结合,开始了由理论到社会运动的实践。二是指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1917年俄
国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社会主义又扩展到十六个国家,
使科学社会
主义由理论到社会制度的实践。
本章阐述的主题是第二个方面,所指的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在
俄国第一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种新的实践经过人们
总结,又上升为新的理论,即苏联
模式的社会主义。但是苏联1936年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以后,
历届党政领导人和理论界从来不用“苏联
模式”这个提法。他们一直自认为苏联是最先实现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的模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
验是有普遍意义的。所以长期以来,各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
义者都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看做是应该学习
甚至照搬的样板,也都没有提出“苏联模式”。直到195
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发、批判了苏共中央总书记兼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武装部队总司令斯大林搞个
人祟拜、个人集权的错误之后,一些国家共产党的领导
人开始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问题和弊病,
其他国家不能简单照搬,才提出“苏联模式”。意大利共产
党中央总书记陶里亚蒂于1956年6月17
日答《新议论》杂志记者问时说:“苏联依然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第一
个伟大的模式”,“今天在共产党执
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建设的阵线已经扩大到这样一种程度(占人类的三分
之一)以致对这些国家来说,
苏联模式已经不能并且也不应当被认为是必须遵循的模式了。”随后波兰领导人
哥穆尔卡等也提出社会主
义不限于“苏联模式”,可以有不同模式。邓小平于1985年说道:“社会主义究竞是
个什么样子,苏
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
来苏联的模式
僵化了。”尽管苏联模式有诸多弊病需要清除,但是从总体而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毕竞是第
一次把科
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曾经取得一定成就,它是继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以
后人们
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上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社会主义理论与运动兴起于最先发展资本主义的西欧,作为
一种社会制度在一个国家确立并对世界产生
广泛影响,却首先是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的、横跨欧亚两洲的苏
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模式是科学
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
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
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然而从长
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病,不适合于各
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和体制创新,是一种最终失败的社会主义模式。我们
必须从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第一节 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和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20世纪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
制度实践的首
要代表人物是列宁。弗·伊·列宁(1870一1924),诞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州一个
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州国
民教育总监。1887年在家乡中学毕业后进人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参
加学生民主运动,年底被开除学籍,
他进而开始研究并传播马克思主义。1889年移居萨马拉,组织了
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同时他花了一
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全部课程,1891年取得彼得堡大学法
律系最优等毕业文凭,并随即注册为律师助理。1893
年到彼得堡参加工人运动,1895年创立了被
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年底被捕,1897年被流放到西
伯利亚。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成立,但是新选出的三个中央委员旋即被捕,各地方党组织陷于涣散状态。
列宁于1900年获释后无
法在国内立足,只好流亡西欧,从事革命活动。他于1903年出席在国外召开的社会
民主工党第二次代
表大会,重建被沙皇政府破坏的党组织。1905年俄国爆发第一次民主革命后,他曾回国领
导斗争。1
907年革命失败后他再度流亡西欧十年。在艰苦曲折的革命斗争中,列宁逐渐成为俄国工人政党公
认的
领袖。1917年3月俄国爆发第二次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4月列宁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取得
胜利后,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总理(当时称人民委员会主席)。他一生不断总结俄国和国际工人运<
br>动的经验,理论上有许多创新。和马克思生前不同意马克思主义的提法一样,他生前也不同意列宁主义的提
法。俄国党内改良派首领马尔托夫等人从1903年起就从贬义提出列宁主义,视之为过激主义。到19
23年列
宁病危时,政治局委员加米涅夫在一篇文章中开始从褒义肯定列宁主义。1924年1月21日
列宁逝世后,他
的思想被苏联党称为列宁主义,1924年7月共产国际第五次世界代表大会为了强调学
习先进理论,又把列宁
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并列为马克思主义一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本来是两
个主义,两者既一脉相承,
又有很大区别,可是在中文翻译中却被简化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或马列主义。列
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
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
工人革命运动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我
们认为列宁主义可以用24个字定义为:“列宁探索由俄国革命带头
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列宁依据
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
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探索。
列宁主义的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帝国主义论和一国革
命论对引导俄国革命胜利发挥了旗帜作用,他对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对各国更加具有启发意义
。
从18世纪末以蒸汽化为先导的科技革命带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第一个浪潮之后,到19世纪70年
代,又
开始掀起了以电气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带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从而使社会生产力
得到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速度大大加快。卡特尔、辛迪加、
托拉斯、康
采恩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发展起来,从此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
段。列宁非常关注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统治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帝国主义的基
本特征与发展趋
势作了独到全面的分析,形成他的帝国主义论,并进而提出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帝国主义”一词到20世纪初在国际上广为流行,各家各
派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究竟什么是帝国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第二国际理论家希法亭、考茨基以
及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之一布哈林等人都比
较一致地认为帝国主义是资
本主义的一种“政策”。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扩张政策”,希法亭认为帝
国主义是金融资本的经
济政策,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非和平的暴力兼并政策,布哈林也认为“帝国主
义是金融资本的政策
”。列宁则不同,他在1916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
帝国主义是资
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垄断性。列宁认
为,帝国主
义的实质就是垄断,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在资本主义变成资本帝国主义的过程中,
“经济
上的基本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也就是说,到19世纪末20世纪
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帝国主义具有五个
基本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和以往的商品输出<
br>大为不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
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列宁还指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这种腐朽性是帝国主义特有
的,是与帝国主义的垄断分不开
的。为什么垄断会导致腐朽?原因有二:一是垄断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
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二是垄断并
不消除自由竞争,但是凌驾于竞争之上。垄断、寡头统治趋向代替了
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越
来越多的弱小国家。通过对帝国主义腐朽性的分析,列宁得出结论
: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
切地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对帝国主
义基本矛盾的分析之上的。他认为资本主义
进人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消
失,而且由它派生出来的三大矛盾已经非常尖锐。这就是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内部资产阶级
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列宁强调,因为存在垄断,所以帝
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特别突出。
由于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
主义国家如德、奥、意等国只好结成同盟,与英、法、
俄等国结成的协约国相对抗,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
不可避免。这种战争造成的破坏,必将使帝国主义时代的
其他两大阶级矛盾激化,并且上升为主要矛盾,
进而引发世界革命的日益发展,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
胜利而告终。列宁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
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
证实。”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当时世界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马克思、思格斯在认真研究西欧
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几个资本主义国
家几乎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结
论。列宁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进人帝国主义新阶段的基础上,
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出了社
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
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思想
,最早表述见于1915年8月写成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他写道:“经济
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
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
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
胜利。”在这里,列宁只是把一国革命作为一种可能性提出来。在1916年8月写成的《无
产阶级革命
的军事纲领》中,列宁进一步明确了他的一国革命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
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
时获得胜利。它
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
或资产阶级以前的
国家。”到1917年4月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列宁明确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将
首先在像俄国这样的落后
国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
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
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
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
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
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
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
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
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把这些国家引上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做同盟军,有经
过长期革命
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列
宁关于社
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
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时在世界大战
的交战国中,俄国是比较落后
的国家。俄国在公元9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公国,随后不断对周边地区实行军
事扩张,到15世纪末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的农奴制国家。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以后俄
国皇帝都称沙皇。
在蒸汽化带动的世界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沙皇俄国被迫于1861年自上
而下废除农
奴制,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到20世纪初,俄国也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继续对外军事
扩张,
然而封建地主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依然存在。俄国又成为“民族大监狱”,大俄罗斯主义势力残
酷
压迫剥削少数民族,实际上对他们进行殖民统治。列宁于是曾称俄国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可见当时俄
国除了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之外,还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专制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可以说,当时俄国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革命形势日益具备。列宁关于由俄国带头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
br>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已经使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形势成熟,俄国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会引发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而取
得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世界共产主义。
19世纪80年代俄国出现现代工人运
动。1898年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遭到取缔后,
于1903年重新建立,党内因
主张革命路线和改良路线的意见分歧而分为布尔什维克(俄文音译,意为多数)和
孟什维克(俄文音译,
意为少数)两派。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和工兵代表苏
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依然进行世界大战,屡次战败,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他
们要求得到
“和平、土地与面包”。这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正忙于世界大战,国际和国内形势已经使俄国
成为世
界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将俄国革命进行到底,列宁凭借非凡的智慧和气概,抓住时机,
激
励布尔什维克党人成功地发动了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经济文化虽然较为落后,但是却拥有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这种先进的政治组织和政权机<
br>关,所以列宁曾经设想通过争取群众,采用和平方式实现“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由于屡遭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
的打压,最后只好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名定为
俄罗
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简称苏俄。苏维埃本来只是一个俄文普通
名词,十月革命后列入国名,这是
与列宁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思想紧密联系的。
列宁认为
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灾难造成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形势,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
应该由俄国
革命带头,引发欧、美、亚各洲革命,在世界各国都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形成世界社会主义苏维
埃共和国
联邦。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1918年3月带头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同时
号召各国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左派都退出原党,另建共产党,还大力帮助其他国家新建共产党。1919年3月
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史称第三国际,与19世纪的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相承接),作为领导世界革命
的司令
部,各国共产党都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受共产国际统一领导。十月革命后开展了世界苏维埃运
动。1918
—1923年,先后在芬兰、德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建立了六个苏维埃共和国,但都只建
立了几天或几个月就
失败了(1919年3月成立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存在133天,算是最长的了)
。列宁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苏维埃
共和国联邦的设想尽管遇到重大挫折,苏俄于1922年12月仍然改名
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
联。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方面致力于发动世界革命
,另一方面要全力巩固苏俄的苏维埃政权,开展社会
主义建设,尽力加强这个世界革命的根据地。
二、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于布尔什维克党人来说,除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历史经
验可供借鉴之外,只能
根据俄国现实情况摸索前进。
1.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最初动因和具体措施
1917年11月7日武装起义胜利当天晚上
工农苏维埃政权中央政府建立后,首先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
出帝国主义战争,准备与各交战国签订和约
;随即实行土地社会化、银行国有化、工人监督、大企业国有化
等措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改善了工农地位,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本来列宁已经拟定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
计划,但是从1918年3月起,英、法、日等14个国家对苏维埃俄国
联合进行武装干涉。外国干涉者
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占领了苏俄3/4的土地,
形成了对新生政权的包围
圈,于是苏俄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外别无出路。为了对付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
了以下措施。
第一,战时体制首先是从余粮征集制开始的。为了保证军队、城市居民和企业工人的口粮供应,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相当于俄国国务院)颁布了余粮征集制法令。余粮征集制有三个特点:一是强制性,
在
战争期间,大规模地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二是规定阶级原则,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三是
国家
下达的征集数额是“余粮”,即除了极少口粮外都算余粮。
第二,实行了广泛的工业国有
化。除了革命胜利初期已经国有化的大企业外,1918年6月28日人民委
员会颁布法令,规定把一部分中小企业也收归国有。1920年11月29日,进而将有机器发动机并雇用5人以
上或无机器发动机但雇用1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第三,为动员全部工业为前线
服务,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管理和计划集中于最高经济委员会各部门的
总管理局,1920年总管理局
有52个。它们直接决定企业生产任务,调拨企业的人力物力,包收企业产品。
第四,私人商业国有化
,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一些地方甚至把几乎所有私人商业都国有化了。由
于物资奇缺,国家征管的
范围越来越宽。到1919年年底,除粮食、饲料之外,肉类和马铃薯也被列为余粮征
集制对象。192
0年征集对象几乎是全部农产品。实际上,从事私人贸易已被视为违法活动。
第五,为对付物资奇缺和
物价飞涨导致的货币急剧贬值,经济关系被迫迅速实物化。按阶级属性确定口
粮标准,工业必需品实行配
给制,单位之间停止货币结算。1918年12月进而决定取消货币;1920年开始实
行配给品及生活
服务免费制。
第六,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的劳动力,实行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1918年12月11日规
定16岁至5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否
则要强制劳动。
(2)从应急政策逐步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捷径和模式的尝试
本来,战时共
产主义的不少做法都是为了应急而被迫采取的措施。可是由于革命热情的高涨,急于求成,
俄共(布)却
把它当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反
映出来的直接过渡思想之所以在党内得到许多共产党人的赞许,不仅同当时十分
流行的社会主义观念有关
,而且同1918年开始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在战争环境中大显身手有关。战时的非
常措施,不仅保证
了红军的给养,而且建立了工农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有力的领导,打击了城乡资产阶级的
反抗和投机活动
,保障了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生产和生活制度。
这使俄共(布)认为可以继续使用
这些非常措施,把它们当做建设社会主义的捷径。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俄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虽然
只存在三年时间,但是,它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形成及改革的历程都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3)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
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政策、一种体制、一种模式,虽然在战争环
境中建立过不朽功勋,但是从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高度来进行分析,作为小农经济环境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
的产物,它在战争环境还可以勉强实行,
一旦战争结束,它的局限性就立即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第一,战时共产主义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在俄国这样文化落后、社会化生产程度很低
的国家里,
立即实行全面国有化,强调在组织生产、管理和分配方面建立整齐划一的统一措施,并不能真
正持久促进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脱离了农民的需求。战时共产主义采用余粮征集制,完
全禁止集市贸易和私人买卖,由国家直接
实行工农业之间的产品交换。这就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对于他们
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第三,实行元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在战时共产主义开始时,否定社会主
义条件下的货币商品市
场关系只是一种理论主张和临时措施,当经济实物化已经普遍化的时候,把取消货
币当做更加接近社会主义,
这实际上是一种空想。
列宁在许多报告
、讲话和文章中,多次明确指出:实行余粮征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是犯了错误,干了蠢
事,是企图在一个
小农国家直接过渡,脱离了农民经济的常规。他还指出: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
图过渡到共产
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
我们遭
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
下层
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
2.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经过
1920年秋冬之时战争完全结束。
1914一1918年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1918一1920年三年的外国武装
干涉和国内战争,再
加上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的失误,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困境。这种
经济危机又迅速演
化成政治危机。
到处都缺少粮食。没有市场,没有贸易,城乡之间的交换渠道完全中断。由于缺少粮食
,缺少原料,缺
少能源,加上交通不畅,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到了难以开工的地步。1920年工业品产量
仅相当于1913年的1
/7。大量工人逃往乡下糊口谋生。到1920年春天内战基本结束时,余粮征
集制不仅没有取消,反而强化起
来。农民对革命政权的不满上升为怨气和骚动。从1920年年底到19
21年春天,各地普遍发生农民暴动。规
模最大的骚动发生在西伯利亚,参加人数有6万余。最严重的是
1921年2月28日发生的喀琅施塔得水兵暴
动,参加者多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占领要塞,提
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党”、“政权归苏维
埃,不归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
的口号。士兵们组织了“临时革命委员会”,并发布了《告
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声称:执政
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
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
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
共和国摆脱困境。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
表明,国内存在的不满情绪已经到了危及革命政权的程度。此时正值
俄共(布)十大召开之际,代表大会
被迫暂时休会,并出动6万红军,在3月18日平息了兵变。
在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的严峻形势下,1
921年3月16日,俄共(布)十大一致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
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在那些年月
里,党内一致通过某项决议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种政策转变的速
度之快,力度之大,也是非常罕
见的。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苏俄进入了探索落后国家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采
取了区别于战时共产主义的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与特征
1921年5月末
,俄共(布)举行的第十次代表会议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
其主要精神
是:新经济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在国家监督下由合作社执
行商品交
换任务;部分修改大工业生产计划,发展日用品生产;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5
月27
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废止1920年11月的国有化法令,随后,大部分企业实行了非国有化,
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国营企业则实行经济核算,并参与市场活动。当时,由国家包管的企业共3.7万家,经<
br>过租赁出租等形式,最后只剩下4500家。1921年10月,重建国家银行,以促进工农和商业资金周
转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1921年5月,最高国民经济委员
会实行改组,它领
导的总管理局由52个缩减为16个。工业领导工作主要通
过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大企业区域联合组织来实
现。这样,战时共产主义总管理局制度至此已大大削弱
。
1922年10月,列宁在回答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说: “新经济政策的
真正实质在于:
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
国家采用资本主义
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1922年11月14日,列宁说:
作为新经济政策要素之一的
国家资本主义,是在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工人阶级有意识准许而又加以限制
的一种资本主义。列宁又说:
“新经济政策=(1)检验同农民经济的‘结合’。(2)检验同资本
主义的(既同商业的,也同工业的)(既同俄国的,
也同外国的)竞赛。”在这里,列宁实际上道出了新
经济政策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其一,新经济政策容易同农
民结合,易于被农民接受;其二,党通过这种政
策可以同资本主义展开经济竞争。
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其一,
以市场为取向。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承认和利用市场的积极
作用,实
现从产品生产向商品生产的转变。因为只有利用商品市场经济,才能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
联系,
才能活跃农业,进而振兴工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同时,只有利用商品市场经济,才能在
国营
企业实行“商业化原则”,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重视利润的情况。
其二,多种经济
成分共存。转向新经济政策后,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力图建立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做法,从192
1年起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即把国家一时还无力经营的部分企业租让给本国资本家或租借给
外国资本家
经营,调动国内资金,并引进外资,以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列宁还主张重视发
展合作制
,认为这是农民最容易接受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存在,互相促进,
繁荣
经济,是落后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便捷之路。
其三,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列宁一方面尖锐地
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
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
,另一方面他又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官僚主
义、特权思想、腐化堕落、违法乱纪、骄傲
自满、不负责任等现象。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的组织。
他还提出,为了适应党的中心任务即搞
好经济建设的要求,党要改变领导方式,党政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
围。他说:“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
(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
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
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
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
干预。”实行党政公开,这是列宁对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其四,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
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布尔什维克党掌握政权后,由于种种
原因,造成了权力过度集中的
现象。1919年3月俄共(布)中央设立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1922年4月俄
共(布)中央设
立了总书记的职务,斯大林任中央总书记。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梯弗里斯州
哥里
城一个皮鞋匠家庭。1894年15岁时,在当地东正教中学读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并因此于1899年被<
br>学校开除。后来当过教员、测量员等,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时即加入党,
1912
年被选为中央委员。在长期的艰苦革命斗争中,斯大林曾经多次被捕并遭到流放。他锻炼了坚强
的革命意志,
但同时也形成了冷峻的性格,对待党内同志态度粗暴,喜欢使用行政手段。列宁在生命弥留
之际口授的《给
代表大会的信》中指出,斯大林担任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态度“粗暴”,
并担心斯大林不能谨慎
地使用这一权力。为此,列宁建议代表大会把斯大林从
总书记位置上调开,另选他人担任总书记,只要这个
人“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
,而较少任性等等”。实际上,当时俄共(布)中央权力过
度集中的局面已经出现,例如斯大林身兼党政
数职,在党内他担任总书记、政治局委员、组织局委员;在政
府中他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工农检察院
人民委员、肃反委员会委员等。在转向新经济政策后,这种权力
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列宁非常关心在党和国家领导核心内建立有效的分权制度和监督
制度。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扩
大中央委员会,以加强决策过程的民主基础,吸收工农优秀分子进入
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党内建立权力制
衡机制,确认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会
的执行机关,政治局、组织局和书
记处只是党中央的常设机构,总书记只管书记处的工作(总书记也可译为秘
书长),不在政府兼职,设总
书记的本意是要实现党政分开,党代表大会要坚持年会制,即每年召开一次,要
建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和地方监察委员会,它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党委会平行,其职责是专门监督中
央委员会(包括总书记
)和各级党委会,以防止他们滥用职权。在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同时,还要对国家机关
进行改造,反对官
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的苏维埃政权,按其性质来说,同旧
政权是根本不同
的,但却受到官僚主义的严重侵蚀。列宁1922年年底指出,“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
资产阶级
那里拿过来的旧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列宁认为,这已影响到国家机关同群众
的
密切联系,有使苏维埃官员从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危险,势必败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列宁把着眼点
放在加强监督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提出把改组工农检察院作为改造国家机关的重点,强调要让工农
群众参与和监督国家事务。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列宁最终未能解决好党政分开和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问题。就在1924年,他因第三
次中风过早病故,年方54岁。列宁留下的有弊病的政治体制主要是以
党代政和一党专政的体制。本来从1917
年12月至1920年8月,苏俄曾实行过共产党与左派社会
革命党的两党合作,随后又与从左派社会革命党中
分化出来的民粹主义共产党和革命共产党进行三党合作
。可是实际上在1918年3月左派社会革命党被取缔后,
俄国已经是俄共一党专政,其他两个小共产党
很快都合并到俄共中去了。列宁于1919年7月31日在全俄文
教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公开宣称
:“我们就是坚持一党专政,而且我们决不能离开这个基地”。以党代
政和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后来弊
病更加严重。
总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总共约有6年的时间。前3
年,列宁缺少
清醒的认识,急于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3年,列宁在总结实践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落后国家的国情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初步探索了通过新经济政策迂回、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的新路径。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精神是认定落后国家要经历更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
期,其间要大力发展商
品市场经济,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成分有一定发展,逐
步扩大社会主义阵地,最
终战胜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电气化和政治民主
化、工农化,用社会主义现
代化来弥补落后国家未曾实现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课程。
新经济政
策本来是长期的社会发展战略,然而,自1924年列宁去世后五年,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已逐步减
弱。到
1929年苏联领导层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这次战略转变所采取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以及最终形
成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对苏联乃至以后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
响。转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归根结底,仍然是对如何在一个帝国主义包围中的
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特殊规律没有取得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这次转变的结果,是建立起了斯大林
模式,即后来持续存在了
半个世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大到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苏联
社会主义模式。在过去相当
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各国共产党人曾把它看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20世
纪的典型实践和重大发展;可是
在发生苏东剧变之后,我们应该重新总结历史经验,更新认识。
第二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
一、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列宁去世后,俄共(布)面临着的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是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还是重新回到军事共产
主义政策?对于这个重大问题,当时党内是存在不
同意见的,而这种争论又掺杂进了个人权利之争。结果,
争论很快地发展成大规模的党内激烈斗争。其中
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直接相关的大斗争有三次:
第一次、第二次是反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
的斗争;第三次是发对布哈林派的斗争。
1. 反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的斗争
列宁逝世后,党中央领导人纷纷著书立说,缅怀列宁的伟大功绩,并力图对列宁的思想和理论贡献进行
总结和概括。讨论和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在世界革命转入低潮的国际形势下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以及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以政治局委员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
,托派反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托洛茨基认为应该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不断革命和
世界革
命的思想,苏联不能满足于自己在一国取得革命胜利,要“等待’’世界革命、促成世界革命;如果没
有
欧洲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国际援助,苏联的革命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俄国经济落后,无产阶级同农民将
要发生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他断言,社会主义是在一国开始的,但是不能在一国完成,在一国范围内维持
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暂时状态。托派认为这是列宁晚年的思想。客观公正地说,列宁晚年的确没有说过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其次,托派主张限制和消灭私有经济。托洛茨基从不断革命论的立场出发
,认定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暂时
退却,是无产阶级政权的权宜之计,是等待欧洲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采取的
临时性措施。他们时常谈论新经
济政策的消极后果,认为要对新经济政策时期成长起来的私有经济进行限
制,并对富农展开一场新的阶级斗
争,进行所谓“第三次革命”。
再次,托派主张加速工业化
,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以工业为中心,严格服从国营工业的利益,实
行所谓的“工业专政”。他们
认为,苏联之所以总是出现粮食收购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工业化实行得不够,因
此,最终的解决办法不在
农业本身,而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业化,在超过现在所做的一切的基础上加强工业
化。要解决超工业化的
资金来源,就要每年最大限度地把资金从农业抽调到工业,以保证整个工业的最大发
展速度,并且提高工
业品价格,对农民课以高额赋税。
最后,还应该看到,托洛茨基派除了上述
过左、过急的观点外,还提出了不少较为正确的主张。例如要
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合
作”,要有计划地利用世界资本主义的技术成就来刺激苏联工业的
发展;对内要增加对富农的税收,并不
急于消灭富农,要大力提高工业提供农业机械化的能力,以促进农业
集体化;要加快工业化,以消灭失业
,改善工人生活,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工业品价格,要协调经
济发展,以适应市场,“主要是指
农民市场”,尤其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反对官僚主义,防止党脱离广大人民
群众。
斯大林出于
权力斗争的需要,不考虑托格茨基这些可取的意见,另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驳斥了
托洛茨基派有
关农民和无产阶级必然发生冲突的论断。斯大林认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主要面临两种矛盾:一
是内部矛盾
,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二是外部矛盾,即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的矛盾。
他说:“我们面前有两个主要阶级:无产阶级和私有者阶级即农民阶级。他们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全
部问
题在于:我们能不能用自身的力量克服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所存在的这些矛盾。人们说:能不能用自身
的
力量建成社会主义?那就是想说:我国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克服?”“列宁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是的,我们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且我们将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和农民一起去建设。”实际上,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有区别的。托洛茨基也认为一国可以建设社会主义,只是反对一
国
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自己也不得不又用第二种矛盾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问题:“能不能认为这
种矛盾
是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克服的呢?不,不能。因为靠一个国家的努力,即使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也
不能完全保障自己免除武装干涉的危险。因此,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只有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
者的共同努力,
或者更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以后,才能够有免除武装干涉的完全保障,也就
是说,才能够取得
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也就是说,在斯大林看来,虽然一国可以解决工农之间的矛盾
、成功建设社会主义,
但是一国社会主义要取得最终胜利,仍然要实现世界革命。而且斯大林在1924
年4月发表的《论列宁主义基
础》中也是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同年12月他在《十月革命与俄国
共产党人的策略》中却反过来硬说
托洛茨基的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论是反列宁主义的。实际上,托洛茨
基派与党中央多数人之间尽管思想认
识上存在分歧,但是大家都一致主张苏联一国能够建设社会主义,同
时,还要实现世界革命。
党内出现认识上的分歧本来是正常的,完全可以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即使不能
达成共识,也可以求同存
异,留待实践检验来解决。在历史上,托洛茨基与列宁早就有分歧。列·达·托
洛茨基(1879—1940),1898
年上中学时参加工人运动,被沙皇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亚四年,
1902年逃往西欧,参加列宁创办的《火星报》
工作,1903年参加党的二大,后来长期动摇于布尔
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之间,到十月革命前夕才加入布尔
什维克党。他人党后在许多问题上与列宁之间仍
然存在着分歧。列宁既尖锐地批评他,又善于与他共事,并
委以重任。十月革命首都武装起义实际上是托
洛茨基领导指挥的,十月革命后他在政府中先后任外交人民委
员和陆海军人民委员,1918年9月建立
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他是首任国家军委主席,掌握军权。由于托
洛茨基深受列宁器重,在党内有极高
威信,他在争论中还敢于提出反对党中央的官僚主义和发扬党内民主问
题,他认为“党正在分裂为书记特
权阶层和‘普通人”’。这更使斯大林感到总书记权力受到威胁,所以要采
取行政措施削弱他的权力。斯
大林争取到中央多数的支持后,于1925年1月17—20日召开联共(布)中央委
员会和中央监察委
员会联席会议,“给予托洛茨基最严厉的警告”,并认为“托洛茨基不能继续在苏联革命军
事委员会中工作”。1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通过决议,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
和革命军
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至此,托洛茨基的威望和权力均受到决定性的削弱,他基本上退出了权力
中心。中央
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曾经站在斯大林一边反对托派,可是到1926年夏天
,他们认为托派有
理,转向托派一边,形成新反对派。1926年7月托洛茨基提出“要继续批判斯大林
政权”,这使斯大林恼羞
成怒,当即以反对派别活动为由,把托洛茨基开除出政治局,同年10月又将其
开除出中央委员会。1927年
11月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托洛茨基于1928年1月被
国家专政机关流放到阿拉木图,1929年
被驱逐出苏联。这样斯大林就彻底打败了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
派,巩固了他个人在党中央的最高权力。列宁
临终前曾向党指出,“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
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
我没有把握”;而托洛茨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
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过分自信,过分热衷于事情
的纯粹行政方面”。列宁担心“现时中央两位杰出
领袖的这两种特点会出人意料地导致分裂,如果我们党不采
取措施防止,那么分裂是会突然来临的”。列
宁逝世才三年多,他的担心不幸成为了现实!斯大林反托派,表
面上他大获全胜,实际上造成苏共和整个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长期分裂,后果惨重。
2.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
1927年
12月联共(布)十五大以后,又爆发了斯大林反对政治局委员布哈林的斗争。这场斗争的直接导火
索是
粮食收购危机。1929年秋,各个城市出现了“商品荒”,到处出现购买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的长队。于是,围绕如何看待粮食危机以及怎样解决粮食危机问题,党内出现不同意见,进而演化成又一场激烈的党内斗争。
尼·伊·布哈林(1888一1938),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当选中央委员,1
920年起为政治局候补
委员,1924年起为政治局委员,列宁在临终前《给代表大会的信》中称他为
“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
他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还有1924年接替列宁担
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阿·伊·李可夫(188l
—1938)等人都支持布哈林,反对斯大林的意见。
斯大林和布哈林的斗争,从表面上看是他们对发生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看法不一致,而更<
br>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他们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上存在重大分歧。他们之间的基本分歧有以下三个方
面。
首先,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实际上是把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解为重工业化,并且把
重工业化作为
区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两条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标志之一。他还片面强调工业
发展的高速度,
强调要有“布尔什维克的速度”。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将在更大的程度上依靠国内
市场,首先是依靠农
民市场”。这样,农民将不得不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牺牲。“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
般的税,即直接税和间接
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车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
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
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为了发展为全国(包括农民在内)服务的工业而向
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这是一种
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
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
的需要,继续提高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然后完全取消这种额外税,消
除城乡间的‘剪刀差’,我们不得不暂时
征收这种税。”在这里,斯大林实际上是接过了托洛茨基于19
24—1926年提出的过左、过急的主张。布哈林
认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注意综合平衡,尊重客观经
济规律,推动协调发展。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
经济,但是如果经济计
划制定得不好或者执行得不好,就会破坏平衡,出现危机。1928年苏联出现的危机就
是经济平衡的各
种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他反对“优先高速重工业化”的观点,主张重工业和轻工业要注意
平衡发展,而
且工业的发展要同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加快重工业的发展。他坚决反对要求农民以
缴纳“额外
贡税”的办法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认为这是对农民实行“军事封建剥削”。
其次,斯大林主张对农业
实行全盘集体化,一步跨进社会主义,以保证国家所需要的商品粮。对富农阶
级的政策也要求从限制和排
挤富农剥削的政策立即转变为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布哈林认为,
解决粮食问题固然是要
通过日益增长的集体化把个体农业生产逐步改造为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
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在
个体经济也同时增长的基础上得到解决。他根据列宁的合作制理论,反对用行政命令来
改变农民的所有制
,反对农业全盘集体化。
再次,斯大林提出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论点,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切
成就都是阶级斗争的成果。
从1928年开始,斯大林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社会主义愈是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
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实际上这是把党内决策中的不同意见都上升为
阶级斗争的表现。布哈林反对“阶级斗
争越来越尖锐”的观点,认为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是阶级矛盾逐步
缩小和最后消亡的路线,对资本主义成分
应当用竞争的办法,逐步排挤、改造,最后消灭。他要求对富农
阶级继续实行限制和排挤的政策,反对实行
剥夺政策,反对进行托洛茨基曾经主张的、随后又被斯大林接
过去的“第三次革命”。
显然,斯大林和布哈林之间的分歧是带有根本性的路线分歧。斯大林争取到中
央多数。党中央于1929
年4月召开全会,斯大林在会上作了《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的报告。斯
大林在批判布哈林观点时指出,
这场斗争的实质是“路线斗争”:一条路线是党的路线、革命的路线、列
宁的路线;另一条路线是布哈林集团
的路线,这是一条“用发表反党宣言的方法,用辞职的方法,用诬蔑
党的方法,用暗中破坏党的方法,用和
昨天的托洛茨基分子为组织反党联盟进行幕后谈判的方法来反对党
的路线。这第二条路线是机会主义的路
线”。现在看来,布哈林派的路线实际上是列宁后期新经济政策的
继续,但是当时中央全会多数人却不理会布
哈林的辩解,反而决定撤销布哈林《真理报》主编的职务。同
年7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撤销布哈林担任
的主席团委员和政治书记处书记的职务。11月,布哈林被
开除出中央政治局,但保留中央委员;李可夫被开
除出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他的人民委员会主席职位由
紧跟斯大林的莫洛托夫取而代之。在此前后,全苏上
下掀起“反右倾斗争”。1929年11月26日,
《真理报》登载由布哈林等签名的声明,表示承认错误。至此,
这场斗争暂告结束。
党内斗争
的结果是,斯大林战胜了托洛茨基反对派、新反对派和布哈林反对派,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
张取得了胜
利。这种斗争的结局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首先,使社会主义建设偏离新
经济政策
的道路,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准备了政治条件;其次,助长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左”倾,认为社
会主义
建设只能有一种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带来了不良后果;
再
次,破坏了党内正常的民主政治生活,把党内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都上纲上线,采酣r科手术式的办法进
行清洗;最后,在党内形成了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制,并且使个人祟拜盛行起来。1929年12月21日,全苏联
大规模祝贺斯大林五十寿辰,书刊中发表大量对他歌功颂德的文字,这是个人崇拜大肆泛滥的开端。
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
斯
大林战胜党内反对派后,随即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
宁开
创的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形成了后人所称的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这一模式在某些方面适
应
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留下了严
重后患。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
192
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宣告结束,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国家工业化确定为
党的总路线。到1928年,凸现出粮食供应量不能满足规模愈来愈大的工业化建设需要的问题。这时,必须重<
br>新考虑是坚持高速度地发展工业,还是根据实际条件把工业化速度降下来。在战胜党内反对派以后,斯大林
从理论到实践愈来愈明确地转而采取了比托洛茨基曾经提出过的更“左”的方针。这场工业化运动的特点
,
一是高速度,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三是采用行政手段。苏联从1929年到1940年的工业每年平
均增长速度
为16.8%,其中1929—1932年的工业化高潮时期年均增长速度为19.2%。在
始终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
工业的情况下,苏联的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力D。这个
比重,1928年为39.5%,1932
年为53.4%,1937年达到了57.8%,到备战更为
紧张的1937—1940年更是高达62%。苏联从1928年10
月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沏U。由国
家计划委员会编制详尽的各行各业的增长指标,作为指令性计划下达,各
部门各地区必须当做法律一样严
格执行,把国民经济统得很死。苏联用从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的时
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目标。工业化运动在短时间内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同时苏联也形
成了重工业过重、
农业和轻工业过轻的畸形经济结构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
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主
要是为配合国家工业化运动而实行的。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农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上是以列宁的合作社
计划为指导思想的,即在帮助个体农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按照
自愿原则广泛组织和发展各种形
式的合作社(首先是流通领域的合作社),并通过这些合作社来引导农民加强
各方面的合作,以便随着条
件的成熟逐渐过渡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和机械化的社会主
义大农业。因此,集体农
庄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发展极其有限,国家需要的农产品主要通过市场交换从农
民手中收购。到19
29年,斯大林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第一,用非常措施强制收购粮食,
以解燃眉之急
。第二,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把“分散细小”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借此一劳永逸地解决
粮食供应问
题。1929年年初斯大林给布哈林等人戴上右倾反党集团的帽子,并对他们进行组织处理后,接着
开展
清党,清洗农村中“富裕党员”和同富农有“直接联系”的党员。这样就把高层和基层反对农业集体化
的
势力压了下去,为大规模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扫清障碍。1929年11月,斯大林发表《大转变的一年》一文,标志着全盘集体化作为改造农业生产关系的一场政治运动在全国全面铺开。他认为,“目前集体农庄运动
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集体农庄,而是整村、整乡、整区
、
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中农加人集体农庄了”。斯大林这篇文章的发表,
使此前个别地区的全盘集体化发展成急风暴雨式的全国性政治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通过《
关于
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将全国农村分为三类地区,并为每一类地区
分别规
定了基本实现集体化的时间表,就全国来看,到1934年7月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达到71.0
4%,播种面积
达到87.4%,基本上完成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这场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基本特点,一是
时间短,二是行政命
令开路,三是消灭富农。随着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基本完成,苏联建立起了一种新的直
接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
农业经济体制。从所有制结构看,有国营农场、机器拖拉机站、集体农庄,前两者
是国家所有制,后者是集
体所有制。从经济管理的形式看,主要是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
主要功能是便于把农业纳入
国家计划控制,而不是通过商品市场流通促进生产发展。
不论是工
业化运动还是农业集体化运动,都是由国家采取行政命令手段推行的,这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紧
张、党群关
系紧张,引起党内外有识之士的怀疑和不满。党内干部大清洗运动就是为了压制这种不满而展开
的。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清洗运动是国家高速工业化运动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衍生物。当然,绝
不能认
为大清洗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事实上,如果不是险恶的国际条件、激烈的党内争
论、
斯大林个性的缺陷等因素共同起作用的话,这种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自1929年联共(布)中央批判了“布哈林右倾投降主义集团”之后,党内已经没有公开的反对派,但是,党内的不同意见和矛盾仍然存在。<
br>由于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采取压制措施,这些不同意见和党内矛盾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加以解决,便以其他形
式表现出来。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政治事件层出不穷的真正原因。党内以基洛夫为代表的一部分领导
人认
为:在向资本主义全线进攻时期,采取激烈措施是必要的;而在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的情况下,应尽快
结束大
规模的阶级斗争,努力团结更多的力量,改善党内外关系,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基洛夫的看
法使他的
威信大为提高。在1934年1月的联共(布)十七大上,他所得票数高于斯大林,会上有人在
计算票数时做了手
脚,斯大林才又名列书记处首位,基洛夫仍然当选为政治局委员、组织局委员和中央书
记,同时兼任列宁格
勒州委书记。非常奇怪的是,基洛夫却于同年12月1日被一个私自潜入他的办公楼
的青年共产党员暗杀。这
个案子并没有彻底查清,情报机关关键人物突然被杀人灭口、销赃灭迹,留下很
多漏洞和疑点。显然,刺杀
基洛夫的凶手与斯大林个人直接掌控的国家情报机关有紧密联系。随后斯大林
却利用基洛夫事件,采取了大
规模的镇压措施来彻底消灭异己。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样做也是斯大林体制
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1927年反
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1929年清除布哈林派,就已经开始了
政治大清洗。从1934年年底到1938年秋的
近4年时间,苏联先后出现两次更大规模清洗的高潮。
大清洗运动表现出三个特点:它以阶级斗争越来越尖
锐作为理论幌子;其运作过程脱离党的领导,完全由
情报安全部门严密控制司法机关和司法程序,采取逼供、
诱供办法;其主要打击对象是党政军高级干部和
知识界精英。党内早先的那些反对派人物首当其冲,季诺维
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列宁时期的政治局
委员均被当做帝国主义特务、人民敌人处死,就连1929年已被
逐出国门的托洛茨基也未能幸免,斯大
林授意苏联情报机关于1940年派人在墨西哥将其暗杀。在大清洗中,
参加联共(布)十七大的196
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捕;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98人被捕或被处决;
11名政治局委
员中,奥尔忠尼启则因抗议斯大林滥捕滥杀而被迫自杀,科西奥尔和楚巴尔被处决;6名政治
局候补委员
中,波斯蒂舍夫、鲁祖塔克和埃赫等被杀害。十七大的代表和中央委员有这么多被清洗,显然与
斯大林怀
疑他们不忠有关。这场大清洗运动滥用权力,破坏法制,制造了大批冤假锗案,在党内外造成一种
可怕的恐怖气氛,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法制,扼杀了干部和群众的主动性、积极
性与创造性。
与此同时,经过这场大清洗运动,斯大林个人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个人专权。
1922年4月党中
央设总书记一职,本来旨在实行党政分开,总书记专职管党的工作,不在政府兼职。
可是1924年列宁去世后,
斯大林却逐步独揽党政军大权。到1941年5月斯大林进而由党中央总书
记兼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即政府总理)
和国防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三大权于一身。这对斯大林个人集权
制的形成也起了促进作用。
不难看出,国家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与党内干部大清洗这三大运动
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
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
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年
至100年所走的路。这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四年第一次世
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
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高速工业
化所需的资金问题,斯大林发动了农业全盘集
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庄,实行义务交售制
,将农村纳人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而为
了镇压强制推行高速工业化和全盘集体化造成的不满情绪
,斯大林又发动了大清洗运动,旨在为实现国家工
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政治障碍。三大运动相辅相
成、紧密配合,最终催生了一个以过度集权为基本特
征的斯大林体制和斯大林模式。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1)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如前所
述,沙皇俄国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到1913年现代
工
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2.3%。1914年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大受破坏。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后,
布尔什维克党要领导国家继续完成被战争中断的现代化、工业化事业,重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
业化新
路。这条新路新就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依靠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来实现;第二,发动
亿万工农
群众和各民族人民参与现代化、工业化建设,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性
质的国营经
济和集体经济,消灭私有制,第四,以五年计划形式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化,排除商品市场经济
;第五,以电
气化促进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第六,大力培养工农知识分子,利用、改造旧知识分子
;第七,发展社
会主义新城市,改造旧城乡;第八,使现代化、工业化成果造福广大民众。
2
0世纪20一40年代的苏联,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的时候还是政策发生失误的时候,也无论是战争
逼近的时候还是进行战争的时候,整个社会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多民族组成的党和国家也始终保持着统一。
虽然一些局部地区发生过社会动荡和民族摩擦,但是在高压之下没有出现全局性的社会动荡。总体上看,苏联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化,消灭了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阶级,建立了全民所有<
br>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
了重大变化。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增强了实力,它同当时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形成鲜明的对
照。
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以建立美好幸福
生活的
远景为号召,激励着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从而在极短时间内,使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
各个方面
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28—1940年,苏联共建成约9000个工业企业,整个工业
增长了9倍,年平均增
长16.8%。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特别是苏联在
短时间内建立了完整独立的
大工业体系,对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国防建设具有
重大意义的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如汽车、拖拉机、机床、
飞机、发动机、大型涡轮机和发电机等制造业也
都相继建立了起来。到1937年,苏联已实现机器设备的自给,
并开始出口。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苏联
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913年俄国工业在世界上居第五
位,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法、德三国,跃居欧洲第一
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只用
了15年时间跑完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到100年走过的历程。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
的成就使苏联各部门职工人数从1928年的1144万人增加到1940年的3393
万人,约增加两
倍。职工工资普遍有所增长,生活必需品价格低廉,房租便宜。20世纪30年代苏联是世界
上第一个也
是唯一一个实行七小时工作制的国家。所有工人每年还有照领工资的两周休假。公费医疗广为推
行,义务
教育卓有成效。孩子可免费入托儿所、幼儿园和参加少先队夏令营。国家为劳动人民兴建了大批住
宅、学
校、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疗养院、医院。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显示了造福全体劳动人民的优越
性。
(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l—1945年
,苏联用四年时间和盟国一起共同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主要力量。不
仅战前三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国家大大增强了实力,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
物质技术基础
,而且千百万苏联人民高昂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战胜法西斯势力取之不
尽的力量源
泉。苏军在欧洲战场四年间进行了五十多次集团军方式的大战役,使法西斯军队的损失超过它在
西欧战场
损失的三倍,共计损失607个师。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五国
以及
德国东部都是苏军主力解放的。德国于1945年5月投降后,8月8日苏联又对日本宣战,百万苏军分四
路突入中苏边界,在短短一周内击毙日军8万多人,俘敌近60万人。加上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在日本投掷<
br>的两颗原子弹,终于迫使日本政府于8月15日投降。
不可否认,如果不是过度集权的斯大林模
式,如果不是斯大林在战前麻痹大意、准备不足和在战争中的
一些失策,那么苏联在战争中无疑会减少很
多损失,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的英明领导是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上,苏联
联合美、英、中等国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在国内,宣传动员
并且组织军民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
法西斯军队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打击,终获全胜。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实际
上是一场决定人类走向进步还是倒退的殊死搏斗。
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力军,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
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
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
作为世界两大强国之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随着红军在
欧洲、亚洲的推进,在东欧、东亚出现了十多个新
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随即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
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而在所有这些成就
中,也都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当时条件下所
起的积极作用。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和弊病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诸多方面。
(1)政治方面的表现
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
干部任命规制、软弱低效的监督
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第一,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
体制。这里所指的过度集权包括三层意思:国家的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
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
权力过度集中于个人。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但是党并非国家权
力机关。而在苏联,却出现
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严重不正常局面。国家政权机关的重大决策和人事安排
都先由党中央政治局决定
,然后交给国家政权机关最高苏维埃举手通过,坚决照办。党中央实际上成为凌驾
于国家政权之上的最高
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变成“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例如,1941年5月4日(这是
星期日),居然
由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会,直接任命斯大林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政府总理),而把
原主席
莫洛托夫变为副主席,然后再提交最高苏维埃表决通过。这一类实例不胜枚举。党的权力又过度集中
于中
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受到削弱,而中央政治局和
书
记处的权力则进一步扩大,以至于凌驾于全党全国之上;其次,限制党内民主和频繁清党;最后,中央监
察委员会的职权被削弱。所谓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并不是集中到中央委员会,而是更多地集中到政治
局,尤其是书记处,最终就形成由总书记个人专权的局面。主要表现在:首先,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会议不能按期召开;其次,许多重大问题一个人说了算。党内形成总书记个人专权的局面,其他政治局委员<
br>或中央委员要想表达不同见解就十分困难,更谈不上对总书记的错误进行抵制和修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被
颠倒了。
第二,白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很重视贯彻1871年巴黎公
社民主选举代表和领导
人的经验,但是,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过度集权的
政治体制相适应的、自上
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党对干部的集中统一管理,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实行等级授
职的任命制。虽然按照宪法、
党章规定,选拔调配干部的方式还保留着选举制,但选举制一般都流于形式
。苏联实行的选举,其候选人主
要由党组织内定,而且是等额选举,没有差额,没有竞选,所以实际上仍
然是变相的任命制。根据1871年巴
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工人民主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应该由公民民主普
选产生,并且随时可以罢免,应该用民主
选举制取代授职制。苏联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巴黎公社创立的民主
选举制的原则。
第三,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在执政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构想首先是由列宁提
出的。1920年由
列宁倡议建立的专门机构——监察委员会,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它不属各级党委
领导,由党代表大会选
举产生并向党代会负责,监委是专门监督各级党委的。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监察
委员会的地位受到削弱,
权力受到限制,1934年斯大林把中监委归中央委员会领导、各级监委划归各
级党委领导,用以监督下级是否
执行中央的决定,这样,监委根本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斯大林时期
的党内监督机关表现出以下几个特
点:首先,监察机关的作用极其有限,列宁设计的那种有独立地位、有
相应职权的监督机制没能实现;其次,
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监督工作成了单行道
,只是监督党的决议、国家法令和工作的
执行情况,而群众和党组织无法对领导人进行监督;最后,监察
机关不仅没有对同级党委的决策进行有效的
监督,相反成了打击反对派的工具。结果,监察机关不仅没有
在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相反成了维护个人权威的机关。
第四,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十月革
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加强无产阶级专
政、扩大国家安全机关的权力是绝对必要的
。到了和平建设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的活动本应严格地纳入社会
主义法制的轨道,置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和中央政府领导和监督之下,但在斯大林时期,由于建立起过度集
权的体制,国家安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
领导,甚至凌驾于党和国家机关之上,拥有特殊的地位。其所以出现
这种状况,首先同斯大林提出“阶级
斗争越来越尖锐”和过分强调国家暴力镇压职能的错误观点有直接联系。
斯大林时期出现大批冤假错案,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与国家安全机关的特殊地
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2)经济方面的表现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为: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
的国家所有制,过度集中的指令
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
理方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和军事工业。
第一,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
苏联从1925年开始排挤私人资本主义,到1937年第二个
五年计划完成后,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社会主
义两种所有制当中,全民所有制的国
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据1936年统计,在全国生产基金中,国家所有制
占90%,合作社一集体农庄
所有制占8.7%;在工业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97.3%,合作社一集体农庄所
有制占2.6%;在
农业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76%,合作社一集体农庄所有制占20.3%。国家所有制不仅
占有绝对优
势,而且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高级形式,合作社一集体农庄所有制则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所
有制的低
级形式。国家占有全社会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首先,生产资料
的所有
权与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绝大部分企业都由中央直接管理。国家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全
面管
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品。国家机关从生产到流通全面控制和管理着企业,
生
产上实行加工订货制,流通上实行统购包销制,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基本建设上实行国家包揽制。总
之,中央直接掌握着企业的人、财、物权和产供销活动。其次,职工缺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国家所有制
形式虽然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对立的现象,但却没有消除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现象。国家所有制虽然被称为全民所有制,可是国营企业的职工并没有直接管理企业的权利,只有建议权和<
br>形式上的监督权。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是由上级国家机关任命的。这种全民所有制带有浓重的官有制色彩。
第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按计划运作从十月革命胜利后就已开始,然而对国<
br>民经济实行过度集中、全面直接的计划运作,则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到30年代才最终建立起
完整
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时期指令性经济体制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计划具有法律效力。马克思、
思格斯、
列宁都有过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然而,明确提出要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是斯
大林。在这
种体制下,计划一经中央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其次,计划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国家对
工业企业下达
的指标逐渐增加,到20世纪40年代最多时达到120项。再次,计划具有过度集中的统
一性。计划由中央统
一编制,然后从上到下、按部门或地区把计划指标逐级下达。最后,计划完全排斥市
场调节。从20世纪20
年代末开始,随着指令性经济体制的形成,市场调节便从经济活动中被排挤出去
。
第三,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斯大林时期,把经济管理方面的权力过
度集中于中央各个部门,实行
严格的部门管理。这样做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一是部门管理便于实现集中
的计划运作,便于国家集中有限
的人财物资源发展那些最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
军事工业。二是部门管理便于对企
业实行专业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大批企业收归中
央。国家工业化运动展开后,由于害
怕地方工业的过分发展会走向资本主义,就开始把地方企业、包括一
批地方自产自销的企业都收归中央管理。
例如1933年年初;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部仅直接管辖32个
大企业,而到1935年年初就增至335个大企业。
到1936年,中央管理的工业已占全国工业总产
值的90%。其次,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
大权和产供销活动,其中包括任命厂长,批
准企业的财务收支,统一调拨企业所需物资,审批企业的年度计
划、季度计划直至月度计划,甚至“每—
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最后,中央
部门林立。这是强化部门管理体制的
必然产物。20世纪30年代初,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只有5个,1939年
增加到34个,1941年
又增加了3个。这种情况造成了“条条专政”的局面。
第四,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在过
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依靠行政手
段对国民经济实行统一领导和直接管理。国家通过
层层行政机关,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质的行政指令和决议,
对全国的企业和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的组织
、指挥、调节和监督。国家在制定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时,主要
是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需求出发。
至于贯彻实施这种指令性计划,则主要采用行政方法,集中人力、
物力和财力来保证其实现,很少发挥甚
至完全排斥市场因素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很少用经济手段来调动生产
者的积极性。
第五,过分
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斯大林时期,为了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和加强战备,过分
强调优先发展
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过分突出高速发展
重工业和军
事工业,长期轻视轻工业、民用工业和农业,从而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是追求数量增
长的高速
度,为了完成指令性任务(特别是军事任务)而不计成本代价。三是实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由
国家集中一切资源,首先满足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需要。四是以行政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对农业实行过
度集中领导,通过种种方法把农业创造的大量收入转为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资金。五是实行低工资政策,同时对必需品实行计划价格,以保证人民的基本需要。六是依靠立法手段和严格纪律,加上政治动员和劳动<
br>竞赛,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3)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过度
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方面的特点表现为: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
公共舆论一律化。
第一,文化团体国家化。在斯大林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集中于党中央。党中央对思想文化领域
的领导,一方面通过从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掌握着对文化领导骨干的任免权;另一方面通过1920年8月建<
br>立的党中央宣传鼓动部等机构对思想文化领域业务进行直接控制,来实现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从20世
纪
20年代末到30年代,国家系统的文化管理机构不断地进行改组,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越来越弱,联
盟中央
的权力越来越强。总之,社会文化团体全部国家化、行政化。社会文化团体本来不同于党和国家机
关,属于
群众性的组织,应深深扎根于各行各业和各地区各部门的群众之中,但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
始,苏联按照
统一集中的原则,对各种科学技术学会、人文科学和艺术创作团
体进行大规模的改组,使这类组织的性质和
职能逐渐发生变化。无论是少数新建的社会团体,还是改组中
保留下来的社会团体,都加剧了国家化、行政
化的倾向,变成准国家机关。
第二,领袖言论神
圣化。斯大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拥有最终裁决权,他的思
想和言论被绝对化、
神圣化,以致成为判断真理和错误的绝对标难。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斯大林
的言论成为金科玉
律,不容置疑。列宁时期党内有民主自由,在报刊和党的会议上时常有人发表不同于列宁
的意见。自从斯
大林清洗党内三个反对派后,党内党外都是一言堂,别人只能阐释斯大林的言论。斯大林在
执政时期参与
过两本重要著作的撰写定稿工作,一本是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另一本是
19
52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两本书完全可以说是以斯大林模式的“百科全书”的面目问世的,
对于禁钢广大干部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其次,斯大林亲自干预一些学术问题的讨论,并为其定性,还作出最后定论。在20世纪20年代相对宽松的政治气候下,人们在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争论,就是对党的领袖人
物也可以公开发表看法,展开讨论。进人20世纪30年代,以往自由讨论的做法开始受到限制,这同斯
大林
亲自干预一些学术问题的讨论有极大的关系。1948年,苏联生物界开展有关遗传学的争论,主张
米丘林学说
和主张孟德尔—摩尔根学说的研究人员在学术上进行自由探讨,但在斯大林亲自过问之后,情
况发生了变化;
摩尔根学说被说成是“外国输入的敌视苏维埃的唯心主义反动科学”,“是荒谬虚伪、为
帝国主义效劳的伪科
学”。斯大林这种亲自过问纯学术问题的讨论并为其定性的做法,扼杀了学术自由,
严重阻碍了苏联生物学和
农业科学的发展。1950年关于语言学问题的争论、1952年关于政治经济
学问题的争论,也都由斯大林作结论。
实践证明,斯大林的许多结论都是不对的。
第三,公共
舆论一律化。在斯大林时期,为了维护领袖和现行体制的权威而实行公共舆论一律化。当时
的思想文化领
域完全依赖行政命令、高压手段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为了达到公共舆论的一
律化,斯大
林采用开展“批判运动”的方式来统一思想。在斯大林时期,思想文化界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批
判运动。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这次批判运动涉及哲学、经济学、史学、文艺学甚至自
然
科学领域。通过这种大批判和大清理,可以说完全实现了斯大林的指示精神,即把俄国和苏维埃政权早期
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普列汉诺夫、波格丹诺夫、布哈林以及梁赞诺夫等人的理论著作,“都彻底翻腾了一遍”,
大批了一通,把他们著作中包含的某些精辟独到的理论观点清理一空,同时也把马克思、列宁那种博大精
深、
生动活泼、充满革命辩证法的思想学说纳人了教条主义的框架,并由斯大林从理论上加以规范化。第
二次是
战后1946一1948年的批判运动。大批判首先从文艺界开始,而后涉及哲学、经济学、语言
学、生物学等社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批判运动
的继续,同时又具有战
后时期的一些特点。从根本上说,这场批判运动反映了在卫国战争时期唤起的而且
在战后愈益加强的改革要
求同斯大林压制改革之间的冲突。这次批判运动是以思想、文化领域中消除西方
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面目出
现的,实际上起到了强化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4)对外关系方面的表现
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
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从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并进行热战对抗
。苏联还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要作为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控制中
心和统治中心。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的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世界
革命,成为世界革命的根据地。然
而“世界革命”的形势到1923年就过去了。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从现
实出发,提出了与资本主
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方针,但是仍然没有放弃“世界革命”的目标,期待新世界
革命高潮的到来。19
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重大危机,斯大林通过第三国际提出“第三时期理论”,即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世界发展经历三个时期:1918年至1923年资本主义危机最尖锐,1924年至1928年为资本
主义相对稳定,1928年以来资本主义危机又尖锐化。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进而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理
论,
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是遥远的事情,并把对待苏联的态度看成是无产阶级国际主
义的试
金石。在20一30年代,第三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苏联干涉别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工具。第二
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与西方国家共同建立了雅尔塔体制,以划分势力范围,但是它
并没有放弃以
自己为中心的世界革命。苏联在热战中战胜德、日法西斯后,转向与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
义阵营实行冷战
对峙,同时大力加强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大力推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大力
支持资本主义世界
的各国共产党。它深信资本主义世界内部还会爆发相互之间的战争和人民革命,这一战
争和革命将彻底埋葬
资本主义。所以我们认为斯大林主义从特定意义上也可以用24个字定义为:“斯大
林探索以苏联为中心实现
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在这方面可以说列宁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是一脉相承
的。斯大林生前总是称自己是
列宁的学生,他同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主义的提法,但是他一
直不同意单独提出斯大林主义。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
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制。
苏联模式的过度集权,突出表现在斯大林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集党政、军三大权于一身)、职务终身制
和指
定接班制。这“三制”根本背离民主共和国的权力制约制、权力任期制和权力选举制。同时斯大林还
实行消
灭异己制、监控干群制、官僚特权制,并且加深了列宁遗留下来的一党专政制、以党代政制、控制
选举制、
干部任命制。这十种政治体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使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社会生活民
主大为缺失。
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领导集团或最高领导人就容易判断失误,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破坏
法制。斯大林时
期的镇压规模是很大的。1991年6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在
会见社会团体的代表时
说:现已查明,在1920年到1953年期间,苏联约有420万人受到镇压,
其中200多万人是在1937—1938
年受到镇压的。其包括大批高级干部和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
。这样大肆滥杀无辜,采取伪造材料、严刑逼
供、威胁利诱等不正常手段。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斯大林
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这样的事件在英、法、
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苏联表面上也制定了宪法
、刑法等诸多法律,但实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斯
大林时期的大规模镇压,使苏联社会主义的形象在世界
上受到极大的损害。
(2)经济上管得过死,缺少效率和效益。
在过度集权体制之下,中央
主管部门采用指令性计划的办法,直接领导成千上万的企业,很难进行高效
管理。企业缺少自主权,完全
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附属物,它的任务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
地方、企业和职工都少有
生产和经营积极性。由于从上到下把一切都管得很死,以致整个经济都缺少生机与
活力,只能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结果导致速度高而效率低,节奏快而效益少,数量多<
br>而质量差。苏联经济的发展进程表明,过度集中只适应于经济粗放型发展时期的需要,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
为工业发展打基础,追求数量增长,并保证国民经济重点部门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大、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过度集中的体制就越来越不适应形势了,它在战后苏联所
产生
的消极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3)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
在斯大林时期,对斯大林愈演愈烈的个人崇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条神圣原则。是否遵循这一原
则
成为界定公民是否犯法的一条不见诸明文法律的潜规则。斯大林被称为“一切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们
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一切时代科学的泰斗”、“永不犯错误的理论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简直变成
了
宗教狂热。“如果你在斗争中或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一下子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怀疑——你就想一想他
,想一
想斯大林,你立刻就会获得必要的信心。如果你在不该疲劳的时候感到了疲劳——你就想一想他,
想一想斯
大林,你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如果你想找到一个正确的决定——你就想一想他,想一想斯大
林,你就会
找到这一决定„„斯大林说什么,就意味着人民在想什么。”可见个人崇拜已经发展到何等严
重的程度。在这
种体制和气氛之中,各种教科书、社会科学论著、文艺作品和报刊舆论都充满对领袖的歌
功颂德。甚至一部
电影、一本小说、一首音乐作品都要经过党中央领导人的审定,稍有不符合领导人意图
的,就要遭到思想批
判和组织处理,文化工作者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1936年宪法第125条所
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
自由”完全没有保障。苏联还通过国家安全机关检查信件,破坏人民的通信
自由。例如,作家索尔仁尼琴原
是炮兵连长、红军大尉。1945年2月因他在家信中流露出对领袖的不
满被捕,被判刑8年,流放3年,到1957
年才获平反。后来他根据坐牢和流放经历写成的《伊凡,杰
尼索维奇的一天》和《古拉格群岛》等书,使他
成为著名作家。
(4)对外关系中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斯大林体制的弊病反映在对外关系中
,就是搞世界革命、大党主义、大国主义,这导致苏联最终走上霸
权主义道路。20世纪30年代,为了
说明世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斯大林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要求
各国共产党起来推翻本国政府。尤
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要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头,成为世界革
命的中心,同美国进行势力范围
的划分与争夺。随着苏联力量的增强,斯大林的后继者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实
行同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虽
然与美国争霸是斯大林的后继者干的,但是根子在斯大林那里。可以说,斯大
林搞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坚持世界革命和总危机理论,这是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的根子。根据有三条:
第一,斯大林建立了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52年斯大林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
题》中说,战后亚
洲和欧洲的人民民主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和苏联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和强大的社会主
义阵营,而与
资本主义阵营相对立”。第二,斯大林要实现世界革命,侧重采取输出革命的方式方法。他从
20世纪2
0年代中期起就通过苏共和共产国际控制、资助、指挥许多国家共产党在本国搞革命。众所周知,
在我国
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中所3巳的右的和“左”的路线错误都来源于
莫斯
科的指示。1940年他策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共产党在国内夺权,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都
加入苏联。战后苏联还极力控制东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准备分两个阶段把所有东欧国家都划归苏联。<
/p>
第一阶段使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组成联邦,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组成联邦,保加利
亚和南斯拉夫组成联邦;第
二阶段使这三个联邦都加人苏联。斯大林直到最后依然还是要把苏联社会主义
道路强加于人。1952年,他在
临终前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苏联编写的政治经
济学教科书“是给予世界各国年轻共
产党人的好礼物”,“由于外国大多数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水
平不够,这样的教科书也会给予这些国家
的非年轻的共产党员干部以很大的好处”。为什么?因为可以使
他们了解苏联的发展道路。他说:对于一切资
本主义国家,“这条发展道路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
可能的和适当的道路”。第三,斯大林在国内独揽
大权,在国际共运中也是一言九鼎,坚决打击违抗者。
1947年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后,斯大林亲自指挥
在东欧国家内进行大规模清洗“铁托分子”的运
动,镇压浪潮席卷除南斯拉夫以外所有的东欧国家。斯大林
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至少从1940年起就
已经使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5)斯大林模式还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
只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大致在1921年转入和平建设时期以后,党政军官员的工资水平就不断上涨。
1922年苏维埃国家规定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距是8倍,1934年就扩大为30倍。1945年4月
实行特定
职务工资制,比原来的职务工资高出一倍半(即提高150%)。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部
长级工资是5000一
6000卢布,加特定工资6000一8000卢布,合计11000一1400
0卢布,而当时最低工资约为250卢布,相差
44—56倍。苏联实行兼职又兼薪。斯大林身兼数职,
当然也就领取几份工资(斯大林个人生活是实报实销,
所以他的工资袋从未启用)。更严重的是,党政军
官僚集团还享有高薪之外的很多特权,如住房、别墅、汽车、
游艇、特殊食堂、特供商店、特供商品等,
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后来党政军官僚集团竞发展为苏联社会主义
的重要掘墓人。
由于
苏联模式的以上五大弊病都是在斯大林领导的近30年之中形成的,处处都深深打上斯大林个人的烙
印,
所以自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模式也被苏联国内外众多人士称为斯大林模式。同时,斯大林主义
也被社会上众多人士视为极权社会主义、专制社会主义、暴力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斯大林模式的五大弊病使十月革命后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新路变成了歧路,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条歧路还延<
br>伸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一、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十六国的发展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大成果,是战
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朝鲜、蒙古、中国12个人民民主国家。尤其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对世界具
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些人民民主国家原来情况很不相同。越南、朝鲜、
蒙古、中国地处东亚,其余八
国都在东欧。战前,德国是工业发达国家,越南和朝鲜却分别是法国和日本的
殖民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
克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却
都是君主王国,旧中国名
为共和国,实为专制独裁国家。战争期间,这些国家分属于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
阵营。战后,这12个国家从1945一1949年先后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而且
组成一
种世界性社会主义制度和体系。说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全都是本身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或
者说全都
是由苏联输出革命、外部强加,都有失偏颇。这些国家大都是落后甚至是很落后的国家,本身并
不具备实现
社会主义的条件,然而又大都是由苏联红军解放或者在苏联帮助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
不得不接受苏
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有的国家如南斯拉夫,虽然曾经抵制而又变革过苏联模式,但是终究未
能摆脱苏联模式
的影响,未能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病。
概括地说,这些国家都是在打败
法西斯势力的有利国际条件下,依靠本国人民的武装斗争或苏联红军的
帮助而获得解放的,但是各国的具
体情况不尽相同。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群
众,通过艰苦的革命斗争打败了
国内外反动派,即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
朝鲜,都是共产党在国外(苏
联或中国)建立革命武装力量,然后在苏联红军的配合和帮助下打回本国,从而
获得胜利和解放的;罗马
尼亚和保加利亚则是共产党利用苏联红军进入国土追击德军的大好时机,领导人民
举行武装屉义,从刚推
翻法西斯统治和获得全国解放的;越南是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之际,共产党号召人民举
行起义,推翻了日本
占领者的统治,从而建立起革命政权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匈牙利,则主要是靠苏联
红军的力量获得解
放的。
以上国家的国情不同,解放方式各异,因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过程也各有特点。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中国的共产党,自身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和干部队伍,在人民民主政权
建立之
初就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随后又率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南斯拉夫于1941年4
月6日被德国
法西斯人侵,成立于1919年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当即建立以党中央总书记布·铁托为首的
军事委员会,组织人
民解放游击队开展反法西斯武装斗争,1943年在根据地成立临时政府,经过4年
的浴血奋战,1945年5月
15日获得全国解放,同年U月29日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
巴尼亚于1939年4月被意大利法西
斯入侵,1941年11月8日建立共产党,由思维尔·霍查主持
临时中央工作,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1943
年7月成立民族解放军,同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纳粹
德国又入侵。1944年10月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
胜利,成立民主政府,同年U月29日全国解放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建立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8年胜利
后又进行了3年解放战争,到1949年
建国。
越南于19世纪80年代沦为法国殖民地。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越南。建立于
1930年的越南共产党
当即领导越南人民组成越南独立同盟,党的领导人胡志明被选为同盟主席。独立
同盟发展了人民武装力量,
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8月10日,日本战败发出乞
降照会。8月13日,在胡志明主持
下,成立了全国起义委员会,并领导了总起义,革命力量迅速解放了
北方领土。8月中旬,阮氏王朝的末代
皇帝保大被迫退位,越南人民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革命结束了
长期的封建统治和80多年来外国帝国主义
的殖民统治。1945年9月2日,临时政府宣布越南民主共
和国独立。1946年3月,组成了以胡志明为首的共
和政府,从此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朝鲜于1910年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以金日成为代
表的朝鲜共产
主义者积极参加了中国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后转到苏联境内活动。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苏联红
军解放北朝鲜,金日成等人回到祖国,在苏联军队的帮助下,在朝鲜建立了革命政权
。1948年年底苏联军队
撤出北朝鲜。美苏两大国于1945年8月打败日
本法西斯时,曾经商定以北纬38。线划分势力范围,到1948
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为两个国家。19
48年8月15日在美国扶植下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也宜舌成立。19
45年10月10日,朝鲜共产党北朝鲜组织委员会建立,后几经合并与改组,于
1949年6月定名为
朝鲜劳动党。
蒙古原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在沙皇俄国策动下于1911年宣布“独立”。19
21年由苏俄支持建立人民政权,
1924年进而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但是在国际上没有得到承认。1
945年美苏进行幕后交易,允许蒙古于1945
年10月名义上通过公民投票、脱离中国宣布独立。在
美苏压力和利诱之下,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被迫同
意蒙古独立。20世纪40年代后期,蒙古在苏联
指挥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三国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本属于法西斯阵营,而且都是君主制国家,战
后都成了战败国。根据停战协定,盟国在这
三个国家分别设立了监督委员会,由苏联代表担任主席,这对三
国政治生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以上
三国解放初期建立的临时政府都是由各民主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
政府总理都不是共产党人。1946年
9月,保加利亚举行全民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随之建立人民共和国。
1947年9月,匈牙利成立以
匈牙利共产党为首的人民政府。同年12月,罗马尼亚国王被迫退位,新的人民
民主体制正式确立。
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则是另一种情况。两国原是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就受到纳粹德国侵
略。战争期
间,在两国国内进行抵抗的主力是波兰工人党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论贡献
,论实力,共
产党在战后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合情合理的。
德国在战败投降后
,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5年7月,苏占区组成反法西斯民主联盟,其
主导力量是德国
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苏占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民主政权建设。1949年9月,美、英、
法三国单
方面将它们的占领区加以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苏占区的民主政权宣布成立德意
志民
主共和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从苏联一国发展为多国,从东
欧到东亚,东西南北连成一体,拥有世界1/3人口和
1/4土地的强大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了。这个
体系的形成,根本改变了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20世纪60
年代,拉丁美洲的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5年印度文那半岛人民抗美战争取得胜利后,柬埔寨、老挝也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至此,共产党
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达到16个。
上述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
导,在政治上都是以共产主义政党为领导的
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通过双边条约和《华沙条约》组成共同防
御同盟(1954年华约缔结时有苏、波、捷、德、
罗、匈、保、阿八国参加,1962年以前中国曾派
观察员出席会议),在经济上通过双边条约和经济互助委员
会组织互助合作,建立起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1949年苏、保、匈、波、罗、捷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后
来阿、德、蒙、古、越五国也加入,中
国和南、老、朝曾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一些例会)。
欧亚拉美一系列入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是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的又一次历史性胜利。它大大发展了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
力。
二、东欧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新探索
东欧地区出现一系列入民民主国家,
本来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主要表现为,不是建立一党制
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
个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了联合
政府。例如,罗马尼亚建立了全国民
主阵线政府,参加政府的有共产党、国家自由党、农民阵线等,共产党
只掌管内务部、司法部和公共工程
部。波兰建立了民族团结政府,参加政府的有工人党(即共产党)、社会党、
农民党以及流亡在英国伦敦
的资产阶级政府的代表等,由社会民主党人莫拉夫斯基担任政府总理,工人党的
领导人哥穆尔卡担任政府
副总理。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民族阵线联合政府,其领导人是战前的总统贝奈斯。
当时,东欧
各国领导人都表示,要走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建立新型民主国家,要通过人民民主道路向社
会主义过渡。
1945年12月,瓦·哥穆尔卡在波兰工人党一大上提出,要走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苏联实
行一
党制,波兰则实行多党议会制,波兰的社会制度是人民民主制度。后来他又强调,波兰不能像苏联那样
大
搞重工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也不是波兰的样板。捷共领导人克·哥特瓦尔德提出,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寻
找自己“特殊的道路”,苏联的道路并不是唯一可行的。保共领导人格·米·季米特洛夫也曾强调,各民族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不一定完全效法苏联。总之,东欧国家都有主张走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建立<
br>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愿望。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转折点
是九国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和苏联与南斯拉夫两国关系的破裂。1946
年,苏美之间爆发冷战,为了增
加同西方国家对抗的实力,1947年9月,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
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和法国、意大利九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决定建立情报局。情报局表
面上是各国共产党交流
经验、协调行动的机构,实际上主要是苏共控制东欧各党、推广苏联模式的工具。1948
年,南斯拉夫
因不遵循苏联模式、不愿被苏联控制而遭到情报局批判,1949年进而被开除出情报局。于是,
苏联发
起声势浩大的批判南斯拉夫、批判铁托的运动。这个批判运动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南斯拉夫施加强大
压力
,企图强迫南斯拉夫就范;另一方面是力图控制其他东欧国家,强行推广苏联模式。
三、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建设社会主义的好经
验本来自然会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
党的高度重视,可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
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表现出了严重
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例如,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
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论著中仍坚持认为,外
国大多数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水平不高,需要向苏联共产党
学习,要在自己的国家利用苏联的经验。
后来几乎所有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模式。
苏联领导集团推行大国主义和大党主
义,更加强化了这种国际影响。斯大林长期把苏联党同其他党的关系看
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甚至是
父子党的关系,要求处处以苏联模式为样板,各国党的事务经常受到干涉。
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之下,许多
东欧国家都被迫接受苏联模式,不顾具体国情,照搬苏联那一套政治经济文化
体制。
第一,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的政治体制,其基本特点是“过度集权”。它不是一般的集权、高度的集权,而是过度的、极端的集
权。具体说来,这种过度集权表现为一党制、党政融合、个人迷信、个人集权、机构重叠、干部委派、缺乏
民主、监督无力、安全机关特权严重、社会团体作用微弱等。苏联的这种政治体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东欧国家基本上都加以照搬。
1936年,斯大林作出结论说:“
在苏联只有一个党,即共产党存在的基础。”这是把苏联的特殊做法绝对
化。苏联的这种做法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成了东欧国家效法的榜样。东欧国家都把社会民主党同共产党合
二为一,向一党制靠拢。早在
1946年,民主德国的共产党就同社会民主党合并,成立德国统一社会党;1948
年,捷克斯洛伐克
的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匈牙利的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
并,成立匈牙利
劳动人民党;波兰的工人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成立波兰统一工人党。同时,有些东欧国家
还取缔其他小
的政党,如匈牙利取缔了小农党,罗马尼亚取缔了非共产主义的其他政党。东欧国家的这种做
法,都是按
照苏联模式搞的。其实,东欧国家这样做并不明智,给后来留下很大的隐患。这些国家的社会民
主党在本
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历史悠久,其影响甚至超过共产党。它们同共产党的合并,使社会党人一
下子都
变成了共产党人。然而,他们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共产党内也未能对共产党领导人的过左过急的路线起
什么
制约作用,反而增多了、加深了党内矛盾。
当然,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仍稍微保留了自己的一
些特点。例如,某些国家仍然保留一些小党,实行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如波兰有统一农民党、民主党
,捷克斯洛伐克有人民党;复兴党、自由党,保加利亚
有农民联盟,民主德国有民主农民党、基督教民主
联盟、自由党、国家民主党,等等,但是这些国家的多党
合作在政治上没有起很大的作用,基本上是花瓶
摆设。又如,东欧国家没有采用苏维埃政权的形式,仍保留
“阵线”那样的政治统一战线组织。波兰有民
族复兴爱国运动,保加利亚有祖国阵线,罗马尼亚有社会主义
民主团结阵线,匈牙利有爱国人民阵线,民
主德国有全国阵线,捷克斯洛伐克有民族阵线,等等,但这些阵
线组织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第二,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大清洗”的做法。
苏联向东欧各国派去国家
安全顾问,直接指挥这些国家的安全机关,把苏联国内“大清洗”的一套做法
也推广到了东欧。1949
年6月,匈党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拉伊克等人被捕入狱,随后被处决,罪名是“铁
托的帮凶”。为此
受牵连的人很多,后来的匈党著名领导人、当时的内务部部长卡达尔·亚诺什也曾被捕,坐
了3年牢。波
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总书记哥穆尔卡,1948年被批判有“右倾民族主义倾向”,说他同情铁托,
结果被
撤销总书记职务,随后被开除出党,1951年被作为“间谍”逮捕人狱。阿尔巴尼亚的内务部部长科奇·佐泽,1949年被作为“叛徒”、“铁托代理人”处决。保加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保共政治局委员科斯托夫
,1949
年被撤职,随后被逮捕并处决,罪名是企图将保加利亚并入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
央总书记斯兰
斯基,1951年被捕,1年后被处决,说他是“托洛茨基—铁托分子”。罗马尼亚司法部
部长亚卢·波特拉什卡,
1949年被撤职逮捕,说他是为“铁托集团”效劳的“间谍”,随后被处决。
东欧国家的这些冤假错案,每一
个案件都牵连许多人,镇压的规模很大。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1952
—1954年,党内发生8起政治冤案,处
决72名高级干部,蒙冤者多达7万人。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
人贝鲁特在1948—1949年搞了3次清洗,全国
1/4的党员受到牵连
,不少领导人被撤销职务并受到处分。在匈牙利,法院在1949—1953年对39万人判处
了徒刑,
其时全国人口才l 000万。有材料说,在这场反对“铁托分子”、反对“右倾民族主义”的浪潮中,
东欧各国党内被清洗者共达250万人,其中被捕入狱者达12.5万一25万人。这种严重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的违法乱纪的倒行逆施,给东欧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后患。
第三,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如前所述,苏联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也是过度
集权,表现为急于实现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
济计划化,排斥市场机制,依靠行政命令,优先
发展重工业,采取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发展战略。苏
联的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东欧国家
基本上都照搬过去了。由于脱离本国实际,必然会给各国造成
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困难。以匈牙利为例,它
在1949年把凡是雇用工人10人以上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使社
会主义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绝
对优势,在工业中达到91.1%,在批发商业中占93%。1948年开始实
行农业合作化运动,19
50年全国共计建立2200多个农业合作社和3600多个机器拖拉机站,使得近12万农
户走上集体
化的道路。匈牙利不顾本国缺少资源的具体条件,提出要把匈牙利建设成为一个“钢铁与机器之
国”,最
终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第四,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文化专制主义。
东欧国家都像苏联那样大搞个人崇拜。它们不仅大搞对斯大林的“大”个人祟拜,而且大搞对本国党政
第
一把手的“小”个人崇拜,大肆颂扬斯大林和本国领导人,把他们说成是洞察一切、从不犯错误的圣人。
匈牙利的拉科西·马加什、保加利亚的伏尔科·契文科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思维尔·霍查就是三个突出的典型。他们在国内搞个人崇拜的程度比之苏联毫不逊色,借斯大林个人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威望,树立自己个人在国<
br>内的威望。搞个人崇拜、把领袖言论神圣化,势必助长教条主义。
除了搞对领袖的个人
祟拜之外,东欧国家也是按照苏联模式,对报刊舆论、社会科学著述和文艺作品进
行严肃审查、严密控制
、严格管理和严厉处置。东欧国家的文化专制主义还带有三个新特点:首先,在意识
形态和文化传播方面
紧跟苏联,唯苏联马首是瞻。在各国国内持续不断传播苏联的电影、歌曲和各种文艺作
品、社会科学论著
。’苏共中央宣传什么、批判什么,各国都是亦步亦趋,随风转舵。其次,1948年苏联批
判南斯拉夫
共产党的民族主义、修正主义之后,东欧各国都集中力量大肆批判铁托主义,以示更紧密地靠近
苏联,要
与苏联同心同德。最后,批判西方思想文化,坚决反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侵袭。东欧各国与西欧各国
紧邻相
依,它们对西方文化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良萎,一概加以批判和抵制。文化专制主义加深文化闭
关自
守和孤芳自赏,窒息了知识精英的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阻碍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总之,东欧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仿效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
它
们推销,甚至强加于人。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
东亚和拉
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有关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五国的
情况,我们
集中在下一章叙述。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蒙古和柬埔寨的情况。
蒙古,自1921年3月蒙古人
民革命党在苏俄建立后,在苏俄支援下于7月宣告蒙古脱离中国“独立”,
1924年11月26日进而
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并且把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作为蒙古社会发展的唯一道
路确定下来。但是,
执政的人民革命党并没有仔细研究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苏联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干
预下,盲目照搬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1928年在全国实行牧业集体化,采用粗暴的行政命令主义,
引起社
会动荡。1940年,人民革命党虽然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很长时期,要为这种过渡准备物质
文化条件。但
在实践中,还是不顾本国缺少资源和基础落后的实际,提出要建立强大工业的目标。194
7年12月,人民革
命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国营工业和集体合作社的产值占到全
部工业的98%。到1959年
98%的牧户加入合作社,基本上建立了牧业生产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1961年急于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
设的完成阶段。蒙古照搬苏联模式,留下了严重后患。
柬埔寨共产党成立于1960年,曾经深入山区坚持武装斗争。柬埔寨在1975年取得抗美救
国战争胜利后,
1976年进而废除君主立宪制,改国号为民主柬埔寨,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人民民主,
而是由柬共一党专政,
由中央书记兼军委主席和政府总理的波尔布特个人专权,极力推行极左路线。把城
市居民全部迁至农村,集
体进行生产劳动,工厂、商店等全部没收归国家所有,取消贸易和货币,实行全
民供给制,取消家庭,实行
夫妻分居,严禁宗教活动,勒令僧侣还俗,取消正规学校,禁用书籍和印刷品
,在干部中不断搞大清洗。结
果造成众叛亲离,招致1978年越南出动10万志愿军进行干预。柬埔寨
共产党又退到农村整顿,1981年12
月6日柬埔寨共产党被迫自行解散,成立新的政治组织,称为“
民柬方面”,或以“红色高棉”名义进行活动。
1989年越南撤军后,柬埔寨实现民族和解,在联合国
监督下组成联合政府。红色高棉于1992年11月30日
成立柬埔寨民族团结党,依然推行“左”的路
线,抵制大选,又一次丧失了回归政坛的历史机遇。到1997
年内斗加剧,互相残杀,部队损失了80
%。1998年波尔布特死后,残余部队向政府投诚。柬埔寨共产党是一
“左”到底、彻底覆灭的典型,
也是深受苏联模式影响的典型。
四、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在国际上推广,其效果和影响存在差异性。这一方面是由于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的影响力存在差异性
,另一方面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个国家,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仿效程度有差异性。
由于走上社会主义
道路的各个国家具体情况不同,有些执政党对苏联模式的普遍性提出异议,甚至抵制过苏
联模式的推广。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斯拉夫最先起来冲破苏联模式束缚,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但是
由于条件制约,南斯拉夫虽然抵制过苏联模式,可是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194
5年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成立初期,南斯拉夫也一度照搬苏联模式,对
国民
经济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国家所有
制
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业、银行、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实行了国有化,建立了以国
有经济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南斯拉夫学习苏联模式,采用中央过度集权体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可是,这种体制的弊病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过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带来了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既影响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又常常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中央指令性计划统得过多过死,不利于发挥地方、
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顺利。
恰逢其时,发生了“苏南
冲突”,在苏联的操纵下,1948年6月召开的九国共产党情报局会议通过了《关
<
br>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决议对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及其国内政策进行了指责,硬说南斯拉夫共
产
党领导篡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
级专
政;否认城乡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把农民尤其是富农看成是“国家最稳定的基础”,起着社会主
义“建设
者”的作用,从而执行了一条“民粹主义富农党”的路线;极力宣扬阶级合作,调和阶级矛盾,
纵容资本主
义势力的膨胀;等等。所有这些指责都是捕风摄影、片面夸张的不实之词。根本原因在于南斯
拉夫共产党领
导人铁托等不听苏联的指挥,要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新路。由于南斯拉夫共产党不服从
这个决议,1949
年11月,情报局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通过《南斯拉夫共产党在凶手和间谍掌握中
》的决议,无中生有地攻
击南斯拉夫共产党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工具”,是新战争挑拨者的“帮
凶”、英美帝国主义的“奴仆”、
法西斯“政治匪帮”。这样,就把南斯拉夫当做了敌人。从此,苏联和
东欧各国对南斯拉夫施加更大的压力,
断绝与南斯拉夫的外交关系,撕毁与南签订的友好条约和各种经济
贸易协定,并对南实行经济制裁和军事封
锁,使南斯拉夫陷人空前困难和孤立的处境。
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开始重新审视苏联模式的一些做法,更加坚定地进行独立探索,试图开创另一
种
社会主义模式。南斯拉夫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根据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进行了颇具特色的“自治社
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铁托、卡德尔等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认为,马克思、列宁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都提出了“劳动解放”、“国家消亡”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根
据
这一思想,在政治方面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而不是由国家和党来垄断和包办,
工人
阶级应当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国家消亡”要从社会主义阶段开始做起,要把社会主义的国家
看成是
逐渐走向消亡的国家,为此要把国家的职能逐步转交给社会团体,建立工人自治制度。在经济方面
,要把国
有制改变为社会所有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充分利用价值规律,要使计划与市场二者得到最
佳配合。
但是,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并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束缚。例如在政治上仍
然是固守
斯大林的政治体制,搞个人集权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未能成功(铁托内定的接班人
卡德尔在1979
年69岁时先于铁托去世)。铁托还于1974年在宪法和党章中明文规定他是“终身
总统”和“终身主席”。他
以为只有用他如铁般的终身制才能保卫南斯拉夫的独立与社会主义。到晚年他
已经病重截肢,也不放弃党政
军三大权力。他于1980年88岁高龄谢世,是社会主义国家终身制领袖
中活得最长的一位。在失去卡德尔之
后,铁托不再指定接班人,转而决定在他之后采取六个自治国第一把
手轮流坐庄的办法,每人任期只有一年,
这样,任期过短,削弱了中央集权,助长了各个自治共和国的分
权。在经济方面,用社会所有制代替国有制
也不成功,因为按规定,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属于任何个
人、任何集团或国家,而属于整个社会,属于
全体劳动者。这根本就是一种空泛虚幻的所有制,结果生产
资料的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国家机关官员手中。
南斯拉夫一直强调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实际上
企业还是按照计划摘自治,而不是按照市场摘自治,
结果还是没有办法搞好。所以,南斯拉夫的“自治社
会主义”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探索和实验,实践上并末
取得成功。
第四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一、战后苏联三次错失改革机遇,使苏联模式陷入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
端日益暴露,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从20世50年代初开始提上日程。但是,
改革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下,改改停停,进进退退,反反复复,道路曲折。尽管几十年间苏联国内
外环境都发生很大变化
,但苏联模式却没有与时俱进、及时实行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以至于一次又一次、
连续三次错失改革的
机遇。苏联模式的优势与弊病也随之发生转化,以前的优势逐渐减弱,以前的弊病日益
凸现。在飞速发展
变化的新科技革命时代,苏联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陷入缓步蹒跚甚至
停滞状态。
1.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第一次错过改革的时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
是1948年经济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以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
化,苏联面临新的历史选择。从国际条件看,这时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
苏联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
下的社会主义孤岛。从国内条件看,过去被备战和战争所掩盖或缓和的弊病,在
战争结束以后日益暴露出
来,过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已明显不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同时,苏联的经济
文化水平已比20世纪
30年代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也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战后的苏联已经逐
步具备在正常的、和平的条件下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环境,改革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党内外的改革呼
声也愈来愈强烈。当时,改革要求通过以下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农村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
。当时苏联农业问题最为尖锐,1947年春天,乌克兰库尔斯克地
区为了克服饥荒,组织农民进行生产
自救,被迫实行大面积包产到组。它的办法是:集体农庄把农具、牲畜、
耕地包给生产组,期限至少一年
或一个轮作期,生产组独立完成全部农活,按指标给集体农庄上交一部分产
品,向国家收购站直接交售一
部分农产品,其余由生产组的成员分配。1947年乌克兰农业获得好收成,1948
年收成更好。19
48年乌克兰上交给国家的粮食比1947年多11 500万普特,比战前的1940年多3300万普特,<
br>全年粮食收购任务比1947年提前5个星期完成。当时主管农业工作的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全苏
集体
农庄事务委员会主席安德烈也夫积极支持包产到组的改革。1947年9月,他在《真理报》上撰文
肯定库尔斯
克州包产到组的优越性,指出集体农庄劳动越是以小组或个别庄员为基本形式,就越能在物质
利益上起到鼓
励作用,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包产到组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仅使
农民受益,而且
使整个农业状况大为改善。1949年4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改善集体农庄组织,
提高生产率以及调整劳
动报酬的措施》的决议,进一步肯定了这种做法。
然而,这种改革尝试
却同既存的社会主义农业观念发生了冲突,包产到组仅实行了一年就遭到严厉批判。
1950年2月19
日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社论《反对集体农庄劳动组织中的偏向》,认为包产到组破坏
了集体农庄
所有制。文章说,承包到组是违背从经济上、组织上巩固集体农庄利益的原则的,会使农业工作
误入歧途
,在这个问题上不应当有任何模棱两可的意见。文章指名批判安德烈也夫。1950年第10期党中央
机
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也发表社论,批判库尔斯克州委犯了严重错误,包产到组是倒退。安德烈也夫
被迫承认推行“小组作业”是犯了错误。不久,安德烈也夫被撤职,库尔斯克州委被改组,包产到组被废止,
p>
对农业体制的有限改革被压制下去。不仅如此,1950年还进一步采取措施发展
社会主义大农业,在全国开展
集体农庄合并运动。经过一番合并,集体农庄由1950年1月的25.4
万个合并为1952年9月的9.7万多个。
这样集体农庄的地域范围、劳动规模都相应扩大了,核算形
式也改变了。
第二,要对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实行改革。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
议第一副主席
和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1903—1950)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分集中
的领导必然产生官僚主义,并造成浪费。他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利
用20世纪20年代新经济政策
时期的一些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赞同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加强
经济核算,注重物质利益。他特别
重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发展,要在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生产、扩大产品生产和发展运输业、
积累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他还指出了战后苏联继续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和过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的弊病。但是,沃兹涅先斯基的观点不仅没有被采纳,而且
被当做资本主义复辟的代表受到严厉批判,
沃兹涅先斯基不仅被撤职,而且还于1950年以“叛国罪”
被处决(到1956年获得平反)。
第三,在政治领域,提出政治改革的要求。1946年苏联新宪法
草案和1947年苏联共产党新党纲领草案
都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党和国家干部的狭小范围内进行讨论
,但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民主化的重要思
想:诸如经济实行分散化管理;给地方和各人民委员部下放
权力;取消战时特别法庭,特别是运输法庭和军
事法庭;扩大党内民主;实行干部轮换制原则等。但是这
些意见都没有被采纳,而且还不许扩散。
第四,在司法领域,1947年5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
主席团颁布废除死刑的法令。当时的《劳动报》
发表题为“历史性的文件”的社论,认为真正的民主制度
已经在苏联如此巩固和坚强,我们已经无须用死刑
这种最严厉的惩罚来对付我们的敌手了。显然,这项法
令是有预防20世纪30年代“大清洗”重演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斯大林“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理论的一种纠偏。可是直到1949—1951年,斯大林还根
据诬告材料制造了所谓里通外国、与英
国间谍有联系的“列宁格勒案件”。在该案中,列宁格勒州委全体成员
几乎全部被捕,成千上万元辜者被
殃及,其中许多人在囚禁中含冤而死。此案还涉及上述提出经济改革建议
的沃兹涅先斯基等主要党政领导
人。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材料表明:如果1953年斯大林不去世的话,他还要继
续斩除他身边的一批暗藏
的“人民敌人”。可见,只要存在个人集权制与领导职务终身制,就无法实现民主,
维护法制,实现法治
。斯大林除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之外,还实行指定接班制。1949年年底全
世界各国共产
党人热烈祝贺他的七十大寿、极力歌颂他的伟大功绩之后,他也日益感到年事已高,精力不足。
195l
一1952年,党中央书记处已经由格·马·马林科夫主持工作。1952年10月召开苏共十九大时,他指定<
br>中央书记马林科夫取代他作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显然他有意选定马林科夫为接班人。可是他又感到马林科夫
不善于独立思考,因此不大满意。他还没有挑选好满意的接班人,就于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淬死
。但是
根据2007年12月18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登的记者尼·多布留哈写的《斯大林被害
真相》的报道,
斯大林实际上是死于贝利亚投毒。贝利亚从l946年起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
长会议副主席(即政府
副总理)、斯大林的亲信,长期任国家安全情报部门首脑。他在1952年得知斯
大林又怀疑身边亲信有叛逆,
要逮捕自己,于是孤注一掷,先下手为强,责令下属在矿泉水瓶中放慢性毒
药,置斯大林于死地。
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斯大林思想僵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错估了国内外形势
,压制了党内外出现的
改革要求,错过了战后第一次改革的时机。
2.赫鲁晓夫急躁冒进,第二次错过改革的机遇
斯大林逝世后,世界力量对比已达到某种稳定
和均势状态,国际形势开始出现缓和趋势,为苏联的改革
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苏联国内的
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严重困难,个人崇拜的危害已经暴露无遗,
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不
满,过度集权体制的弊端也已表现得更加明显。苏联的改革已经
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马林科
夫接班后显得软弱无力,3月14日即以实现党政领导职务分开为由被免去党中央书记职务,只担
任部长
会议主席(即政府总理),到1955年2月又被降为部长会议副主席。尼·谢·赫鲁晓夫于1953年9月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后,对苏联模式开始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改革。它不仅范围很广,而且具有一定<
br>深度,有些改革措施甚至触及斯大林模式的要害——过度集权,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赫鲁晓夫
的改革主要有以下措施:加强集体领导,把党中央总书记改称第一书记,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实行党政领
导
职务分开,党中央第一书记不兼政府首脑;加强法制,整顿改组内务部机构;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农业
管理
体制;改组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建立于部更新制度,取消一些高级干部的特权,降低他们的一些
工资待
遇;把党组织划分成工业党和农业党等。
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错综复杂。其中有些改
革一时效果显著,如开垦荒地,增产粮食;有些改革既有
成绩,同时伴有错误,如取消国营拖拉机站,把
拖拉机卖给集体,但急于求成又使集体农庄负债累累;有些
改革很不彻底,前后不能贯彻始终,如规定党
中央第一书记不得兼部长会议主席,可是自1958年起他又身兼
二职,独揽党政大权;有些改革则是心
血来潮的蛮干,危害很大。特别是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越
来越严重,改革中的错误也越来越突
出。例如,1957年,赫鲁晓夫把工业和建筑业的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
撤销管理经济的中央各部,
成立为数众多的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这种改革,既不是利用价值规律,也没有
发展市场取向,而是维持
行政命令体制,仅仅是换了一个“婆婆”,把中央的行政命令变成地方的行政命令。
结果,改革未见成效
,反而产生严重的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又如,在农业方面,赫鲁
晓夫虽然改变了农
业计划制度,赋予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以一定的自主权,但同时又强调“一大二公”,用合
并的办法进一
步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并把许多贫穷的、亏损的集体农庄改为国营农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国家所有
制和集体所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再如,1962—1963年,苏联展开经济学家利别尔曼
建议的大讨论,强调利润、工资、奖金等经济刺激手段。但他不是集中精力去搞“利别尔曼实验”,而是忙于<
br>把统一的党组织划分成为工业党和农业党,以至于引起混乱。
赫鲁晓夫的改革保留了苏联模式的
基本框架,很不彻底。他又搞起新的个人集权、新的个人崇拜,“左”
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基本上没有改变
,相反,急躁冒进、急于过渡的思想又膨胀起来。在1961年苏联共产党二
十二大上,他不切实际地提
出: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并在新的党纲中对向共产主义过渡进行
了详尽的论证和具体的
规划。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他在苏联共产党二十二大上还提出
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
理论,这是要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但又不愿意使国家和党很快消亡而炮制出来的、脱
离实际的“左”的
观点。我国理论界迄今还有人认为赫鲁晓夫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理论否认党和国家的无产
阶级性质,是右
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实际上是形右实“左”,他提出“两全”是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整
个说来,由于赫鲁晓夫改革不是沿着扩大党内外民主、引进市场机制的方向前进,而是急躁冒进,
在过度集
权的框框里寻找出路,使苏联又一次失去改革的好时机。
我国思想理论界至今还有不
少人误认为苏联改革的失败源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大肆推行“三和”
(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
平竞赛)、“两全”(“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的右倾机会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
路线。其实,尽管
赫鲁晓夫自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起确实用过很多过激、不当的言辞揭发、批判了斯
大林的错误
,然而他在秘密报告中和其他场合也都多处肯定过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况且,不仅他的“两全”
主张是少
右多“左”、形右实“左”,而且他的“三和”观点也含有“左”的成分。他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可能
通过
议会民主、合法斗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如前所述,这一点马克思、思格斯晚年早就有过这个设想。
是
否可能和平过渡,这要由各国共产党依据本国实际情况独立自主进行探索,而赫鲁晓夫主张“和平过渡”
则是大党主义强加于人。赫鲁晓夫主张苏联同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与“和平竞赛”是缓兵之计,
他依然要以苏联共产党为中心、以他为首推行世界革命,彻底埋葬帝国主义。他只是对过左路线和过度集权的苏联斯大林模式作些枝节的、局部的改革,从总体上依然维护苏联斯大林模式,至多不过是要改变为半斯<
br>大林模式。当然,赫鲁晓夫也有明显的右倾观点,如鼓吹当今就要争取实现“没有军队、没有武器、没有战
争”的“三无”世界。
3.勃列日涅夫只搞“完善”,第三次错过改革开放的机遇
赫鲁晓夫在1964年10月已满70岁之时被一场“宫廷政变”赶下台,表面上以健康原因辞去党政领
导职
务,接替他的是58岁的列·伊·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国际形势,虽然存在“冷战”和对
抗,但总
的来说保持了和平多处的局面。由于苏美两国在核武器方面已经形成均势,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
可能性变得
更小了,到70年代末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明显地成为时代的主题。
新的时代主题和
新的国际形势既对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时机。
但是,勃列日涅
夫并没有利用当时实行改革的有利时机,而且根本看不到实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继续
固守传统模式
,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在他执政18年期间,对苏联模式修修补补,只谈完善,不
谈改革。
第一,在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缺乏民主的传统政治体制没有得到应有改革。相反,个人迷信、个人专<
br>断、党政融合、以党代政、干部特权、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等弊病更加巩固起来,并有所发展。他于1966
年又
把第一书记改称为总书记,他虽然没有兼任部长会议主席,却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又兼任国防委员
会主席,
依然仿效斯大林,独揽党、政、军三大权。他还把高级干部与普通职工的工资差别扩大到100
多倍。尤其是
党的领导集团严重老化,思想保守,极不利于改革创新,难以开创新的局面。1981年苏
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14名成员,70岁以上有8人。60岁至70岁有4人,60岁以下只有2人,苏
联共产党中央领导层的5个核心
成员,平均年龄高达75岁,成为不折不扣的“老人政治”。
第二,在经济方面,过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多少改变。1965年虽然实行过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领
导的“新经济体制”改草,但只是在减少计划的指令性指标、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方面做文章,改革的办法不多,步子不大,并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即使这样的改革,到1971年苏联共产党二十四
大
前后也不再进行了。从此,苏联对原有体制只讲“完善”,讳言“改革”,
实际上倾向于加强集中管理。当时,
还组织了对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
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特别是,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浪潮,勃列日涅夫只是空谈科技革
命和生产集约化,不采取实际的有效措施,
仍然死守传统的经济结构,偏重发展传统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部门,使苏联的科学技术(除军事技术外)和经
济水平越来日落后于西方。
第三,在对外政策
方面,一方面闭关锁国,只同“经济互助委员会”国家发展“经济一体化”,自我孤立
于国际经济体系;
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行扩张主义到处伸手,扩大势力范围,加紧军备竞赛,同美国争夺世
界霸权,耗费了
大量的资源,使得国家元气大伤。不仅经济上背上沉重包袱,而且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
勃列日涅夫
又一次错过了苏联历史上难得的最好的改革时机。这一时期,苏联政局和社会比较稳定,综
合国力大为提
高,人民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实行改革的条件已相当成熟。但是,勃列日涅夫不进行改革。
勃列日涅
夫又搞终身制,于1982年76岁病故,接替他的68岁的病人安德罗波夫只在任1年零3个月就
去世
了,后继者是72岁的病人契尔年科,只在任1年零1个月又去世了。这种现代世界上史无前例的病人轮
番接班的老人政治把紧迫的改革任务一再延误了!
总之,苏联在战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三次丧失
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机遇,促使党政领导过度集权的
体制凝固化、绝对化,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使
得社会主义改革越来越难以正确有效地进行,为随后苏联
东欧的剧变和苏联模式的失败败埋下了祸根。
二、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1.东欧改革与东欧剧变 <
br>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只在短短几年时间,局势就迅速失去控制
。
先是东欧国家,后是苏联,相继发生了社会制度的剧变。在这些国家,共产党被迫下台,大都自行解散
或者
改变为社会民主党,一批新党、新人通过民主选举掌握了政权,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被摧毁,转而走
上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苏联东欧的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使本来
处于低潮
的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同时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
(1)东欧国家改革浪潮的起落。
如前所述,东欧各国几乎都照搬了苏联过度集权的模式
,先后废除了多党制,实行一党制,或实质上的
一党制,把多种经济成分改变为单一的工业国有制和农业
集体所有制,并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这种体制
在一段时间内,在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经济中曾经起
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种过度集
权的体制不适合东欧国家的国情。随着东欧各国社会
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趋暴露,再加上
苏联共产党大党大国主义的很多于预,曾先后在东
欧激起过一连串的事件。如前所述的1948年至1949年的
情报局事件,还有以下将要提到的195
3年东柏林事件,1956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1968年捷克事件等。
这些事件不同程度地反映
了东欧国家要求独立自主,对不符合国情的苏联模式进行改革的要求。改革势在必
行。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50年代初起逐步掀起改革的浪潮。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改革的思路、主张和方针政
策也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看,改革的范围由一国逐步发展到多国,改革的要
求由被动逐步变为比较主动,
改革的内容由个别或局部问题逐步扩展到涉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外交
等诸方面的问题,对改革的认识
也由比较肤浅而逐步走向深化。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
革任重道远。为什么要改革,改革
什么,如何改革,要改革成什么样子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人们,要求人们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
以作出正确的回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发端于20世纪5
0年代初的南斯拉夫,到1989年2欧剧变
之前,大致掀起过三次改革浪潮,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改革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如前所述,南斯拉夫
在
苏南冲突的背景下,为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首先冲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自1950年起开始自治
社会主义
的建设。1953年3月斯大材逝世后,6月就发生东柏林事件。从6月15日起,约有30万
工人卷入罢工浪潮,
不少人上街示威游行,要求减少工作定额、改善生活等,进而发展为撕毁领袖像、放
火焚烧德苏友好大厦等
暴动。苏军出动坦克镇压,导致21人死亡。结果政用被迫取消增加工作定额的决
定,苏联也取消民主德国尚
未还清的25亿美元赔款。如前所述,苏联本国在1953年斯大林谢世后也
开始了改革。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
的地位,决定了它所进行的改革必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巨大的影
响。在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二十大
后,又发生波兰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6月波兰波兹南工人
罢工、游行,并冲击监狱、法院,要求改革
工资制度等,遭到政府镇压,死亡55人,受伤575人。1
0月至11月匈牙利发生学生、工人、市民参加的要
求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的群众运动,结果也
被镇压,造成上万人伤亡,结果党和政用也都改组。这
些事件表明,有严重弊病的苏联模式非进行改革不
可。因此在苏联开始改革之后,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
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开始了改革。
但由于传统模式和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改革的指导思想
不甚明确并具有片面性,改革的方针政策不
同程度地都存在着缺陷和错误。这些改革虽然一时缓解了某些局
部的困难和矛盾,但也造成了某些混乱和
不安定。因而在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前后,苏联东欧
大多数国家的改革,或被看做是修
正主义而加以否定,或处于停滞状况。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起到80年代上半期,是改
革缓慢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苏联自
1965年起陆续实行以 “经济刺激”为主体的“新经济体制
”的改革,并一度在东欧掀起了改革的热潮。民
主德国提出了改革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体制的方案,罗马
尼亚自1965年起开始加入改革的行列,匈牙利从
1968年起推行“新体制”,保加利亚从1971
年开始推行新经济体制,随后波兰也开始实行新体制战略。这一
阶段最突出的事件之一是1968年捷克
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它的兴起和夭折成为这一阶段苏联和东欧
国家改革由高涨转入缓慢发展的转
折点。“布拉格之春”被苏联镇压后,东欧多数国家的改革在较长时间内处
于缓慢发展或停滞的状态。总
的来看,在这一阶段中,改革不同程度地触及了体制问题,但仍然没有能摆脱
传统体制的束缚。在政治体
制改革方面,虽然东欧各国曾作过某些努力,但实际上并无多少进展,中央集权
过多,个人集权制、终身
制和领导集团的老化,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等现象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党内的腐败现象和脱
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日趋严重。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开始公开活动,波兰以团结工会为代
表的反对派组织也
在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深入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内部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但主要还是局
限于在维持传统的计划经济范围内作某些局部的调整和改革。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经济
<
br>
发展的速度就逐步下滑。可以说,苏联东欧在80年代初已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这和同
期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和繁荣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2)东欧国家剧变,改革失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欧国家掀起的第三次改革浪潮,在
匈牙利等国取得较明显成效,生产大有起色,
消费品供应较为充足。但是过度集权的体制未变,好景不长
。1989年一1990年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
局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相互作用和巨大冲击
之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场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
主义的演变。东欧剧变,综合来看,各国大体都
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
部的原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
难,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困难的出路,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并与
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
的各种压力和影响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
义原则,承认反对派合法地位,与反对派
对话或召开“圆桌会议”等等,而反对派则乘机扩大势力。三是反
对派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或通过大选
,或通过不断制造动乱,不断施加压力,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
最后实现政权更迭。东欧国家由于
毗邻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压力与冲击力更大,
所以先于苏联发生剧变。东欧八
国的剧变,也有三波浪潮。
第一,波兰、匈牙利掀起剧变第一波浪潮。
波兰本来一直由统一
工人党掌握政权。1980年9月22日“团结工会”在罢工浪潮中建立。会员人数很
快发展到数百万人
,最多时达到1干多万人,其中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有100万人之多。1981年12月,波
兰当局宣
布取缔团结工会。1988年,团结工会利用当时的经济困难和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支持下,在各地
发
动空前规模的大罢工。1989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全会被迫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2月一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有团结工会参加的“圆桌会议”,决定实行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制和议
会民主制,允许团结工会参政选。 6月举行议会选举,团结工会获得胜利。7月在议会选举总统时,波
兰统
一工人党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以一票的微弱多数当选为总统。8月议会批准团结工会的马佐维耶茨
基为政
府总理。9月团结工会领导的联合政府成立,波兰统一工人党由执政党变成参政党。12月29日
,议会决定把
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90年1月波党举行十一大,宣布停止活动,随即
召开新党成立大会,
大多数代表赞成改名为波兰社会民主党,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奋斗目
标。
匈牙利与波兰不同,反对派主要出在党内。1988年5月,卡达尔被解除总书记职务,波日高伊
等人进入
政治局,他们主张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三权分立制和议会民主制。1989年2月,匈社会主
义工人党中央全
会决定实行多党制。6月一9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圆桌会议”,同意修改宪
法,改变国家性质,
党组织从各单位撤出。10月6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十四大,决定改名为
社会党,提出要建立“民
主社会主义”,从而导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分裂。12月,匈牙利社会主
义工人党部分党员重新召开十
四大,提出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90年3月一4月,匈牙利举行国会
选举,反对派“民主论坛”取得优势,
组成内阁。改了名的社会党失去执政地位,沦为在野党。
第二,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掀起剧变第二波浪潮。
民主德国原是社
会主义各国中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但同联邦德国相比,经济差距还是很大。例如,1987
年联邦德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4400美元,高于民主德国约l倍。除经济差距外,民主德国还多方限制人
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为了防止人民逃往联邦德国,在苏联指挥下民主德国政府于1961年
8月13日动工在东
西柏林之间修建了160多公里长、3.965米高的垛墙。1984年3月又筑起
高约l米的第二道墙。但还是无法
防止人民逃跑。从1989年8月开始,民主德国大批居民逃往联邦德
国。10月18日,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召
开中央全会,昂纳克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由克伦茨接任,随
后宣布举行自由选举。11月9日,隔离东西柏
林28年之久的“柏林墙”被愤怒群众推倒,两德边界全
部开放。12月,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举行特别代表
大会,决定将该党改名为“德国统一社会党一民主社
会主义党”,不久又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
3月,举行人民议院选举,由反对派组成的
“德国联盟”取得胜利,成立以梅齐埃为总理的政府,民主社会
主义党沦为在野党。同时,两德合并的步
伐加快。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民主德国并人联邦德
国,结束了德国分裂41年的历史
。
保加利亚共产党于1989年11月10日举行中央全会,被迫解除了日夫科夫的党政领导职务,选
举姆拉德
诺夫为总书记。1990年1月16日,保加利亚共产党开始同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1月
30日,保加利亚共
产党召开十四大,通过《民主社会主义宣言》,宣布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4月
3日,该党改名为“保加
利亚社会党”。同时,议会通过宪法修改法、政党法和选举法,姆拉德诺夫在国
民议会当选为总统。6月,社
会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以卢卡诺夫为首的社会党政府。然而,反对派
在议会内外发动一次又一次夺权
斗争。7月,姆拉德诺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由民主力量协调委员会主席
热列夫取而代之。11月,卢卡诺夫
政府也被迫辞职,12月,由无党派人士波波夫组成联合政府,19
90年11月15日保加利亚共和国改名为保加
利亚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作为联邦制国家,
剧变后分立为两个国家。1989年11月20日,“七七宪章”等12个反对
派组织联合成立“公民论
坛”,组成全国委员会,向当局发起进攻。11月29日,联邦议会批准修改宪法,取
消捷克斯格伐克共
产党领导地位等宪法条款。12月l0日,“民族谅解政府”成立。在21名政府成员中,共
产党人仅占
10名。这是41年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首次在政府中处于少数地位。12月20日一21日,捷克
斯
洛伐克共产党召开非常代表大会,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12月29日,曾经被判坐牢的反对派
领袖、剧作家哈韦尔当选为总统。1990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十八大将党组织改为联邦制,全称为“捷
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联邦委员会”。1990年3月29日捷联邦议会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党
改名为捷
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1年8月,捷共联邦委员会又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捷克—摩拉维
亚共产党和民主
左派党联盟。12月,斯洛伐克民主左派党推出联盟,与之分道扬镳。1993年1月1
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
成为两个独立的共和国。此后,“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和民主左派党联盟”又
发生了数次分裂和改组。现在
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简称捷摩共)是原东欧各国共产党中唯一保留共产
党名称并且在继续活动的在野党。
罗马尼亚的剧变带有突发和暴力性质。多年来,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
记、共和国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
兼武装部队和爱国卫队总司令齐奥塞斯库拒绝改革、高压统治的做法,
引起广大人民不满。1989年12月16
日,抗议活动首先在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随后示威活动
波及全国。示威者包围了总统府,奇奥塞斯库
下令要爱国卫队开枪镇压,爱国卫队拒绝向人民开枪,并发
生哗变。齐奥塞斯库夫妇在出逃途中被捕。22日
晚,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正式成立,原被奇奥塞斯
库撤职的罗共中央书记扬·伊利埃斯库当选为主席。
救国阵线委员会当即宣布接管政权,并把国名从罗马
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罗马尼亚。25日,齐奥塞斯库
被特别军事法庭宣判
后处决。1990年1月,伊利埃斯库宣布罗马尼亚共产党为非法组织。5月,举行多党竞
争的大选,伊
利埃斯库当选为总统,救国阵线在议会两院均取得多数,保持了执政党地位。
第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掀起剧变第三波浪潮。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从20世纪60年代起
就与苏联共产党分道扬镰,受苏联的直接影响较少,因此剧变发
生得稍晚一些。1990年12月8日,
首都地拉那大学生举行抗议活动。12月11日,劳动党中央全会被迫决定
实行“多元化”、“多党制”
。1991年4月10日,阿公布新宪法草案,取消有关劳动党领导和马列主义指导的
条款。4月26日
,人民议会决定将国名由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给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4月30
日,劳动党中
央总书记阿利雅超过2/3选票当选首任总统。5月15日,阿爆发全国性大罢工,提出提高工
资等17
项要求。6月中旬,劳动党召开十大,决定改名为社会党。1992年3月,民主党在人民议院的选举中
取得执政地位。4月,民主党领导人萨利·贝里沙当选为总统,阿尔巴尼亚社会党成为在野党。
南斯拉
夫脱离苏联的影响最早,它独树一帜,搞“自治社会主义”。该国的剧变同国家解体联系在一起,
也发生
得稍晚一些。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多民族国家,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
其顿
、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6个自治共和国组成,执政党原来是南共联盟。1989年10月,南共联
盟中央决定实行多党制。1990年初,南共联盟分裂解体,各自治共和国的“共盟”先后改名为社会党并独立
活动。7月,南联盟议会通过《政治结社法》,导致各种政党纷纷出现。这一年,各共和国先后举行议会
选举。
结果,除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议会仍是原“南共联盟”占优势外,其他四个共和国的议会均
被反对派
控制。反对派掌权后,各共和国加紧进行独立活动,最后导致南联盟解体。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
亚于1991
年6月宣布独立,马其顿于同年11月、波黑于1992年3月也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
山这两个自治共和国
于1992年4月组成了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到2003年2月这两个共和国又分别
独立。这样统一的南斯拉夫联
邦最终就一分为六,成为六个独立的共和国,“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国家名
称从此就消失了。
东欧八国的剧变各有各的特点,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从时间上说,波、民主德国、保
、捷、罗六个国家
是在1989年发生剧变的,时间较早,阿、南两个[家是在1990年以后发生剧变
的,时间稍晚一些。从方式上
看,有的国家是执政的共产党本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社会党,从而导致社
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的国家则
是共产党被迫向反对派让权,从而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数国
家的剧变是“和平演变”,个别国家
如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一“左”到底,硬要用强力镇压群众,结果被人
民以暴力推翻了原有政权。
但是,东欧各国剧变的性质是相同的。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原来执政的共产党转变成
了社会党,它们不仅改变了党的名称,而且改变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组织
原则、政治地位和奋斗目标。
第二,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掌握政权的,不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政
党,就是由共产党转变而来的社
会党。第三,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被彻底摧毁
,各国搬用西方式的多党制、三权
分立制、自由选举制和议会民主制,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和西方式的市
场经济,转轨到资本主义道路。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冲击下,1990年2月,蒙古第一个反对党
民主党宣告成立,随即有社会民主党、
民主联盟、新进步联盟等组织纷纷出现,强烈要求实行多党竞争制
。面对反对党咄咄逼人的进攻,执政69
年的蒙古人民革命党于1990年4月召开特别代表大会,作出
了一系列转折性决定,如实行多党竞争制、放弃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党纲中删除“共产主义”,宣布该
党是“向一切阶级和阶层敞开大门的群众性政治组织”
等。1992年1月,
蒙古第十二届大人民呼拉尔第二次会议进而通过亲宪法,在宪法中删去了“社会主义”、 “革
命”等
提法,把国名“蒙古人民共和国”改为“蒙古国”,将原国微上象征社会主义的向左奔驰的白马,改为
展
翅飞向右方的飞马,并删去了国旗上象征革命的红五星,对原国歌的歌词也作了重大修改。这标志着蒙古
在政治上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可以看出,蒙古的剧变是充政党自己搞的,并非通过反对派把执政党赶下台
才改变国家性质的。1992年7月,在蒙古举行的第一次多党竞争制议会选举中,人民革命党获胜,占议席总
数706以上,继续执政。但是到1996年大选中,人民革命党败北,由民族民主党与社会民主党共同
组成的“民
主联盟”上台执政。在2000年大选中,人民革命党又上台执政,但这时该党的指导思想已
经改变为“民主社
会主义”,并且已于1999年加入社全党国际。在2004年大选中,人民革命党继
续执政。十多年来,蒙古私营
经济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
2.苏联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苏联剧变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戈尔巴乔夫于1985
年3月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后,也有一个逐步变
化的过程。从1985年3月到1988年6月苏
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会议,苏联的改革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
社会主义的方向。不过,这一时期改革并
未突破“左”的框框。苏联的剧变,主要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后期,从1988年苏联共产党第十九
次代表会议开始。剧变同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
线有密切关系,它们基本上是同
一个过程。这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这一阶段是从1988年6月到1990年7月,即从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到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
代表大会。在此期间,苏联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提出并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路线,
改革的方向发生重大改变。结果,社会动乱和民族冲突大规模爆发,反共势力迅速壮大,苏联共产
党地位急
剧下降,并在许多重要地区丧失政权。国民经济出现负增长,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下
降4%。这一阶
段发生的以下四件大事,成为剧变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苏联共产党在
1988年6月28日一7月1日召开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有三项重要内容。一是强调
现行政治体制已成
为改革的“障碍”,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到“首要地位”。二是为了扩大劳动人民政治民
主参与的权利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并强调“自由选举”。三是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
1989
年5—6月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把最高苏维埃变为它的常设机构,戈尔
巴
乔夫当选最高苏维埃主席。这种改革名为扩大人民民主权利,实际上是推向西方式议会民主制。
第二,
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26日发表发表《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一文,提出新论点。一
是
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改革已不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的完善。二是主张“三
权分立”,强调应保证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分开以及司法权的独立。三是论证苏联正在建设的“不仅是人道的社<
br>会主义,而且是民主的社会主义”。
第三,苏联共产党中央于1990年2月5一7日召开二月
全会,作出几项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决定。一
是提出修改宪法,取消1977年宪法第六条关于苏联共
产党是苏维埃社会的领导和指导力量的规定。二是准备
实行多党制。三是建议实行总统制。二月全会勾画
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面貌。1990
年3月,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实行总统制,并且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联首任总统。
第
四,苏联共产党于1990年7月2一13日举行二十八大。这时党内已经明显形成三派:以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或“保守派”,主张对苏联体制作些小修小改;以原政治局候补委员、中<
br>央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或“自由民主派”,主张彻底推倒极权化、官僚化、
特
权化的苏联模式,转轨到西方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派”或“社会民主派”,
主张对
苏联模式进行大手术,转轨去搞欧洲社会民主党那种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三派在大会上针锋相
对,争论
不休。斗争结果是利加乔夫落选,叶利钦宣布退党,戈尔巴乔夫第一次在党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中
重新当选中
央总书记。大会还通过了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党章以及其他一系列决
议。这次大会的
内容,主要是朝着改变共产党性质的错误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这表现在以下五个变化上:
一是党的指导思想
变了,一方面还讲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思格斯、列宁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从科
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
会主义。二是党的奋斗目标变了,一方面讲苏联共产党是“以共产主义为前景的党
”,另一方面又讲“以在国
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自己的目标”。三是党的阶级性质变了,一
方面还讲苏联共产党“捍卫工人
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讲苏联共产党是“按自愿原则联合苏联公民”
的“政治组织”。四是党的地位作用
变了,不再讲苏联共产党是“政治体制的核心”和“社会的领导力量
”,宣布苏联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社会政
治团体将是平等竞争的合作伙伴关系。五是党的组织原则变了,
一方面还讲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另
一方面又允许党员“按纲领进行联合”。总之,苏联共产党二
十八大确定了“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基本面貌,
搞乱了党员的思想,使苏联共产党在反共势力的进攻面前
削弱了战斗力。尽管戈尔巴乔夫在大会闭幕词中还
志满意得、信誓旦旦地宣称:“苏联共产党现在存在并
将一直存在下去”,可是仅一年多,却是由他自己建议,
苏联共产党自行解散了。
(2)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
第二阶段从1990年8月到1991年8月,即从苏联共产
党二十八大到“8·19”事变。“传统派”与“激
进派”进行激烈斗争。这一阶段的前期“传统派”占
优势,后期“激进派”占上风。打着“中派”旗号的戈
尔巴乔夫,前期烦向“传统派”,后期又转向怂恿
“激进派”。
第一,“传统派”展开反攻。苏联共产党二十八大后,国内形势更加危急。大规模的集会
和示威此伏彼起;
民族分裂主义越闹越凶,联盟国家出现解体危机;有些共和国开始组织自己的军队,非
法武装组织越来越多,
它们袭击军警和军事设施,危害社会秩序和公民的生命财产;苏联共产党党员大批
退党,广大党员对党的前
途失去信心。从9月上句开始,“激进派”掀起猛烈进攻,矛头直指苏联共产党
和联盟中央。先是刮起“倒阁”
风,迫使部长会议主席(即政府总理)雷日科夫下台,后又发动一场宣传
攻势,指责军队要发动军事政变。10
月,以叶利钦为首领的“民主俄罗斯”运动正式成立,形成一支强
大的反对派力量,与苏联共产党展开夺权
斗争。
面对严重危机,多数群众的政治态度很鲜明。
1991年2月23日,莫斯科30万人举行集会,声明文持国
家统一,反对叶利钦之流。3月17日,
全苏举行公民投票,76.4%的投票公民赞成保留联盟,保留苏联国
名,反对分裂国家。“传统派”对
戈尔巴乔夫施加强大压力,要求他采取强硬措施,稳定局势。戈尔巴乔夫态
度有所转变,局势出现某种转
机。这表现在:一是组成了一个倾向“传统派”的领导班子,如确定亚纳耶夫
为副总统,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国家安全会议”;二是采取若干强硬措施,如戈尔巴乔夫于4月9日提出反危机纲领,对不执行上级机关决定的行政机关和官员要绳之以法;三是加强舆论导向;四是公开同以叶利钦为<
br>首的“激进派”对抗。
与此同时,“激进派”也发动攻势,公开向联盟中央“宣战”,要戈尔巴
乔夫立即下台,要中央政府辞职。
3月10日,“激进派”在莫斯科组织30万人的集会,表示支持叶利
钦,还发动了持续两个月(3一4月)的百
万矿工大罢工。
这时双方斗争异常激烈,“传统派
”略占优势。但戈尔巴乔夫向“传统派”靠拢只是策略性转变,一到关
键时刻,他就后退让步。例如19
91年3月28日,“激进派”在莫斯科举行10万人的示威,政府派出5万军
警企图制止,双方发生对
峙。戈尔巴乔夫却下令撤走军警,于是大长了“激进派”气焰。
第二,“激进派”后来居上。19
91年4月下旬,戈尔巴乔夫态度急剧变化,从倾向“传统派”变为倾
向“激进派”,从批评叶利钦变为
同叶利钦联手合作。这种变化的标志是4月23日的“9+l”联合声明。 这
里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9+1”会议本身违背宪法。它撇开合法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苏联总
统戈尔巴乔夫同9个
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来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这实际上是“激进派”一贯主张的“圆桌
会议”。二是该联
合声明规定,在签订新联盟条约后半年内,要通过新宪法,重新选举苏联人民代表、最高苏
维埃和总统,
建立新的中央政府。这实际上是要推翻合法产生的、任期尚不到一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三
是该联合声
明规定,签订的新联盟条约把国名改为“主权共和国联盟”,突出了各共和国的“主权”,删去了
反映联
盟性质的“社会主义”。这意味着苏联将改变国家性质、破坏统一的联盟和抛弃社会主义。
1991年
6月12日,叶利钦以57.3%的多数票在俄罗斯第一次举行的总统直选中击败了俄罗斯共产党候
选人
雷日科夫等人,当选为俄联邦总统。这说明“激进派”的势力远超过“传统派”。7月20日,叶利钦签
署“非党化”的总统令,宣布禁止政党在俄联邦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业进行活动,其矛头直指1990年6月20<
br>日建立的俄联邦共产党。
(3)苏联共产党垮台,苏联解体。
第三阶段从1991年
8月到12月,即从“8·19”事变到苏联解体。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传统派”
人士于8月19
日宣布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
自即日起由
他履行总统职务,国家全部权力在6个月内移交给该委员会行使。这样做旨在维护统一的联盟国
家、共产
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广大人民害怕回到旧体制,没有给予支持。俄罗斯总统叶
利钦却
乘机反击,指出这是“反宪法的政变”,呼吁全国举行总罢工,军队和“克格勃”也不听“紧急状态委
员
会”的指挥。结果这场事变只持续了三天。戈尔巴乔夫于21日在被软禁的黑海休养地发表声明,说他已完
全控制了全国局势,恢复了一度中断的同全国的联系。22日,戈尔巴乔夫飞回莫斯科主持工作,这一天叶利<
br>钦下令把亚纳耶夫等4名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拘留审查。这样,“紧急状态委员会”最终遭到失败。此后
形
势急转直下,苏联出现“亡党亡国亡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局面。
第一,苏联共产党垮台
。“8·19”事件后,苏联政府的全体成员均被撤换,从联盟中央到各地方的政权
均为“激进派”控制
。同时,全国掀起大规模的反共浪潮。叶利钦发布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没收
其财产。戈尔巴乔
夫为保住自己苏联总统职位,竞又向叶利钦的反共举措退让,于8月24日宣布辞去苏联共
产党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苏联共产党中央“自行解散”。次日,苏共中央书记处竞发表声明,宣布
接受自行
解散中央的决定。随后,《真理报》等苏联共产党报刊被停止出版,苏联共产党中央大楼被查封
,苏联共产党
档案被接收。各共和国的共产党也被禁止活动,某些领导人甚至被迫捕。至此,建党已有9
3年、执政已有
74年、尚拥有约15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最终自行解散了。
第二,苏联
解体。“8·19”事件后,联盟迅速走向解体。促进苏联解体的重槌一击最早来自俄罗斯联邦,
其领土
、人口与经济实力在全苏联均约占一半以上。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于1990年6月12日发表《国家主权
宣言》,宣布俄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这无异于宣布脱离苏联独立。重槌以及其次来自乌克兰,199
1
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乌克兰是苏联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的第二大共和国,它的独立说明苏联
已经难
以维持。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决定成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
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存在”。 12月21日11个共和国领导
人在阿拉木图签订议定
书,决定共同创建“独立国家联合体”,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
止存在”。12月25日,戈
尔巴乔夫无可奈何地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至此,克里姆林官上空的红旗
终于落地,已存在74年之久的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了。苏书亡党丧权、苏联解体后,苏联
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等一套社会主义制
度也就逐步被废除了!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联东欧的剧变,给各国共产
党人和世界人民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4但如何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
历史教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
题。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苏联东欧剧变是大好事,它说明社会主义必然失
败和灭亡,资本主义将永世长
存。而在世界进步人民和各国共产党人看来,苏联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苏助
模式的失败和灭亡,它并不
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只要善于总结教训,社会
主义事业依然会发展壮大
起来。我们只有用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苏联东欧的剧变,才能得出
正确的结论。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重大的历史事变
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剧变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外
因,又有内因;既有近因,又有远因
;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因素,以及
理论、思想、外交、医族、社会等
各方面的因素。所以,要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同时又要抓住多键,
分清主次和深浅。
现在看来,苏联剧变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因:第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错
误
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现在,学术界无论持何种观点,都承认这三个方面的
原因是苏联剧变的基本原因,而学术界不同观点的分歧在于,它们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有的人侧重于外部原因,认为西方从外部搞和平演变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因而自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放在首要地位。可是,事物的发展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
/p>
起作用。可见我们不能把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放在首位,内因才是首要的。有的
人侧重于戈尔巴乔夫本人,
认为戈尔巴乔夫作为最高领导人,其所作所为是苏联剧变的最根本原因,因而
自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选
好接班人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防止党内出现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戈尔巴
乔夫当然应该对苏联改革失败负
主要的、直接的责任。然而苏共为什么有74年执政的经验,竞选不好接
班人,而全党全国竞无法无力撤换他?
可见苏共、苏联原来的体制大有问题,太缺少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我们侧重于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认
为这是苏联剧变深层次的最根本原因,因而得出结论认为,要把
着力点放在改革苏联模式上。我们认为,苏
联模式并非无药可救,并非必死无疑,并非不改革只能是等死
,要改革也只能是找死;如果善于对苏联模式
进行体制内的根本改革,转变并且开创一种新的模式。如果
不进行重大改革就无法避免被西方和平演变过去,
也无法选好党政接班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远因
是通过近因起作用,近因是浅层次的表面现象,远因
才是深层次的本质体现。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才
是社会主义的惟一出路,尽管要成功是一项相当艰巨和
复杂的任务。
苏联剧变,社会主义苏联
模式失败,绝不只是戈尔巴乔夫个人改革路线错误的问题。戈尔巴乔夫所作所
为绝不是孤立偶然的个人行
为,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势力和社会思潮。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提出“走向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
领性声明会在苏联有那么大的影响?有那么多人拥护?会在1990年7月11日苏共第
二十八次代表大
会上获得几乎全部4500多名代表的一致通过呢?应当承认,苏联社兰主义模式的弊端实在严
重,实在
太不人道、太不民主。人道与民主本来是科学社会主义应有的内容,苏联模式在这个基本点上是背
离科学
社会主义的。
苏联模式的弊端总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为社会长期存在三个矛盾。第一,过
左的急于求成
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
会生产力的尽快
发展。超前、僵化的生产关系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难以更
快地提高。第二,
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衬会主义民主
与自由的矛盾。这个
矛盾极大地限制了广大人民的民主与自由,损售了人民的权益,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
群众的不满。第三,党
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不满。这三大
矛盾是执政的苏联共产党
本身的错误制造出来的,再加上苏联还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等等,
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可
以说,凡是推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上述三大矛盾。这
些矛盾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
代中期苏联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时就已出现,经过斯大林、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三代领导人搞三代终
身制,这三大矛盾更加激化、更加严重了,而且随着苏联模式在国际上
的推广,这三大矛盾也在社会主义国
家普遍化、国际化了。如何解决这三大矛盾呢?苏联共产党后期党内
形成的“左”、中、右三派都拿不出正确
的路线来妥善加以解决。利加乔夫、亚纳耶夫等人的传统保守主
义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戈尔巴乔夫
的民主社会主义在苏联社会也没有很大的市场,而叶利钦的自
由资本主义则利用苏联共产党的四大矛盾(上述
三大矛盾加上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
矛盾)把苏联共产党、苏联彻底搞垮了。东欧各国党
内后期大体上也是存在与苏联类似的情况。
由上述可见,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
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
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
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
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
了。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主
要是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各国共产党自己培植的官僚特权集团,它不代表先进的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代表先
进的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不代表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因此不代表最广大人
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根
本利益,结果终于被人民群众抛弃了。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条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是20世纪末震撼世界
的最重大的事件,是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
动遭受的最严重挫折。根据以上对社会主义苏联模
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设和改革中必须从中汲取以下三点主要历史
教训。
(1)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坚决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主要
弊病,是“左”的教条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相结合所形成的保守僵化的理
论观念、过度集权的具体体
制和急于求成的基本路线。如果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长期不能克服“左”的
错误(如过分强调阶级斗
争和党内斗争,指令性计划经济,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基于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维护党政官员特权
等),很容易滋生右的东西,造成先“左”后右,合葬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前三
年依然是固守
“左”的一套,后三年走中间路线,他反“左”不得法又不得力,愈益向右倾斜,倒向右的一
边,终遭失
败。事实证明,借助于“左”的东西来反右,顶多一时管用,从长远来看,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邓小平在
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很深
蒂
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
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而且是对第三国际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
史经
验的最重要、最全面、最深刻的总结。第三国际以来各国共产党长期都受苏联共产党“左”的经济、
政治、
文化、思想和组织路线的深刻影响,宁“左”毋右几乎成了各国共产党的通病。当然,反“左”还
要防右,
不能调和折中,而是要真正站在不带引号的左派的立场上。看来不彻底消除、根治“左”的流毒
和顽固,终
究会助长右的抬头,会葬送共产党和科学社会主义。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从深层次总结苏东
剧变历史教训
的盛世危言。
(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苏联东欧国
家的一个惨痛教训就是它们的改革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共产
党的领导,而
是取消、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而是放弃了社会主义,走上
了资本主义
道路。我们认为,改革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最基本之点就是要在理论上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首
要的关键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清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进而按照这个特殊的
基本
规律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主要
有
两点:一是封建主义落后遗产厚重,二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稀少。因此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
律主要体现为:第一,彻底铲除封建主义落后遗产,不仅限于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而且更艰巨
的还在于改造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清除君主专制制度影响(如个人集权制、职务
终身制、指定接班制、官
僚等级制、官僚特权制等),不搞个人祟拜反对文化专制主义,等等。不清除这
些渗透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的
封建主义糟粕,社会主义模式就不可能更新和创新。第二,要充分利用资本
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现代化大
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维护宪法权威途径、民主政治体制、政治活动
规则、言论自由范式、依法治国轨
迹、保障人权措施、科学技术与学术文化成果等,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全
盘否定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急于
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三,要经历更长的过渡时期,不能急于过渡
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正由于背离了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认清不发达国
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就是要明确
不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要对传统
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大力改革,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对传统过度集权的政治
体制进行大力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对传统的文
化专制主义进行大力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要从上而下废除各种官僚特权,真正贯彻1871年
巴黎公社所开创的公职人员的普选制与限薪制,防止社
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要以维护民族平等、坚持爱
国主义与族际主义等原则,来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只要一
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就必能使社会主义改革取
得成功。
(3)要警惕世界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苏联东欧之所以发生剧变,帝国主义的和
平演变战略起了重要作用。这虽然不是导致剧变的决定性原因,
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自世界上出
现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把颠覆社
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根本战略目标。
当使用武力难以奏效时,它们就转而采用和平演变的办法。然而世界
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能否得逞,关键
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对此持何种态度,采取什么对策。社会主义国家不能
为了防止和平演变而倒退到对外封
闭、与西方国家冷战对峙的旧格局中去,也不能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
变漫不经心、满不在乎。在对外
开放以及与西方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护社会主义
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利益,不
能迁就与退让,对西方腐朽、反动的思想与文化要进行抵制与批判。更加重要
的是,要加快内部体制的改
革,避免给西方的和平演变找到可加利用的突破口。从上述苏联东欧剧变的进程
可以明显看出,到20世
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之所以能够得逞,是以新科技革命的巨
大成就作为物质后
盾,再加上运用商品市场经济、多党民主政治和多元自由文化三大武器。所以社会主义国
家要防止被西方
和平演变过去,必须加快发展新科技革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
由。尤其是西
方长期宣扬的多党平等竞争、轮流执政的那种多党制在和平演变中起了重要的突破作用。它是
针对社会主
义国家一党制、缺少党内民主的弊病的。苏、罗、匈、南、阿五国是一党制,党内缺少民主,盛
行个人集
权制。可是东欧有四个国家(波、捷、德、保)本来不是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主义政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
制,然而民主党派缺少实权,不能对共产主义政党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止西
方
的和平演变战略得逞,只有发展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在实行多党合作的国家还要发展党际民
主,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其作用。这样,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深切感受到在一党制或多党
合作制条件下,也能对共产党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也能惩治共产党官员的特权与腐败,也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样,西方那种平等竞争、轮流<
br>执政的多党制在人民群众中就会失去吸引力和诱惑力,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江山才能固若金汤,愈益秀美
。
思想理论界还有人认为,苏联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是被西方社会党或社
会民主党和平演变过去的,其
主要根据是苏联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都是因为在指导思想上从科学社会主
义改变为民主社会主义、在党的
性质和名称上把共产党改名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而遭到失败和灭亡的。
其实这只是从表面现象肤浅地看问
题。如果我们深入实质观察问题,就能认清:正是苏联东欧各国执政的
共产党长期在很多方面背离科学社会
主义原则而且拒不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致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对执政
的共产党及其坚持的被扭曲的社会主义
越来越感到失望;而资本主义世界的众多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通过
议会民主竞选取胜上台执政后,却能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公民自由民主权利、逐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
、为劳动人民谋取诸多福利,所以有越来越
多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逐步转向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在
1989—1991年这三年间,苏联、东欧各国共产
党竞几乎不约而同地改名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
都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普遍性的
共产党改变为社会党的政党转型现象,决不能简
单归结为社会党运用民主社会主义把共产党和平演变过去了,
潜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共产党自身长期不能切
实进行重大改革,不能真正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不能让人
民大众享有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丰厚福
利,而广大党员又不愿意回归资本主义,于是他们只好转向社会党
的民主社会主义去另外寻求一条社会主
义的出路。正如宋朝诗人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要防止共产党被社会党民主
社会主义和平演变过去,唯有适当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科学社会主
义,尤其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自由,朗着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阔步前进。只要做到“山穷水复
闯新路,柳暗花明在本村”
,广大群众就不会想从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中另求出路了。
复习思考题
1.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2.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与资本主义
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开始了由理论到社会运动的实践。二是指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1917年俄<
br>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社会主义又扩展到十六个国家,
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社会制度的实践。
本章阐述的主题是第二个方面,所指的是由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在俄国第一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
种新的实践经过人们总结,又上升为新的理论,即苏联
模式的社会主义。但是苏联1936年宣布基本上
建成社会主义以后,历届党政领导人和理论界从来不用“苏联
模式”这个提法。他们一直自认为苏联是最
先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模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
验是有普遍意义的。所以长期以来,各国
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看做是应该学习
甚至照搬的样板,也都没有提出“苏联
模式”。直到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发、批判了苏共中央总书记兼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武装部
队总司令斯大林搞个人祟拜、个人集权的错误之后,一些国家共产党的领导
人开始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存在问题和弊病,其他国家不能简单照搬,才提出“苏联模式”。意大利共产
党中央总书记陶里亚蒂于
1956年6月17日答《新议论》杂志记者问时说:“苏联依然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第一
个伟大的模式”
,“今天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建设的阵线已经扩大到这样一种程度(占人类的三分
之一)以
致对这些国家来说,苏联模式已经不能并且也不应当被认为是必须遵循的模式了。”随后波兰领导人
哥穆
尔卡等也提出社会主义不限于“苏联模式”,可以有不同模式。邓小平于1985年说道:“社会主义究竞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
br>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尽管苏联模式有诸多弊病需要清除,但是从总体而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毕竞是
第
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曾经取得一定成就,它是继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
学以
后人们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上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社会主义理论与运动兴起于最先发展资
本主义的西欧,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一个国家确立并对世界产生
广泛影响,却首先是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的
、横跨欧亚两洲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模式是科学
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
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
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
示范效应,然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病,不适合于各
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
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一种最终失败的社会主义模式。我们
必须从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第一节 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和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20世纪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
制度实践的首
要代表人物是列宁。弗·伊·列宁(1870一1924),诞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州一个
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州国
民教育总监。1887年在家乡中学毕业后进人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参
加学生民主运动,年底被开除学籍,
他进而开始研究并传播马克思主义。1889年移居萨马拉,组织了
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同时他花了一
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全部课程,1891年取得彼得堡大学法
律系最优等毕业文凭,并随即注册为律师助理。1893
年到彼得堡参加工人运动,1895年创立了被
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年底被捕,1897年被流放到西
伯利亚。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成立,但是新选出的三个中央委员旋即被捕,各地方党组织陷于涣散状态。
列宁于1900年获释后无
法在国内立足,只好流亡西欧,从事革命活动。他于1903年出席在国外召开的社会
民主工党第二次代
表大会,重建被沙皇政府破坏的党组织。1905年俄国爆发第一次民主革命后,他曾回国领
导斗争。1
907年革命失败后他再度流亡西欧十年。在艰苦曲折的革命斗争中,列宁逐渐成为俄国工人政党公
认的
领袖。1917年3月俄国爆发第二次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4月列宁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取得
胜利后,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总理(当时称人民委员会主席)。他一生不断总结俄国和国际工人运<
br>动的经验,理论上有许多创新。和马克思生前不同意马克思主义的提法一样,他生前也不同意列宁主义的提
法。俄国党内改良派首领马尔托夫等人从1903年起就从贬义提出列宁主义,视之为过激主义。到19
23年列
宁病危时,政治局委员加米涅夫在一篇文章中开始从褒义肯定列宁主义。1924年1月21日
列宁逝世后,他
的思想被苏联党称为列宁主义,1924年7月共产国际第五次世界代表大会为了强调学
习先进理论,又把列宁
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并列为马克思主义一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本来是两
个主义,两者既一脉相承,
又有很大区别,可是在中文翻译中却被简化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或马列主义。列
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
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
工人革命运动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我
们认为列宁主义可以用24个字定义为:“列宁探索由俄国革命带头
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列宁依据
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
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探索。
列宁主义的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帝国主义论和一国革
命论对引导俄国革命胜利发挥了旗帜作用,他对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对各国更加具有启发意义
。
从18世纪末以蒸汽化为先导的科技革命带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第一个浪潮之后,到19世纪70年
代,又
开始掀起了以电气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带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从而使社会生产力
得到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速度大大加快。卡特尔、辛迪加、
托拉斯、康
采恩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发展起来,从此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
段。列宁非常关注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统治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帝国主义的基
本特征与发展趋
势作了独到全面的分析,形成他的帝国主义论,并进而提出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帝国主义”一词到20世纪初在国际上广为流行,各家各
派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究竟什么是帝国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第二国际理论家希法亭、考茨基以
及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之一布哈林等人都比
较一致地认为帝国主义是资
本主义的一种“政策”。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扩张政策”,希法亭认为帝
国主义是金融资本的经
济政策,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非和平的暴力兼并政策,布哈林也认为“帝国主
义是金融资本的政策
”。列宁则不同,他在1916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
帝国主义是资
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垄断性。列宁认
为,帝国主
义的实质就是垄断,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在资本主义变成资本帝国主义的过程中,
“经济
上的基本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也就是说,到19世纪末20世纪
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帝国主义具有五个
基本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和以往的商品输出<
br>大为不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
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列宁还指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这种腐朽性是帝国主义特有
的,是与帝国主义的垄断分不开
的。为什么垄断会导致腐朽?原因有二:一是垄断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
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二是垄断并
不消除自由竞争,但是凌驾于竞争之上。垄断、寡头统治趋向代替了
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越
来越多的弱小国家。通过对帝国主义腐朽性的分析,列宁得出结论
: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
切地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对帝国主
义基本矛盾的分析之上的。他认为资本主义
进人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消
失,而且由它派生出来的三大矛盾已经非常尖锐。这就是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内部资产阶级
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列宁强调,因为存在垄断,所以帝
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特别突出。
由于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
主义国家如德、奥、意等国只好结成同盟,与英、法、
俄等国结成的协约国相对抗,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
不可避免。这种战争造成的破坏,必将使帝国主义时代的
其他两大阶级矛盾激化,并且上升为主要矛盾,
进而引发世界革命的日益发展,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
胜利而告终。列宁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
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
证实。”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当时世界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马克思、思格斯在认真研究西欧
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几个资本主义国
家几乎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结
论。列宁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进人帝国主义新阶段的基础上,
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出了社
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
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思想
,最早表述见于1915年8月写成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他写道:“经济
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
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
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
胜利。”在这里,列宁只是把一国革命作为一种可能性提出来。在1916年8月写成的《无
产阶级革命
的军事纲领》中,列宁进一步明确了他的一国革命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
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
时获得胜利。它
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
或资产阶级以前的
国家。”到1917年4月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列宁明确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将
首先在像俄国这样的落后
国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
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
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
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
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
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
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
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
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把这些国家引上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做同盟军,有经
过长期革命
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列
宁关于社
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
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时在世界大战
的交战国中,俄国是比较落后
的国家。俄国在公元9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公国,随后不断对周边地区实行军
事扩张,到15世纪末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的农奴制国家。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以后俄
国皇帝都称沙皇。
在蒸汽化带动的世界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沙皇俄国被迫于1861年自上
而下废除农
奴制,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到20世纪初,俄国也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继续对外军事
扩张,
然而封建地主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依然存在。俄国又成为“民族大监狱”,大俄罗斯主义势力残
酷
压迫剥削少数民族,实际上对他们进行殖民统治。列宁于是曾称俄国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可见当时俄
国除了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之外,还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专制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可以说,当时俄国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革命形势日益具备。列宁关于由俄国带头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
br>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已经使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形势成熟,俄国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会引发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而取
得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世界共产主义。
19世纪80年代俄国出现现代工人运
动。1898年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遭到取缔后,
于1903年重新建立,党内因
主张革命路线和改良路线的意见分歧而分为布尔什维克(俄文音译,意为多数)和
孟什维克(俄文音译,
意为少数)两派。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和工兵代表苏
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依然进行世界大战,屡次战败,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他
们要求得到
“和平、土地与面包”。这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正忙于世界大战,国际和国内形势已经使俄国
成为世
界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将俄国革命进行到底,列宁凭借非凡的智慧和气概,抓住时机,
激
励布尔什维克党人成功地发动了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经济文化虽然较为落后,但是却拥有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这种先进的政治组织和政权机<
br>关,所以列宁曾经设想通过争取群众,采用和平方式实现“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由于屡遭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
的打压,最后只好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名定为
俄罗
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简称苏俄。苏维埃本来只是一个俄文普通
名词,十月革命后列入国名,这是
与列宁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思想紧密联系的。
列宁认为
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灾难造成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形势,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
应该由俄国
革命带头,引发欧、美、亚各洲革命,在世界各国都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形成世界社会主义苏维
埃共和国
联邦。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1918年3月带头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同时
号召各国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左派都退出原党,另建共产党,还大力帮助其他国家新建共产党。1919年3月
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史称第三国际,与19世纪的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相承接),作为领导世界革命
的司令
部,各国共产党都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受共产国际统一领导。十月革命后开展了世界苏维埃运
动。1918
—1923年,先后在芬兰、德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建立了六个苏维埃共和国,但都只建
立了几天或几个月就
失败了(1919年3月成立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存在133天,算是最长的了)
。列宁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苏维埃
共和国联邦的设想尽管遇到重大挫折,苏俄于1922年12月仍然改名
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
联。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方面致力于发动世界革命
,另一方面要全力巩固苏俄的苏维埃政权,开展社会
主义建设,尽力加强这个世界革命的根据地。
二、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于布尔什维克党人来说,除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历史经
验可供借鉴之外,只能
根据俄国现实情况摸索前进。
1.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最初动因和具体措施
1917年11月7日武装起义胜利当天晚上
工农苏维埃政权中央政府建立后,首先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
出帝国主义战争,准备与各交战国签订和约
;随即实行土地社会化、银行国有化、工人监督、大企业国有化
等措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改善了工农地位,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本来列宁已经拟定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
计划,但是从1918年3月起,英、法、日等14个国家对苏维埃俄国
联合进行武装干涉。外国干涉者
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占领了苏俄3/4的土地,
形成了对新生政权的包围
圈,于是苏俄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外别无出路。为了对付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
了以下措施。
第一,战时体制首先是从余粮征集制开始的。为了保证军队、城市居民和企业工人的口粮供应,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相当于俄国国务院)颁布了余粮征集制法令。余粮征集制有三个特点:一是强制性,
在
战争期间,大规模地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二是规定阶级原则,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三是
国家
下达的征集数额是“余粮”,即除了极少口粮外都算余粮。
第二,实行了广泛的工业国有
化。除了革命胜利初期已经国有化的大企业外,1918年6月28日人民委
员会颁布法令,规定把一部分中小企业也收归国有。1920年11月29日,进而将有机器发动机并雇用5人以
上或无机器发动机但雇用1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第三,为动员全部工业为前线
服务,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管理和计划集中于最高经济委员会各部门的
总管理局,1920年总管理局
有52个。它们直接决定企业生产任务,调拨企业的人力物力,包收企业产品。
第四,私人商业国有化
,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一些地方甚至把几乎所有私人商业都国有化了。由
于物资奇缺,国家征管的
范围越来越宽。到1919年年底,除粮食、饲料之外,肉类和马铃薯也被列为余粮征
集制对象。192
0年征集对象几乎是全部农产品。实际上,从事私人贸易已被视为违法活动。
第五,为对付物资奇缺和
物价飞涨导致的货币急剧贬值,经济关系被迫迅速实物化。按阶级属性确定口
粮标准,工业必需品实行配
给制,单位之间停止货币结算。1918年12月进而决定取消货币;1920年开始实
行配给品及生活
服务免费制。
第六,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的劳动力,实行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1918年12月11日规
定16岁至5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否
则要强制劳动。
(2)从应急政策逐步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捷径和模式的尝试
本来,战时共
产主义的不少做法都是为了应急而被迫采取的措施。可是由于革命热情的高涨,急于求成,
俄共(布)却
把它当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反
映出来的直接过渡思想之所以在党内得到许多共产党人的赞许,不仅同当时十分
流行的社会主义观念有关
,而且同1918年开始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在战争环境中大显身手有关。战时的非
常措施,不仅保证
了红军的给养,而且建立了工农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有力的领导,打击了城乡资产阶级的
反抗和投机活动
,保障了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生产和生活制度。
这使俄共(布)认为可以继续使用
这些非常措施,把它们当做建设社会主义的捷径。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俄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虽然
只存在三年时间,但是,它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形成及改革的历程都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3)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
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政策、一种体制、一种模式,虽然在战争环
境中建立过不朽功勋,但是从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高度来进行分析,作为小农经济环境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
的产物,它在战争环境还可以勉强实行,
一旦战争结束,它的局限性就立即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第一,战时共产主义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在俄国这样文化落后、社会化生产程度很低
的国家里,
立即实行全面国有化,强调在组织生产、管理和分配方面建立整齐划一的统一措施,并不能真
正持久促进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脱离了农民的需求。战时共产主义采用余粮征集制,完
全禁止集市贸易和私人买卖,由国家直接
实行工农业之间的产品交换。这就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对于他们
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第三,实行元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在战时共产主义开始时,否定社会主
义条件下的货币商品市
场关系只是一种理论主张和临时措施,当经济实物化已经普遍化的时候,把取消货
币当做更加接近社会主义,
这实际上是一种空想。
列宁在许多报告
、讲话和文章中,多次明确指出:实行余粮征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是犯了错误,干了蠢
事,是企图在一个
小农国家直接过渡,脱离了农民经济的常规。他还指出: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
图过渡到共产
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
我们遭
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
下层
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
2.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经过
1920年秋冬之时战争完全结束。
1914一1918年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1918一1920年三年的外国武装
干涉和国内战争,再
加上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的失误,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困境。这种
经济危机又迅速演
化成政治危机。
到处都缺少粮食。没有市场,没有贸易,城乡之间的交换渠道完全中断。由于缺少粮食
,缺少原料,缺
少能源,加上交通不畅,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到了难以开工的地步。1920年工业品产量
仅相当于1913年的1
/7。大量工人逃往乡下糊口谋生。到1920年春天内战基本结束时,余粮征
集制不仅没有取消,反而强化起
来。农民对革命政权的不满上升为怨气和骚动。从1920年年底到19
21年春天,各地普遍发生农民暴动。规
模最大的骚动发生在西伯利亚,参加人数有6万余。最严重的是
1921年2月28日发生的喀琅施塔得水兵暴
动,参加者多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占领要塞,提
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党”、“政权归苏维
埃,不归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
的口号。士兵们组织了“临时革命委员会”,并发布了《告
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声称:执政
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
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
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
共和国摆脱困境。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
表明,国内存在的不满情绪已经到了危及革命政权的程度。此时正值
俄共(布)十大召开之际,代表大会
被迫暂时休会,并出动6万红军,在3月18日平息了兵变。
在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的严峻形势下,1
921年3月16日,俄共(布)十大一致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
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在那些年月
里,党内一致通过某项决议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种政策转变的速
度之快,力度之大,也是非常罕
见的。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苏俄进入了探索落后国家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采
取了区别于战时共产主义的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与特征
1921年5月末
,俄共(布)举行的第十次代表会议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
其主要精神
是:新经济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在国家监督下由合作社执
行商品交
换任务;部分修改大工业生产计划,发展日用品生产;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5
月27
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废止1920年11月的国有化法令,随后,大部分企业实行了非国有化,
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国营企业则实行经济核算,并参与市场活动。当时,由国家包管的企业共3.7万家,经<
br>过租赁出租等形式,最后只剩下4500家。1921年10月,重建国家银行,以促进工农和商业资金周
转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1921年5月,最高国民经济委员
会实行改组,它领
导的总管理局由52个缩减为16个。工业领导工作主要通
过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大企业区域联合组织来实
现。这样,战时共产主义总管理局制度至此已大大削弱
。
1922年10月,列宁在回答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说: “新经济政策的
真正实质在于:
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
国家采用资本主义
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1922年11月14日,列宁说:
作为新经济政策要素之一的
国家资本主义,是在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工人阶级有意识准许而又加以限制
的一种资本主义。列宁又说:
“新经济政策=(1)检验同农民经济的‘结合’。(2)检验同资本
主义的(既同商业的,也同工业的)(既同俄国的,
也同外国的)竞赛。”在这里,列宁实际上道出了新
经济政策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其一,新经济政策容易同农
民结合,易于被农民接受;其二,党通过这种政
策可以同资本主义展开经济竞争。
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其一,
以市场为取向。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承认和利用市场的积极
作用,实
现从产品生产向商品生产的转变。因为只有利用商品市场经济,才能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
联系,
才能活跃农业,进而振兴工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同时,只有利用商品市场经济,才能在
国营
企业实行“商业化原则”,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重视利润的情况。
其二,多种经济
成分共存。转向新经济政策后,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力图建立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做法,从192
1年起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即把国家一时还无力经营的部分企业租让给本国资本家或租借给
外国资本家
经营,调动国内资金,并引进外资,以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列宁还主张重视发
展合作制
,认为这是农民最容易接受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存在,互相促进,
繁荣
经济,是落后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便捷之路。
其三,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列宁一方面尖锐地
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
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
,另一方面他又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官僚主
义、特权思想、腐化堕落、违法乱纪、骄傲
自满、不负责任等现象。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的组织。
他还提出,为了适应党的中心任务即搞
好经济建设的要求,党要改变领导方式,党政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
围。他说:“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
(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
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
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
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
干预。”实行党政公开,这是列宁对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其四,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
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布尔什维克党掌握政权后,由于种种
原因,造成了权力过度集中的
现象。1919年3月俄共(布)中央设立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1922年4月俄
共(布)中央设
立了总书记的职务,斯大林任中央总书记。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梯弗里斯州
哥里
城一个皮鞋匠家庭。1894年15岁时,在当地东正教中学读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并因此于1899年被<
br>学校开除。后来当过教员、测量员等,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时即加入党,
1912
年被选为中央委员。在长期的艰苦革命斗争中,斯大林曾经多次被捕并遭到流放。他锻炼了坚强
的革命意志,
但同时也形成了冷峻的性格,对待党内同志态度粗暴,喜欢使用行政手段。列宁在生命弥留
之际口授的《给
代表大会的信》中指出,斯大林担任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态度“粗暴”,
并担心斯大林不能谨慎
地使用这一权力。为此,列宁建议代表大会把斯大林从
总书记位置上调开,另选他人担任总书记,只要这个
人“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
,而较少任性等等”。实际上,当时俄共(布)中央权力过
度集中的局面已经出现,例如斯大林身兼党政
数职,在党内他担任总书记、政治局委员、组织局委员;在政
府中他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工农检察院
人民委员、肃反委员会委员等。在转向新经济政策后,这种权力
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列宁非常关心在党和国家领导核心内建立有效的分权制度和监督
制度。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扩
大中央委员会,以加强决策过程的民主基础,吸收工农优秀分子进入
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党内建立权力制
衡机制,确认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会
的执行机关,政治局、组织局和书
记处只是党中央的常设机构,总书记只管书记处的工作(总书记也可译为秘
书长),不在政府兼职,设总
书记的本意是要实现党政分开,党代表大会要坚持年会制,即每年召开一次,要
建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和地方监察委员会,它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党委会平行,其职责是专门监督中
央委员会(包括总书记
)和各级党委会,以防止他们滥用职权。在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同时,还要对国家机关
进行改造,反对官
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的苏维埃政权,按其性质来说,同旧
政权是根本不同
的,但却受到官僚主义的严重侵蚀。列宁1922年年底指出,“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
资产阶级
那里拿过来的旧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列宁认为,这已影响到国家机关同群众
的
密切联系,有使苏维埃官员从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危险,势必败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列宁把着眼点
放在加强监督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提出把改组工农检察院作为改造国家机关的重点,强调要让工农
群众参与和监督国家事务。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列宁最终未能解决好党政分开和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问题。就在1924年,他因第三
次中风过早病故,年方54岁。列宁留下的有弊病的政治体制主要是以
党代政和一党专政的体制。本来从1917
年12月至1920年8月,苏俄曾实行过共产党与左派社会
革命党的两党合作,随后又与从左派社会革命党中
分化出来的民粹主义共产党和革命共产党进行三党合作
。可是实际上在1918年3月左派社会革命党被取缔后,
俄国已经是俄共一党专政,其他两个小共产党
很快都合并到俄共中去了。列宁于1919年7月31日在全俄文
教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公开宣称
:“我们就是坚持一党专政,而且我们决不能离开这个基地”。以党代
政和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后来弊
病更加严重。
总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总共约有6年的时间。前3
年,列宁缺少
清醒的认识,急于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3年,列宁在总结实践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落后国家的国情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初步探索了通过新经济政策迂回、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的新路径。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精神是认定落后国家要经历更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
期,其间要大力发展商
品市场经济,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成分有一定发展,逐
步扩大社会主义阵地,最
终战胜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电气化和政治民主
化、工农化,用社会主义现
代化来弥补落后国家未曾实现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课程。
新经济政
策本来是长期的社会发展战略,然而,自1924年列宁去世后五年,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已逐步减
弱。到
1929年苏联领导层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这次战略转变所采取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以及最终形
成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对苏联乃至以后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
响。转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归根结底,仍然是对如何在一个帝国主义包围中的
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特殊规律没有取得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这次转变的结果,是建立起了斯大林
模式,即后来持续存在了
半个世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大到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苏联
社会主义模式。在过去相当
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各国共产党人曾把它看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20世
纪的典型实践和重大发展;可是
在发生苏东剧变之后,我们应该重新总结历史经验,更新认识。
第二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
一、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列宁去世后,俄共(布)面临着的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是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还是重新回到军事共产
主义政策?对于这个重大问题,当时党内是存在不
同意见的,而这种争论又掺杂进了个人权利之争。结果,
争论很快地发展成大规模的党内激烈斗争。其中
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直接相关的大斗争有三次:
第一次、第二次是反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
的斗争;第三次是发对布哈林派的斗争。
1. 反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的斗争
列宁逝世后,党中央领导人纷纷著书立说,缅怀列宁的伟大功绩,并力图对列宁的思想和理论贡献进行
总结和概括。讨论和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在世界革命转入低潮的国际形势下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以及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以政治局委员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
,托派反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托洛茨基认为应该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不断革命和
世界革
命的思想,苏联不能满足于自己在一国取得革命胜利,要“等待’’世界革命、促成世界革命;如果没
有
欧洲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国际援助,苏联的革命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俄国经济落后,无产阶级同农民将
要发生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他断言,社会主义是在一国开始的,但是不能在一国完成,在一国范围内维持
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暂时状态。托派认为这是列宁晚年的思想。客观公正地说,列宁晚年的确没有说过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其次,托派主张限制和消灭私有经济。托洛茨基从不断革命论的立场出发
,认定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暂时
退却,是无产阶级政权的权宜之计,是等待欧洲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采取的
临时性措施。他们时常谈论新经
济政策的消极后果,认为要对新经济政策时期成长起来的私有经济进行限
制,并对富农展开一场新的阶级斗
争,进行所谓“第三次革命”。
再次,托派主张加速工业化
,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以工业为中心,严格服从国营工业的利益,实
行所谓的“工业专政”。他们
认为,苏联之所以总是出现粮食收购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工业化实行得不够,因
此,最终的解决办法不在
农业本身,而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业化,在超过现在所做的一切的基础上加强工业
化。要解决超工业化的
资金来源,就要每年最大限度地把资金从农业抽调到工业,以保证整个工业的最大发
展速度,并且提高工
业品价格,对农民课以高额赋税。
最后,还应该看到,托洛茨基派除了上述
过左、过急的观点外,还提出了不少较为正确的主张。例如要
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合
作”,要有计划地利用世界资本主义的技术成就来刺激苏联工业的
发展;对内要增加对富农的税收,并不
急于消灭富农,要大力提高工业提供农业机械化的能力,以促进农业
集体化;要加快工业化,以消灭失业
,改善工人生活,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工业品价格,要协调经
济发展,以适应市场,“主要是指
农民市场”,尤其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反对官僚主义,防止党脱离广大人民
群众。
斯大林出于
权力斗争的需要,不考虑托格茨基这些可取的意见,另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驳斥了
托洛茨基派有
关农民和无产阶级必然发生冲突的论断。斯大林认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主要面临两种矛盾:一
是内部矛盾
,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二是外部矛盾,即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的矛盾。
他说:“我们面前有两个主要阶级:无产阶级和私有者阶级即农民阶级。他们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全
部问
题在于:我们能不能用自身的力量克服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所存在的这些矛盾。人们说:能不能用自身
的
力量建成社会主义?那就是想说:我国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克服?”“列宁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是的,我们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且我们将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和农民一起去建设。”实际上,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有区别的。托洛茨基也认为一国可以建设社会主义,只是反对一
国
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自己也不得不又用第二种矛盾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问题:“能不能认为这
种矛盾
是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克服的呢?不,不能。因为靠一个国家的努力,即使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也
不能完全保障自己免除武装干涉的危险。因此,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只有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
者的共同努力,
或者更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以后,才能够有免除武装干涉的完全保障,也就
是说,才能够取得
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也就是说,在斯大林看来,虽然一国可以解决工农之间的矛盾
、成功建设社会主义,
但是一国社会主义要取得最终胜利,仍然要实现世界革命。而且斯大林在1924
年4月发表的《论列宁主义基
础》中也是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同年12月他在《十月革命与俄国
共产党人的策略》中却反过来硬说
托洛茨基的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论是反列宁主义的。实际上,托洛茨
基派与党中央多数人之间尽管思想认
识上存在分歧,但是大家都一致主张苏联一国能够建设社会主义,同
时,还要实现世界革命。
党内出现认识上的分歧本来是正常的,完全可以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即使不能
达成共识,也可以求同存
异,留待实践检验来解决。在历史上,托洛茨基与列宁早就有分歧。列·达·托
洛茨基(1879—1940),1898
年上中学时参加工人运动,被沙皇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亚四年,
1902年逃往西欧,参加列宁创办的《火星报》
工作,1903年参加党的二大,后来长期动摇于布尔
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之间,到十月革命前夕才加入布尔
什维克党。他人党后在许多问题上与列宁之间仍
然存在着分歧。列宁既尖锐地批评他,又善于与他共事,并
委以重任。十月革命首都武装起义实际上是托
洛茨基领导指挥的,十月革命后他在政府中先后任外交人民委
员和陆海军人民委员,1918年9月建立
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他是首任国家军委主席,掌握军权。由于托
洛茨基深受列宁器重,在党内有极高
威信,他在争论中还敢于提出反对党中央的官僚主义和发扬党内民主问
题,他认为“党正在分裂为书记特
权阶层和‘普通人”’。这更使斯大林感到总书记权力受到威胁,所以要采
取行政措施削弱他的权力。斯
大林争取到中央多数的支持后,于1925年1月17—20日召开联共(布)中央委
员会和中央监察委
员会联席会议,“给予托洛茨基最严厉的警告”,并认为“托洛茨基不能继续在苏联革命军
事委员会中工作”。1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通过决议,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
和革命军
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至此,托洛茨基的威望和权力均受到决定性的削弱,他基本上退出了权力
中心。中央
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曾经站在斯大林一边反对托派,可是到1926年夏天
,他们认为托派有
理,转向托派一边,形成新反对派。1926年7月托洛茨基提出“要继续批判斯大林
政权”,这使斯大林恼羞
成怒,当即以反对派别活动为由,把托洛茨基开除出政治局,同年10月又将其
开除出中央委员会。1927年
11月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托洛茨基于1928年1月被
国家专政机关流放到阿拉木图,1929年
被驱逐出苏联。这样斯大林就彻底打败了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
派,巩固了他个人在党中央的最高权力。列宁
临终前曾向党指出,“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
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
我没有把握”;而托洛茨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
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过分自信,过分热衷于事情
的纯粹行政方面”。列宁担心“现时中央两位杰出
领袖的这两种特点会出人意料地导致分裂,如果我们党不采
取措施防止,那么分裂是会突然来临的”。列
宁逝世才三年多,他的担心不幸成为了现实!斯大林反托派,表
面上他大获全胜,实际上造成苏共和整个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长期分裂,后果惨重。
2.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
1927年
12月联共(布)十五大以后,又爆发了斯大林反对政治局委员布哈林的斗争。这场斗争的直接导火
索是
粮食收购危机。1929年秋,各个城市出现了“商品荒”,到处出现购买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的长队。于是,围绕如何看待粮食危机以及怎样解决粮食危机问题,党内出现不同意见,进而演化成又一场激烈的党内斗争。
尼·伊·布哈林(1888一1938),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当选中央委员,1
920年起为政治局候补
委员,1924年起为政治局委员,列宁在临终前《给代表大会的信》中称他为
“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
他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还有1924年接替列宁担
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阿·伊·李可夫(188l
—1938)等人都支持布哈林,反对斯大林的意见。
斯大林和布哈林的斗争,从表面上看是他们对发生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看法不一致,而更<
br>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他们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上存在重大分歧。他们之间的基本分歧有以下三个方
面。
首先,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实际上是把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解为重工业化,并且把
重工业化作为
区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两条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标志之一。他还片面强调工业
发展的高速度,
强调要有“布尔什维克的速度”。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将在更大的程度上依靠国内
市场,首先是依靠农
民市场”。这样,农民将不得不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牺牲。“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
般的税,即直接税和间接
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车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
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
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为了发展为全国(包括农民在内)服务的工业而向
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这是一种
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
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
的需要,继续提高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然后完全取消这种额外税,消
除城乡间的‘剪刀差’,我们不得不暂时
征收这种税。”在这里,斯大林实际上是接过了托洛茨基于19
24—1926年提出的过左、过急的主张。布哈林
认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注意综合平衡,尊重客观经
济规律,推动协调发展。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
经济,但是如果经济计
划制定得不好或者执行得不好,就会破坏平衡,出现危机。1928年苏联出现的危机就
是经济平衡的各
种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他反对“优先高速重工业化”的观点,主张重工业和轻工业要注意
平衡发展,而
且工业的发展要同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加快重工业的发展。他坚决反对要求农民以
缴纳“额外
贡税”的办法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认为这是对农民实行“军事封建剥削”。
其次,斯大林主张对农业
实行全盘集体化,一步跨进社会主义,以保证国家所需要的商品粮。对富农阶
级的政策也要求从限制和排
挤富农剥削的政策立即转变为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布哈林认为,
解决粮食问题固然是要
通过日益增长的集体化把个体农业生产逐步改造为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
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在
个体经济也同时增长的基础上得到解决。他根据列宁的合作制理论,反对用行政命令来
改变农民的所有制
,反对农业全盘集体化。
再次,斯大林提出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论点,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切
成就都是阶级斗争的成果。
从1928年开始,斯大林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社会主义愈是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
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实际上这是把党内决策中的不同意见都上升为
阶级斗争的表现。布哈林反对“阶级斗
争越来越尖锐”的观点,认为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是阶级矛盾逐步
缩小和最后消亡的路线,对资本主义成分
应当用竞争的办法,逐步排挤、改造,最后消灭。他要求对富农
阶级继续实行限制和排挤的政策,反对实行
剥夺政策,反对进行托洛茨基曾经主张的、随后又被斯大林接
过去的“第三次革命”。
显然,斯大林和布哈林之间的分歧是带有根本性的路线分歧。斯大林争取到中
央多数。党中央于1929
年4月召开全会,斯大林在会上作了《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的报告。斯
大林在批判布哈林观点时指出,
这场斗争的实质是“路线斗争”:一条路线是党的路线、革命的路线、列
宁的路线;另一条路线是布哈林集团
的路线,这是一条“用发表反党宣言的方法,用辞职的方法,用诬蔑
党的方法,用暗中破坏党的方法,用和
昨天的托洛茨基分子为组织反党联盟进行幕后谈判的方法来反对党
的路线。这第二条路线是机会主义的路
线”。现在看来,布哈林派的路线实际上是列宁后期新经济政策的
继续,但是当时中央全会多数人却不理会布
哈林的辩解,反而决定撤销布哈林《真理报》主编的职务。同
年7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撤销布哈林担任
的主席团委员和政治书记处书记的职务。11月,布哈林被
开除出中央政治局,但保留中央委员;李可夫被开
除出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他的人民委员会主席职位由
紧跟斯大林的莫洛托夫取而代之。在此前后,全苏上
下掀起“反右倾斗争”。1929年11月26日,
《真理报》登载由布哈林等签名的声明,表示承认错误。至此,
这场斗争暂告结束。
党内斗争
的结果是,斯大林战胜了托洛茨基反对派、新反对派和布哈林反对派,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
张取得了胜
利。这种斗争的结局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首先,使社会主义建设偏离新
经济政策
的道路,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准备了政治条件;其次,助长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左”倾,认为社
会主义
建设只能有一种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带来了不良后果;
再
次,破坏了党内正常的民主政治生活,把党内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都上纲上线,采酣r科手术式的办法进
行清洗;最后,在党内形成了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制,并且使个人祟拜盛行起来。1929年12月21日,全苏联
大规模祝贺斯大林五十寿辰,书刊中发表大量对他歌功颂德的文字,这是个人崇拜大肆泛滥的开端。
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
斯
大林战胜党内反对派后,随即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
宁开
创的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形成了后人所称的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这一模式在某些方面适
应
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留下了严
重后患。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
192
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宣告结束,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国家工业化确定为
党的总路线。到1928年,凸现出粮食供应量不能满足规模愈来愈大的工业化建设需要的问题。这时,必须重<
br>新考虑是坚持高速度地发展工业,还是根据实际条件把工业化速度降下来。在战胜党内反对派以后,斯大林
从理论到实践愈来愈明确地转而采取了比托洛茨基曾经提出过的更“左”的方针。这场工业化运动的特点
,
一是高速度,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三是采用行政手段。苏联从1929年到1940年的工业每年平
均增长速度
为16.8%,其中1929—1932年的工业化高潮时期年均增长速度为19.2%。在
始终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
工业的情况下,苏联的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力D。这个
比重,1928年为39.5%,1932
年为53.4%,1937年达到了57.8%,到备战更为
紧张的1937—1940年更是高达62%。苏联从1928年10
月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沏U。由国
家计划委员会编制详尽的各行各业的增长指标,作为指令性计划下达,各
部门各地区必须当做法律一样严
格执行,把国民经济统得很死。苏联用从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的时
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目标。工业化运动在短时间内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同时苏联也形
成了重工业过重、
农业和轻工业过轻的畸形经济结构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
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主
要是为配合国家工业化运动而实行的。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农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上是以列宁的合作社
计划为指导思想的,即在帮助个体农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按照
自愿原则广泛组织和发展各种形
式的合作社(首先是流通领域的合作社),并通过这些合作社来引导农民加强
各方面的合作,以便随着条
件的成熟逐渐过渡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和机械化的社会主
义大农业。因此,集体农
庄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发展极其有限,国家需要的农产品主要通过市场交换从农
民手中收购。到19
29年,斯大林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第一,用非常措施强制收购粮食,
以解燃眉之急
。第二,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把“分散细小”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借此一劳永逸地解决
粮食供应问
题。1929年年初斯大林给布哈林等人戴上右倾反党集团的帽子,并对他们进行组织处理后,接着
开展
清党,清洗农村中“富裕党员”和同富农有“直接联系”的党员。这样就把高层和基层反对农业集体化
的
势力压了下去,为大规模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扫清障碍。1929年11月,斯大林发表《大转变的一年》一文,标志着全盘集体化作为改造农业生产关系的一场政治运动在全国全面铺开。他认为,“目前集体农庄运动
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集体农庄,而是整村、整乡、整区
、
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中农加人集体农庄了”。斯大林这篇文章的发表,
使此前个别地区的全盘集体化发展成急风暴雨式的全国性政治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通过《
关于
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将全国农村分为三类地区,并为每一类地区
分别规
定了基本实现集体化的时间表,就全国来看,到1934年7月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达到71.0
4%,播种面积
达到87.4%,基本上完成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这场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基本特点,一是
时间短,二是行政命
令开路,三是消灭富农。随着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基本完成,苏联建立起了一种新的直
接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
农业经济体制。从所有制结构看,有国营农场、机器拖拉机站、集体农庄,前两者
是国家所有制,后者是集
体所有制。从经济管理的形式看,主要是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
主要功能是便于把农业纳入
国家计划控制,而不是通过商品市场流通促进生产发展。
不论是工
业化运动还是农业集体化运动,都是由国家采取行政命令手段推行的,这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紧
张、党群关
系紧张,引起党内外有识之士的怀疑和不满。党内干部大清洗运动就是为了压制这种不满而展开
的。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清洗运动是国家高速工业化运动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衍生物。当然,绝
不能认
为大清洗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事实上,如果不是险恶的国际条件、激烈的党内争
论、
斯大林个性的缺陷等因素共同起作用的话,这种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自1929年联共(布)中央批判了“布哈林右倾投降主义集团”之后,党内已经没有公开的反对派,但是,党内的不同意见和矛盾仍然存在。<
br>由于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采取压制措施,这些不同意见和党内矛盾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加以解决,便以其他形
式表现出来。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政治事件层出不穷的真正原因。党内以基洛夫为代表的一部分领导
人认
为:在向资本主义全线进攻时期,采取激烈措施是必要的;而在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的情况下,应尽快
结束大
规模的阶级斗争,努力团结更多的力量,改善党内外关系,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基洛夫的看
法使他的
威信大为提高。在1934年1月的联共(布)十七大上,他所得票数高于斯大林,会上有人在
计算票数时做了手
脚,斯大林才又名列书记处首位,基洛夫仍然当选为政治局委员、组织局委员和中央书
记,同时兼任列宁格
勒州委书记。非常奇怪的是,基洛夫却于同年12月1日被一个私自潜入他的办公楼
的青年共产党员暗杀。这
个案子并没有彻底查清,情报机关关键人物突然被杀人灭口、销赃灭迹,留下很
多漏洞和疑点。显然,刺杀
基洛夫的凶手与斯大林个人直接掌控的国家情报机关有紧密联系。随后斯大林
却利用基洛夫事件,采取了大
规模的镇压措施来彻底消灭异己。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样做也是斯大林体制
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1927年反
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1929年清除布哈林派,就已经开始了
政治大清洗。从1934年年底到1938年秋的
近4年时间,苏联先后出现两次更大规模清洗的高潮。
大清洗运动表现出三个特点:它以阶级斗争越来越尖
锐作为理论幌子;其运作过程脱离党的领导,完全由
情报安全部门严密控制司法机关和司法程序,采取逼供、
诱供办法;其主要打击对象是党政军高级干部和
知识界精英。党内早先的那些反对派人物首当其冲,季诺维
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列宁时期的政治局
委员均被当做帝国主义特务、人民敌人处死,就连1929年已被
逐出国门的托洛茨基也未能幸免,斯大
林授意苏联情报机关于1940年派人在墨西哥将其暗杀。在大清洗中,
参加联共(布)十七大的196
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捕;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98人被捕或被处决;
11名政治局委
员中,奥尔忠尼启则因抗议斯大林滥捕滥杀而被迫自杀,科西奥尔和楚巴尔被处决;6名政治
局候补委员
中,波斯蒂舍夫、鲁祖塔克和埃赫等被杀害。十七大的代表和中央委员有这么多被清洗,显然与
斯大林怀
疑他们不忠有关。这场大清洗运动滥用权力,破坏法制,制造了大批冤假锗案,在党内外造成一种
可怕的恐怖气氛,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法制,扼杀了干部和群众的主动性、积极
性与创造性。
与此同时,经过这场大清洗运动,斯大林个人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个人专权。
1922年4月党中
央设总书记一职,本来旨在实行党政分开,总书记专职管党的工作,不在政府兼职。
可是1924年列宁去世后,
斯大林却逐步独揽党政军大权。到1941年5月斯大林进而由党中央总书
记兼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即政府总理)
和国防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三大权于一身。这对斯大林个人集权
制的形成也起了促进作用。
不难看出,国家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与党内干部大清洗这三大运动
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
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
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年
至100年所走的路。这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四年第一次世
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
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高速工业
化所需的资金问题,斯大林发动了农业全盘集
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庄,实行义务交售制
,将农村纳人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而为
了镇压强制推行高速工业化和全盘集体化造成的不满情绪
,斯大林又发动了大清洗运动,旨在为实现国家工
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政治障碍。三大运动相辅相
成、紧密配合,最终催生了一个以过度集权为基本特
征的斯大林体制和斯大林模式。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1)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如前所
述,沙皇俄国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到1913年现代
工
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2.3%。1914年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大受破坏。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后,
布尔什维克党要领导国家继续完成被战争中断的现代化、工业化事业,重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
业化新
路。这条新路新就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依靠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来实现;第二,发动
亿万工农
群众和各民族人民参与现代化、工业化建设,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性
质的国营经
济和集体经济,消灭私有制,第四,以五年计划形式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化,排除商品市场经济
;第五,以电
气化促进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第六,大力培养工农知识分子,利用、改造旧知识分子
;第七,发展社
会主义新城市,改造旧城乡;第八,使现代化、工业化成果造福广大民众。
2
0世纪20一40年代的苏联,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的时候还是政策发生失误的时候,也无论是战争
逼近的时候还是进行战争的时候,整个社会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多民族组成的党和国家也始终保持着统一。
虽然一些局部地区发生过社会动荡和民族摩擦,但是在高压之下没有出现全局性的社会动荡。总体上看,苏联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化,消灭了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阶级,建立了全民所有<
br>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
了重大变化。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增强了实力,它同当时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形成鲜明的对
照。
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以建立美好幸福
生活的
远景为号召,激励着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从而在极短时间内,使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
各个方面
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28—1940年,苏联共建成约9000个工业企业,整个工业
增长了9倍,年平均增
长16.8%。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特别是苏联在
短时间内建立了完整独立的
大工业体系,对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国防建设具有
重大意义的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如汽车、拖拉机、机床、
飞机、发动机、大型涡轮机和发电机等制造业也
都相继建立了起来。到1937年,苏联已实现机器设备的自给,
并开始出口。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苏联
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913年俄国工业在世界上居第五
位,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法、德三国,跃居欧洲第一
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只用
了15年时间跑完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到100年走过的历程。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
的成就使苏联各部门职工人数从1928年的1144万人增加到1940年的3393
万人,约增加两
倍。职工工资普遍有所增长,生活必需品价格低廉,房租便宜。20世纪30年代苏联是世界
上第一个也
是唯一一个实行七小时工作制的国家。所有工人每年还有照领工资的两周休假。公费医疗广为推
行,义务
教育卓有成效。孩子可免费入托儿所、幼儿园和参加少先队夏令营。国家为劳动人民兴建了大批住
宅、学
校、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疗养院、医院。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显示了造福全体劳动人民的优越
性。
(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l—1945年
,苏联用四年时间和盟国一起共同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主要力量。不
仅战前三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国家大大增强了实力,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
物质技术基础
,而且千百万苏联人民高昂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战胜法西斯势力取之不
尽的力量源
泉。苏军在欧洲战场四年间进行了五十多次集团军方式的大战役,使法西斯军队的损失超过它在
西欧战场
损失的三倍,共计损失607个师。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五国
以及
德国东部都是苏军主力解放的。德国于1945年5月投降后,8月8日苏联又对日本宣战,百万苏军分四
路突入中苏边界,在短短一周内击毙日军8万多人,俘敌近60万人。加上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在日本投掷<
br>的两颗原子弹,终于迫使日本政府于8月15日投降。
不可否认,如果不是过度集权的斯大林模
式,如果不是斯大林在战前麻痹大意、准备不足和在战争中的
一些失策,那么苏联在战争中无疑会减少很
多损失,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的英明领导是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上,苏联
联合美、英、中等国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在国内,宣传动员
并且组织军民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
法西斯军队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打击,终获全胜。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实际
上是一场决定人类走向进步还是倒退的殊死搏斗。
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力军,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
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
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
作为世界两大强国之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随着红军在
欧洲、亚洲的推进,在东欧、东亚出现了十多个新
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随即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
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而在所有这些成就
中,也都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当时条件下所
起的积极作用。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和弊病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诸多方面。
(1)政治方面的表现
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
干部任命规制、软弱低效的监督
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第一,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
体制。这里所指的过度集权包括三层意思:国家的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
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
权力过度集中于个人。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但是党并非国家权
力机关。而在苏联,却出现
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严重不正常局面。国家政权机关的重大决策和人事安排
都先由党中央政治局决定
,然后交给国家政权机关最高苏维埃举手通过,坚决照办。党中央实际上成为凌驾
于国家政权之上的最高
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变成“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例如,1941年5月4日(这是
星期日),居然
由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会,直接任命斯大林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政府总理),而把
原主席
莫洛托夫变为副主席,然后再提交最高苏维埃表决通过。这一类实例不胜枚举。党的权力又过度集中
于中
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受到削弱,而中央政治局和
书
记处的权力则进一步扩大,以至于凌驾于全党全国之上;其次,限制党内民主和频繁清党;最后,中央监
察委员会的职权被削弱。所谓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并不是集中到中央委员会,而是更多地集中到政治
局,尤其是书记处,最终就形成由总书记个人专权的局面。主要表现在:首先,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会议不能按期召开;其次,许多重大问题一个人说了算。党内形成总书记个人专权的局面,其他政治局委员<
br>或中央委员要想表达不同见解就十分困难,更谈不上对总书记的错误进行抵制和修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被
颠倒了。
第二,白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很重视贯彻1871年巴黎公
社民主选举代表和领导
人的经验,但是,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过度集权的
政治体制相适应的、自上
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党对干部的集中统一管理,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实行等级授
职的任命制。虽然按照宪法、
党章规定,选拔调配干部的方式还保留着选举制,但选举制一般都流于形式
。苏联实行的选举,其候选人主
要由党组织内定,而且是等额选举,没有差额,没有竞选,所以实际上仍
然是变相的任命制。根据1871年巴
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工人民主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应该由公民民主普
选产生,并且随时可以罢免,应该用民主
选举制取代授职制。苏联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巴黎公社创立的民主
选举制的原则。
第三,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在执政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构想首先是由列宁提
出的。1920年由
列宁倡议建立的专门机构——监察委员会,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它不属各级党委
领导,由党代表大会选
举产生并向党代会负责,监委是专门监督各级党委的。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监察
委员会的地位受到削弱,
权力受到限制,1934年斯大林把中监委归中央委员会领导、各级监委划归各
级党委领导,用以监督下级是否
执行中央的决定,这样,监委根本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斯大林时期
的党内监督机关表现出以下几个特
点:首先,监察机关的作用极其有限,列宁设计的那种有独立地位、有
相应职权的监督机制没能实现;其次,
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监督工作成了单行道
,只是监督党的决议、国家法令和工作的
执行情况,而群众和党组织无法对领导人进行监督;最后,监察
机关不仅没有对同级党委的决策进行有效的
监督,相反成了打击反对派的工具。结果,监察机关不仅没有
在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相反成了维护个人权威的机关。
第四,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十月革
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加强无产阶级专
政、扩大国家安全机关的权力是绝对必要的
。到了和平建设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的活动本应严格地纳入社会
主义法制的轨道,置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和中央政府领导和监督之下,但在斯大林时期,由于建立起过度集
权的体制,国家安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
领导,甚至凌驾于党和国家机关之上,拥有特殊的地位。其所以出现
这种状况,首先同斯大林提出“阶级
斗争越来越尖锐”和过分强调国家暴力镇压职能的错误观点有直接联系。
斯大林时期出现大批冤假错案,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与国家安全机关的特殊地
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2)经济方面的表现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为: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
的国家所有制,过度集中的指令
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
理方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和军事工业。
第一,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
苏联从1925年开始排挤私人资本主义,到1937年第二个
五年计划完成后,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社会主
义两种所有制当中,全民所有制的国
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据1936年统计,在全国生产基金中,国家所有制
占90%,合作社一集体农庄
所有制占8.7%;在工业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97.3%,合作社一集体农庄所
有制占2.6%;在
农业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76%,合作社一集体农庄所有制占20.3%。国家所有制不仅
占有绝对优
势,而且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高级形式,合作社一集体农庄所有制则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所
有制的低
级形式。国家占有全社会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首先,生产资料
的所有
权与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绝大部分企业都由中央直接管理。国家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全
面管
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品。国家机关从生产到流通全面控制和管理着企业,
生
产上实行加工订货制,流通上实行统购包销制,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基本建设上实行国家包揽制。总
之,中央直接掌握着企业的人、财、物权和产供销活动。其次,职工缺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国家所有制
形式虽然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对立的现象,但却没有消除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现象。国家所有制虽然被称为全民所有制,可是国营企业的职工并没有直接管理企业的权利,只有建议权和<
br>形式上的监督权。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是由上级国家机关任命的。这种全民所有制带有浓重的官有制色彩。
第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按计划运作从十月革命胜利后就已开始,然而对国<
br>民经济实行过度集中、全面直接的计划运作,则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到30年代才最终建立起
完整
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时期指令性经济体制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计划具有法律效力。马克思、
思格斯、
列宁都有过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然而,明确提出要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是斯
大林。在这
种体制下,计划一经中央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其次,计划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国家对
工业企业下达
的指标逐渐增加,到20世纪40年代最多时达到120项。再次,计划具有过度集中的统
一性。计划由中央统
一编制,然后从上到下、按部门或地区把计划指标逐级下达。最后,计划完全排斥市
场调节。从20世纪20
年代末开始,随着指令性经济体制的形成,市场调节便从经济活动中被排挤出去
。
第三,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斯大林时期,把经济管理方面的权力过
度集中于中央各个部门,实行
严格的部门管理。这样做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一是部门管理便于实现集中
的计划运作,便于国家集中有限
的人财物资源发展那些最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
军事工业。二是部门管理便于对企
业实行专业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大批企业收归中
央。国家工业化运动展开后,由于害
怕地方工业的过分发展会走向资本主义,就开始把地方企业、包括一
批地方自产自销的企业都收归中央管理。
例如1933年年初;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部仅直接管辖32个
大企业,而到1935年年初就增至335个大企业。
到1936年,中央管理的工业已占全国工业总产
值的90%。其次,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
大权和产供销活动,其中包括任命厂长,批
准企业的财务收支,统一调拨企业所需物资,审批企业的年度计
划、季度计划直至月度计划,甚至“每—
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最后,中央
部门林立。这是强化部门管理体制的
必然产物。20世纪30年代初,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只有5个,1939年
增加到34个,1941年
又增加了3个。这种情况造成了“条条专政”的局面。
第四,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在过
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依靠行政手
段对国民经济实行统一领导和直接管理。国家通过
层层行政机关,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质的行政指令和决议,
对全国的企业和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的组织
、指挥、调节和监督。国家在制定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时,主要
是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需求出发。
至于贯彻实施这种指令性计划,则主要采用行政方法,集中人力、
物力和财力来保证其实现,很少发挥甚
至完全排斥市场因素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很少用经济手段来调动生产
者的积极性。
第五,过分
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斯大林时期,为了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和加强战备,过分
强调优先发展
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过分突出高速发展
重工业和军
事工业,长期轻视轻工业、民用工业和农业,从而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是追求数量增
长的高速
度,为了完成指令性任务(特别是军事任务)而不计成本代价。三是实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由
国家集中一切资源,首先满足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需要。四是以行政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对农业实行过
度集中领导,通过种种方法把农业创造的大量收入转为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资金。五是实行低工资政策,同时对必需品实行计划价格,以保证人民的基本需要。六是依靠立法手段和严格纪律,加上政治动员和劳动<
br>竞赛,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3)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过度
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方面的特点表现为: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
公共舆论一律化。
第一,文化团体国家化。在斯大林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集中于党中央。党中央对思想文化领域
的领导,一方面通过从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掌握着对文化领导骨干的任免权;另一方面通过1920年8月建<
br>立的党中央宣传鼓动部等机构对思想文化领域业务进行直接控制,来实现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从20世
纪
20年代末到30年代,国家系统的文化管理机构不断地进行改组,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越来越弱,联
盟中央
的权力越来越强。总之,社会文化团体全部国家化、行政化。社会文化团体本来不同于党和国家机
关,属于
群众性的组织,应深深扎根于各行各业和各地区各部门的群众之中,但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
始,苏联按照
统一集中的原则,对各种科学技术学会、人文科学和艺术创作团
体进行大规模的改组,使这类组织的性质和
职能逐渐发生变化。无论是少数新建的社会团体,还是改组中
保留下来的社会团体,都加剧了国家化、行政
化的倾向,变成准国家机关。
第二,领袖言论神
圣化。斯大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拥有最终裁决权,他的思
想和言论被绝对化、
神圣化,以致成为判断真理和错误的绝对标难。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斯大林
的言论成为金科玉
律,不容置疑。列宁时期党内有民主自由,在报刊和党的会议上时常有人发表不同于列宁
的意见。自从斯
大林清洗党内三个反对派后,党内党外都是一言堂,别人只能阐释斯大林的言论。斯大林在
执政时期参与
过两本重要著作的撰写定稿工作,一本是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另一本是
19
52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两本书完全可以说是以斯大林模式的“百科全书”的面目问世的,
对于禁钢广大干部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其次,斯大林亲自干预一些学术问题的讨论,并为其定性,还作出最后定论。在20世纪20年代相对宽松的政治气候下,人们在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争论,就是对党的领袖人
物也可以公开发表看法,展开讨论。进人20世纪30年代,以往自由讨论的做法开始受到限制,这同斯
大林
亲自干预一些学术问题的讨论有极大的关系。1948年,苏联生物界开展有关遗传学的争论,主张
米丘林学说
和主张孟德尔—摩尔根学说的研究人员在学术上进行自由探讨,但在斯大林亲自过问之后,情
况发生了变化;
摩尔根学说被说成是“外国输入的敌视苏维埃的唯心主义反动科学”,“是荒谬虚伪、为
帝国主义效劳的伪科
学”。斯大林这种亲自过问纯学术问题的讨论并为其定性的做法,扼杀了学术自由,
严重阻碍了苏联生物学和
农业科学的发展。1950年关于语言学问题的争论、1952年关于政治经济
学问题的争论,也都由斯大林作结论。
实践证明,斯大林的许多结论都是不对的。
第三,公共
舆论一律化。在斯大林时期,为了维护领袖和现行体制的权威而实行公共舆论一律化。当时
的思想文化领
域完全依赖行政命令、高压手段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为了达到公共舆论的一
律化,斯大
林采用开展“批判运动”的方式来统一思想。在斯大林时期,思想文化界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批
判运动。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这次批判运动涉及哲学、经济学、史学、文艺学甚至自
然
科学领域。通过这种大批判和大清理,可以说完全实现了斯大林的指示精神,即把俄国和苏维埃政权早期
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普列汉诺夫、波格丹诺夫、布哈林以及梁赞诺夫等人的理论著作,“都彻底翻腾了一遍”,
大批了一通,把他们著作中包含的某些精辟独到的理论观点清理一空,同时也把马克思、列宁那种博大精
深、
生动活泼、充满革命辩证法的思想学说纳人了教条主义的框架,并由斯大林从理论上加以规范化。第
二次是
战后1946一1948年的批判运动。大批判首先从文艺界开始,而后涉及哲学、经济学、语言
学、生物学等社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批判运动
的继续,同时又具有战
后时期的一些特点。从根本上说,这场批判运动反映了在卫国战争时期唤起的而且
在战后愈益加强的改革要
求同斯大林压制改革之间的冲突。这次批判运动是以思想、文化领域中消除西方
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面目出
现的,实际上起到了强化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4)对外关系方面的表现
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
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从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并进行热战对抗
。苏联还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要作为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控制中
心和统治中心。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的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世界
革命,成为世界革命的根据地。然
而“世界革命”的形势到1923年就过去了。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从现
实出发,提出了与资本主
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方针,但是仍然没有放弃“世界革命”的目标,期待新世界
革命高潮的到来。19
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重大危机,斯大林通过第三国际提出“第三时期理论”,即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世界发展经历三个时期:1918年至1923年资本主义危机最尖锐,1924年至1928年为资本
主义相对稳定,1928年以来资本主义危机又尖锐化。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进而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理
论,
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是遥远的事情,并把对待苏联的态度看成是无产阶级国际主
义的试
金石。在20一30年代,第三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苏联干涉别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工具。第二
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与西方国家共同建立了雅尔塔体制,以划分势力范围,但是它
并没有放弃以
自己为中心的世界革命。苏联在热战中战胜德、日法西斯后,转向与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
义阵营实行冷战
对峙,同时大力加强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大力推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大力
支持资本主义世界
的各国共产党。它深信资本主义世界内部还会爆发相互之间的战争和人民革命,这一战
争和革命将彻底埋葬
资本主义。所以我们认为斯大林主义从特定意义上也可以用24个字定义为:“斯大
林探索以苏联为中心实现
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在这方面可以说列宁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是一脉相承
的。斯大林生前总是称自己是
列宁的学生,他同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主义的提法,但是他一
直不同意单独提出斯大林主义。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
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制。
苏联模式的过度集权,突出表现在斯大林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集党政、军三大权于一身)、职务终身制
和指
定接班制。这“三制”根本背离民主共和国的权力制约制、权力任期制和权力选举制。同时斯大林还
实行消
灭异己制、监控干群制、官僚特权制,并且加深了列宁遗留下来的一党专政制、以党代政制、控制
选举制、
干部任命制。这十种政治体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使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社会生活民
主大为缺失。
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领导集团或最高领导人就容易判断失误,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破坏
法制。斯大林时
期的镇压规模是很大的。1991年6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在
会见社会团体的代表时
说:现已查明,在1920年到1953年期间,苏联约有420万人受到镇压,
其中200多万人是在1937—1938
年受到镇压的。其包括大批高级干部和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
。这样大肆滥杀无辜,采取伪造材料、严刑逼
供、威胁利诱等不正常手段。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斯大林
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这样的事件在英、法、
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苏联表面上也制定了宪法
、刑法等诸多法律,但实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斯
大林时期的大规模镇压,使苏联社会主义的形象在世界
上受到极大的损害。
(2)经济上管得过死,缺少效率和效益。
在过度集权体制之下,中央
主管部门采用指令性计划的办法,直接领导成千上万的企业,很难进行高效
管理。企业缺少自主权,完全
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附属物,它的任务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
地方、企业和职工都少有
生产和经营积极性。由于从上到下把一切都管得很死,以致整个经济都缺少生机与
活力,只能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结果导致速度高而效率低,节奏快而效益少,数量多<
br>而质量差。苏联经济的发展进程表明,过度集中只适应于经济粗放型发展时期的需要,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
为工业发展打基础,追求数量增长,并保证国民经济重点部门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大、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过度集中的体制就越来越不适应形势了,它在战后苏联所
产生
的消极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3)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
在斯大林时期,对斯大林愈演愈烈的个人崇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条神圣原则。是否遵循这一原
则
成为界定公民是否犯法的一条不见诸明文法律的潜规则。斯大林被称为“一切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们
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一切时代科学的泰斗”、“永不犯错误的理论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简直变成
了
宗教狂热。“如果你在斗争中或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一下子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怀疑——你就想一想他
,想一
想斯大林,你立刻就会获得必要的信心。如果你在不该疲劳的时候感到了疲劳——你就想一想他,
想一想斯
大林,你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如果你想找到一个正确的决定——你就想一想他,想一想斯大
林,你就会
找到这一决定„„斯大林说什么,就意味着人民在想什么。”可见个人崇拜已经发展到何等严
重的程度。在这
种体制和气氛之中,各种教科书、社会科学论著、文艺作品和报刊舆论都充满对领袖的歌
功颂德。甚至一部
电影、一本小说、一首音乐作品都要经过党中央领导人的审定,稍有不符合领导人意图
的,就要遭到思想批
判和组织处理,文化工作者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1936年宪法第125条所
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
自由”完全没有保障。苏联还通过国家安全机关检查信件,破坏人民的通信
自由。例如,作家索尔仁尼琴原
是炮兵连长、红军大尉。1945年2月因他在家信中流露出对领袖的不
满被捕,被判刑8年,流放3年,到1957
年才获平反。后来他根据坐牢和流放经历写成的《伊凡,杰
尼索维奇的一天》和《古拉格群岛》等书,使他
成为著名作家。
(4)对外关系中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斯大林体制的弊病反映在对外关系中
,就是搞世界革命、大党主义、大国主义,这导致苏联最终走上霸
权主义道路。20世纪30年代,为了
说明世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斯大林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要求
各国共产党起来推翻本国政府。尤
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要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头,成为世界革
命的中心,同美国进行势力范围
的划分与争夺。随着苏联力量的增强,斯大林的后继者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实
行同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虽
然与美国争霸是斯大林的后继者干的,但是根子在斯大林那里。可以说,斯大
林搞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坚持世界革命和总危机理论,这是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的根子。根据有三条:
第一,斯大林建立了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52年斯大林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
题》中说,战后亚
洲和欧洲的人民民主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和苏联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和强大的社会主
义阵营,而与
资本主义阵营相对立”。第二,斯大林要实现世界革命,侧重采取输出革命的方式方法。他从
20世纪2
0年代中期起就通过苏共和共产国际控制、资助、指挥许多国家共产党在本国搞革命。众所周知,
在我国
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中所3巳的右的和“左”的路线错误都来源于
莫斯
科的指示。1940年他策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共产党在国内夺权,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都
加入苏联。战后苏联还极力控制东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准备分两个阶段把所有东欧国家都划归苏联。<
/p>
第一阶段使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组成联邦,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组成联邦,保加利
亚和南斯拉夫组成联邦;第
二阶段使这三个联邦都加人苏联。斯大林直到最后依然还是要把苏联社会主义
道路强加于人。1952年,他在
临终前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苏联编写的政治经
济学教科书“是给予世界各国年轻共
产党人的好礼物”,“由于外国大多数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水
平不够,这样的教科书也会给予这些国家
的非年轻的共产党员干部以很大的好处”。为什么?因为可以使
他们了解苏联的发展道路。他说:对于一切资
本主义国家,“这条发展道路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
可能的和适当的道路”。第三,斯大林在国内独揽
大权,在国际共运中也是一言九鼎,坚决打击违抗者。
1947年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后,斯大林亲自指挥
在东欧国家内进行大规模清洗“铁托分子”的运
动,镇压浪潮席卷除南斯拉夫以外所有的东欧国家。斯大林
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至少从1940年起就
已经使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5)斯大林模式还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
只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大致在1921年转入和平建设时期以后,党政军官员的工资水平就不断上涨。
1922年苏维埃国家规定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距是8倍,1934年就扩大为30倍。1945年4月
实行特定
职务工资制,比原来的职务工资高出一倍半(即提高150%)。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部
长级工资是5000一
6000卢布,加特定工资6000一8000卢布,合计11000一1400
0卢布,而当时最低工资约为250卢布,相差
44—56倍。苏联实行兼职又兼薪。斯大林身兼数职,
当然也就领取几份工资(斯大林个人生活是实报实销,
所以他的工资袋从未启用)。更严重的是,党政军
官僚集团还享有高薪之外的很多特权,如住房、别墅、汽车、
游艇、特殊食堂、特供商店、特供商品等,
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后来党政军官僚集团竞发展为苏联社会主义
的重要掘墓人。
由于
苏联模式的以上五大弊病都是在斯大林领导的近30年之中形成的,处处都深深打上斯大林个人的烙
印,
所以自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模式也被苏联国内外众多人士称为斯大林模式。同时,斯大林主义
也被社会上众多人士视为极权社会主义、专制社会主义、暴力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斯大林模式的五大弊病使十月革命后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新路变成了歧路,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条歧路还延<
br>伸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一、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十六国的发展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大成果,是战
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朝鲜、蒙古、中国12个人民民主国家。尤其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对世界具
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些人民民主国家原来情况很不相同。越南、朝鲜、
蒙古、中国地处东亚,其余八
国都在东欧。战前,德国是工业发达国家,越南和朝鲜却分别是法国和日本的
殖民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
克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却
都是君主王国,旧中国名
为共和国,实为专制独裁国家。战争期间,这些国家分属于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
阵营。战后,这12个国家从1945一1949年先后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而且
组成一
种世界性社会主义制度和体系。说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全都是本身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或
者说全都
是由苏联输出革命、外部强加,都有失偏颇。这些国家大都是落后甚至是很落后的国家,本身并
不具备实现
社会主义的条件,然而又大都是由苏联红军解放或者在苏联帮助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
不得不接受苏
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有的国家如南斯拉夫,虽然曾经抵制而又变革过苏联模式,但是终究未
能摆脱苏联模式
的影响,未能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病。
概括地说,这些国家都是在打败
法西斯势力的有利国际条件下,依靠本国人民的武装斗争或苏联红军的
帮助而获得解放的,但是各国的具
体情况不尽相同。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群
众,通过艰苦的革命斗争打败了
国内外反动派,即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
朝鲜,都是共产党在国外(苏
联或中国)建立革命武装力量,然后在苏联红军的配合和帮助下打回本国,从而
获得胜利和解放的;罗马
尼亚和保加利亚则是共产党利用苏联红军进入国土追击德军的大好时机,领导人民
举行武装屉义,从刚推
翻法西斯统治和获得全国解放的;越南是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之际,共产党号召人民举
行起义,推翻了日本
占领者的统治,从而建立起革命政权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匈牙利,则主要是靠苏联
红军的力量获得解
放的。
以上国家的国情不同,解放方式各异,因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过程也各有特点。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中国的共产党,自身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和干部队伍,在人民民主政权
建立之
初就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随后又率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南斯拉夫于1941年4
月6日被德国
法西斯人侵,成立于1919年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当即建立以党中央总书记布·铁托为首的
军事委员会,组织人
民解放游击队开展反法西斯武装斗争,1943年在根据地成立临时政府,经过4年
的浴血奋战,1945年5月
15日获得全国解放,同年U月29日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
巴尼亚于1939年4月被意大利法西
斯入侵,1941年11月8日建立共产党,由思维尔·霍查主持
临时中央工作,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1943
年7月成立民族解放军,同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纳粹
德国又入侵。1944年10月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
胜利,成立民主政府,同年U月29日全国解放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建立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8年胜利
后又进行了3年解放战争,到1949年
建国。
越南于19世纪80年代沦为法国殖民地。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越南。建立于
1930年的越南共产党
当即领导越南人民组成越南独立同盟,党的领导人胡志明被选为同盟主席。独立
同盟发展了人民武装力量,
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8月10日,日本战败发出乞
降照会。8月13日,在胡志明主持
下,成立了全国起义委员会,并领导了总起义,革命力量迅速解放了
北方领土。8月中旬,阮氏王朝的末代
皇帝保大被迫退位,越南人民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革命结束了
长期的封建统治和80多年来外国帝国主义
的殖民统治。1945年9月2日,临时政府宣布越南民主共
和国独立。1946年3月,组成了以胡志明为首的共
和政府,从此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朝鲜于1910年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以金日成为代
表的朝鲜共产
主义者积极参加了中国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后转到苏联境内活动。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苏联红
军解放北朝鲜,金日成等人回到祖国,在苏联军队的帮助下,在朝鲜建立了革命政权
。1948年年底苏联军队
撤出北朝鲜。美苏两大国于1945年8月打败日
本法西斯时,曾经商定以北纬38。线划分势力范围,到1948
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为两个国家。19
48年8月15日在美国扶植下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也宜舌成立。19
45年10月10日,朝鲜共产党北朝鲜组织委员会建立,后几经合并与改组,于
1949年6月定名为
朝鲜劳动党。
蒙古原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在沙皇俄国策动下于1911年宣布“独立”。19
21年由苏俄支持建立人民政权,
1924年进而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但是在国际上没有得到承认。1
945年美苏进行幕后交易,允许蒙古于1945
年10月名义上通过公民投票、脱离中国宣布独立。在
美苏压力和利诱之下,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被迫同
意蒙古独立。20世纪40年代后期,蒙古在苏联
指挥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三国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本属于法西斯阵营,而且都是君主制国家,战
后都成了战败国。根据停战协定,盟国在这
三个国家分别设立了监督委员会,由苏联代表担任主席,这对三
国政治生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以上
三国解放初期建立的临时政府都是由各民主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
政府总理都不是共产党人。1946年
9月,保加利亚举行全民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随之建立人民共和国。
1947年9月,匈牙利成立以
匈牙利共产党为首的人民政府。同年12月,罗马尼亚国王被迫退位,新的人民
民主体制正式确立。
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则是另一种情况。两国原是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就受到纳粹德国侵
略。战争期
间,在两国国内进行抵抗的主力是波兰工人党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论贡献
,论实力,共
产党在战后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合情合理的。
德国在战败投降后
,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5年7月,苏占区组成反法西斯民主联盟,其
主导力量是德国
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苏占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民主政权建设。1949年9月,美、英、
法三国单
方面将它们的占领区加以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苏占区的民主政权宣布成立德意
志民
主共和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从苏联一国发展为多国,从东
欧到东亚,东西南北连成一体,拥有世界1/3人口和
1/4土地的强大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了。这个
体系的形成,根本改变了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20世纪60
年代,拉丁美洲的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5年印度文那半岛人民抗美战争取得胜利后,柬埔寨、老挝也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至此,共产党
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达到16个。
上述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
导,在政治上都是以共产主义政党为领导的
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通过双边条约和《华沙条约》组成共同防
御同盟(1954年华约缔结时有苏、波、捷、德、
罗、匈、保、阿八国参加,1962年以前中国曾派
观察员出席会议),在经济上通过双边条约和经济互助委员
会组织互助合作,建立起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1949年苏、保、匈、波、罗、捷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后
来阿、德、蒙、古、越五国也加入,中
国和南、老、朝曾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一些例会)。
欧亚拉美一系列入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是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的又一次历史性胜利。它大大发展了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
力。
二、东欧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新探索
东欧地区出现一系列入民民主国家,
本来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主要表现为,不是建立一党制
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
个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了联合
政府。例如,罗马尼亚建立了全国民
主阵线政府,参加政府的有共产党、国家自由党、农民阵线等,共产党
只掌管内务部、司法部和公共工程
部。波兰建立了民族团结政府,参加政府的有工人党(即共产党)、社会党、
农民党以及流亡在英国伦敦
的资产阶级政府的代表等,由社会民主党人莫拉夫斯基担任政府总理,工人党的
领导人哥穆尔卡担任政府
副总理。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民族阵线联合政府,其领导人是战前的总统贝奈斯。
当时,东欧
各国领导人都表示,要走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建立新型民主国家,要通过人民民主道路向社
会主义过渡。
1945年12月,瓦·哥穆尔卡在波兰工人党一大上提出,要走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苏联实
行一
党制,波兰则实行多党议会制,波兰的社会制度是人民民主制度。后来他又强调,波兰不能像苏联那样
大
搞重工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也不是波兰的样板。捷共领导人克·哥特瓦尔德提出,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寻
找自己“特殊的道路”,苏联的道路并不是唯一可行的。保共领导人格·米·季米特洛夫也曾强调,各民族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不一定完全效法苏联。总之,东欧国家都有主张走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建立<
br>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愿望。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转折点
是九国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和苏联与南斯拉夫两国关系的破裂。1946
年,苏美之间爆发冷战,为了增
加同西方国家对抗的实力,1947年9月,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
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和法国、意大利九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决定建立情报局。情报局表
面上是各国共产党交流
经验、协调行动的机构,实际上主要是苏共控制东欧各党、推广苏联模式的工具。1948
年,南斯拉夫
因不遵循苏联模式、不愿被苏联控制而遭到情报局批判,1949年进而被开除出情报局。于是,
苏联发
起声势浩大的批判南斯拉夫、批判铁托的运动。这个批判运动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南斯拉夫施加强大
压力
,企图强迫南斯拉夫就范;另一方面是力图控制其他东欧国家,强行推广苏联模式。
三、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建设社会主义的好经
验本来自然会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
党的高度重视,可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
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表现出了严重
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例如,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
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论著中仍坚持认为,外
国大多数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水平不高,需要向苏联共产党
学习,要在自己的国家利用苏联的经验。
后来几乎所有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模式。
苏联领导集团推行大国主义和大党主
义,更加强化了这种国际影响。斯大林长期把苏联党同其他党的关系看
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甚至是
父子党的关系,要求处处以苏联模式为样板,各国党的事务经常受到干涉。
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之下,许多
东欧国家都被迫接受苏联模式,不顾具体国情,照搬苏联那一套政治经济文化
体制。
第一,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的政治体制,其基本特点是“过度集权”。它不是一般的集权、高度的集权,而是过度的、极端的集
权。具体说来,这种过度集权表现为一党制、党政融合、个人迷信、个人集权、机构重叠、干部委派、缺乏
民主、监督无力、安全机关特权严重、社会团体作用微弱等。苏联的这种政治体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东欧国家基本上都加以照搬。
1936年,斯大林作出结论说:“
在苏联只有一个党,即共产党存在的基础。”这是把苏联的特殊做法绝对
化。苏联的这种做法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成了东欧国家效法的榜样。东欧国家都把社会民主党同共产党合
二为一,向一党制靠拢。早在
1946年,民主德国的共产党就同社会民主党合并,成立德国统一社会党;1948
年,捷克斯洛伐克
的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匈牙利的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
并,成立匈牙利
劳动人民党;波兰的工人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成立波兰统一工人党。同时,有些东欧国家
还取缔其他小
的政党,如匈牙利取缔了小农党,罗马尼亚取缔了非共产主义的其他政党。东欧国家的这种做
法,都是按
照苏联模式搞的。其实,东欧国家这样做并不明智,给后来留下很大的隐患。这些国家的社会民
主党在本
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历史悠久,其影响甚至超过共产党。它们同共产党的合并,使社会党人一
下子都
变成了共产党人。然而,他们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共产党内也未能对共产党领导人的过左过急的路线起
什么
制约作用,反而增多了、加深了党内矛盾。
当然,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仍稍微保留了自己的一
些特点。例如,某些国家仍然保留一些小党,实行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如波兰有统一农民党、民主党
,捷克斯洛伐克有人民党;复兴党、自由党,保加利亚
有农民联盟,民主德国有民主农民党、基督教民主
联盟、自由党、国家民主党,等等,但是这些国家的多党
合作在政治上没有起很大的作用,基本上是花瓶
摆设。又如,东欧国家没有采用苏维埃政权的形式,仍保留
“阵线”那样的政治统一战线组织。波兰有民
族复兴爱国运动,保加利亚有祖国阵线,罗马尼亚有社会主义
民主团结阵线,匈牙利有爱国人民阵线,民
主德国有全国阵线,捷克斯洛伐克有民族阵线,等等,但这些阵
线组织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第二,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大清洗”的做法。
苏联向东欧各国派去国家
安全顾问,直接指挥这些国家的安全机关,把苏联国内“大清洗”的一套做法
也推广到了东欧。1949
年6月,匈党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拉伊克等人被捕入狱,随后被处决,罪名是“铁
托的帮凶”。为此
受牵连的人很多,后来的匈党著名领导人、当时的内务部部长卡达尔·亚诺什也曾被捕,坐
了3年牢。波
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总书记哥穆尔卡,1948年被批判有“右倾民族主义倾向”,说他同情铁托,
结果被
撤销总书记职务,随后被开除出党,1951年被作为“间谍”逮捕人狱。阿尔巴尼亚的内务部部长科奇·佐泽,1949年被作为“叛徒”、“铁托代理人”处决。保加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保共政治局委员科斯托夫
,1949
年被撤职,随后被逮捕并处决,罪名是企图将保加利亚并入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
央总书记斯兰
斯基,1951年被捕,1年后被处决,说他是“托洛茨基—铁托分子”。罗马尼亚司法部
部长亚卢·波特拉什卡,
1949年被撤职逮捕,说他是为“铁托集团”效劳的“间谍”,随后被处决。
东欧国家的这些冤假错案,每一
个案件都牵连许多人,镇压的规模很大。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1952
—1954年,党内发生8起政治冤案,处
决72名高级干部,蒙冤者多达7万人。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
人贝鲁特在1948—1949年搞了3次清洗,全国
1/4的党员受到牵连
,不少领导人被撤销职务并受到处分。在匈牙利,法院在1949—1953年对39万人判处
了徒刑,
其时全国人口才l 000万。有材料说,在这场反对“铁托分子”、反对“右倾民族主义”的浪潮中,
东欧各国党内被清洗者共达250万人,其中被捕入狱者达12.5万一25万人。这种严重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的违法乱纪的倒行逆施,给东欧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后患。
第三,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如前所述,苏联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也是过度
集权,表现为急于实现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
济计划化,排斥市场机制,依靠行政命令,优先
发展重工业,采取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发展战略。苏
联的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东欧国家
基本上都照搬过去了。由于脱离本国实际,必然会给各国造成
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困难。以匈牙利为例,它
在1949年把凡是雇用工人10人以上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使社
会主义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绝
对优势,在工业中达到91.1%,在批发商业中占93%。1948年开始实
行农业合作化运动,19
50年全国共计建立2200多个农业合作社和3600多个机器拖拉机站,使得近12万农
户走上集体
化的道路。匈牙利不顾本国缺少资源的具体条件,提出要把匈牙利建设成为一个“钢铁与机器之
国”,最
终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第四,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文化专制主义。
东欧国家都像苏联那样大搞个人崇拜。它们不仅大搞对斯大林的“大”个人祟拜,而且大搞对本国党政
第
一把手的“小”个人崇拜,大肆颂扬斯大林和本国领导人,把他们说成是洞察一切、从不犯错误的圣人。
匈牙利的拉科西·马加什、保加利亚的伏尔科·契文科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思维尔·霍查就是三个突出的典型。他们在国内搞个人崇拜的程度比之苏联毫不逊色,借斯大林个人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威望,树立自己个人在国<
br>内的威望。搞个人崇拜、把领袖言论神圣化,势必助长教条主义。
除了搞对领袖的个人
祟拜之外,东欧国家也是按照苏联模式,对报刊舆论、社会科学著述和文艺作品进
行严肃审查、严密控制
、严格管理和严厉处置。东欧国家的文化专制主义还带有三个新特点:首先,在意识
形态和文化传播方面
紧跟苏联,唯苏联马首是瞻。在各国国内持续不断传播苏联的电影、歌曲和各种文艺作
品、社会科学论著
。’苏共中央宣传什么、批判什么,各国都是亦步亦趋,随风转舵。其次,1948年苏联批
判南斯拉夫
共产党的民族主义、修正主义之后,东欧各国都集中力量大肆批判铁托主义,以示更紧密地靠近
苏联,要
与苏联同心同德。最后,批判西方思想文化,坚决反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侵袭。东欧各国与西欧各国
紧邻相
依,它们对西方文化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良萎,一概加以批判和抵制。文化专制主义加深文化闭
关自
守和孤芳自赏,窒息了知识精英的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阻碍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总之,东欧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仿效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
它
们推销,甚至强加于人。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
东亚和拉
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有关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五国的
情况,我们
集中在下一章叙述。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蒙古和柬埔寨的情况。
蒙古,自1921年3月蒙古人
民革命党在苏俄建立后,在苏俄支援下于7月宣告蒙古脱离中国“独立”,
1924年11月26日进而
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并且把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作为蒙古社会发展的唯一道
路确定下来。但是,
执政的人民革命党并没有仔细研究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苏联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干
预下,盲目照搬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1928年在全国实行牧业集体化,采用粗暴的行政命令主义,
引起社
会动荡。1940年,人民革命党虽然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很长时期,要为这种过渡准备物质
文化条件。但
在实践中,还是不顾本国缺少资源和基础落后的实际,提出要建立强大工业的目标。194
7年12月,人民革
命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国营工业和集体合作社的产值占到全
部工业的98%。到1959年
98%的牧户加入合作社,基本上建立了牧业生产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1961年急于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
设的完成阶段。蒙古照搬苏联模式,留下了严重后患。
柬埔寨共产党成立于1960年,曾经深入山区坚持武装斗争。柬埔寨在1975年取得抗美救
国战争胜利后,
1976年进而废除君主立宪制,改国号为民主柬埔寨,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人民民主,
而是由柬共一党专政,
由中央书记兼军委主席和政府总理的波尔布特个人专权,极力推行极左路线。把城
市居民全部迁至农村,集
体进行生产劳动,工厂、商店等全部没收归国家所有,取消贸易和货币,实行全
民供给制,取消家庭,实行
夫妻分居,严禁宗教活动,勒令僧侣还俗,取消正规学校,禁用书籍和印刷品
,在干部中不断搞大清洗。结
果造成众叛亲离,招致1978年越南出动10万志愿军进行干预。柬埔寨
共产党又退到农村整顿,1981年12
月6日柬埔寨共产党被迫自行解散,成立新的政治组织,称为“
民柬方面”,或以“红色高棉”名义进行活动。
1989年越南撤军后,柬埔寨实现民族和解,在联合国
监督下组成联合政府。红色高棉于1992年11月30日
成立柬埔寨民族团结党,依然推行“左”的路
线,抵制大选,又一次丧失了回归政坛的历史机遇。到1997
年内斗加剧,互相残杀,部队损失了80
%。1998年波尔布特死后,残余部队向政府投诚。柬埔寨共产党是一
“左”到底、彻底覆灭的典型,
也是深受苏联模式影响的典型。
四、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在国际上推广,其效果和影响存在差异性。这一方面是由于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的影响力存在差异性
,另一方面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个国家,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仿效程度有差异性。
由于走上社会主义
道路的各个国家具体情况不同,有些执政党对苏联模式的普遍性提出异议,甚至抵制过苏
联模式的推广。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斯拉夫最先起来冲破苏联模式束缚,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但是
由于条件制约,南斯拉夫虽然抵制过苏联模式,可是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194
5年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成立初期,南斯拉夫也一度照搬苏联模式,对
国民
经济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国家所有
制
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业、银行、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实行了国有化,建立了以国
有经济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南斯拉夫学习苏联模式,采用中央过度集权体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可是,这种体制的弊病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过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带来了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既影响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又常常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中央指令性计划统得过多过死,不利于发挥地方、
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顺利。
恰逢其时,发生了“苏南
冲突”,在苏联的操纵下,1948年6月召开的九国共产党情报局会议通过了《关
<
br>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决议对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及其国内政策进行了指责,硬说南斯拉夫共
产
党领导篡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
级专
政;否认城乡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把农民尤其是富农看成是“国家最稳定的基础”,起着社会主
义“建设
者”的作用,从而执行了一条“民粹主义富农党”的路线;极力宣扬阶级合作,调和阶级矛盾,
纵容资本主
义势力的膨胀;等等。所有这些指责都是捕风摄影、片面夸张的不实之词。根本原因在于南斯
拉夫共产党领
导人铁托等不听苏联的指挥,要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新路。由于南斯拉夫共产党不服从
这个决议,1949
年11月,情报局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通过《南斯拉夫共产党在凶手和间谍掌握中
》的决议,无中生有地攻
击南斯拉夫共产党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工具”,是新战争挑拨者的“帮
凶”、英美帝国主义的“奴仆”、
法西斯“政治匪帮”。这样,就把南斯拉夫当做了敌人。从此,苏联和
东欧各国对南斯拉夫施加更大的压力,
断绝与南斯拉夫的外交关系,撕毁与南签订的友好条约和各种经济
贸易协定,并对南实行经济制裁和军事封
锁,使南斯拉夫陷人空前困难和孤立的处境。
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开始重新审视苏联模式的一些做法,更加坚定地进行独立探索,试图开创另一
种
社会主义模式。南斯拉夫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根据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进行了颇具特色的“自治社
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铁托、卡德尔等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认为,马克思、列宁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都提出了“劳动解放”、“国家消亡”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根
据
这一思想,在政治方面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而不是由国家和党来垄断和包办,
工人
阶级应当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国家消亡”要从社会主义阶段开始做起,要把社会主义的国家
看成是
逐渐走向消亡的国家,为此要把国家的职能逐步转交给社会团体,建立工人自治制度。在经济方面
,要把国
有制改变为社会所有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充分利用价值规律,要使计划与市场二者得到最
佳配合。
但是,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并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束缚。例如在政治上仍
然是固守
斯大林的政治体制,搞个人集权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未能成功(铁托内定的接班人
卡德尔在1979
年69岁时先于铁托去世)。铁托还于1974年在宪法和党章中明文规定他是“终身
总统”和“终身主席”。他
以为只有用他如铁般的终身制才能保卫南斯拉夫的独立与社会主义。到晚年他
已经病重截肢,也不放弃党政
军三大权力。他于1980年88岁高龄谢世,是社会主义国家终身制领袖
中活得最长的一位。在失去卡德尔之
后,铁托不再指定接班人,转而决定在他之后采取六个自治国第一把
手轮流坐庄的办法,每人任期只有一年,
这样,任期过短,削弱了中央集权,助长了各个自治共和国的分
权。在经济方面,用社会所有制代替国有制
也不成功,因为按规定,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属于任何个
人、任何集团或国家,而属于整个社会,属于
全体劳动者。这根本就是一种空泛虚幻的所有制,结果生产
资料的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国家机关官员手中。
南斯拉夫一直强调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实际上
企业还是按照计划摘自治,而不是按照市场摘自治,
结果还是没有办法搞好。所以,南斯拉夫的“自治社
会主义”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探索和实验,实践上并末
取得成功。
第四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一、战后苏联三次错失改革机遇,使苏联模式陷入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
端日益暴露,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从20世50年代初开始提上日程。但是,
改革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下,改改停停,进进退退,反反复复,道路曲折。尽管几十年间苏联国内
外环境都发生很大变化
,但苏联模式却没有与时俱进、及时实行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以至于一次又一次、
连续三次错失改革的
机遇。苏联模式的优势与弊病也随之发生转化,以前的优势逐渐减弱,以前的弊病日益
凸现。在飞速发展
变化的新科技革命时代,苏联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陷入缓步蹒跚甚至
停滞状态。
1.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第一次错过改革的时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
是1948年经济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以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
化,苏联面临新的历史选择。从国际条件看,这时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
苏联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
下的社会主义孤岛。从国内条件看,过去被备战和战争所掩盖或缓和的弊病,在
战争结束以后日益暴露出
来,过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已明显不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同时,苏联的经济
文化水平已比20世纪
30年代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也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战后的苏联已经逐
步具备在正常的、和平的条件下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环境,改革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党内外的改革呼
声也愈来愈强烈。当时,改革要求通过以下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农村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
。当时苏联农业问题最为尖锐,1947年春天,乌克兰库尔斯克地
区为了克服饥荒,组织农民进行生产
自救,被迫实行大面积包产到组。它的办法是:集体农庄把农具、牲畜、
耕地包给生产组,期限至少一年
或一个轮作期,生产组独立完成全部农活,按指标给集体农庄上交一部分产
品,向国家收购站直接交售一
部分农产品,其余由生产组的成员分配。1947年乌克兰农业获得好收成,1948
年收成更好。19
48年乌克兰上交给国家的粮食比1947年多11 500万普特,比战前的1940年多3300万普特,<
br>全年粮食收购任务比1947年提前5个星期完成。当时主管农业工作的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全苏
集体
农庄事务委员会主席安德烈也夫积极支持包产到组的改革。1947年9月,他在《真理报》上撰文
肯定库尔斯
克州包产到组的优越性,指出集体农庄劳动越是以小组或个别庄员为基本形式,就越能在物质
利益上起到鼓
励作用,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包产到组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仅使
农民受益,而且
使整个农业状况大为改善。1949年4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改善集体农庄组织,
提高生产率以及调整劳
动报酬的措施》的决议,进一步肯定了这种做法。
然而,这种改革尝试
却同既存的社会主义农业观念发生了冲突,包产到组仅实行了一年就遭到严厉批判。
1950年2月19
日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社论《反对集体农庄劳动组织中的偏向》,认为包产到组破坏
了集体农庄
所有制。文章说,承包到组是违背从经济上、组织上巩固集体农庄利益的原则的,会使农业工作
误入歧途
,在这个问题上不应当有任何模棱两可的意见。文章指名批判安德烈也夫。1950年第10期党中央
机
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也发表社论,批判库尔斯克州委犯了严重错误,包产到组是倒退。安德烈也夫
被迫承认推行“小组作业”是犯了错误。不久,安德烈也夫被撤职,库尔斯克州委被改组,包产到组被废止,
p>
对农业体制的有限改革被压制下去。不仅如此,1950年还进一步采取措施发展
社会主义大农业,在全国开展
集体农庄合并运动。经过一番合并,集体农庄由1950年1月的25.4
万个合并为1952年9月的9.7万多个。
这样集体农庄的地域范围、劳动规模都相应扩大了,核算形
式也改变了。
第二,要对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实行改革。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
议第一副主席
和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1903—1950)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分集中
的领导必然产生官僚主义,并造成浪费。他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利
用20世纪20年代新经济政策
时期的一些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赞同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加强
经济核算,注重物质利益。他特别
重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发展,要在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生产、扩大产品生产和发展运输业、
积累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他还指出了战后苏联继续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和过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的弊病。但是,沃兹涅先斯基的观点不仅没有被采纳,而且
被当做资本主义复辟的代表受到严厉批判,
沃兹涅先斯基不仅被撤职,而且还于1950年以“叛国罪”
被处决(到1956年获得平反)。
第三,在政治领域,提出政治改革的要求。1946年苏联新宪法
草案和1947年苏联共产党新党纲领草案
都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党和国家干部的狭小范围内进行讨论
,但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民主化的重要思
想:诸如经济实行分散化管理;给地方和各人民委员部下放
权力;取消战时特别法庭,特别是运输法庭和军
事法庭;扩大党内民主;实行干部轮换制原则等。但是这
些意见都没有被采纳,而且还不许扩散。
第四,在司法领域,1947年5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
主席团颁布废除死刑的法令。当时的《劳动报》
发表题为“历史性的文件”的社论,认为真正的民主制度
已经在苏联如此巩固和坚强,我们已经无须用死刑
这种最严厉的惩罚来对付我们的敌手了。显然,这项法
令是有预防20世纪30年代“大清洗”重演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斯大林“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理论的一种纠偏。可是直到1949—1951年,斯大林还根
据诬告材料制造了所谓里通外国、与英
国间谍有联系的“列宁格勒案件”。在该案中,列宁格勒州委全体成员
几乎全部被捕,成千上万元辜者被
殃及,其中许多人在囚禁中含冤而死。此案还涉及上述提出经济改革建议
的沃兹涅先斯基等主要党政领导
人。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材料表明:如果1953年斯大林不去世的话,他还要继
续斩除他身边的一批暗藏
的“人民敌人”。可见,只要存在个人集权制与领导职务终身制,就无法实现民主,
维护法制,实现法治
。斯大林除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之外,还实行指定接班制。1949年年底全
世界各国共产
党人热烈祝贺他的七十大寿、极力歌颂他的伟大功绩之后,他也日益感到年事已高,精力不足。
195l
一1952年,党中央书记处已经由格·马·马林科夫主持工作。1952年10月召开苏共十九大时,他指定<
br>中央书记马林科夫取代他作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显然他有意选定马林科夫为接班人。可是他又感到马林科夫
不善于独立思考,因此不大满意。他还没有挑选好满意的接班人,就于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淬死
。但是
根据2007年12月18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登的记者尼·多布留哈写的《斯大林被害
真相》的报道,
斯大林实际上是死于贝利亚投毒。贝利亚从l946年起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
长会议副主席(即政府
副总理)、斯大林的亲信,长期任国家安全情报部门首脑。他在1952年得知斯
大林又怀疑身边亲信有叛逆,
要逮捕自己,于是孤注一掷,先下手为强,责令下属在矿泉水瓶中放慢性毒
药,置斯大林于死地。
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斯大林思想僵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错估了国内外形势
,压制了党内外出现的
改革要求,错过了战后第一次改革的时机。
2.赫鲁晓夫急躁冒进,第二次错过改革的机遇
斯大林逝世后,世界力量对比已达到某种稳定
和均势状态,国际形势开始出现缓和趋势,为苏联的改革
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苏联国内的
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严重困难,个人崇拜的危害已经暴露无遗,
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不
满,过度集权体制的弊端也已表现得更加明显。苏联的改革已经
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马林科
夫接班后显得软弱无力,3月14日即以实现党政领导职务分开为由被免去党中央书记职务,只担
任部长
会议主席(即政府总理),到1955年2月又被降为部长会议副主席。尼·谢·赫鲁晓夫于1953年9月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后,对苏联模式开始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改革。它不仅范围很广,而且具有一定<
br>深度,有些改革措施甚至触及斯大林模式的要害——过度集权,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赫鲁晓夫
的改革主要有以下措施:加强集体领导,把党中央总书记改称第一书记,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实行党政领
导
职务分开,党中央第一书记不兼政府首脑;加强法制,整顿改组内务部机构;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农业
管理
体制;改组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建立于部更新制度,取消一些高级干部的特权,降低他们的一些
工资待
遇;把党组织划分成工业党和农业党等。
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错综复杂。其中有些改
革一时效果显著,如开垦荒地,增产粮食;有些改革既有
成绩,同时伴有错误,如取消国营拖拉机站,把
拖拉机卖给集体,但急于求成又使集体农庄负债累累;有些
改革很不彻底,前后不能贯彻始终,如规定党
中央第一书记不得兼部长会议主席,可是自1958年起他又身兼
二职,独揽党政大权;有些改革则是心
血来潮的蛮干,危害很大。特别是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越
来越严重,改革中的错误也越来越突
出。例如,1957年,赫鲁晓夫把工业和建筑业的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
撤销管理经济的中央各部,
成立为数众多的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这种改革,既不是利用价值规律,也没有
发展市场取向,而是维持
行政命令体制,仅仅是换了一个“婆婆”,把中央的行政命令变成地方的行政命令。
结果,改革未见成效
,反而产生严重的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又如,在农业方面,赫鲁
晓夫虽然改变了农
业计划制度,赋予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以一定的自主权,但同时又强调“一大二公”,用合
并的办法进一
步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并把许多贫穷的、亏损的集体农庄改为国营农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国家所有
制和集体所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再如,1962—1963年,苏联展开经济学家利别尔曼
建议的大讨论,强调利润、工资、奖金等经济刺激手段。但他不是集中精力去搞“利别尔曼实验”,而是忙于<
br>把统一的党组织划分成为工业党和农业党,以至于引起混乱。
赫鲁晓夫的改革保留了苏联模式的
基本框架,很不彻底。他又搞起新的个人集权、新的个人崇拜,“左”
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基本上没有改变
,相反,急躁冒进、急于过渡的思想又膨胀起来。在1961年苏联共产党二
十二大上,他不切实际地提
出: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并在新的党纲中对向共产主义过渡进行
了详尽的论证和具体的
规划。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他在苏联共产党二十二大上还提出
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
理论,这是要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但又不愿意使国家和党很快消亡而炮制出来的、脱
离实际的“左”的
观点。我国理论界迄今还有人认为赫鲁晓夫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理论否认党和国家的无产
阶级性质,是右
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实际上是形右实“左”,他提出“两全”是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整
个说来,由于赫鲁晓夫改革不是沿着扩大党内外民主、引进市场机制的方向前进,而是急躁冒进,
在过度集
权的框框里寻找出路,使苏联又一次失去改革的好时机。
我国思想理论界至今还有不
少人误认为苏联改革的失败源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大肆推行“三和”
(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
平竞赛)、“两全”(“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的右倾机会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
路线。其实,尽管
赫鲁晓夫自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起确实用过很多过激、不当的言辞揭发、批判了斯
大林的错误
,然而他在秘密报告中和其他场合也都多处肯定过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况且,不仅他的“两全”
主张是少
右多“左”、形右实“左”,而且他的“三和”观点也含有“左”的成分。他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可能
通过
议会民主、合法斗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如前所述,这一点马克思、思格斯晚年早就有过这个设想。
是
否可能和平过渡,这要由各国共产党依据本国实际情况独立自主进行探索,而赫鲁晓夫主张“和平过渡”
则是大党主义强加于人。赫鲁晓夫主张苏联同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与“和平竞赛”是缓兵之计,
他依然要以苏联共产党为中心、以他为首推行世界革命,彻底埋葬帝国主义。他只是对过左路线和过度集权的苏联斯大林模式作些枝节的、局部的改革,从总体上依然维护苏联斯大林模式,至多不过是要改变为半斯<
br>大林模式。当然,赫鲁晓夫也有明显的右倾观点,如鼓吹当今就要争取实现“没有军队、没有武器、没有战
争”的“三无”世界。
3.勃列日涅夫只搞“完善”,第三次错过改革开放的机遇
赫鲁晓夫在1964年10月已满70岁之时被一场“宫廷政变”赶下台,表面上以健康原因辞去党政领
导职
务,接替他的是58岁的列·伊·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国际形势,虽然存在“冷战”和对
抗,但总
的来说保持了和平多处的局面。由于苏美两国在核武器方面已经形成均势,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
可能性变得
更小了,到70年代末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明显地成为时代的主题。
新的时代主题和
新的国际形势既对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时机。
但是,勃列日涅
夫并没有利用当时实行改革的有利时机,而且根本看不到实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继续
固守传统模式
,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在他执政18年期间,对苏联模式修修补补,只谈完善,不
谈改革。
第一,在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缺乏民主的传统政治体制没有得到应有改革。相反,个人迷信、个人专<
br>断、党政融合、以党代政、干部特权、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等弊病更加巩固起来,并有所发展。他于1966
年又
把第一书记改称为总书记,他虽然没有兼任部长会议主席,却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又兼任国防委员
会主席,
依然仿效斯大林,独揽党、政、军三大权。他还把高级干部与普通职工的工资差别扩大到100
多倍。尤其是
党的领导集团严重老化,思想保守,极不利于改革创新,难以开创新的局面。1981年苏
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14名成员,70岁以上有8人。60岁至70岁有4人,60岁以下只有2人,苏
联共产党中央领导层的5个核心
成员,平均年龄高达75岁,成为不折不扣的“老人政治”。
第二,在经济方面,过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多少改变。1965年虽然实行过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领
导的“新经济体制”改草,但只是在减少计划的指令性指标、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方面做文章,改革的办法不多,步子不大,并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即使这样的改革,到1971年苏联共产党二十四
大
前后也不再进行了。从此,苏联对原有体制只讲“完善”,讳言“改革”,
实际上倾向于加强集中管理。当时,
还组织了对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
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特别是,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浪潮,勃列日涅夫只是空谈科技革
命和生产集约化,不采取实际的有效措施,
仍然死守传统的经济结构,偏重发展传统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部门,使苏联的科学技术(除军事技术外)和经
济水平越来日落后于西方。
第三,在对外政策
方面,一方面闭关锁国,只同“经济互助委员会”国家发展“经济一体化”,自我孤立
于国际经济体系;
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行扩张主义到处伸手,扩大势力范围,加紧军备竞赛,同美国争夺世
界霸权,耗费了
大量的资源,使得国家元气大伤。不仅经济上背上沉重包袱,而且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
勃列日涅夫
又一次错过了苏联历史上难得的最好的改革时机。这一时期,苏联政局和社会比较稳定,综
合国力大为提
高,人民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实行改革的条件已相当成熟。但是,勃列日涅夫不进行改革。
勃列日涅
夫又搞终身制,于1982年76岁病故,接替他的68岁的病人安德罗波夫只在任1年零3个月就
去世
了,后继者是72岁的病人契尔年科,只在任1年零1个月又去世了。这种现代世界上史无前例的病人轮
番接班的老人政治把紧迫的改革任务一再延误了!
总之,苏联在战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三次丧失
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机遇,促使党政领导过度集权的
体制凝固化、绝对化,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使
得社会主义改革越来越难以正确有效地进行,为随后苏联
东欧的剧变和苏联模式的失败败埋下了祸根。
二、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1.东欧改革与东欧剧变 <
br>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只在短短几年时间,局势就迅速失去控制
。
先是东欧国家,后是苏联,相继发生了社会制度的剧变。在这些国家,共产党被迫下台,大都自行解散
或者
改变为社会民主党,一批新党、新人通过民主选举掌握了政权,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被摧毁,转而走
上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苏联东欧的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使本来
处于低潮
的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同时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
(1)东欧国家改革浪潮的起落。
如前所述,东欧各国几乎都照搬了苏联过度集权的模式
,先后废除了多党制,实行一党制,或实质上的
一党制,把多种经济成分改变为单一的工业国有制和农业
集体所有制,并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这种体制
在一段时间内,在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经济中曾经起
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种过度集
权的体制不适合东欧国家的国情。随着东欧各国社会
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趋暴露,再加上
苏联共产党大党大国主义的很多于预,曾先后在东
欧激起过一连串的事件。如前所述的1948年至1949年的
情报局事件,还有以下将要提到的195
3年东柏林事件,1956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1968年捷克事件等。
这些事件不同程度地反映
了东欧国家要求独立自主,对不符合国情的苏联模式进行改革的要求。改革势在必
行。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50年代初起逐步掀起改革的浪潮。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改革的思路、主张和方针政
策也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看,改革的范围由一国逐步发展到多国,改革的要
求由被动逐步变为比较主动,
改革的内容由个别或局部问题逐步扩展到涉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外交
等诸方面的问题,对改革的认识
也由比较肤浅而逐步走向深化。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
革任重道远。为什么要改革,改革
什么,如何改革,要改革成什么样子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人们,要求人们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
以作出正确的回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发端于20世纪5
0年代初的南斯拉夫,到1989年2欧剧变
之前,大致掀起过三次改革浪潮,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改革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如前所述,南斯拉夫
在
苏南冲突的背景下,为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首先冲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自1950年起开始自治
社会主义
的建设。1953年3月斯大材逝世后,6月就发生东柏林事件。从6月15日起,约有30万
工人卷入罢工浪潮,
不少人上街示威游行,要求减少工作定额、改善生活等,进而发展为撕毁领袖像、放
火焚烧德苏友好大厦等
暴动。苏军出动坦克镇压,导致21人死亡。结果政用被迫取消增加工作定额的决
定,苏联也取消民主德国尚
未还清的25亿美元赔款。如前所述,苏联本国在1953年斯大林谢世后也
开始了改革。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
的地位,决定了它所进行的改革必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巨大的影
响。在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二十大
后,又发生波兰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6月波兰波兹南工人
罢工、游行,并冲击监狱、法院,要求改革
工资制度等,遭到政府镇压,死亡55人,受伤575人。1
0月至11月匈牙利发生学生、工人、市民参加的要
求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的群众运动,结果也
被镇压,造成上万人伤亡,结果党和政用也都改组。这
些事件表明,有严重弊病的苏联模式非进行改革不
可。因此在苏联开始改革之后,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
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开始了改革。
但由于传统模式和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改革的指导思想
不甚明确并具有片面性,改革的方针政策不
同程度地都存在着缺陷和错误。这些改革虽然一时缓解了某些局
部的困难和矛盾,但也造成了某些混乱和
不安定。因而在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前后,苏联东欧
大多数国家的改革,或被看做是修
正主义而加以否定,或处于停滞状况。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起到80年代上半期,是改
革缓慢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苏联自
1965年起陆续实行以 “经济刺激”为主体的“新经济体制
”的改革,并一度在东欧掀起了改革的热潮。民
主德国提出了改革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体制的方案,罗马
尼亚自1965年起开始加入改革的行列,匈牙利从
1968年起推行“新体制”,保加利亚从1971
年开始推行新经济体制,随后波兰也开始实行新体制战略。这一
阶段最突出的事件之一是1968年捷克
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它的兴起和夭折成为这一阶段苏联和东欧
国家改革由高涨转入缓慢发展的转
折点。“布拉格之春”被苏联镇压后,东欧多数国家的改革在较长时间内处
于缓慢发展或停滞的状态。总
的来看,在这一阶段中,改革不同程度地触及了体制问题,但仍然没有能摆脱
传统体制的束缚。在政治体
制改革方面,虽然东欧各国曾作过某些努力,但实际上并无多少进展,中央集权
过多,个人集权制、终身
制和领导集团的老化,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等现象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党内的腐败现象和脱
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日趋严重。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开始公开活动,波兰以团结工会为代
表的反对派组织也
在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深入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内部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但主要还是局
限于在维持传统的计划经济范围内作某些局部的调整和改革。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经济
<
br>
发展的速度就逐步下滑。可以说,苏联东欧在80年代初已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这和同
期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和繁荣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2)东欧国家剧变,改革失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欧国家掀起的第三次改革浪潮,在
匈牙利等国取得较明显成效,生产大有起色,
消费品供应较为充足。但是过度集权的体制未变,好景不长
。1989年一1990年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
局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相互作用和巨大冲击
之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场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
主义的演变。东欧剧变,综合来看,各国大体都
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
部的原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
难,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困难的出路,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并与
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
的各种压力和影响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
义原则,承认反对派合法地位,与反对派
对话或召开“圆桌会议”等等,而反对派则乘机扩大势力。三是反
对派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或通过大选
,或通过不断制造动乱,不断施加压力,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
最后实现政权更迭。东欧国家由于
毗邻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压力与冲击力更大,
所以先于苏联发生剧变。东欧八
国的剧变,也有三波浪潮。
第一,波兰、匈牙利掀起剧变第一波浪潮。
波兰本来一直由统一
工人党掌握政权。1980年9月22日“团结工会”在罢工浪潮中建立。会员人数很
快发展到数百万人
,最多时达到1干多万人,其中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有100万人之多。1981年12月,波
兰当局宣
布取缔团结工会。1988年,团结工会利用当时的经济困难和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支持下,在各地
发
动空前规模的大罢工。1989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全会被迫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2月一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有团结工会参加的“圆桌会议”,决定实行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制和议
会民主制,允许团结工会参政选。 6月举行议会选举,团结工会获得胜利。7月在议会选举总统时,波
兰统
一工人党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以一票的微弱多数当选为总统。8月议会批准团结工会的马佐维耶茨
基为政
府总理。9月团结工会领导的联合政府成立,波兰统一工人党由执政党变成参政党。12月29日
,议会决定把
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90年1月波党举行十一大,宣布停止活动,随即
召开新党成立大会,
大多数代表赞成改名为波兰社会民主党,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奋斗目
标。
匈牙利与波兰不同,反对派主要出在党内。1988年5月,卡达尔被解除总书记职务,波日高伊
等人进入
政治局,他们主张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三权分立制和议会民主制。1989年2月,匈社会主
义工人党中央全
会决定实行多党制。6月一9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圆桌会议”,同意修改宪
法,改变国家性质,
党组织从各单位撤出。10月6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十四大,决定改名为
社会党,提出要建立“民
主社会主义”,从而导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分裂。12月,匈牙利社会主
义工人党部分党员重新召开十
四大,提出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90年3月一4月,匈牙利举行国会
选举,反对派“民主论坛”取得优势,
组成内阁。改了名的社会党失去执政地位,沦为在野党。
第二,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掀起剧变第二波浪潮。
民主德国原是社
会主义各国中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但同联邦德国相比,经济差距还是很大。例如,1987
年联邦德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4400美元,高于民主德国约l倍。除经济差距外,民主德国还多方限制人
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为了防止人民逃往联邦德国,在苏联指挥下民主德国政府于1961年
8月13日动工在东
西柏林之间修建了160多公里长、3.965米高的垛墙。1984年3月又筑起
高约l米的第二道墙。但还是无法
防止人民逃跑。从1989年8月开始,民主德国大批居民逃往联邦德
国。10月18日,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召
开中央全会,昂纳克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由克伦茨接任,随
后宣布举行自由选举。11月9日,隔离东西柏
林28年之久的“柏林墙”被愤怒群众推倒,两德边界全
部开放。12月,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举行特别代表
大会,决定将该党改名为“德国统一社会党一民主社
会主义党”,不久又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
3月,举行人民议院选举,由反对派组成的
“德国联盟”取得胜利,成立以梅齐埃为总理的政府,民主社会
主义党沦为在野党。同时,两德合并的步
伐加快。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民主德国并人联邦德
国,结束了德国分裂41年的历史
。
保加利亚共产党于1989年11月10日举行中央全会,被迫解除了日夫科夫的党政领导职务,选
举姆拉德
诺夫为总书记。1990年1月16日,保加利亚共产党开始同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1月
30日,保加利亚共
产党召开十四大,通过《民主社会主义宣言》,宣布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4月
3日,该党改名为“保加
利亚社会党”。同时,议会通过宪法修改法、政党法和选举法,姆拉德诺夫在国
民议会当选为总统。6月,社
会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以卢卡诺夫为首的社会党政府。然而,反对派
在议会内外发动一次又一次夺权
斗争。7月,姆拉德诺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由民主力量协调委员会主席
热列夫取而代之。11月,卢卡诺夫
政府也被迫辞职,12月,由无党派人士波波夫组成联合政府,19
90年11月15日保加利亚共和国改名为保加
利亚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作为联邦制国家,
剧变后分立为两个国家。1989年11月20日,“七七宪章”等12个反对
派组织联合成立“公民论
坛”,组成全国委员会,向当局发起进攻。11月29日,联邦议会批准修改宪法,取
消捷克斯格伐克共
产党领导地位等宪法条款。12月l0日,“民族谅解政府”成立。在21名政府成员中,共
产党人仅占
10名。这是41年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首次在政府中处于少数地位。12月20日一21日,捷克
斯
洛伐克共产党召开非常代表大会,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12月29日,曾经被判坐牢的反对派
领袖、剧作家哈韦尔当选为总统。1990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十八大将党组织改为联邦制,全称为“捷
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联邦委员会”。1990年3月29日捷联邦议会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党
改名为捷
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1年8月,捷共联邦委员会又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捷克—摩拉维
亚共产党和民主
左派党联盟。12月,斯洛伐克民主左派党推出联盟,与之分道扬镳。1993年1月1
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
成为两个独立的共和国。此后,“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和民主左派党联盟”又
发生了数次分裂和改组。现在
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简称捷摩共)是原东欧各国共产党中唯一保留共产
党名称并且在继续活动的在野党。
罗马尼亚的剧变带有突发和暴力性质。多年来,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
记、共和国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
兼武装部队和爱国卫队总司令齐奥塞斯库拒绝改革、高压统治的做法,
引起广大人民不满。1989年12月16
日,抗议活动首先在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随后示威活动
波及全国。示威者包围了总统府,奇奥塞斯库
下令要爱国卫队开枪镇压,爱国卫队拒绝向人民开枪,并发
生哗变。齐奥塞斯库夫妇在出逃途中被捕。22日
晚,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正式成立,原被奇奥塞斯
库撤职的罗共中央书记扬·伊利埃斯库当选为主席。
救国阵线委员会当即宣布接管政权,并把国名从罗马
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罗马尼亚。25日,齐奥塞斯库
被特别军事法庭宣判
后处决。1990年1月,伊利埃斯库宣布罗马尼亚共产党为非法组织。5月,举行多党竞
争的大选,伊
利埃斯库当选为总统,救国阵线在议会两院均取得多数,保持了执政党地位。
第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掀起剧变第三波浪潮。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从20世纪60年代起
就与苏联共产党分道扬镰,受苏联的直接影响较少,因此剧变发
生得稍晚一些。1990年12月8日,
首都地拉那大学生举行抗议活动。12月11日,劳动党中央全会被迫决定
实行“多元化”、“多党制”
。1991年4月10日,阿公布新宪法草案,取消有关劳动党领导和马列主义指导的
条款。4月26日
,人民议会决定将国名由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给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4月30
日,劳动党中
央总书记阿利雅超过2/3选票当选首任总统。5月15日,阿爆发全国性大罢工,提出提高工
资等17
项要求。6月中旬,劳动党召开十大,决定改名为社会党。1992年3月,民主党在人民议院的选举中
取得执政地位。4月,民主党领导人萨利·贝里沙当选为总统,阿尔巴尼亚社会党成为在野党。
南斯拉
夫脱离苏联的影响最早,它独树一帜,搞“自治社会主义”。该国的剧变同国家解体联系在一起,
也发生
得稍晚一些。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多民族国家,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
其顿
、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6个自治共和国组成,执政党原来是南共联盟。1989年10月,南共联
盟中央决定实行多党制。1990年初,南共联盟分裂解体,各自治共和国的“共盟”先后改名为社会党并独立
活动。7月,南联盟议会通过《政治结社法》,导致各种政党纷纷出现。这一年,各共和国先后举行议会
选举。
结果,除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议会仍是原“南共联盟”占优势外,其他四个共和国的议会均
被反对派
控制。反对派掌权后,各共和国加紧进行独立活动,最后导致南联盟解体。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
亚于1991
年6月宣布独立,马其顿于同年11月、波黑于1992年3月也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
山这两个自治共和国
于1992年4月组成了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到2003年2月这两个共和国又分别
独立。这样统一的南斯拉夫联
邦最终就一分为六,成为六个独立的共和国,“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国家名
称从此就消失了。
东欧八国的剧变各有各的特点,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从时间上说,波、民主德国、保
、捷、罗六个国家
是在1989年发生剧变的,时间较早,阿、南两个[家是在1990年以后发生剧变
的,时间稍晚一些。从方式上
看,有的国家是执政的共产党本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社会党,从而导致社
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的国家则
是共产党被迫向反对派让权,从而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数国
家的剧变是“和平演变”,个别国家
如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一“左”到底,硬要用强力镇压群众,结果被人
民以暴力推翻了原有政权。
但是,东欧各国剧变的性质是相同的。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原来执政的共产党转变成
了社会党,它们不仅改变了党的名称,而且改变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组织
原则、政治地位和奋斗目标。
第二,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掌握政权的,不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政
党,就是由共产党转变而来的社
会党。第三,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被彻底摧毁
,各国搬用西方式的多党制、三权
分立制、自由选举制和议会民主制,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和西方式的市
场经济,转轨到资本主义道路。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冲击下,1990年2月,蒙古第一个反对党
民主党宣告成立,随即有社会民主党、
民主联盟、新进步联盟等组织纷纷出现,强烈要求实行多党竞争制
。面对反对党咄咄逼人的进攻,执政69
年的蒙古人民革命党于1990年4月召开特别代表大会,作出
了一系列转折性决定,如实行多党竞争制、放弃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党纲中删除“共产主义”,宣布该
党是“向一切阶级和阶层敞开大门的群众性政治组织”
等。1992年1月,
蒙古第十二届大人民呼拉尔第二次会议进而通过亲宪法,在宪法中删去了“社会主义”、 “革
命”等
提法,把国名“蒙古人民共和国”改为“蒙古国”,将原国微上象征社会主义的向左奔驰的白马,改为
展
翅飞向右方的飞马,并删去了国旗上象征革命的红五星,对原国歌的歌词也作了重大修改。这标志着蒙古
在政治上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可以看出,蒙古的剧变是充政党自己搞的,并非通过反对派把执政党赶下台
才改变国家性质的。1992年7月,在蒙古举行的第一次多党竞争制议会选举中,人民革命党获胜,占议席总
数706以上,继续执政。但是到1996年大选中,人民革命党败北,由民族民主党与社会民主党共同
组成的“民
主联盟”上台执政。在2000年大选中,人民革命党又上台执政,但这时该党的指导思想已
经改变为“民主社
会主义”,并且已于1999年加入社全党国际。在2004年大选中,人民革命党继
续执政。十多年来,蒙古私营
经济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
2.苏联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苏联剧变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戈尔巴乔夫于1985
年3月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后,也有一个逐步变
化的过程。从1985年3月到1988年6月苏
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会议,苏联的改革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
社会主义的方向。不过,这一时期改革并
未突破“左”的框框。苏联的剧变,主要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后期,从1988年苏联共产党第十九
次代表会议开始。剧变同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
线有密切关系,它们基本上是同
一个过程。这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这一阶段是从1988年6月到1990年7月,即从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到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
代表大会。在此期间,苏联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提出并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路线,
改革的方向发生重大改变。结果,社会动乱和民族冲突大规模爆发,反共势力迅速壮大,苏联共产
党地位急
剧下降,并在许多重要地区丧失政权。国民经济出现负增长,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下
降4%。这一阶
段发生的以下四件大事,成为剧变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苏联共产党在
1988年6月28日一7月1日召开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有三项重要内容。一是强调
现行政治体制已成
为改革的“障碍”,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到“首要地位”。二是为了扩大劳动人民政治民
主参与的权利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并强调“自由选举”。三是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
1989
年5—6月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把最高苏维埃变为它的常设机构,戈尔
巴
乔夫当选最高苏维埃主席。这种改革名为扩大人民民主权利,实际上是推向西方式议会民主制。
第二,
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26日发表发表《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一文,提出新论点。一
是
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改革已不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的完善。二是主张“三
权分立”,强调应保证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分开以及司法权的独立。三是论证苏联正在建设的“不仅是人道的社<
br>会主义,而且是民主的社会主义”。
第三,苏联共产党中央于1990年2月5一7日召开二月
全会,作出几项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决定。一
是提出修改宪法,取消1977年宪法第六条关于苏联共
产党是苏维埃社会的领导和指导力量的规定。二是准备
实行多党制。三是建议实行总统制。二月全会勾画
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面貌。1990
年3月,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实行总统制,并且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联首任总统。
第
四,苏联共产党于1990年7月2一13日举行二十八大。这时党内已经明显形成三派:以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或“保守派”,主张对苏联体制作些小修小改;以原政治局候补委员、中<
br>央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或“自由民主派”,主张彻底推倒极权化、官僚化、
特
权化的苏联模式,转轨到西方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派”或“社会民主派”,
主张对
苏联模式进行大手术,转轨去搞欧洲社会民主党那种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三派在大会上针锋相
对,争论
不休。斗争结果是利加乔夫落选,叶利钦宣布退党,戈尔巴乔夫第一次在党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中
重新当选中
央总书记。大会还通过了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党章以及其他一系列决
议。这次大会的
内容,主要是朝着改变共产党性质的错误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这表现在以下五个变化上:
一是党的指导思想
变了,一方面还讲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思格斯、列宁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从科
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
会主义。二是党的奋斗目标变了,一方面讲苏联共产党是“以共产主义为前景的党
”,另一方面又讲“以在国
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自己的目标”。三是党的阶级性质变了,一
方面还讲苏联共产党“捍卫工人
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讲苏联共产党是“按自愿原则联合苏联公民”
的“政治组织”。四是党的地位作用
变了,不再讲苏联共产党是“政治体制的核心”和“社会的领导力量
”,宣布苏联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社会政
治团体将是平等竞争的合作伙伴关系。五是党的组织原则变了,
一方面还讲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另
一方面又允许党员“按纲领进行联合”。总之,苏联共产党二
十八大确定了“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基本面貌,
搞乱了党员的思想,使苏联共产党在反共势力的进攻面前
削弱了战斗力。尽管戈尔巴乔夫在大会闭幕词中还
志满意得、信誓旦旦地宣称:“苏联共产党现在存在并
将一直存在下去”,可是仅一年多,却是由他自己建议,
苏联共产党自行解散了。
(2)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
第二阶段从1990年8月到1991年8月,即从苏联共产
党二十八大到“8·19”事变。“传统派”与“激
进派”进行激烈斗争。这一阶段的前期“传统派”占
优势,后期“激进派”占上风。打着“中派”旗号的戈
尔巴乔夫,前期烦向“传统派”,后期又转向怂恿
“激进派”。
第一,“传统派”展开反攻。苏联共产党二十八大后,国内形势更加危急。大规模的集会
和示威此伏彼起;
民族分裂主义越闹越凶,联盟国家出现解体危机;有些共和国开始组织自己的军队,非
法武装组织越来越多,
它们袭击军警和军事设施,危害社会秩序和公民的生命财产;苏联共产党党员大批
退党,广大党员对党的前
途失去信心。从9月上句开始,“激进派”掀起猛烈进攻,矛头直指苏联共产党
和联盟中央。先是刮起“倒阁”
风,迫使部长会议主席(即政府总理)雷日科夫下台,后又发动一场宣传
攻势,指责军队要发动军事政变。10
月,以叶利钦为首领的“民主俄罗斯”运动正式成立,形成一支强
大的反对派力量,与苏联共产党展开夺权
斗争。
面对严重危机,多数群众的政治态度很鲜明。
1991年2月23日,莫斯科30万人举行集会,声明文持国
家统一,反对叶利钦之流。3月17日,
全苏举行公民投票,76.4%的投票公民赞成保留联盟,保留苏联国
名,反对分裂国家。“传统派”对
戈尔巴乔夫施加强大压力,要求他采取强硬措施,稳定局势。戈尔巴乔夫态
度有所转变,局势出现某种转
机。这表现在:一是组成了一个倾向“传统派”的领导班子,如确定亚纳耶夫
为副总统,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国家安全会议”;二是采取若干强硬措施,如戈尔巴乔夫于4月9日提出反危机纲领,对不执行上级机关决定的行政机关和官员要绳之以法;三是加强舆论导向;四是公开同以叶利钦为<
br>首的“激进派”对抗。
与此同时,“激进派”也发动攻势,公开向联盟中央“宣战”,要戈尔巴
乔夫立即下台,要中央政府辞职。
3月10日,“激进派”在莫斯科组织30万人的集会,表示支持叶利
钦,还发动了持续两个月(3一4月)的百
万矿工大罢工。
这时双方斗争异常激烈,“传统派
”略占优势。但戈尔巴乔夫向“传统派”靠拢只是策略性转变,一到关
键时刻,他就后退让步。例如19
91年3月28日,“激进派”在莫斯科举行10万人的示威,政府派出5万军
警企图制止,双方发生对
峙。戈尔巴乔夫却下令撤走军警,于是大长了“激进派”气焰。
第二,“激进派”后来居上。19
91年4月下旬,戈尔巴乔夫态度急剧变化,从倾向“传统派”变为倾
向“激进派”,从批评叶利钦变为
同叶利钦联手合作。这种变化的标志是4月23日的“9+l”联合声明。 这
里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9+1”会议本身违背宪法。它撇开合法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苏联总
统戈尔巴乔夫同9个
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来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这实际上是“激进派”一贯主张的“圆桌
会议”。二是该联
合声明规定,在签订新联盟条约后半年内,要通过新宪法,重新选举苏联人民代表、最高苏
维埃和总统,
建立新的中央政府。这实际上是要推翻合法产生的、任期尚不到一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三
是该联合声
明规定,签订的新联盟条约把国名改为“主权共和国联盟”,突出了各共和国的“主权”,删去了
反映联
盟性质的“社会主义”。这意味着苏联将改变国家性质、破坏统一的联盟和抛弃社会主义。
1991年
6月12日,叶利钦以57.3%的多数票在俄罗斯第一次举行的总统直选中击败了俄罗斯共产党候
选人
雷日科夫等人,当选为俄联邦总统。这说明“激进派”的势力远超过“传统派”。7月20日,叶利钦签
署“非党化”的总统令,宣布禁止政党在俄联邦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业进行活动,其矛头直指1990年6月20<
br>日建立的俄联邦共产党。
(3)苏联共产党垮台,苏联解体。
第三阶段从1991年
8月到12月,即从“8·19”事变到苏联解体。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传统派”
人士于8月19
日宣布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
自即日起由
他履行总统职务,国家全部权力在6个月内移交给该委员会行使。这样做旨在维护统一的联盟国
家、共产
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广大人民害怕回到旧体制,没有给予支持。俄罗斯总统叶
利钦却
乘机反击,指出这是“反宪法的政变”,呼吁全国举行总罢工,军队和“克格勃”也不听“紧急状态委
员
会”的指挥。结果这场事变只持续了三天。戈尔巴乔夫于21日在被软禁的黑海休养地发表声明,说他已完
全控制了全国局势,恢复了一度中断的同全国的联系。22日,戈尔巴乔夫飞回莫斯科主持工作,这一天叶利<
br>钦下令把亚纳耶夫等4名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拘留审查。这样,“紧急状态委员会”最终遭到失败。此后
形
势急转直下,苏联出现“亡党亡国亡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局面。
第一,苏联共产党垮台
。“8·19”事件后,苏联政府的全体成员均被撤换,从联盟中央到各地方的政权
均为“激进派”控制
。同时,全国掀起大规模的反共浪潮。叶利钦发布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没收
其财产。戈尔巴乔
夫为保住自己苏联总统职位,竞又向叶利钦的反共举措退让,于8月24日宣布辞去苏联共
产党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苏联共产党中央“自行解散”。次日,苏共中央书记处竞发表声明,宣布
接受自行
解散中央的决定。随后,《真理报》等苏联共产党报刊被停止出版,苏联共产党中央大楼被查封
,苏联共产党
档案被接收。各共和国的共产党也被禁止活动,某些领导人甚至被迫捕。至此,建党已有9
3年、执政已有
74年、尚拥有约15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最终自行解散了。
第二,苏联
解体。“8·19”事件后,联盟迅速走向解体。促进苏联解体的重槌一击最早来自俄罗斯联邦,
其领土
、人口与经济实力在全苏联均约占一半以上。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于1990年6月12日发表《国家主权
宣言》,宣布俄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这无异于宣布脱离苏联独立。重槌以及其次来自乌克兰,199
1
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乌克兰是苏联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的第二大共和国,它的独立说明苏联
已经难
以维持。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决定成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
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存在”。 12月21日11个共和国领导
人在阿拉木图签订议定
书,决定共同创建“独立国家联合体”,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
止存在”。12月25日,戈
尔巴乔夫无可奈何地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至此,克里姆林官上空的红旗
终于落地,已存在74年之久的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了。苏书亡党丧权、苏联解体后,苏联
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等一套社会主义制
度也就逐步被废除了!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联东欧的剧变,给各国共产
党人和世界人民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4但如何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
历史教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
题。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苏联东欧剧变是大好事,它说明社会主义必然失
败和灭亡,资本主义将永世长
存。而在世界进步人民和各国共产党人看来,苏联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苏助
模式的失败和灭亡,它并不
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只要善于总结教训,社会
主义事业依然会发展壮大
起来。我们只有用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苏联东欧的剧变,才能得出
正确的结论。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重大的历史事变
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剧变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外
因,又有内因;既有近因,又有远因
;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因素,以及
理论、思想、外交、医族、社会等
各方面的因素。所以,要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同时又要抓住多键,
分清主次和深浅。
现在看来,苏联剧变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因:第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错
误
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现在,学术界无论持何种观点,都承认这三个方面的
原因是苏联剧变的基本原因,而学术界不同观点的分歧在于,它们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有的人侧重于外部原因,认为西方从外部搞和平演变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因而自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放在首要地位。可是,事物的发展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
/p>
起作用。可见我们不能把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放在首位,内因才是首要的。有的
人侧重于戈尔巴乔夫本人,
认为戈尔巴乔夫作为最高领导人,其所作所为是苏联剧变的最根本原因,因而
自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选
好接班人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防止党内出现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戈尔巴
乔夫当然应该对苏联改革失败负
主要的、直接的责任。然而苏共为什么有74年执政的经验,竞选不好接
班人,而全党全国竞无法无力撤换他?
可见苏共、苏联原来的体制大有问题,太缺少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我们侧重于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认
为这是苏联剧变深层次的最根本原因,因而得出结论认为,要把
着力点放在改革苏联模式上。我们认为,苏
联模式并非无药可救,并非必死无疑,并非不改革只能是等死
,要改革也只能是找死;如果善于对苏联模式
进行体制内的根本改革,转变并且开创一种新的模式。如果
不进行重大改革就无法避免被西方和平演变过去,
也无法选好党政接班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远因
是通过近因起作用,近因是浅层次的表面现象,远因
才是深层次的本质体现。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才
是社会主义的惟一出路,尽管要成功是一项相当艰巨和
复杂的任务。
苏联剧变,社会主义苏联
模式失败,绝不只是戈尔巴乔夫个人改革路线错误的问题。戈尔巴乔夫所作所
为绝不是孤立偶然的个人行
为,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势力和社会思潮。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提出“走向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
领性声明会在苏联有那么大的影响?有那么多人拥护?会在1990年7月11日苏共第
二十八次代表大
会上获得几乎全部4500多名代表的一致通过呢?应当承认,苏联社兰主义模式的弊端实在严
重,实在
太不人道、太不民主。人道与民主本来是科学社会主义应有的内容,苏联模式在这个基本点上是背
离科学
社会主义的。
苏联模式的弊端总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为社会长期存在三个矛盾。第一,过
左的急于求成
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
会生产力的尽快
发展。超前、僵化的生产关系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难以更
快地提高。第二,
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衬会主义民主
与自由的矛盾。这个
矛盾极大地限制了广大人民的民主与自由,损售了人民的权益,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
群众的不满。第三,党
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不满。这三大
矛盾是执政的苏联共产党
本身的错误制造出来的,再加上苏联还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等等,
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可
以说,凡是推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上述三大矛盾。这
些矛盾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
代中期苏联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时就已出现,经过斯大林、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三代领导人搞三代终
身制,这三大矛盾更加激化、更加严重了,而且随着苏联模式在国际上
的推广,这三大矛盾也在社会主义国
家普遍化、国际化了。如何解决这三大矛盾呢?苏联共产党后期党内
形成的“左”、中、右三派都拿不出正确
的路线来妥善加以解决。利加乔夫、亚纳耶夫等人的传统保守主
义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戈尔巴乔夫
的民主社会主义在苏联社会也没有很大的市场,而叶利钦的自
由资本主义则利用苏联共产党的四大矛盾(上述
三大矛盾加上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
矛盾)把苏联共产党、苏联彻底搞垮了。东欧各国党
内后期大体上也是存在与苏联类似的情况。
由上述可见,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
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
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
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
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
了。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主
要是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各国共产党自己培植的官僚特权集团,它不代表先进的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代表先
进的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不代表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因此不代表最广大人
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根
本利益,结果终于被人民群众抛弃了。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条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是20世纪末震撼世界
的最重大的事件,是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
动遭受的最严重挫折。根据以上对社会主义苏联模
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设和改革中必须从中汲取以下三点主要历史
教训。
(1)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坚决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主要
弊病,是“左”的教条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相结合所形成的保守僵化的理
论观念、过度集权的具体体
制和急于求成的基本路线。如果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长期不能克服“左”的
错误(如过分强调阶级斗
争和党内斗争,指令性计划经济,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基于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维护党政官员特权
等),很容易滋生右的东西,造成先“左”后右,合葬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前三
年依然是固守
“左”的一套,后三年走中间路线,他反“左”不得法又不得力,愈益向右倾斜,倒向右的一
边,终遭失
败。事实证明,借助于“左”的东西来反右,顶多一时管用,从长远来看,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邓小平在
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很深
蒂
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
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而且是对第三国际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
史经
验的最重要、最全面、最深刻的总结。第三国际以来各国共产党长期都受苏联共产党“左”的经济、
政治、
文化、思想和组织路线的深刻影响,宁“左”毋右几乎成了各国共产党的通病。当然,反“左”还
要防右,
不能调和折中,而是要真正站在不带引号的左派的立场上。看来不彻底消除、根治“左”的流毒
和顽固,终
究会助长右的抬头,会葬送共产党和科学社会主义。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从深层次总结苏东
剧变历史教训
的盛世危言。
(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苏联东欧国
家的一个惨痛教训就是它们的改革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共产
党的领导,而
是取消、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而是放弃了社会主义,走上
了资本主义
道路。我们认为,改革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最基本之点就是要在理论上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首
要的关键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清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进而按照这个特殊的
基本
规律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主要
有
两点:一是封建主义落后遗产厚重,二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稀少。因此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
律主要体现为:第一,彻底铲除封建主义落后遗产,不仅限于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而且更艰巨
的还在于改造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清除君主专制制度影响(如个人集权制、职务
终身制、指定接班制、官
僚等级制、官僚特权制等),不搞个人祟拜反对文化专制主义,等等。不清除这
些渗透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的
封建主义糟粕,社会主义模式就不可能更新和创新。第二,要充分利用资本
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现代化大
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维护宪法权威途径、民主政治体制、政治活动
规则、言论自由范式、依法治国轨
迹、保障人权措施、科学技术与学术文化成果等,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全
盘否定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急于
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三,要经历更长的过渡时期,不能急于过渡
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正由于背离了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认清不发达国
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就是要明确
不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要对传统
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大力改革,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对传统过度集权的政治
体制进行大力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对传统的文
化专制主义进行大力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要从上而下废除各种官僚特权,真正贯彻1871年
巴黎公社所开创的公职人员的普选制与限薪制,防止社
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要以维护民族平等、坚持爱
国主义与族际主义等原则,来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只要一
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就必能使社会主义改革取
得成功。
(3)要警惕世界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苏联东欧之所以发生剧变,帝国主义的和
平演变战略起了重要作用。这虽然不是导致剧变的决定性原因,
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自世界上出
现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把颠覆社
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根本战略目标。
当使用武力难以奏效时,它们就转而采用和平演变的办法。然而世界
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能否得逞,关键
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对此持何种态度,采取什么对策。社会主义国家不能
为了防止和平演变而倒退到对外封
闭、与西方国家冷战对峙的旧格局中去,也不能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
变漫不经心、满不在乎。在对外
开放以及与西方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护社会主义
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利益,不
能迁就与退让,对西方腐朽、反动的思想与文化要进行抵制与批判。更加重要
的是,要加快内部体制的改
革,避免给西方的和平演变找到可加利用的突破口。从上述苏联东欧剧变的进程
可以明显看出,到20世
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之所以能够得逞,是以新科技革命的巨
大成就作为物质后
盾,再加上运用商品市场经济、多党民主政治和多元自由文化三大武器。所以社会主义国
家要防止被西方
和平演变过去,必须加快发展新科技革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
由。尤其是西
方长期宣扬的多党平等竞争、轮流执政的那种多党制在和平演变中起了重要的突破作用。它是
针对社会主
义国家一党制、缺少党内民主的弊病的。苏、罗、匈、南、阿五国是一党制,党内缺少民主,盛
行个人集
权制。可是东欧有四个国家(波、捷、德、保)本来不是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主义政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
制,然而民主党派缺少实权,不能对共产主义政党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止西
方
的和平演变战略得逞,只有发展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在实行多党合作的国家还要发展党际民
主,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其作用。这样,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深切感受到在一党制或多党
合作制条件下,也能对共产党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也能惩治共产党官员的特权与腐败,也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样,西方那种平等竞争、轮流<
br>执政的多党制在人民群众中就会失去吸引力和诱惑力,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江山才能固若金汤,愈益秀美
。
思想理论界还有人认为,苏联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是被西方社会党或社
会民主党和平演变过去的,其
主要根据是苏联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都是因为在指导思想上从科学社会主
义改变为民主社会主义、在党的
性质和名称上把共产党改名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而遭到失败和灭亡的。
其实这只是从表面现象肤浅地看问
题。如果我们深入实质观察问题,就能认清:正是苏联东欧各国执政的
共产党长期在很多方面背离科学社会
主义原则而且拒不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致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对执政
的共产党及其坚持的被扭曲的社会主义
越来越感到失望;而资本主义世界的众多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通过
议会民主竞选取胜上台执政后,却能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公民自由民主权利、逐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
、为劳动人民谋取诸多福利,所以有越来越
多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逐步转向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在
1989—1991年这三年间,苏联、东欧各国共产
党竞几乎不约而同地改名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
都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普遍性的
共产党改变为社会党的政党转型现象,决不能简
单归结为社会党运用民主社会主义把共产党和平演变过去了,
潜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共产党自身长期不能切
实进行重大改革,不能真正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不能让人
民大众享有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丰厚福
利,而广大党员又不愿意回归资本主义,于是他们只好转向社会党
的民主社会主义去另外寻求一条社会主
义的出路。正如宋朝诗人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要防止共产党被社会党民主
社会主义和平演变过去,唯有适当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科学社会主
义,尤其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自由,朗着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阔步前进。只要做到“山穷水复
闯新路,柳暗花明在本村”
,广大群众就不会想从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中另求出路了。
复习思考题
1.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2.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