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全册)

绝世美人儿
768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16: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敏感性皮肤如何护理-英雄儿女观后感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

2017 ~2018 学年度上学期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二年级

班 别

教 师




三小2018 年至2019学年度 上学期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别 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
1~4
5
6~8
9
10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1~4
5
6~8
9
10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一、加与减(一)

二、观察物体

三、生活中的数

四、有趣的图形

整理与复习 期中考试
五、加与减(二)

数学好玩
六、加与减(三)

总复习

期末检测
一、加与减(一)

二、观察物体

三、生活中的数

四、有趣的图形

整理与复习 期中考试
五、加与减(二)

数学好玩
六、加与减(三)

总复习

期末检测
教学活动
小组听课
集体备课
互相听评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小组听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小组听课
集体备课
互相听评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小组听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课时数
16

3
9
5
3
13
2
13
4
2
16

3
9
5
3
13
2
13
4
2
备注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谁的得分高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
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
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
验算法的多样化。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
算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
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二)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笑笑 23
30
44
41
29
二次备课

(三)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
(四)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1、计算淘气的总分
24+30+41=95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2、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23+44+29=96
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
以笑笑赢了。
3、小结 ;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
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谁的得分高
24+30+41=95(分) 23+44+29=96(分)




2 4
3 0

+ 4 1

9 5



2 3
4 4
+ 2 9
9 6

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秋游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
法解决。
2、探 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
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 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
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
(二)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三)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3、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
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
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二次备课











9 0
—4 5
4 5
—2 5
2 0
秋游
90-45-25=20(个) 90-25-45=20(个)
9 0
—2 5
65
—4 5
2 0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星星合唱队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
力。
2、探索并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
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
(二)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三)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三.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列式算一算
1、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
阿姨今年多少岁?
2、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图书角
现有多少本书?
(二)竖式计算
24+36-19 75-46+25 34+28-49
90-65+42 87-69+54 72+25-68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星星合唱队




5 2
— 9
4 3
4 3

+ 1 5
5

8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52
— 9
4 3
+ 1 5
5 8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买文具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
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懂
得要爱护人民币。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
间的换算关系。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对,世界上有很 多种钱,钱又叫货币,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
下这几个国家的货币。出示(各国的钱)
师:美国 使用的货币叫美元,韩国的货币叫韩元,那我们中国
的使用的钱叫什么呢?出示(介绍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师:小朋友们,快速拿出你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
币介绍 给同桌听,仔细观察人民币上有什么?记住不要损坏人
民币。
小组讨论并汇报
三.人民币分类
(一)独立分类并汇报
二次备课
























(二)板前展示分类方法
第一种:按材质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第二种:按元角分,适当让学生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
位名称并板书。
四.人民币兑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民币,虽然它们面值、大小、
颜色 不一样,但是彼此之间是可以兑换的。
师:左手1元,右手5角,可以换几张呢,说说你的理由。引导
1元=10角,可以兑换几张2角呢?反复强化练习。
出示(红包),一起来数数这里的钱,一分一分的数,引导1角
=10分。
五.购物
笑笑新开了一家文具店,想不想去看看都有什么?一起走
进《文具店》板书
出示(练习本)售价2元,反复练习多样付钱的方法。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组内练习模拟购物,台前
展示购物过程。
六.巩固练习
七、总结














买文具

1元=10角 1角=10分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买衣服
1、
2、
3、
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 币的应用价值,养成
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和酷乐猫最近又开了一家
商场。今天,你们愿意和老师一块去逛逛吗?
二.购物
(一)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
币。
(二)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 策
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
数感和思维能力。
(三)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
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可以 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
1件衣服怎样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
三.小结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可是越来越厉害了,不但帮助明明解决了
难题,还 帮助老师算出买奖品要付的钱,可真了不得。
二次备课




























买衣服
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
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
„„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小小商店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3、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及能力;学习
与他人合作,获得学习数学积极情感。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 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
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
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二、 自主探究
(一)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
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
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二)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三)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
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 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
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
定。
(四)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
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 说说你的想法。学生
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
的学生。学生可 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五)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
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 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
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二次备课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六)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 答吗?先在
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
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 ,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三、 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 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 用减法
如何付钱? 凑钱数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数学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有多少块糖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 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
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
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
法奠定基础。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
有多少块糖。如 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
(一)数一数,填一填。
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现在老师要求同
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 ,把
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
(二)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 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
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 ,每行
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
有5列,算式 是: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
是3个5相加。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 3相加。无论横
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二次备课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儿童乐园
1、让学 生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
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用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欢数学的
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引入。
(一)质疑。
幻灯片出示果子图,问5盘果子你会算吗?学生口答出示加
二次备课



法算式。10盘呢?15盘呢?让学生在列加法算式的过程中感
到麻 烦,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用乘法计算。
(二)激趣。
教师由“星期天儿童乐园里的小朋 友真多”这一话题引入情
境,然后出示主题图中的各部分内容。
(三)发问:引导学生就以 上画面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
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以这几个问题为重
点: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划船的有多
少人?
二.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教师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2+2=8(人)。
3、教师指出: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随后板书:
2×4=8(人)。
4、同桌商量: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2、4、8”各表示什么?
(2表示每架飞机上坐了2人,4表示 有4架飞机,8表示一
共坐了8人,算式的意思是4个2相加得8。)
5、由学生发现或教 师点拨第二种列式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该
算式的含义。(也表示4个2相加得8。)
6、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
7、让学生说第2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并自由举例。
8、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猜读、练读。)
(二)活动二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二: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情况。
3、活动三。
(三)展示学生所提出问题之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由于初次学写乘法算式,教师应注意
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3、教师应引导学生并全面讲解:算式的意义、两个“3”的



















不同意义、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写法等。
(四)活动四:出示“连椅画面”。
1、提出挑战性问题:连椅上坐着多少人?能用乘法解答吗?
2、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内展开讨论。
3、统一认识:连椅上的人数只能用加法求出,而 不能用乘法
求出。因为每个连椅的人数不一样多。
4、课件动态演示:前面连椅上的小男孩 走到后面,与右边连
椅上的小女孩坐在一起。让学生列式解答。
三.巩固应用。
四.课堂总结。
儿童乐园




2+2+2+2=8(人)→2×4=8(人)或4×2=8(人)
4 × 2 = 8(人) 读作:4乘2等于8
2 × 4 = 8(人) 读作:2乘4等于8
┋ ┋ ┋ ┋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有多少点子
1、通过计算点子数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
的理解。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排列的物体的个
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摆一摆,数一数
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示了可能出 现的1个1个
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等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
可以1个1个地数, 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二.数一数,填一填
把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
感受不同的观察角度。
三.说一说,算一算
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的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
“ 横着数”和“竖着数”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
加法算式,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 孕状。
四.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时,教师可以发给每组学生20块糖,(也可以就 地
取材,用其他东西来代替),让学生先估计大约有多少块,再
自己动手数一数。学生可能出现 教科书中的三种数法:1块1
块地数,2块2块地数,5块5块地数。数完后,可以让学生
说一 说自己是怎样数的,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果
教科书中给出的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看 书或者把
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最后让全体学生按照“2个2个”和
“5个5个”再数一遍,体 会物体可以几个几个数,结果是
一样的。
在数后学生可能会发现:每次数的个数少,数 的次数就多,
每次数的各数多,数的次数就少。虽然有不同的数法,但最
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二次备课


















练一练:第1题
这里画了25个熊猫,25个熊猫基本上是均匀分布。可
以组织学生 圈一圈,数一数。学生可能会想出不同的数法,
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5个5个地数。
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明白,要快速数出物体的各数,可先把这
些物体分组,然后用加法计算。
第2题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每盘有4块蛋糕,有5盘,4块4
块地数,一共有20块 。当物体1堆1堆地放着,且每堆物体
同样多时,学生自然会想到1堆1堆地数。
有多少点子





4×7 可以表示7行,4列
也可以表示4行,7列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三)单元
第(4)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动物聚会
1、够在 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
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 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
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
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
的小动 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
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一)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二)小组汇报:
(三)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四)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五)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
三.巩固应用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动物聚会





3+3+3+3+3+3 6+6+6
6个3 3个6
3×6或6×3
二次备课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阳旺胜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折一折,做一做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
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
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瓽数学美 。
认识对称现象。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一)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
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
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 线(对称轴)左右两边
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一)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二)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三)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二次备课






















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
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四)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
三.课堂活动
(一)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
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二)练一练第1、2和3题。

折一折,做一做





对齐、描线、剪









学 科
课时数
数学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李建芬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玩一玩,做一做
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
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 玩一玩,华容道
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
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
2、
分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二次备课

(二)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三)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四)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
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一)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二)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三)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四)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五)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
做。
三.做一做,竹蜻蜓
(一)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二)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三)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 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
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
玩中的美。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
旋转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李建芬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数松果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1、经历编制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
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有 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
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
成乘法算式。
3+3+3 = 2+2+2+2+2= 4+4+4+4= 7+7=
二.学习新知。
(一)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
①1,2,3,4,„1个1个地数。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1×5=5 2×5=10 3×5=15 4×5=20
5×5=25 6×5=30 7×5=35 8×5=40 9×5=45
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 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
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
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
二次备课
























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 口诀吗?如果
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
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 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
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一)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二)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三)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
算式。
(四)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
来解决?
数松果




5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 6×5=30 五六三十
2×5=10 二五一十 7×5=35 五七三十五
3×5=15 三五十五 8×5=40 五八四十
4×5=20 四五二十 9×5=45 五九四十五
5×5=25 五五二十五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李建芬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做家务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 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
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关系。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
主题图)
(二)星期天,家里来了 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
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
明在做 什么呢?
(三)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
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
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
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二)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
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
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 根;有
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
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三)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四)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 1个2),那么1个2是2,
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
1× 2=2。)
②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
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2 、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
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 怎么编的呢?
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要
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
充,根据学生的 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
乘法 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
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 注。)
(五)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做家务




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6=12 二六十二
2×2=4 二二得四 2×7=14 二七十四
2×3=6 二三得六 2×8=16 二八十六
2×4=8 二四得八 2×9=18 二九十八
2×5=10 二五一十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李建芬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五)单元
第(3)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间活动
1、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
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 意义。
2、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3 、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体验数学语言简
练的特点,提高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淘气、笑笑学校的课间活动可精彩了,你们想不想
知道他们学校课间活动大家都在干什么?来,孩子们,让我们
一起去淘气、笑笑学校的操场去参观吧! (板书课题——课间
活动)
二、新授
(一)参观课间活动,发现、汇报数学信息。
1、课件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有序观察。
2、学生观察后指名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叙述语言要完
整。
(奖励叙述语言完整简练的孩子,引导学生模仿叙述。)
(二)设疑激趣,图式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
1、谈话:我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多不 多?老师课件的这一页
几乎都记不下了,智慧老人说他有更好的办法记录这些数学
信息,又快又 省力。你们想不想看发看智慧老人的方法?
2、课件出示算式 5×2,
提问: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2个5,5个2。
二次备课



谈话: 这个乘法算式就是智慧老人的记录,你知道智慧老人
记录的是图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吗?在图中找一找。
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课件演示 5×2可以表示的3个图中的数学信息。
谈话, 既然5×2可以表示2个5也可以表示5个2,那智慧老
人用5×2来表示图中的这三个数学信息,可不 可以?用字来
表示这3个数学信息需要好多字,智慧老人却只用了一个乘
法算式就把它们都表示 了出来,你觉得那种方法更省时省力?
小结: 乘法算式也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数学语言,不光能 能
省时省力的记录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还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
问题呢,你想不想用数学语言来解 决一下淘气学校操场上的
问题?
3、解决问题
谈话: 淘气学校操场上打乒乓球的同学间就藏着一个问题,
你能用乘法算式解决它吗?
指名说算式,再说一说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
以用乘法来解决?
套圈游戏同学间也藏着一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指名列式,说一说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解
决? 表扬鼓励学生。
继续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
智慧老人说,淘气操场上还藏着一个更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
决它吗?
课件出示图及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个问题能解决吗?四
人一组,讨论交流。
教师提问: 这个问题只用乘法解决可以吗?乘法只能解决哪
一类问题?
谈话: 乘 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它只能解决几个相
同加数的和的问题,有时候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还需 要用到
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或减法。灵活的运用你学过的所有的数
学方法,你解决问题的本领会 更强!
巩固练习,提高用口诀计算的能力。
教师谈话,激发练习兴趣。






四、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间活动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数学
第(五)单元
第(4)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李建芬
李建芬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需要几个轮子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
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
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探索、编制、掌握3的乘法口诀。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探索、编制、掌握3的乘法口诀。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 探索三
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
(二)板书:3的乘法口诀。
(三)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一)画一画、说一说。
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 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
个 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
教师巡视)
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
辆车呢?„„9辆车呢?”
(二)填一填,议一议。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2、“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 张表格中找到。究
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
增加3个轮子。
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利用“表格”,独立完成
“试一试”的第2题。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
编得顺不顺口。
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二次备课



















( 二)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
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 么好办法?
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
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
六、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
说?

需要几个轮子




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3×7=21 三七二十一
2×3=6 二三得六 3×8=24 三八二十四
3×4=12 三四十二 3×9=27 三九二十七
3×5=15 三五十五
3×6=18 三六十八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李建芬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小熊请客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 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
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说一说”的活动体验数学知识与周围事物的密切联系,通



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积极探求规律和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
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一)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
片吧!
(二)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
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子串。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br>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9串
果子,每串请串4颗。
二、探究新知。
(一)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
呢?3串、4串„ „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
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二)板书算式和口诀。
1、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
2、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
数学问题?
3、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请四人
小组试一试!
4、请2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
5、谁来评一评,他俩说得怎么样?如果你们四人小组 说得跟
他们一样棒,请你送给自己一些掌声!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
二次备课



帮助的小朋友?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怎么样?
6、你有信心把个 表格填对吗?给你3分钟时间。填好的小朋
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用数的,用加法,
用乘法。)
7、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
题是什么吗 ?(板书: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
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诀?请打开书20页动手试一 试。
8、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
读出来。
9、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10、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
出来。
11、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
12、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
联系?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13、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让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一)记忆口诀。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背 好了请同桌互背;
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二)说一说。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的
乘法口诀解决?
(三)“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
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
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五)“数学游戏”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
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一)看图,想一想,填空。
(二)实际应用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
白的地方吗?
小熊请客




4的乘法口诀
1×4=4 一四得四 4×6=24 四六二十四
2×4=8 二四得八 4×7=28 四七二十八
3×4=12 三四十二 4×8=32 四八三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4×9=36 四九三十六
4×5=20 四五二十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五)单元
第(6)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李建芬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回家路上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至5
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
3、通过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
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
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一)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二)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三)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利用信息 提出问题。
(一)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 题最多,
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三)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
答吗?
三、运用信息 解决问题。
(一)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三)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
(四)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四、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一)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
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二)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
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 答问题。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次备课

























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回家路上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 六)单元
第( 1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泓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教室有多长
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所得长度不相同的过程,体会建立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用不同的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体验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
认识长度单位
掌握测量方法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们知道
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
师:我们该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学生可能会说:
·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
·看看有几本书长。
·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
„„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啊!
二、探究学习
(一)选择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
师:现在就请每一个小组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量一 量
教室有多长,然后填写教材第49页的表格。
1.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
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
(二)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如何才能使测
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生1:要做好标记。
生2: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
生3:摆放的时候要尽可能摆直,弯曲了就会使测量结果
受到影响。
师:我们测量的 是同一间教室的长度,为什么结果却不相
同呢?是不是我们把刚才说的注意事项都做好了,测量的结果< br>就一样了呢?
生:我觉得不一定,应该用同一种工具测量,结果才有可
能相同吧
三、总结提升
四、课后练习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泓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课桌有多长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养学生测量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 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
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
方法。
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动 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
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小< br>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问他的好朋
友小猴子,小猴子说:“这还不简单 。”说完,就一一地量了
起来„„
同学们,如果小白兔去问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课桌
有多长呢?
(反思此环节没有采 用书上提供的素材,而是以低年级
学生更为喜欢的小动物创设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
数 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一)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
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
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
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
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 长短呢?
(二)找一找
1、认识刻度尺
2、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3、学生汇报,并试着说一说尺子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师补充。
5、认识1厘米
6、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图钉的一端,看图钉的另一
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图钉的长度 大约就是几厘米。)
7、.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地抽出图钉,
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三)认识几厘米
1、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
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2、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
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评。)
三、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一)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
长度等。)
(二)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
测量的方法。
(三)第14页量一量,第15页1,2,3题。
四、概括总结,拓展延伸
师:如果以厘米为单位去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去量特
别远的距离,你们觉得方便吗?因此,我们测量比 较短的物
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长的距离用厘
米作单位,就很不方便了,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
长度单位。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阳泓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 六)单元
第( 3 )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米有多长(认识1米)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
长度。
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课件、米尺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
师: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
二、探究学习
(一)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知道我们
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
给同桌看。
1.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 起来就
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
新朋友。数一数是不是有 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
米=100厘米。
2.小结
测量短的物体时,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



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
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 以用字母“m”表示。
(二)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 两手比画边说,有
的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约是
1米,等等,老师 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把你们的手臂伸开,用尺子
量一量,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
生。
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画1米长。
(三)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
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少米,教室里的黑板长大约 是多少米。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教师巡视,
了解不同的做法,指导 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明测量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
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通过对比确定填写
什么单位的。
三、小结本课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另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
桌的长大约是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 短的物体用“厘米”作
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
还学 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
起。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测量较长的物体:米 m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数学
第( 六)单元
第( 4)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泓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1米有多长(估一估 量一量)
1.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技能。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师:一般情况下,“厘米 ”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
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
子 吗?
如果学生举出的例子合适,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如果学生
没有说出恰当的例子,教师可以 说:“老师的食指(伸出来给学
生看)宽大约是1厘米;咱们的课桌长大约是1米,也就是100
厘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
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 米”作单位。w W w .x K b 1.c
o M
二、探究学习
师:看下面的物体,比1米长的画“”,比1米短的画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课件:教材第57页第4题。
学生可能会说:
·我的身高就比1米要多一些,饮水机主机没有我高,所
以饮水机主机比1米矮。
·电视没有1米长,我伸开双臂比了比,它没有我两臂伸
开的距离长,觉得电视长不够1米。
·桌子比1米长,它比我伸开双臂之后要长一些。
·椅子的高度也没有1米,我也是跟自己的身高比了比。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用来作比较 的事物,跟图中的事
物进行对比,然后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非常棒!
讲解:选择合适的单位时 ,就应该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进行判断区分,才能选出合适
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
累 的同学,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
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四、课后作业布置


练 习 四
















找已知条件,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泓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分物游戏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
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
画一画)或语言表述 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 的过程,体会
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小数目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
动。
会用图示和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多媒体课件 小棒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分桃子 (出示课件)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像这样,每只小猴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平均
分”。
师:什么是平均分?
生:一样多。
师:根据刚才的分法你能把这句话填完整吗?
出示课件:把( )个桃子平均分给( )只猴子,每只猴
子分( )个。
(先集体说,再指名说)
(二)活动二:分萝卜
师:分完桃子我们再来分萝卜。
出示课件: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
卜?
(学生上黑板演示,重点演示3根3根分,每演示一种都说每只
小兔分几根)
你能像刚才那样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出示课件:把( )根萝卜平均分给( )只小兔,每只小
兔分( )根。
小结: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分,二根二根的分„„不管怎么
分,最后每只小兔都得到( )根萝卜,也就是同样多的萝卜,
二次备课



这种分法叫什么?
(三)活动三;分骨头
出示课件: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都分到几
根?
师:老师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分骨头的过程。
教师板书画图的过程。
你能像老师这样把你的分法画出来吗?(学生自己画分的过
程,老师找几位同学画的展示)
师:老师这样画,你能看懂吗?
出示课件,生答,老师讲解
现在这句话该怎么说?
出示课件:把( )根骨头平均分给( )只小狗,每只小
狗分( )根。
二、应用拓展,深化认知
(一)插花。(出示教材第59页第一题图)
(二)装铅笔。(出示教材第59也第二题图)
(三)用小圆片代替橘子摆一摆,填一填
1、学生独立分一分,填一填。
2、全班交流分的结果。
3、观察与思考:观察大家分橘子的四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的地
方?又有什么不同的? (学习成果预设:都是平均分18个橘子,
不同的是分的堆数越多,每堆橘子的个数就越少。)
三、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泓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分苹果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
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
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
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二、问题探究
(一)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二)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三)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
苹果平均分呢?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
二次备课















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数学
第(七)单元
第(3)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分糖果
阳泓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 象概
括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除法运算
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
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体会除法的意义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
特殊的日子吗?”
然后,我很 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
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 参
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
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可是老师今天太 忙
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
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 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柑
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
饼 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课题“分食品”。接着,
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 小组长到讲台前
领取要分的物品。
二、问题探究
(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 br>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
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 录,看哪一组分
得又好,又快。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分完后,进行全班
交流.
(二)全班交流 < br>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
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 个小组做的较好。
三、体验感悟
讲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
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在吃黄豆之前 ,我拿黄豆来跟大
家玩个游戏,好吗?
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小组内派个小朋 友
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
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 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
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
看哪一组 得分最高。
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后将他们的分数打在准备好的表格
里,在电视机里呈现出来。 都做完后,让学生根据打出来的
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讲述: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七)单元
第(4)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张华英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分香蕉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
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

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
二、问题探究
(一)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二)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
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三)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张华英 备课日期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七)单元
第(5)课时
授课教师
小熊开店
授课时间
1、 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 、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
法的简便性.
3 、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4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
开的店今天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 和小虎也来为
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
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 br>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
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
己,可是小猴总 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
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一)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二)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三)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
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
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 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一)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
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二)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七)单元
第(6)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张华英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快乐的动物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
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
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
各有多少只 ?(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猴子,鸭
子,松鼠,小鸡的图像,然后出示只数:3、6、2、8)
师: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
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 样贴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围棋子,也象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
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 ,能摆好吗?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根据我们摆的情况,你能发现
什么吗?
大家说的都很好,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
数是3(板书3),6里面有几个3呀?6里面 有2个3,
(边说边圈)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
是小猴的2倍。(边说边板书 )
生:6是3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算,6÷3=2(板“倍”
不是单位名称,所以2后 面就不用写“倍”字了。
师:如果又来了3只小鸭,(加3个磁扣,请小朋友也加3
个围棋子 ),谁知道现在谁是谁的几倍?为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教师讲解:
现在小鸭是9只,小猴是3只,(板书9),9里面有
几个3呢?9里面有3个3,我们就说9是3的 3倍,
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3倍。(把2倍改成3倍)
师:如果要同学们像这样也列个除 法算式来求9是3的几倍,
谁会?(把6÷3=2改成9÷3=3)
三、体验感悟



(一)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
动物的 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
的倍数问题吗?
(二)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
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三)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填的情况,请小组派代表上台
来做小老师。讲解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 6是2的3倍,6÷
2=3
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8是2的4倍,8÷2=4
四、实践应用
(一)课件演示:其实今天来参加这个快乐的聚会的小动物
还有很多呢 ,看看还来了谁吧!书上P47练习题。(小猫,
小老鼠)
(二)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算草本上,行
吗?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三)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呢!(出示蝴蝶,蜻蜓)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四)出示在这个聚会上,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朋友呢?猜猜
是谁吧 !(出示淘气,机灵狗比身高的图)
师: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碰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助
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吗?
打开书P47,小组讨论一下,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
后把书上的空填好。
集体订正,教师重点讲解(电脑上操作课件)。
(五)找一找生活中有倍数问题吗?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

快乐的动物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七)单元
第(7)课时
花园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张华英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1、通过创设“文具店”这一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和体验“倍”的含义。
理解和体验“倍”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
(一)课件演示小兔、狐狸、小牛去买文具的故事,同时出
示价钱:1支铅笔2元钱。
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在回答问
题时尽量让学生说完整。
(二)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时学生会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 学问题:小
兔买了1支笔用了多少钱?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
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二、问题探究



(一)学生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
教师根据同学们解决的情况板书:
1、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
2×3=6(元)
2、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2×4=8(元)
(二)有谁能把小兔、小牛、狐狸用的钱换成倍数说一说。
有同学回答: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
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
老师引 导:这就是我们所学的乘除法知识与“倍数”的联
系,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将乘除法问题换成倍数问题试试 ,
好吗?
(三)如果把刚才说的有关于倍数的句子换成条件,又应该
怎样提出这个问 题呢?比如:小明用的钱是小兔的2倍,小
明用了多少钱?说法变了,但实质没变。
同学们根据要求提出了两道有关于倍数的应用题。
1、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钱?
2、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狐狸用了多少钱?
(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找同学举例说说“几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学回答,4的3倍就是3个4。
小兔的3倍就是3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小兔用了2
元钱,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也就是2×4=8
(元)
(五)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写答语。
三、体验感悟
摆珠子
游戏规则: 按要求摆两行不同颜色的珠子,看谁摆得又
对又快。
(一)上面摆3个 白珠子,下面摆蓝色珠子的个数是白珠
子个数的2倍。摆完了以后与老师比比看看摆对了
没有。
(二)上面摆2个蓝珠子,下面摆白珠子的个数是蓝珠子
的4倍。摆完了以后同座之间互相检查 看看摆对了
没有。
(三)上面摆10个蓝色珠子,下面摆白色珠子,使得蓝
色珠子的 个数是白色珠子的5倍。这一小题对于学
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再摆 。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习得怎样?

花园




课件演示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数学
第( 八 )单元
第( 1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阳泓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10

有多少张贴画
1. 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
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2. 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编制6的乘法口诀。
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点子图



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 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你们能背
出来吗?我们玩一会儿对口令的游戏好吗?
师生对口诀,帮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学习
(一) 数一数,填一填。
师:你们喜欢贴画吗?老师这有很多贴画,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图一。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横着看,每排都有6张贴画。
师:你能看图完成这张表格吗?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交
流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结果。
(二) 编口诀。
师:结合我们以前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你能根据完成上
面表格的 计算过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编写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小组内
自由背诵6的乘法口诀。
(三) 记口诀。w W w .x K b 1.c o M
师:老师这有两幅图,表示了推算6×7结果的过程,你们
看懂了什么?
生1:从第 一幅点子图中可以看出,是借助以前学过的乘
法口诀“五六三十”进行推算的,因为5个6是30,7个 6比
5个6多2个6,也就是6×5+6×2=6×7,即“六七四十二”。
生2:从第二幅 点子图中可以看出,是借助之前我们学过
的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进行推算的,因为4个6比7个6< br>少3个6,只要再加上3个6就相等了,也就是
6×4+6×3=6×7,即“六七四十二”。
二次备课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你们可以这样 在点子图上用不同的
方法推算6×7的计算结果吗?试一试。
学生自己在点子图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算6×7的计
算结果,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6的乘法口诀)6的乘
法口诀共有 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能背出6的
乘法口诀吗?有了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解决日 常生
活中的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
它们。



有多少张贴画
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6×7=42
六六三十六
六七四十二
6×8=48 六八四十八
6×9=54
学 科

数学












六九五十四
主备教师 张华英 备课日期 9.3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第( 八 )单元
第( 2 )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一共有多少天
1. 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2. 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编制7的乘法口诀
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圆片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图讲故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情境图。
师: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1:图中的三个同学在进行关于“过几个星期有什么事
情”的对话。
生2:从他们 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再过2个星期就要
开运动会了,再过3个星期就是小女孩儿的生日,再过9个星
期就放假了。
师: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吗?2个星期
呢?
生: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14天。
二、探究学习
(一)说一说,填一填。
师:结合刚才的回答,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清



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增加一个星期就增加7天。所以表格中后一个数会
比前一个数多7。
(二) 编口诀。
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根据前面编制乘法口诀的经
验,结合刚才的表格的计算过 程,共同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关
于7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师巡视,
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7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自由背诵7的乘法口诀。
(三)记口诀。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师:说说你是如何记忆7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知道“六七四十二”,那么7个7就比6个 7多1
个7,42+7=49,所以“七七四十九”,以此类推就容易记住7
的乘法口诀了。
生2:我是这样记住7×8的,因为6个7再加2个7就是
8个7,也就是用“六七四十二”中 的42加“二七十四”里面
的14,结果是56,所以“七八五十六”。
„„
三、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
师: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善于发现,
你就会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共有多少天
1×7=7 一七得七
2×7=14 二七十四
3×7=21 三七二十一
4×7=28 四七二十八

































5×7=35 五七三十五
6×7=42 六七四十二新|课 |标|第 | 一| 网
7×7=49 七七四十九
7×8=56 七八五十六
7×9=63 七九六十三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数学
第( 八)单元
第( 3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买球
张华英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3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和9的乘法口诀。
2. 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编制8和9的乘法口诀
发现8和9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9的乘法口诀得数与整十数之间
的联系。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元,买2个足球需要多少元?3个呢?„„
生2:买1个篮球需要9元,买2个篮球需要多少元?3个
呢?„„
二、探究学习
(一)说一说,填一填。w W w .x K b 1.c o M
师:买一个 足球要花多少钱?(8元)买2个足球要花多少
钱呢?(16元)买3个呢?4个呢„„买9个足球又要 花多少钱
呢?你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用表格记录计算的结果,教师巡视, 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计算结果的记录情况。
师:刚才我们用表格记录了买足球要花的 钱,现在你能用
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买1个篮球多少钱,买2个篮球多少钱„„
买9个篮球多少钱 ,并用表格记录下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填写表格。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表格,谁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写完整?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表格。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二) 编口诀。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独立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
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编口诀。
师: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所编的8和9的乘法口诀。(学
生交流,教师板书)
(三)找规律。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8和9的乘法口诀,



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都很积极,下面,哪个小组先来汇
报一下你们发现的规律?
生 1:我们发现8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之间
相差8,9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之间 相差9。
生2:我们小组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是9、18、27、
36„„十位上的数 字一个比一个大1,个位上的数字一个比
一个小1„„
生3:我们小组也发现了9的口诀的得 数有规律,它们个
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9。
师: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哪
个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 4:通过观察9的乘法口诀,我们发现,一九得九,得数
比10少1;二九十八,得数比20少2;三九 二十七,得数比30
少3„„
(四)师小结
师:同学们既善于观察,又勤于思考,发现了8和9 的乘
法口诀存在着很多规律,这些规律可 以帮助我们很快记忆口
诀。你认为哪条规律便于记忆,就采用哪条规律。老师也想交
流一种记忆 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手指游戏”。
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学。
三、总结提升

师:在这节课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通过这节课,你有
什么收获?

新 课 标 第 网
买 球




1×8=8 一八得八
2×8=16 二八十六
3×8=24 三八二十四
4×8=32 四八三十二
5×8=40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6×8=48 六八四十八
7×8=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8×9=72 八九七十二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 八 )单元
第( 4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张华英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5

做个乘法表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
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2.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能发现并提出身边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课件、乘法算式卡片。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你们能背出来
吗?
请背出一组最多的给大家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
背诵简单的。
二、探究学习
(一)分组整理1~9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1~9的乘法口诀,如果我们把这些口
诀有规律地整理出来,就更容易记住了。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合
作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最棒。
师:我们应该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呢?
生1:我们可以以乘数为准进行整理,如我们找出乘数是
3的算式,整理在一起。
生2:我们也可以以积为准进行整理,如我们可以找出积
是18的算式,整理在一起。
师:说得很好,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找出乘数是3的算
式,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表格。
(二)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找算式、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三)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乘数 1
乘数 3
积 3
2
3
6
3
3
4
3
5
3
6
3
7
3
8
3
9
3

9 12 15 18 21 24 27
师:你能从乘法口诀中找出积是18的算式吗?
生1:3×6和6×3的积都是18。
生2:2×9和9×2的积都是18。X|k |B| 1 . c|O |m
师:说得对,通过刚才的整理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既可以根据乘数进行整理,也可以根据相同的积
进行分类整理。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帮助淘气把他没有整理好的乘法表
填完整,你能行吗?
学生独立整理乘法表,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
学生。





























(四)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乘法表。
师:从这个乘法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横着看,我发现第一行的第二个乘数都是1;第二行
的第二个乘数都是2,是2的乘法口诀; 第三行的第二个乘数
都是3,是3的乘法口诀„„
生2:竖着看,我发现第一列的第一个乘数 都是1;第二列
的第一个乘数都是2,是2的乘法口诀;第三列的第一个乘数
都是3,是3的乘 法口诀„„
只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三、小结本课
< br>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表内乘法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全面
的整理和复习,通过小组合作把乘法口诀 进行了有规律的排
列。你们开心吗?














乘法表
课件出示
学 科
课时数
数学
第( 九 )单元
第( 1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秦爱华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6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长颈鹿与小鸟
1. 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
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3.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长颈鹿与小鸟成了好朋友,瞧,长
颈鹿正在帮小鸟盖房子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一共有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
生2:我知道了造一间房子需要7块小木板。
师: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生3:我想知道长颈鹿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4:我想知道如果有63块小木板可以造几间房子?
生5:我想知道长颈鹿造的房子是正好的吗?有没有剩余
的?
„„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课上重
点解决。
二、探究学习
(一) 长颈鹿要准备几间房子?
师:大家可以画图,根据乘法表或乘法口诀帮助我们解决
问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汇报。
生1:我是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我先画了42 个小圆圈
表示42只小鸟,然后每6只小鸟圈在一起表示每6只小鸟住
一间房子,这样一共分了 7组,所以需要准备7间房子。
生2:我是用表格记录的。1间房子住6只小鸟,2间房子
住 12只小鸟,3间房子住18只小鸟„„7间房子住42只小鸟,
所以需要准备7间房子。
生 3:我是借助乘法口诀计算的。因为每6只小鸟住一间
房子,42里面有几个6就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六七四十二”,
所以需要准备7间房子。
„„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师: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最
好,就可以选用哪种方法。
(二)一共有63块小木板,可以造几间房子?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造一间房子需要7块小木板,求用63块小木板可以造
几间房子,就是求63里面有几个7,用 除法计
算,63÷7=9(间),所用的口诀是“七九六十三”。
(三)还有几间空房子?还能住几只小鸟?
师:经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可以造9间房子,而只需要
准备7间房子。那还有几间空房子?
生:9-7=2(间),还有2间空房子。
师:这2间空房子可以住几只小鸟?怎样列式呢?
生:每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2间房子可以住6×2=12(只)
小鸟。
师:把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小结本课
四、练习





























长颈鹿与小鸟
6×2=12(只)

答: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数学
第( 九 )单元
第( 2)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秦爱华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8

农家小院
1.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2.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
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



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家小院里到处都是
丰收的景象,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情境图。
师:从这幅农家小院的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笑笑说今年结了20个南瓜。
·我知道了每筐能装4个南瓜。
·我知道了青椒的高度是7厘米,黄瓜的高度是35厘米。
·我还知道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小院里还有玉米和小兔子。
„„
师:你们了解的信息真不少,都说明了这是一个丰收年!
二、探究学习
(一) 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
的问题?
生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生2: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装几盒?
„„
鼓励学生找对信息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到底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呢?谁愿
意列式计算呢?
生:墙上 的玉米共有6串,每串有8根,求一共有多少根玉
米,就是求6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6=48 (根)。
师:讲解得很清楚,并且告诉我们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计算。
2、师: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谁能给大
家讲一讲呢?
二次备课



生:54个柿子,每盒装6个,求需要几个盒子,就是求5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54÷6=9(个)。
师:你们知道了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
法计算。
3、师:同学们再 仔细看看,一共有几只兔子,兔子边上有
几个笼子?如果这些兔子住在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 br>子?
生:小院里有12只兔子,4个笼子,要把这些兔子平均放
到笼子里,就是平均分 ,也用除法计算,12÷4=3(只)。
师:是啊,平均分的时候也用除法计算。
4、师:如果每筐装4个南瓜,这些南瓜需要装几筐?
生:今年一共结了20个南瓜,每筐装 4个,求需要装几筐
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20÷4=5(筐)。
师:又是一道计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用
除法计算。
5、师:谁能告诉老师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该怎么计
算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黄瓜高35厘米,青椒高7厘米,求黄瓜的高度是青椒
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35÷7=5。
(三) 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都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生:求一个 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
算。
师: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呢?
生: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
少,也用乘法计算。
三、小结提升
师:在“农家小院”里,你有哪些收获呢?找一找我们的生
活中有哪些 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
决,与同学们交流并一起解决。





























农 家 小 院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
算。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 九 )单元
第( 3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秦爱华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10

练习七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联系的体会。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问题情境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是学习“除法”的相关知识,说说你
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我知道了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这段时间所学知识点,帮助学
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二、探究学习
师:你们真的学会了吗?咱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吧!你们
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6题。
师: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一根跳绳是5元。
生2:我知道了一个皮球是9元。
生3:女老师买了6根跳绳和5个皮球。
生4:男老师想买两种体育用品,并且正好把40元钱用
完。
„„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吗?在小组里一
起交流并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
导,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相应的信息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6根跳绳多少元? 5×6=30(元)
·5个皮球多少元? 9×5=45(元)
·40元买两种体育用品,可以是10个羽毛球和4根跳绳,





















正好把钱用完。
„„
三、小结本课
练 习 七















·6根跳绳多少元? 5×6=30(元)
·5个皮球多少元? 9×5=45(元)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数学
第( 十 )单元
第( 1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秦爱华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15

数与代数(复习课)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
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
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
口算。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
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
习“数与代数”。(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
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 条不紊。】
二、系统整理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
内容?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
生。
(一)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 些情况,如上
下车问题等。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引导学生合理地
编故事。也可以出示 “我选36-8+19编了一个故事:有36只
小鸡在草地上玩,跑了8只,又来了19只,现在草地上 有多少
只小鸡?”让学生模仿编故事。
师:我们学习了加减运算后,还学习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
的知识?
(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教材第97页第4题。
师:你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先来做对口令的练习好
吗?
师生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
办?


生:如果忘了某句乘法口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知道的相
关口诀去推算出来。如忘了“八九七十二” ,我们就可以根据
“七九六十三”去推算,因为7个9是63,8个9就是比7个
9多一个9, 所以63+9=72,就是说“八九七十二”。
2、教材第97页第2题,
师:你们理解 乘法的含义了吗?知道除法的意义了吗?现
在请大家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说说你对乘法含义及除法意义的< br>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2题。
师:你能举例说明并解答吗?
生 1:我画的是每行7个小圆圈,求8行一共有多少个小
圆圈,就可以用8×7来解决,表示8个7是多少 。
生2:8×7可以表示8个7是多少,也可以表示7个8是
多少;或7的8倍是多少,8的 7倍是多少,这样的题目都用乘
法解决。
生3:35÷5可以解答求35里面有多少个5的题目;也可
以解答35是5的几倍的题目。
„„
3、教材第97页第5题。
师:能举例说一说“3倍”的意思吗。
生1:我们班喜欢吃香蕉的有8人,喜欢吃苹果的有24
人。24里面有3个8,24是8的3倍。
生2:我们说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倍,就是说有3个这
样的数。例如,7的3倍就表示有3个 7,用乘法计算比较简
便,7×3=21。
4、教材第97页第3题。
师:你能运用你所学的这些知识点解决问题吗?试试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3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
生。
师:除了上面的两类运算之外,我们在“数与代数”部分
还学习了“购物”的有关知识。
(三)购物。



1、师:咱们先一起来解决“买早餐”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6题。
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我想买1碗粥、1根油条和1个茶鸡蛋,5元够吗?
生2:我想吃两个肉饼,需要多少元?
„„
边让学生提问题,边组织其余学生解答问题。
师: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画一画,说一说。
生:肉饼4元,油条1元,4÷1=4,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4
倍。
师:想一想2×3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因为粥的价格是2元,所以2×3解决的是买3碗粥需
要多少钱的问题。
2、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付钱的小游戏吧,看你学会购物没
有。
师:首先说说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生:我们认识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 、10
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
师:怎样拿出12元8角呢?
生1:拿出1张10元,2张1元和8张1角。
生2:拿出2张5元,1张2元和8张1角。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学生只要能取出12元8角就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做游戏,一个人说钱数,其余
人说付钱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本课
师:“数与代数”是我们数 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
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是今后我们生
活和 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数与代数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表内乘法的运算
购物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 科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数学
第( 十 )单元
第( 2 )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秦爱华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9.20

图形与几何(复习)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
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
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 常生
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
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学会了测量。
·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我还学会了剪出能够沿着一条线完全重合的图形。X|k |B|
1 . c|O |m
·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现象。
„„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
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二、探究学习
(一)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了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
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生1:我拇指的指甲盖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2:我们的课桌长度大约是1米。
„„
只要学生举出的事例正确就给予表扬鼓励。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1米=100厘米。
师:说得非常好,大家一起说一遍,看谁记得最好。
(二) 教材第98页第2题。http :ww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 对齐,物
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生: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






的回形针长2厘米。
师:说得很正确,注意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应该像
图中这样与0刻度对齐。
(三)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生: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
比。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 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
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
下 一步教学内容。】
三、提升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
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
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 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
识。






































天津职业大学分数线-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书


维也纳技术大学-高考排名


安徽新闻出版学院-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浙江考研成绩查询-主题词


空间留言版-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


关于学雷锋的手抄报-运动会手抄报


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