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多想去看看》_教案教学设计
鼓楼区卫生局-建材市场调查报告
11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
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读通
课文;认识偏旁“心”、“方”;
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
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
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
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
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
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
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学习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什么地方?
今天,刘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带你们去一
个特别美的地
方看看。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
里长城。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
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
结束了.
2、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
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所以他不停地对妈妈说--
----(出示课文题目)
这个孩子对妈妈说的话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谁来
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小朋友说得真棒啊!大家提
得这么好,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
,看,可爱的小蜜蜂来给你们献
花来了它们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漂亮的花里了,让我们去看看,
这些生字是什么。
谁还认识漂亮的花瓣上的词语?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这些字?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
“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看,调皮的小蜜蜂把
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自己读一读,圈一圈你们
真认真。刚才你们提的问题老师也很想知道。我可以先读读课文
吗?小蜜蜂有话要对你们说“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
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
,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
你们能做到吗?”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天安门是首
都北京的象征,它又雄伟,又壮丽,有个妈妈给她的孩子讲北京
的样子,她是这样说的…。听听老师读
,看看老师读的好不好?
师范读(配音乐)
大家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小蜜蜂说:“
这有什么了不
起,我也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
一读,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
“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出示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
场,升旗仪式。
1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
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
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
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指导朗读。
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
感受吗?
激情:同学们,在我
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
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现在我们来到了遥<
br>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壮观,很有气势,场面很大)
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
工人、农民、学
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呀!让
我们读好这个句
子吧!(自由读、指名读)
创设情境: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
时
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国歌、升国旗)
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
没有去过北京
城,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又是如此地壮观,怪不得
这位山里的孩子这
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升旗仪式呀,让我们把这
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
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说明这位小朋
友非常想去。)
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那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请你读一读
小结:这位小朋友读得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想
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再来读
读这一句话。)
三、朗读诗歌
小朋友,让我们选择你喜欢的姿势读读这首诗歌。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后,现在,你想对
北京说些什么吗?
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对你说。
小结:是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
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我们爱国旗,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讲给北京的标志——天安门说一说(可以
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
们从心底里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向着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让我们满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唱
的歌就是《我爱北京天
安门》,现在让我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欢快地唱起来,尽情地
跳起来
!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制作的?
每当你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那高高飘扬
的五星红旗,会不
会想知道,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制做出来的?国庆节
前夕,原高熔
金属材料厂副厂长。离休干部宋树信向笔者讲述了
这段往事。
宋老虽年纪大了,可提起往
事,仍是满脸兴奋的神情,他说:
“1949年,北平解放后,党派我到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
9月下旬,政协一届会议确定了国旗、国都、国歌,并决定于1
0月1日在北京飘扬起数万面红旗。这
个任务交给了我们,根据
当时的条件,我们决定用红布做旗面,黄布做五星,用缝纫机缝
制。”
“9月29日上午,经理又交给我一项紧急任务;10月1
日,毛主席要在开国大典上亲手
升起一面长5米多宽3米多的特
大号五星红旗。红旗质量要好,五颗星必须用缎子做。当
时我又
激动又紧张,党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可距
开国大典只有两天的时间
,任务完成不好砸了锅怎么办?我顾不
上多想,先在公司里找到做旗面的红布和做旗杆套的白布,就是<
br>找不到做五星的黄缎子,我骑车跑遍了市里所有的布店,整整一
天都没有找到。急得我火烧火燎,
夜不成寐,第二天一早我赶到
了全市最大的绸布店瑞蚨祥,向一位老职工说明来意,请他们翻
翻
库存。他们一听事关重大,找了几个人一齐去找。两小时后,
交给了我一卷三米多长的黄缎子。我抱上缎
子直奔西单的一家缝
纫社。当我把布交给他们时,才发现黄缎子只有一市尺多宽,做
最大的五星
根本不够宽,经上级同意,我们在大五星的一个角接
一个尖,拼接后,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我们连
夜赶制了相
同的两面五星红旗。”
10月1日,一早,我把国旗送到设在天安门城楼北侧
四面
的开国大典筹备处。一位50多岁,操着南方口音的问志笑着上
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小
同志,你是党员吗?”我忙说:“是。”
他说:“你为党立了一功呀!”我当时激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
事后才知道,那位同志就是当时北平中的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
主任叶剑英同志。”
说到这里,宋老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停了一会儿,他又接
着说:“10月1日下午3点,30万人参加
了天安门广场的开
国大典。我也站在队伍中。当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
面五星红旗冉
冉升起的时候,全场沸腾,我的视线全被泪水挡住。
《我多想去看看》教后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
个小孩子的口吻
,用诗歌的形式,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
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语言质
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
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
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
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
。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
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
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
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
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
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山
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
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
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
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
境的感觉。
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
境不同,所以每
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
学习字词,然后
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
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
种形式
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
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
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
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
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