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巡山小妖精
942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19: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珍惜时间的作文


国内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于民间借贷的概念,理论界已经做过 一些研究,有多种定义。有的学者
也把民间借贷称为民间金融、地下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等。
1.3.1国外学者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
麦金农1973年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假说(financial repression
hypothesis)与市场分割假说(market segment hypothesis)揭示了民间金融在
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1

Kropp(1989)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是同一国家中同时并存的,相互
割裂的,正规金融 处于国家信用和相关金融法律控制下,而民间借贷则在这种
控制之外进行运转,二者利率不同、借款条件 不同、目标客户不同,更为重要
的是,借贷资金不能跨市场流动。
2

Kra hene和Schmidt(1994)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之间的区别在于交
易执行所依靠的对 象不同。正规金融活动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而民间借贷
活动则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以外的体系。< br>3

Stiglitz和Weiss (1981)的信贷配给模型将信息不对称和风险 引入信贷市
场的分析框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为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们认 为,银行的预期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与贷款风险,如果贷款风险独立于
利率水平,借贷市场上供求均衡时 的利率水平可以使银行的预期收益最大化,
银行无需进行信贷配给。由于不完全信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 会面临逆向选择
和道德风险,结果,当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的提高将使低风险的借款
人 退出市场,或者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此时,利率的提高可能是
降低而不是提高银行的预期收 益。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
衡利率,但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上对贷款 者实行信贷配给,即

1 罗纳德·I·麦金农(1973).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 Kropp, ,Linking Self-help Groups and Ban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cbom: GTZ-Verlag,
1989.
3 Kratnen, t, Developing Finance as Institution Buklding, Boulder, San
Francisco an Oxford: Westview, 1994.


使可贷资金剩余,银行也会 出现“惜贷”倾向。以上论述表明,即使没有政府
的金融抑制政策,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 风险,信贷配给也会作
为一种均衡现象长期存在。
4

青木昌彦(2001) 指出在整个的经济活动中,私人治理机制一直发挥着重要
的治理作用。各种合同关系主要是靠私人秩序所 形成的各种制度来治理,而不
是通过“法律至上论”(legal Centralism)来解决。
5

Stiglitz(1990)根据孟加拉国G rameen银行利用非正规群体组织进行信
贷机制创新的实践,认为群体贷款(group lending)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连带责
任(joint liability)的特征;非正规金 融组织背景下的人们彼此相熟,比银行
和保险公司等正规金融组织更有能力相互监督,这解释了为什么在 正规金融组
织失灵的地方非正规金融能够有效地运转。
6

Besley等( 1993)认为以滚动储蓄信贷协会(Roscas)是非匿名的制度安排,
利用业已存在的社会网络巧 妙地解决了不完美信息和契约执行问题;个人在参
与某种非正规金融组织时,必须接受“考核”。理解它 们可持续性的关键,是其
利用了群体中的“社会性担保”。
7

Chitej i(2002)以滚动储蓄信贷协会(Roscas)为例深入地研究了非正规金
融的契约执行机制,探 讨了最优组织规模与执行成本的关系。他认为,成员间
相互监督的能力、个人声誉的价值以及能够获得彼 此之间信息的关系,三个因
素都影响合约的执行能力;这三个方面又都与组织的规模密切相关,随着组织
规模的扩张,合约执行成本随之上升。
8

Besley and Leve nson(1996)认为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快速增长的转型经济中
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满足了那些被 正规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中小企业和家户
的融资要求,有助于跨期平滑生产经营和生活中的风险与不确定 性,促进了经济
增长。

4 Joseph tz 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1(June),1981.
5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 Stiglitz,J.E,“Introduction: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Rural Credit
Markets:Puzzles and Policy Perspectives.”,the World Bank Economics Review 4:235-250,1990.
7 Timothy Besley, Stephen Coat, and Glenn Loury, The economics of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3,no.4:792-809,1993 .
8 i, Promises kept: Enforcement and the Role of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in An Econom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ecember,14,2002.
9 Besley,and Levenson, The Role of Informal Finance In Household Capital Accumulation: Evidence
9


Anders Isaksson(2002 )指出,非正规金融是对政策扭曲和金融抑制的理
性回应。由于金融抑制 下的政府信贷配给以及体制内金融机构的所有制偏见和
制度歧视,使得中小企业对非正规金融市场有着强 烈的制度需求,于是非正规
金融便应运而生。并认为非正规金融促进了肯尼亚制造业的发展,正规部门的
小企业和非正规部门的企业从非正规金融融资较多,尽管融资规模不大,但是
涉及的企业数量较 多。
10

1.3.2国内学者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
张宁(2002)认 为,民间借贷是指未得到法律、法规及其他正式形式认可
或直接认可的金融活动,它不仅包括犯罪金融、 违法金融、地下金融等,还包
括正式金融主体未被法律、法规正式或直接认可的金融以及暂未被法律法规 认
可的金融创新。
11

郑畋、王龙锋和肖云(2006)认为,所谓民间借 贷泛指个体、家庭、企业
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它是尚未纳< br>人政府监管的、未取得合法地位的金融形式。
12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 组(2002)认为,民间借贷一直是游离于官方
监管和主流金融学研究视野之外的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
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筹借活动。
13

史晋川( 1997)强调民间金融业的兴起与发展是在传统国有金融体制的深化
难以有实质性推进的情形下,我国 国民经济市场深化所引致的结果。民间金融
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14

杨敏科(2004)认为民间借贷是指未被政府所登记、监督、管制,形式上
较为隐蔽的、半公开或不公开的自发性金融活动。这种金融活动脱离我国的货
币政策宏观调控和人民银行 监管之外,不为各类统计报表所记录,在正式金融

From Taiwan,The economic Journal 106(January),1996.
10 Anders lsaksson,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Finance in Kenyan Manufacturing,the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 Working, Paper N05,May, ,2002.
11 张宁.试论非正式金融.当代财经[J],2002年第11期.
12 郑畋、王龙锋、肖云.论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的和谐发展.企业经济[J],2006年第3期.
13 张建军,袁中红,林平.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金融研究[J],2002年第10期:101- 109.
14 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市场深化中民间金融业的兴起.经济研究[J],1997年第12期.

< p>
体系的会计条目中得不到反映,也不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纳税的金融活动。
15

张杰(2000)关于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的研究,从金融制度结构
变迁的角度认为 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解除不能依赖于现有的国有金融框架,而
要寻求以内生性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创新。而 民间金融恰恰具有对民营经济的内
生性支持的特点。
16

林乐芬、林彬乐( 2002)认为,我国民间金融的形成是同我国的金融制度安排
紧密相连的,是体制内金融制度所提供的 信贷工具不能适应体制外产出增加的
金融需求而不断内生出来的,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
17

杜朝运(2001)认为,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一直被认为是制度的唯一合 法
供给者,其他的制度创新,未得到政府的允许和推广之前,都被认为是非法的
而加以制止。改 革开放前,我国政府对绝大部分经济资源享有绝对的控制权,
个人和自愿团体几乎不具备制度创新的空间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
管制逐步弱化,附着在经济资源上的权利已不再单纯为政府所有,相当 一部分
被转移到私人部门手中,多样化权利主体的产生为市场得以运作创造出必要的
前提条件, 市场化的环境能够为响应获利机会的自发行为提供相当的制度创新
空间,使得个人或团体有可能构建一些 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制度,民间金融的兴
起就是市场经济诱生的一项制度安排。
18
< br>任旭华、周好文(2003)认为,金融制度供求失衡,意味着现存制度下的巨
大利益空间。而当 现存制度存在巨大的难以开发的潜在利益时,必然存在制度
变迁需求。因为制度变迁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弥 补制度供给不足,满足对金融服
务的需求,因而孕育着丰富的制度变迁收益。民间金融正是因其激励效率 高,
运作灵活,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以及所有制关系对称等而成为市场机制诱
生的一种制度 变迁。
19

史晋川和叶敏(2001)认为,各种制度安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一旦由
政府决定的强制性制度确定,诱致性制度变迁也随即被选择,完成制度的整体
功能。在我 国金融制度扭曲的环境下,民间金融在金融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


15 杨敏科.灰色金融及其疏导〔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硕士论文,第1页.
16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经济研究[J],2000年第4期.
17 林乐芬、林彬乐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现代经济探讨[J],2002年第8期:47-50.
18 杜朝运.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J],2001年第3期:24.
19 任旭华,周好文.中国民间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华南金融研究[J],2003年第3期:42-46.
20 史晋川和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1 年第1期.


郭斌、刘曼路(2002)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非常繁荣的温州中小企业的 调查
显示,中小规模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向民间金融融资的偏好,其中被调查257家企
业中有7 1.9% 的中等规模的企业“需要向民间融资”,比例分别达到64% 和
55% ,大大高于“曾向银行贷款”的23.4% 和43.6% 的比例。小规模的企业
“需要向民间融资”的比例为31% 也高于“曾向银行贷款”的11.5% 的比例。
21

傅祖宏(2003)指出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金额总量较大,规模逐年扩 张,但具
体的借贷数额相差很大,借贷的用途不同,借贷频率较强,资金来源多样化。
22
叶依广,陶应虎(2000)指出,我国农村民间借贷手续不规范、纠纷多,农户
间的借 据一般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内容齐全、规范的借据不多见,同样的问题
也出现在担保、抵押和质押等方面 ,不规范率达到71%。同时也强调,要充分
利用民间借贷的“灵活经营、服务周到、方便群众”的优势 ,使其朝健康的方
向发展;要强调民间借贷必须合法、有契约、进行公证,同时要严厉打击以民
间借贷形式放高利贷行为。
23

温铁军(2001)认为,我国农村民间借贷放贷人 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商业、
其他非农收入和工业。同时认为,虽然农村也有无息与低息借贷行为,但高利
贷现象十分严重,高息的借贷行为普遍存在。并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入手,
认为由于我国现阶 段存在着农业成本上涨、乡镇企业离农倾向、乡村债务问题
突出等问题,再加上我国原来长期存在的两个 基本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
张”的基本矛盾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基本矛盾,导致农村资本的 高度
稀缺。然而既有的制度安排没能化解农村资本稀缺的问题,因此小农经济与民
间借贷的结合 是一种理性替代行为。
24

史清华(2002)研究了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户主文化 程度、年龄等因素与农
户是否借贷、借贷动机、借贷是否有字据等情况之间的关系,发现户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年龄适中、经济水平暂处于中下水平的家庭借贷的发生率高,户
主年龄较小和较大的农 户倾向于生活性借贷。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农户用于营

21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J],2002年第10期.

22 傅祖宏.对新疆昌吉州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新疆金融[J],2003年第8期.
23 叶依广,陶应虎.当前农村民间借贷调查与思考.研究探讨[J],2000年第10期.
24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主报告[R],载中经网50人论坛 ,2001年
6月7日.


利性投资和短期经营的借贷倾向明显增强。
25



25 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调查. 农业经
济问题[J],2002年第10期.

英语短语-戏剧作文


文明礼仪手抄报大全-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手抄报内容


温庭筠梦江南-广西书法网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幽默搞笑短信-论语感悟


太极拳论-迎中秋庆国庆手抄报


遵守承诺-表彰大会领导发言稿


洗钱是什么意思-2015年7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