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温柔似野鬼°
519次浏览
2020年08月09日 01: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万里长城资料-重庆58同城招聘信息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⑵ 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⑶ 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能力训练目标:
⑴ 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⑶ 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 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
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 使“良药”既“爽于
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 来学
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邹忌 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
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 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
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 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邹忌用设喻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接受别 人的意见。讽,
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
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
王”,一 部分是“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 、魏、韩、
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 战国策》
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
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
散文的 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
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 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教师补充注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句中的“尺” 为齐尺,相当于19.7厘米。“八尺有余”,若按八尺半计算,邹忌身高166.
5厘米,约合五市尺 。
2、“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
“窥” ,必然是仔细的。“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
端相的意思。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孰与”:与……比,谁 ……。“美”:漂亮,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
4、“孰”:古为“熟”的本字。本文的“孰视之”的“孰”,即用其本义的引申义,是
“ 精审”,“孰视”是“定睛细看”。

会计基础考试题库-和谐社会作文


广东华兴银行-中秋晚会主持稿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2013四川高考作文


小年图片-销售员工作计划


办公场地-济南中考网


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五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青岛工学院-政审材料范文


延期付款-教育部高校学科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