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动词、形容词、名词

余年寄山水
948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08: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道家创始人-机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第九课 动词、形容词、名词

本课非常重要,考试占分较多。
一、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的词。
(一)动宾关系
动宾关系指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在古代汉语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有些
和现 代汉语相同,如受动关系;有些则比较特殊,如使动关系、为动关系等。
1.受动关系
受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宾语则是动作行
为的承受者。这是 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例如: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2.使动关系
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 下
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例如: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左传?隐公元年》)
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在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 可以和宾语构成使动关系,但总体来说,不及
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常见。例如: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也可以和宾语构 成使动关系,但在形式上与一般的受动关系没有
区别,不同的只在于意义。因此,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需 要我们在意义上加以辨别。例如:
(8)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韩周。(《战国策?赵策》)
(9)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例(8)句中的“朝”与 “周”是受动关系,“周”是“朝”的对象;而例⑼中的“朝”与
“秦楚”的关系则不同,“秦楚”不是 “朝”的对象,而是“使楚来朝见”,在这里,“朝”
是使动用法。
(10)韩厥梦子与谓已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1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例(10)中的“从”与“齐侯”是受动关 系,“齐侯”是“从”的对象;而例⑾中的“从”
与“百余骑”则构成使动关系,表示“使百余骑跟从” ,“从”是使动用法。
此外,有时在使动关系的动宾结构中,宾语省略。对于这样的句子,理解和翻译时要加
以注意。例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臾》)
宋师不整,可败也。(《左传?庄公十年》)
3.为动关系
为动关系是指谓语动词 所表示的动作是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发出的,动词对宾语具有
“为(宾语)„„”的含义。例如: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左传?成公二年》)
4.其它动宾关系
除上述三种情况,古代汉语中还存在着其它类型的动宾关系。例如: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二)双宾语
古今都有双宾语结构,但古代汉语更复杂一些。


双宾语指一个谓语动词后边出现两个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 ;
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一般情况下,间接宾语指人,直接宾语指物。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现代汉语中,能够带双宾语的 动词往往具有“给予”“告知”“教示”等意义,如“送他
一本书”“收了我二元钱”“告诉大家一件事 ”“教你一个好办法”等。在古代汉语中,具有
如上意义的动词也能够带双宾语。例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上的双宾语情况古今大体相同,比较 容易理解。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些能带双宾
语的动词,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带双宾语了。这样 的双宾语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例如: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左传?襄公十四年》)
古代汉语中的“为”可以带双宾语,这也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如: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论语?先进》)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动词用作使动时可以带双宾语。例如:
晋侯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二、形容词
形 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定语
和状语,和现代汉语 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地方和现代汉语不同。
(一)形容词用作动词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该 形容词所表
示的性质和状态,具有“使(宾语)„„”的含义。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或
状态,具有“认为 (宾语)„„”的含义。例如: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苏秦以连横说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在形式上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意动用法表达的是
“认为宾语„„”“把宾语当作„„”,是主观看 法;而使动用法表达的则是“使宾语„„”,
是客观的结果。例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下》)
3.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较少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是指因为语境所提供的某种条件,形容词在具体的语法结构中临
时改 变了词性,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形容词用作动词后的意义与原形容词的意义有着密
切联系。例如: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形容词用作动词是古代汉语 中较为常见的用法,在阅读文献时,可以从上下文的文意来
综合考虑,也可以利用语法结构进行判断。
第一、形容词后面加名词,又不能构成修饰关系,一般活用为动词。
第二、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
第三、形容词后面加代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第四、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
(二)形容词词尾
古代汉语中,形容词词尾主要有“若”“然”“尔”“如”等。



三、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一)名词用作动词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此种用法最常见
2.名词使动
名词的使动用 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后,使宾主成为该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
(宾语)„„”的含义。
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荀子?王制》)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例如: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3.名词意动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
个名词所代表的人 或事物,具有“认为(宾语)„„”的含义。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同与小康》)
(二)名词作状语
五小类也要分清。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方位或处所
2.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或依据
3.表示动作进行时的方式
4.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
5.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
有些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 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成语中,例如:狼吞虎咽、抱头
鼠窜、土崩瓦解等。
除普通名词外,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在古汉语中也常作状语,用以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
趋向或时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
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 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1.本篇选自《老子》第二章。题目为后加。
2.斯:连词,则,就。恶:丑。
3.有无相生:有和无相互依赖而生成。
4.难易相成:难和易相互比较而形成。
5.长短相形:长和短相互比较而显现。
6.高下相倾:高和低相互依靠。
7.音:单音。声:和声。和:应和。
8.处无为之事:意思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处,做。


9.教:教化。
10.作:兴起。辞:拒绝。
11.有:占据。
12.为:指有所作为。恃:倚靠。
13.居:占有。
14.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离开功。去,离开。
词义:形、和、处、辞、去

上士闻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 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 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释:
1.本篇选自《老子》第四十一章。题目为后加。
2.勤:努力。
3.若:好像。若存若亡,这里指将信将疑。
4.建言:立言,成说。之:指示代词,这样的话。
5.昧:暗,不明。
6.夷:平坦。颣:崎岖坎坷。
7.辱:黑垢。
8.建:立。偷:怠慢,懒惰。
9.渝:污浊。
10.隅:角。
11.大音希声:大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声响。希,稀少。
12.大象无形:大的形象看起来好像没有形象。象,事物的外在形象。
13.贷:施与,这里指帮助、辅助。
词义:偷、渝、隅、贷

其政闷闷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 伏。孰知其极?其
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 不肆,
光而不耀。
注释:
14.本篇选自《老子》五十八章。题目为后加。
15.淳淳:质朴。
16.察察:清晰,细密。
17.缺:“狯”的借字,改读kuài,狡诈。
18 .兮:语气词,无义。倚:《说文?人部》:“倚,依也。从人,奇声。”此处用本义,义
为依靠,倚赖 。本句意思是说,福分是祸患产生的原因。
1.伏:隐藏,这里指依存。本句意思是说,祸患是福分产生的根源。
2.极:终,这里指终极的标准。
3.其:语气词,表示反诘,难道。


4.复:副词,又。奇:不正,异常。
5.妖:邪恶。
6.方:方正,正直。割:伤害(别人)。
7.廉:方正,有棱角。刿:刺伤。
8.肆:放纵。
9.光:光亮。耀:“耀”的异体字,炫耀。
词义:察察、割、刿、肆
通假字:缺(狯)
异体字:耀(耀)

礼法以时而定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
其图之。”
注释:
10.本篇选自《商君书?更法》。题目为后加。
11.杜挚:秦国大夫。
12.百:数词用作动词,达到百倍。
13.功:功效,功绩。十:数词用作动词,达到十倍。
14.易:改变。器:工具。
16.循:遵循。邪:害。
17.图:考虑。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犠、神农教而不诛,
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 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
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汤 、武之王也,不循古而
兴;商、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 疑矣。”
注释:
18.教:政教。
19.何古之法:宾语前置,“ 何古”作“法”的前置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何,疑问
代词作定语,什么。
20.复:因袭。
21.何礼之循:宾语前置,“何礼”作“循”的前置宾语,用代词“之”复指。
1.伏犠:又作“庖犠”,上古帝王。神农:上古帝王。诛:杀。
2.黄帝、尧、舜:都是上古圣明的帝王。怒:过分。
3.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4.当:合、适应。
5.因:依据。
6.便:有利。
7.道:指政令措施。
8.汤:商汤,商朝开国之君。武:周武王,周朝开国之君。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
称王。
9.然,指示代词,这样,表示承认现实。则:连词,那么,表示据以推论。非:责难,
指责。
10.多:赞美。是:此转繁“是”是衍文。


词义:复、当、非、多
宾语前置:何古之法?何礼之循?
词类活用:利不百,功不十
汤武之王也。

兵者诡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 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注释:
11.本篇选自《孙子?计篇》。题目为后加。
12.诡:欺诈。
13.能:有能力,有实力。示:显示。
14.用:用兵。
15.利:这里指敌人贪图利益。
16.取:攻击。
17.实:这里指敌人有实力。备:防备。
18.怒:愤怒,暴躁。挠:挑逗。
1.卑:看不起,鄙视。指敌人轻视我们。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骄傲。
2.佚:“逸”的借字,安逸。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疲劳。
3.亲:团结。离:离间。
4.意:想到。
5.胜:取胜的办法。
6.先:事先。传:泄露。
词义:诡、挠
通假字:佚(逸)
形容词使动:卑而骄之、佚而劳之。

上兵伐谋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 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
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
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 不得已,
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百非攻也,毁人之国
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7.本篇选自《孙子?谋攻》。题目为后加。
8.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整。这里指使敌人整个国家降服。
9.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次:动词,按顺序排在后面。
10.军:古代一万两千五百人为军。
11.旅:古代五百人为旅。
12.卒:古代一百人为卒。
































13.伍:古代五人为伍。
14.善:高明。
15.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16.交:外交联合。
17.修:制造。橹:大盾。轒辒:攻城用的战车,上蒙牛皮,里面可容十人。
18.具:准备。
19.距闉:在城外堆起的高过敌人城墙的土山,用以窥探敌情和攻城。已:完成。
20.胜:忍受,控制。忿:怒火。蚁:名词作状语,像蚂蚁一样地。附:攀爬。
21.杀士:这里指攻城的士兵被杀伤。拔:攻陷。
1.久:指长时间用兵。
2.全:指最完善的策略。
3.顿:受挫。
词义:次、修、具、已、胜、拔、顿
使动: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不战而屈人之兵。

圣诞节用英语怎么说-报告会主持词


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关于桥的作文600字


邗江教育局-小学老师实习报告


包头市人事考试中心-策划案范文


南阳市二中-生物手抄报资料


纳兰词赏析-计生信息


最新大学排名-反腐倡廉自查报告


感恩母亲的诗句古诗-五年级数学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