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临沂人事-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备课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
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
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
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
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
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较以前上升了一个
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
知识,
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
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
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
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
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
新知识的
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
对事热情
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
力分散,思想开小差,
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
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
喜欢激励。纵观全班,
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小组讨论的能力,解
答应用题
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
要解决的
教学难点之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线和角,三位
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综合应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法。在小学阶段,
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
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
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
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
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
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
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
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
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
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线和
角,平行与相交两个单元,发展学生的初步
空间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格
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它是在学习简单条
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介绍了一格代表多个
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
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
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
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综合应用”的教
学内容,引导学生通
1
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
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
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
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
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
——“荡秋千”和“纸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
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
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
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
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
十数
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5.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
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
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
生的问题意识。要
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
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
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
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
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
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
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
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
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
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
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
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9、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提高互助合作效率,培养合作互助的能力,提高小组学习的
2
有效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
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
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初
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
理的能力。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社会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
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
数的除法,平行与相交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内容。
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观察物体。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关键:
1、通过“精讲巧练”,使学生提高计算题的正确率,灵活运用简便方法。
2、通过分析并改变条件和问题,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
力。
五、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
的仍可继续使用,
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1.多位数
计数器
2.多级数位顺序表3.用硬纸条做的平行四边形4.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学措施: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
析法、综
合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男女竞争等相关措施,建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
生的操作
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
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3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
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
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
法。
10、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
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11、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合作和竞争的方法进行辨析。
12、要
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
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进度附后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
的又一次扩展,
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教
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
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
教材分三段编排:第一段结合实例,教学认、读、写亿以内的数;第二段教学了解十进
制记数法,用“万
”“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第三段教学认识近似数,把大数改写成用
“万”“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1)重点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2)把认识整亿的数和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结合起来,穿插介绍十进制记数
法。
(3)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近似数,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近
似数。
3、重视发展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估计意识、发展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
要内容
之一。教材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继续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
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
的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
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估计。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
数,体会用“万”或“亿”为
单位计数的简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
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能按照数级由高
到低正确的读数、写数;能
根据级数单位说出数中各数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数值;理解一个数所含的级数单
位和它的组成;
能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能按要求求出大数目的近似数
。
4
数学思考方面: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积
极探索,并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的进行
思考;在交流中能正确表达自己操作、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解决问题方面:能主动到生活中收集有关的数量信息。会用大数目表示日常生活中一些
数量,用对大
数目的感受去解释生活中的统计数量,能恰当的使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
数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
于寻求方法
努力克服。对学习中的错误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乐于和同学合<
br>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教学关键及突破措施: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习读写万以上的
数。教学前,教师可让
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大数,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借
助已有的
知识经验进行讨论,体会十万、一百万等数的大小感受大数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大量搜集有关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读数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信息。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重点。
2、重视学
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
的迁移,让学生建立“万”
、“亿”的概念,构建知识网络。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教师
要借逐计数器帮助学
生感受数的大小,体会万以上记数单位的意义,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与引导发现法相结合。
第一课时 信息窗1: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2、理解计数单位的意义。利用计数器等学具动手操作。
3、建立万以上数的空间概念。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公园、中国国家大剧院,好吗?(看情
境图)
谈话:看了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认为十万册很多,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谈话:对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大数。(板书课题:万
以上数的认识)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
(1)用订书钉感知
5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十万很大,十万到底是多少呢?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十万到底是多少。(展示订书钉)
1小盒是1000个,我们看看一大盒可以装多少个?一起数数。
也就是说10个1000个就是多少?(一万个)二大盒有多少个?五大盒呢?(生答)
(整盒的订书钉,共10盒。)大家能跟着一起数吗?
(2)用书感知
小书厨里有一本100本的书。10本这样的书可以包成一包。一包有多少页?
2包呢?3包呢?5包、8包、9包、10包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3)利用计数器感知
下面我们请出计数器帮忙,再次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的数到十万。
学生操作计数器。可以小组交流着操作。
你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感知一亿
谈话:同学们刚才在计数器的帮助下,数到了十万。你还能往下数吗?
两人一组合作试着数。(可以借助计数器)
交流: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数到了一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鸟巢的建筑面积为25800
0平方米。中国国家大剧院占地面积为118900平方米,总投资额
达2688000000元。同学
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你有什么感受?
生:一亿太大了!
谈话:
①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 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②照每天花10000元计算,要花完1亿元需要大约27年的时间)
学生惊叹。
③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绕地球三周半。)
谈话:让我们再来亲自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同学们都会数数,咱们从1一起数到10,好吗?
如果不吃不喝不睡,一直这样数下去,你们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能够数到一亿。
三、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1.学习计数单位,填写数位顺序表。
刚才我们同学们数到了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都叫计数单位。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些计数单位,你能说说吗?
亿后面为什么要加“……”,你是怎么理解?
你能和你的同伴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说计数单位吗?(小组交流)
每个计数单位要占据一定
的位置叫做数位。你能根据计数单位填好数位顺序表吗?(小组
共同交流填写数位顺序表)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6
同学们仔细观察
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
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
里面有个词很重要?
你知道吗?
什么叫相邻呢?能举出例子吗?
你知道吗?十进
制计数法式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计数方法。除了十进制外,还有二进制、
五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
六十进制等计数法。如: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
它只需用1和0两个数字就能表示所有的数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2。
3.小组合作,研究数级的划分。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组大数。
谈话:对,大数字这样放着感觉比较乱,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
级,个
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包括亿位
、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学会了吗?个级都包括哪些数位?万级呢?亿级呢?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谈话:同学们真不错!这么快就掌握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让我们继续参观吧!
1.看谁先拿到借阅卡。
谈话: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就可以先拿到借阅卡,大家有信心吗?
(1)一个数是由2个亿和3个千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尝试在答题纸上写。引导学生思考2个亿说明亿位上是2,3个千说明千位上是3。
(2)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什么?
学生快速回答。
五、收获小结
谈话:同学们学得真快!你都有哪些收获呢?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
感到高兴。老
师这里还有一组关于其它地方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奥林匹克公园的
面积为11350000平
方米。包括6800000平方米的森林公园和4050000平方米的奥运中心区。)
请你课下和你
的小伙伴试着读一读,你也可以查阅各种资料和小伙伴研究这些数字的读法,
好吗?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大数字等着我们去揭秘,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节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万以上的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万以上的数。
2、根据整万数的读法探索万以上数的读法,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万以上数的读法。
3、感受万以上数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万以上数的概念。
7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万以上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
难点: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
借助数位顺序表从不含0的数的认读入手
,以学生探索读法为主,通过多组数的读法教
读让学生总结规律。然后教师重点教读几中特殊情况。认、
读每级末尾有0的数;认、读每
级中间有0的数。让学生体会各数中0的不同读法。做“想想做做”中的
题时,由“扶”到
“放”,逐步提高要求。
教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游戏。
游戏一:数一数。
从九千八百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万零五百。
从九十七万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一百一十一万。
从三千万起,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从十五万九千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二十三万九千。
从四百六十亿起,十亿十亿地数,数到五百二十亿。
游戏二:想一想。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十万名观众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吗?
游戏三:说一说
你能用万以上的数来描述自己了解的事物吗?真不错!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
知识。感受
到,大数原来是这么奇妙!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呢?
二、新授
1.尝试
读数。谈话:昨天我们留下了一组资料:奥林匹克公园的面积为11350000平方米。
包括6800
000平方米的森林公园和4050000平方米的奥运中心区。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其他
同学请仔细听
,老师还有任务。(学生试读,不对时教师进行纠正)
谁能来说一说这些同学是怎样读这些大数字的?
充分的让学生说读法,必要时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围绕分级、按级读数等方面进行说
明。最
后教师进行总结。
谈话: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在读数之前分好了级,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进行读数。读
含有
几个数级的数,应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读起。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老师还发现这些大数字里都有一些特殊的数字,你能找到吗?
谈话:对,谁能选择其中一个数字告诉大家0是怎样读的?你可以先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观察0的位置,说说0的读法。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谈话: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
读。
2.读数练习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数据:
花坛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共摆放约400000盆花。
永乐大钟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字数最多的大钟。
8
北京高科技蔬菜园的一株番茄结了15000多个果实。
2002年我国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大约有421000000个。
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你能接着提醒大家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吗?
三、练习巩固
谈话:同学们学得真快。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第一关:选择正确的读法。
100035 十万零三十五 十万三十五40044000 四千万四万四千 四千零四万四千
第二关:读一读,10200 5006500 13500 10020
5065000 135003500
每组中两组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第三关:读一读
读一读图中的数。读取计数器和仪表盘上的数据。
第四关:摆一摆,说一说:500600
这个数字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可能会说
5和6,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5和6分别在什么数位上,代表多少,并引
导学生说说数的组成。请你用
动手摆摆你的小卡片,考考你的小伙伴。
第五关:估一估
谈话:老师这儿有一袋瓜子,请你
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粒?(可将瓜子置于托盘中,帮助学
生寻找估计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一万粒瓜子大约有这样的几袋?十万粒、一百万粒呢?
多让学生交流估计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到估计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自己研究出了大数地读法,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闯关练习!真了不
起!看一组世界
之最。
世界上数字最多的大钟——永乐大钟 铸了230184个汉字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2002年底已接近1300000000人
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三峡工程泄洪闸 每秒102500立方米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 总面积约440000平方米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埃及胡夫金字塔 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深度约11030米
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
总面积约178680000平方千米
……
谈话: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谈话:对,世界非常奇妙,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一定会揭开更多的奥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信息窗2:
授课日期:
9
教学内容:万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写出万以上的数;结合读写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从写整万的数入手,然后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学习万以上数的写
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的写出亿以内的数。
难点:能正确的写出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数位顺序表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交流信息,激趣导入
1.看信息窗,谁先来汇报?
(边汇报边找几个万以内的数让学生写出来。)你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
谈话:同学们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让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吧。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揭示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
二、探索新知
1.复习旧知,促进知识的迁移:
同学们在二年级时学习过“万以内书的写法”(指着刚才练
习过的题)谁能说说在写数时
有什么方法或者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写的很棒,那么敢不敢试着解决你观察信息窗所提出的问题呢?
(1)结合数位顺序表,学生尝试写数。
(2)小组内进行交流,再进行汇报。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出的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提出要求:
①
结合数位顺序表把这些数读一读。
② 如果发现问题,讨论如何解决。
③
你在写这些数时,是怎样写的?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写的数?学生边展示边读一读。
谈话:这个小组的同学都写对了吗?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谈话:怎样写万以上的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想与同学交流?
使学生明确:①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②写数时
遇到哪
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应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板贴)
谈话:要写好一个大数关键是什么?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生
交流:首先要明确这个数中含有几级,一级一级的写,每一级中哪个数位一个单位也
没有,要用0来占位
,写完后要读一读进行检查。
谈话:如果哪一位没有用0占位,会发生什么情况?
三、练习巩固
1.谈话: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大数的写法,想不
想写几个数
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
出示自主练习1题(分组出示)(1)九百七十、九百七十万、九百七十亿
让学生先读一
读三个数,比较三个数的联系和区别,再写出来。
10
(2)三百六十万二千、十万零五十、九十五亿零四万
提示学生:
如果有困难,可以结合数位顺序表来写。集体订正时,分别说一说每个数是怎
样写的出来的?重点说一说
后两个数怎样用0占位的。
(3)四千零五、九千零一十万零四百、三百零三亿零三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板演几道错例,学生做出诊断和
分析。
2.谈话:平时老师喜欢看书收集一些信息,请同学们看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出示自主练习3题:读一读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不用数位数序表,你能写出这些数吗?学生在课堂本上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
能够写的又快又对?使学生认识到熟记数位顺序,注意检
查的重要性。
3.谈话:在写数时,了解数的组成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做一道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4题:先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再根据数的组成完成填空。
四、总结回顾
同学们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谈谈你的收获吧!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写数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万以上数的写法。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在2008年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下面老师将读出一
组与此相关的
信息,请同学们把听到的数纪录下来,遇到有数的地方老师会读两遍,请同学们认真听。
北京奥林匹克奥运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用地面积是204000平方米,能容
纳观众100000人,其中临时座位20000座。国家游泳中心是全球华人、华侨捐资建成的,总
投
资大概1000000000元人民币,约合120000000美元。游泳中心规划用地62950平方米,总
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
学生写完后,教师出示以上信息,学生对照检查,并读一读。
2.同学们刚才读数与写数都很棒,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吗?
学生可能会从读数、写数的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说一说,教师对学生及时进行评
价。
二、基本练习
1.自主练习5题
11
学生独立写出横线上的数,指一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集体订正时,把信息中的汉字换
成数让学生
读一读。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一个数由4个十万,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4011111( )
(2)最大的六位数比最大的七位数少9000000。( )
(3)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写出后有2个0。 ( )
(4)40044000读作:四千万四万四千。( )
3.选择:
(1)四亿六千万三千二百 写作:( )460003200 46
(2)九千零三亿三千万写作:( )9 9
三、开放练习
学生取出
写有0-9数字的卡片,用卡片组成一个多位数,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写数。
提出要求:
(1) 同位互相练习。
(2) 写完数后要及时反馈写得对不对。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反馈时了解哪些学生在读、写数时还有困难。
教师小结:同学
们在写数时,应遵循数的组成规律,要细心写、认真查,才能不出错误。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信息窗3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万以上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正确比较。
教法与学法:
把认识整亿的数和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结合起来。认识整亿的数教材
着重引
导学生把已有的认数经验迁移过来,帮助学生通过推理认识亿级的记数单位,并结合记数单
位学习读数和写数。在认识整亿的数之后及时安排数位顺序表,一方面便于学生整体探索相
邻数位之间
的十进关系,了解十进制记数法,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系统整理整数的数级、数位
名称和顺序、记数单位,
建立合理的有关整数认识的认知结构。最后,教学亿以内数的大小
的比较,主要让学生用类推的方法去完
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方法。
教具准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出示地球仪)
12
谈话:同学们,看!认识它吗?别看这小小的地球仪,它呀能将我们地球上的
每个国家都
表示在相应的位置上,同学也肯定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地图<
br>好吗?(出示世界地图)
谈话:你们看,地图上有大约200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你知道有哪些
比较大的国家?今天
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关于这些国家有关陆地面积和人口总数的情况。
谈话: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 中国、俄罗斯、美国的陆地面积共有多少平方千米?
2.
中国、俄罗斯、美国一共有多少人?
3.
这三个国家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小?
4.
他们的人口总数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少?……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比较大小,探索方法
谈话:要想知道哪个国家的陆
地面积最大,最小,怎么办?你想怎样比较?请在小组内说
一说你的比较方法。
(2)班内交流,体会方法
谈话:谁愿意把你们组想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
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法有:①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看一看他们分别是几位数,位
数不一样,位数多
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小的那个数就小。②9600000与9373000位数相同,
再比较他们的最高
位上的数,哪个大,哪个数就大。)
(3)优化方法
谈话: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使用起来最快捷?
(4)总结反思
谈话:我们在进
行比较时就可以用同学们研究的既快捷又方便的方法。就是先看一看这些
数分别是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
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在比一比,如果位数相同,就
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一下位,以此类推。
2.改写整万、整亿数为“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1)观察数据,交流方法
谈话:仔细观察三个国家的总人口数,这三个数有什么特点?在写
的过程中,你有何体会?
那么有没有写起来简便、读起来快捷,并且不改变原数大小的写法呢?同桌说一
说你有什么
好方法?(学生可能会交流:用汉字代替阿拉伯数字)
谈话:这样以“万”或“亿
”为单位表示我国的陆地面积与人口总数,小组交流说一说怎
样改写呢?(学生会交流:整万数末尾至少
有4个0,那就去掉4个0再添上一个“万”字。
整亿数的末尾至少有8个0,就去掉末尾数起的8个0
,加上一个“亿”字。)
(2)全班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同位两人研究出来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9
600000平方千米=960万平方千米1300000000人=13亿人)
(3)对比观察,提炼方法
13
谈话:比较
两组数,你发现有什么优缺点?(学生会说:左边的数写起来比较麻烦,0写得
多,数0的个数时容易数
错。右边的数0少,写起来简单,不易数错0的个数。)
谈话:在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应该怎样改写?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1.谈话:刚才同学们还提出其他的问题,你能试着去解决“哪个国
家的人口最多?哪个国
家的人口最少?”这一问题吗?
学生通过运用比较大数的方法,采取独立解决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2.自主练习第1题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93250 ○ 100250
79020 ○ 79202 130000 ○ 310000 210001 ○
209999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自主练习第2题。请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解释说明什么是流域面积。
(1)哪条河最长?
(2)哪条河的流域面积最大?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第3题。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学生独立解决,指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感悟收获
谈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愿意把今天学得的知识与他人共同分享吗?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教学目标:1、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体会用“万”、“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谈话激趣 <
br>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谁能用这
些知识来
解决实际问题,准备好了吗?
二、走进地理,趣味练习
谈话:今天,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些地理知识,解决地理知识中的数学问题。
1.自主练习第7题(出示:世界地图及七大洲的面积)
请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1)把上面个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将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14
2.出示:八大行星离太阳的大约距离
请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1)
把上面个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2)将八大行星离太阳的大约距离的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3.出示:世界十大沙漠的面积
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共同解决。
三、走进奥运,综合练习
北京将为奥运建设投资18元,青岛启动奥运项目建设,耗资336
000000亿元的
奥运村工程、总投资约200000000元的水上运动中心计划,青岛奥运场馆建
设投资总数是
3280000000亿。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共同解决。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信息窗4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求万以上数得近似值
教学目标:1、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初步感受“近似数”特点。大家知道老师特别喜欢上网,想知道老师昨天都看了哪些新
闻吗?
新闻内容:
2015年底,全市共有203112人,其中,市区92584人。2015年
国家投入了约5000万元用
于局属学校校舍建设和维修不断改善局属学校的办学条件;
①教师读新闻,学生听。
②你们知道了哪些新闻呢?逐题问学生,知道的举手表示。
③为什么大家对2015年国家投入了约5000万元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记得很清楚,而其他
的知道
的人很少呢?
学生交流,得出: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容易比较容易记住。(板书:整百、整千、整万
的数比较容易记住 )
2.感受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交流搜集的数据
15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数,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
,回去搜集一些比较大的数
据,搜集到了吗?那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指名说交流的数据,教师把有些
数据板书在黑
板上,对有些问题做些恰当的追问)
谈话: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到这些数据的?
生:报纸、书刊、网络……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近似数
谈话: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观察这些世界之最,
说一说这些数据表示什么?(看情境
图)谈话:“埃及胡夫金字塔由约230万块石块砌成,是世界上最
大的金字塔,占地约529
平方米。”这是怎么回事?
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数不是准确数。
2.总结近似数的含义
谈话:再观察这几组数,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仔细读一读,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数前面都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
小结: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近似数)
3.巩固近似数的认识
谈话:在你搜集的数据中有近似数吗?谁愿意说来听听。
小组交流汇报。
谈话: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用近似数表示的事例,谁能举一举?
4.了解近似数的用处
谈话:生活中的近似数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准确数要多得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近似
数呢?
小结:在生活中有些数据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加方便。
5.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
近似数呢?置疑:11030大约是
多少万?引导学生体会11030比一万多一些,比2万少得多,所
以11030接近一万。
(2)谈话:那178680000呢?
(板书:11030≈10000=1万 178680000≈200000000=2亿)
谈话:观察一下,同学们用的方法有什么规律吗?
小组讨论。得出“小于5,把他和右面的数
舍去;大于5,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
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的方法。
(3)巩固:再试一试,把34108和9582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好吗?
学生动手写。
教师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是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的呢?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以“万”“亿”为单位
谈话:前面我们还学习了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
”为单位的数,为了读
数写数的方便,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也可以用“万”或“亿”作单位把它表示出来
。
出示283000≈( )万 1970000000≈(
)亿(生试做)
16
2.自主练习1、2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授课日期:
课题 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会正确求数的近似数,并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结合游戏活动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通过
练习,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调查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估计策略,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
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复习巩固
1.课本第16页自主练习1。
(1)齐读题目要求,培养学生审题的认真态度。
(2)提出问题。
谈话:“省略
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省略万位后面的
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
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也可以引
导学生这样说: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保留
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
(3)学生独立完成。
(4)小组或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和结果。(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和交流情
况,引导学生总结出:
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写近似
数时都要用约等于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
2.课本第17页自主练习7。
(1)指名读出这三个数。
(2)引导学生说出“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意义。( ①
也就是要保留到亿位;②也就是省
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3)学生独立做。
(4
)班内交流(①先同位交流是怎么做的;②指名汇报答案并说出是怎么做的;③引导学
生说出尾数的最高
位,也就是千万位上是几,是比“5”小,用“四舍”法,还是比“4”大,
用“五入”法;④注意单位
“亿吨”。)
(5)德育渗透。(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来教育学生要珍惜资
源,
要有节约精神。)
二、走进生活,体会意义
1. 课本第17页自主练习5。
(1)学生独立做。
17
(2)指名汇报答案。
(3)班内交流。(根据学生做的情况,在前面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提
醒学生说出是怎样求
出每个面积数的近似数。)
2.课本第16页自主练习2。
(1) 学生独立做。
(2)指名汇报答案。(
①.提醒学生加强对每一个“世界之最”的记忆;
②.在学生汇报答案时,提醒学生读时声音要响亮。)
(3)班内交流。(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求出每一小题的近似数。)
三、开放练习,拓展思维
1.课本第17页自主练习6。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同位讨论怎样填,然后全班交流。同
学们可能填不全,最后由老
师小结:第一道题,20万多的近似数是21万,说明这个近似数是用“五入
“法求得的,那
么千位上的数字是5或是比5大的,方框里可填9、8、7、6、5,填9是最接近21
万;第二
道题,近似数是10万,千位上的数字是5,那万位上的数字应该是9。第二组则由学生独立<
br>来填,做完后,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填的。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授课日期:
拓展平台 数字编码(数综课)
教学内容:了解数字编码的有关常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编码的结构与含
义,
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
编码思想的理解
,让学生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
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编码的结构与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
数字与编码的生活实例,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亲或爷爷奶奶的
身份证号码并带上自家的户口本。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出示古诗,生齐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大家太熟悉了是吗?
诗人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
尽的情思和神往。这是一首数字诗,妙在按
顺序嵌进十个数字。像这类数字诗还有很多,数
字走进诗中,为诗平添了几分佳趣。那么数字走进生活将
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今天让我们
一起走进数字王国,体验神奇的数字编码吧!出示课题:数字编码
18
二、激发思维,引导探究
1.举例生活中的数字编码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生活中数字编码现象,谁能来说说你所了解到的?
生:邮政编码、
车辆牌号、电话号码(板书)、身份证号码(板书)、学号、房牌号码、
商品编码、报刊杂志的刊号等等
。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在我们的身边,哪些编码是最常见到的?
生: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电话号码。
课前让同学们分小组收集了这些编码的含
义及其编排规律。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后派代表进
行汇报。
第一小组
(1)小组长从
邮政编码的组成、含义、各地的邮政编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编码这四个方
面进行汇报。
(2)各小组的同学对邮政编码的知识做补充汇报。
(3)同学们提出自己对邮政编码的理解和疑惑。
教师小结: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
邮证编码是代表投送邮件的邮局(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送范围的居民与单
位的通信代号。
邮政编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代号;
第四位表示市(县)的编号;
第二小组
(1)小组长
根据本组同学从电话号码的组成、含义、常用电话号码、身边的电话号码这四个
方面将收集整理的资料进
行汇报。
(2)其他同学补充汇报。
(3)提出问题,讨论或上网查询解决。
问题:这些号码分别代表什么含义?119 120 12315 112 114
10086
第三小组
(1)小组长根据本组同学从车牌号码的组成、含义、市内常见车牌号
码和特殊的车牌号码这
四个方面对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报。
(2)补充汇报。
问题:①车牌号码的编码与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有什么不同?
②鲁P……字母P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③不同颜色的车牌分别代表哪一类车?
第四小组
(1)小组长根据本组同学从身份证的组成、含义、作用、新旧身份证的区别四个方
面将收集
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报。
(2)各组同学补充汇报。
问题:①说一说老师的身份证上的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板书本人身份证号码)
②说出自己身份证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
19
③身份证中的X表示什么?
第五小组
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同学收集到的其他编码知识
。如:图书编码、商品编码、学生的准考证
编码等。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三、激励成功,反馈训练
1.编参赛号
出示信息:你们能运用刚才掌握的编码知识帮助他们给每个学生编一个参赛号码吗?
编码之前
请大家先思考几个问题:①参赛号码中应包括什么?(学校、年级、序号)②按
怎样的顺序排列?
下面小组合作,尝试编码。
2.完成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审题,思考之后,组内交流自己的认识,共同完成问题的解答。
全班交流教师掌握学生完成情况。
3.完成自主练习2
独立审题,完成练习。提问
:你喜欢这种统计方法吗?为什么?请用这种方法课后对本班
同学是否喜欢数学……进行一次调查统计。
4.完成自主练习3
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学号吗?
生:2013××××
出示一组学生的学号。
问:你们知道这些学号表示的含义吗?今天就请你给自己设计一个更加实用的档案号。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四、总结升华,拓展提高
数字与编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编码有许多学问,用到许多的知识。我们已经进入到
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要想更好地运用数字编
码的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还需要做进
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巩固计数单位万、十万
、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
正确的读、写万以上数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
行合理的估计。
2.巩固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体会用“万”、“亿”
为
单位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0
3.
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
流,体验合作成功的
乐趣。
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通读文字,完成书上
的练习。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自己通读这段文字资料,完成练
习,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在小组和班内交
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早在一百万
年前,在我国境内,已经有了原始人类生活。大约在500000年前,北京猿人
已经直立行走,能制造
工具进行劳动,还知道使用火。约在18000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
山的山顶洞穴了,就已经住着同
现代人基本一样的原始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中国是人类文
明的发祥地之一。
我们伟大的祖国
,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的
陆地面积由9600000平方千
米,几乎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居世界第三位。
全国河流的总水量为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
第三位。水力资源蕴藏量可达680000000
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名胜古迹秦兵
马俑占地面积一万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万里长城全长6700千米,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北京故宫占地
面积为720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
之一。
高科技产业成为我国经
济增长的生力军。统计表明,1989年我国生产微型电子计算机
75400部,2001年生产758
0000部,约是1989年的101倍。
(1)读一读这篇资料,你能把加 的数写出来吗?
(2)把 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1989年和2001年相比,哪年生产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多?
(4)估一估,上面这篇资料有多少个字?
二、借助这段文字,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
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国家,对学生进行
热爱祖国的教育。
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
作
业:设计、调查五种不同牌子的汽车,把价格写下来。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繁忙的工地
——线和角
一、单元教材分析
21
1.注
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
初步认识了线段。
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
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
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再角的
度量的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角度分类和画法
2.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
动角、用三
角板拼角,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习对角的认识。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2.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计
量单位度,会用量角器量角和按指定度数画角,会比较角的大
小。
3.知道角的分类,认识并会判断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理解这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4.在体验直线和射线、角的形成过程、估计角的大小等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
能力和想象
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
5.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折角等多
种方式加深学习对角
的认识。
三、本单元的重难点
重点:1.理解角的概念,认识常见的几种角,2.角的度量
难点:会正确地量角。2.会正确的画角
四、教学建议
1.亲历活动、丰富感知、建立表象
2.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注意操作的有效性:适时、适量、适度。
五、课时分配 共4课时
信息窗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和角,了解角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他们的联系和区别。
3、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教学难点:直线、射线和线段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这是一个繁忙的工地,从中你找到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互相说说,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二、复习铺垫,导入新知
1.复习线段的特点
板书: 线段 有两个端点
1. 汽车车灯射出来的光是不是线段呢
22
生用手比划,同时想灯光的样子,再在小组里讨论。
生1:是,因为他是直的
生2:不是因为线段有两端点,而灯光射出去很远。
师:射出去很远有尽头吗?
用手电筒演示,灯泡可以把它近似地看作一个端点,它射出的光线
向外无限延长,像这样
的线就可以看作射线。(板书:射线)
(1)联系生活感知射线。
让生说一说生活中射线的例子,太阳光、灯光等
你能画一条射线吗?注意突出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
谁来量一量射线的长度?
生:有的同学会量出画出部分的长度。
这样量是射线的长度吗?
生:不行射线应该是可以继续向后延长的,像车灯灯光可以射到很远。
板书:向一端无限延长
板书:·
2. 在生活中我们找到了线段和射线,还有一些曲线,可是有一种在我们生活很
熟悉但却不
好找的线,他在数学王国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家能猜出他是谁吗?想不想认识他的样
子?
板书:直线
3. 合作交流:探究三线的联系和区别
三、角的研究
1.引出角的定义
观察有公共端点的这些射线,你能从中发现隐藏的图形吗?
小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学生看书学习角的记法和名称
2.组织做角,理解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的叉开程度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课堂小结、今天又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并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23
3、在探索量角、画角的过程中,培养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
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 ),它的大小与( )有关。
2、判断:直线比射线线段都长。( )小明画了一条6厘米长的射线。( )
3、画出两个不同度数的角。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内交流、讨论:
出示情景图,准备自己的学前小研究,和组内成员交流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
并且选出代表准备汇报。(3-5分钟)
2、班内交流、汇报:
在组内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选出典型的代表,在班内展示汇报。
3、小组间互相评价、补充:
在班内汇报结束之后,由其他组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补充。
4、教师点拨:、
(1)常用的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记作1°。
(2)有关量角器,需要特别注意: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和两圈刻度线。
在度量角时,
必须确定看内圈刻度线还是外圈刻度线。开口向右的角一般看内圈刻度线,
开口向左的角一般看外圈刻度
线。有时由于角的边较短,可能会影响到在量角器上准确读数,
此时可以将角的两条边延长,再度量。因
为角的大小与边长短无关。
(3)角的度量方法
首先是“两重合”,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再看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齐的刻度线,即可读数。
(4)画角的方法与度量角的方法
相似。首先也是“两重合”;再则点准指定刻度线的点,连
射线。最后画弧线标度数。
一、巩固练习与延伸:
1、自主练习第1、2、3题
2、延伸:
自主练习10和11题,学有余力学有突破
认识三角板中各角的度数,研究利用三角板能画哪些组合度数的角。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
究了什么内容?我们是联系哪些知识来研究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
工具的?
课后反思:
24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过程,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及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难点: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景图,这些铲斗臂形成的是什么角?
生自由说,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角。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
1.你知道哪些角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
2.利用活动角分别找出这几种角。
活动二、操作感悟,初步探究
1.折一折。这一个直角
2.认识平角
把
刚才用纸折的直角打开,这时的图形是一个角吗?这个角是由几个角构成的?(两个直角
组成的)演示两
个直角变成一个平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师。请同学们在折纸上找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想一想平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
得出:2直角=1平角
3.认识周角
师:把纸折的平角打开,这个角又是有几个什么角构成的?应该是多少度?
得出:是由4个直角构成的,是360度——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
想一想周角直角、平角有什么关系?
生:1个周角=4个直角 1个平角=2个直角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平角和周角?
4,议一议
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你同意吗?
活动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得出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
=360
度。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 动手操作,摆出各种角
2.
说一说你学了那几种角
3. 玩一玩,用纸折角,并判断是什么角。
25
4. 趣味数学,钟面上的角。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和角,了解角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名称
。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
掌握他们的联系和区别。
2. 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
的过程,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操作交流
等活动过程,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和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难点: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整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线和角的知识(板书:线和角的整理和复习)
二、完成例题,质疑问难
1,独立完成32页我学会了吗
2.小组交流,本单元你学了哪些知识
3.小组代表讲解
三、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线段、射线和直线以及区别和联系
2.角的度量及角的概念
3.角的画法
4.角的分类
四、巩固练习
1.生活中的角
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
有时形成直角,如3时整和9时整;有时形成平角,如6时整;
有时形成周角,如12时整。
2.转动门的旋转,风车的旋转都能形成什么角
3.自主练习4、5、8题 。
4.延伸:自主练习13和14题,学有余力学有突破
5.了解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利用阴藏的平角=180°进行求角的计算。
课后反思:
26
第三单元 保护大天鹅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
习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小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学完本单元的知识以后,
对整数乘法形
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
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
口算、估算和笔算;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
变化规律,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三步的四则混
合运算。
2.在发现、提出并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
br>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计
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
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混合运算。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1.充分利用情景图,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使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3.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教具准备:情境图、口算、估算卡片
实践活动:调查你的几个朋友1分钟跳绳多少个。计算一
下,照这样的速度,他(她)3
分钟能跳多少个?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算理;并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2.
通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
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满10怎样进位,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天鹅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它是我国二级保
护动物。为了保护
大天鹅,光明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分组向大家发放宣传材料。
(出示情境窗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观察情境窗图,提出问题:
1、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2、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27
板书课题:整百整十数乘法的口算。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问:图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请你列出第一个问题的算式
400×20=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整百数乘以整十数
3.谁能帮他解决
第一个问题?你能口算出它的得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能会
出现下面多种口算方法:
A.4×2=8 400×20=8000
B.400×2=800
800×10=8000 C. -------
4.反馈练习:30×30=
300×30= 40×30= 400×30= 600×20= 500×50=
5.谁能为第二个问题列算式?
生说师板书:210×30=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板书补充课题:几百几十数乘以整十数
6.同位两人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7.全班交流交流:
反馈练习:330×30= 210×20= 110×50 150×60=
三、巩固练习
1.第34 页练习2。
学生自主解决,集体交流。
2.第35页练习4。学生自主解决,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整百数的口算。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口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算)
25×4 350×2 300×20 34×2
14×6 200×40 13×6 260×2
28
二、自主练习
1.第2题,先让学生自
己读题,独立完成1、2题,再集体交流。(第3小题,采用小组
讨论的方法,通过交流体会答案的不唯
一性。)
2.第4题,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订正。
3.第5题,先独立列式解答,再集体交流。
4.第6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一问,再集体解决第2个问题。
三、课外实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填出第一横行,再完成第二横行,看看你有哪些发现?
四、课堂总结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
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
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笔算的算理,领会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
的数时,积的末位应写在十位上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仔细的观察你看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买114袋谷子要花多少钱?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
二、小组合作,集体探究
1.列式:114×23 340×21
2.怎样计算?小组讨论
汇报:a:114×3的积
b:114×20的积
3.总结算法: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可以用估算,口算和竖式计算的
方法,两
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类化练习
321
109 287 180
29
× 12 × 14 × 63
×14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的笔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
2.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解决了“买114袋谷子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
。这节课我们来解决
“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好吗?
二、解决问题、指导点拨
解决问题2: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
1.列式:340×21=
2.引导学生进行笔算。
3 4 0
×
2 1
——————
3 4 0
6 8 0
——————
7 1 4 0
3.全班交流: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引导学
生队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通过
观察、讨论,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单。)
(在
进行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把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数
一数因数的末尾一共有
几个0,就再乘得的数的后面添上几个0.)
4.反馈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
5.梳理升华、总结算法。(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数一数
因数末尾一
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上几个0.)
三、类化练习
1. 180×50
193×40 216×32 650×12 408×30 301×27
30
2.自主练习第4题。计算练习,学生独立计算,再订正。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估算。
2. 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今天 我们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出示课本37页红点能容。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列式:46×250=
根据以前学习的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想怎样估算?依据是什么?
汇报交流:
讨论:你认为哪一种估算更符合实际?
三、基本练习
1.课本38页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估算,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
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中
等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课本39页自主练习6、7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怎样估算?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课题:荡秋千——摆的学问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P47
教材分析:
该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在学生有了初步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
31
力之后安排的,通过该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获得一些初步的探索
经验,对今后
探索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综合应用的偏写特点:
1.选取学生的生活经历,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
2.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参透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3.荡秋千是物理学的单摆现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教学目标:
1.在亲身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猜想——实
验——验证”的研究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对数学的
兴趣。
教学重点:荡秋千是物理学中的单摆现象,荡秋千的次数和物理的质量,与绳长的关系。
教学难点:荡秋千的次数与质量、绳长的关系
教学设想:
1.组织学生参加荡秋千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体验
2.经历“猜想——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
3.合理开发学习资源,进行扩展延伸
4.重视活动过程评价
教学方法: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拓展练习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情景图,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2.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探索科学现象,组织学生参加荡秋千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
体验。
3.练习生活经验理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4.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同学们喜欢荡秋千吗?(喜欢)
由信息图引出“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
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给信息图上的三个学时依次编上号(1)(2)(3)
我猜是(1)因为他比较瘦、质量轻;
我猜是(2)他绳子长.......
我猜是(3)号,应为他比较胖.....
........
我们一起做个实验说明。
实验一:
三个不同质量的砝
码,相同长度的绳子,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实验。观察摆动次数那
个多?那个少?然后进行统计。
时间 15秒
绳长 15厘米
32
钩码 10克 20克 30克
次数
实验二:
三个相同质量
,不同绳长的砝码,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实验。观察摆动次数那个
多?那个少?然后进行统计。
时间 15秒
绳长 20克
钩码 10cm 15cm 20cm
次数
经过两组实验说明:(钩码摆动的次数与质量无关,与绳长有关,绳子越长摆动
的次数
越少,与质量无关)
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启发?
实践活动:
1.收集关于荡秋千的相关资料,对照物理学上关于单摆的频率(次数)与绳长的关系。
(L=gT²4∏²
绳长L与T成正比,T是周期T=1f,f是频率,所以绳长L和频率f
成反比)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实验报告或数学日记。
3.组织学生参加荡秋千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体验。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交通中的线
——平行与相交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为平行和相交。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抽象出同一平面内
两条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并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
垂直,让
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以
后,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
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
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教材按上述的线索,组织教
学内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
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
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平行
线和垂线的
一些特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
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能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
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
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3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交往、合作和
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1、了解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2、学绘画平行线与互相垂直。
难点: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关键: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思路:
1、在生活情境中凸现数学内容。
2、在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
3、带着建立的数学概念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
线。
教学方法:展示交流----教师引领----建立表象----巩固拓展
教学准备:
教具:三角尺、直尺、相交线平行线的模型
学具:三角尺、直尺、方格纸
资料:收集一些关于相交线平行线的事物图片
实践活动:
1、参观路灯、运动场跑道和高压电线架。
2、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平行或垂直的现象。
第一课时 信息窗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
提出并解决问题,会用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
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初步
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
难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1、阅读课本第48-49页。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
教具:直尺、相交线平行线的模型
学具:三角尺、直尺
其它:收集一些关于相交线平行线的事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观察比较六幅照片,理解同一平面
(1)公路的斑马线,这个平面上用七条直线表示。还有停车场上的线。
34
举例说说每组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板书:同一平面内) <
br>(2)实物演示:两个长方体摞起,在同一平面上各有一条直线。请生观察这两条直线在同一
个平
面吗?如果转动盒子,现在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吗?
小结:今天研究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2.分类比较,认识平行
(1)你能根据六幅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可能出现:
A 有的两条直线连在一起 有的两条直线是分开的
B 有的连在一个点上
师让学生解释连接的含义
(2)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不相交,并相机板书。
总结并完成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平行线。 <
br>(3)请同桌联系图意说说,如何理解互相平行?谁是谁的平行线?过渡:生活中有没有这样
平行
或相交的线呢?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一)类化练习
动手做平行线
①利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
②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
A 在信纸上画
B 在方格纸上画
C 折
D 钉板上拉
E 小棒摆
F 用直尺在白纸上画或任意画
(二)限时作业
①看书P51第5题,理解图意,照样子自己试一试。
②汇报:说一说画平行线的方法?应当注意什么?
③每人在白纸上再画一组平行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信息窗2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教材52——53页
3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
,会用
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
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初步
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
难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看信息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几组直线有什么特点?
每组的两条直线都是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都是直角。
引出垂足的定义。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
线的垂线(直角顶点
是垂足)。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6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平行线和垂线
54页4题画一画
2、54页5题寻找生活中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练习画垂线
课后反思:
36
信息窗3:两点间的距离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
距离。
2.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对两点间的距离与点
到直线距离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
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同学们,修路时遇河要架桥,如果遇到大山时怎么办?学生想办法。
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
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弄清图中包含的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预习结果。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师:我们先确定两个
点代表大山两侧的两地,自己动手画一画这两点间的连线,看能
发现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3、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两点间距离“的例子。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我们先确定两个点代表大山两侧的两地,自己动手画一画着两点的连线,看能发现什么?
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两点间距离”的例子吗?学生
画两点间的连出示图:王奶奶病了,
她到哪个医院更近一些?
. 第一医院
. 第二医院
. 第三医院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感知“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我们都发现了垂直的那条线段最短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你能自
己画一下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注意要标上垂足)说说生活中“两点间的距
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的应用。
学生画出几条不同的线段,再通过观察、测量得出结论。
三、限时作业
1、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铅球的成绩,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
2、找一找:找出生活中“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
37
3、小游戏:4个同学做“抢板凳“游戏,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根据他们所站
的位置,谁
最有可能抢到板凳?这样公平吗?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吗?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平行与垂直的认识,会画平行线和垂线,并学会在生活中应用。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学生初步掌握复习与整理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了“平行与相交”,你感觉这
一单元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评)这节
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课题)
二、欣赏并完成书上的图画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你们欣赏画的水平也一定很高
,老师这里有一张画,同学
们来评价一下画得怎样?(出示第58页的画)
2.
在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找二、三组的代表谈一谈。
3.
同学们打开书第58页,你能接着完成这幅画吗?
4.观察完整的图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图中的那些线可以看作线段和射线?
②哪两条线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线是互相垂直的?
③从小房子到院门口,那条路最近呢?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每人一张题纸)
1.过P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如下图,学校计划修一条小路和公路相通,怎样设计才
能使这条小路最短?
.
学校
.
公路
P
3.学校举行大型团体操比赛,要求纵队之间的距离为1米,如果AB表示其中的一个队,
38
你能画出与它相邻的纵队吗?(用1厘米表示实际1米)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
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会听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收获的季节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除数
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中常见
的数量关系。
二、教材分析 <
br>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
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
学习,为后面学习四
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本单元
教材选取了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的
素材来研究除法计算。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
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
得更多的科学知识。
教材把知识融入现实问题之中,给学生以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结合实际运用不
同的策
略、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练习的编排一方面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
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注重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使
学生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
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地估算、笔算除数是
两位数的除法;理解和掌握商的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一些
常见的数量关系。
2、在探索除法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的学习的能力。 <
br>3、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
进热爱
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难点: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五、单元教与学建议
1. 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9
4.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59-62页
课 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 点: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算理。
预习设计:
口算
18÷6 100÷5 183÷3 35÷7
50÷5 100÷4 238÷7 129÷3
检查预习情况
1、找学生答口算结果
2、找同学简单说说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信息窗1中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信息
丰收的喜悦
白菜60吨、 萝卜30吨、
土豆298吨、一次能运走土豆50吨
2.观察,你从中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白菜的产量是萝卜的几倍?
土豆的产量是萝卜的几倍
土豆的产量是白菜的几倍?
几次可以运完土豆?
3.引导学生在理解提议的基础上,独立列出算是并思考算法,
教师板书算式60÷30
298÷30 298÷60 298÷50
4.这些算式你们都会算么?想一想,应该怎么计算?
方法1、6个十除以3个十得2,所以60÷30=2.
方法2、想乘法算除法:因为30×2=60,所以60÷30=2。
5.出示问题:你会口算600÷30 和120÷40吗?
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二)自主练习
1.书p60的自主练习第一题:口算
学生口算完后,对比找规律,比较上下两排的算式,你发现口算方法有什么规律?
2.书p60的自主练习第二题:口算
(三)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除数
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在信息窗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中,298÷30
这个算式还没有解决,是我们下节
课学习的内容。
40
作业设计:
1.书p60的自主练习第三题。
2、同步练习的习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60页
课 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估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估算除法;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
点: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估算方法
难 点: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
64 ÷ 4 90 ÷ 6 72 ÷
3
640 ÷ 4 900 ÷ 6 720 ÷ 3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师:几次可以运完土豆?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298÷50
师:
298÷50得几?怎样算?同学们能不能同桌说一说?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指名汇报计算方法:
生1:我是用乘法来想的:因为50× 6
=300,298比300小,所以6次能运完。
生2:我想298接近300,把298看做300,300÷ 50=6 所以6次能运完。
所以298÷50≈6
归纳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估算方法:直接口算得出与除数相乘最接近
被除数的整数,或把
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数,再除以整十数。
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
三、总结估算方法: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试着说一说怎样估算吗?
四、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6、7、8、9、10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41
第三课时 授课日期:
课 题: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2、经历探索用除数
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
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迅速准确的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难
点: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如何进行口算?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何进行口算?
3.在口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4.口算:课本60页自主练习第3题
二、巩固练习
1、某校四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如下
符合标准体重的人数
160人
超过标准体重的人数 20人
低于标准体重的人数 10人
(1)符合标准体重的人数是超过标准体重人数的几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实验小学三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若平均每个班40人,问三年级有几个班?
3.20台录音机共980元,平均每台大约多少钱?
4.今天上午共摘苹果960千克.
(1)平均每40千克装一筐,需要多少个筐?
(2)960千克送给小朋友120千克,剩下的还能装多少筐?
三、提高练习
1.聪明小屋
2007年6月30号是周六,那9月23是双休日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说出想的过程,看哪一个小组想的最快,办法最巧妙
四,课堂小结
。这一个信息窗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吗?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63-64页
课 题: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42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除
法的试商方法,明确商的位置,为学习除数是任
意两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 点:正确掌握笔算的书写格式并能进行正确的笔算。
难
点:商的位置的确定。
预习设计
(1) 笔算
32÷2=
64÷2= 96÷2= 235÷3= 140÷3= 380÷7=
(2) 思考380÷70= 怎样笔算呢?
检查预习:
(1)检查笔算结果
(2)你是怎样笔算的呢?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出示情境图)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2.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
(1)450千克西红柿能装几 箱?
你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你能列出算式么?
450÷30
那这个算式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口算直接说出得数)
(
2)我们已经会口算这道题了,如果进行笔算,你能试一试么?学生自己尝试用笔算的方
法计算
(3)对于同学们写得竖式,你有问题要问么?
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如
果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商写在什
么位置?为什么?”
全班学生交流想法及计算过程。 学生交流估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1.通过刚才的计算,说说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
2.根据这幅图,我们还提出了其他问题:请同学们选择一个问题解决一下。
3.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第二题。
四、课堂小结:你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限时作业:
笔算下面各题
380÷70= 452÷50= 250÷40=
290÷70= 670÷90= 400÷50=
课后反思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