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文章阅读四年级
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考后感想
写人文章阅读
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
群体。
写入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记事文章,记事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
的详细
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
心理活动等,人物是主要描
写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品质务
的。
在阅读写人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人物的外表包括容貌、神情、体态、
衣着等,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活
动。如《丰碑》一文中描写一个老红军战士:“一个冻僵的老战士
,倚靠光秃秃的
树干坐善: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
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
烟,火已被雪打灭;
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
地贴在他的身上。”这段文字正是运用了外
表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掌握着
部队所需要的被服等物资,而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活活冻
死之后的军需处
长形象,突出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尚精神。
2、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
界
“言为
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展示人的性格和内心。如《灰雀》一文,记叙
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
雀的故事,它的主要内容就是用对话的形式来写
的。这些语言描写既写出了列宁因找不到灰雀那种焦虑、
担心、惋惜的心态,也表
现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另一方面,从男孩语言的变化,可以体会出他心里充
满
矛盾以及改正错误的决心。
动作描写同样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如
《凡卡》一文,描写
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苦难熬,文中写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
br>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
起那条青鱼,拿
鱼嘴直戳我的脸。”这里“揪、拖、拿、揍、捞、戳”一系列动词,
既写出了老板和老板娘残忍的狰狞面
目,又写出了凡卡悲惨的命运。
人物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
往是靠许多的
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文中,描写“我”目睹邱少云
壮烈牺牲经过时的内心活动就很好地表现出邱少云遭受的巨大痛苦,反衬出邱少云
的英勇与伟大。
3、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
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
有把人物置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
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个典型事例,可以是
一件,也可以是几件。
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抓住海边农村孩子最熟悉的几件事——捉鸟雀、捡贝
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表现了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特点,展现了他美好
的内心世界。
4、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
写人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有
的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
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反映人物几个方面的特征
。这
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段落层次理清理顺。同时,也要通过
归纳文章
的中心思想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一夜的工作》中,作者通过对
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的描写,
来歌颂周总理生活俭朴、工作劳苦的崇高品质,
同
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
训练一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
《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
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在明星
上蒙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
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
口:“真的太好
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
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
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
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阅读练习
1.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
2.陈景润的信写了三层意思,它们分别是:
(1)
。
(2)
。
(3)
。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短文赞扬了华罗庚
的品质。
训练二
迪斯尼和米老鼠
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
物之一。他在少年时代,曾经到美国的
堪(kān)萨斯明星报社应聘,没有被录用。后来,他终于找到
了一份替教堂做画
的工作。
有一天,当他(象 像)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
只老鼠在
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xiè)给它吃。渐渐地,彼此混得
很熟。有时候,那只老鼠(竟
竞)大胆地爬到他工作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
跳跃着。出于好奇心,他每天都要(带
代)一些面包屑去喂老鼠。老鼠美美地饱
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晴
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至 止)。
不久,他失业了。正当他穷困潦(liáo)倒的时候
,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
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kuò),《米
老鼠》
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阅读练习
1.用“/”划去第2自然段中用得不恰当的字。
2.按意思在文中找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1)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 )
(2)比喻因做某件事成功而出名。(
)
3.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选择正确答案,打“√”。
(1)“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一句中的“彼此”指的是:
A.面包和老鼠。
( )
B.面包、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 )
C.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 )
(2)“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句中的“一举”指的是:
A.沃尔特·迪斯尼每天喂老鼠。 ( )
B.沃尔特·迪斯尼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 )
C.沃尔特·迪斯尼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
( )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
A.一只老鼠使沃尔特·迪斯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任何人在困难面前都不要低头。
C.创作是离不开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体验的。
1
5.想一想:沃
尔特·迪斯尼为什么有画出这只米老鼠呢?在文中找出一句话,写在
下面。
训练三
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国作家果戈里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微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次,一个朋友问他:“您天天都在写吗?”
他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朋友问 。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怎么办?没关系,拿起笔来,
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
我没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写下去,直到写得厌
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果戈里不但坚持天天写作,而且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他每写完一篇作品,总是请别人提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
这一次,他请来了
颇有名望的作家如科夫斯基。
在午饭后,正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果戈里捧着剧本,一字一句地朗
读起来,
如科夫斯基十分疲倦,听着听着,渐渐地睡着了。
如科夫斯基一觉醒来,觉得很难
为情。可果戈里对他说:“我曾请求您对我的
著作加以批评。您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 说着,果戈里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手稿扔进了火炉里。那熊熊燃烧的闪亮的火
光,照着他的坚毅的面
庞。
阅读练习
1.下面的内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果戈理是俄国的作家。 ( )
(2)“颇有名望”的“颇”字是“很”的意思。 ( )
(3)“睡”字一共有15画。 (
)
(4)“难为情”的意思是难以同情。 ( )
(5)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事情。 (
)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
3、“果戈理毫不犹豫地马上把自己的手稿扔进了火炉里。”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果戈理觉得自己写得不好。
B、果戈理觉得茹科夫斯基没认真听,生气了。
C、果戈理觉得作品没有让茹科夫斯基感兴趣,这是最好的批评。
D、果戈理决心重新写这个剧本。
4、造句。
毫不犹豫——
5、果戈理坚持写作一丝不苟,对你有什么启示?
训练四
“小小模仿家”
我这个人有个
特点,爱模仿。去年“六一”前夕,辅导员宣布:“我们中队要
举行一次文艺小品比赛。”我一听就来劲
了,心想:这回可以大显身手了。我刚看
过电视剧《济公》,对!我演济公。我把这个想告诉了爸爸妈妈
,他们高兴地说:
“这个想法很好,你可要好好准备准备。”我满口答应:“没问题!”
比赛
那天,我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扭着身子扮着鬼脸走上台,扯着沙哑的嗓子
就唱开了:“鞋儿破,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为了吸引观众,我在中间还插
了一段《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动作,挤挤眼,抓抓痒,
东张西望。台下一阵哄笑:
“哈哈,济公变成了孙悟空!”我以为同学们还不过瘾,又跳了一会儿迪斯科
舞。
我正演在兴头上,可是同学们在下面开始大声说:“济公还会跳迪斯科,真是瞎胡
闹!”
这次演出失败了,我扫兴地回到家里。爸爸知道了经过,笑着问:“你知道人
们为什么喜欢济公
?”我想了想说:“济公走南闯北,爱打抱不平,捉弄地主老财,
帮助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妈妈接着说
:“对,你不能光演济公的滑稽相,还要表
现他的善良的心肠。”我恍然大悟,我找来许多描绘济公的小
人书,仔细地看了一
遍又一遍,我还请爸爸当导演,让妈妈当观众,在家里反复地排练着。
转
眼间“六一”又到了。我脚穿破布鞋,头戴济公帽,身穿长大褂,手里拿着
一把破扇子,在音乐的伴奏下
,我将头一伸一缩地走上台来。我先和另外一个同学
表演《济公斗蟋蟀》。我装模作样地对一只快要死的
蟋蟀吹口仙气,小蟋蟀就活蹦
乱跳起来。我一会儿指上,一会儿指下,逗引地主老财挖墙脚,拆房子。这
时,台
下响起一阵欢笑声。小观众们看得入迷了,情不自禁地和我一起唱了起来:“鞋儿
破,帽
儿破……”
演出结束,我走下了台,小观众围着我,说:“你演得可真棒!”我想,唉,
他们
哪里知道我在家里排练时的情景,当好一个小小模仿家可真不容易呀!
阅读练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五个。
冫:
纟:
氵:
忄:
木:
2.给下列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
青( )(
) ( )( )
兆( )( ) (
)( )
直( )( ) ( )(
)
寺( )( ) ( )( )
者( )( ) ( )( )
桑(
)( ) ( )( )
3.把下面的每组词语用线恰当地搭配起来。
身体 平坦
鲜艳的 大海
面容 茁壮
宽阔的 花朵
马路 健康
高大的 校园
2
禾苗
慈祥 美丽的 楼房
4.小作者第一次演出为什么失败?
5.第二次演出前,他又是怎样排练的?结果怎样?
6.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训练五
好事情
早上,小尤拉醒了,他看看窗户,太阳照耀着,天气很好。于是小孩子也想做
点儿什么事情。
他坐下来,想:“假使我妹妹掉在水里,我就去救她!”
妹妹恰好走来了,说:“尤拉,跟我去玩好呀!”
“走开,别扰乱我想事情!”
妹妹受了委屈,走开了。
于是尤拉又想:“假使狼来抓奶奶,我就用枪打它们!”
奶奶恰好就在讲话了:“小尤拉乖乖,把碗碟(dié)收拾走。”
“你自己收拾吧,我没有工夫。”
奶奶摇摇头。尤拉又往下想:“假使哈巴狗掉在井里,我就把它捞起来!”
狗恰好跑过来了。它摇摇尾巴:“给我喝点儿水吧,尤拉!”
“
”(A)
哈巴狗合上嘴,夹着尾巴跑了。
尤拉来到妈妈跟前,说:“我能做点儿什么好事情呢?”
妈妈抚摩着尤拉的头,说:“跟妹妹去玩玩,
,(B)
给哈巴狗喝些水。”
阅读练习
1.联系上下文,补充短文内容,写在原文(A)(B)两处横线上。
2.用“假如”写一句话。
假如:
3.小尤拉一心一意在想什么事情?
4.阅读短文,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
(1)短文主要写的是谁的事情?(①奶奶 ②妈妈 ③尤拉 ④妹妹)
(2)谁说出了应该做点好事情?(①奶奶 ②妈妈 ③尤拉 ④妹妹)
(3)尤拉做了好事情了吗? (①想要做 ②正在做 ③已经做)
5.你怎么看待小尤拉的一些想法?
6.下面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总结哪个正确?在正确的后面画“√”。
(1)批评小尤拉不愿做好事的坏思想。 ( )
(2)赞扬了小尤拉不懂就问,知错就改的好行为。 ( )
(3)说明了好事情有时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做起的道理。( )
训练六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
退下来了,
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xū),望着上面险
要的山势,摇头说:“还
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
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
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
,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
..................
到
的
..
。”
阅读练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
(2)适可而止: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登山人的不同做法。
第一个登山人:
第二个登山人:
第三个登山人: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用“~~~~”画出三个登山人碰面后说的话。
5.写出带点语句的意思。
6.短文要说明什么问题?( )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