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萌到你眼炸
909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16: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x元素-社会实践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一、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
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
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
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
形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 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
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
果呢?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
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
二、 探究体验
1. 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
有时不一样)。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 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木头大象和一些照片,
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 察到
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着重讨论侧面的不同点。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
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
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
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 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
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 大家猜猜这
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 br>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
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 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 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
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
养学 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
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
形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出示饼干盒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下面三幅图是谁看到的?
二、 探究体验
1. 活动一:观察长方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
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长方体,四位同学坐在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用图画出
来。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说说你看到的是长方体的哪一面,画的是哪种图?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
从哪个角度拍的呢?
(4)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是什么样的?
(5)请小组长把长方体和图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观察正方体和球
每个小组的学生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画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 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 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
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 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的过程,
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
数的连加。
3、在于同学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准备:奥运录像片段或相应的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请学生谈一谈对奥运会的理解,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
二、新授
(1)出示27届至29届奥运会奖牌数的统计表。
(2)请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合计是什么意思?
(3)教师提出要求,计算一下, 第29届奥运会我国一共获得了多
少枚奖牌?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4)指名去黑板上板演并交流算法。着重讲授连加竖式和连加综合
算式。
(5)总结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
-可编辑修改-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练习与巩固
(1)出示第一题,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算法。
(2)找学生说明题意,独立完成。讨论为什么人数是33人而不是
32人。
(3)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交流算法。
(新授之前,有的学生能写出连 加竖式的格式,有的学生写成两个
竖式,新授后学生能明白算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连加竖式的准确< br>度及规范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教材中“还剩多少个皮球”的情景图。
首先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 ,可以由学生看着情景图讲故事。也可以教
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的同时注意观察情境图,讲故事的同时要 对学生
提出要求:注意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问学生:从这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幅情景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 的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以复习口算的
形式解决。最后引出 :“还剩多少个皮球”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交流
1、小组讨论如何列出算式。先自己动脑筋想,再将自己的想法说给
同桌或小组听。
教师应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完整表达自己意思的习惯和能力。在组织学
生交流的时候提出适当的要求。先 说自己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再
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
学生给与及时的鼓励和必要 的指导;另一方面,获得相关的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 学生交
流。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出本课,激发学生对学
习的积极性。
2、交流算法
(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做法。
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充分展 示出来,教师可以把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
在黑板上,对学生的算法只要正确就要加以鼓励,不正确的方法 在下
一步做重点的讲解、指导和纠正。
(2)教师加强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结合学生的算法,教师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比如书写格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等。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帮助所有 的学
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要注意加减混合运算竖式的书
写格式,即加法进位和 减法借位的指导。
三、练一练
(1)学生说说有哪些数学信息,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2、3、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景,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
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试题。
3、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 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
的解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重点: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
减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出示例题
师:小华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华还剩
多少元钱? 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提问:要想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
自己进行计算后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0—29—56 或用竖式进行计算。
要学生说计算法则: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这 一环节中,一部分学生肯定会丢掉小括号,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小
括号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这 一组算式:
152—79—25 252—16+58 52—(79—25) 94—(16+58)
二、练一练
反思:这节课出现的问题和上节课基本相同,就 是多出一项有的孩
子总忘记括号。尤其是算式类似,就差一个括号这类题,错误率更高,
这就更 考验孩子们的细心与耐心,当然也考验老师的耐心与正确引
导。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混合运算应用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估计的计算方法。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估计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出示情境图
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提问:我用50元钱买了一件物品,还剩20多元,猜一猜我买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的可能是哪件物品?
师先引导学生审题,题中关键词是什么,审题需要注意什么?
生:关键词是一件,还剩20多元。
师:要想知道我买的可能是哪件物品,必须先知道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想的。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生: 可能买了一个书包 生:可能买了一本《童话故事》
活动2:小组几个同学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戏。
再全班交流
二、练一练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再请几名学生说一说他的答案。重点关
注语言的准确与完整性。
2、先引导学生审题,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
自己的想法。
3、生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重点关注能简算的学生是否简
算了。
4、计时口算比赛。
5、数学冲浪,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自己的
想法。
第五课时套圈游戏
教学目标:
1、经历做游戏、记录数据、提问题并解答问题的过程。
-可编辑修改-

花生的营养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师


张自忠的故事-快乐的星期五


问候语图片-自考自我鉴定


修身养性的书籍-邀请函范文


美国大学地图-转正定级自我鉴定


雨花教育网-新闻学排名


男性健康日-工作重在到位


枣庄八中-济南一中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