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新郎婚礼答谢词-校长推荐制
1.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是估算还
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
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之前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已掌握了
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
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变成了
三位数乘两位数。
2.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
实践、合作
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和估算的一般方法。本单元的内容在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
位
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
不会感到困
惑。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因此,这单元的
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导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
.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
这种关系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
行估算,养成
估算的习惯。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所学内容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属于旧知推新知,学生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推
导出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
动,自行总结出
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
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
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
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字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
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
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
三者简明、有逻辑地联成一体。教学时,应注重
让全体学生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
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
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
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让学
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
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
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
学思维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的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1课时
2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
.........................1课时
3 积的变化规律.........
..................................................
1课时
4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教材第47页)
1.让学生经历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
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
的自信心
。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李叔叔从某城市
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
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会列式吗?
生:145×12。
师:估算一下,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br>生:我们可以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这样150×10=1500,所以该城市到北京大
约有
1500千米。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45×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
学
们各有高招,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估算中来,让学生
通过估算,试图培养
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数学
学习的重要方法】
1.尝试练习。
(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
(2)列出算式:145×12。
(3)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
给学生留有讨论时间。
2.学生讨论。
(1)集体讨论算法。
(2)投影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种做法:
甲
1 4 5
× 1
1
2
2 9 0
1 4
1
5
1 7 4 0
(3)说一说: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哪里?
学生:甲和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
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位5应与因数
的十位对齐。
3.理清法则。
(1)回顾。
乙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丙
1 4 5
× 1 2
2 9 0
1 4 5
4 3 5
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计算过程。
(2)提问。
第一步算什么?(先算2乘145,结果是290,得数中的末位和因数中的个位对齐)
第二
步算什么?(再用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45)得多少?(145个十)5要和因数中的哪一位对
齐?(
要和因数中的十位对齐)
第三步算什么?(把两部分的积加起来,得1740)
4.对比例题,归纳法则。
(1)观察45×12和145×12。
(2)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3)归纳法则。
①先用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最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师:由此看出,不管第
二个因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用第一个因数
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
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
第二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
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5.验算。
提问:做完题后,你如何检查?
生1:我用计算器来验算。
生2:我再重做一遍。
提问:精确值与你们开始的估算值相差多少?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笔算
,实现了估算、笔算的有机结合。同时,允许不同层次的
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关注
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新知识的?
学生自由交流。
A类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99×42= 538×48=
138×16=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能力要求:能正确熟练的
笔算三位数乘
两位数]
B类
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58双一次性筷
子。这个饭店每个月要用掉多少双这种一次性筷
子?(按31天计算)
[考查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6758 25824 2208
竖式略
B类
258×31=7998(双)
教材习题
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608 8272 15300 19434 7728
3915 8827 10010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计算:145
×
12
=
45
×
12
=
总结: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
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
.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
思考与交流的空间。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
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
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培
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2
.
让
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竖式运算。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始终
处于学习的主体
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教材第48
~
50页)
1
.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
.
使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3
.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课件。
1
.
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说得数。
12
×
10
23
×
10
32
×
30
8
×
13
6
×
50
24
×
20
2
.
提问。
出示:6
×
50
师:这道整十数乘
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
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
出示:24
×
20
师: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
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
3
.
导入。
观察:6
×
50和24
×
20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都是整
十数,末尾都有0)
师: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这样的乘法你会做吗?
板书:160
×
30
=
1
.
学习例2(1)。
(1)老师出示例题。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
(3)尝试笔算。
(4)反馈,请运用不同算法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答的。
生1:我是口算得出的结果,
先算16
×
3
=
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生2:我是这样算的: 1 6 0
× 3 0
0 0 0
4 8 0
4 8 0 0
学生3:老师,我喜欢这样算: 1 6 0
× 3 0
4 8 0 0
(5)提问。
这道题与前面学习
的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这道题怎样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学
生丙的做法比较简便)
师:写竖式时,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再把0前面的数相乘。
提问: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添0?(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6)归纳总结简便算法。
回顾老师刚才的提问过程,理清思路,用语言叙述出简便算法。
2
.
巩固练习。(教材第48页“做一做”)
(1)板书“做一做”内容。
(2)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完成其中的两道题。
(3)多数同学做完后,老师指名板演。
(4)质疑。
3 6 0 3 6 0
× 2 5
与 × 2 5 ,计算时哪个竖式简便?
明确:“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3
.
学习例2(2)。
(1)观察例题,这道题与刚才学的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中间有0,另一个因数末尾有0)
1 0 6
提问:竖式怎样写,有简便写法吗?(可以写成 ×
3 0 )
(2)计算106
×
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
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怎样写这一位上
的积呢?(可直接加上个位进上来的数)
1 0 6
× 3 0
3 1
8 0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A类
[考查知识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B类
小叶准备坐汽车到相距1000千米的外婆家,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
那么10小时后小
叶能到外婆家吗?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
);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10
×
25
=
2750(个)
2750
<
3000
所以到10时25分他不能完成3000个字的打字任务。
B类
80
×
10
=
800(千米)
800千米
<
1000千米
所以10小时后小叶不能到外婆家。
教材习题
教材第48页“做一做”
1
.
8800
9600
9000
6960
2
.
5070
15250
9000
5280
6240
8240
5800
32200
教材第48页“你知道吗”
教材第49页“练习八”
1
.
5248
9144
7830
24165
18011
8200
5977
14355
2
.
(1)124
×
32
=
3968(吨)
(2)124
×
85
=
10540(吨)
3
.
4500
3200
960
950
9800
9000
840
750
4
.
201
×
90
=
18090(分)
5
.
350
×
20
=
7000(千克)
7000千克
=
7吨
7吨
>
5吨
不够
6
.
= < >
>
7
.
8760
9430
8554
15000
2884
3834
6720
4560
8
.
略
9
.
(125
+
18)
×
3
=
429(元)
10
.
(1)302
×
12
=
3624(元)
135
×
14
=
1890(元)
140
×
15
=
2100(元)
(2)3624
+
1890
+
2100
=
7614(元)
11
.
有三种购买方案。
128
×
15
=
1920(元)
3000
-
1920
=
1080(元)
108
×
15
=
1620(元)
3000
-
1620
=
1380(元)
198
×
15
=
2970(元)
3000
-
2970
=
30(元)
12
.
(答案不唯一)其中乘积最大的是43
×
520
=
22360或430
×
52
=
22360。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
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
末尾添写几个0。
1
.
因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因数中有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同时恰当地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快就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
.
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预习问题。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对于问题,
通
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3
.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
(1)老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
(2)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对齐、横线的画法等。
(3)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规范书写。
积的变化规律。(教材第51页)
1
.
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
.
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
.
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重
难点: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
律。
课件。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亿的上的数,下面老师写了两个
十二位数,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看你能很
快地记住哪个数?4
95
学生记数。
师:记住了哪个?(第一个)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记住了第一个数?数学中有很多有
规律的情况,今
天我们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
生1:有什么规律?
生2:学积的变化干什么?
生3:积的变化规律和什么有关系?
生4:怎么就知道这个规律了?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研究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设计
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
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做好准备】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课件出示:星期天,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柜前,她准备买一些大米
回家。妈妈提出问题想考考小
明。
①
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 包,一共多少元?
②
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 包,一共多少元?
③
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6
×
2
=
12
6
×
20
=
120
6
×
200
=
1200
师: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
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
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来介绍
一下你是怎样写的?
学生说出自己写的第一组算式:6
×
2000
=
12000,6
×
20000
=
120000。
师:你们也是这
么写的吗?你们写得这么正确,你一定发现了这组算式的规律,谁再来说一说这
组算式的特点?
生: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逐渐扩大的倍数相同,都是逐渐扩大10倍,积也随着扩大10
倍
。
师:刚刚在这组算式里同学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如果让你再往
下写,你还能再写出来吗?猜一猜,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
们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
学生写出后汇报交流。
师: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吗?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如果问题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下面问题),你还会算吗?
①
大袋面粉每袋
20 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②
中袋面粉每袋10 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③
小袋面粉每袋5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20
×
4
=
80
10
×
4
=
40
5
×
4
=
20
师:同学们都这么爱动脑思考,你一定也发现了第二组算式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
师: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想一下,这里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
师: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 ?
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
些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在举例时,对于所用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所选数据要方便扩大与缩小。
展示交流:
请两组同学分别介绍自己的操作情况,说说因数和相应的积各有怎样的变化。
师:发现我们举了很多
的例子,确实存在着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完整地表述
出来呢?
同桌互说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
情境,以两组算式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
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同时让学生
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探索出规律解决问题的?
生:结合具体情况举例验证,得出的结论。
师:这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关于积的变化还有其他规律?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A类
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
×
48
=
1248
17
×
12
=
204
26
×
24
=
(
)
17
×
24
=
(
)
26
×
12
=
(
)
17
×
36
=
(
)
(考查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能力要求: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B类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
形,这个
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考查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能力要求: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624
312
408
612
B类
256平方厘米
16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51页“做一做”
1
.
36
360
3600
240
2400
24000
400
200
200
2
.
24
÷
8
=
3
200
×
3
=
600(平方米)或200
÷
8×
24
=
600(平方米)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必须除以相同的数,才能使积不变。
1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
从而掌
握规律、应用规律。
2
.
我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发现规律,让他们把发现
的规律说给同学听,然后全班交
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规律。这样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中
,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群策
群力,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即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
—解释说明规律—举
例验证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了两数相乘时,积会随着其中一
个因数或两个
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第52
~
55页)
<
br>1
.
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
组数量
关系。
2
.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
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
互联系的观点。
3
.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使学生
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
量关系。
难
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
相互联系的
观点。
课件。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并口答列式。(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
(2)用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
(3)用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师:你能自己列式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
(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生产和日
常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
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
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着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
时也引导了学生发现数学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1
.
教学例4。
师:请自己读题后尝试解答。(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师: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学生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让学生尝试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解释说
明:这两
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每个篮球80元、每千克鱼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
的价钱是单
价(板书:单价),3个、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
总价
)。
师: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生活中你熟悉事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篮球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
?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单
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
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单价
×
数量
=
总价。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生:总价
÷
单价
=
数量。
师:再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生:总价
÷
数量
=
单价。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一
组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觉得只要记
住了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
么知识来记其他两个?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归纳小结:我们
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
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
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
×
数
量
=
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
÷
单价
=
数量”
和“总价
÷
数量
=
单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数量,
思考要求的什么,是怎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量的
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分析。接着引导
学生寻找共同特点,归纳数量关系,就是在分析的基
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综合、抽象和概括。这样教学,可
以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感知、分析的基础
上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有利于培
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
.
教学例5。
师:你能独立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5)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
师:这两道题都是说的是行程问题,其
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在一个单位
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
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
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
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第(1)题里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行走的时间呢?求出的结果是什么?
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骑
自行车的速度和时间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
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从这两题里,你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速度
×
时间
=
路程。
师: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时间?该怎样求?
生:路程
÷
速度
=
时间。
师:根据数量关系式,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为什么要这样求?
生:路程
÷
时间
=
速度。
师: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推导出其他
两个?
生:速度
×
时间
=
路程。
师: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关系式齐读一遍。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
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
×时间
=
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得到“路
程
÷
速度<
br>=
时间”“路程
÷
时间
=
速度”。
【设计意图:采
用与上一例题相同的教学思路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
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
师: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
组数量关系吗?我们主要记
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余的数量关系式吗?
A类
西村、东村两地相距2400米,张叔叔从西村出发去东村,每分钟行60米。
(1)出发10分钟后,他大约在什么位置?(用△在图中作标记)
(2)张叔叔8:10出发,走完一半路程时是什么时间?
(考查知识点:速度、时间和路程
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并应用这些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小唐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行80米,能在上课前6分钟到达学校;如果每
分钟行50米,就要
迟到3分钟。那么,小唐家距离学校有多远?
(考查知识点:速度、
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并应用这些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2400
÷
2
÷
60
=
20(分)
8时10分
+
20分
=
8时30分
B类
(80
×
6
+
50
×
3)
÷
(80
-
50)
=
21(分)
80
×
(21
-
6)
=
1200(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52页“做一做”
1
.
略
2
.
(1)已知校服的单价和数量,要求的是总价。
(2)已知复读机的总价和数量,要求的是单价。
教材第53页“做一做”
1
.
略
2
.
(1)已知小林行走的速度和时间,要求的是路程。
(2)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和路程,要求的是时间。
教材第54页“练习九”
1
.
158
1580
15800
720
72
7200
900
2700
5400
2
.
6942
8220
12144
4160
8463
705
6762
6520
8880
3
.
略
4
.
192
384
768
900
2700
3600
5
.
略
6
.
100
40
400
10
7
.
(1)�
√
(2)✕
(3)
√
8
.
三种
18
×
2
+
21<
br>=
57(元)或18
+
21
×
2
=
60(元
)或18
×
3
=
54(元)
9
.
40
×
3
=
120(千米)
120
÷
2
=
60(千米)
10
.
420
630
840
1050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
×
数量
=
总价
速度
×
时间
=
路程
总价
÷
单价
=
数量
路程
÷
时间
=
速度
总价
÷
数量
=
单价
路程
÷
速度
=
时间
1
.
本节课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等方面在交流
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学生从不同的
角度,经过合作和谈话,
自觉地构建了比较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两种数重的关系,加深了
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
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动
脑思考、发现规律,让他们把发现的规律说给同学听,然后全班交
流,总结常见数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
学生应用这些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