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备课
金丝峡-东华大学分数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
的认识单元备课
姓 名: _________
时 间:
_________
※精心整理※优质资料※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备课
学生
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已经掌握了
“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
正
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本单元教材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
位扩展到“亿”。因为在多位数
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
生掌握了亿以内的读、写方法,以后遇到再大的数的读、写,
教
材
分
析
别学习万级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
br>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
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
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
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本单元以教学万级数的读、写
法为重点
,关键是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因为掌握了
万级数的读、写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只要按
级读、写
就可以了。
教
学
目
标
就可以
依此类推了。教材先通过数数扩展计数单位到亿,再分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
计数单
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
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
写亿以内的数。
3.使学
生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
“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
数的万
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4.根据新课程改革,结合读数、写数用有教育意义的数据
对写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2课时
2.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2课时
课
时
划
分
3.信息窗(三)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万整亿数的改
写
..........2课时
4.信息窗(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课时
5.拓展平台 数字编码..................2课时
课 前 习
案
课题
万以上数的读法 学生姓名
1.你会读吗?
复
220 202
2200
习
2020
2002 ____________________
旧
2.你知道吗?
知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1.(
)……都是
计数单位。
2.(
)……
都是数位。
3. (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
计数法。
预
4. 数 位 顺 序 表
习
导
航
尝
1.读出下面各数
试
4086000
5094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
21600900
119000000____________________
究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认识万以上的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
计数法。
教学
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目标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
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
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
突出教学
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探究和展示
重难点 重点环节
教
一、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课
万以内数有哪些数位?他们的计数单位都是什堂
学 么? 生
学生思考,交流。 成
流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展示情境图。
程 情境图展示的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从而
提出问题: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
吗?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进制计数法
师举例讲解,一小盒订书订有1000个,
一大盒有10盒这样
的订书订就是10000个,这样的十大盒就是十万个订书订。
再比如,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万人,10个人民大会堂就能容
纳十万人。
2.
用算盘帮助数数。
也可以这样用计数器数一数:1万、2万、3万……
10个一万是十万。谁还能接着数下去吗?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万、千万、亿的认识,并
让学生看
书。提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你对一亿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例说一说吗?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正常成年
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三年多时间。……
3.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
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然后重点介绍
数级。在认识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介绍十进制计
数法。
想:像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
是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怎样?这种计数方法叫做什
么计数法?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举例。
学生接着数。
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然后演示。
学生举例。用计数器自己操作,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总结,并默记。
学生观察发现,总结。
四、拓宽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数一数
练习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独立去数,然后交流数的方法。
2.第2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回忆 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足球决赛的
场面。
学生借助计数器独立去数,然后交流数的方法。
学生回忆感受大数并用大数进行描述。
万以上数的读法
10200 读作:
板书
5006500 读作:
设 计
读法归纳: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万以上数的读法
一.读出下面每组数:
学生姓名
改错区
巩固
52和520000
和
习题
520和5200000 和
5002和50002000 和
5020和5020┆0000 和
二.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
读出来.
32680
1645800
5205000
470050
3070800
30600900
104070
1200605
100003020
三、填一填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 )位起,每( )个数位
是一级。
3.3040000000是一个( )位数,其中“3”在(
)位上,表示3个(
);“4”在( )位上,表示4
个( )。
4.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7,个级上都是0,其他数位上
都是6,这个数是(
)
5、605003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上是( ),表示
( )个(
),“5”在( )位,表示5个( )。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万以上数的写法
学生姓名
复
习
旧
知
1.填一填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 10个一百万是(
)10
个一千万是( )
2.( )是个级,(
)万级,
( )亿级
3.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 )位数。
4.一个12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5.
123455005,从高位起,第一个“5”在( )位上,表示5个
( );
第二个“5”表示5个( );第三个“5”表示5个( )。
二、读数:
235000 700000000
70506050
8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数
五千六百四十一
五千六百 五千零一
尝
试
探
究
五千六百四十一万
五十六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千六百万五千三百二十六
八百二十万七千零六
_____________
九千零七十九万三千一百
六百四十万零三百
_________
一千六百四十七万
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三
___________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万以上数的写法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的写万以上数的数,熟练的读万以上的数。
2.体会万以上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
数的意义,发展数
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探究展示
课堂
生成
教学 突出教学重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重难点 点环节
教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二年级时学习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你们还记
学 得万以内数怎样写吗?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上,分别拨出7、70、708让
流
学生先说出这三个数各应该怎样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万
以内数的写法。
程 学生交流。
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写法:
从它的高位起,哪一位是几就在那一位写几,哪一位一个
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写0。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让学生指名读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
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指导学生写出信息窗中给出的数
四万五千一百二十:先让学生试写。
六百四
十万零三百: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
怎样写?个级上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
二千零五十万千: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
写。
(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写哪一级?怎样写?
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一位怎样写?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亿以内数的写法:
A.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B.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让学生写出其他的数学信息中的数。写完后让学生把
写出的数再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学生观察,交流,提出问题。
学生试写,集体订正。
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写数。
边总结边交流。
独立完成。
明确写数的顺序和读数的顺序一样,也要先写万
级,再写个级。
明确千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来占位,在千位上
应该写0。
体会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拓宽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口答题目中的两个问题,然后再补充几个这样的
问题让学生口答。如:一个数的最高位
是十万,它是几位
数?最高位是百万呢?
2.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写,写完后,指名说一说各是怎样写的,先写
板
书
设
计
万以上数的写法
四万五千一百二十
写作:
六百四十万零三百 写作:
写法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
一位上写0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
题
知
1.读出下列各数
万以上数的写法 学生姓名
改错区
识
巩
固
习
题
9672000
1205600080
6080070
47008004______________
7000500000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各数。
十二万_________________三百零五万零二十 _______________
四千零六十万零三百___________ 三百零五亿零三十万_________ _
九十亿零五万_______________ 三百六十亿两千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4个百亿 8个十亿和3个千
1个百万,7个十万和6个万
6个千亿,2个百亿,8个亿,
9个百万和6个十万_________
1个亿,2个千万,5个百万,7个千和2个百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360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78003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486
00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486020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照样子完成下面各题。
15357=10000+5000+300+50+7
9503000=(
)+( )+( )
7000000063=( )+(
)+( )
8080080=( )+( )+(
)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
题
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姓名
1.写出下面各数
九百七十 九百七十万
九百七十亿______________
十万零五十 二百万零八
九十五亿零四万_________
2.读出下面各数
复
501114030 _________
习
旧
314240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
413200302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2150 915 10000 9999 1150 695
2125 2250 8790 8792 1350 2400
454800 1100000 454800 720000
预
习
你的发现:
导
航
尝
试
1660000 485000 78234 132000 530000
89654
探
99999 100000 5011140
6314240 41320030 41320029
究
最小的六位数
十个一万
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
目标
2.结合具体情景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
多样性。
突出教学
教学
重难点
较万以上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
重点环节
性。
教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出示情景图:
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比
探究展示
课堂
生成
学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
流
信息,谁先来汇报?
程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信息。
出示信息窗,让学生读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
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
指名读题,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
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小?
比较第一组数:960000和17070000
A.让学生把这两个数拨在算盘上,然后提
问:960000是
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
17070000是几
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
B.接着再出一组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
是怎样比较的。
(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哪
个国家的人口最少?
比较第二组数:356000和360000。
a 指名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提问:是几
位
数?360000是几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该
怎样比较呢?
启发学
生想:在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时,当两个数的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时,要比较左起第<
br>二位个位上的数。现在这两个数该怎样进行比较?
b
再出一组数:43200和43000,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
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c
提问:
板
书
设
计
比较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 多(大)少(小)
比较大小: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
题
知
比较数的大小
1、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学生姓名
改错区
识
巩
固
习
题
630896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524065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60075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10360478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零七万八千四百 写作:____________
九十万二千零六十 写作:____________
六亿八千四百三十万九千 写作:_____________
四十三亿零九十六万 写作:______________
3、比较大小。
9980○10010 34560○6543
74560○47560
240万○2396000
75○8万
23586○230000
675900
○
700000 12000000○3800000
98756
○
10000 410200
○
270000
4、排一排(从小到大排列)
3400760 11203400 4001290 980968
34006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10 9998 10000 99890 101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
题
万以上数的改写 学生姓名
复
1.读出下面各数
习
旧
6780000
440000_________________
知
1300000000_________________
1.思考
6780000和 440000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预
和1300000000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习
导
2.比较
航
6780000 678万 440000 44万
140亿 1300000000 13亿
1.填空题
150000=( )万 2040000=( )万
尝
1500000000=( )亿 2=( )亿
试
探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究
250000
3200000 7580000
3.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 300000000
5800000000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万以上数的改写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体会用万或亿做
单位表示较大数的简洁性。
2. 培养学生寻找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突出教学
探究展示
重难点 位的数的方法及求近似数的方法。
重点环节
教 课堂
一、复习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生成
学
比较它们的大小:960000和1300000
流
756000和758000。
学生集体交流。
程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怎样比较的。
回忆比较方法。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教学把整万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师板书:960000和1300000000让学生读出来。
指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
数都是整万数,为了读写简便,我
们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师强调改写方法,并板书 9600000=960万
练练:把13000000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1300000000还是整亿数,你能把他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吗?
再让学生把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说一
说改写的方法。
说说改写前和改写后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出960000和1300000000
学生观察数的特,发现都是整万的数。
学生讨论改写方法,并试着改写。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试做。
学生把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说一说改
写的方法。
学生讨论,找出不同。
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4个0。把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
字就行了。
整亿的数亿位后面有8个0。把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就行了。
记数单位由“一”变成了“万”,大小没有变。
三、拓宽应用。
1.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改写,然后说一说改写的方法。
2.
做自主练习的第4题。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
题
知
1.填空
万以上数的改写 学生姓名
改错区
识
巩
固
习
题
⑴
,天津市大约有10010000人,这个数读作( )人。
⑵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万级包含的数位(
),
亿级包含的数位有( )。
⑶读万级的数时,要按照( )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 )字。
⑷每级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 )。
⑸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2,百位上是8,个位上是6,其余数位上是0,这个数
是(
)。
⑹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的数是(
),比最小的八位数少1的数
是( )。
⑵
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40000000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 )万米。
⑵我国 海洋交通运输业等约为295600000000元,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亿元。
⑶52600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读作(
),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为( )。
2.在○里填上“<”、“>”或“=”。
60392○45866
99999○100000 3亿○30
万
69万○69000 56032○56023
420000○42万
3.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8645
120000 6万 1亿 10020000
70000
4.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710000 1060000
5.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500000000
4500000000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
题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生姓名
复
习
50000=( )万
800000=( ) 万
旧
3680000=( )万
20000000=( )万
知
9000000000=( )亿
=( )亿
1.下面横线上的数有什么不同。
长城距今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长城大约是1万里长。
预
我们班有45名同学,有15位同学去过长城。
习
导
航
2.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 )
还是等于或大于(
)。
3.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 )位上的数;略亿后面的尾数看( )
位上的数.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30004≈(
)万 35000 ≈( )万
尝
试
32000≈( ) 万
37000 ≈( )万
探
33000≈( )万 38000 ≈(
)万
究
34000≈( )万 39000 ≈( )万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2370008900≈( )亿 5≈(
)亿
31000≈( )万 36000 ≈( )万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教学
目标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
突出教
教学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重点探究展示
重难点
环节
教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堂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生成
学
料。
在这四幅图每个数据的前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
流 是哪个字?是什么意思?
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
程
找出每个数据的前面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想想是什
么意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约”字 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对比下面这两句话,
理解“约”的意思
我校有学生1300名。
而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300名。
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
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准确的表示出来,或无法准确的表示出来,我们就用一个“差不
多”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
是谁的
“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师:近似数就是和准确数差不多的数,怎样才算“差不
多”?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①11030大约是多少万?
在数学中,我们用“=”表示准确数,近似数则是用≈
来表示。
11030≈10000=1万
为什么前面是≈,而后面则是=呢?
②11030≈1万,12030呢?说说你的看法?
12031?14800?
再换个试试!17234?
为什么18234的近似数不是1万而是2万呢?你怎么知
道它更接近于2万?主要看哪一位?
师:5,小于5的,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
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四舍”。而等于
或大于5的,向
它的前一位进1后,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
0,这种方法我们叫做“
五入”。这两种方法合起来,
就是求一个数近似数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四舍
五入”法。
学生举例说明。44万、230万块、30万千米等这些数都
不是准确数,而是和准确数差不多
的近似数。
学生比较发现:我校有学生1300名。表示我校就有学
生1300名
,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
而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300名。这里的1300名就是我校
板
书
设
计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
题
知
1.填一填。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生姓名
改错区
识
巩
固
习
题
⑴八千零五十二万六千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⑵34020000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 )。
⑶463820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如果精确到十万位约是
(
)。
⑸51453502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其中的三个5分别表示
( )、( )、(
)。
2.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
4600000000 990000000
2230000000
6005089110 89999999990
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按要求填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数。
149360000
286050000
309968000
5726540000
精确到亿位
精确到万位
4.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5 )万﹤58000﹤( 6 )万 (
)万﹤257200﹤( )万
( )亿﹤300451000﹤( )亿
( )亿﹤4951987023﹤( )亿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⑴近似数都比精确数小 (
)⑵一个数“四舍五入”精确到千位后是6000,那
么原来这个数最大是6499 (
)⑶2956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万。(
)
⑷19□785≈20万,□中可以填5、6、7、8、9。 ( )
⑸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1。 ( )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数字编码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字编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解读
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
教学
目标
2.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编参赛号,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
3.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
的学习态度。
教学
重难点
教
学
突出教学
正确解读数字编码
重点环节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我市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有25所
课堂
生成
探究展示
流
学校1800名同学参加。
同学们你知道参加比赛时胸前或背后都有个什么?
程
2.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编码。你都知道哪些地方用
到?
怎样给每个学生编一个参赛号码呢?
学生交流,参加比赛有自己的--
号码。
学生举例。
在与小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参与、合作意识,
能清楚
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出示一个身份证号
问:身份证号码有几部分组成?
你对身份证号码有哪些了解?
2.出示一个邮政编码
问:邮政编码有几部分组成?
你对邮政编码有哪些了解?
3.出示一个车牌号
问:车牌号有几部分组成?
你对车牌号有哪些了解?
4.出示一个电话号码
问:电话号码有几部分组成?
你对电话号码有哪些了解?
5.教师小结: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
用来编码。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主题图中的学生编参赛
号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第二单元
《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单元备课
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
编排“线和角”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
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和直角,并知道角的
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
在
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
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
阶 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
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认识射线和直
线,由
射线引出角的定义↓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平
教
材
分
析
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
的角
本 单
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
学生在二上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
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
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 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
射
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
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
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 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
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
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
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
角等多种
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
数画角。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1.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1.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2.角的度量.........1课时
3.角的分类.........1课时
4.画角……………… 1课时
5.
整理复习........1课时
课
时
划
分
课 前 习 案
课题
直线、射线和角
学生姓名
1.斑马线可以看做是一条 ,光线可以看做是一条
,
如果铁轨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可以看做是一条 。
2.线段有(
)个端点,( )量出长度。( )有一个端点,向( )方向无限延长,
不能量出(
);直线( )端点,向( )无限延长,不能量出( ),(
)
和( )是直线的一部分。
3.从( )点引出( )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
预
习
导
航
尝
试
探
究
用符号( )表示。
4.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类
型
线
段
射
线
直
0
线
5.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6.过两点只能画( ) 条直线,可以画( )条射线。
端点
延伸
数
度量
与直线的关
系
是直线的一
可以度量
部分
向一个方向无限
延伸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课题 直线、射线和角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
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
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
教学
角。
目标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
可以画无数
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
线。
教学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突出教学
探究展示
重难点
关系和区别;角的形成 重点环节
教
学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来猜猜看,好不好?
有始有终(猜一种线)谜底:线段。
生成
问:那你会画线段吗?每个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画一条3
流
厘米的线段。
程
师在黑板上画上线段。问:谁来说说它的特征?(引导)
线段这两点叫什么?端点。
刚才是用什么画的?直尺,线段是直的。而且每条线段都
能量出它的长度。(总结线段特征:它是直的
,有两个端
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同学们回答的真棒,以前学过的知识还能记得那么好,真
了不起啊!
二、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下面我们用激光笔做实验,如果我们把笔
压扁压细,我们
可以把激光笔近似看成是线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这个
小孔里射出来的光线,
老师先把它画下来。这是我们刚才
说的线段吗?不是。为什么?它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
个端
点,那它是直的吗?是,它就这么长吗?能不能再延
伸呢?能,延伸到这里(黑板边)还能不能继续延伸
呢?
所以我们说它是可以无限延伸的。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
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射线
。
同学们,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
近似地看成是射线。(板书:射线)
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试一试。
(板书特征:一个端点,不能度量)
2.认识直线。
下面我们继续用激光笔做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边的
小孔同时
射出光线,也就是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结
果会怎样呢?(演示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像这样把线
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请大家在草稿本上也试着画一条直线。画直线:不画
端点,
表示它可以无限延伸的,是无限长的。
直线有什么特点?(板书:没有端点,不能度量)
3.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刚才复习了线段,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下面我们来
总结一下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出示表格
:以小组为单位填
表
小组汇报
4.判断直线、射线和线段(出示题目)
5、好,大家都学得很不错,我们放松一下,来玩个小游戏。
第一组经过一点画尽可能多条直线。
板
书
设
计
射线、直线、线段
射线、直线、线段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巩固
习题
直线、射线和角 学生姓名
改
错
区
1.线段有( )个端点,( )量出长度。(
)有一个端点,向( )方向
无限延长,不能量出( );直线( )端点,向(
)无限延长,不能量
出( ),( )和(
)是直线的一部分。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线段。
( )条
( )条 ( )条 ( )条
3.经过下面B点画直线,你可以画几条? B
.
4.同时经过下面A点B点画直线,你可以画几条?A· ·B
5.填空
(1)( )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
(2)(
)只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3)( )可以量出长度,(
)、( )不可量出长度。
(4)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也可以画(
)条射线。
(5)过两点只能画( )条直线,可以画( )条射线。
(6)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
2.对号入座
①下面只有一个端点的线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②一条( )长5cm。A.直线 B.射线 C.线段
3.判断正误
①直线比射线长( )②一条直线长80cm。 ( )
③在一条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之间的部分就是一条线段。 ( )
④小明画了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⑤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
4.我会画
①画一条长3cm的线段。 ②过A点画一条直线。
.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角的度量 学生姓名
1.我们学过的角有
、 、 、 、 。
2.(
)的角叫做锐角。( )的叫做直角。(
)的角叫做钝角。
等于( )度的角叫做平角。等于( )度的叫做周角。
复
习
旧
知
一个周角=( )平角 一个平角=(
)直角
3.把以上这些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想一想:度量线段的长短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
),
度量面积的大小用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
)。
1.角的大小怎样知道?人们将( )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
大小叫做( )记作( ),通常,用(
)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度量角的大小要用(
),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角的计
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3.在量角器上,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 )度的角。
预
习
导
航
尝
试
探
究
4.用量角器量角时,一定要把角的( )和量角器的(
)重合,角的一条边和量角
器的( )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估一估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6.量一量,并写出各个角的度数。
( )
( )
( ) (
) ( ) ( )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角的度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的需求,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教学
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
目标
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关系。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角的度量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
的过程中获
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
体验量角器的形成过程,掌握角的度量方突出教学探究
重难点
法;准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角的度数。 重点环节 展示
教 一、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课堂
1.复习角的概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谁来说说什么是生成
学
角,它有哪些特点?
2.出示两个角让学生比较。 并能说出用活动角来比较角的
流
大小时的注意点“点重合,边重合”。
程
3.具体角1比角2大多少,从而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角的度量。
二、动手操作 探索新知
1.用小角测量 具体角1比角2大多少?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学具小角来进行测量,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测量
的。
2.改进测量的方法
(1)简易量角器
①用小角比你觉得有哪些优点?
②在使用的过程中你觉
得它有哪些不足呢?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能既保留小角
比的优点,又能
克服它操作的麻烦呢”(预设:把小角拼
起来),于是得到一个含有18个小角的半圆。
③让学生用半圆工具量角(分别是40°、120°、22°)。
(2)认识1度的角
①角3里含有两个小角多一点,到底多多少,怎么办?(预
设:每个小角还要再细分) ②将半
圆工具里的小角平均
分成10份,引导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
小小角,每个
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量角的单位。
请你找1度的角。 ③我们刚才所用的小角是几度呢?
(3)认识内外圈刻度
①出示55度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样知道的?(先10
度地数,再1度地数,一共有55个1度的角)
②出示125度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样知道
的?这样
数是不是很麻烦?(预设:可以给它表上刻度)
③出示反向30度的角。这个角多
少度?你怎样知道的?(预
设:有学生会说150度,这里教师注意引导,引出外圈刻
度)
(4)认识量角器
①出示一个完整的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构造,并
说说各部分的功能,
②在量角器上观察30°、45°、60°、
90°、120°、150°、180°这些度数的角。
③自己用直
尺画角再测量角的度数,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归纳量
角的方法和步骤。
小组合作要求: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如何量角和读数的;
思考量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归纳出量角的方法和步
骤。 ④汇报。
(预设:角的顶点要和量角器的中心点
重合,角的一条边和0刻度线也要重合;如果角的一条边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角 度量工具:量角器
的
量角器构造:①中心点②零刻度线③内刻度④外刻度
度 度量单位:“度”,符号“
°”
量 度量方法:点对点,线对边,读数要看另一边
0在内读内,0在外读外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巩固
习题
角的度量 学生姓名
1.我们学过的角有(
)( )( )( )( )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改
错
区
( )度 ( )度 ( )度
( )度
3.把下面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2 92
179 34 89 160 58 100
4.判断
①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
)
②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
)
③纸上的40度的角比黑板上的40度的角小。 (
)
④两个锐角合起来一定大于钝角。 (
)
锐
角
钝角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角的分类 学生姓名
1.我们学过的角有 、 、
。
复
习
旧
知
2.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90°角叫做锐角,( )90°的角叫做直角,
(
)的角叫做钝角。
3.请试着在下面用铅笔 画出三种不同的角,并标上名称。
1.角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一个端点(
)而成的图形。也可以看做由一个顶点
引出的( )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观察老师的‘活动角’,说出各是什么角?当旋转到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这是角
预
习
导
航
吗?是什么角?(出示图)
·
1平角= 度
3.继续旋转,当两根木棍旋转一周重合时,得到的是什么角?”
·
1周角= 度
1.你认为0°角和周角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尝
试
探
究
2.自已动手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平角= 直角
1周角= 平角 1周角= 直角。
3.把我们学过的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角的分类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
区分直角、锐角、钝
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
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探究展示
课堂
生成
教学
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突出教学
重难点
和周角;平角和周角的认识。
重点环节
教
学
一、导入:
1.最近我们学了有关角的知识,并且学会了量角,谁愿意
流
说说什么叫做角?那有谁能说说怎么量角?(课件出示量
角的步骤。) 2、你认为角的大小和与什么有关呢?
程
二、探究新知: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角的分类。(课
件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其实,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
点旋转,可以得到许多大小不同的角。(出示各种角)。
师:这
里是各种角,请大家仔细观察。那现在就请你们用
量角器测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完成后同桌交流)
现在我们来根据要求分类:
等于90度的角有__________
180度的角有_________
小于90度的角有__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有
1.讲解90度角叫做直角,直角要用直角号表示。(让学生
说说我们教室里面有哪些角是直角。)
2.接着讲解180度的角叫平角,用课件演示一个直角等于
两个直角,谁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角?
3.你们知道比90度小的角叫什么角吗?比90度大的但比
180度小的角?
4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锐角、钝角、直角和平角。
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活动角,听老
师的要求,
组成各种不同的角。
5.利用活动角,还能组成哪些特殊的角呢?请大家看这边
(课件出示角的变化图)(1)这条边刚好转了一周,我们
就把它叫做周角。
2)那么周角有几度呢?1周角=360度
=2平角=4直角,课件演示。
6.
我们今天一共认识了几个角?(5个)你们能把这些角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吗?马上动手。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角的分类
锐角 小于90度
直角 等于90度
钝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 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 等于360度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巩固
习题
角的分类 学生姓名
改
错
区
1.平角是一条直线,对吗? 2.周角是一条射线,对吗?
3.( )>平角>( )>( )>( )
4.填空:
(1)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角。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份,每
份是( )度,各是一个( )角。
(2)1个周角等于( )个平角,1个周角还等于( )直角。
(3)2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 )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
3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1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5时整,时针和
分针成( )角。
5.判断:
①一个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②12点15分,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③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④一个直角用2倍的放大镜看,就是一个平角。
( )
2.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锐角 钝角 直角 平角
( )角 ( )角 ( )角
3、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各一个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画角 学生姓名
1.说说一副三角板上的角各是多少度?
(
)
2.把下面角的度数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2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复
习
平角
、周角 。
旧
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知
锐角 、钝角
、直角 、
4、时针与分针形成90°是(
)时,时针与分针形成180°是( )
时,时针与分针形成锐角可能是(
)时。
1.你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吗?可以用( )画出来的。也可以用
(
)画出来的。
预
习
导
航
尝
试
探
究
2.如果用一副三角尺画角,我们只能画出哪些角,试一试,把能画出的
角的度数
写在下
面。
。
3.用量角器画出下面的角。
40° 75°
85° 150°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画角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
目标
2.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空间
观念。
教学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用一副
重难点
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角及角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角
突出教学重
探究展示
点环节
课堂
生成
学
2.测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
流
数?
3.谁愿意上台量一量这几个角是多少度?说一说你是怎
程
样量的?
4.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吗(锐角直角钝角)
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了,如果我告诉你一个角的度
数,你能画出这个角吗?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出示:画一个65°的角。
(1)请宝贝们试着利用直尺和量角器自己画一个65°
的角。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看完书后请自
己在练习本上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讨论:怎样画65°的角?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生汇报。
1.我也想用刚才同学们的办法画一个65°的角,谁愿意教
一教我?生说师画,
边画边板书:
先画一条射线
板书(1画射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
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点点重合 线线重合)
;在量角器上找到指定度数的刻度线并点一个点 (3找
点);
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
射线(4连线);标出度数(5标度数);6检验
(6检
验)
这就是画角六步法 板书课题 画角
2.请宝贝们用这种方法再画一个开口向其它方向的65°
的角。
学生板演,并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在草稿纸上用量角器画20°、140° 85°、165°的角。
2.除了用量角器
来画角以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可以
借助身边的工具三角板来画角。先看这个三角板能直接画
出哪些度数的角?这个三角板可以直接画出哪些度数的
角?(对极了,三角板可以直接画出30°、6
0°、45°、
90°的角。) 请看这个角多少度?30° 这个角呢?45°
如果我把这两个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多少度的角?
你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105°、120°、135°、150°
板
书
设
计
画 角
1画射 2重合 3找点
演示角的画法 4连线 5标度数 6检验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
学生姓名
画角
题
知
1.一副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识
巩
2.用一副三角尺画出30° 90° 75°
120° 105°的角。
改
错
区
固
习
题
3.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组成哪些角?
4.看图计算
3
2 4
1
∠2+∠3=90° ∠3=30° ∠2=
∠1=
5.下图中,已知∠1=65°,求∠2、∠3、∠4
的度数
2
3
4
1
∠2= ∠3= ∠4=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教学
目标
整理复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
相互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
类及各类角的特征,
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
复习线和角的知识点,并能够进行分类;
教学
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
重难点
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突出教学
重点环节
探究
展示
课堂
生成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复习本单元的知识,你还
得这一单
元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吗?生回答
二、分析操作、整理复习
1.直线、射线、线段
师:首先来复习“线”,请同学们在纸上分别画出一条
直线、射线、线段。画好后对比分析,找出他们
有什么
区别和联系?(提供空白表格)
直线 射线 线段
端点
长度
能否测量
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一起填表
师:生活中有直线、射线、线段吗?
生:举例说明。(若生回答不出,可提示:①讲台的边。
②手电筒的光线。③无限延长的铁轨。) )
2.角
师:什么叫做叫角?有哪几种角?
提示: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
br>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提示: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
:大于90°
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
师:你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码??你能说一说量角的步
骤吗?
生:回答。
师:怎样画角?画角的步骤分几步?每一步是什么?
生回答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教
学
流
程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第三单元
《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
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
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
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围绕保护大天鹅共
设计了两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主要内容包
括: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
化规律。
1、经历探索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
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根据乘法中的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通
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教学的思想方
法。
3、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
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方法,渗透类比
的数学思想、模型思想,发展应用
意识。
4、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
br>体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乘法时积的书写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课
时
划
分
1.信息窗(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1课时
2.信息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课时
3.信息窗(二)末尾有0的的笔算.........1课时
4.信息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1课时
5.积的变化规律..................1课时
6.整理复习..................1课时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
br>1.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
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
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
教学
目标
条理化。
2.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4.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
学
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
数乘整十数
的口算方法。掌握合理的
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突出教学重
点环节
探究和展示
课
堂
生
成
一、复习回顾,引入课题
1.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12个一百是( ) 50
个十是( )
500个十是( ) 420个十是( )
2.20×5 30×6 4×70
100×63×200 500×3 200×6 12×4
流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程
1.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
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谁能发表你的看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
课重
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一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学生列式:400×20(板书)
得数是多少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3)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几
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
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
实用添0的方法来
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分小
组去归纳:只要先
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
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算一算,比一比,体会
算法。
2.探索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材34页红点问题: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210×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3)优化算法:先
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
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三题
3.小结:几百几十数与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整百数乘以整十数 几百几十数乘以整十数(口算)
板书
设 计
1.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400×20=8000(份)
2.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 210×30=6300(份)
教后
反思
课 前 习 案
课题
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13×15=
260×12=
思考:末尾有0时怎样计算比较好?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学生姓名
123×2= 360×7= 406×8= 27×34=
复
习
旧
知
尝
试
探
究
课
堂
小
练
拓
展
提
升
124×73 =226×35 =
375×12 = 240× 45=
309×26=
思考:乘数中间有0时计算中应怎么办啊?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发展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
教学
目标
能力。
2.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在
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
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
学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突出教学
重点环节
探究和展示
课
堂
生
成
并正确计算。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谈话: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
流
程
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114×23
谈话:仔细观察这个算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引出课题并板书。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114×23。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算法交流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质疑交流,教师适时追问
教师板书规范的竖式。
让全班学生
尝试列竖式计算,已经用竖式计算的同学纠正错
误、规范格式,把计算过程说给同位听。
2.沟通联系:引导学生比较竖式计算和口算的过程,说说自
己的发现。
3.反思总结
引领学生回顾:我们是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全班交流,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
位数的每一位,再把十位跟三位数相乘,最
后把两个积相加。
三、灵活运用,促进发展
1.基本练习:课件出示:312×12
2.提高练习: 用手势判断对错,并说一说错误原因。
3.拓展练习志愿者在行动:课本练习题第7题
四、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板书
买114袋谷子需要花多少钱?
设 计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学生姓名
改错区
145×12=
176×46= 325×26= 237×83=
322×35= 54×145= 36×254=
83×217=
43×129=
85×142= 16×134= 34×246=
知识
巩固
460×80= 360×12=
390×14= 36×120=
习题
18×230= 106×30= 206×40=
73×207=
26×108=
25×306= 69×105= 19×302=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
教学
目标
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能力。
2.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在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中,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
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
学
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突出教学
探究和展示
课
堂
生
成
及简便写法 重点环节
一、复习导入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60×50
240×20(板书:因数末尾有0)
2、你能口算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流
程
生: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零,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3、猜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
的知识与体验,从
类结构上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铺垫。
二、运算知识迁移,构建新知
1、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
(1)指名列示:340×21=(2)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3)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各组计算方法,对于小组成
员出现的问题,相互间给与帮助。
(4)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在视频展示台前边展示边讲解。
提问:(1)比一比: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谈谈你的理由。
我们通常都用这种简便方法表示。
师追问:写竖式时如何对位?怎样确定积的末尾有几个0?
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
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
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2、拓展练习:490×80=
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你的末尾两个0怎么来的?
3、即时练习
220×40 106×70 360×25 580×12 450×18
重点提醒:360×25的末尾的0的个数,360末尾只有一个0,
积的末尾却有3个0?为
什么?
三、巩固计算,提升技能
1、竖式比赛,完成自主练习第三题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8--10题,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板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让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
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
教学
2.
目标
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发展良好的数感。
3.在发现、提出并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
重难
点
教
学
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解决实
际问题。
突出教学
重点环节
探究和展示
课
堂
生
成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了估算,看下面的算式
29×8≈ 103×3≈
63×83≈ 38×59≈
师:你会估算吗?得数又是多少呢?
流
师:(指着大屏幕)这些算式在估算的时候用的都是“四舍五
入”的方法,那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能用这种方法吗?这就
程
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二.学习新课
1.搜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信息,现在请
同学们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
数学问题? 怎样
列式? 250×46
师: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这些
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题目只要判断能否一
次运走,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2)独立探究
(3)全班交流预设:估算方法大约有六种
(4)验证,总结方法
谈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师:估算的方法很多,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
择合理的方法,如刚才一题要判断一次能否运完,我们可以
把数看小一些去判断,这样的方法叫“估小法
”。
(5)像这样的情况,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
预设:仓库里能装多少货物?油桶里能装多少油?......
2、感悟估算的规律
每袋饲料380元,买12袋饲料大约要带多少钱?
(1)交流估算方法
(2)引导对估算结果做出判断
(3)你认为哪种结果最合理?
师:是的,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称之为“估大法”。
(4)总结估算规律
我们的判断对不对?可以通过精确计算来验证一下
师:看来同学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同学们,
根据刚才的判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先自己想想,然后组内交流,全班汇
(5)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下面的问题应该怎样估算?
售票问题怎样估算?(估大法)
四年级同学乘车去秋游,车票和门票为每人49元,104人一
共大约多少元?
买票的问题又该如何估计? (估大法)
全球最大的海盗船位于我国大连,该船拥有102
人的超大载客
量,全天只能运行22次,在没有其他旅客的情况下,我校2000
名学生一天之
内是否都能玩一把?(估小法)
板书
设 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估小法 估大法
教后
反思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的运用于计算和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教学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
目标
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
和信心。
教学
重难
点
教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
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突出教学
重点环节
探究和展示
课堂
生成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准备
学
买一些大米回家,大米每包8元,妈妈买2包,一共多少元?
生:8×2=16
流
课件出示:如果买20包,一共多少元?生:8×20=160
程
课件出示:如果买200包,一共多少元?生:8×200=1600
课件出示:24×2=
12×2= 6×2=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1.独立思考。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
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长作好记录。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小组学习。
3.组间交流。
师: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我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
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教师结合学生叙述,完成板书。
师:这个小组说明了发现了什么,而且还说明了是怎样发现<
br>的,非常好。哪个小组也发现了这个规律?还有不同的发现
吗?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提出疑问
师:通过这组算式,我们发现一个因数不
变,另一个因数扩
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缩小到
原来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倍。
师:研究数学问题不要匆忙下结论,是不是适合所有的算式呢?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该怎么办
呢?
2、举例验证
生: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写一道乘法算式,然后把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再算一算乘积。然后
看,你写的算式符合我们的发现吗?
学生独立举例验证
师:你举的例子符合发现的规律吗?把你举的例子跟小组内
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汇报展示
3、总结规律
师:通过我们的验证,大家的发现适合所有的乘法算
式,所
以说是一个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
设 计
积的变化规律
教后
反思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整理复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
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简
便灵活的方法计算因数中有0的乘法
。
教学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
目标
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3.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
种关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
重难
点
教
学
一、单元知识的梳理与复习
1.揭题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课。(出示课
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
堂
生
成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突出教学
探究和展示
重点环节
流
2.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师:回忆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些什么?(板书:口算、
程
估算、笔算)在生活
中哪些地方有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
问题?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或者是还需要帮助的地方吗?
二、感悟,掌握计算方法
1.估算,口算
师:小明同学学了本单元,就写了篇数学日记,文章大约有多
少个字?
(1)出示教学日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体会: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
之后,我觉得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太重要了,读书写字、解决数
学问题、购买生活用品......时时刻
刻都需要他。这个单元
我们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口算——能使人思维灵活。怎么口算
呢?例如1
30×40,先算13×4=52,再添两个零就行了。这种
方式能 让我们在计算时更灵活、更快;估
算是口算的好伙伴。
它和口算差不多,如:104×49,把104估成100,把49估成
5
0,再用口算,容易吗?笔算是本 单元的重点。一看这题目,
你准会问我:“张楠,你写错了吗?”“
没错。你会口算、估
算了,那166×23等于多少?”所以说笔算很重要。而当其中
一个因数
是整十数时,如:132×20,我们就先算132×2=264,
再在264的后面添个零就可以了。
另外,需要进位时不要忘记
进位。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师:我们是怎么估算的?小组开火车来练几道。
141×22 206×42 192×91
27×311
师:在估算时用到了口算,我们是怎么口算的?就用这样的方
法口算:70×60 12×40
33×40 50×50 400×20 90×30 60×20
2.笔算
小明家平均每
月的水电费是207元,准备1800元付水电费够
吗?一年的实际的水电费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
师分析题意,强调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发现错误集体更正。
3.积的变化规律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你会根据积的变
化规律计算吗?
交流: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
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4.纠错师:平时在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中你犯过错误吗?
把它拿出来和大家讲讲。
三、知识的运用与拓展
板 书
设 计
回顾整理
口算、估算、笔算
积的变化规律
教后
反思
第四单元
《交通中的线---
平行与相交》
单元备课
本单元内容为平行和相交,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直线、
教
材
分
析
射线和角等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抽象出同
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
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
——互相垂直。并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
br>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
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能通
教
学
目
标
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
br>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
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
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
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的特点;学绘画垂线;认识点到直
线的距离。
难点:画垂线;理解“同一平面”
1.认识平行........1课时
课
时
划
分
2.画平行线.........1课时
3.认识垂直.........1课时
4.点到直线的距离………………1课时
5.我学会了吗..................1课时
课 前 习
案
课题
1.填空
①线段有
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线段是 的一部分。
②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能得到一条
。
③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
)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射线可以量出长度。
( )
②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只可以向一方无限延长,所以射线没有直线长。( )
认识
平行
学生姓名
复
习
旧
知
③过A点只能画一条射线。
( )
3.选择题。(把正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①直线有( )个端点。
A.1 B.2 C.0
②直线(
)测量其长度。
A.不可以 B.可以 C.不确定
4.画一画。
①画一条射线。 ②经过A、B两点画直线。
A .
.B
预
习
导
1.观察下面图形,说说有什么特点?
① ② ③
④
航
尝
试
探
究
通过认真观察可得出图①和图④两条直线 。
思考:图②中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还是不相交的?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认识平行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
行线。
教学
2.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目标
3.让学
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
学的意识。
教学
理解平行的概念,建立平行的
重难点
空间观念;理解同一平面。
教
一、认识平行与相交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突出教学重点环节
探究和
展示
课堂
生成
学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大家手里都
有两根小棒,如果我们把这两根小棒看成是两条直线,那
流
么,请你摆一摆,看看这两条直线会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呢?请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画下
程 来。
学生同桌合作,边摆边画。教师把学生所画的位置关
系画到黑板上。预设如下几种情况:
2.分类感知,初步认识平行与相交。
谈话:我们摆出了这么多种位置关系,同学们能把它
们分分类吗?请你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
A根据两根小棒是否靠在一起分类,把(1)、(3)、
(5)、
(6)、(7)分为一类;(2)和(4)分为一类。
B根据两根小棒所摆成的图形来分类,把(1
)、(5)
分为一类,两根小棒组成了几个角;(2)、(4)分为一
类,两根小棒不靠在一起
;(3)、(6)、(7)分为一类,
两根小棒都形成了一个角。
C根据两根小棒代替的是
直线,直线是可以延长的,
把(1)、(2)、(3)、(5)、(6)、(7)分为一类,
它
们延长之后是交叉在一起的;(4)分为一类,它们延长
之后是不会交叉在一起的。
学生交流各自的分法,对出现的不同分法暂时不予评
价。
反思:刚才我们说把两根
小棒看作两条直线,也就是
每个图中的两条线都应看作是——直线。直线有什么特
点?
提问:如果把每个图中的两条直线都向两端无限延长,
结果会怎样?(把图中的直线两端延长)
追问:现在再让你来分类,你会怎样分?(分为两类,
一类是相交,另一类是不相交。) <
br>小结:像图(1)、(2)、(3)、(5)、(6)、(7)
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称它们是两
条相交的直线。像图(4)
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称它们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板
书:不相交
)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板书: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
br>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提问:那么你能说一说,谁是谁
的平行线吗?(教师给两条直线写上字母:a和b)
指名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3.联系生活,找出实例。
4.自主探究,认识“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出示一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认识平行
条件: 同一平面 不相交 两条直线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巩固
习题
认识平行
学生姓名
1. 看图,下列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
改
错
区
2.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 )组 ( )组 ( )组
3.填一填
①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 )。
②黑板的上、下两条边是互相( )的。
4.下列几组线中,哪组是平行线,在( )画“√”。
( ) ( ) (
)
( ) ( )
( ) ( )
( )
( ) ( )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画平行线
学生姓名
1.在下面的图中找出哪些线是平行的?用相同颜色的彩笔标出。
复
习
旧
知
1.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
2.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试着画一画
预
习
导
航
尝
试
探
究
· ·
· ·
A·
A·
A· A·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画平行线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
教学
行线,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
目标
线的平行线。
2.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
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理解平行的概念,建立平行的空间
重难点
观念;画平行线。
教
突出教学重点环节
探究和
展示
课堂
生成
一、复习
1.提问: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什么内容?平面上的两
学
条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什么是平行?
2.联系生活,找出实例。
流
出示以下5幅图:运动场跑道、高压电线架、黑板、
秋千、五线谱。
谈话:你能从这些图中找到相交或者相
程 互平行的例子吗?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再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注
意及时评价,并捕捉有效的资源。 例如:学生说到五线谱上的平行线时,提问:谁能具
体说一说,在五线谱中,哪条直线和哪条直线互
相平行啊?
(学生说说)
追问:那一组平行线应该有几条呢?(可以是两条,
也可以是三条、四条、五条等。)
再问:一条直线行不行?(不行)
小结: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br>也就是说,在“同一平面内”(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不
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学画平行线
1.自主动手,学画平行线。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与相
交,也认识了平行线,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想办法来画一组平行线,好吗?
(学生自己动手
画) 学生画图后,组织交流各自的画
法。
学生可能有的画法:利用方格纸来画;利用数学
本子
上的横线来画;利用直尺的两边来画;利用垫板的左右两
边来画„„(对于学生中正确的画
法,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能画出一条已知直
线的平行线吗?
出示“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画图(此时,学生发现用刚才的方法很
难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启发: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
40页的内容,看看茄子老师是如何教大家的。
学生自学,
试着画一画。
小结:你能说一说画已知直线平行线的方法吗?(根
据学生的回答小结:一重合,
二靠,三移,四画)。
谈话:想办法检验一下,这样画出来的直线是原来直
线的平行线吗?(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
2.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
谈话:请你画一画,画好后与同桌交流。
板 书
设 计
画平行线
条件: 同一平面 不相交 两条直线
画法: 一重合, 二靠,三移,四画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巩固
习题
画平行线
1.
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学生姓名
改
错
区
2.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A
3.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呢?
4.画一画
(1)过点B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B
B · B ·
5.找出下图中有几组平行线,用相同颜色的彩笔标出。
6.过P点分别做AB和AC的平行线
B
B
·P
P·
C A
A C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认识垂直
学生姓名
1.
回答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2.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复
习
旧
知
A·
·A
3.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呢?请画一画
1.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认为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线垂直的条件是什么?
预
习
导
航
尝
试
探
究
4.小明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就一定垂直”,小刚说“如果两条直线垂直,就一定相交”,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5.自学课本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方法。”试着在下面过A点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
A·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认识垂直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
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垂线,
教学
能够借助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目标
3、感受生活
中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
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
习活动,培养
学习空间与图像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
教学
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借助突出教学重
探究和展示
点环节
重难点
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
知直线的垂线。
课
教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堂
1.课件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学
生
每一幅图中的两条直线都相交了。 预设:这些图中的线的
成
流
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你有什么发
程
现?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都是什么角?
2.谈话感知: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
以给他一个新的名称——垂直。我们今天就一
起来研究这个
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
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
直呢?
学生自学教材52页下面的文字,并思考:
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其中的直线叫什么?你还知道
什么?
(2)小组交流后,汇报。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的,垂足在哪儿,就标一
个垂直符号。
(3)寻找生活中的垂直例子。
(4)练一练:自主练习第一题
(5)折一折
:指导学生把长方形按教材上的方法对折两
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2.学习画一组垂线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
吗?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
总结作图步骤:
A、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直线
上的点重合;
C、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D、标上垂直符号。 学生再尝试。
(3)试一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学生
自己尝试,再请已经画好的同学介绍,课件演示 学生再尝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认识垂直
一放、二移、三画、四直角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巩固
习题
认识垂直
1.过点A画直线的垂线
学生姓名
改
错
区
A · A·
A ·
A
·
2.我会填
①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②黑板的上下两条边互相(
),长边和短边互相( )。
③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
3.判断哪组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 ) ( ) ( )
( ) ( )
4.过点画直线的垂线
D
A·
A· P
F
· A·
·
A
3.淘气准备从A点牵小马到河边去钦水,请你帮他设计一条最近的路线,并画出
来。
.
A
~~~
~~~~
~~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生姓名
1.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复
习
旧
A ·
A· A ·
知
A
2.过点A画直线的垂线
·
A·
1.仔细观察课本第55页情境图,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
2.为什么要修建隧道呢?
习
我猜想:修隧道的原因可能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
我验证:用A、B两点表示大山两侧的地点,试着在A、B之间画出几条不同的连线,
航
并进行观察、测量、比较。 A· ·B
我总结:通过观察、测量、
比较,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花园小区要从自来水公司把水引进来,怎样设计水管的路线才能最节省材料?(A点表示
花园小区,直线表示水域。) 提示:可以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合作完成。
尝
试
探
究
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________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知道两点
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
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
目标
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和结果,体验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
高学习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
认识点
到直线的距离,并能解决一些实
重难
际问题;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实际
点
问题。
教
学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你有什么数学问题?
突出教学
探究和展示
重点环节
课
堂
生
成
流
预设:为什么要修隧道?怎样修隧道最近?这里面有什么
程
数学知识?、、、、、、 师:是啊,这当中确实有我们的数
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
其中的数学知识,相信,下
课时你一定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大家逛几个地
方,在一边玩耍中一边
从中领悟蕴含的数学道理。请组长到讲台边领取活动材料,注
意合理分工
,有序安排,看哪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开展的最有序,
最有效。
二、组织活动
活动一:到对面红旗处
1、看一看:三名学生沿不同白灰线路走到红旗处。
2、
量一量:量一量三条不同白灰线路的长度。 3、说一说:你
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什么? 5、找一找:
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6、辩一辩:看教材,说说什么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活动二:到对面的直跑道
1.看一看:三名学生从自己的位置沿不同白灰线路到对边
的直跑道。
2.量一量:量一量三条不同白灰线路的长度。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什么?
5.找一找: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6.辩一辩:看教材,想想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活动三:测量双杠的两个横杆之间的距离
1.量一量:测量出双杠的两个横杆之间的距离。
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四:测量掷铅球的成绩,跳远的成绩。
三、课堂交
距离
板 书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设 计
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处处相等。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巩固
习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1. ①
A
学生姓名
②
·
·B
改
错
区
③
从A点到B点_______条路最近,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点A到直线的距离
A ·
A·
A·
( ) ( ) (
)
3.我会填
①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
)
条垂直线段,( )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
(
)。
②两点之间(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
(
)。
③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段,它们的长度
(
)。也就是平行间间的距离( )。
4.淘气准备从A点牵小马到河边去钦水,请你帮他设计一条最近
的路线,并画出来,说明理由
.A
~~~
~~~~
~~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我学会了吗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
1.进一步加强对平行于垂直的认识,会画平行线和垂线,并学会在
目标
生活中应用。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学生初步掌握复习与
整理的方法和策略。 <
br>3.在对实际资料的分析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学习
的乐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
感受人生的美好。
教学
画垂线、平行线以及点到直线的距
重难点
离;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
一、谈话导入课题
突出教学重点
探究和展示
环节
课堂
生成
学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了平行与相交,你感觉这一单元自
流
己学得怎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
程
了吗?(板书课题)
二、欣赏并完成书上的图画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你们欣赏画的水平也一
定很高,老师这里有一张画,同学们来评价一下画的怎样?
(课件出示第64页图画)
2.在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找几组谈。
3.同学门打开课本58页,你能接着完成这幅画
吗?
4.观察完整的图画,回答一下几个问题:
A.图中的哪些线可以看做线段和射线?
B.哪两条线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线是互相垂直
的?
C.从小房子到院门口,哪条路最近呢?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如图,过p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如图,学校计划修一条小路和公路想通,怎样设计才
能使这条小路最短?
3.学校举行大型团体操比赛,要求纵队之间的距离为一
米,如果AB表示其中的一个队,你能画出与
他相邻的纵队
吗?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我学会了吗
板 书
设 计
平行:同一平面
垂直:直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的长度
教后
反思
第五单元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单元备课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
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
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
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
学习,为后面
学习四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为了让学生
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本单元教材选取了农业生产和现代
科技
的素材来研究除法计算。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
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
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科学知
识。教材把知识融入现实问题之中,给学生以广阔的探索空间,
让他们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练习
的编排一方面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
紧密联系,有利于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注重了
与科学知识的有
机结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的方法和算理,能够
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
学
目
标
2.会笔算除数是整十数及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
法,并能够理
解算理,正确确定商的位置,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试
商
3.会
用“四舍”和“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
掌握调商的方
法
教
材
分
析
4.能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除法计算。
5.我会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
重点
难点
课
时
划
分
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难点: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信息窗一 …………1课时
信息窗二 ……
…1课时
信息窗三 ……… 1课时
相关链接………… 1课时
复习课………………1课时
课 前 习 案
课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及估算
1. 直接写得数。
18÷6= 100÷5=
123÷3= 35÷7= 50÷5=
复
习
旧
知
2.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如:48÷4=
可以这样想:
4个( )÷4=1个( )=( ) 8个( )÷4=2个(
)=
( ) ( )+( )=( )
60÷20=(
)
预
习
导
航
想法一:用乘法算除法。
因为20×( )=60,所以60÷20=( )
想法二:用表内除法来做。(划去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因为6÷2
=3,所以6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3。
所以60÷20=( )。
学生姓名
1.我会口算:600÷30=
120÷40=
2.估一估:298÷50≈( )
想:因为298接近( ),( )÷50=( ),所以298÷50≈
尝
试
探
究
( )
3.试一试:估算:120÷28≈(
)
想:因为28接近( ),120÷( )=( )
所以:120÷28≈(
)
小结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与它接近的
整十数、整百数、几十几百数来估算。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
课题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口算除法及估算
1.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的方法
教学
和算理,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目标
2.经历探索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除数是两位数
重难点
的口算和估算
教
一、自主学习,复习旧知
1、 直接写得数。
突出教学重点环
节
探究和
展示
课堂
生成
学
18÷6= 100÷5= 123÷3= 35÷7=
50÷5=
流
2、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如:48÷4= 可以这样想:
程
4个( )÷4=1个( )=( ) 8个( )÷4=2
个(
)=( )
( )+( )=( )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一起到农民伯伯的菜
地里去看看吧!
师:看到
农民伯伯收了这么多蔬菜,我们真替他们高兴,
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
2、(1)白菜的产量是萝卜的几倍?
(2)土豆几次能运完呢?
三、合作探究三、解决问题
1、白菜的产量是萝卜的几倍?
(1)怎样列式?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2)如何口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想法一:用乘法算除法。
因为20×( )=60,所以60÷20=( )。
想法二:用表内除法来做。(划去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
个数的0)
因为6÷2
=3,所以6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3。所以60÷20
=( )。
(3)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我会口算:600÷30=
120÷40=
(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算法)
3、估一估,298吨土豆需要运几次?
独立思考:怎么列算式呢?
298÷50≈( )
想:因为298接近( ),( )÷50=(
)
所以298吨土豆,( )次能够运完。
4、试一试:估算:120÷28≈(
)
想:因为28接近( ),120÷( )=( )
所以:120÷28≈( )
小结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与它
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几十几百数来估算。
四、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研究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及估算
板 书
设 计
教后
反思
达 标 练
习
课题
知识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及估算
1.我是口算小能手。
学生姓名
改错区
巩固
65÷5=
96÷8
习题
= 650÷5=
960÷8=
160÷80
= 280÷70=
810÷90=
300÷60=
2.笔算下面各题。
96÷6=
225÷6=
2.考考你,最大能填几?
60×( )<500 40×(
)<
256
30×( )<220 80×(
)<
327
3.估一估:
122÷30≈( ) 349÷50≈(
)
632÷90≈( ) 80÷19≈( )
4.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四年级有179人,每辆车
限坐30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书写:________ 正确:_________
________月 _____日
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前 习 案
课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学生姓名
1.直接写得数。
复
习
旧
知
60÷20=
180÷30= 240÷60
= 330÷30=
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40×( )<90
60×( )<500
80×( )<280 50×(
)<418
我会预习。
观察课本第63页的情境图独立思考。
(1)450千克西红柿能装几箱?
预
习
导
航
(2)用竖式计算,想一想:商应写在什么位上?为什
么?
(3)通过笔算450÷30我发现:在计算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时,我们
应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表示45个十,45个十除以30,商
是
1个十,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 )位上。
84÷21=
372÷62=
尝
试
探
究
思考:(1)37除以62不够除,所以商是( )位
数。
(2)应该把62看作( )来试商。
“习、研、展、点、练”教学模式教案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
除数是两位数的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笔算除法 1.会笔算除数是整十数及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并能够理解算
理,正确确定商的位置,学会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试商
2.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会笔算除
数是整十数及除数是接近
突出教学重点环探究和
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用“四舍五入”
节
展示
的方法来试商
课堂
一、自主学习,复习旧知。
生成
学
1.直接写得数。
60÷20=
180÷30= 240÷60= 330÷30=
流
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程
40×( )<90 60×(
)<500
80×( )<280 50×( )<418
3、笔算下面各题。
96÷6= 225÷6=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农民伯伯收了这么多水果,怎么把它们运出
去呢?
生:把它们装在箱子里。
师:需要几个箱子呢?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出示
情境图)
观察课本第63页的情境图独立思考。
(1)450千克西红柿能装几箱?
450÷30=
(2)用竖式计算,想一想:商应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
(3)通过
笔算450÷30我发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法时,我们应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表示4
5个十,
45个十除以30,商是1个十,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
( )位上。
三、合作探究
1.84千克黄瓜能装几箱?
84÷21=
思考:21接近20,可以把21看作( )来试商?
2、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372÷62=
思考:(1)37除以62不够除,所以商是( )位数。
(2)应该把62看作( )来试商。
四、班级展示
1.小组讨论、交流: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
办?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2.针对小组的交流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