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余年寄山水
785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19: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柳传志简介-安全大检查总结


精选资料



小学 四 年级( 上 册)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小学数学 组 教师



2012 -2013 学年度 上学期 数学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
大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
角的度量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可修改编辑
教学活动












时数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备注












精选资料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统计
数学广角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w















5
5
5
5
5
5



















本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 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 角器量出角
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
以上各个计数单 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 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
“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 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案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
可修改编辑
新授


精选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 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
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
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图片和计数器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让学生写出生
活中常见的一
些数





精选资料

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
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题数数

现在请同学们
想一想:千万位
左边一位是什
么位?它的计数
单位是多少?老
师明确说明:千
万位左一位是
亿位,它的计数
单位是亿。在 计
数器上显示
“亿”。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2、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例2、例3)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 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卡片和计数器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说说你是怎
3564、407、1000、570、603、 7216、10000、3003、5400、4009、
么想的?
5800、6040、5708、40009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3、 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 八千九百 六千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八,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4、 这节课我们赖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2 4 9 6
2 4 9 6 0 0 0 0
6 4 0 7 0 0 0
8 5 0 0 0 3 0 0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经过学
生的回答,教
师简明概括,
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掌握
亿以内的数
的读 法




精选资料

读作:_______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师总结归纳:先度完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 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
个0或 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完成做一做
2、例3
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 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
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六千八百五十万:
三千零八十万: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四万零九十
学生试着写数
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先写哪一级,什么时候写0?
完成做一做写数
问:怎么写亿以内的数?
师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三、巩固新知
可修改编辑











同桌互相交
流.说一说,你
是怎么想的?
怎么写的?






精选资料

1、练习一的2、3读出数
2、练习一的第7题写数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练习一5、6、9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 课型 练习
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巩固亿 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数。2、
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巩固亿以内读数和写数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正确读写数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题卡
一、创设情景:
1、你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练习卡。
2、内容:判断题:


个人修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读出下面数
4872 5301000 31680000
86000090 12000605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七十万 一百万七千
七万零九十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
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② 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④ 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
捷、避免错误。
(5)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
要想当一个好老 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下面
请你们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 4题,P10 8题,P11 11题。
2、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来读
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读一个0;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2页 第12题;第14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总结: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五、作业:第12页的13题
转盘练习读、写数。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可修改编辑











同桌互相交
流.说一说,你
是怎么想的?
怎么写的?


精选资料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 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培养学
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题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
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 的数相同,,
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两个数
大小的方法
是什么?师
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




个人修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数多的数就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三、巩固新知
书后练习二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〇100000 208808〇99999 70060〇70201 30500000〇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个吗?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自主练习比大小的题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1210000 〉72000 454800〈48500 位数不同 位数多的数大
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
数大的哪个
数就大;如果
左起第一位
上的数相
同,, 就比较
左起第二位
上的数……







1100000〈1660000 1660000 〉11720000 位数相同 看最高位

如果……



如果……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改写和省略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 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万”后
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2 、 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
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题卡
一、复习旧知
1、写出下面各题:
二万 六十万 四百五十万
八百零七万 三千六百四时万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方便,经常 将数进行改写。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改写,板书课题: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改写下面各数:(以万为单位)
出示人体血液的构造图;介绍红、白细胞的作用。
可修改编辑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根据改写
2)有时为了读写方便,可以将万位 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的过程,你
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3)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3200000 7580000
4)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0000平方千米。
5)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原,面积约2400000平方千米。
2、例6、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1)展示太阳和地球图
2)读出太阳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
3)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4)启发学生:用以万做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师: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千米
太阳的直径约为1389000千米
12756≈10000
↑ =1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9000≈1390000
↑ =139万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5)这种求近似 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
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5或大于5
6)问: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补充课题:省略)
7)书后做一做完成
三、巩固新知
练习二第3题改写以万作单位的数
2、练习二第4题:下面画线部分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3练习二第5题: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第五次人口普查:
可修改编辑
有什么体
会?(怎样
改写成以
万为单位
的数?













小结方法:
看万位四
舍五入。


精选资料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第6、7、8题

板书设计:
改写和省略
例5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例6 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
=1万 =139万










教后反思:
部分学生对省略的方法和规则还不太熟悉,需巩固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课型 新授
知 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
养学生抽象、概 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具准备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
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
生:介绍 师:补充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 罗马数字:(略)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2、 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 …都是自然
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例如:
(1)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
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
有一个中国人。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
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
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们的特
点,顺序填上亿级的 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进率是多少?2、学生反馈
3、小结: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
制计数法。4、做一做:1)一个五位数 ,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九位
数,一个十二位数呢?2)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 的意
义。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教师指出:十
亿、百亿、千
亿和以前学
习的个、十、
百、 千……亿
一样,都是计
数单位.


精选资料

353087030431
三、巩固练习:
1、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出千亿以内的数位
2、回答下面各题:
(1)个级、万级、亿级各有哪些数位?
(2)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位?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什么位?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提问:你共学
习了哪些计
数单位?每< br>相邻的两个
计数单位之
间有什么关
系?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2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
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读、写亿以上的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学难点
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题卡
一 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
个人修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
2. 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读写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
(1) 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 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
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 全班反馈: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4. 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
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
可修改编辑







提问:每相邻
两个计数单
位之间有什
么关系?



精选资料

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 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
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例如:
(1) 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 0000 0000 236 0509 0008
100 4000 2000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 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
了? 哪个0没读?为什么?)
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 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1)读出下列各数:
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
1 62
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 六个数,你读对了( )个数?
2. 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
可修改编辑




把计数单位
按一定的顺
序排列起来,
它们所在的
位置,叫做数
位;所学的数
位有个位、十
位、百位、千
位、万位、十
万位、百万
位、千万位③
所学的计数
单位有:个、
十、百、千、
万 、十万、百
万、千万;计
数单位与数
位的字面的
区别是没有

< br>精选资料

位字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亿以内数的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
字。
3. 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④ 其他
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 亿以上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同学们打开练习2 ,你能
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
四百八十亿 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
(1).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 学生反馈:
可修改编辑
读法与万以
内数的读法
相同,只是多
加一个级称。






精选资料

(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
(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法总结。
3. 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 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
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①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
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④ 其他
三. 巩固练习:
1、读数(1)我国人口总数是1295330000人。(2)1997 年我国粮食总产
量达到494170000吨。(3)1995年我国城乡新建住宅430000000 0平方
米。
2、先说出下面各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20700600 4600800000 1 80049020 5000000000
3007050000
3、把下面的数读出来。
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与 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27000000千米,
绕太阳一周要用29年半。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 可看到
1000000000颗星。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我国自行车社会拥有量为470000000,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4、写出下面各数,再指出各是几位数。
一百万 三亿零七十万 十亿 二十亿零五百零五亿
七千八百万 四千零八十亿四千零八万
六十万三千 一百二十五亿零九万 二万
5、把下面的数写出来。(1)金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
是一亿零八百二十一万千米。(2)地 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
五十万千米。(3)四川省合州县发现的恐龙化石距今已有一亿三千 万年。(4)
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近九百三十六亿吨。(5)1998年我国在
校 小学生约有一亿三千九百五十万人。
四.总结:谈谈收获、体会、遗憾 。
五作业;练习三的3——8。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课型 新授 < br>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
的进行改 写。
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应用数学的意识。2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 活的紧密
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掌握改写的方法,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与改写的区别
题卡
一、复习导入: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150000=( )万 70450≈( )万
204000=( )万 296780≈( )万
什么叫改写?怎样改写?
什么叫四舍五入到万位?怎样四舍五入到万位?
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数的改写
1、自主学习:








注意:只去掉亿
位后面的8个
“0”,不要有几个“0”去几个
“0”。









小结:怎样省略
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空中1000000000颗行星。
(!)谁愿意先读读这个数?
(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 这个数怎样改写成以亿作单位
的数?
小结并板书:1000000000=(10)亿
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要有几个“0”去几个“0”。
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
2、练习:
69000000000=( )亿 4200000000=42( )亿
8000000000元=( )亿元
3、 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
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二)求近似数
1、 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35000000 284000000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汇报并板书:出示线段图
想:这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更接近2亿呢?哪个数更接近
3亿呢?
就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把它四舍五入,
所以:235000000 ≈ 2亿 284000000 ≈ 3亿
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276270000≈_____亿 2≈_____亿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省略 尾数的最高
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而且
有时还会遇到 连续进位的情况。如:29970000000≈_____亿
试着求一求。板书:29970000000≈300亿
省略尾数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数, 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改变了原
数的大小,所以要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500000000 48000000000 7200000000 1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65400 ≈ ( )万 452081750 ≈ ( )亿 270400 ≈( )
万 1873000000吨≈ ( )亿吨
3、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437000000 2695000000千克 589000000 2049000000

4、判断下面各题。
亿位后面的尾
数,求近似数?
根据省略尾数
的 最高位千万
位上的数来决
定四舍还是五
入,并且五入时
不要忘记进1,
而且有时还会
(1)795000 ≈ 79万( ) (2)5304900 ≈ 530万 ( )
遇到连续进位
(3)1700000=17万( ) (4)449600000 ≈ 5亿( )
(5)1000000000=10亿( ) (6)952000000 ≈ 10亿( )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
么想法?
五、作业:
练习三的10、16、17、18

≈_____亿







教后反思:
部分学生对省略的方法还不太熟悉,需巩固

可修改编辑
的情况。如:
29970000000


精选资料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生介绍我
国的传统 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 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算盘、计算器、图片
一、 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些计算工具。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2、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3、介绍古代计算工具: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 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
人们就用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这种方法只能计数,
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
数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介绍算筹:
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









个人修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 数再用纵式表
示“……”空格表示零。
二、新授:
(一)认识算盘:
1 、介绍算盘的由来: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早在公
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 泛使用,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
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 较多的加减
法,更为简便。
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略)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
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
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
到 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 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
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
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3、介绍计数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 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
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 的数位顺序完全相
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请你在算盘上表示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出1—9(学生动手)
同样,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 几
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拨珠时,要按照数位从高位拨起。例如(边说变
操作)10、 325、4709、4、练习:
老师说数,请你拨,比比谁拨的快
2468 6890 5632 76890
3456 7894 20948 23098
(二)计算器的认识
1、 导入:
刚才介绍的我国古代的一些计算方 法和工具的使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工具了。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来进 行计算,
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
快捷。
2、 介绍功能键:
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器。自主学习
On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Off: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3、 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
入题目
按=键,显示结果 再按onc键,清屏。
4、利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26×39 312÷8 估算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5、练习用计算器计算
63×7842 365×734 327180÷492
三、巩固练习:
1、 用计算器计算
3849+29563 739×254 24010-18925 297756÷919
6389×74 1572×639 51000-29814 25488÷236
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
9999×1=9999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
四、小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
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 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
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
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五、作业:请你拿着计算器与妈妈一起去买一次东西。你帮助算一算
应付的钱。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Onc开和清除键 386+179 825-138
Off关闭键 26×39 312÷8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后反思: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 课型 新授
知 识与技能: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
验一亿的大小,发展 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
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
立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情境导入:
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节实践课:“一亿有
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个人修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4、 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
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 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三、小节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直线、射线和角
知识与技能:
课型 新授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
的 初步能力。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12999 . c o m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角的意义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 图形 联系 区别
线段
射线
直线






个人修改

射线只有一
个端点,向一
端无限延长。
学生自由发

手电筒发出
的光线,太阳
射出的光线
等等。
学生用尺或
三角板画射
线

学生画直线
得出:线段是
直线的一部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小组汇报 分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
引导想象
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
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





学生独立画

学生在小组
内讨论交流画角的的方
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法。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1、 P36“做一做”1、2
2、P39、2、
四、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五、课后作业:P40、8
可修改编辑
学生说角的
概念及角的
符号。





精选资料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图形 联系
名称
线段
射线
直线
都是直的
线段是直线的
一部分
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一个端点
没有端点
无限

区别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角的度量
知识与技能:
课型 新授
1、认识量角 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
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 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
理解量角的意义。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个人修改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
它的作用也不同 ,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
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 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
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讲解:量角
的大小,要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 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用量角器,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 )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
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
因为它的
形状是 一
个半圆,所
以又叫半
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 作出下列板书:圆仪.角的
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
可修改编辑
计量单位


精选资料

分成180份,教 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 丝游戏棒
(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
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 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
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 ?从
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
点。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
的度数,所以学 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
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 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
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 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
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
可修改编辑
是度,用
符号°表
示,结合图
片,认识半
圆仪中心,
0刻度 线和
内外圆刻
度.















精选资料

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 要看两条边
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作业:P40、5、7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学会,但还需熟悉和巩固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角的分类
知识与技能:
课型 新授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 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
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一、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2
1 3

5 6


4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
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 三类角中,哪一类
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的直角 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
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12999 . c o m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 识?打
开书P41,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 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 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巩固认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
行研究?(小篇子)
可修改编辑
锐角、钝角、
直角的度数
有什么特
点?









平角、周角的
度数有什么
特点?


精选资料

2、P41、思考题
3、P43、4看图填一填
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3、3、5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角的画法和 角的巩固练习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一、复习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
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
解说明。
2、做一做(P42、2)
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
骤。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三、巩固练习
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4、7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 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
解决 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养成估算的习
惯。

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
口算乘法(例1)
课型 新授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 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
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
积极 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图片、题卡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
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个人修改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
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可修改编辑













一个计算器
24元,李老
师要买4各。
他带了100
元,钱够吗?
110+120+13
0+140+150
=( )×
( )
220+230+24


精选资料

第48页6----- 9 0+250=
( )×
( )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第二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乘法(例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1、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图片、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52×2= 231×4= 321×2= 415×3= 298×3= 523×3=
2、笔算
24×12= 44×59= 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可修改编辑
课型 新授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
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 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
猜:李叔叔家
离北京大约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有多远吗?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说一说你的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 12
-------
290
1 45
-------
1 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
可修改编辑
想法?












精选资料

位对齐;再用 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
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2、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七第3题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第三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乘法练习
知识与技能::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课型 练习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题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8×3= 16`×8= 36×2=
46×20= 4×160= 3×150=
150×6= 26×7= 20×19=
200×73= 900×24= 430×8=
15×6= 190×5=
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
322×24= 145×27= 679×13= 1 2 9 9 9 . c o m
286×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134 152 246
× 16 × 23 × 34
---—— ———— ————
804 156 964
134 104 638
———— ———— ————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938 1196 7344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笔算
124×73= 46×215= 224×36=
28×153= 27×142= 182×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 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
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
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人?
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 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
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5)书上练习七第8题
四、思维训练
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 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结果
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 正确的积是多少?
2、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七第10、11题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第四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2)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 的特性2、培
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图片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个人修改

课型 新授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 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
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围绕竖式的简
便写法和积进
行讨论:
第一,写竖式
时,如何处理0
的非0数字的
对位问题?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第二,怎样确定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积的末尾零的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
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2)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可修改编辑
个数?
最 后,师生共同
进行小结,写竖
式时先把两个
因数末尾0前
面的数对齐,然后把0前面的
数相乘,再把两
个因数末尾的0
的总个数添在
乘得的数后面 。


精选资料

× 30
————
(2)计算10 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
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
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可修改编辑
使学生明白计
算末尾有0的
三位数乘 两位
数的笔算方法
与两位数乘两
位数的算法是
一样的。







精选资料

第五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 课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 智慧和自然界的
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 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
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

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可修改编辑
新授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
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三、巩固新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
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八第8、9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
可修改编辑

速度×时间=路




精选资料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行,不少学生还不适应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还需强化

教案
第六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积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 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
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 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
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图片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
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 试试看
个人修改




6×2= 8×125= 6×20= 24×125= 6×200= 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 有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8×4= 25×160= 40×4= 25×40= 20×4= 25×10=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
(18÷2)×(24×2)=
(18×2)×(24÷2)=
105×45
可修改编辑

仔 细观察我们
的统计结果,看
看从统计表和
算式中你发现
了什么?在小
组内交流一下。
















精选资料

(105÷5)×(45×5)=
(105×3)×(45÷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
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1、2、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 ,宽扩大
到原来的4倍,这 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它的边长是多少?
五、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第59页4、5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1) 6×2= 8×125= (2) 8×4= 25×160=
6×2= 24×125= 40×4= 25×40=
6×200= 72×125= 20×4= 25×1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
除以)几 。
教后反思:
大部分学生只是初步掌握,需通过练习不断巩固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案
第七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乘法估算(例5)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 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
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课型 新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片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园,去那里的费用 是每
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老师大
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
出示图片: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可修改编辑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师:同学们用
不同的方法
来估算,在这
些估算方法


精选资料

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4)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
5000元更好些。
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
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 br>2.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718桶,照这样计算的
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 水多少桶?
三、巩固新知
1. 你是怎样估算的?
《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 )页。
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 )个。
本校有学生688个人,大约是( )人。
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 )千克。
2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 2cm,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
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
a1800米 b1200米 c1500米
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
小学生?
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
天能飞 到吗?
可修改编辑
中,你认为哪
种估算方法
更适合,更符
合实际需
要?为什
么?
小组内交流
自己认为最
适合的估算
方法,反馈交< br>流情况,引导
开展课堂讨
论。










精选资料

4、第62页的5、6、7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第63页8、9、10、11、12














教后反思:
强烈要求人教社把这部分内容删除,不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垂直和平行64-65页
知识与技能:
课型
1 、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2、通过讨论交流,
使学生独立思 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
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
心。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
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

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分类情况。
可修改编辑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预案:
a.分为两类:
交叉的一类,不
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
交叉 的一类,快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
要交叉的一 类,
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
不交叉的一类;
这样分?
c.分为四类: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 生说明分类的
交叉的一类,快
标准)
要交叉的一类,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 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
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 按照“相交”或
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
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 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

可修改编辑
不交叉一类,交
叉成直角的一
类。








精选资料

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
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 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
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

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

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
折的?
4、 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
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这些纸收好。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
惯!
(二)拓展练习:贴挂图69页7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课
后作业:P65 1、2
板书设计:
垂直和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
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
另一条直线的
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垂线66页
知识与技能:
课型 新授
1、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 会用三角板
准确的画垂线。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三角板、直尺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
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 先画一条直线。
2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
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 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
画的 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
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 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
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9页6题
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练习画垂线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案
课题
画平行线67页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三角尺和直 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
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直尺或三角板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个人修改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用左手固 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
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
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 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
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
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
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 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 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







师:在你所画的
这组平行线之
间画几条与平
行线垂直的线
段,量一量这些
线段的长度,你
能发现什么?

小结:平行线间
的距离是相等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

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五、作业68页4题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
关系,并会 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
表示。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图形,剪子,七巧板
课型 新授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学过程 2、七巧板拼一拼
①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②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3.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出示11个四
边形,分别标
上序号。
问题一:
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哪些图形是


精选资料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
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 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梯形?
问题二:
为什么长方
形和正方形
都是平行四
边 形?它们
与普通的平
行四边形又
有什么不
同?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课题
教学目标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1-72页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 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
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 特征,并会画高。3、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 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图形,剪子
个人修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
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 br>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
变?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
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
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72页做一做2,73页1题 画梯形中试画高。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
的对画垂线。







教师边用课件
演 示边说明:从
平行四边形一
条边上的一点
到对边引一条
垂线,这点和垂
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平行四边
形的高。这条对
边叫做平行四
边形的底。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
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
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74-76页4、8、10题。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5-76页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 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2、提高学生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型 练习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测量 ,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
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
展示 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
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 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
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 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 汇总填表75页9题。
3. 共同讨论总结规律。
4. 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
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量角器
个人修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76页 10---12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图 形










各 个 角 的 度 数










可修改编辑





4个角的和










精选资料




。。。。。。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对边平行且相等 两组对角都相等 4个角的和是36
0度
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菱形
长方形
正方形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图 形








。。。。。。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对边平行且相等 两组对角都相等 4个角的和是36
0度
四边形
可修改编辑
各 个 角 的 度 数




































4个角的和










精选资料

梯形
平行四边形
菱形
长方形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口算除法(例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
移的能力和 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可修改编辑
课型 新授


精选资料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图片
个人修改






一、准备题:
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0÷2 80÷4 90÷3 120÷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 让学生口算, 并
80÷20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练一练:
80÷48= 90÷30= 83÷20≈ 80÷19≈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
列式: 120÷30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里面有几个30?
几个30是120?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练一练:
可修改编辑
鼓励算法多样
化,并让学生说
说你是怎么想
的?








精选资料

120÷40 150÷50 160÷80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
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 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
用乘法来验算:30×40=1200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2 6÷3 36÷6 42÷7







40÷20 60÷30 360÷60 420÷70 90÷30 54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
2、书后:(P80 1、2、3、4、5)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自己相应练习一些口算题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
知识与技能::
2、 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型 新授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图片、小棒
个人修改

(1)除的顺序:
从被除数的最
高位除起。先试
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
够除就试除前
两位。
(2)商的位置:
除到哪一位就
把商写在那一
位上面。
(3)余数大小:
每次除后余下
的数必须比除
数小。

一、复习:
1、口算:60÷20 120÷30
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40×( )<83 60×( )<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 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
置?
3
30 )9 2
9 0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2
练一练
20 )80 30) 64 40)85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40÷30=4……20
4
30 ) 140
120
2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4个30是120,商4。商写在什么位
置?
练一练:

20)140 50)280 80)565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上面。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三、练习:
1、板演:
20)80 30)160 90)820 90)480
2、P82 1、 2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书后:第82页2 第83页1、2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除法练习
知识与技能::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练习卡
个人修改

课型 练习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80÷20 320÷80 40×70
240÷60 60×90 270÷90
4×60 210÷70 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3、 笔算
63÷20 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
3、应用题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
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 □×20=○
○÷20=□ □÷20=○
○÷□=20 □÷○=20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除法(例2及相关练习)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
课型 新授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0×( )<75 40×( )<180
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可修改编辑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掌握试商的方法。
图片
个人修改









(1)除的顺序:
从被除数的最
高位除起。先试
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
够除就试除前


精选资料

这样把84÷2 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
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 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
两位。
(2)商的位置:
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 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除到哪一位就
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 4,说明商4
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 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
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
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 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
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 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
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196÷39=
5
39) 196
195
1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接近40,把39看作40 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商
把商写在那一
位上面。
(3)余数大小:
每次除后余下
的数必须比除
数小。












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适,
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不行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再调商为5。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
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
大了要调小(小 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 书后2、3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P86 4、5、6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除法(例3)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 数进行试商的方法。2、掌握灵
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图片
一、复习导入
1、15×2= 15×3= 25×4=
15×4= 15×5= 25×8=
2、笔算:
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个人修改

二、探究新知 强调
1、 出示例4 :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
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可修改编辑
(1)除的顺序:
从 被除数的最
高位除起。先试
除被除数的前


精选资料

140÷26=5……10
5
26)140
130
1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
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
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 114÷24 208÷26 135÷15 128÷16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最大能填几?
15×( )< 65 25×( )<124
25×( )< 95 15×( )<124
26×( )<150 16×( )<100
2、计算:
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四、总结
可修改编辑
一位,前一位不
够除就试除前
两位。
(2)商的位置:
除到哪一位就
把商写在那一
位上面。
(3)余数大小:
每次除后余下
的数必须比除
数小。












精选资料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 26看作15、25来进
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86页2、3、4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笔算除法(例4)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 除法计算方法。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
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商的位置。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图片
一、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个人修改

课型 新授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
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强调: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1)除的顺序: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
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
么?
576÷18=32
32
18)576
54
36
36
0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可修改编辑
从被除数的最
高位除起。先试
除被除数的前< br>一位,前一位不
够除就试除前
两位。
(2)商的位置:
除到哪一位就
把商写在那一
位上面。
(3)余数 大小:
每次除后余下
的数必须比除


精选资料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 比除数小,就要
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
比除数 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
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2、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3、 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92 9、10

可修改编辑
数小。
















精选资料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例5:
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
集了930节废电池,
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
节?
576÷18=32
32
18)576
54
36
36
0
除法的法则:从被除 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
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 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笔算除法练习 课型
可修改编辑
练习


精选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商的位置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图片、口算卡片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
3)( )÷( )=20……19,除数最小是( )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 171÷57 1674÷93
可修改编辑
个人修改













精选资料

876÷73 2001÷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4、 解决问题;
1) 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
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
正确的商是多少?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
计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91页5----8
三、介绍试商方法:同头无除商“9”“8”
1、出示例题: 4214÷43=98
98
43)4214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387
344
344
0
2、介绍方法:被除数的头是4,除数的也是4,商不是9,则是8。
3、练习:4455÷45 2136÷24
四、巩固练习
2408÷43 3312÷36 1938÷38 3080÷35
五、总结
在掌握基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灵活试商的方法。
六、作业:
自己自主练习几题体会试商方法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商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
知 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2、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
规律。3、培养 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可修改编辑

西峡一高-入党动机思想汇报


佛诞-烈士墓前


团员评议-感恩老师的古诗


西班牙语好学吗-江苏点招


教师的职责-小学英语工作总结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安全主题班会


饮食小知识-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手抄报花边设计-检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