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湖南金浩茶油-新教师述职报告
人 教 部 编 版 语 文 五 年 级 下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积累·运用(31分)
一、积累·回顾。(14分)
1.辨字填空。(2分)
______饿(叽 讥
饥) ______准(瞄 喵 描)
2.看拼音,写词语。(6分)
zhěn
suǒ fànɡ sì duàn liàn zhǎn xīn
( ) ( ) ( ) ( )
shén jī miào suàn xiōnɡ yǒu chénɡ zhú
( ) ( )
3.默写古诗。(2分)
从军行
[唐]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针见血”这个成语
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日积月累。(2分)
(1)__________________,游子身上衣。——《游子吟》
(2)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二、语言·运用。(10分)
1.一般来说,我们把《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四部古典长篇小说叫作“四大名著
”。(2分)
2.请对出下面两副对联。(4分)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静泉山上山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里池水清
3.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用加点词造
....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错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作者是曹雪芹写的。
三、综合·应用。(7分)
1.阅读材料“古诗词中风向与季节的关系”,将你的结论(发现)
填在表格中。(3分)
季节
春
草长莺飞二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
相关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结论(发现)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
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冬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2.
星期一早晨升国旗的时候,五(1)班的小东和小林一直在队
伍后面说说笑笑。他们俩都是你的好朋友。
你是学校少先队的
大队长,遇到这一情况,你会怎么做,怎么说?(4分)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
阅读·感悟(36分)
一、古诗词阅读。(11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
( )
(2)令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 )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 )
(4)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
( )
2.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
个“喜”字。
B.“
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
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
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
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4分)
二、阅读下列与“荷”有关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材料二】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
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
出来。有的才展开
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
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叶圣陶《荷
花》)
【材料三】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
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
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
镶着白
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
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
洗过一番的,尤
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
滚来滚去。王冕
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
其实不错……”(选自《儒林外史》)
1.在横线上将材料一的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__。(2分)
2.材料二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写池中
的荷花和
荷叶,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分)
3.请你为材料三这幅“画图”取个优美文雅的名字: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4.任选一则材料,请从内容、语言、修辞、情感等方面作简要赏
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鲨 鱼
[俄]列夫·托尔斯泰
①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
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
闷热,从撒哈拉沙
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在蒸笼里。
②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
声:“游水啊!”水兵们
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③我们船上
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太
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比赛游泳。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
,用力
往前游,争着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赶上了他的
伙伴,但
接着又落后了。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个老炮手,正站在甲
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后时,他就大声喊:
“别落后哇!
加油!”
④突然甲板上有人喊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出现
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⑤“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
可是
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
高兴。
⑥炮手的
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开
始放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向孩子们飞驶而去。但
是鲨鱼已
经离孩子不到20步了,那只小船离得远远的。
⑦孩子们起初没有听到人们叫他们,
也没有看到鲨鱼,后来
有一个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
开,各往
一方游去。
⑧这声尖叫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
大炮眼前。他转动了一
下炮架的后尾,伏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
好了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结果。大炮“轰”
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着脸。
⑨这时候,谁也不知道小孩和鲨鱼怎么样了,那一瞬间的烟
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⑩
水面上的雾渐渐散了,开始从四面八方传来悄声细语,而
后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⑪老炮手露出了笑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死鲨鱼的黄
肚皮随着海洋波动着
。
⑫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1.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
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2.文章第1自然段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分)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
分)
(1)孩子们之所以能鲨口脱险,是因为他们水性很好。
( )
(2
)老炮手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最危险的办法——用大炮轰鲨
鱼
。
(
)
(3)文章第11自然段提到“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
海洋波动着”
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对鲨鱼的生动描写了,但从人们的
惊叫声、水兵们的神态等很
多地方仍能让我们感受到鲨
鱼的凶猛和危险。( )
(4)故事随着两个孩子的心情变化而展开,情节曲折,引人
入胜,看后发人深思。
( )
4.鲨鱼来临的危急时刻,老炮手做出了放炮的决定,如果你是老
炮手
,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自己的话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5.短文中的老炮手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至少两个四字词语来概
括一下,并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做到有理有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习作(30分)
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450字左右。 <
br>1.这个人,真__________!(若选此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习作
中不能出现真实
的姓名。)
2.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一、1.饥 瞄
2.诊所 放肆 锻炼 崭新
神机妙算 胸有成竹
3.青海长云暗雪山 不破楼兰终不还
4.示例:他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
5.(1)慈母手中线 (2)小人长戚戚
二、1.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清水池
3.(1)示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总能坦然面对。
(2)
三、1.春天常刮东风,夏天常刮南风,秋天常刮西风,冬天常刮北风。
2.我会制止他们,
并对他们说:“小东、小林,国旗代表我们的
祖国,升国旗是庄严而神圣的,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应保持
安
静,不能说话,更不能嬉笑打闹,下次可要注意了。”
阅读·感悟
一、1.(1)√ (2)× (3)× (4)√
2.C
3.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二、1.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2.数量 颜色
形状 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3.人在画图中
三、1.天气很热,上尉让大
家去游泳,船上的两个小孩跳到海里想进
行游泳比赛。两人比赛过程中出现了鲨鱼,但孩子们全然不知。
鲨鱼快吃掉孩子的时候,炮手当机立断用大炮轰死了鲨鱼,救
了两个孩子。
2.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等),为后文大家下水
游泳做铺垫
3.(1)× (2)√ (3)√ (4)×
4.如果用大炮的话,一不小心
可能会伤到孩子。但不用大炮的话,
孩子们必死无疑,那就用大炮试一试吧。
5.经验丰富、
行事果断。面对离孩子不到20步的鲨鱼,老炮手
能够迅速地操作大炮,轰掉鲨鱼,说明他有着丰富的“
放炮”
经验,且能够在危急关头立即做出决断,也说明他是个行事果
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