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完整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869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20: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南昌三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



第二单元 量的计量
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
2、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质量和时间单位及单位之间
的进率。
3、会简单的名数改写。


课题: 常用的计量单位(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4页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以及相应的 “做一做”,练习十的第l一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长 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表象,比较
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及其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及其相邻
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投影仪,小绳,米尺,1平方米(一面画有100个方格)、1平方分
米、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到一个森林公园去玩,偶然
看到一棵很粗的树,这个时候 你该怎么做,才能更准确地将这棵树的树干有多粗
讲述给自己的朋友听?”
引导学生用“量”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正确的给予肯定。
二、自学计量的产生
“刚才大家已经说了很多种办法。不管是用绳子围还是用手臂围,是不是都
用到了测量 的方法?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量物体的长度、量土地
的面积、称物体的重量、计算劳动 的时间等等。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等都是
量。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并用数表示出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讲的‘量的计量’中的‘常用的计量单位’。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计量是怎样产生的? ”
讲述的同时,板书课题: 1.常用的计量单位

(1)学生自学课本,也可以自由结组进行小组互助式学习。

(2)操作: 学完后,再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自己的课本是多长或课桌有多长。
三、总结归纳长度单位
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总结。其他成员可以做补充。



并完成表<1>:

名称
进率


练习。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49页,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同时让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
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指导。
集体订正。在订正每一题的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填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注意
重点讨论: “900厘米=( )米”。
四、小组自学第二部分:面积单位 (组内可展开讨论)
(1)总结归纳面积单位,并完成表〈2〉
常用面积单位表
名称
进率

(2)操作:用手或手臂表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长度。
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五、自学第三部分:质量单位
(1)自学讨论完的,总结归纳质量单位,并完成表〈3〉

名称
进率

1000

千克(公斤)
1000

――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平方米
100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千米(公里)
1000

10
分米 厘米
10 10
毫米
—-

(2)操作:用自带的弹簧秤秤1千克的物品。感受一下1千克物品的大小。

完成下面的做一做。

六、自学第四部分:时间单位

(1)讨论完后,归纳总结时间单位及进率。



(2)完成表〈4〉
常用时间单位表

名称


进率
世纪


100



12

31
30
28
29
日 时

60


60

- (7个月)

(4个月)
24
(平年)
(闰年)


七、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1、2、3、4、5、6、题。
教师读题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再集体订正,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四、作业
练习十的第7、8题。
第7题,要告诉学生本月的1号是星期几?





板书设计 :
常用计量单位表

名称
进率



名称
进率



1000

千克(公斤)
1000

――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平方米
100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名称


进率
世纪


100



12

31
30
28
29
日 时

60


60

(7个月)

(4个月)
24
(平年)
(闰年)


教 学设想:这部分知识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但不系统。所以这节课基本上是学
生自学完成,教师只作指导 ,使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归纳整理。







课后附记:



















课题: 名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1、例2以及相应的“做—做”,练习十一的第1
—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为学习复名数和小数
的相互改写做准备。
教学重点: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培养能力。
教具准备:将练习十—的第1、2、3题制成二至三份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 1吨=( )千克 1分=( )秒
二、学习新课
1.教学名数的概念。
“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等的时候,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3
米、,20平方米、1吨1 00千克、4分5秒…”等。通常我们就把量得的数和单位
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板书名数的概念。注意强调名数概念中的关键词“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
同时还要指出,这里的单 位名称更准确地说是计量单位名称。
“只带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单名数,如3米、2 0平方米等。带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复名数,如1吨500千克,4分5秒等。
“在实际中,常常需要进行不同单位的名数改写,如上1吨500千克可以改
写成15 00千克、245秒可以改写成4分5秒,等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进行
‘名数的改写’。”
板书课题:名数的改写
2.学习例1
板书题目。
“我们先来看第一问。要将3米改写成厘米数,先想想:1米是多少厘米?”
学生答出1米=100厘米后,进一步提问:
“3米是几个100厘米?” .
“3个100厘米又等于多少厘米?”(等于300厘米。)
学生答出3米是300厘米后,再问:“从这道题可以看出,要把米数改写成厘。
米数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后指出:把米数改写成厘米数要乘进率1000
“再看第二间。要把2吨50千克改写成千克数。这里的50千克还用不用改
写?” 。
“需要改写哪个数?”
由此引导学生想出2吨50千克中的千克数不用变,只要把2吨 改写成千克数;
再加上原有的千克数就行了。



“那么,吨数怎么改写成千克数呢?请大家自己先算算。”
学生完成后,指出:把吨数改写成千克数,要乘进率10000。
学习完例1后各小组进行小结。
3.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左栏的题。
让一学生填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直接填写在教科书上。订正时,指名学生
说说是怎样想的。
4.学习例2。
板书题目。
“要把50000平方米改写成公顷数,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
使学生明白首先需要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答出进率是10000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那么,50000平方米里有几个10000平方米?” (有
5个。)
“也就是说,50000平方米里有几个1公顷?” (有5个。)
“那么,50000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呢?” (等于5公顷。)
,“所以50000平方米=5公顷。” (板书此式)
“由此我们看到,要把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只要将平方米数除以进率10000
就行了。”
“下面我们再看看怎样将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
“请大家先想一想,应该怎样将分数改写成小时数?”
启发学生想:1小时等于多少分?375分里有几个60分?
先让学生计算,发现除不尽,再提示:“除得的余数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后,再请一、两名学生叙述一下自己的改写思路。
“从上面可以看出:由平 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分数改写成小时数,都是‘把低
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都要除以单位之 间的进率’。”(板书此结语。)
5.师生共同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1、2题。
先做第1题,集体订正后,再做第2题。

2.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

3.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教师要注意巡视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对
千克和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 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

河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鸡年快乐


四级查询-2014山东高考理综


涉外秘书-2013成考成绩查询


财神节-韩国物价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高考食谱


聘任制公务员-个人实习工作总结


清宫图-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我爱我家作文500字-直言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