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
中国高中排名-多媒体教室标语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
也爱听吹竽,但是
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挨一个地吹给他听。
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1)齐宣王和齐湣王的喜好______(相同 不同)。
(2)“这个消息”的具体内容是指( )
A.乐队的人挨个给齐湣王吹竽。
B.齐宣王死了。
C.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3)“______”一字形象地写出了南郭先生狼狈的样子。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2. 重点段落品析。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
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
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A】他已经两天两夜没
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B】突然,几发炮弹落在
小庙前的空地上。硝
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
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白求恩大______夫(dài dà)
空______地(kòng kōng)
(2)【A】处画线的句子说明什么?
(3)【B】处画线的句子说明什么?
(4)用一两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
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
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语段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2)联系课文填空。
①“他们”指的是______。
②“他们”对______扬起了双臂。
③他们“那样急急忙忙”的原因是______。
(3)妈妈是我们生活中的守护神。你病了
,她着急;你长高了,她高兴;你犯
错了,她教导你……你会有很多话要对妈妈说,那么“他们”肯定也
有很多话要
对妈妈说。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他们”见到妈妈会说些什么?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
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
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
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
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这一部分写的是______要老屋再等等,它想______。
(2)当你读到“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时,你会猜到
什么?
5.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
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
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
了一会儿
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
长恳求
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②战士们没有离开
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
您转告师长,我是一
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沉思:______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画线的句子①在文中的作用是(
)。(多选)
(4)白求恩大夫和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表现了什么?( )(单选)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
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
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
(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
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
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
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
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
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
到瓜地里,用
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
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四______(肢 枝) 蜷______(quán juǎn)成
(保护 保卫)______自己 背______(bēi bèi)着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
(3)我来露一手: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牙齿______,门牙______。它们的四条
腿__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____。浑身长满了______。
(4)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______
①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②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5)想一想: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7.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
雀吗?”
①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______又不敢讲。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③“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
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
唱。⑤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④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
了?”
当
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
______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
实的。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因为 B.但
C.果然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
想的
是什么?(填序号)
第①句:男孩在想______。 第②句:列宁在想______。
第③句:男孩在想______。 第④句:列宁在想______。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⑤,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
(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故事多
新疆和硕县苏哈特乡,居住着900多户人家,汉族
、维吾尔族、蒙古族、回
族等民族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汶(wèn)列彦是全
县民族团结的先进个人,担任乡中心学校的校长,作为
这个民汉合校的当家人,她为了学校各民族师生可
是费了心。维吾尔族女生董
秀兰中考时填错了志愿,虽然分很高,可是通知书没有来。汶列彦就带着董秀
兰母女几次去库尔勒,找招生办,跑巴州师范,最后董秀兰如愿上了师范学
校。
小学部有两名回族学生马勇、马强不慎被火药烧伤,脸部、胸部溃(kuì)烂
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可
贫穷的家庭只能让他们躺在家里,为了孩子的生命,
汶校长向全校师生发出号召,为回族学生捐款。仅两
个小时,捐款就达2200
元,接过饱含全校500多名各族师生深情的捐款,兄弟俩的母亲流下了热泪
。
如今的苏哈特乡,各民族群众之间形成了团结互助、关心友爱、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社会风气。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和睦______ ______一家
团结______ 关心______
一方______,八方______
(2)给多音字选择恰当读音。
chǔ chù
到处______
处理______ 相处______
(3)短文共讲了______件事,分别是______。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有一次,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
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
山泉。”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
在一
般人看来,这句诗是个很难画的题目。因为在一幅画上,既要表现出蛙
声,又要表现出十里山泉的景象;
不仅要有声响效果,而且要有空间的距离。
究竟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呢?老舍先生岂(qǐ)不是在难
为这位老画家吗?
然而经过几天的构思,齐白石竟按照老舍出的题目把画完成了。当这幅画展现
在老舍先生面前的时候,老舍一边欣赏着画面,一边连连称赞。从此,这幅画
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
名作了。
这幅画究竟是如何描绘这一句诗的呢?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画
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
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
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
一般,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画面上虽然没有
画青蛙,但是这些小蝌蚪
却给人以暗示,使人感到,在山泉的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片朗朗的蛙声。当我们<
br>看着飞流的泉水,就会联想到十里之外的优美景色……蛙声伴着泉水的声音,
仿佛奏着迷人、动听
的交响乐。
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此
外,这幅画还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看画的人虽身在画前,思路却早已在十
里山泉之外了。难怪老舍
先生看到这幅画时,连声称赞齐白石老先生构思巧妙
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词语。
活灵活现:______。
(2)作家老舍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出的画题是:______。
(3)老舍先生为什么称赞齐白石老先生的画构思巧妙?请简要回答。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齐白石先生根据老舍先生出的画题完成了一幅构思巧妙的名画。
②齐白石先生努力作画,终于画出了乱石山和活灵活现的小蝌蚪。
③老舍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作家,他出的题目把齐白石先生都难住了。
(5)如果让你画这幅画,你会画些什么呢?(不能与文中一样)
10.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
去。当
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
静的微笑;
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 伏
枕)
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 探
伸)了进来。轻轻柔柔地
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选出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头(放 伏 枕)______在 (照 探
伸)______了进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嘱——______
怔住——______
(3)我为什么怔住了?
(4)写出我看到的情景和我联想到的情景。
(5)文中作者用______渲染环境,抒发
感想,用______和______等词把阳光写
得像人一样有感情了。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山奇松(节选)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
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
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焦美,枝干遒
劲,_____饱经
风霜,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
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
奇松的代表,乃至
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
黄
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
出长长的“手
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饱经风霜,_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2)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是因为 ______。
(3)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用波浪线画出,迎客松能够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原因的句子。
②选文中划线部分的“迎客”“陪客”“送客”三松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4)请从景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段中关于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偶探海记
刘征
木偶想测量大海的深浅,他到海上考察了一番后,回到海滩上召开大会,向
听众介绍他探海的观感:
“海,人们常说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我在海上________几
千
里地,海水只能________我的脚面。我________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
能____
____我的后肩。我生怕自己的体验不可靠,还特地观察了海鸥和海燕,
他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浪花也
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
话没说完,全场乱起来了:老蚌(bàng)掩着嘴唇哧哧地笑,
螃蟹举起大锤
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
木偶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拍着讲
台大声叫道:“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乱
吵乱闹?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难道我的见解是主观臆(
yì)造?”
怎么才能跟木偶说得清楚呢?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测量”的“测”是______结构,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
先查______,读音是
______。“考察”的“察”是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
______部,再查
______画。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
沾湿 走了 没过
躺
我在海上______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_____我的脚面。我______在海上东摇西<
br>晃,海水也只能______我的后肩。
(3)画线句“这是不可靠的传言”中“这”指的是______。
(4)文中的木偶的性格特点是( )
(5)寓言结尾说木偶“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
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到底是什
么呢?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13.
阅读《纪昌学射》,完成练习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
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
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
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
睛也不会眨一下
。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
卫对他
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
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
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
话,回到家里,叉开始练习起来。
他
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
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
,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
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
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
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
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
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依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
(2)
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______,跟这
个词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
_____。
(3)“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中,纪昌是这样练眼力的:_____
_。纪昌的
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体现在:______。
(4)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14.
下面是《昆虫记》中的三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一)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
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
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
这就是
赤条蜂。
(二)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
的食肉动物。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这一点,人们都知道。但是人们却不知
道萤稀奇古怪的捕
食方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三)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在产卵的同时,它用
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
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
br>通行的小道。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
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
的建筑。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
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
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
的。
15. 读文段,做习题。
①毛茸革的小松树已经返青了,远远望去,绿油油的。逗留在这些小松树
间,多么惬意呀!这儿的一切都
焕发着光彩:越橘的叶子闪着亮光,柔软的青
苔泛着绿光,石楠的枝条上长满了叶芽,犹如一片片绿色的
鳞片,树枝上去年
保留的浅紫色小花还没有凋谢呢!
②沼泽的周边,有一种四季常青
的灌木——蜂斗叶。它的叶子呈暗绿色,叶
子的边沿微微向上卷起,露出粉白色的背面。但没有谁会把心
思放在叶子上,
因为它的花才更有趣呢!瞧,粉色的小花多漂亮啊,简直像个小铃铛,和越橘
花
也很像呢!在初春时节能找到花,的确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你采上一束花,
再带回家,大家肯定会说这是
从温室中摘下来的,谁能说这是从野外采摘回来
的呢?
(选自《森林报》)
(1)读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想想“惬意”是什么意思,选一选。(
)
(填序号)
(2)根据选文第①段的相关内容连线。
越橘的叶子______
泛着绿光
柔软的青苔______ 闪着亮光
石楠的枝条______ 还没有凋谢
浅紫色小花______
长满了叶芽
(3)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把粉色的小花比作______,表现了粉色的小花
______。
(4)“但没有谁会把心思放在叶子上,因为它的花才更有趣呢!”这句话表明
( )。
16. 阅读训练。
我真爱这一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
成他,留下他。我抛
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
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好的故事”是指______。
(2)你对选文第一段是怎样理解的?
(3)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怎样理解?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雨
淅沥,淅沥……
春天的雨在夜晚降落,在黎明停息。
春天的雨是鼓槌儿:叮咚,叮咚!敲响了平静的小池,声音是那样婉转、动
听。
春天的雨是颜料:染绿了小草和树叶儿,抹红了野花和山果。
春天的雨是催眠曲小朋友们刚从梦中醒来,又走进另一个甜甜的梦里。
(1)选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找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3)短文中说春天的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请你写一句话来赞美春天的雨。
18. 改写童话《陶罐和铁罐》。原文题
目是《陶罐和铁罐》,内容是“骄傲的铁
罐常常奚落陶罐”;改写题目《铁罐和陶罐》,内容就应该改为
“骄傲陶罐的常
常奚落铁罐”。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收集阳光
我是午后在田野里闲逛时遇到那个小男孩的。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
子在野地里
来来回回地跑着。他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一张小帆。
他在做什么呢?按照你的常
识,农村的孩子常捉蚂蚱甚至蜻蜓装到瓶子里
玩。见我看他,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用小手捂住瓶口
。
瓶子里空无一物,他坏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然后,①他一手捂住
瓶子
,一手从裤兜里掏出方便袋罩住瓶口,跑远了。这或许是乡下孩子特有的
逗趣方式吧,毕竟可以玩的东西
太少了。
几天后,我在朋友那里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②光线灰暗的
屋里,小男孩正在用杯子往脸盆里不断地倒着水,演示他所学到的“飞流直下三
千尺”。
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我注意到床头的盛(chéng shèng)满
清水的罐头瓶子里插
着一大把雏菊之类的野花,散发着一种浓浓的原野气息。
还有那个敞口的玻璃瓶子——小男孩在野外拿的
那一个。
老人得(děi dé)的是老年偏瘫,长年不能起床。可是医生说多晒太阳对身
体有好处。③他就在每天太阳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
瓶子,然后放到奶
奶的床头。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一项世界上
最伟大的发明。
真的,说
也奇怪,虽然阴暗的房间里有长年卧床的病人,可并没有衰败、腐
烂的气味。相反,还有些许明快的调子
。或许是因为那瓶用心收集来的阳光
吧。
听朋友说,④小男孩的母亲患有痴呆,父亲外出打工,他和一个长
(cháng zhǎng)他两岁
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可小男孩还是有那么
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美好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
(1)请选择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盛______(chéng shèng)满
得______(děi dé)的是
长______(cháng zhǎng)他两岁的姐姐
(2)读句子,完成练习。
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
①他这么做是想______
A.捉蚂蚱和蜻蜓 B.装清澈的溪水
C.收集最灿烂的阳光
②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读文中句①,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______。小男孩此时可能在想:
______。
(4)在你眼中,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呢?读画线句②③④,完成练习。
从句②中,可以看出
他是个______的孩子;从句③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
的孩子;从句④中,可以看出他是
个______的孩子。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掌声(节选)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
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
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
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lào
luó)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
姿(zī zhī)势。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落______(lào luó)下
姿______(zī zhī)势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离开——______ 文静——______ 姿势——______
(3)英子为什么总是上课前早早来到教室,下课后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4)请找出表现英子“文静”的语句。______
2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
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
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
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
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
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
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
盛水的脸盆里,当清洁工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
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1)积累词语。从文中找出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______雪花
一______孤灯 一______暖意 一______银箭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里。
微风______柳梢
清风______明月
狂风______巨浪 台风______山岭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
(4)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呢?请写在下面。
(5)文段思维导图,请你填一填。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金色的秋天
秋天到了,晴空万里,一片碧蓝。太阳好像更亮了,金灿灿的
光辉,照耀着
锦绣大地,照耀着丰收的原野。
丰收,使田野更加壮丽。那绽蕾吐絮的
棉花,那沉甸甸的谷穗,那红似火焰
的高粱,还有那棒槌模样的玉米,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看,打谷场上,谷堆仿佛闪光的金山;高垒的棉垛,更似耀眼的雪岭。脱粒
机在欢唱,谷子正如飞溅的瀑
布;运粮棉的拖拉机,就像一匹匹撒欢的骏马,
把农民的欢乐,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果园里,硕果累累。橘子、苹果、雪梨、柿子……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小灯
笼。人们穿梭在果树下,摘下了
一颗颗希望的果实,他们要把这些果实,送往
祖国的东南西北,让远方的人们也一同分享他们的幸福。
蔚蓝的晴空,如辽阔浩瀚的海洋。啊,北方飞来一群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
“一”字,
一会儿又排成“人”字。它们鼓起了强劲的翅膀,边飞边“嘎嘎”地大声
呼叫,似乎在向田野中的人们报
告:“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啊,金色的秋天,令人陶醉的秋天!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照耀 仿佛
似乎
(2)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翅膀 ______的果实
______的雪岭
______的光辉 ______的谷穗
______的骏马
(3)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写在横线上______。
(4)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3.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
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肾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湖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愕——______
沉重——______
(2)为什么鸟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上波浪线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眼睛。
红头向周围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
,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
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
过它的牙齿,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
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
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
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
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
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
”红头的
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
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
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
,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重新——______
勇敢——______ 拼命——______
(2)“青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把奄奄
一息的“红头”救出来?我能从文中找出
来。______
(3)你能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一下“青头”吗?
(4)从这篇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5. 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①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②大家的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句①和句②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英子?请填一填。
句①:______句
②:______
A.掌声后。 B.掌声前。
(2)句①和句②中的英子有什么不同?请填一填。
句①:______
句②:______
A.孤独、沉默、自卑。 B.自信、勇敢、开朗。
(3)英子的表现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 )。(多选)
26.
课内阅读。
我正要níng shì 他们时,zhòu rán
一惊,睁开眼,云jǐn 也已皱
蹙_______(zú cù),凌乱,仿佛有谁zhì
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dǒu
rán 起立,将整篇的影_______(yǐng
yěng)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
忙捏住几_______(jī
jǐ)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_______
(mí ní)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
_______(pāo
pōu)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_______(尝
常)有一丝
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根据拼音把词语写在横线上。
(2)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3)“昏沉的夜”指的是什么?
(4)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7. 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
这些大圆盘
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
(lù
lòu)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ɡū ɡǔ)朵儿,看起来饱
(张
胀)得马上要破裂似(shì sì)的。
(1)选择文中正确的字或读音。
露______(lù lòu)出 花骨______(ɡū ɡǔ)朵儿
饱______(张 胀)得 似______(shì sì)的
(2)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______。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______、______
(4
)课文写白荷花时,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请你也试着用这
个句式造一个句子吧!
______,同学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28.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
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跟它比,我
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
,去查《成语词
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望洋兴叹: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
自
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中说:“于是
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____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īng
xìn
g)______。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_____,
现在多比喻______。
“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_____(原意比喻意)。
2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亮湾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那是个美丽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
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
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
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
霞。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
声。
(1)根据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村子
______的河水
______的朝霞 ______的笑声
(2)仿写。
清清的、______、______
缓缓地、______、______
游来游去、______来______去、______来______去
(3)填空。
我的家乡在______,那是个______的村子。村前有一条______,河岸上长着
______。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______。
(4)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3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
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
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
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
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
圈。也许是
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
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选文第三段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请从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动作的词语,
写在下面。 <
br>(2)选文中,作者一开始称刺猬是“那个家伙”,后来变成“小东西”,从中作者
对刺猬的情感
变化是怎样的?
(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