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_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玛丽莲梦兔
519次浏览
2020年08月07日 21: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比熊和泰迪的区别-二本文科大学排名


回顾与整理
——总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4-105页
【教材简析】
总复习是对本册学习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
过程。主要复习内容有: 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平行与相交;条形统计图。教材分两 部分:一部分是“回顾整理”,
是将本学期所学内容分类归纳,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三个领域 分板块
进行整理,另一部分是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地回顾整理全 册内容及完成综合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
所学的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2.经历整理 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学习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加深理解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参与知识整理与复习的活动中,感觉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 br>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
谈话:同学们,这学期学习的知识可真不少,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自由回顾,全班交流。
谈话: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可真多呀,这么多内容散乱无序,我们怎 样整理才
合理呢?(稍停片刻)对,分类整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小组合作,用你
喜欢的 方式系统地整理一下,好吗?
小组合作整理,教师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由 发言,让他们对本册内容有了初步的回顾与交


流,给学生提示了回顾整理的思路。
二、小组展示,成果共享
1.复习“数与计算”:
谈话: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整理的?
第一组小组长:我们小组把本册的内容 分成了三大板块:数与计算,空间与
图形,统计,我们小组先来整理复习“数与计算”。
(1)复习一个大数的读写:
(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亿级



0
万级



4



2
个级
„„
亿











2 0 3 0 0 0
组员1:指名生读出上表中的数,并说一说一个大数的读法。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读含有几个 数级的数,应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读起,
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 “亿”字或“万”字,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br>不读。
组员2:读一个大数,同学们都掌握了。给你一个大数,你会写吗?请写出
下面 的数:五十九亿零三百五十二万、九百六十万八千三百九十。
生独立写出,并指名汇报。
小 结:写一个大数,也是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
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一个大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
组员3(出示)6800000000、8700000 这两个数,让学生改写成“万”或“亿”
作单位的数。
集体汇报后,引导生小结: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
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把 亿位后面
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


组员4(出示)96892430,让学生求出它的近似数。
①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让生明确:要求一 个数的近似数,先把一个数精确到
万位或亿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们的近似数。最后引导学 生分析比
较精确数与近似数、求近似数与数的改写的不同。
(3)数的计算:
组员5(实物投影出示) 308×88 432÷48。
生独立完成后再用计算器验 算,然后说一说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要注意
每次相乘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二要注意三位数 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
三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计算整数除法时,要从被除数 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
两位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
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
组员7(出示):
16×6=96
160×6=960
1600×6=9600
.
.
.
引导学生观察这组算式,同位交流,全班汇报。
让生明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
缩小)相同的倍数。
再出示:
96÷16=6
960÷160=6
9600÷1600=6
.


.
.
引导学生观察这组算式,同位交流,全班汇报。
让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5)整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组员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6×82 、2952÷36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言、整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因数×因数= 积

被除数÷除数= 商
并说明在进行计算时可以用这个关系来进行验算。
2.复习“空间与图形”: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数与计算”,接下来,我们 来复习“空间与图
形“,哪个小组来发表一下你们的想法?
第二小组组长: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实物投影出示)
(1)复习“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 两个端点,能测量长度
射线 一个端点,不能测量长度
直线 没有端点,不能测量长度
(2)复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
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平行

小结:第二小组的同学整理的既全面又形象,还有最后一个板块“统计”,哪
个小组接着来呀?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复习“统计”:
第三小组组长出示综合练习第19题。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并总结: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设计意图】整理与复习不是简 单的知识再现,应该加深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放手让学生回顾、整理,让各小组成员 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
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初步形成归纳、整理< br>的能力。
三、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谈话:同学们,通过三个小组所有成员的细心整理和精心设计,你有什么
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收获,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了
清晰的知识网络。
【课后反思】
回顾整理本册教材,是按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三大板块进行的。突
出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整理再现知识,建构知识网。
经历“个人课前复习整理——课上小组交流、完善—— 形成知识网络——汇
报总结”的过程,通过对问题解决方式的分析,给全册内容划分了板块,让学生自由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2.注重操作,回顾提高。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整理、归纳 ,远比单纯地让他们一味地倾听效果会更好。
通过小组整理、汇报,特别是第2小组还进行了直观展示,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
主体的教学理念。
3.回顾整理环节,知识内容繁多,课堂容量较大,如果环节再紧凑一点儿,
效果会更好。
(边院镇过村小学 吴昭玲)

六级预测作文-洗煤厂实习报告


瑞安四中-关于鸟的作文


办公用品申请表-托班家长会发言稿


高考模拟-中国与巴西时差


合伙协议范本-哲学与人生教案


重阳诗词-中秋节放假通知


世界环保日是哪一天-会计述职报告范文


小马过河国际教育-怎样写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