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构想与实践
外语专业排名-职业能力考试院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构想与实践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
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
是市场经济最高最后的形式。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不依赖
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
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它的充分发展,人类才能建立产品经济社会。俄<
br>国十月革命以来,人们一直在用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消灭了市场经济的未来社会
模式,指导现实的
还必须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实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解决了如何建设资本主义走到尽头
前建立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填补了马
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页空白。
【关键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经济的构想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科学地揭示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
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
程,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主义的结论, 列宁客观地指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
最先说明了社
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 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社
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亲身的实践和感性的经历,因此现在被认
为是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的
一些特征,
仅仅是来自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理论推理
和逻辑构想。这些理论推理和逻辑构想主要有这样几条: (
1) 废除资本主义私
有制, 联合起来的劳动者用公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即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 2) 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 3)
商品、货币关系消亡, 用产品
经济代替商品经济; ( 4) 按照预定计划调节社会生产,
即建立计划经济; ( 5)
生产能满足全社会成员的需要, 消灭了剥削,
全社会成员享受共同的福利并得
到全面的发展。
二、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的创立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确立, 创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成
为第一代社会主义领袖所面临的挑战。在社会主义经济创立的过程中, 列宁是第
一位面对这
一挑战的社会主义领袖。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创立过程中的理论和实
践,
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即十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构<
br>想创立社会主义经济,广泛地运用了商品经济的概念来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并且
第一个提出市场经
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并将二者当作对立的范畴。在苏维埃政
权建立的初期, 列宁就把消灭商品经济,
按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创立计划经济提
上了议事日程。他认为,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中最严格遵守
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
第二阶段, 由于国外武
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实行战时共产
主义经济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采取生产与分配的
集中化,苏俄的经济趋于实
物配给制度, 这完全是战争和经济恶化状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政策
。随
之出现的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不得不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第三阶段,
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就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计划
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新形式。在坚
持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建设,
并力求合理地使用经济资源,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即计划经
济的前提下,列
宁改变了完全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创立社会主义经济的思路。在《论合作社》
中他指出:“幻想出种种工人联合体来建设社会主义,是一回事;学会实际建设这
个社会主义,能让所
有小农都参加这项建设,则是另一回事”。1921 年12 月俄共
第11次党代会的决议,根据列宁
的指导思想,明确写道:“必须从生产市场的存在
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
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
程的精确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即新经济政策并不
是改
变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而是要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市场、商业要受政府的调
节和计划
的引导,而经济计划又要以掌握市场规律为基础。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传统模式与实践
斯大林在列宁新经济政策奠定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坚定地按马克思、恩格斯
的构想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随着苏共政权的稳固,
斯大林1925年即停止了新
经济政策,1926
年第一次编制全国性的年度控制数字。随着工业中全民所有制,
农村中集体所有制的创立,
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斯大林在1936 年
11 月25
日所做的5关于苏联宪法草案报告6 中提出,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社会
主义,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模拟马克思、恩格斯构想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作为社会主义典
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建立起来。
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创立, 虽然毛泽东主席曾讲到要以苏为戒,但就
整体
的经济模式而言,完全是苏联的翻版。正是这种模拟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
经济构想创
立的计划经济及其观念,形成了人们头脑中传统的社会主义形象和观
念。
( 一)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与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差距
第一, 斯大林、毛泽东所建立的公有制与马克思
、恩格斯的构想在根本上是
两回事。其一,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或社会占
有,
是单一的所有制。马克思指出,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而是在资本主义
时代的成就的基础,
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
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但斯大林、毛泽东所建立的是部分社
会成员共同占有的集体所有制和不完全的全民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
。在实践中
的全民所有制实质上是国家所有制,而集体所有制离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还有
很远
的距离。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构想并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
一旦社会占有了
生产资料, 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可见,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是消灭商品
的前提。但经过近30 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斯大林不得不在《苏联社会主义
问题》中承认, 公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是商品存在的前提。
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苏联、东欧以及中国改革前几十年的社会主义
实践,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超
越历史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盲目模拟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
的构
想, 并把模拟的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当成社会主义经济的惟一模式, 而完全忽视
了马克思
、恩格斯社会主义经济构想的生产力前提和全民共同福利的社会主义精
神实质。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提出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生产力的不发达。而整个初级阶
段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抓住了生产力的发展, 就抓住了马克
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经济构想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提出的另一个核心就是社会主义。而整个初级阶段我们所
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就是要共同富
裕。共同富裕和全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主义
。抓住了共同富裕和全社会
成员的全面发展就抓住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经济构想的实质,
就是坚持和
发展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活生生的运动而不存在僵死的模式,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开拓、发
展的理论指南而决非教条主义。具体的经济组织形式必须从实际出发,
尊重群众
的首创精神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
应该强调的是我们搞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但要敢于突破和发展马、恩的社会主义经济构想,
而且必须
扬弃传统社会主义的弊病和缺点。
社会主义应该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先进,
关键在于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一贯主
张: 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吸收和继承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经验和长处。
马克思、恩
格斯社会主义经济的构想已经经过了近百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
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合实际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促进了
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978 年,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
开始对模拟马克思、
恩格斯构想形成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早在1978 年他就指出:
“市
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
的”。在进一步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他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
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
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指明社会主义经
济仍然是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经
济形式,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不等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
场经济,
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面具体地描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蓝图
。实
践证明,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出路。邓小平同志曾
经指出:“
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
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结果只能形成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盲目认
识,甚至意气之争式的发展阶段上的攀比,有目共睹的结果就
是普遍贫穷的社会
主义”。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共产党领导人,在总结30 年社会主
p>
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
论是
从最基本的国情出发,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的准确概括。以前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若干反复和穷
过渡,关键的原因就是面对历史条件和国情产生了错
误的判断和认识, 从而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难以
挽回的损失。邓小平同志一再
强调,:“我们要坚持初级阶段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这样我们就能为社会主义建
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能更好地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路子”。社
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也正是在关键和实质处抓住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经济构想
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 当今中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党用了30
年的时间, 经过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比较,
才开始认识了这个当今
中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实际。从而也为我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
到新的科学水平, 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结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
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不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经济。
除了处于主
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包括处在非主体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还
处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状况就不会改变。因此,大力支持和加快非公有制
经济的发展和稳固深化公有制
经济的改革是同样必要的。那些认为非公有制经济
的发展只是权宜之计,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
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市
场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消除两极分化, 并不能保证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本身并无
社
会属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要用社会主义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这个本质属性去限制和规范市场经济,
发挥其长处, 克服其弊端。这就需要国家掌握强大的公有制经济,保证社会主义
目标的实现。
这也就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的原因所
在。