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教材

余年寄山水
586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13: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一帮一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 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材,下面我将从教学内
容分析、设计意图、编排特点以及对教 材的建议与处理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册
教材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根据《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

数与代数

1、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会用小括号)

(教材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初步学会用四则计算含义进行有条理
的思考,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认识和会用小括号。

2、除法意义,2~9的除法口诀,并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设计意图)

3、万以内数的读、写及加减法(一)

(教材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单位“百”、“千 ”,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
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 数的
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
识万以内的 近似数。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初步发展抽象思维。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
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4、找规律

(教材设计意图)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在找 规律过程
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5、认识克和千克,1千克=1000克

(教材设计意图)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空间与图形

·认识锐角、钝角、图形平移和旋转

·估量


(教 材设计意图)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会在方格
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 竖直方向平移。并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初
步建立空间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

统计与概率

·统计

(教材设计意图)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 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意义;
会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和简单复式 统计表。
同时,在进一步体会统计过程中,感受统计思想,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
回答简 单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培养初步统计观念。

三、教材编写特点

1、教材“算”“用”结合,加强应用

教材首先把“解决问题”作为一单元来安排。 这单元教学内容是在上一学期
学习了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基础上,解决加减、乘加(或减)两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
其二,结合表内除法内容,在学习表内除法后又安排了一节“解决问题”。一方
面让学生 领会“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学会分析方法和初步形
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另一方面 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理解,学会从问题出发,逐
步分析所需条件的一般推理方法,提高自己有条理地思考问 题的能力。

再则就是结合其他教学内容也十分注意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
和练习(如P.89第7题,P113例第3题等)。

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以解决问 题引出计算,在重视解决问题过程的
同时,理解算理和突出了算法多样化。

2、改进了认数优化了知识结构

教材根据我国计数方法即四位一级的特点,把万以内 数的认识分二步进行编
排,先千以内数的认识,再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样既放缓了学习大数的坡度,又< br>有利突破读写的难点。教材还采用同时呈现的方式,密切了读与写的联系,起到
互相促进作用。< br>
在数的大小比较中,把估计结合起来,有利培养学生数感。增加了万以内数
的近似数和 把认数和简单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有机结合在一起,还把认数
和用数表达、交流予以加强。这样把 认数、口算、估计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


但优化了知识结构,而且沟通了认识自然数的 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经历认数的整
个过程后,形成良好知识结构,有力促进数感的发展。

3、加强了空间与图形和统计的教学内容

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除了认识锐角、钝 角外,增加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 思想方
法等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于统计内容。,教材在前两册的基础上又安排一些较 大的数据和认识“以
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以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
统计观念。

四、对教学建议及教材的处理

对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教师用书(P4-11)已作 了很好阐述。教材是编者
搜集并整合的一套教学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具有权威性
和科学性,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应。但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我们要
有新的教材观, 不能盲从教材,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超越教材”,
现在我就从教学实践层面上提出以下 几点教学建议。

(一)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创建有效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 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
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 去教学。为了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
创建高效课堂,可以用单元准备性检测来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之前,我们就可以通
过这样的四种 题型对学生进行了单元准备性检测。

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共48道

2、两步综合算式口算4×8+23 20÷4×7 6+2×3 54÷9×8 18+12
÷6



4、解决问题。

(1)停车场上有小轿车30辆,货车6辆,小轿车的辆数是货车的几倍?

(2)同 学们种了8棵月季花,又种了4行菊花,每行6棵,种的菊花是月季
花的几倍?

(3)冬冬看一本书,每天看6页,6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页,需要几天
看完?
< br>然后从宏观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
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 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从微观上调控课时教
学预案。

(二)尊重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编写注重了数学的生 活化,在教学例题中引进了既反映了现实生
活内容又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努力体现使各部分知识 的教学都从学生有
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在练习设计中同样努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
题引入,这样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但是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
学生所处的环境、生活 经验不同,对教材中的情境,未必都能适应,因此我们要
注重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生活经验、教师 自身的风格灵活地处理教材,依
托教材的知识载体,换成接近本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化静为动 ,或以
多种形式呈现,使课堂更加焕发生机。

例如,第四册教材第96页和第98页 的情境图,这个教学情境虽然结合了学
生的校园生活,也可以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这样的 情境连续使
用两次,对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前后的笔算
与估算 联系性也不强,那我们就可以把把本课的教学内容用一个购买喜爱东西
的情境主题来贯穿,把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数学思想的渗透、拓展练习都在
一个情境中完成,既充分发挥了一题多功能的作用,又吸引了 学生的学习注意
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练习的 静态呈现,编者的意图难以让老师和学生理解,
如第四册的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和第36页的第四 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
说,难以理解题意,难以提出用一步计算的除法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我
们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既要基于教材,又要把教材当做活的资源来使用。更换
知识的载体,或 化静为动,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教材,解决问题,
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尊重知识的系统性,关注持续发展

为了做好前后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要站在 知识系统性的角度审视教材,理
清知识链,要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的系统 性,便
于学生有效建立认知结构,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有关“倍数”的三
类应用题 ,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把“倍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三册的“7的乘法
口诀”教学之后,学生用“几个几 ”来理解“几倍”的概念,把“求一个数是另
一个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第四册的表内除法(二)的用 7、8、9的乘法口诀
求商之后,“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在本册中没有安排< br>例题,在三年级及以后的教材中也没有安排例题。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掌握系
统的知识,建立良 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应该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之
后,增加“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 个数”的应用题的例题教学,并加强
三类应用题的对比教学,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倍数的问题,建立一 个完整的知
识体系。

(四)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发展潜能的基础上,挖掘自己的教学智慧,创造性地对教
材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其延 伸拓展,充分挖掘这些练习在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
的价值,实现尊重学生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 目的。

例如第四册教材第58页的第8题,题目如下:

教师可以对本题进 行改造与拓展延伸,增加问题,问题(3):今年妈妈比
小红大几岁?问题(4):“去年妈妈比小红大 几岁?”当学生完成四个小题后,
让学生观察(1)(2)小题与(3)(4)小题的不同点。在比较中 体验两人年龄
的相差数是不变的,倍数是会变化的。接着提出问题(5):过四年后,妈妈的
年 龄是小红的几倍?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观察算式:35÷5=7、36÷6=6、40÷10=4,
说一 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验两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倍数逐步变小的规律。

又如在教学有关倍数 的三类应用题之后,教师适当增加一些几倍求和、几倍
求差、差倍、和倍的应用题,借助于直观实物图和 线段图来理解数量关系,感受


这些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因为整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决是 本册的教学重点,在
三年级中只安排了连乘和连除的应用题,在本学期增加这些内容,符合教材编排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

总之,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教师既要 尊重新教材,
充分挖掘新教材中的优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正视新教材存在的问题,要充分
发 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几点拙见,不足之处还请会后多多探讨!谢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少年先锋队队史


世界读书日是几月几日-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遛你玩-图书室标语


开原高中-反洗钱工作总结


深圳市考试院-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51job前程无忧上海-中秋国庆祝福


安徽建筑工业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


培训心得范文-油价调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