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质

余年寄山水
536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16: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非主流语录-宁夏中考网








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1 250


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体验怎样写更简便及能
够 用简便的方法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加、连减。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口算。
4+8+5 17-8-4 8+7+3
17-8-6 20+17+2 61-20-30
选择其中的任意的算式,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
49+36= 80-13=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2 250


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只?学生 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9+27+26
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 ,
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4)、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1 9 4 6 1 9
+2 7 +2 6 +2 7
── ── ──
4 6
+2 6
2、试一试。
出示:90-25-28=
先分步用两个竖式计算,再用简便写法计算。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竖式写得对不对。
集体交流。
小结:在遇到一般两位数的连 加、连减时,可以用竖式计算。竖式可
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简便写法。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3 250


用简便写法列出的连加、连减的竖式,学生可以直接计算,把每一步
的得数填在括号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选择上面一行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出:跳绳的有37 人,踢毽子的有48人,踢球的有14人。提
问:括线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三部分合起来,用
连加计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求一共摘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2)你知道从多少个里面运走60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
列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
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4 250
























5 250







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计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知道哪些算式可以口算,
且能口算的要口算。
能够根据信息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混合运算中,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出示连加、连减的算式。
72-16-25= 14+57+2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判:

6 250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出示例2.
读题,说一说:求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38+42-33=
提问:这是什么样的算式?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根据前面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指名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你们计算的顺序都是这样的吗?你是怎样写的呢?
追问: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学生齐读两组算式,教师再次板书。
3 8 8 0 3 8
+ 4 2 –3 3 +4 2
── ── ──
8 0 4 7 8 0
–3 3
──
4 7
提问: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些?(学生交流)
试一试。
出示60-38+40=
7 250


你会计算吗?下面请大家先计算第一步,板书:
6 0
-3 8
──
2 2
接下来应该算什么?(22+40)
指出:在计算中,遇到能口算的就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
30+40= 45+20= 81-30= 64-4= 49-6=
3+74= 26+70= 53-10= 97-70= 82+5=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哪一步可以口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求还剩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用减法计算,用原来的减去吃了的。
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把剩下的和又买来的合起来。
4、“想想做做”第5题
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怎样想?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独立完
8 250


成,交流算式。
求女生栽树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想的呢?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9 250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
计算水平。
2、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接触同样多的
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思考题中的“怎样才能同样多” 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出示口算卡片)
4+26= 35-7= 35+6=
45-20= 68+9= 70-8=
比一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10 250


让学生开火车口答。
二、基本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2题。
让学生先算一算,然后交流: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按照从左
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提问:你的竖式是怎样写的?哪些可以直接口算?
(其中第1题第二步口算,第2题第一步口算,第3题第二步口
算。)
提醒学生:能口算的就口算。
2、出示教材第5页第3题。
(1)提问:算出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完成后,交流:有用一步计算的吗?是哪些情况?
指出:当第一步算出是整十数时,第二步加法可以口算。这样更简便。
(2)我们来看右图中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在连加算式中,如果发现两个数相加得整十数时,可以先算,
这样更简便。
三、综合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4题。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求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提问:算式怎样写?学生独立完成。
2、出示教材第5页思考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1 250


讨论:怎样才能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提示:相同数量的部分先不考虑。
讨论:28、30和22、24,怎样使这四个数变成相等的两部分呢?
出示:□+□=□+□
你能说出怎样交换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指出:只要将30和22< br>一组或者将24和28一组,就可以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解决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感悟同样多的不同思维角度,探究求同样多的多
种解题策略。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求同样多的策略。
教学难点:将策略用数学思想、数学语言准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彩珠,小军和芳芳已经穿好了一些。看,现
12 250


在,小军穿了8个,芳芳穿了12个。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
么办法?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请大家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
引导:先摆8个代表小军的,教师示范。再摆12个代表芳芳的。
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小军再穿上4个彩珠就和芳芳同样多。
把芳芳的彩珠拿走4个就和小军同样多。
拿出芳芳的2个彩珠给小军。
比较上面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吗?
第(1)、(2)种是把相差的部分添上或拿走。
第(3)种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部分给少的。
讨论:你知道拿走的一部分是多少吗?得出:是4个的一半,也
就是2个。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
法解决。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根据问题,观察比较。
在图中将第一行的小棒拿几根摆到第二行呢?
学生动手拿一拿。交流结果。
13 250


2、“想想做做”第2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
引导:能从第二行中拿几个到第一行,使两行同样多吗?为什
么?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题,独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求一共养了多少只鸡你会怎样
想这个问题?
提问:要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题
(1)要求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怎样想?
(2)知道左边比右边多摆了8盆,可以怎样做?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
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
学会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14 250

鲜花知识-庆三八活动方案


河北省招生考试院-再审申请书格式


微软大中华区-简单的道理


热情洋溢-写景的作文200字


约翰内斯堡-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奉献的作文-低碳生活手抄报内容


山东招生教育考试院-司考分数线


工作评价范文-酒店前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