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等量代换和简单的几何证明》复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体罚学生
小学数学六下《等量代换和简单的几何证明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灵活掌握一些数学
思想和
数学方法,会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并理解推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并理解推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
么内容?(预设:找规律和列表推理,课
件出示相关内容)今天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例3和例4,继续享
受由
数学思考带来的“思维盛宴”。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题目:△、□、○、☆、◎各代表一个数。
(1)已知△+□=24,△=□+□+□。求△和□的值。
教师:你能解决这道题吗?请在草稿本上试一试。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预设:△=18,□=6。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因为一个△等于3个
□,可以把第一个算式中的△换成三
个□。这样,第一个算式就转化成了4个□相加等于24,□就等于
6。
接下来求△,用6×3=18就行了。
教师:大家听懂这种方法了吗?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最重要的
是哪一步?(预设:把第一个算式中的△换成3个□)这样的方法就
叫做等量
代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该怎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一过程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
示)。
我们再来看第(2)小题:已知○+☆=160,◎+☆=160。○是否
等于◎?
想一想,你的结论是什么?(相等)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
呢?
预设:两个等式中都有☆,只要把☆分别减去就可以知道○和◎
是相等的。
教师追问:把☆分别减去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两边依
然相等。
教师:你能用第(1)题的方法表述这个过程吗?
学生练习,教师强调每一步都要写清楚依据。
交流汇报,逐步引导得出:
教师小结:在解决第(1)小题的过程中,我
们用到了什么数学
思想?(等量代换)第(2)小题则是根据什么?(等式的性质)将
解题过程
用这样的形式表示出来,采用的是数学证明的方法。
2.教学例4。
教师:运用数学证明的方法,还可以解决几何知识中的推理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
什么是平角?平角与直线有什么区别?谁来说一说?
预设:①平角是个角,而直线是条“线”;②
平角可度量,1平
角=180度;直线不可度量;③最明显的区别是:平角有一个顶点和
两条边
,而直线没有。
如图,两条直线相交于点O。
(1)每相邻两个角可以组成一个平角,一共能组成几个平角?
教师:谁来说说对题意的理解?
预设:每相邻两个角可以组成一个平角,在图中有四组角是相邻的。
预设: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在同一条直线的两旁可以找到
两个以O为顶点的平角。
教师:那么,我们可以找到几个平角呢?(4个)它们分别是由
哪两个相邻的角组成的?(∠1和∠2,
∠2和∠3,∠3和∠4,∠4
和∠1)
课件出示第(2)题:你能推出∠1=∠3吗?
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后汇报思路。
预设:∠1和∠2可以组成平角,∠2和∠3
可以组成平角,在两
个平角中同时减去∠2,就可以得出∠1=∠3。
预设:还可以这样
想,∠1和∠4可以组成平角,∠3和∠4可以
组成平角,在两个平角中同时减去∠4,可以得出∠1=
∠3。
教师:这两种方法中都用到了同时减去同一个角,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性质)你
能用例3中学到的方法表示这个过程吗?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作业,逐步归纳得出: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推出∠2=∠4吗?
学生练习,反馈讲评,突出强调表述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三)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9题。
第(1)小题可采用等
式的性质,将三个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加,
求出○+□+△=100,然后依次求出结果;第(2)小题先
根据上面两
式求出○和□,然后代入第三式求值。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0题。
该题实际上是“三角形的外角等于
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的知识,是例4的配套练习,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和平角的概念进行推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数学证明中需要特别注
意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